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建國六十年人民生活的變化(物質生活)
60年,可謂彈指一揮間!60年的個人經歷讓我觸摸到了社會前進的脈搏,60年的改革開放惠及了每一個國人的生活。
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勝利召開,開啟了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這是建國以來我黨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
國家經濟在三十年間飛速發展,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條件也在這三十年間發生著巨大的變化,衣食住行和生活環境、工作條件哪一樣都是翻天覆地。
聽媽媽說,計劃經濟時期憑證供應的年代,一年至多能添置上兩件新衣服,還是一般的平布。「過年穿新衣」的期盼是她們那個時期的同齡人都有過的願望吧,如果能在沒有過年就穿上新衣裳,讓鄰居羨慕時的那種滿足和得意讓現在的年輕人不能理解,更不要說現在的小天使們每個至少都有多套樣式和質地都很好且四季分明的衣物了。
食品的供應更是讓媽媽難忘,買肉憑票是自然的,但絕對沒有挑肥選瘦的份兒,更不要說得排上擁擠不堪的露天長隊,並要擔心輪到自己時還有沒有貨物可以買到。因為爭購食品引起大人們吵鬧甚至是相互抓扯讓孩子們驚恐不已,媽媽十幾歲時最怕的就是讓家長吆喝著去排隊,常常在接受這個任務時嘴硬地說「寧可不吃肉也不去排隊」。六七十年代物資極度匱乏,一塊紅糖或豆腐乳,甚至是加了點食鹽的辣椒面都曾經是分享的零食,而在當時津津有味的吃相一點不遜於現在孩子們吃到最新上市食品時的興奮程度,被辣椒麻木過後的暢快也不亞於現在吃火鍋後的酣暢淋漓。
三十年前,許多家庭的住房都只有一間,幾乎相同的布局就是用一張床或一個大立櫃放在房屋的中間,拉上簾子把屋子隔成兩間,前面是客廳兼飯廳,媽媽說,她們玩時只能以床入座,條件好些的能備上一兩只小馬扎或小木凳;孩子多的家庭還得設計成上下鋪,而床後面就是另一間卧室與儲藏室的統一。現在,條件好了,我住上了單位分的三室一廳,有了自己的獨立王國,興奮不言而喻。
且不說現在的自動化辦公條件如何先進,單說喝開水一項都不知道換了多少種熱水器,而在上個世紀50年代末,開水只能是在早上鍋爐房供應時間打好以保證全天的需要。現如今,坐在辦工作旁,伸手就是飲水機加純凈水,冷熱自斟,好不自在。
還有通訊工具的變化,八十年代用的是手搖式電話,每次需要聯系時頭疼不已,且不說先要接通郵電局的接線員,再轉接至某個地方或某個單位,若對方是信號不太好,得打上好幾個電話,有時甚至得呼叫上一天才能接通。九十年代,改革開放的先行者,腰間跨著BB機,傳呼信號隨時呼叫,每每發出叫聲,還要故意裝作聽不見,讓它多響幾聲......,持有者的那份自豪,不言而喻。到了千禧之年,大哥大又成了身份的象徵,持有者不僅要用上與自己身高不成比例的嗓音大喊,還得夾雜著地方語同時進行,才覺得在人前顯聖。到了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每一個人手裡都有不止一個手機,無論走到哪裡都與對方近在咫尺,工作效率和經濟效益雙豐收。
三十年間的種種變化讓我感慨多多,而自己經歷的只是千千萬萬國人生活中的一個小小的縮影。中國三十年的改革開放,走完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幾百年的歷程,取得的偉大成就來之不易。我們生活在如此美好的黃金時代,這種幸福和安定和諧的局面也需要我們倍加珍惜和維護,通過我們的努力和奮斗,祖國還會越來越富強,人民生活也會越來越美好。
別忘了給我分!!!!~~~
❷ 建國以來生活上衣食住行的變化
建國以來生活上衣食住行變化如下:
1、衣:從「一衣多季」到「一季多衣」
改革開放前人民的衣服沒有過多的色彩和樣式,一件衣服通常要穿很多個季節。
改革開放後人們不僅對服裝的質量、花色進行挑選,還要追求品牌和時尚,體現個性與修養,服裝業也由此演變成了一個色彩斑斕的時尚產業。「一季多衣」取代了「一衣多季」,服裝業也成了如今最為多姿多彩的產業。
現在,人們在選擇服裝時,更加強調「綠色環保」和「保健功能」,國內近九成的消費者更喜歡購買棉、麻、毛、絲等天然纖維面料的服裝。
2、食:從吃飽吃好到營養風味。
改革開放之前,廣大人民群眾的溫飽問題尚未解決,相當一部分人仍處在半飢半飽的狀態,特別是在經濟生活困難時期,家鄉一些地方出現了不少「水腫」病人。
改革開放之後,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糧食連年獲得豐收。糧食的充裕帶動了多種經營的全面發展,農村呈現一派「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的喜人景象。
3、住:從「居者有其屋」到「宜居城市」。
改革開放前,住的一般都是大雜院,水泥房,家裡老老少少擠在一個屋子裡,傢具不齊全,沒有什麼功能。
改革開放後,個人已成為購房主力軍,喬遷之喜降臨到越來越多百姓頭上。我國住房消費的快速增長,預示著享受型消費時代的到來。
4、行:從汽車少見到排隊提車 。
改革開放前汽車還是稀有物品,只有家裡非常有錢的才能夠乘坐汽車出行。
改革開放後,隨著轎車進入家庭,百姓的周末旅行變成了現實。推動汽車產業突飛猛進的主要力量來源於家庭消費。近年來,各類新車型紛紛登場,家用轎車的價格則大幅下降,汽車個人消費力量已經形成。
改革開放時間:
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中國開始實行的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政策。中國的對內改革先從農村開始,1978年11月,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實行「分田到戶,自負盈虧」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拉開了中國對內改革的大幕。在城市,國營企業的自主經營權得到了明顯改善。
1979年7月15日,中央正式批准廣東、福建兩省在對外經濟活動中實行特殊政策、靈活措施,邁開了改革開放的歷史性腳步,對外開放成為中國的一項基本國策,中國的強國之路,是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強大動力。改革開放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1992年南方談話發布中國改革進入了新的階段。改革開放使中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1992年10月召開的黨的十四大宣布新時期最鮮明特點是改革開放,中國改革進入新的改革時期。2013年中國進入全面深化改革新時期。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改革開放四十周年
❸ 求建國60年為國家做出貢獻的人和他們是怎樣做出貢獻的
建國60年以來的成就簡直太多了,數都數不過來,有政治類的、經濟類的、軍事類的、民生類的等等。從軍事戰爭上:核彈爆炸成功、火箭衛星上天、神7上天、龍芯的開發研製等等。從政治地位上:聯合國五大常委之一,隨著國力的壯大,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越來越高。從經濟上:改革開放,經濟快速發展,漸漸地使全國人民都富裕起來……建國六十年國家發展成就中最重要的是新時期我國改革和建設的巨大成就。從1978年到2007年,我國經濟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國內生產總值從3645.2億元增長到246619億元,年均增長速度接近10%,經濟總量躍升至世界第四位;糧食、棉花、肉類、鋼鐵、煤炭、化肥、水泥等主要農產品和工業品產量居世界首位;進出品貿易總額從206.4億美元提高到21738億美元,成為世界第三大貿易國;外匯儲備由1.67億美元增加到15282億美元,位居世界首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4元增長到13786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由133.6元增長到4140元。同時,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也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國際地位不斷提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其次,讓世人矚目的是在航天科技上取得的偉大成就,我國向宇宙空間進軍的發展速度令人側目。1964年7月19日,我國第一枚內載小白鼠的生物火箭在安徽廣德發射成功,我國的空間科學探測邁出了第一步。從1970年4月24日,隨著第一顆人造地球衛生「東方紅」1號在酒泉發射成功,我國成為世界上第5個發射衛星的國家到2003年10月15日,我國成功發射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21個小時23分鍾的太空行程,標志著中國已成為世界上繼前蘇聯俄羅斯和美國之後第3個能夠獨立開展載人航天活動的國家,我們僅僅用了三十三年的時間,2005年10月12日,我國成功發射第二艘載人飛船神舟六號,並首次進行了多人多天飛行試驗。2008年9月25日,執行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圓滿成功,並實現了中國人的首次太空漫步。
當然,我覺得最最重要的是解決了13億人口的溫飽問題,基本上實現了小康水平。據世界銀行公布的數字表明:近25年來,全人類取得的扶貧事業成就中,67%的成就應歸功於中國。這是我們國家對整個世界作出的多大貢獻啊!
