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國現階段實行的分配制服是什麼為什麼要實行這樣的分配製服
我國現行的分配製度是以按勞分配為主,多種分配製度並存的制度。在改革開放之初,之所以採取這種分配方式,是適應發展生產力的需求,因為當時我國的生產力水平極其落後,需要引進先進的生產技術以及資本,來彌補不足。促進了資源的充分的利用和生產力的解放。而現行的分配製度在如今是不合理的,它有如下的缺陷初次分配的基本制度缺陷(1)產權制度產權制度的收入分配效應從收入分配的不同層次看,產權制度應屬初次分配范疇,或者說是收入初次分配的基礎制度。產權是關於財產的權利。現代經濟學所討論的「產權」,不僅包括通常法律意義上的「所有權」(即依法佔有財產的權利),以及財產的佔有、使用、處置和收益分配的權利,而且還包括債權、知識產權及所有交易中的權利。收入的分配無非是產權收益的分配,因而從更加寬泛的角度看,收入分配製度也是產權制度的一部分。從馬克思經濟理論到西方經濟學說,從古典經濟學到現代經濟學,都把產權制度作為最基本的經濟制度,並充分肯定了它對分配製度在內的其他經濟制度的基礎的決定作用。產權制度所具有的激勵功能、約束功能和資源配置功能等基本功能都會帶來相應的收入分配效應。作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啟動點的農村聯產承包責任制、國有企業所有權經營權分離的生產經營方式改革,以及多種經濟形式的發展,無一不是產權制度的變革。這種產權制度的變革對收入分配的影響表現在:分配方式轉變為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收入來源結構發生了顯著的改變,經營凈收入和財產性收入在城鎮居民家庭收入來源結構中的比重上升,工資性收入和財產性收入在農民家庭收入來源結構中比重上升。現行產權制度的缺陷及其對收入分配的影響——產權殘缺和主體錯位造成分配製度殘缺和分配行為混亂。產權的殘缺和主體的錯位會直接影響產權的激勵作用和產權制度效率。這在傳統的國有經濟中表現突出,勞動者作為國有資產的所有者是虛位的因而是殘缺的,他既不能通過「用手投票」約束使用者,也不能「用腳投票」轉讓所有權,因此資產的收益性對勞動者來講是不具備或不完整的。而作為國有經濟的經營者,一方面可以越俎代庖地行使國有資產的所有權(如「內部人控制」),形成產權主體「錯位」;另一方面,他的收益可以不完全和經營績效掛鉤,即他的經營權是不完整的(權、責、利不對稱),表現為產權的不清晰。國有企業的產權制度改革持續至今,「所有者虛位」和「政企不分」的問題依然沒有得到真正解決。在建立了公司制的企業中,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理層之間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結構尚未真正形成。集體經濟特別是鄉鎮集體企業也存在嚴重的「產權模糊」問題。企業產權制度缺陷已成為企業分配製度改革的主要障礙,一些在現代企業制度中通行的分配方式和手段,如年薪制、期權激勵、股權激勵等時開時放;或者在企業產權制度不完備,缺乏有效監督制約制度的情況下,草率實行經營者股權激勵等向少數經營者傾斜的分配方式,造成了國有資產流失。在農村土地產權制度方面,目前農民擁有的只是對所承包土地的使用權或經營權,但不擁有轉讓、抵押、入股等處置權以及相對應的收益權。農村土地沒有真正成為可以在市場上流轉和交易的生產要素。這種土地產權制度既不利於土地的合理配置和使用,還助長了政府批地過程中的權錢交易和徇私舞弊,使少數人中飽私囊,廣大農民卻不能從中受益。——「按勞分配」與「按要素貢獻分配」及其二者的結合均未真正破題。問題一,要素市場不健全,使要素產權不能得以實現。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按生產要素的貢獻進行分配�是產權制度的基本要求,理論上既可以優化資源的配置�又可以實現收入分配的公平。但是�它的前提條件是市場競爭充分、信息對稱、要素的產權明晰、生產要素充分流動等。而目前我國要素市場還處於建設初期,不具備成熟市場的基本條件,要素產權交易和流動常受到來自行政力量的阻隔,尤其是國有資產產權交易的平台尚未搭建起來,使得各種要素的貢獻不能完全按照公平的市場價值得到實現,產權利益扭曲。問題二,「按勞分配與按要素分配相結合」的實現形式和實現機制尚未破題。在生產要素中,除資本、土地、勞動力三要素參與分配外,關鍵是技術、管理這兩大要素如何通過「技術資本化」和「管理資本化」參與分配過程,尚需要探索有效的具體實現形式和途徑。