⑴ 能代表中國傳統和具有中國特色的東西都有什麼
1、毛筆
毛筆(Chinese brush,writing brush),是一種源於中國的傳統書寫工具,也逐漸成為傳統繪畫工具。毛筆是古代中國人民在生產實踐中發明的。
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勤勞智慧的中華民族又不斷地總結經驗,存其精華,棄其糟粕,勇於探索,敢於創新,幾千年以來,它為創造中華民族光輝燦爛的文化,為促進中華民族與世界各族的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毛筆是中華民族對世界藝術寶庫提供的一件珍寶。
2、旗袍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的服飾文化中最絢爛的現象和形式之一。
旗袍形成於上個世紀20年代,有部分學者認為其源頭可以追溯到先秦兩漢時代的深衣,民國20年代之後成為最普遍的女子服裝,由中華民國政府於1929年確定為國家禮服之一。
3、硯台
硯亦稱為研,中國傳統手工藝品之一,硯與筆、墨、紙合稱中國傳統的文房四寶,是中國書法的必備用具。
硯材的運用也極為廣泛,其中以廣東肇慶的端硯、安徽歙縣的歙硯、甘肅卓尼的洮河硯、山西新絳縣的澄泥硯最為突出,稱「四大名硯」。
它是由原始社會的研磨器演變而來,初期的硯,形態原始,是用一塊小研石在一面磨平的石器上壓墨丸研磨成墨汁,至漢時,硯上出現了雕刻,有石蓋,下帶足,魏晉至隋出現了圓形瓷硯,由三足而多足,箕形硯是唐代常見的硯式,形同簸箕,硯底一端落地,一端以足支撐,唐、宋時,硯台的造型更加多樣化。
4、蘇綉
蘇綉是蘇州地區刺綉產品的總稱,其發源地在蘇州吳縣一帶,現已遍衍無錫、常州等地,刺綉與養蠶,繅絲分不開,所以刺綉,又稱絲綉,清代確立了「蘇綉、湘綉、粵綉、蜀綉」為中國四大名綉。
清代是蘇綉的全盛時期,真可謂流派繁衍,名手競秀,蘇綉具有圖案秀麗、構思巧妙、綉工細致、針法活潑、色彩清雅的獨特風格,地方特色濃郁,蘇綉以蘇州刺綉研究所的高新區的鎮湖鎮(現改為街道)刺綉最為有名,鎮湖是蘇綉的主要發源地,蘇綉中的八成產品來自鎮湖。
5、風箏
風箏是由古代勞動人民發明於中國東周春秋時期,至今已2000多年,相傳墨翟以木頭製成木鳥,研製三年而成,是人類最早的風箏起源,後來魯班用竹子,改進墨翟的風箏材質,更而演進成為今日多線風箏。
傳「墨子為木鳶,三年而成,蜚一日而敗」,到南北朝時,風箏開始成為傳遞信息的工具;從隋唐開始,由於造紙業的發達,民間開始用紙來裱糊風箏;到了宋代,放風箏成為人們喜愛的戶外活動。
宋人周密在《武林舊事》寫道:「清明時節,人們到郊外放風鳶,日暮方歸,」「鳶」就指風箏,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宋蘇漢臣的《百子圖》里都有放風箏的生動景象。
⑵ 我國哪座景區復制逼真,被稱為東方「好萊塢」
⑶ 中國古代人夏天穿什麼衣服
古人夏天穿紗質衣服。
1、入夏:紗的種類很多,清代講究在過了小滿後,需要開始按照節令以實地紗、芝地紗、亮地紗這三類依次更換。紗組織中有地組織和花組織,調整地和花組織的結構,便可以得到不同緻密程度的紗品種,清透涼爽程度依次遞增,這樣就能適應不同細微的氣溫變化。
2、盛夏:進入農歷六月,最酷暑時,則換上「葛紗」,到了「葛衣期」。葛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其纖維可用以織紗,是最清透涼爽的材料。自先秦時代開始中國人就開始依靠葛布度夏。
3、出伏:過了三伏大熱,處暑以後,則脫下葛紗,又依次換上直徑紗、芝麻紗、實地紗。秋分前後則再換上絹綢類的單、夾衣,與春夏間的情況一樣,形成以大小暑為頂點,前後春秋對稱的更換序列。
(3)清明上河圖旗袍走秀擴展閱讀:
對於普通日常生活,以及需要長期露天行走、勞作的階層,在炎夏時的穿著比較隨意簡單。
可以不穿外衣袍衫,只穿短衣、短袖半臂,甚至只穿輕薄的貼身汗衫、汗絡、背心,類似現代休閑襯衫、短袖衫的概念。
下身僅穿單褲,勞動時可以直接把上衣脫去一袖,或全脫扎在腰間,不穿靴襪而僅著麻線鞋、涼鞋,兩腿套上接袎方便行走等等。在清明上河圖中便可以看到不少只穿背心的百姓,其實與今日並沒有多少不同。
⑷ 什麼是天齊廟及其廟會
舊時的天齊廟,是盛京城官府和民間集會活動的一處重要場所。
晚清沈陽著名詩人繆潤紱在光緒初年刊行的《沈陽百詠》中,有一首寫天齊廟前舉行迎春活動的詩:
律轉勾芒又一春,
青鞋忙煞看春人。
儂家別有春心在,
不看迎春看咬春。
天齊廟牛頭馬麵塑像
詩人又自注道:「立春前一日,地方官於天齊廟前,高搭彩棚,置芒神(即春神)於內,兼(奉天府) 尹京兆、學使,屆期舉行迎春。賣痴呆者,呼擁夾道焉。又俗於立春日,咬蘿卜,謂咬春。」在此之前, 在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劉世英出版的《陪都紀略》一書中,有寫天齊廟廟會的一首詩:
東岳天齊,三月之間。
鄉村城裡,聚在東關。
天齊廟,又稱東岳廟,坐落在盛京古城內治門外(小東邊門里)大街路北,規模宏敞,體制森嚴。天齊廟是一處由眾多的殿、閣、樓、台等組成的宏偉建築群,有山門、天王殿、鍾鼓二樓、前中正(大) 後四殿、東西偏(配) 殿、地藏閣、禪堂等,佔地一萬三千八百五十二點五平方米。
《沈陽縣志》卷十載:「天齊廟,為漢武帝時建(公元前140年—前88年),今碑記猶存邑中。」又《沈陽縣志》卷十三載:「漢平帝時建(公元1年—公元5年)。」兩說雖然年代相差很多,但可以肯定的是兩漢時沈陽天齊廟即已存在。天齊廟原址是在大東邊門里,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 遷到小東邊門里大街路北,仿其原貌重建。
天齊廟,有東西兩院。西院是殿堂,有三進院落,東院是禪堂。
山門外,有兩根高大的夾石旗桿,離老遠就能看見。相傳,是民國初年張作霖的五姨太張壽懿(又稱王雅君) 捐立的。迎面是兩扇高大的紅漆山門,山門的正上方掛一金字匾額,上書「五嶽獨尊」四個大字。三楹山門的兩側,有用方形石柱砌築的高牆,在山門的東西兩面,有便門各一楹。
走進山門,有四大天王高坐東西兩廂。四大天王塑像身高都是一丈二尺,他們各執一件兵器,有傘、槊、鞭、琵琶。四大天王為:南方增長天王魔禮青、西方廣目天王魔禮紅、北方多聞天王魔禮海、東方持國天王魔禮壽。他們掌風調雨順之權。相傳,他們全是商周時代的大將,現在這里為東岳大帝當門官。四大天王塑像青面獠牙,看去都很兇。遊人到此,多不敢仰視。
進了山門,由山門走向後殿逐步升高,先是一條甬道,再走幾步是一片空場,有兩座高樓聳立東西兩側,這就是鍾鼓二樓了。樓前有梯可登其上,但已封鎖。樓四角翹檐上掛有不少鈴鐺,微風吹動叮咚作響,大風時連響不斷。古時,廟宇、宮殿都裝有此鈴,名叫「風珮」,是測定風力的儀器。大風時,禁止燒香,防止火災。「風珮」還能防止鳥雀在樓頂上落下鳥糞,對神靈不敬。
接著,是前殿牛馬殿,有牛頭和馬面,手執長矛等武器站立。舊時,鼓書中有兩句唱詞——「初一十五廟門開,牛頭馬面兩邊排」,說的就是它們。和牛馬殿並列的,有「善惡司」和「查察司」,是地府衙門。有鬼卒塑像,手持木牌,上寫「你可來了,正要拿你」。還有「土谷祠」「速報祠」。土谷祠,又稱土地祠,舊時,人死三天,要到天齊廟土地祠和當地的土地廟向土地神報到,也叫報廟,俗稱「送三」。在鍾鼓二樓的後邊,是一片空地,是當時為亡人燒化紙錢和紙扎的車、船、牛、馬等祭品的地方。
中殿,有哼哈二將。他們騎的是像獅子形狀的怪獸,頭上有犄角。二將相貌奇醜,一個鼻孔有碗口大,將鼻一哼響如鍾聲,噴出二道白光;一個嘴大如盆,自腹中哈出一道黃氣,因此叫「哼哈」二將。吐白光的是殷商投周武王的鄭倫,吐黃氣的是殷紂王的部將陳奇。此說原出自《封神演義》。