❹ 建國60周年的資料短一點
光輝的足跡
60年,光輝歲月彈指揮間,60年,中華大地滄桑巨變。2009年,我們偉大的祖國迎來了她的60歲生日。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飽經戰爭滄桑與落後苦難的中國人民終於重新站起來了!中國像一隻巨龍一樣,以一個大國的身份重新屹立於世界東方!
那時的中國,民生凋敝,經濟嚴重落後,國家事業百廢待興,政府和人民面對一個滿目瘡痍的中國面孔,並沒有畏縮,勇往直前,僅僅用了三年的時間就恢復了國民經濟,涌現出一批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跡。
經過三年的經濟恢復,國民經濟得到根本好轉,工業生產已經超過歷史最高水平,但是我國那時還是一個落後的農業國,許多工業產品的人均擁有量遠遠低於發達國家。
為了有計劃地進行社會主義建設,我國政府開始編制發展國民經濟的五年計劃。第一個五年計劃從1953年開始執行,它成為我國工業化的起點。
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時,我國的工業化水平是極低的。出行用的自行車,人們叫它「洋馬」,點火用的火柴,人們叫它「洋火」,釘東西用的釘子,人們叫它「洋釘」。因為那時的中國人沒有見過這些新奇的東西,也不會造,都是從西洋傳過來的。那個艱苦的年代,我沒有經歷過,但從我看過的資料片中完全能夠體會,當時的中國人民依舊生活在極端貧窮之中。
光陰如水,歲月如梭。時光來到了2009年,我正在電視機前,收看著中國第三個南極科考站落成的新聞。又是一個重大成就,我開始浮想聯翩,我想起了祖國成功舉辦了第二十九屆夏季奧運會,想起鳥巢,想起了奧運健兒們的英姿,我想起了祖國接連成功發射了神州五號、六號、七號載人航天飛船,想起太空,想起了中國已經成為世界航天領域舉足輕重的一員,我想起了改革開放整整三十年裡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保持年均10%的增幅,想起中國國力,想起中國已經成為這個世界綜合國力第六的國家,想起新中國成立的這一甲子中國的國際地位迅速的、不斷地提升,想起新中國歷史,想起了新中國成立六十年來閃光的足跡!
參考資料:http://..com/question/84028795.html
1950年 土地改革運動開始
鎮壓反革命運動開始
10月 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
1951年 西藏和平解放
1952年 土地改革完成
1953年 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實行
抗美援朝戰爭結束
1954年 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部憲法頒布
1956年 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我國對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
1957年 中國共產黨進行整風,反右派斗爭開始
1958年 「大躍進」運動、人民公社化運動
1959年 「反右傾」斗爭
1964年 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1966年 「文化大革命」開始
1971年 林彪反革命集團被粉碎
聯合國恢復我國合法席位
1972年 中美、中日關系開始正常化
1976年 四五運動
江青反革命集團被粉碎,「文化大革命」結束
1978年底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
1982年 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1987年 中國共產黨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1992年 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1997年7月1日 香港回歸,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正式成立
9月 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1999年12月20日 澳門回歸,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正式成立
2001年北京申奧成功
2001年中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加快了我國的對外開放,完善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並使之國際化。
2003年我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安然著陸我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獲得圓滿成功 。並於2005年10發射「神舟」六號載人飛船。
鐵路進藏:西藏鐵路已經全面開工建設,實現了世界屋脊一小段西藏歷史一大步
2004年第28屆奧運會我國體育健兒在奧運會上取得優異成績
解決了13億人口的溫飽問題,基本上實現了小康水平,
中國GDP:13年跨越10個萬億元台階,綜合國力進一步增強
2008:成功舉辦奧運
❺ 我市(瑞安市)各行各業的輝煌成就;新中國成立60年、改革開放30年的巨大發展變化;各條戰線英雄事跡……
瑞安市改革開放30年經濟發展三十大影響事件
瑞安市改革開放30年經濟發展三十大影響事件之創業篇
1、1979年下半年,仙降鞋匠徐朝林採用燙粘辦法試制塑革鞋(俗稱「辰戌鞋」)成功,引發仙降膠鞋業的興起、發展。中國橡膠工業協會於2004年11月授於瑞安市「中國(瑞安)膠鞋名城」稱號。
2、20世紀80年代初,在場橋鎮浦橋裁縫曹乃銘試織羊毛衫成功的基礎上,場橋羊毛衫家庭作坊迅速推廣,為溫州「一鄉一品」的典型;至90年代中期曾一度成為全國聞名的羊毛衫生產基地。
3、20世紀80年代初,馬嶼眼鏡業迅猛發展,早年外出經銷眼鏡的王瑞政、沈德展等返鄉創辦眼鏡企業,馬嶼眼鏡郎外出銷售足跡遍布全國,年銷售額逾100億元,成為全國眼鏡銷售主力軍。
4、20世紀80年代,林溪鄉在溪坦村農民王友生創辦畫簾廠的基礎上,該鄉工藝品產業快速發展,聖誕禮品等產品遠銷國外。2006年4月,中國禮品協會、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授予瑞安市「中國工藝禮品生產基地」稱號。
5、1981年,江賢娒創辦上望針織廠;第二年,碧山鎮董國龍、張傳釵牽頭到上海購回507A型半自動織襪機,形成陶山、上望家家有襪機的繁榮局面。
6、1981年,溫邦彥相繼創辦永久機電廠、永久機電學校和永久電機研究所,開全國產、教、科研一體的先河; 1986、1987年研發的「液體冷圈電磁閥」、「多功能電磁閥」等獲國家專利局的專利權,日內瓦第15屆國際發明和新技術展覽會發明金質獎,布魯塞爾世界發明一級騎士勛章。
瑞安市改革開放30年經濟發展三十大影響力事件之先鋒篇
1、1979年,瑞安市工商局為外出務工經商人員開具首張外出務工經營介紹信,為外出務工經商人員提供官方合法手續,後為溫州市兄弟縣(市、區)仿效,為溫州地區十萬購銷大軍的興起推波助瀾。
2、1982年12月,南堤街出現瑞安首個小商品市場(俗稱「棚下走私場」),以此為起點,1993年10月1日,瑞安商城建成開業,為浙江省五大市場之一。
3、1984年1月,瑞安首批股份制企業(無主管企業)誕生,沖破計劃經濟體制下企業統一歸主管部門審批的限制,引發民營企業蓬勃發展。
4、1984年4月,塘下區鮑田鄉農民戴桂馨等3人自籌資金買大客車從事個體汽車客運營運,為全縣個體汽車客運之始;1986年4月6日,塘下專業戶戴祥華向國務院萬里副總理匯報創辦個體「公鐵聯運」的經驗。
5、1986年11月24日,瑞安縣東海機械附件廠(負責人趙一華)領到瑞安市工商局核發的第一張私營獨資企業執照。獨資私營企業公開亮相。
6、1987年1月26日,瑞安縣立新工業供銷公司(負責人許道錦)領到瑞安縣工商局核發的首張私營公司營業執照。
7、2005年,浙江瑞安農村合作銀行建立,成為全國首批農村合作銀行。2007年8月,瑞安農村合作銀行試辦「流動銀行」,率全國之先消除鄉鎮金融機構的空白。
8、2007年4月,瑞安市華盛水產品加工廠投資建造的我國第一艘海上水產干製品加工船「華盛漁加1號」首航投產。
瑞安市改革開放30年經濟發展三十大影響力事件之企業篇
