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有回收解放前產的老式娟匹嗎
有回收解放前產的老式娟匹的店。上海方林古典物資商店,常年收購各種解放前老旗袍,衣服回收,老綉花布料回收。上海方林物資利用有限公司第一分公司,成立於2005年,位於上海市,是一家以從事批發業為主的企業。具體地址在寶山區月浦鎮沈巷村嚴家生產隊海紅西南角。
② 旗袍對中華民族的意義
樓主喜歡旗袍嗎?和我一樣!我的空間里傳了不少旗袍的照片,有興趣,可以去踩踩哦!
旗袍,是一種內與外和諧統一的典型民族服裝,被譽為中華服飾文化的代表。它以其 流動的旋律、瀟灑的畫意與濃郁的詩情,表現出中華女性賢淑、典雅、溫柔、清麗的 性情與氣質。
起源
旗袍起源於中國上海。
旗袍是清代的旗人之袍,是貴族的衣飾,現代意義的旗袍,誕生於20世紀初葉,盛行於三四十年代,是中國女性服裝的代表。行家把上個世紀20年代看作旗袍流行的起點,三十年代它到了頂峰狀態,很快從發源地上海風靡至全國各地。當時上海是上流名媛的福地,她們熱衷於游泳、打高爾夫、飛行術、騎馬,奢華的社交生活和追趕時髦,註定了旗袍的流行。由於上海一直崇尚海派的西式生活方式,以致後來出現了「改良旗袍」,從遮掩身體的曲線到顯現玲瓏突兀的女性美,使旗袍徹底擺脫了舊有模式,成為中國女性獨具民族特色的「國服」。
旗袍的美是一種典雅而高貴的美,這種由旗袍內涵所決定的文化品位限制了它的普及、大眾化,同時它對穿著者的要求也十分苛刻,這不僅僅表現在對身體的要求上,同時也表現在對穿著者內涵及氣質表現上,而且,旗袍的出現對背景、環境、氣氛要求特別講究,我們不能設想一個菜販身著旗袍腳趿拖鞋的模樣,這是對美的糟塌,我們同樣也不能接受一個身著旗袍的女人不停地挖鼻孔和吐口水。旗袍的美是一種距離的美,一種靜止的典雅美。
歷史
20年代——倒大袖與新樣式。
20世紀10年代和20年代早期,城市女性中時興過一陣「文明新裝」。
30年代——黃金時代(i)
20世紀20年代到40年代,是近代中國女裝最光輝燦爛的時期,而30年代又可謂這一時期燦爛的頂峰。也就是在此時,旗袍奠定了它在女裝舞台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成為中國女裝的典型代表。
40年代——黃金時代(ii)
旗袍走向經典的過程,可說在30年代已基本完成,40年代是其黃金時代在時間上的延續。
20年代以後到40年代,是近代中國女裝最光輝燦爛的時期,而30年代又可謂這一時期燦爛的頂峰。也就是在此時,旗袍奠定了它在女裝舞台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成為中國女裝的典型代表。
50年代——也有過燦爛的一瞬
1956年,據說前蘇聯的某領袖人物到中國訪問時提出,中國人的服裝要體現社會主義欣欣向榮的新面貌,於是,政府號召「人人穿花衣裳。」這時出現的旗袍比以往增添了健康自然的氣質。不妖、不媚、不纖巧、不病態,符合當時"美觀大方"的標准,而且更為實用……
60、70年代——被冷落的20年
從1966年至1976年的「文革」,是傳統文化的浩劫,也是旗袍的災難。
80、90年代——輝煌難再
旗袍的鼎盛年代已經遠去,被冷落了30年之久的它,在80年代以來開放後的國土上顯得有些落伍了。不過,在80、90年代卻出現了一種具有職業象徵意義的"制服旗袍"。為了宣傳和促銷等目的,禮儀小姐、迎賓小姐以及娛樂場合和賓館餐廳的女性服務員都穿起了旗袍。
審美
旗袍的京派與海派 京派與海派代表著藝術、文化上的兩種風格。海派風格以吸收西藝為特點,標新且靈活多樣,商業氣息濃厚;京派風格則帶有官派作風,顯得矜持凝練。
……
關於「旗袍」的內容還有好多好多,實在打不完了,介紹你一個網址,上去看吧!很詳細的!!