相距不遠,是偏殿,也叫配殿,又稱兩廊,供的是十殿閻王。東廂長廊由南向北依次排列的是:一、三、五、七、九王;西廂長廊按序排列為:二、四、六、八、十王。這十殿閻君分別是:一殿,秦廣王;二殿,楚江王;三殿,宋帝王;四殿,五官王;五殿,閻羅王;六殿,卞城王;七殿,泰山王;八殿,都市王;九殿,平等王;十殿,轉輪王。各殿的塑像全是頭戴王冠,身穿王服,栩栩如生。各殿的閻君塑像,多很和善,唯有五殿閻君,滿面怒容,猙獰可怕。他的座前多一塊匾,上寫「森羅森」三字。相傳,五殿閻君很喜歡花卉,因而舊俗有人在死亡五七三十五天時,家屬必須來到閻羅殿前,燒花環或花盆(皆為紙製品)。十殿閻王的泥塑像,都是以唐代大畫家吳道子的《地獄變相圖》為藍本,由歷代畫師和泥塑匠中的高手精工製作的。
在十殿閻君殿里,還有數以萬計的泥塑,擺在十殿之中。這其中有鬼卒、判官、刀山、火海、蛇池、油鍋……的泥塑造型。這有的可能是表現殷紂王時的殘酷刑罰,也有些可能是表現佛教傳說中的地獄里的故事:有的是用金銀液汁往貪官的嘴裡倒;有的則把奸商們頭朝下,吊起來;有罵人的被割舌,瞪人的遭剜眼;有的因作惡被鋸為兩半,塞到磨盤里磨碎;有的因罪行被扔到刀山上和火海里;還有因傳舌、偷東西、做壞事……而受懲處的各種泥塑像。一個個活靈活現,使人望而生畏。總之,都是懲辦各種壞人的刑罰。也有些是善良人,上金山走銀橋的場面。最後,無論是行善的還是作惡的,都走過「奈何(河) 橋」,喝了「迷魂湯」,忘掉生前之事,到第十殿閻君「轉輪王」那兒去報到。生前行善的人,來世或為公卿將相,或為庶民百姓。生前作惡的人,來世變為牲畜、飛禽、爬蟲。走進「轉輪城」時,是人形,出城時則變為各種生物。相傳,這些反映的都是佛教的「輪回超生」的傳說。
在東廊房(配殿) 的南頭,是施公祠。祠內塑有一個矮小泥人叫「十不全」(施不全)。他全身瘡疤,瘸一條腿,拄著拐杖,一條腿站立。每逢廟會或初一十五,傳說,身上哪塊兒生瘡長癤或病傷時,就到這兒給「十不全」身上那塊兒貼膏葯,這樣病就能好。來這降香叩頭的人不少,有的降香人還把長串咸蘿卜掛在「十不全」身上,祈求本人和家人早日病癒。
天齊廟廟會
在西廊房的南端(也有說是在東廊房的北頭),有月下老祠。相傳,月下老人為掌管人間婚姻之神,在月下老人的神座前,有幾對頭戴方巾的公子和窈窕少女,被用一條紅線給拴在一起。
每當廟會時,有欲求偶的少男少女,來這里叩頭的不少,他們在此祈福,寄望月下老人為自己牽線搭橋,早日結成良緣。
正殿,也叫大殿,是天齊廟的主殿,一進山門很遠就能看見它的雄姿。大殿翹檐上拴著許多「風珮」(鈴鐺),金碧輝煌的殿門旁,有兩條金龍盤在大紅柱子上。大殿內,擺著不少祭品。正中有一塊金字牌匾,上書「東岳大帝」四個大字。神龕上端坐著一位金身金飾塑像,王服王冠,冠冕上的串串珠旒直垂到臉前。在東岳大帝和娘娘的兩旁,排列有儀仗隊和樂舞隊。儀仗隊都是金盔金甲,各執斧鉞鉤叉等武器。樂舞隊,由手拿笙管琵琶的艷裝少女組成。
天齊廟大殿,供奉的天齊大帝,其全稱為東岳泰山天齊仁聖大帝。相傳,東岳大帝為閻羅王的上司,民間說他執掌幽冥地府一十八重地獄,凡一應生死轉化人神仙鬼,俱須東岳勘對,方可實行。因此,天齊廟建於各地,為天齊大帝之行宮。
傳說,天齊大帝原是殷商時武成王黃飛虎,因紂王無道迫害其妹致死,遂使武成王造反,參加了周武王平定紂王的戰爭。紂王被滅後,因黃飛虎功勞大,被封為五嶽之首、東岳天齊大帝,並世代建廟供奉祭祀。天齊大殿的長廊和四壁全是彩畫,是全部的《封神演義》,從「紂王寵妲己」「火燒琵琶精」「周文王在渭水河訪姜太公」,直到周武王滅紂止,共有百多幅畫面。
從長廊往北行數百步是後殿。殿內有一方金字匾額,書「目光如電」。這里供奉的是三位女神,有說是子孫娘娘、眼光娘娘和痘神娘娘的,也有說是瓊霄、碧霄、雲霄三霄娘娘的。她們容貌端莊,服飾華麗,頭戴鳳冠,身著霞帔,手執玉圭。娘娘殿當中,懸一金大錢,直徑有一尺左右。每當廟會時,一些善男信女為了求子,在此燒香、祈禱、施捨錢財。還有沒兒沒女的夫妻,雙雙在此跪拜,乞望生子。還有不少婦女向那「金大錢」上的方孔中投擲銅錢。對此,清代盛京著名詩人繆潤紱,在《沈陽百詠》中有詩道:
焚香拜起倩花扶,
阿嫂輕輕問阿姑。
一個金錢憑亂擲,
不知能保子孫無。
在詩後,詩人又自注道:「天齊(廟) 及娘娘廟會日,廟祝騙財,天神座前懸一金大錢,上書『子孫保重』四字。謂能用錢擲過此錢者,其人當生子。村夫婦則中計焉。」在大殿後,東北側有地藏閣,又稱地藏王殿,是座用青磚砌築的六面兩層類似塔形的建築。閣裡面有一水池,岸上有菩薩塑像三尊,當中的是地藏王。相傳,地藏王就是目連和尚。傳說,目連自幼為僧,他的母親也吃齋念佛,但是長年生病,求神佛保佑也無靈驗。她一怒之下,就開了葷,喝酒吃肉,眼也瞎了。佛祖怪她心不誠,把她打入地獄受罪。目連得知母親受罪,查了不少地獄,仍找不到他的母親。後來,他的「諦聽」(獅子獸,能隔牆聽聲,嗅覺很靈,好像後來的軍犬) 聽知目連的母親在「枉死城」中,目連就用他的寶貝「九環錫杖」,一道金光砸開枉死城的城門,救出母親。相傳,在地藏閣東側地下,有地剎即地獄,俗稱為十八層地獄,故以地藏閣鎮之。當年掛匾一方,書有「神靈默佑」。
禪堂,在天齊廟的東院,月亮門上有副木刻對聯:「善游此地心無愧;惡過吾門心膽寒。」禪堂是和尚念經、休息之處。禪堂內也有副木刻對聯:「暮鼓晨鍾,驚醒塵寰名利客;談經說法,喚回世上夢迷人。」橫聯是「指示迷津」。
舊時,天齊廟的廟會,歷來是沈陽最大的廟會。從農歷三月二十五日起,到四月初一日止,其中的三月二十八日,相傳為東岳天齊大帝的生日,所以這天就成為廟會的正日子。每至此日,一些商鋪、作坊都放假,城鄉沸騰,人山人海,萬頭攢動,特別熱鬧。
每年一到三月上旬,天齊廟的住持和地方官們,就都格外忙碌起來,開始籌備廟會應辦的各項事情。當年,從內治門(小東門) 到小東邊門大街,要搭起四座牌樓。牌樓是由轎房(或扛房) 的工匠用腳手桿子搭好,上頭再插上新鮮松枝,並用綵綢和花燈裝飾,雄偉壯觀,十分好看。從小東門到小東邊門大街和天齊廟里的空地上,全是搭的席布大棚,櫛比相連。在布棚之間,道路兩側,還有密集的攤床,成為臨時的大市場。廟會的會期一到,城鄉遊人蜂擁而至。一切車輛都要繞道而行,廟會期間,街頭廟院三步一崗,五步一哨,官府派人維持秩序。
廟會之時,官紳士農,城鄉百姓,婦孺翁嫗,少男少女,都爭相來趕廟會。這里有北京來的「五香堂」,專賣各式各樣的香草和綉花荷包,五顏六色的香草荷包掛滿布棚。操著一口京腔的售貨人邊唱邊賣,有時是眾人合唱,有時是二人對唱或一人獨唱。遊人被他們的賣唱聲吸引到布棚前,人們爭先恐後地交錢,買爭奇斗艷的各式各樣香草荷包。買到荷包的隨即掛到旗袍或馬褂的衣襟上。有不少人還要多買幾個荷包捎回去,送給親友。
天齊廟會的舞龍隊伍
還有從滄州、吳橋等地來的武術團和馬戲團,男女演員們或躍馬飛馳,或揮刀比武,異常精彩,觀眾場場滿座。還有撂地打場子耍猴的、摔跤的、變魔術的、賣葯的。還有評書、京劇、相聲、大鼓、皮影戲、西洋景…… 形形色色, 分別在棚內或露天表演。還有耍龍、舞獅、老漢推車、耍大頭人、踩高蹺和扭秧歌等,也匯聚於廟會一處。鑼鼓鈸的聲音非常響亮。到了民國年間,在各種音響之中,還有些西洋樂器,如手風琴、薩克斯、黑管、洋鼓、洋號等的吹奏,鼓樂喧天,再加上商販各種腔調的叫賣聲,混雜的遊人的喧囂聲,吆喝開路聲,買賣之間的討價還價聲,各種器物的碰撞聲,觀看各樣玩藝的喝彩聲……匯成了關東廟會上的一組奇特的民俗交響樂,在早春的沈陽古城中回盪。
在街巷和廟里空地,擺攤售貨的也非常多。他們中間有賣日用百貨、針頭線腦、布頭鞋襪、絨線絹花、婦女頭飾、兒童玩具的,還有賣活蝌蚪(青蛙幼蟲) 的,有人買來,喝進肚裡,說是能治病。尤其是賣各種小吃和吃貨的最多,人們飲食嬉遊,盛樂於一時。