1、20世紀80年代,塘下農民陳安靜、曹其七等率先涉足汽摩配行業的基礎上,汽摩配專業生產逐步在韓田村形成初級規模;1996年3月26日,浙南最大的汽摩配市場——瑞安汽摩配城開業。2003年10月,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授予瑞安市「中國汽摩配之都」稱號;汽摩配產業已成為瑞安三大支柱產業。
2、從紅旗鄉農民陳永娒創辦瑞安縣紅旗電動工具廠,投產汽車換向器業開始,經擴展、提升,1990年後在紅旗鄉礁石村及周邊地區涌現出長城換向器公司、利豐換向器公司等一批頗具規模的換向器企業,幾乎每家均有人從事該行業,推動瑞安成為全國換向器主要生產基地之一。
3、1997年11月,浙江榮光集團升格為瑞安首家全國無區域集團企業。至2008年10月,全市已有無區域集團企業36家。
4、2003年2月27日,浙江嘉利特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與日本株式會社荏原製作所簽訂中外合資合同,為我市首次與世界製造業500強企業合作。
5、2004年7月16日,瑞立集團下屬的瑞安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通過買「殼」的方式,在美國納斯達克的OTCBB(櫃台交易市場)上市,這是溫州首家在美國資本市場上市的民營企業。
6、2008年7月22日,新潮集團在瑞安與美國李爾公司正式簽約,合資成立瑞安市李爾汽車面料有限公司,該公司為瑞安民企與世界五百強企業合作之首。
瑞安市改革開放30年經濟發展三十大影響力事件之品牌篇
1、2004年,擒雕牌煉乳、廚工牌溫州老酒通過國家原產地標記注冊認證;2006年,《瑞安市打造品牌強市若干政策意見》出台,提出品牌建設「212」工程(即到2010年,全市要擁有20個國家級品牌、100個省級品牌和200個溫州市級品牌)。
2、2005年9月1日,華峰集團「千禧」牌氨綸、「聚峰」牌聚氨脂獲中國名牌稱號,實現我市國家級名牌產品零的突破。
3、2006年7月31日,浙江賽納集團有限公司積極應訴歐盟勞保鞋反傾銷案勝訴,為全國鞋業反傾銷勝訴的首例。
4、2006年8月23日,浙江華峰氨綸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股票簡稱「華峰氨綸」,成為溫州首家國內上市民營企業和全國首家主營氨綸上市公司。
瑞安市改革開放30年經濟發展三十大影響力事件之政策篇
1、1984年7月19日,瑞安縣個體勞動者代表大會召開,成立瑞安市個體勞動者協會,為個體經營戶提供組織、服務保障。
2、1986年4月——11月,萬里、田紀雲、胡喬木、陳慕華、費孝通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及多位中央委員、省委書記、部長、省長,分別來瑞安考察塘下家庭工業;西德《法蘭克福評論報》記者約克•埃克及來自全國各地的100多批2000餘名幹部來瑞安參觀,在全國引起巨大反響。瑞安家庭工業的發展成為溫州模式的組成部分。
3、1988年3月,繼1984年溫州市列為全國14個對外開放沿海城市後,瑞安市被國務院列為沿海經濟開發區。
4、1989年1月6日,飛雲江大橋通車,使汽車排長隊在飛雲江兩岸待渡成為歷史。
5、1994年,瑞安市委、市政府召開質量立市大會,提出358質量系統工程,即通過三年、五年、八年的努力,使瑞安主要產品質量達到或超過全國平均水平。
6、2001年5月,市委、市政府《關於加快工業經濟發展的若干政策意見》(簡稱工業四十條)出台。
回答者: 676385373 - 初學弟子 一級 2009-9-9 21:19
這可多了去了,要以領域分吧。
軍事戰爭上:七次戰役基本全勝。對越、對蘇、對印、對美等。
軍事科技上:核彈爆炸成功、火箭衛星上天、神6上天、龍芯的開發研製等等。
其餘科技上:很多華裔獲得諾貝爾獎,中國科學家在某些高科技領域的研究水平領先世界,但基礎科技水平還是落後於歐美發達國家。
政治地位上:聯合國五大常委之一,隨著國力的壯大,中國在國際上地位也越來越高。
經濟上:改革開放,經濟快速發展,漸漸地使全國人民都富裕起來(還沒有最終完成)。
社會文化上:雖然教育體制不對,但比建國前水平高了不知多少倍,各種文藝水平越辦越高,漸漸地在國際上站穩腳跟。人民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世博會也在中國舉辦。
影視文化上:這個我就不用多說了吧,國內影視製作水平的提高有目共睹啊,10年前哪兒有這么多豐富的電視節目可看呢?藝術水平也在提高。民間藝術也在保護。
體育上:中國的成就太輝煌了,已經連續幾屆人類奧運會名列前三甲了,中國的優勢項目稱霸全人類。最近的劉翔、姚明還有冰上項目更是牛比,在全世界都有巨大影響力。逐漸舉辦世界級別各大體育賽事:奧運會、F1、亞洲會等等非常多。
疆土上:收復香港、澳門。
民族自信心上:隨著國力的壯大,人民也越來越富裕,越來越自信,越來越講究。但最近極端排外的民族主義有抬頭現象,不理智的憤青也對社會產生一定民族情緒的影響。這都對中國社會的穩定和發展不利。我們現在還不能有濃重的民族主義。時機未到。
政治體制上:總的來說也在進步。
總的說來,就這些方面,但政治體制上還是很不完善,腐敗現象嚴重。執政黨也在努力地做到民主。相信國力的的增強,我們中國未來會更好。
回答者: bjjsdtc - 實習生 一級 2009-9-14 17:41
60年,可謂彈指一揮間!60年的個人經歷讓我觸摸到了社會前進的脈搏,60年的改革開放惠及了每一個國人的生活。
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勝利召開,開啟了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這是建國以來我黨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
國家經濟在三十年間飛速發展,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條件也在這三十年間發生著巨大的變化,衣食住行和生活環境、工作條件哪一樣都是翻天覆地。
聽媽媽說,計劃經濟時期憑證供應的年代,一年至多能添置上兩件新衣服,還是一般的平布。「過年穿新衣」的期盼是她們那個時期的同齡人都有過的願望吧,如果能在沒有過年就穿上新衣裳,讓鄰居羨慕時的那種滿足和得意讓現在的年輕人不能理解,更不要說現在的小天使們每個至少都有多套樣式和質地都很好且四季分明的衣物了。
食品的供應更是讓媽媽難忘,買肉憑票是自然的,但絕對沒有挑肥選瘦的份兒,更不要說得排上擁擠不堪的露天長隊,並要擔心輪到自己時還有沒有貨物可以買到。因為爭購食品引起大人們吵鬧甚至是相互抓扯讓孩子們驚恐不已,媽媽十幾歲時最怕的就是讓家長吆喝著去排隊,常常在接受這個任務時嘴硬地說「寧可不吃肉也不去排隊」。六七十年代物資極度匱乏,一塊紅糖或豆腐乳,甚至是加了點食鹽的辣椒面都曾經是分享的零食,而在當時津津有味的吃相一點不遜於現在孩子們吃到最新上市食品時的興奮程度,被辣椒麻木過後的暢快也不亞於現在吃火鍋後的酣暢淋漓。
三十年前,許多家庭的住房都只有一間,幾乎相同的布局就是用一張床或一個大立櫃放在房屋的中間,拉上簾子把屋子隔成兩間,前面是客廳兼飯廳,媽媽說,她們玩時只能以床入座,條件好些的能備上一兩只小馬扎或小木凳;孩子多的家庭還得設計成上下鋪,而床後面就是另一間卧室與儲藏室的統一。現在,條件好了,人們大多住上了單位分的三室一廳,有了自己的獨立王國,興奮不言而喻。
且不說現在的自動化辦公條件如何先進,單說喝開水一項都不知道換了多少種熱水器,而在上個世紀50年代末,開水只能是在早上鍋爐房供應時間打好以保證全天的需要。現如今,坐在辦工作旁,伸手就是飲水機加純凈水,冷熱自斟,好不自在。
還有通訊工具的變化,八十年代用的是手搖式電話,每次需要聯系時頭疼不已,且不說先要接通郵電局的接線員,再轉接至某個地方或某個單位,若對方是信號不太好,得打上好幾個電話,有時甚至得呼叫上一天才能接通。九十年代,改革開放的先行者,腰間跨著BB機,傳呼信號隨時呼叫,每每發出叫聲,還要故意裝作聽不見,讓它多響幾聲......,持有者的那份自豪,不言而喻。到了千禧之年,大哥大又成了身份的象徵,持有者不僅要用上與自己身高不成比例的嗓音大喊,還得夾雜著地方語同時進行,才覺得在人前顯聖。到了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每一個人手裡都有不止一個手機,無論走到哪裡都與對方近在咫尺,工作效率和經濟效益雙豐收。
六十年間的種種變化讓我感慨多多,而自己經歷的只是千千萬萬國人生活中的一個小小的縮影。中國三十年的改革開放,走完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幾百年的歷程,取得的偉大成就來之不易。我們生活在如此美好的黃金時代,這種幸福和安定和諧的局面也需要我們倍加珍惜和維護,通過我們的努力和奮斗,祖國還會越來越富強,人民生活也會越來越美好!