問題三,勞動者勞權保護制度缺失,勞動力價值被嚴重剝奪。勞動力與其他生產要素一樣,應具有它自身的價值,其所有者的權利及勞動力產權也應受到維護。但在我國目前勞動力總量供給過剩、資本供給短缺的情況下,勞動力在要素市場中自然處於不利的地位。尤其是在低端勞動力市場中,以農村轉移勞動力為主的非熟練、非技術勞動力的勞動報酬更是被壓低到極限,並且缺乏基本的社會保障,長期處於被資本剝奪的境地。——單一國有投資體制是形成基礎設施領域行政性壟斷難以打破的重要原因。投資是產權的實現和延伸。目前我國基礎設施建設投資主要是政府財政投資,民間資本投資的空間和渠道尚未打通。投資主體的單一國有是我國行政壟斷經營多集中於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的主要原因。壟斷性經營必然產生壟斷利潤,不利於提高投資效率和資產運作效率,也不利於公平分配製度的建立。基礎設施領域單一國有投資體制的改變取決於國有產權制度的根本轉變。(2)工資制度除了非公單位的工薪制度外,我國仍然在國有單位,尤其是機關事業單位內部實行由政府主管的工資制度。由於國有單位人員規模依然龐大,其工資水平和規則對社會收入分配仍然有著不容忽視的影響。現行的工資制度是由計劃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換中通過不斷調整和改革形成的,仍不可避免地帶有傳統體制的色彩,與市場經濟體制下的工資制度還有相當距離,集中體現在體制內僵硬,體制外失范,激勵不足與約束乏力並存。具體表現在:工資水平偏低,工資增長機制僵硬,缺乏制度性保障,致使工資外收入膨脹,助長國有單位職工收入的不規范;工資結構設置不合理,崗位績效工資和年工資比重過低,不能體現合理的工資級差,缺乏激勵和約束作用;對國有企業的工資管理仍然帶有濃厚的行政色彩,干預不當和約束乏力的問題並存;對勞動力市場中非國有用人單位的最低工資和工資支付管理,缺乏相配套的有效的監督管理體制,使得現實中存在大量企業侵犯職工權益的行為。再分配相關制度缺陷1.社會保障制度(1)覆蓋面不足,受益群體主要是城鎮正規單位職工,而非正規部門、非主流群體以及農村居民基本沒有或只能享受部分社會保障;(2)制度不統一,存在社會保障的「雙軌制」,除城鄉分割外,在城鎮還存在著企業與事業單位的制度差別;(3)缺乏制度保障,未出台《社會保障法》,社會保障資金繳納、籌集缺乏強制性約束,標準的確定和執行存在較大的主觀隨意性。2.稅收制度(1)納稅主體稅負不公,稅收政策不完善,城鄉居民間、高低收入者之間、不同經濟類型單位間存在稅負不公的問題;(2)稅收待遇差別較大,費用扣除不合理;(3)稅收體系不完善,缺乏與財產及其收入相關的稅種設置;(4)征管手段落後�難以提高征管水平。3.財政轉移支付制度(1)轉移支付的政策導向不明確,調節功能微弱;(2)政府間財政管理體制包括轉移支付制度的目標不清晰;(3)各級政府事權和財權范圍模糊;(4)轉移支付形式繁多管理分散。4.「三次分配」制度民辦慈善事業和公益事業是成熟市場經濟國家收入再分配和社會福利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目前我國仍然缺乏鼓勵扶持民間力量進入慈善事業和公益事業的社會機制。非收入分配的相關制度缺陷1.就業和勞動力市場制度(1)在城鄉間、國有與非國有、正規與非正規就業者間分割的「三元化」的勞動力市場和就業制度與政策;(2)行政性分割的高端與低端勞動力市場;(3)以扶助國有企業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為工作重心的就業服務體系。2.公共教育制度(1)財政資金投入不足,亂收費給公眾造成不合理負擔,公共教育公益品質喪失;(2)財政經費使用方向和結構不合理,阻礙基礎教育和職業技術教育發展;(3)差別教育政策加劇了公民基本權利的不平等和社會的貧富分化。綜合以上相關制度的分析,我國現行收入分配製度的主要缺陷特徵是:城鄉二元性、行政支配性、秩序混亂性及公共福利短缺性。直接原因來自於制度目標的模糊、制度構架的不完整和制度路徑的「雙軌」。究其制度性根源,除去生產力因素,則在於不成熟的市場化體制中轉型期的產權制度和轉型期的政府行政管理制度。政府職能的缺位和越位貫穿於全部相關制度問題的始終。
② 求(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八年級下冊的歷史與社會和思想品德的期末復習提綱!!,急急!!