http://ke..com/view/.htm
③ 回憶舊上海的「旗袍盛事」
金泰鈞,上世紀30年代出生於上海,14歲進入老鴻翔,成為金家第二代中唯一學習服裝專業的傳人。回憶起那時候的「旗袍盛事」,滿頭華發的他,臉上浮現出一絲溫暖。上世紀30年代的旗袍盛事作為一名中國人,作為鴻翔公司的嫡傳後代,盡管已是滿頭華發,但每每講述起那段歷史,76歲的金泰鈞的眼神里總流露出自豪的神情。「鴻翔是中國人的驕傲」,解放前上海就有自己的服裝品牌,而當時來鴻翔定做衣服的都是政界、文藝界的名人。14歲進入鴻翔,金泰鈞成為金家第二代中唯一學習服裝專業的傳人。辦公室在南京西路上,寬敞而明亮,和他一起辦公的還有一位猶太籍設計師,還有一位試衣模特,金老先生的座位就在落地玻璃窗旁,轉眼就能看到窗外的商鋪和人群。拿著粉筆,從畫、到剪,60年過去了,這些過程依然沒有變。「時裝特別講究造型立體感,男裝一般裁剪完就可以了,而按照規矩,女裝樣版完成後,還需要簡單的縫合,製成樣衣。」通常的裁縫一天可以做兩套,做完之後讓模特試穿,然後進行修正。「我們常常第一天做完後,第二天回來再檢查,主要是看細節是不是到位。」從製作工藝上看,上世紀30年代的旗袍逐步發生了變化,袖口、掛肩改小了,腰部、下擺、胸部位置都收緊了,但是長度都還在小腿以下。此外,裁剪的結構,也從平面變成立體的了。說到這里,金泰鈞伸手比劃了一下:「以前,放在桌子上能攤平的,現在是放不服帖的,最特別的是,當時的旗袍增加了胸省,類似於打了蓋,這是很有標志性的,因為在此之前的女性都是束胸,緊緊綁著胸部,而上世紀30年代受到外國文化影響,女性開始突出胸部曲線。」電影明星紗廠女工都穿旗袍30年代的上海已經非常接近國際時尚,能看到國外的Vogue、Harper's、Bazaar等時尚雜志,還有原版的裁剪書,以及正在上海風靡的好萊塢電影。下班之後,金泰鈞常常提早到電影院,找個沙發坐下,一邊悠閑喝茶,一邊觀察來往客人的穿著,電影里國外演員的服飾裝扮,他會特地記下,回家再把款式畫出來。以前的上海,中西裁縫都是分開的,旗袍本來是中裝裁縫的專利,但是由於旗袍消費量實在太大,越來越多的做西式服裝的專店也開始做旗袍,老鴻翔也是如此。「主要還是為了方便顧客,因為很多人都是裡面旗袍,外面穿西式的外套,到了上世紀40年代中的時候,旗袍已經完全西化,延伸為現在的式樣,當時的名稱為改良旗袍,也叫中西式旗袍,不像現在統稱旗袍。」旗袍消費量大到什麼程度呢?金老先生說:「幾乎所有年齡的女人都穿旗袍,包括小學生,當時的旗袍有棉的、皮的,各種材質,春夏秋冬,一年四季都穿。穿旗袍的不僅是有錢人家,當年,上海的紗廠女工也都穿旗袍多,因為這樣比較涼快。」考究的人家在結婚的時候,也一定會換幾套旗袍穿。金老先生回憶起自己結婚時候,愛人除了兩套禮服之外,中間還換上了4件旗袍,分別綉著梅蘭竹菊的圖案。愛人一直穿旗袍,直到解放。鴻翔師傅按營業額提成做鴻翔的工人是一份十分誘惑又具有挑戰性的工作,一大半的營業員都會說流利的英語,他們先要接受3—7年的培訓,學會裁剪、縫紉,成績合格後才能做營業員。收入是按營業額提成算的,如果賣出100件衣服,那麼月收入就相當於4.5件的價值。如果換到現在的行情,如果每件服裝售價2000元,那麼營業員的凱友陸月收入就是9000元。