回答者: 770183202 - 實習生 一級 2009-9-14 21:29
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做出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由此開啟了中國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這,無疑成為中國歷史的標志點,因為,是改革開放,是解放思想,實現了中國當代發展歷史性的轉折,中國命運由此改變,社會轉型也由此開始。
2008,我們迎來改革開放30周年。
中國於一九七八年走上改革開放的道路。改革開放激發了各行各業的活力,使中國的生產力不斷得到發展。一個個新興城市拔地而起。一項項重大科技成果得到製造和開發。一個個大型工程得到竣工。一個個超大型企業正在迅速成長。中國長得高了,長得壯了. 改革開放是二十多年來中國社會進步發展的根本動力.
西方有的人認為,鄧小平提出「摸著石頭過河」似乎是實用主義的,中國的改革開放似乎沒有明確的理論指導,這是完全錯誤的。我們黨是一個重視理論思維,善於對實踐做出科學總結的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形成和發展不是個一次完成的過程,而是要反復實踐、反復探索、不斷總結,尋找規律逐步形成和發展的過程。科學發展觀作為馬克思主義關於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就是對我國改革開放30年發展歷程做出科學總結的產物。既是對已有科學理論的充分繼承,也包含著對中國發展最新實踐的科學總結,既有對未來發展各種可能性的充分預見,還包含了對人類,對世界各國發展經驗的吸收和借鑒。
在這30年內,中國人民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香港自秦起明確成為中原領土,直至19世紀中葉清朝對外戰敗,領域分批被割讓及租借予英國成為殖民地,香港從而開通港口發展。1980年,中英兩國落實香港前途問題,於1984年簽訂《中英聯合聲明》,決定1997年7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這位遠離母親懷抱的遊子終於感受到了母親懷抱的溫暖。
2001年7月13日北京時間22:00,萬眾矚目的2008年奧運會舉辦城市終於在莫斯科國際奧委會第112次全會中揭曉。薩馬蘭奇雄渾的宣告聲中只有一個名字:BEIJING! 中國北京憑借其過人的優勢,完美的陳述報告,在五個2008年奧運會申辦城市中脫穎而出,奪得2008年奧運會舉辦權。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中國人幾千年的飛天夢想終成現實。這次發射是人類探索太空歷史上的一次重要成就。繼俄羅斯和美國之後,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將人類送入太空的國家。
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在改革開放中不斷變得更加自信和成熟的中國人民,必定能突破當前社會發展中的復雜矛盾,使中國的現代化建設取得更大成果。
或現實存在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概括地說,改革開放,我們「改」出了一個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直觀地考察我們的現實社會,經過改革開放,同三十年前相比,確實已經有了很大的差別。從全黨和全國的工作重點看,早已由階級斗爭為綱轉變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從生產資料所有制看,已經由過去的「一大二公三純」、公有制一統天下,改變成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經濟制度;從經濟體制看,已經由高度集中統一的計劃經濟體制轉變為市場經濟體制;從社會狀態看,已經由封閉和墨守陳規的社會轉變為對外開放、融入世界和全面進行改革、越來越活躍的社會;從出發點看,過去建設社會主義,強調為國家、為人類作貢獻,現在強調改善人民生活,以民為本。
在全黨全國工作重點轉移後,通過改革開放形成和確立起來的以上五個方面的成果,可以看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要素。
這樣一些重大的變化,給我們的社會和社會成員帶來什麼呢?
首先是經濟的快速發展。1980年,我國工農業總產值是7100億元(見十二大報告),到2006年,國內生產總值已經達到21.09萬億元,即使扣除價格上漲因素,也增長了幾十倍之多。我國的經濟發展之快,被國際輿論視為奇跡。
人民生活普遍改善。進入歷史新時期的時候,我國大約九億人口,沒有解決溫飽問題的人口竟有2.5億之多。現在,人民的溫飽問題已經基本解決(還留下一個不小的尾巴),廣大人民的生活普遍得到明顯改善。這是大家都可以感受得到的事實,不必一一列舉。
綜合國力大幅度增長。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力明顯提高增強了。
人的精神面貌深刻變化。人民受教育程度提高了,青壯年文盲已基本掃除,九年制義務教育已基本普及,大學的毛入學率已經達到百分之二十。過去年代存在的那種個人迷信、思想僵化狀態從根本上得到改變。人們敢於獨立思考,參與意識大大增強。
什麼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呢?以上這些,就是現實存在的、我們生活在其中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當年,鄧小平曾說:「堅持改革開放是決定中國命運的一招。」(《鄧小平文選》第3卷第368頁)回過頭來看,確實是這樣。改革開放是推動中國發展進步的強大動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在改革開放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從實踐和歷史的角度看,改革開放,其意義決不亞於民主革命時期找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以上事實,充分說明了中國的快速發展和巨大進步。特別要強調的是,生產力發展是衡量社會進步的最高標准。
以上事實,充分說明了改革開放的路線是正確的,充分證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和生命力。
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理的體現
但是,國際國內都有人認為,改革開放搞了一個中國特色的資本主義,或者說,中國現在是共產黨領導的資本主義。有人甚至想當然地列出幾條,作為標准,對照現實社會,指責改革開放偏離了社會主義方向。
這里涉及到一個老問題,就是究竟什麼是社會主義?這個問題確實很重要,需要搞清楚。在這個問題上,我們不能丟開老祖宗,隨心所欲地發議論。那麼,什麼是科學的社會主義呢,老祖宗是怎麼說的呢?