入民國後,舉辦廟會時,空中還飄著許多五彩繽紛的氣球。善男信女們手拈「金錠高香」和蠟燭,向廟上涌來。在密集的人流中,有負鞍銜轡代親人作馬牛的,也有從外地和四鄉趕來許願和還願的,他們從小東門的二里長街上,走一步叩一個頭,站起來,再走一步,跪下來再叩頭……在趕廟會的五行八作的行列中,孝子賢婦虔誠祈福,偷兒和無賴也混充其間。善惡詭譎,皆現於廟會。
由於遊人太多,擁擠不堪,小偷趁機掏包,乞丐則變著法兒伸手討錢,算卦的也用他們慣用的語言吹噓:能斷人生的吉凶禍福。在一片喧囂聲中,人們涌進天齊廟。在逛廟會的人群中,有些人好奇地趕著去看十殿閻君的塑像,膽大的挨個兒看個遍,膽小的瞧了一眼,見其相貌,猙獰恐怖,扭頭就走。廟里的銅鼎香煙繚繞,和尚們敲打著木魚作響,念著「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每念完一段,又敲幾下銅缽。古城沈陽的天齊廟會,有如一幅《清明上河圖》,極其生動傳神地展示了關東多姿多彩的民俗風情畫卷。
夕陽西下,遊人陸陸續續散去。等七天的廟會一過,天齊廟就又恢復了往日的寧靜。
古城沈陽的天齊廟,曾經有過多次修繕。據碑刻文字記載,僅清代就大修過七次。民國十六年(1927年),張作霖當政時期,也大修過一次。在20世紀40年代初期,天齊廟還保存完好。1949年(也有說是1952年),天齊廟被拆除。在其舊址處,建起了小東第四小學。
⑸ 如何評價在朋友圈刷屏的百雀羚神廣告
微信跟淘寶還是有差別的,通訊社交標簽和電子商務標簽肯定是有本質區別的。同一篇文章分別投放在微信公眾平台上和淘寶頭條上,閱讀量和轉化率都是會有著天壤之別的。如果百雀羚廣告相關淘寶頭條文章有2481篇,淘寶頭條平台總閱讀量就近3000萬,閱讀轉化率絕對不止0.00008。
對於微信,微信並不直接運營微信公眾平台,但微信公眾平台上的內容卻自然地推動了微信的發展。微信改變了內容生態,讓內容成為工具向平台轉型的標配。
對於百雀羚,百雀羚選擇微信自媒體大咖合作推廣品牌,肯定是有自己的邏輯的。據說,百雀羚廣告相關微信文章有2481篇,粗算光微信平台總閱讀量就近3000萬。後來又有消息說,百雀羚3000萬+閱讀轉化率不到0.00008。百雀羚作為金主,滿意嗎?金主的最低要求是高曝光率還是高曝光率+高轉化率呢?
對於微信自媒體大咖,發文提升金主品牌的聲量和美譽度還力所能及,負責銷售或市場鞭長莫及。
對於廣大吃瓜群眾,我們看看熱鬧就好。
⑹ 如何評價《羅曼蒂克消亡史》為什麼說這部劇表達了舊上海的眾生相
《羅曼蒂克消亡史》是一部以與眾不同的筆法來敘事的影劇,之所以說這部劇表達了舊上海的眾生相,是因為劇中以1937年上海大動盪前夕作為背景來演繹的。
(6)清明上河圖旗袍走秀擴展閱讀:
劇情簡介
20世紀30年代的上海,戰爭之下,繁華落盡。叱吒風雲的幫派大佬陸先生(葛優飾)答應不甘寂寞的交際花小六(章子怡飾)演電影的女主角,但是小六和男主角勾搭上被要求離開上海,陸先生的妹夫渡部(淺野忠信飾)在途中把小六帶回家囚禁成為性奴。
管家王媽(閆妮飾)把不苟言笑的車夫(杜淳飾)引薦給了陸先生做貼身侍衛。淞滬戰役前夕,日本人計劃把陸先生殺死,身為間諜的渡部同意殺死陸先生,陸先生的家人全部被殺。陸先生委託老五(鍾欣潼飾)和車夫,殺掉投靠日本人的幫派二哥。
抗戰結束前夕,陸先生找到被囚禁的小六,與她一起前往呂宋島。佯裝成國民黨高級將領的車夫,當面殺死了渡部的大兒子,小六同時舉槍擊斃渡部。1949年,陸先生獨自一人去了香港,從此銷聲匿跡。
⑺ 清代官員服裝圖案與清代習俗的關系
清朝官服,清朝官員服飾。清朝官服制度,同樣反映了清朝社會政治制度的特點。清統治者是以騎射武力征服了腐朽的明王朝,要維持統治,鞏固政權,就要不忘這一根本。反映在服飾的典章制度中也是以「勿忘祖制」為戒。清太宗皇太極崇德二年(公元1628年),就曾諭告諸王、貝勒:「我國家以騎射為業,今若輕循漢人之俗,不親弓矢,則武備何由而習乎?射獵者,演武之法;服制者,立國之經。嗣後凡出師、田獵,許服便服,其餘悉令遵照國初定製,仍服朝衣。並欲使後世子孫勿輕變棄祖制。」(《清史稿·輿服志》)作為載入史冊的清朝官服定製,是乾隆皇帝所定,距清定都北京已近百年。直至清末,官服制度再無大的變動。這是一套極為詳備、具體的規章,不許僭越違制,只准「依制著裝」。上自皇帝、後妃,下至文武官員以及進士、舉人等,均得按品級服用。