八年級下冊思想品德期末復習提綱
第一課 國家的主人 廣泛的權利
1、國家性質:我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P4
2、人民的含義:在我國現階段,包括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其他社會主義勞動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在內的全體人民。P4
3、公民權利的含義。P5 (正確認識和區分「公民權利」與「公民的基本權利」)
4、人民與公民的區別和聯系。P6
5、我國公民權利保障體制:以憲法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為主要內容的權利保障體制,保障公民的權利。P7
6、解釋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P7
7、我國公民享有的基本權利(P9頁第一段)8、如何正確行使公民權利?(10-11)9、如何行使言論自由的權利(P11頁)
第二課 我們應盡的義務
1、為什麼公民在享受權利的同時必須履行義務?(P14—15頁)
2、我國憲法規定的公民基本義務的內容(P16頁第1段)
3、法定義務、道德義務的含義(P14、17)
4、法定義務和道德義務的關系。(P17相關連接)
5、如何忠實履行義務?(P18-21三點內容)
6、什麼是違法行為?(P21頁第一段)
第三課:
1、人格權是公民的基本權利。生命健康權在人格權中居於首要地位。
2、人格權的特點(單項選擇題),包括物質性人格和精神性人格。(多項選擇題)
3、非法搜身等行為侵犯了公民的人身自由權。(案例分析)
4、我國法律保護生命健康權的有關規定。(懂得查閱法律、法規)
5、根據所給材料判斷該行為是否侵犯生命健康權,並能寫出有關的法律依據,懂得採取什麼方式來維權。(案例分析)
6、課本P30的事例可以作為開放性考察內容,請學生結合實際情況談談怎樣此類事件的產生。(踐行性內容)
第四課:
1、人格尊嚴權的地位、含義、內容。(多項選擇題出現)
2、能區分開人格權、人格尊嚴權,明確兩者的關系。
3、名譽權的表現。我國維護名譽權的有關法律規定。(懂得查閱法律法規,並能運用為法律依據)侵犯公民名譽權的行為有哪些(能識別、判斷)?如何維權?
4、肖像權的內容。侵犯公民肖像權的行為。能舉例說明或根據材料判斷。熟悉有關的法律依據。如何維權。
5、什麼是姓名權。侵犯姓名權的行為有哪些?能根據材料判斷或舉例說明,並能寫出有關的法律依據。懂得如何維權。
第五課 隱私受保護
(一)隱私和隱私權
1、隱私的含義P46
2、隱私的內容:P46
3、保護隱私的必要性:P47
4、隱私權的含義:P48
5、法律保護隱私的意義:P48
6、隱私權的內容:P48
(二)尊重和維護隱私權
1、侵犯隱私權的行為:P53
2、尊重他人隱私要樹立隱私意識:P51
3、尊重他人隱私要強化責任與信譽意識:P52
4、隱私權受侵犯時的做法:P54
5、隱私權的其他保護方法:P55
6、維護隱私不等於自我封閉:P55
第六課 終身受益的權利
(一)知識助我成長
1、教育的含義P58
2、教育對個人的作用P59
3、教育對個人、國家的意義P60
4、受教育權的含義P60
5、義務教育的含義P61
6、義務教育的特徵P61
(二)珍惜學習機會
1、受教育權被侵犯的情形:P62
2、如何維護自己的受教育權?P63
3、珍惜受教育的機會:P64
4、如何履行受教育的義務:P64
5、怎樣完成規定的學習任務:P65
6、現代社會應具備終身學習的觀念P65
第七課:擁有財產的權利
1、財產所有權;P70
2、財產所有的歸屬劃分;P68
3、公民合法財產的范圍;P69
4、保護財產所有權的途徑:民法、刑法、依法行政;
5、被繼承人、繼承人的含義;P76、77
6、遺產含義及其三個條件;P76
7、法定繼承人范圍;P77
8、遺產繼承要按繼承順序繼承;P77
9、法定繼承;P78
10、遺囑繼承;P78——79
11、遺贈;P79
12、理解繼承法第15條規定;P80
13、智力成果及智力成果權的含義;P81、82
14、智力成果的作用;
15、樹立尊重他人智力成果的意識;
16、懂得用法律保護智力成果權;
17、認識盜版的危害,樹立抵制盜版的觀念。
第八課 消費者的權益
1、認識何謂消費、何謂消費者;P86
2、經營者與消費者的關系;P87
3、經營者侵害消費者利益的行為種類及現象P88
4、保護消費者權益的意義;P89
5、消費者的9項權利;P90——91