馬克思和恩格斯著重在經濟方面講了什麼是社會主義(從經濟上分析和判斷社會性質是唯物史觀的基本方法),基本的思想和要求是:
首先要消滅資產階級的私有制,由社會佔有生產資料。恩格斯強調:社會主義同現存制度的具有決定意義的差別當然在於,在實行全部生產資料公有制的基礎上組織生產。(見《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版第4卷第693頁)馬克思和恩格斯將「公有制」與「社會佔有生產資料」兩個概念在同一意義上使用,但這兩個概念的包容性是很大的,其具體實現形式決不限於國有制和集體所有制。
要盡可能快地增加生產力總量。在《共產黨宣言》中就提出了這個要求,以後他們又不斷地闡述這個思想。
「保證一切社會成員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質生活,保證他們的體力和智力獲得充分的自由的發展和運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版第3卷第633頁)這是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思想。
馬克思和恩格斯一再強調,他們的理論是活的行動理論,而不是必須機械照搬的教條,這些基本原理的具體運用,完全取決於人們不得不在其中活動的那個特定的歷史環境。就是說,要從各國的實際出發。
鄧小平說:「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鄧小平文選》第3卷第373頁)這是對科學社會主義的新概括,同老祖宗講的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理完全一致,而且有所深化。
長期以來,人們習慣的思維方法,是列舉幾條特徵,來判斷社會主義,而不善於從基本思想的高度、從本質的高度理解社會主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實際出發,實行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經濟制度;我們認定發展是硬道理,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集中力量發展生產力;我們強調發展生產、改善人民生活,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更是提出了以人為本。總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較好地體現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理,由於是從中國的實際出發,又有鮮明的中國特色。
特別要強調的是,以人為本,用中國語言表達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思想。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應當提升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以人為本的社會主義。
應當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比傳統模式的社會主義,更多更好地體現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思想和要求。
傳統模式的社會主義,從消滅了剝削制度、建立了生產資料公有制以及確立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來看,都屬於科學社會主義的范疇。但是,由於在指導思想上對什麼是社會主義認識不完全清醒,思想僵化,傳統模式的社會主義中確有不少不符合科學社會主義的東西,概括地說,主要有:「一大二公三純」的所有制、計劃經濟體制、以階級斗爭為綱、高度集權。通過改革開放,這些不符合科學社會主義的東西,有的相當徹底地改掉了,有的正在改變。總之,我們的改革開放,改掉的是不切合中國實際的東西,是不符合科學發展要求的東西,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符合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理。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任重道遠
但是,我們要清醒地看到,從傳統模式的社會主義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轉變還遠遠沒有完成,我們的改革開放任重道遠。
觀察我們的社會,市場經濟體制還不完善,市場秩序還不夠規范,市場的發育程度還比較低;傳統社會主義模式還有殘存,舊體制的思想、觀念、習慣、活動方式、領導方法還存在,等等。還要看到,在我們的現實社會中,還存在一些非社會主義的東西,這主要是指封建主義的殘余影響。鄧小平曾指出,黨和國家領導制度存在官僚主義現象、權力過分集中現象、家長制現象、領導職務終身制現象、形形色色的特權現象,這些弊端都帶有封建主義色彩。最近揭露出來的山西黑磚窯,是比封建主義還要落後的東西,帶有奴隸制的色彩。以上這些,其性質都是非社會主義的,都在革除之列。
回顧三十年來的改革開放,總體上很成功,但在某些方面也存在失誤失衡。現實社會中的各種關系,最基本的是經濟與政治、經濟體制與政治體制的關系,而經濟體制改革與政治體制改革不夠協調,經濟體制改革邁出了幾大步,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政治體制改革卻是碎步緩行,進展不大。「官本位」非但沒有削弱,還有增強之勢。目前存在的民生問題突出,貧富差距拉大,為富不仁現象增多,丑惡現象陳渣泛起,社會風氣敗壞,腐敗嚴重等問題,都同政治體制改革不到位有關。
目前改革處在關鍵階段,問題很多,矛盾復雜,難度很大,各種議論紛起,我們要下最大決心,拿出民主革命時期提出將革命進行到底那樣的決心、氣概和魄力,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
回顧三十年來的改革,我們體會到,從舊體制轉變為新體制,從傳統模式的社會主義轉變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確實是一場革命。在改革進程中,困擾改革者的一個主要問題,就是「姓資姓社」的問題。改革從起步時起,就有人指責是走了資本主義道路;改革每前進一步,都伴隨著「姓資姓社」的爭論。
鄧小平針對「姓資姓社」的爭論,明確指出:「判斷的標准,應該主要看是否有利於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是否有利於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於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鄧小平文選》第3卷第372頁)這就是有名的「三個有利於」標准。「三個有利於」標准不僅是實踐標準的發展,更體現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要求。「三個有利於」標準是鄧小平改革思想的精髓。
「三個有利於」標準是廓清「姓社姓資」迷霧的有效武器。正如有的領導幹部所說,這些年,我們就是靠「三個有利於」標准壯了膽。
堅持改革開放,就要堅持以「三個有利於」為判斷標准。我們看到,有的文章談論改革,洋洋萬言,引了不少鄧小平的話,但就是不講「三個有利於」標准,真是咄咄怪事!不贊成「三個有利於」為判斷標准,必然要另立判斷標准,這是挑起「姓社姓資」爭論的習慣做法。實踐已經證明,離開「三個有利於」標准談改革開放,很可能南轅而北轍。在這個問題上,我們的頭腦要保持清醒。
恩格斯說,社會主義「不是一種一成不變的東西,而應當和任何其他社會制度一樣,把它看成是經常變化和改革的社會」。這是科學社會主義的一條重要原理。我們堅持改革開放,完全符合科學社會主義原理的要求,也適應了社會主義制度發展的內在要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改革開放中形成,在改革開放中發展。只要我們堅持改革開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將會取得更大的發展和進步。