清朝官服中的禮冠,名目繁多,用於祭祀慶典的有朝冠;常朝禮見的有吉服冠;燕居時有常服冠;出行時有行冠,下雨時有雨冠等。每種冠制都分冬夏兩種,冬天所戴之冠稱暖帽,夏天所戴叫涼帽。
皇帝朝冠,冬天的暖帽用薰貂、黑狐。暖帽為圓形,帽頂穹起,帽檐反折向上,帽上綴紅色帽緯,頂有三層,用四條金龍相承,飾有東珠①、珍珠等。涼帽為玉草②或藤竹絲編制而成,外裹黃色或白色綾羅,形如斗笠,帽前綴金佛,帽後綴舍林,也綴有紅色帽緯,飾有東珠,帽頂與暖帽相同。皇子、親王、鎮國公等的朝冠,形制與皇帝的大體相似,僅帽頂層數及東珠等飾物數目依品級遞減而已。皇帝的吉服冠,冬天用海龍、薰貂、紫貂,依不同時間戴用。帽上亦綴紅色帽纓,帽頂是滿花金座,上銜一顆大珍珠。夏天的涼帽仍用玉草或藤竹絲編制,紅紗綢里,石青片金緣,帽頂同於冬天的吉服冠。常服冠的不同處是帽為紅絨結頂,俗稱算盤結,不加梁,其餘同於吉服冠。行冠,冬季用黑狐或黑羊皮、青絨,其餘如常服冠。夏天以織藤竹絲為帽,紅紗里緣。上綴朱氂。帽頂及梁都是黃色,前面綴有一顆珍珠。
清朝朝冠
文武官員的朝冠式樣大致相同,品級的區別,一是在於冬朝冠上所用毛皮的質料不同,而更主要的區別是在冠頂鏤花金座上的頂珠,以及頂珠下的翎枝不同。這就是清朝官員顯示身份地位的「頂戴花翎」。頂珠的質料、顏色依官員品級而不同。一品用紅寶石,二品用珊瑚,三品用藍寶石,四品用青金石,五品用水晶石,六品用硨磲〔chequ車渠,一種南海產的大貝,古稱七寶之一〕,七品用素金,八品鏤花陰紋,金頂無飾,九品鏤花陽紋,金頂。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更定官員冠頂制度,以顏色相同的玻璃代替了寶石。至乾隆以後,這些冠頂的頂珠,基本上都用透明或不透明的玻璃,稱作亮頂、涅頂的來代替了。如,稱一品為亮紅頂,二品為涅紅頂,三品為亮藍頂,四品為涅藍頂,五品為亮白頂,六品為涅白頂。至於七品的素金頂,也被黃銅所頂替。頂珠之下,有一枝兩寸長短的翎管,用玉、翠或琺琅、花瓷製成,用以安插翎枝。翎有藍翎、花翎之別。藍翎是鶡羽製成,藍色,羽長而無眼,較花翎等級為低。花翎是帶有「目暈」的孔雀翎。「目暈」俗稱為「眼」,在翎的尾端,有單眼、雙眼、三眼之分,以翎眼多者為貴。順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曾對花翎作出規定,即親王、郡王、貝勒以及宗室等一律不許戴花翎,貝子以下可以戴。以後制定:貝子戴三眼花翎;國公、和碩額駙③戴雙眼花翎;內大臣,一、二、三、四等侍衛、前鋒、護軍各統領等均戴一眼花翎。
清初,花翎極為貴重,唯有功勛及蒙特恩的人方得賞戴。康熙時,福建提督施琅以平定台灣功第一,詔封靖海侯,世襲不變。而施琅卻上疏辭卻侯爵,懇請依內大臣之例賜戴花翎。經部議,在外將軍、提督沒有給翎先例。最後,還是由康熙帝特別降旨賜戴。以世襲侯爵換取一翎,足見當時花翎之貴重。而「頂戴花翎」也就成為清朝官員顯赫的標志。到清中葉以後,花翎逐漸貶值。道光、咸豐後,國家財政匱乏,為開辟財源,公開賣官鬻爵,只要捐者肯於出錢,就可以捐到一定品級的官銜,穿著相當的官服,榮耀門庭,欺壓地方。清朝小說《紅樓夢》寫秦可卿死後,賈珍因賈蓉不過是個「黌〔hong洪〕門監生」,寫在靈幡上不大好看,就用1000兩銀子為賈蓉捐了個五品職銜的龍禁尉,使葬禮風光了許多(《紅樓夢》第十三回)。清初極為難得的翎枝,此時也明碼標價出售。開始是廣東洋商(專營對外貿易的商人)伍崇耀、潘仕成捐輸十數萬金,朝廷無可嘉獎,遂賞戴花翎。以後,海疆軍興,捐翎之風更盛,花翎實銀一萬兩,藍翎5000兩。以後又援照捐官之項折扣,數目很少,捐者遂多。咸豐九年(公元1859年)時,條奏捐翎改為實銀,不準折扣,花翎7000兩,藍翎4000兩。此時的頂戴花翎其實已變了味道。但其象徵榮譽的作用依然存在。直至晚清,李鴻章因辦洋務有功,慈禧賞他戴三眼花翎。