6、消費者也要履行相應的義務。P92
第九課提綱
一、公平是社會穩定的「天平」
1、眾說紛紜話公平
(1)對公平的不同理解
①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個體,面對不同的問題,對公平有著不同的理解
②公平體現著人們對自由的追求、對權利的尊重、對自身力量的肯定 P100
(2)人們心目中的公平:公平是在是在比較中產生的,人們心目中的公平意味著處理事情要合情合理,參與社會合作的每一個人承擔他應分擔的責任、得到他應得的利益 P101
2、社會穩定和發展需要公平
(1)失去公平的危害性:P102「如果受到不公平對待……影響社會的長治久安」
(2)公平對社會穩定、個人發展的重要性:P102第二段
二、維護社會公平
1、理智面對社會生活中的不公平
(1)沒有絕對公平:P103「公平總會受到一定社會條件的制約……都不可能達到絕對公平」
(2)正確對待不公平現象的做法
①「我們應該增強維權意識……以謀求最大限度的公平」P104第一段
②「我們不妨調整自己的思維方式……對待生活中的『不公平』現象」P104第二段
③「崇尚公平、主持公道……對受害者伸出援助之手」P105
2、自覺樹立公平合作的意識
(1)公平合作的意義:P106第一段
(2)在合作中要承擔自己的責任:P106最有一段
第十課提綱
一、正義是人類良知的「聲音」
1、走進正義
(1)什麼是正義:P108~109
①正義是存在於現實生活中德,期盼正義、維護正義,是所有善良人的共同心聲。實施正義行為,不作非正義的事,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②正義要求我們尊重人的基本權利,公正地對待他人和自己
(2)正義的行為和非正義的行為:P109第一段
(3)正義制度的作用
①「公正的對待必須有正義的制度來保證……規則組成的系統」P109
②「制度的正義性在於……難以實現社會公平」P110
(3)制度的正義性的表現:「矯正的正義、分配的正義、程序的正義」 P110相關鏈接
2、社會發展需要正義
(1)我國相關制度體現了正義
①正義和正義制度的作用:P110最後一段
②我國現有條件下的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保障制度、法律援助制度
(2)正義於公平的關系:P111第一段
(3)正義對社會制度和人際關系的重要價值:P111最後一、二段
二、自覺維護正義
1、 遵守社會規則和程序
(1)自覺維護正義就要遵守正義的制度,自覺遵守社會規則和程序就是對正義制度的維護
①為什麼要社會規則和程序: 「正義和正義制度……就是在維護正義」 P112
②以實際行動維護正義:「我們要從小……以實際行動維護正義」P112
(2)對於不遵守制度規定的非正義行為,我們不應該採取消極的態度
2、做有正義感的人
(1)正義感的具體內容:P113最後一段
(2)社會發展需要有正義感的人:P114第一段
(3)正義感是做人的優良品德(正義感對個人人格的重要性):P114最後一段
(4) 如何做有正義感的人:P115最後兩段
活動題答案
第六課 終身受益的權利
1、教材第58頁「這個幽默故事的寓意是什麼?」
寓意是:當今社會正步入知識經濟時代、學習型社會。只有接受教育,掌握知識本領,才能獲得良好的就業機會,才能豐富和完善自己,享受現代文明。否則,在科學技術迅猛發展、人類知識急劇增加的形勢下,一個人如果不接受教育,就不可能掌握現代科學知識,很難找到好的工作崗位,甚至很難在社會上立足。
2、教材第59頁「笛福的信和『阿韋龍野人』的故事」
「阿韋龍野人」故事說的是:(1)教育對於一個人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可為人的幸福生活奠定基礎。(2)青少年正處在接受教育的最佳時機,應該努力學習,不斷充實自己。
3、接受教育、掌握知識的益處:
學習語文,能使我們 吸收和積累語言,習得和沉澱語感。
學習數學.能使我們 學會分析,學會熟練的計算和邏輯推理。
學習物理,能使我們 培養科學思維能力,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學習地理,能使我們 領略多姿多彩的地理風光,「獲得自然美、社會美和藝術美的愉悅,獲得美的享受」;能更好地適應環境、利用空間、選擇位置、增強生活能力,對出差、旅遊、出國等等都會帶來益處。
學習思想品德,能使我們明事理、辨是非、掌握做人的道理
4、教材第59頁「學生交流,結合自己的認識談談對『知識改變命運』這句話的理解」