❻ 建國60周年「衣食住行」的變化的圖片資料
1、絢麗多彩的服飾
①剛建國時期——新舊交替,革命特色
新中國剛成立時,人們的服裝上還保留著民國時期的樣式。城市市民一般穿側面開襟扣扣的長袍,婦女穿旗袍。農村男子一般穿中式的對襟短衣、長褲,婦女穿左邊開襟的短衫、長褲,有的還穿一條長裙。當時人們做衣的面料多是機織的「洋布」、粗棉布、麻布。此外還時行西裝和中山裝。晚年的孫中山經常穿的服裝在長袍馬褂與西裝革履中間顯得格外突出,人們把這種服裝稱作中山裝,並把它的款式與孫中山的革命信仰和原則聯系在一起,比如四個口袋象徵國之四維,即禮、義、廉、恥;袖子上的三顆紐扣則代表民族、民權和民生三民主義,中山裝成為國民革命的象徵,實際上國民黨早已叛變革命。
新中國成立後,穿衣打扮與革命緊緊的聯系在一起。西裝和旗袍被看作資產階級情調,它們在人們的生活中逐漸消失了將近20年。中山裝和列寧裝成為人民的普遍選擇。開國大典時,新中國的領導人第一次在天安門城樓上集體亮相,毛澤東和他身邊的領導人穿中山裝的形象更是引起世界矚目。男性穿中山裝,顯得莊重、精神。中山裝十分正統,上衣的紐扣很多,四個口袋也都平平整整,但樣式過於呆板,缺乏創新。後來演變成經過一定改進的人民裝。也就是從那時起,一種來自蘇聯的雙排扣制服——「列寧裝」,在參加工作的女性中流行起來。它因列寧在十月革命前後常穿而得名,樣式為西裝開領,雙排扣,各有三個紐扣,腰中束一根布帶。這款服裝後來竟成了無數中國女性最崇尚、青睞的「時裝」,其中,革命女幹部幾乎是人人必穿列寧裝,以顯示其革命。
②改革開放前——樸素單調
50年代的人們崇尚勞動最光榮,樸素是時尚。年輕姑娘們曾一度愛上了男式背帶工裝褲和格子襯衣。1956年,三大改造開始轟轟烈烈的進行,人們的生活一天天好起來的時候,流行的色彩也從藍色、灰色變得豐富多彩了。從蘇聯傳入的連衣裙「布拉吉」成為最受歡迎的服裝。布拉吉裙在中國的流行,得歸功於一位蘇聯的領導人。這位領導人來中國訪問時,提出中國的服裝不符合社會主義大國形象,「女性應該人人穿花衣,以體現社會主義欣欣向榮的面貌」。於是,色彩鮮艷的布拉吉裙成了各大中城市最亮麗的風景。
在講求勤儉的年代,美麗的服裝大多是家庭製作而來。巧手的姑娘和母親們按照畫報上的服裝裁剪式樣,自己動手,使軍裝變得合身,棉布襯衣變得漂亮。而此時的中山裝成為中國最莊重也最為普通的服裝,那時擁有一套毛料中山裝是令人羨慕的事情,而在中山裝的右上口袋插上一支甚至兩支鋼筆,則是有知識、有文化的表現。後來,有人根據中山裝的特點,設計出了款式更簡潔、明快的「人民裝」、「青年裝」和「學生裝」。還有一種稍加改進的中山裝,就是將領口開大,翻領也由小變大,很受人們的歡迎。當時,共和國的領袖毛澤東就特別喜歡穿這一款式的中山裝。以後,國外有人便將這一款式的中山裝稱作「毛式中山裝」。從那時開始,中山裝的流行持續了近30年的時間。
60年代初期,是新中國歷史上最艱苦的時期,由於三年自然災害,1959年到1960年棉花大幅減產,棉布定量為每人21尺。人們買服裝、棉布和日用紡織品都要憑布票,為了盡可能地節約,購買服裝的標準是耐磨和耐贓,灰、黑、藍色成為街頭流行色,千篇一樣、季節不分、男女不分的服裝樣式也更通行了。一位漫畫家曾經形象地描繪出「人人一身藍」的情景。
「文化大革命」時,擁有一套軍裝是那個年代無數年輕人的理想。青少年喜歡穿一身草綠色的軍裝,頭戴草綠色軍帽,肩挎草綠色書包。這一身在當時來說可算是很奢侈、很有派頭的了。當然,艱苦樸素還是那時最主流的時尚。為了表現自己的艱苦樸素,有人甚至將新買的衣服在水中做舊,或者在並未被損壞的衣服上打上幾個補丁。這種今人看來相當可笑的行為,但在文革十年中盛行一時。當時的順口溜是這樣說的: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還有一首歌,也同樣飄盪在建國初期的大街小巷:勤儉是咱的好傳統呀,社會主義建設離不了,離不了……
但是,即使在色彩單一的年代,人們的愛美之心也依然會流露出來,一位攝影師把這種流露稱之為「擋不住的春光」,這種自然而然傳遞出的美的追求,是一個時代留在人們腦海中深深的印記。
③改革開放以來——豐富多彩、時尚個性
改革開放以來,服裝的花色、款式更加多樣化,面料、質地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1980年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第三個年頭。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穿著越來越豐富,色彩也從單一的藍色灰色變得五顏六色。當時上映的國產故事片《廬山戀》成為年輕人喜愛的影片。久違了的愛情故事,加上片中女主角新穎的時裝,都令人產生耳目一新的感覺。她在影片中換了多少套衣服,成為當時年輕人討論的熱門話題。這一時期,戴太陽鏡、留長頭發、穿喇叭褲、蝙蝠衫成為時尚,很多人看不習慣,但年輕人卻從中找到個性和自我的感覺。
1981年成立的中國大陸的第一支時裝模特隊成立,盡管當時只以「服裝廣告藝術表演班」的名義招生,但令舉辦者感到意外的是前來報名的人數是預計的四倍。三年後,這支表演隊出訪歐洲,引起了轟動。西方輿論驚呼:「毛澤東的孩子們穿起了時裝!」來自中國的時裝旋風,帶給世界一個開放的新形象。
1984年,中國女排的姑娘們在美國洛杉機奧運會上實現「三連冠」的時候,北京流行起了運動裝。色彩鮮艷的運動裝成為愛美的人們首選服裝。人們幾乎隨時隨地地穿著運動服,甚至還成為了學生的校服和工人的廠服。
90年代,人們的生活向小康過渡,思想觀念更為開放。人們的服飾在急速變化,穿衣打扮講求個性和多變,很難用一種款式或色彩來概括時尚潮流,強調個性、不追逐流行本身也成為一種時尚。
從服裝的變化上,我們看出了時代的進步和人們內心觀念的轉變。服飾的變化是以經濟的發展為前提的,同時也反映了人們的思想觀念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從以往的「從眾」心理到「追求個性」。服飾的變化是人們生活質量提高的一個表現。
2、日益豐富的飲食
有一句話叫「民以食為天」,可以說人們將「食」作為生活的最低標准,同時人們也將「食」作為生活的最高追求和享受。從「食」的變化中,可以反映出一個社會的貧富盛衰,可以體味社會歷史的變遷。
①剛建國時期——生活貧困,食不果腹或粗茶淡飯
②改革開放前——很有改善,但食物匱乏單調、票證盛行,人們營養不足,有些農村沒有解決基本的溫飽問題
糧票是計劃經濟的產物。50年代初,我國糧食短缺。中央政務院於1953年10月發布命令:全國實行糧食計劃供應,採取憑證定量售糧辦法,糧票出現了。北京從1960年8月起全市飲食業實行憑票用餐,食油、禽、蛋、肉、豆製品、蔬菜也實行限量供應。這一時期票據種類繁多,除了糧、油、布票,還增發了補助豆票、糕點票、高級腦力勞動者補助油票、節日補助油票,有些地方還發放過煤球票、冰棍票、煙酒糖票、豆腐票。在票證盛行的年代,也是物質短缺的時代,只有在逢年過節的時候,人們才能憑票購買一些糕點糖果、干貨果品,而且分量都極少。
提問:書上112頁人們為什麼要使用票證?
生答:因為生產力水平不高,物質供應緊張,需要用票證限制人們的購買力。
三年自然災害時期,糧食、蔬菜緊缺,在吃不飽的情況下,人們往往以胡蘿卜充飢。由於缺乏最基本的營養,人們都有些浮腫。
③改革開放以來——不但吃飽,還可以吃好,營養均衡,粗細搭配,綠色食品深入人心
20世紀90年代以來,糧食供求走向市場,糧票消亡成為歷史的必然。1993年5月,北京最後停止使用糧票,糧票全面退出歷史舞台。一些象徵短缺經濟的布票、油票、肉票、豆腐票,也相繼退出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如今這些時代象徵已經成為收藏家手裡的珍品。
今天,我們的物質生活已經極大地豐富了,菜場、超市、大賣場,琳琅滿目的食品應有盡有。人們對於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不僅要「吃好」,還要吃得健康,科學衛生觀念深入人心。人們講究營養均衡,粗細搭配,口味清淡,要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高脂肪高膽固醇的食物。以前因糧食不夠用來充飢的野菜、粗糧,如今卻成為餐桌上的健康食品。
「動腦筋」:以前因糧食不夠用來充飢的野菜、粗糧,為什麼如今成為餐桌上的美味呢?