服飾有袞服、朝服、龍袍、常服袍、行袍、端罩、蟒袍、補服、行褂等。袞服、朝服、龍袍是皇帝的禮服。袞服在舉行大典時穿用,罩於龍袍外面。石青色,綉五爪正面金龍四團,兩肩前後各一,綉日月章紋,前後綉篆文「壽」字,間以五色雲紋。這是在傳統袞服上加以改制的。清朝皇帝穿龍袍、袞服的時候較多。如每年的皇帝親耕,或去皇太後宮請安,以及授出征大將軍敕印,受俘、凱旋、皇帝萬壽節等吉慶大典時都用。朝服用於殿廷朝會、重大軍禮、外藩朝覲等。冬夏朝服都用明黃色,只在祀天時用藍色,衣前後除綉龍外,還綉有十二章紋,間以五色雲紋。龍袍,是次一等的禮服,明黃色,綉九條龍、十二章紋及五色雲紋飾。龍袍下幅,斜向排列許多彎曲線條的水腳,上有波濤翻滾的水浪,水浪之上立有山石寶物等,寓有「一統山河」、「萬世昇平」等吉祥含意。龍袍的製作極為考究。清朝龍袍,往往先由清宮第一流工師精心設計,經皇帝審定、認可後,才派專差送蘇杭等地督造。有時一件袍料即費工190天。其特種袍服,用孔雀尾捻線,上綴米粒大珍珠,綉成龍鳳或團花圖案,費工之多,用料之奢侈,駭人聽聞。常服袍,是日常處理政務時穿的服裝,前後左右開衩,顏色花紋隨意。除皇帝外,宗室成員都可以穿這種四開衩袍,其他人非經特恩准許,不得穿用。行袍,為出巡、騎馬時的服裝,形制大體如常服袍,只是袍長略短,大襟右下角較左面短有一尺,故又稱缺襟袍。不騎馬時可用紐扣將所缺部分連上,便與普通袍服相同。文武官員都有行袍。只有皇帝御用的缺襟袍為四開衩,宗室亦用兩開衩。端罩,是一種毛朝外的皮褂子,對襟、圓領、平袖,身長至膝,滿語叫「打呼」。依清朝官服制度,皇帝及一般官員都有,為冬季朝賀或其他典禮時內襯龍袍或蟒袍,以及著朝服時穿用。這是滿族衣皮遺風在官服制度上的反映。按規定各人使用不同的毛皮。皇帝、皇子用紫貂皮面,明黃或金黃緞作襯里;親王、郡王、貝勒、貝子等用青狐皮面,月白緞里。至於下級官員,如一等侍衛等就只能穿猞猁猻〔sun孫〕之類了。康熙以來,又以玄狐為貴重,貂皮次之,猞猁猻更次,遂規定玄狐唯有王公以上才可以穿用,且非閣臣不得賞賜。其他人的端罩襯里為白、藍、黑、紅等與黃色距離較遠的顏色。
蟒袍,也叫「花衣」。蟒與龍形近,但蟒衣上的蟒比龍少去一爪,為四爪龍形。蟒袍是官員的禮服袍。皇子、親王等親貴,以及一品至七品官員俱有蟒袍,以服色及蟒的多少分別等差。如皇子蟒袍為金黃色,親王等為藍色或石青色,皆綉九蟒。一品至七品官按品級綉八至五蟒,都不得用金黃色。八品以下無蟒。凡官員參加三大節④、出師、告捷等大禮必須穿蟒袍。
清朝禮服的衣袖也有特點,袖端做成馬蹄形,俗稱「馬蹄袖」。以常服代禮服穿時,也需另做馬蹄袖,用紐扣連於袖口,行禮時放下,禮畢解去,袍仍為常服。男子及八旗婦女都用。
官員禮服的另一種是補服,也叫補褂,是比袍短比褂長的一種過膝長褂,對襟,平袖過肘,前胸後背各綴一塊紋飾不同的補子,是清朝官服中主要的服裝。褂罩在袍服外面,增減方便,是滿族風習,也是清朝官服的又一特點,與頂戴同為品官級別的重要標志。補子有圓形、方形兩種。貝子以上用圓形補,國公以下用方形補。補上紋飾因各人等級而有正龍、行龍、正蟒、行蟒的區分。因襲明朝,官員補褂的補子也以所綉禽鳥、猛獸紋飾表示官員品級的高低。文官一品的補子綉鶴,二品綉錦雞,三品綉孔雀,四品綉雁,五品綉白鷳,六品綉鷺鷥,七品綉鸂鶒,八品綉鵪鶉,九品綉練雀;武官一品綉麒麟,二品綉獅,三品綉豹,四品綉虎,五品綉熊,六品綉彪,七品、八品綉犀牛,九品綉海馬。凡都御史(一品)、副都御史(三品)、給事中(五品)、監察御史(從五品)、按察史、各道的補服綉獬豸。補褂是品官標志,不得混用。乾隆時,副都統(武官二品)金簡代理戶部侍郎(文官二品),自以為身兼文武二職,遂別出心裁,於武二品補褂的獅子尾端另綉一隻小錦雞立於其上。乾隆皇帝見而大笑,隨即降旨嚴加訓斥,說他是私造典禮(徐珂《清稗類鈔》)。一般官員也有常服袍、褂,平時穿用,顏色、花紋不限。一般官員的行褂比常服褂短,袖長及肘,石青色,扈從也可以穿。