教育的作用:教育能為人們未來的幸福生活奠基。要讓短暫的生命發光、有尊嚴有意義地度過一生,必須接受教育。當代科學技術迅猛發展,人類知識迅速增加,社會變化日新月異,社會競爭空前激烈。在這種情況下,只有通過接受教育,喚醒潛力、發展才智,才能擺脫愚昧,增長才幹,豐富人生,享受現代文明,在職業活動和其他活動中獲得成功。教育對於個人一生的成敗至為關鍵,從這個意義上說,教育獲取知識,知識改變命運。對於民族、國家來說,教育成就未來。
5、教材第59頁「談談自己身邊學有所成的例子,分析教育對他們成長發展所起的作用」(提示:例子,學生自己搜集;作用,參考上面的第4題)
6、教材第60頁「你能體會小余當時的心情嗎?」(提示:可用P60受教育權一段來回答)小余因家庭貧困准備輟學,在學校和老師的幫助下,小余重新獲得了繼續學習的機會。對此,小余的內心十分激動,因為她也能像其它同齡人一樣享有受教育的機會和權利,保障了她的受教育的基本人權。
﹡「王老師傾其全力維護了小余的什麼權利?(維護了小余的受教育的權利)
7、教材第61頁「孩子上不上學只是個人私事嗎」
根據義務教育法的規定,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項權利,任何人都無權剝奪,包括自己的家長。同時,接受義務教育不僅是公民的一項權利,也是公民的一項法定義務,必須履行。家長不讓孩子上學的行為是違反義務教育法的行為,如果自己不想上學就不去上學同樣是違反義務教育法的行為。都要受到法律的處罰。可見,孩子上不上學並不只是個人私事,而是關繫到國家、民族未來的大事。
8、教材第61頁「處罰小淘的家長有什麼法律依據?」
不履行接受義務教育義務的法律後果是受到相應的法律處罰。小淘的家長沒有從家庭保障的角度保證小淘到校接受義務教育,屬於不作為行為,所以鎮政府對小淘的家長進行了罰款處罰。其法律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強制小淘接受義務教育,對他本人及家庭、對國家的好處:
對小淘——有助於他提高對主動履行受教育義務的意識,將法律的強制要求轉化為對自己的主動要求。
對家庭、對國家的好處(略)
9、教材第62頁「假如你是小梅你打算採用什麼方式維護自己的受教育權?」方式一:尋求學校老師的幫助。請老師找小梅的父親做工作,使其父同意小梅繼續學習。方式二:尋求親朋好友的幫助,請他們找小梅的父親做工作,使其父同意小梅繼續學習。方式三:尋求婦聯、共青團組織的幫助,請組織找小梅的父親做工作,使其父同意小梅繼續學習。方式四:尋求教育部門的幫助,請教育部門做小梅的父親工作,使其父同意小梅繼續學習。方式五:尋求法律幫助,讓法律判決其父同意小梅繼續學習。(此法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使用。)
10、教材第63頁「假如你是該校的校長或一名學生,應該怎麼辦?」
提示:此情況是該校全體學生都被校外社會力量影響上課的秩序和教學質量。這種一個學校的學生整體的受教育權被侵犯,同樣是一種受教育權被侵犯的情況。對此,可採取向鎮政府、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等有關部門反映,直至向人民法院起訴等辦法來解決。
11、教材第63頁「國家增加教育經費投入、家長創收供子女上學的材料中感悟到了什麼?」一方面說明,國家努力使每一個公民都能獲得學習的機會,這樣的機會是來之不易的,應該非常珍惜;另一方面說明,國家在經濟並不發達的情況下的大力投入,保障了公民的受教育的權利,家長的努力保證了孩子的受教育機會。所以,作為學生和子女要對國家和家庭千方百計地保障我們的受教育權存有感恩之心;要為自己的發展更為國家的富強社會的進步,珍惜受教育的機會,履行受教育的義務,為中華民族的騰飛而努力學習。
12、教材第64頁(1)「小剛拒絕輟學,對自己、家庭、社會有什麼好處?」?小剛不服從家長的安排,拒絕輟學,在家庭貧困的情況下還堅持學習,不為家裡掙錢,犧牲了家裡的暫時利益,但從長遠利益來看,他學到知識後,將能更大程度的改變家裡的貧窮狀況,建設美好家園,這樣做是很有遠見的。(2)「如果小剛中途輟學,是否合法?小剛及家長要承擔什麼責任」
小剛通過自己的維權行為重返了校園,主動地維護了自己的受教育權,所以能享受自己的受教育權利。受教育不僅是公民應該享受的一種權利,也是公民必須履行的一種義務,不完成規定年限的義務教育是違法的,不論是家長還是學生都應承擔一定的法律責任。如果小剛中途輟學,則違反了義務教育法,小剛及家長要承擔義務教育法規定的法律責任。
13、如何提高學習能力?