生答:因為過去人們食物匱乏,只有野菜和粗糧,人們為解決溫飽並無選擇。現在食品供應豐富,人們不僅要吃飽,更要吃好。人們注意營養均衡,粗細搭配和選擇綠色食品。
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反映了改革開放以來,社會生產力進一步發展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繁榮。
3、面貌一新的居民住宅
①剛建國時期——居住條件極差
城市居民的住宅大多面積小,設施簡陋。如北方的大雜院,南方的亭子間等,十分擁擠雜亂,屋子小得給人以壓迫感。農村裡,北方內地多為土坯房、窯洞,南方多住茅草房,房屋破舊,年久失修,岌岌可危。人畜有時混居一室,衛生條件差。
②改革開放前——不斷改善,但居住條件仍較差
樣式統一單調的平板房取代了建國初的破舊民居。一片片魚鱗狀的瓦片取代了破舊的屋頂,牆也不再是石磚砌成的,而是用石灰砌成的平坦而潔白的牆面。但房屋內部很少有裝修,只有床、桌子、椅子等基本傢具,看上去簡朴整潔,洋溢著和諧寧靜。
③改革開放以來——居住面積擴大,居住條件有了明顯改善
老式的普通民居已經不能滿足人民居住的需要,於是新型的住宅小區拔地而起,樓房鱗次櫛比,猶如一座新城。
北京從1998年開始興建經濟適用房,為危改居民和北京城市中低收入家庭提供了「買得到、住得起」的選擇。通過經濟適用房,人們理解了什麼叫「破舊立新」。一大批居民走出沒有廚房、廁所,沒有上下水道的老房子,搬進房屋質量有保障、小區環境優美、購物交通方便的新樓房。
今天,人們居住的選擇更多了,有高層住宅區,有復式樓,有花園小區,甚至還有單門獨院的特色別墅。當我們登上高樓遠眺城市流光溢彩的景色時,也可以體會到古人「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情。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裝修也成為熱點,風格多樣的裝修豐富了我們的生活,也體現了人們生活品位的提高。
4、四通八達的交通
①剛建國時期——交通不便
大城市(如北京、上海),電車、汽車比較多見,黃包車,自行車是比較普遍的代步工具。在一般的中小城市,有少量的自行車和人力車。而農村裡,北方有馬車、人力板車,南方有航船、牛車,步行是最普遍的出行方式。
②改革開放前——有所改善,但以自行車為主
「一五」計劃期間興建寶成鐵路、鷹廈鐵路;新藏、青藏、川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密切了祖國內地同邊疆的聯系,也便利了經濟文化的交流;1957年,武漢長江大橋建成,連接了長江南北的交通。國家整體交通水平有所提高。
改革開放前,城市的交通資源極為有限,人們出行除了用雙腳行走之外,可以代步的交通工具也就是公交車和自行車了。但是公交線路少,車廂經常擁擠不堪。相比之下,最方便的交通工具當然是自行車,中國曾被稱作「自行車王國」,可見人們對於自行車的依賴。但當時的道路建設也十分落後,這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很多不便。
③改革開放以來——交通條件明顯改善,鐵路、公路和航線增長很快
在80年代末的中國,出行對於許多人來說並不是一件愉快的事,買票難,乘車難,運輸難。因鐵路運輸能力的不足,當時的鐵路客運量每天超載50%,高峰時超出100%,每天有80萬人站著乘火車,而全國每年積壓的物資則高達1億5000萬噸,南北運輸的缺口達6000萬噸。
在民國時期,貫通南北的大動脈是京漢鐵路,而時代的進步使得它已經滿足不了人民的需求。1992年中央作出果斷決定:京九鐵路三年開通,並且京九鐵路的概念已經更新,南端的終點由江西的九江延長到了香港九龍。1993年5月2日,建國以來興建的規模最大、投資最多、一次建成里程最長的鐵路干線開工了。1995年11月16日上午,京九鐵路全線鋪通。1996年9月1日,比原計劃提前四個月,京九鐵路實現全線開通運營。這條鋼鐵大動脈跨越九個省市,緩解了南北運輸的矛盾,解決了鐵路運輸的瓶頸問題;它把即將回歸祖國的香港和北京連接在一起,維護港澳地區的繁榮與穩定;它穿過多個革命老區,給老區人民帶去了脫貧致富的希望。
高速公路是一個國家交通現代化的一個主要標志。高速公路的擁有量,也成為衡量經濟發達程度的一項指標。1984年12月,滬嘉高速公路開始在上海興建,並於1988年10月31日建成通車。這是我國第一條全線通車的高速公路,從此掀開了我國公路建設史上新的一頁。除了跨省高速公路之外,全國許多省區都在地區內修建中短程高速公路,形成覆蓋全國的高速公路網。同時應該指出學生,便利的交通也帶來了城市發展中的環保問題,迫切需要解決環境污染和交通阻塞問題。要求感興趣的同學可以撰寫文章《我看城市交通》。提醒增強環保意識,認識建設和發展生態城市的重要性。
現在我們看到現代化大都市的道路可謂是生機勃勃,人群涌動,車流穿梭。這些交通工具也花樣繁多,公交路線增多、設施改善(不僅有普通公交車,還有較為先進的豪華大巴、雙層巴士,車內還安裝了空調、移動電視);計程車招手即是,私家車也屢見不鮮,地鐵、輕軌等新型交通工具出現。人們在繁忙的工作中發現出行的來回行程已縮短,道路也變得越來越通暢了……人們的交通觀念也大為轉變,假日旅遊增多,國內游、出國游開始由觀光型走向休閑度假型,並且出境旅遊變得越來越平民化,選擇也越來越多,而且走馬觀花式的旅遊已越來越不能滿足遊客的需求,個性化旅遊悄然升溫,人們放鬆心情度假,開始真正享受旅遊帶來的樂趣.
❼ 祖國成立六十一周年的變化
隨著科技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交通運輸日益發達,人們的出行方式也日趨多元化。然而,這一現象的背後,也隱藏著不容忽視的一個重大問題——交通安全問題。
建國60年來,交通運輸方面有了重大的改觀。街道不擁擠了,變得有秩序了。60年前,「開門就是山,抬頭就是坡,邁步就是坎,蜀道難,難於上青天。」60年後,水、陸、空構建的立體交通樞紐網路,讓我們「條條道路通羅馬」。來自市交委的數據顯示,自建國以來,我市交通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僅公路里程而言,就增長了5.8倍。我市市民的交通安全觀雖有改善,但仍需推廣。
據了解,2006年全國共發生道路交通事故378781起,比上年下降15.9%。自2000年以來,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首次回落到9萬人以下,共造成89455人死亡,比上年下降9.4%。
在我們現代社會中,城市馬路不僅僅是人和物位置移動的通道,同時也是體現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文明程度的檢驗場。 許多國家都十分重視交通安全教育,孩子們從小就接受交通知識的教育,每個人也嚴格按照交規出行。
我國雖然也十分重視交通安全和交通文明,但相比較其他國家做得還遠遠不夠。每天,馬路上,不遵守交通規則的行人、自行車、車輛比比皆是。例如,非機動車遇紅燈時越線、在車道上逆行、違法載人載物,行人不走人行道、任意跨越護欄、亂穿機動車道等。有的時候我過馬路,經常會看見紅燈時行人無視信號燈闖紅燈,或者綠燈時汽車利用交叉路口時間差不顧過馬路的行人加速沖過去等情況。我國交通法規明確規定:「車輛行經人行橫道,遇有交通信號放行行人通過時,必須停車或減速讓行;通過沒有信號燈控制的人行橫道時,須注意避讓來往行人。」在現實生活中,有交通信號的路口還好一些,沒有交通信號的路口根本就是一片混亂的景象,車水馬龍,互不相讓。在我們這個現代社會中,車輛依法行車,行人依法行路,是交通文明的一部分。另外,交通警察依法管理、文明執法,也是交通文明的另一部分。這兩部分同時「展現」在馬路上,才能構成完整的交通文明。 1、絢麗多彩的服飾