清朝還有一種黃馬褂,是較受榮寵者的服裝。巡行扈從大臣,如御前大臣、內大臣、內廷王大臣、侍衛什長,都例准穿黃馬褂,褂用明黃色。正黃旗官員的馬褂用金黃色。清朝皇帝對「黃馬褂」格外重視,常以此賞賜勛臣及有軍功的高級武將和統兵的文官,被賞賜者也視此為極大的榮耀。賞賜黃馬褂也有「賞給黃馬褂」與「賞穿黃馬褂」之分。「賞給」是只限於賞賜的一件,「賞穿」則可按時自做服用,不限於賞賜的一件。如乾隆時曾給提督段秀林賞穿黃馬褂。段秀林為官古北口,一次隨駕扈從熱河,乾隆帝召見時,見他須發皆白,便問他尚能騎射否?段秀林答:「騎射乃武臣之職也,年雖老,尚能跨鞍彎弧,為將士先。」乾隆帝遂在宮門前懸鵠一隻,令段試射。段秀林一箭中鵠,乾隆大喜。為獎勵其武功,便賞穿黃馬褂。到清朝中、晚期,得此榮耀者為數較多,僧格林沁、左宗棠、李鴻章等均蒙恩賞穿。
冠服之外的其他附件,有朝服的披領、頸間的硬領和領衣、朝珠、腰間的束帶等。披領,又名披肩,是清朝皇帝、後妃,及王公大臣、文武官員、命婦等穿大禮服時加在頸間披於肩上的,非遇隆重典禮,不準亂戴。披領為菱角形,一角圓而凹,作領口,系於頸項,另二角圓而銳,披於肩背。冬夏所用不同:夏用紗羅,為石青色加片金緣;冬用貂鼠皮毛,面上綉以不同紋飾,以區別尊卑等級。皇帝、皇後披肩綉二條行龍。國公等綉蟒。清朝禮服沒有領,需在袍上另加硬領。春秋季時,硬領用湖色緞,夏季用紗,冬季用皮毛或絨。領衣是連結在硬領之下的前後二塊長片,前面開衩如衣襟,有紐扣系結,下端束於腰間。因其形狀如牛舌,俗稱「牛舌頭」。考究的領衣用錦緞或綉花。朝珠,是清朝禮服中頗具特色的佩飾。據說清太祖努爾哈赤早年經常手持念珠,誦經念佛,影響所及,滿族百姓無論男女皆以頸掛念珠為飾。入關後,這一習俗進而演變為禮服中的佩飾。朝珠也是108顆,與念珠數目相同。不同的是,朝珠每隔27顆即夾入一顆大珠,名為「佛頭」,通常用珊瑚、瑪瑙、翡翠製作,一串共有4顆大珠,掛在頸上,前三後一,據說是象徵四季。朝珠兩邊附有三串小珠名「紀念」。每一紀念上再綴10顆小珠,象徵一個月上、中、下旬的30天。朝珠頂端的佛頭上連綴一個塔形裝飾,名「佛頭塔」,下面垂有絲絛,上面連接一個橢圓形的玉片。戴朝珠時,玉片處於後背,故名「背雲」。按《大清會典》規定:自皇帝、後妃、王公以下,文官五品以上,武官四品以上,以及翰詹、科道、侍衛、禮部、國子監、太常寺、鴻臚寺等處官員都可在行大禮時佩掛朝珠,其他人則不許。懸掛朝珠,男女有別,男子為兩串「紀念」在左,女子為兩串「紀念」在右。朝珠所用質料,因人身份而定。皇帝朝珠用東珠,其他佛頭、紀念、背雲等因場合而不同,如祀天用青金石,祀地用蜜珀,朝日用珊瑚,夕月用綠松石,絲絛都用明黃色。皇後需戴三盤朝珠,中間一盤用東珠,左、右兩盤用珊瑚,佛頭等用珠寶,絲絛明黃色。妃嬪穿朝服時都掛三盤朝珠,質料依次減等,絲絛用金黃色。其他王公大臣,除不許用東珠、珍珠及明黃色絲絛外,其他珊瑚、瑪瑙、翡翠、蜜珀、琥珀、碧璽等不限。朝帶,皇帝、文武官員穿朝服時需系腰帶。帶用絲織,上嵌四塊金屬版為裝飾,帶上配有荷包等飾物。版有圓版、方版之分。皇帝朝帶有兩種制式,都是明黃色。一種用四塊龍紋圓版,飾有紅、藍寶石或綠松石,嵌東珠、珍珠。左右佩汗巾,或飄帶、風帶等,用於大典禮時。另一式用龍紋金方版四塊,祀天時飾青金石,祀地用黃玉,也嵌東珠及其他佩飾物。皇子朝帶用金黃色,金嵌玉方版四塊,飾東珠四顆,中間嵌一貓睛石。親王、郡王、貝子等珠飾遞減。品官朝帶為青色或藍色,各級方版圓版不同,飾物亦有等差。清制規定:帶,親王以下宗室成員都束金黃帶,覺羅⑤束紅帶。非上賜,帶不得給予異姓。兩種帶色的區分也很嚴格,不能混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