在老鴻翔,有一個小組就是負責專門做旗袍,金泰鈞清楚記得那個巧手張師傅,率領6-7人的小隊專門攻克旗袍。「在盯頃鴻翔做衣服,價格很高。」一般的顧客,如果專門做旗袍,會去外面的小鋪子,那時候大部分的小裁縫店都是一個師傅帶幾個學徒的形式,通常沒有像樣的門店,很多時候是提供上門服務。而來鴻翔做旗袍的多是有錢人家,他們通常會配套著做,比如做一件大衣,再加一件旗袍。「當時做一件長大衣,光支付給工人的工資就有20.2元,還不包括面料,所以一件大衣的工錢至少50元,而旗袍價格大概在10-20元,外面的小裁縫店可能只需要4-5元。」雖說在老鴻翔做一件旗袍的價格翻了外面小店幾個跟斗,但那時有一種觀念一直存在,做旗袍不去龍鳳或者鴻翔,那是掉身價的。從做裁縫的父親這里,金泰鈞學告伍習到了扎實的裁剪技藝。他認為裁剪和設計是不可分割的部分。「脫離裁剪與工藝,不可能成為好的設計師,設計師光會畫圖是不行的。」當時中國的裁剪技術已經非常了不得。金泰鈞回憶,有一個英國人前來應聘做裁剪師,還出示了自己在英國獲得的專業文憑,要求工資是鴻翔師傅的三倍,金泰鈞拿了兩張同樣的設計效果圖,讓洋裁縫和鴻翔師傅同台競技,結果鴻翔師傅早就做完了,洋裁縫還在那邊埋頭畫圖。量體步驟:全身上下36處旗袍一定是要純手工量身定製,僅「量體」步驟就要求測量全身上下36處,紐扣花樣更多達數百種。然而隨著批量化時裝的沖擊和生活節奏的加快,目前,傳統的旗袍製作技藝已瀕臨失傳,很少有人再能穿到由傳統工序製作而成的旗袍了。電影《花樣年華》中張曼玉身著20多套旗袍、裊裊婷婷的身影打動了不少觀眾的心。像一陣風吹動人們心中對美的渴求,一襲旗袍總能穿出百樣風情。從那時起,旗袍店又扎堆似的遍地開花。雖然申城街頭不乏旗袍制衣店,但在上海藝術研究所的專家看來,真正的旗袍一定要是要純手工量身定製,僅「量體」步驟就要求測量全身上下36處,紐扣花樣更多達數百種,以這個標准來看,許多旗袍店的做法明顯過於粗糙。鴻翔的老裁縫金泰鈞也告訴記者,常見的裝飾法主要有鑲、滾、嵌、盪、盤、綉、貼等幾種,這和現在使用的手法幾乎完全接近,比如有一種花式叫做如意頭,就非常有技術含量。「我看見過手工最好的衣服,大概有200多個『如意頭』來裝飾,但現在估計已經沒有人會做了,非常可惜。」「旗袍裁剪適體、做工精良、裝飾獨特,最是講究量體裁衣和手工技藝,但因工藝精巧、耗時長久而受到現代成衣化發展的沖擊,傳統工藝已瀕臨失傳。」高春明這樣說道。上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辦公室負責人張黎明表示,「要保護的並非旗袍本身,而是其製作工藝。我們再不注意對技藝進一步傳承和保護的話,幾年之後,這些就永遠找不到了。」據了解,為旗袍製作工藝「申遺」的包括上海藝術研究所和「中華老字型大小」企業上海龍鳳中式服裝等單位,最後結果將於6月9日「文化遺產日」揭曉。此外,上海藝術研究所專家也正趁此次「申遺」的機會,再次梳理旗袍的發展史。這交織著近代與現代歷史轉型時期社會風尚、審美心理、文化習俗的旗袍,將通過日後舉辦大型旗袍服飾展的方式,向市民展示蘊涵其中的悠悠文化。據介紹,旗袍原是清朝的旗人著裝,立領、右大襟、下擺開衩等特點,非常適合東方人的體形特徵。而旗袍的發揚光大,則是和上海聯系在一起的。上海藝術研究所所長高春明稱,旗袍因「旗人之服」而得名,雖然出現在北方,但「發祥地」卻是上海。上世紀20年代,經過改良之後的旗袍在上海女性中流行起來。這種旗袍吸納了西式立體剪裁方法,特別加入了連衣裙、晚禮服等巴黎時裝元素,顯示出女性玲瓏有致的曲線和曼妙身材,此時,這種旗袍與最早滿族的寬大袍服已是大相徑庭,除保留原有旗袍的核心元素外,在裁剪、裝飾、質地、趣味上的創新,已使古老的服裝如鳳凰涅槃般煥發出新的生命力。隨著設計和手藝的不斷改進,旗袍樣式日益繁多。三十年代,阮玲玉、胡蝶、周璇等一批電影明星,以及紅極一時的月份牌時裝美女畫、各大報刊雜志的文化傳播中,無一不是以旗袍作為重要元素,無形中大大推動了海派旗袍的發展,甚至風靡全國,幾乎成為中國女性的標准服裝。此後,加上社會審美觀念的變遷和生活節奏的變化,旗袍漸漸淡出人們的日常服飾,僅在一些較為特殊的場合下露露臉,但高貴、典雅的氣質象徵則一直延續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