在學習過程中,我們要積極開展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注意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能力。
14、為什麼要「學會學習」、「終身學習」?
在當代,科學技術日新月異,信息爆炸、知識激增。要生存、要發展、要滿足時代的需求,必須接受教育、勤於學習,更新知識、提升能力、學會學習。社會在發展,學習無止境,那種一次「充電」終身「放電」的狀況已一去不復返,我們進人了一個終身學習的時代。所以……
26、初中生為什麼要珍惜在校學習的機會?(P66最後一段話)
第七課擁有財產的權利
1、教材69頁 第三第四幅圖屬於個人所有
第一幅圖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歸國家所有不屬於個人。
第二幅圖撿拾到他人的遺失物應上交相關部門,不屬於個人所有。
第五幅圖貪污受賄是非法手段獲得的財產不屬於個人所有。
2、教材第71頁 小濤靠法律手段使財產失而復得。
第二問答案見71頁正文部分(公民個人財產關繫到。。。。。規定。)
3、教材第72頁 第1題:(1)依據民法採用返還原物、賠償損失、恢復原狀的方式追究責任。(2)道德是自發形成的,靠人內心的信念去實行。法道德規范被國家以法律形式確認之後就成為法律規范,靠國家強制力去執行。所以違法的行為也會違背道德,法律是外在的強制性道德。
第2題:依靠刑法採用判處侵犯財產的罪犯死刑,有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沒收個人全部財產的方式要求侵權人承擔責任。
4、教材73頁 所有權歸丙所有。通過法律要求確認財產所有權。乙受甲的委託佔有甲的DVD是合法的,但是處分甲的DVD屬於非法轉讓。丙從乙的手中購買DVD並不知道乙無處分權。在此情況下丙取得是善意取得,不負返回的義務。甲只能要求乙賠償自己的損失。
5、教材74頁 不合法。可以找相關部門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依法撤銷裁決或予以行政賠償。
6、教材75頁(1)當合法財產受到侵犯時應極是尋求法律的幫助。
(2)如果我的力量可以戰勝對方,我會制服他們,把他們送到公安部門。否則我要把生命健康利益放在第一位,把錢給他們的同時仔細觀察他們的特徵,當他們走後馬上報警。
7、教材76頁(1)不能。繼承是自公民死亡時開始的。(2)不能。因為遺產必須是公民的個人財產。(3)不能。因為遺產必須是合法財產。
8、教材77頁 母親,爺爺,奶奶,姑姑都是法定繼承人,未成年人也能繼承。曉軍與姑姑同一順序不合理,姑姑是第二順序繼承人有繼承權但繼承不到。
9、教材78頁 按照王教授的遺囑去處理。最大優點在於被繼承人能夠充分按照自己的意願處分財產。
10、教材79頁 第1題:不合法。我國繼承法規定,「遺囑應對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保留必要的遺產份額」所以寶柱所立遺囑內容不合法。
第2題:我們在遺產繼承中,除了要嚴格遵循法律規定外,還要大力傳承和弘揚中華傳統美德,踐行社會主義道德。作為繼承人的家庭成員之間應該相互關愛、相互尊重、相互寬容,而不要見利忘義、斤斤計較。
11、教材80頁 未成年人同樣享有繼承權,當財產繼承權受到侵犯時,要增強維權意識,學會依靠社會力量,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
12、教材83頁 公民創造智力成果沒有年齡限制,享有知識產權當然也不受年齡限制,兒童同樣享有版權。
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權遭受非法侵害時可以由父母或其他監護人要求有關機關予以法律保護,要求侵權人承擔法律責任。
13、教材84頁
答案參考練習冊58頁
第八課 消費者的權益
1、P87在現實生活中,一般情況下,顧客的確是「上帝」,因為消費者決定著商品和經營者能否被認可。但很多情況下,消費者不能享受「上帝」的地位。圖中反映出廠家和店家存在欺詐消費者的行為。的確,經營者經常侵害消費者權益,比如: 以假冒偽劣產品欺騙消費者、欺行霸市,強買強賣、漠視消費者的人身權利和人格尊嚴。原因是:在經營者與消費者的關系中,經營者處於有利地位。(1)、消費者難以從直觀上了解商品的性能和質量(2)、相對於有高度組織和強大實力的經營者來說,消費者往往勢單力孤,容易發生店大欺客的現象(3)、個別經營者見利忘義,利用自己的有利地位損害消費者的利益。
3、P89消費者在社會生產中充當最後購買和消費的角色。保護消費者的權益的意義P89頁最後一句話。
作為消費者要學法、懂法、用法、學會依法保護自己的合法權利同時,還應遵守社會公德,維護他人的合法權益,自覺履行自己的義務.加上P92最後一段話。5、P94打折的動機:(1)想把積壓的陳舊商品推銷出去(2)想推銷假冒偽劣商品(3)想用先提價後打折的手段利用人們愛佔便宜的心理銷售商品……
我會判斷是否是真貨,再根據自己是否需要和經濟能力來決定是否購買
6、教材P95這個情景中醫生沒有經過消費者的同意就拔掉他的牙齒,侵犯了消費者的權益。患者有強烈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良好的權利意識P95一段話
第九課 我們崇尚公平
1、教材第100頁「你認為怎樣做才公平?」提示:本問題考察學生對「不同身份地位的人對公平的不同理解。」公平是社會生活中的一個重要主題。公平體現著人們對自由的追求、對權利的尊重、對自身力量的肯定。不同時代,不同社會,不同階層的人對公平的理解都是不同的。(究竟選誰去才公平,只要你能言之有理即可)
2、教材第101頁「這樣的表彰公平嗎?」
公平是在比較中產生的。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會自覺或不自覺地把自己的付出和所得,與他人的付出和所得進行比較,比較的結果就產生了公平或不公平的感覺。你可以說,公平是得到自己該得的;也可以說,公平是分擔自己該做的。一般來說,人們心目中的公平,意味著處理事情要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不偏袒某個人,即參與社會合作的每一個人承擔他應分擔的責任、得到他應得的利益。如果一個人承擔著少於應承擔的責任,或者取得了多於應得的利益,人們就會認為這不公平。(請根據據這一段的分析判斷是否公平)
3、教材第101頁「推銷人員辭職的原因。」提示:本題考察意圖是(1)社會生活中處處需要公平。(2)不公平會影響合作。
(1)社會穩定和發展需要公平,公平意味著參與社會合作的每一個人承擔他應分擔的責任、得到他應得的利益。如果一個人承擔著少於應承擔的責任,或者取得了多於應得的利益,人們就會認為這不公平。該公司推銷人員最初跳槽的原因在於該公司個別推銷能力強的人覺得多干不多拿吃了虧,所以要跳槽另謀高就。(2)一個良好的社會,應該能夠使人們穩定持久地進行合作,而只有公平才能實現這一點。人們在社會合作交往中,如果受到不公平對待,產生不公平的感覺,就會感到冤枉、氣憤,甚至導致報復行為。這種心理和行為使人與人之間信任感降低,導致彼此關系惡化,合作難以為繼;會對經濟發展產生不利影響,甚至會由此帶來一系列社會問題,影響社會的長治久安。該公司推銷人員後來仍然因為多干後公司不能兌現多拿的承諾,公司不講誠信,所以紛紛提出辭職,導致公司後來亂了套。
4、教材第102頁「怎麼看社會公平?」
提示:本題主要考察「公平的社會為個人的發展提供平等的權利和機會」
(1)這兩件事涉及他們的平等權、勞動權、選舉權、建議權等。
(2)有了這些權利,每個社會成員的生存和發展才有保障。
(3)他們的公平感受給社會帶來的影響:社會的發展離不開人的發展。有了公平,社會才能為人的發展提供平等的權利和機會,每個社會成員的生存和發展才有保障;有了公平,我們才可能通過誠實勞動,得到自己應得的東西,滿足自己的合理期望,從而充分調動自身的積極性。這樣,整個社會才能人人各司其職,各盡所能,各得其所,共同推動社會持續發展。
5、教材第103頁「你能從中尋找到有關公平觀念發展的軌跡嗎?」
雖然公平一直是人類孜孜以求的目標,但用理性的目光審視人類社會發展的歷程,我們不難發現,公平總受到一定社會條件的制約,任何社會都會存在一些不公平的現象。公平總是相對的,無論我們如何努力,都不可能達到絕對公平。盡管如此,我們仍然要為創造一個更加公平的社會作出不懈努力。
總之,公平是相對而言的,沒有所謂的絕對公平的存在。理解公平,我們要善於將心比心,換位思考。對待公平,我們更要有寬廣的胸懷和理智的行為。為追求理想的公平,我們更需要進行不懈的努力。
6、教材第103頁「如何面對不公平?」
提示:本題主要考察學生「面對生活中的不公平,要有平等意識,懂得用合法手段去謀求最大限度的公平。」
(1)在現實生活中,不公平的現象時有發生。當這種情況發生時,我們應該增強權利意識,不能任其發生,否則,會損害自己的權益。要知道,我們的每一次積極行動,都將推動社會向更加公平合理的境界邁進一步。
(2)解決不公平問題的方法多種多樣,重要的是要自覺增強法制觀念,通過合法手段去尋求公平。
面對生活中的不公平,①我們應該增強權利意識,善於尋找解決途徑,用合法的手段去尋求幫助,解決問題,以謀求最大限度的公平;②我們要調整自己的思維方式,理性地反思自己的價值觀念;③我們要敢幹同破壞公平的行為做斗爭,對受害者伸出援助之手。同時,還要認識到:自己遇到一些不公平現象,並不意味著整個社會不公平。
7、教材第104頁「形形色色的『不公平』。」
提示:本題主要考察學生理解「公平與否的判斷,受到個人價值觀念、思維方式的制約。」
(1)他們的想法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看待「公平」。
(2)是他們的個人價值觀念、思維方式影響著他們對公平與否的判斷。
(3)他們應該承認無可改變的事實,以平和的心態對待不公,調整自己的思維方式,換個角度思考問題,反思自己的價值觀念。例如,因收費高而不參加夏令營,對家長來說是公平的;老師的批評是對自己的愛護和幫助,並不是壞事;受到不公正待遇可以變挫折為動力,把不公當成墊腳石,激勵自己更加努力。
8、教材第105頁「你見到下列不公平現象時有何感受?(學生自己擴展)你遇到這些事應當怎麼做?」
當有人恃強凌弱時: 路見不平,拔刀相助
當有人弄權瀆職侵吞公款時: 檢舉揭發
當有人排斥異已、處事不公時: 仗義執言、主持公道 ,對受害者伸出援助之手
9、教材第106頁「收到假鈔之後」
(1)小吳的行為影響到哪些人的利益?原因是什麼?
小吳影響了以下幾位前來購物的顧客:受了氣的媽媽回家,發現給兒子買的禮物丟在商場了,讓兒子很失望;受了氣的餐館老闆回來後,告誡伙計對顧客的態度要好,不然會失去回頭客;受了氣的政府部門辦事員對同事說,難怪群眾反映這家商場服務態度不好,是因為售貨員的素質太低。
原因是沒認識到:社會需要合作,以公平為基礎的合作才是良好的合作。
小吳應該怎麼改正:①尊重別人,平等待人,一視同仁;②心胸開闊,寬宏大量,不斤斤計較自己小的得失;③真誠地給別人提供自己力所能及的幫助;④以大局為重,從長遠利益考慮,用發展的眼光來思考問題;⑤誠信做人,恪守自己在合作中的諾言。
(2)小吳可能怎麼做?她的行為會帶來哪些後果?
小吳可能有以下做法:①設法將假鈔用出去或將假鈔摻在真錢里上交公司。結果是損害了他人或國家的利益。②交給銀行處理或將假鈔銷毀。避免了他人或國家的損失。
10、公平合作的好處:社會需要合作,合作是社會生活正常進行的必要條件。以公平為基礎的合作才是良好的合作。在這種合作中,人們各自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得到應有的發揮,個人的利益得到應有的保障;同時也避免了不必要的內耗,推動社會高效和諧地運轉。
還有歷史,但字數不夠了,希望可以幫助你!祝你在期末考試中取得好成績!
③ 人社局公務員有制服嗎
1.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公務員通常沒有統一的制服。
2. 相比之下,公安部、法院、工商局、稅務局等行政執法和司法部門的工作人員需要穿著統一的制服。
3. 對於沒有制服要求的部門,公務員的著裝應保持整潔、得體,並且要符合公務員的形象。
4. 建議男性公務員避免穿著圓領衫,不要穿涼鞋或拖鞋,並且必須穿襪子。
5. 女性公務員應避免穿著過於短促、暴露或透明的服裝,包括吊帶衫、無領無袖衣物以及裙擺過短的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