①剛建國時期——新舊交替,革命特色
新中國剛成立時,人們的服裝上還保留著民國時期的樣式。城市市民一般穿側面開襟扣扣的長袍,婦女穿旗袍。農村男子一般穿中式的對襟短衣、長褲,婦女穿左邊開襟的短衫、長褲,有的還穿一條長裙。當時人們做衣的面料多是機織的「洋布」、粗棉布、麻布。此外還時行西裝和中山裝。晚年的孫中山經常穿的服裝在長袍馬褂與西裝革履中間顯得格外突出,人們把這種服裝稱作中山裝,並把它的款式與孫中山的革命信仰和原則聯系在一起,比如四個口袋象徵國之四維,即禮、義、廉、恥;袖子上的三顆紐扣則代表民族、民權和民生三民主義,中山裝成為國民革命的象徵,實際上國民黨早已叛變革命。
新中國成立後,穿衣打扮與革命緊緊的聯系在一起。西裝和旗袍被看作資產階級情調,它們在人們的生活中逐漸消失了將近20年。中山裝和列寧裝成為人民的普遍選擇。開國大典時,新中國的領導人第一次在天安門城樓上集體亮相,毛澤東和他身邊的領導人穿中山裝的形象更是引起世界矚目。男性穿中山裝,顯得莊重、精神。中山裝十分正統,上衣的紐扣很多,四個口袋也都平平整整,但樣式過於呆板,缺乏創新。後來演變成經過一定改進的人民裝。也就是從那時起,一種來自蘇聯的雙排扣制服——「列寧裝」,在參加工作的女性中流行起來。它因列寧在十月革命前後常穿而得名,樣式為西裝開領,雙排扣,各有三個紐扣,腰中束一根布帶。這款服裝後來竟成了無數中國女性最崇尚、青睞的「時裝」,其中,革命女幹部幾乎是人人必穿列寧裝,以顯示其革命。
②改革開放前——樸素單調
50年代的人們崇尚勞動最光榮,樸素是時尚。年輕姑娘們曾一度愛上了男式背帶工裝褲和格子襯衣。1956年,三大改造開始轟轟烈烈的進行,人們的生活一天天好起來的時候,流行的色彩也從藍色、灰色變得豐富多彩了。從蘇聯傳入的連衣裙「布拉吉」成為最受歡迎的服裝。布拉吉裙在中國的流行,得歸功於一位蘇聯的領導人。這位領導人來中國訪問時,提出中國的服裝不符合社會主義大國形象,「女性應該人人穿花衣,以體現社會主義欣欣向榮的面貌」。於是,色彩鮮艷的布拉吉裙成了各大中城市最亮麗的風景。
在講求勤儉的年代,美麗的服裝大多是家庭製作而來。巧手的姑娘和母親們按照畫報上的服裝裁剪式樣,自己動手,使軍裝變得合身,棉布襯衣變得漂亮。而此時的中山裝成為中國最莊重也最為普通的服裝,那時擁有一套毛料中山裝是令人羨慕的事情,而在中山裝的右上口袋插上一支甚至兩支鋼筆,則是有知識、有文化的表現。後來,有人根據中山裝的特點,設計出了款式更簡潔、明快的「人民裝」、「青年裝」和「學生裝」。還有一種稍加改進的中山裝,就是將領口開大,翻領也由小變大,很受人們的歡迎。當時,共和國的領袖毛澤東就特別喜歡穿這一款式的中山裝。以後,國外有人便將這一款式的中山裝稱作「毛式中山裝」。從那時開始,中山裝的流行持續了近30年的時間。
60年代初期,是新中國歷史上最艱苦的時期,由於三年自然災害,1959年到1960年棉花大幅減產,棉布定量為每人21尺。人們買服裝、棉布和日用紡織品都要憑布票,為了盡可能地節約,購買服裝的標準是耐磨和耐贓,灰、黑、藍色成為街頭流行色,千篇一樣、季節不分、男女不分的服裝樣式也更通行了。一位漫畫家曾經形象地描繪出「人人一身藍」的情景。
「文化大革命」時,擁有一套軍裝是那個年代無數年輕人的理想。青少年喜歡穿一身草綠色的軍裝,頭戴草綠色軍帽,肩挎草綠色書包。這一身在當時來說可算是很奢侈、很有派頭的了。當然,艱苦樸素還是那時最主流的時尚。為了表現自己的艱苦樸素,有人甚至將新買的衣服在水中做舊,或者在並未被損壞的衣服上打上幾個補丁。這種今人看來相當可笑的行為,但在文革十年中盛行一時。當時的順口溜是這樣說的: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還有一首歌,也同樣飄盪在建國初期的大街小巷:勤儉是咱的好傳統呀,社會主義建設離不了,離不了……
但是,即使在色彩單一的年代,人們的愛美之心也依然會流露出來,一位攝影師把這種流露稱之為「擋不住的春光」,這種自然而然傳遞出的美的追求,是一個時代留在人們腦海中深深的印記。
③改革開放以來——豐富多彩、時尚個性
改革開放以來,服裝的花色、款式更加多樣化,面料、質地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1980年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第三個年頭。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穿著越來越豐富,色彩也從單一的藍色灰色變得五顏六色。當時上映的國產故事片《廬山戀》成為年輕人喜愛的影片。久違了的愛情故事,加上片中女主角新穎的時裝,都令人產生耳目一新的感覺。她在影片中換了多少套衣服,成為當時年輕人討論的熱門話題。這一時期,戴太陽鏡、留長頭發、穿喇叭褲、蝙蝠衫成為時尚,很多人看不習慣,但年輕人卻從中找到個性和自我的感覺。
1981年成立的中國大陸的第一支時裝模特隊成立,盡管當時只以「服裝廣告藝術表演班」的名義招生,但令舉辦者感到意外的是前來報名的人數是預計的四倍。三年後,這支表演隊出訪歐洲,引起了轟動。西方輿論驚呼:「毛澤東的孩子們穿起了時裝!」來自中國的時裝旋風,帶給世界一個開放的新形象。
1984年,中國女排的姑娘們在美國洛杉機奧運會上實現「三連冠」的時候,北京流行起了運動裝。色彩鮮艷的運動裝成為愛美的人們首選服裝。人們幾乎隨時隨地地穿著運動服,甚至還成為了學生的校服和工人的廠服。
90年代,人們的生活向小康過渡,思想觀念更為開放。人們的服飾在急速變化,穿衣打扮講求個性和多變,很難用一種款式或色彩來概括時尚潮流,強調個性、不追逐流行本身也成為一種時尚。
從服裝的變化上,我們看出了時代的進步和人們內心觀念的轉變。服飾的變化是以經濟的發展為前提的,同時也反映了人們的思想觀念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從以往的「從眾」心理到「追求個性」。服飾的變化是人們生活質量提高的一個表現。
2、日益豐富的飲食
有一句話叫「民以食為天」,可以說人們將「食」作為生活的最低標准,同時人們也將「食」作為生活的最高追求和享受。從「食」的變化中,可以反映出一個社會的貧富盛衰,可以體味社會歷史的變遷。
①剛建國時期——生活貧困,食不果腹或粗茶淡飯
②改革開放前——很有改善,但食物匱乏單調、票證盛行,人們營養不足,有些農村沒有解決基本的溫飽問題
糧票是計劃經濟的產物。50年代初,我國糧食短缺。中央政務院於1953年10月發布命令:全國實行糧食計劃供應,採取憑證定量售糧辦法,糧票出現了。北京從1960年8月起全市飲食業實行憑票用餐,食油、禽、蛋、肉、豆製品、蔬菜也實行限量供應。這一時期票據種類繁多,除了糧、油、布票,還增發了補助豆票、糕點票、高級腦力勞動者補助油票、節日補助油票,有些地方還發放過煤球票、冰棍票、煙酒糖票、豆腐票。在票證盛行的年代,也是物質短缺的時代,只有在逢年過節的時候,人們才能憑票購買一些糕點糖果、干貨果品,而且分量都極少。
提問:書上112頁人們為什麼要使用票證?
生答:因為生產力水平不高,物質供應緊張,需要用票證限制人們的購買力。
三年自然災害時期,糧食、蔬菜緊缺,在吃不飽的情況下,人們往往以胡蘿卜充飢。由於缺乏最基本的營養,人們都有些浮腫。
③改革開放以來——不但吃飽,還可以吃好,營養均衡,粗細搭配,綠色食品深入人心
20世紀90年代以來,糧食供求走向市場,糧票消亡成為歷史的必然。1993年5月,北京最後停止使用糧票,糧票全面退出歷史舞台。一些象徵短缺經濟的布票、油票、肉票、豆腐票,也相繼退出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如今這些時代象徵已經成為收藏家手裡的珍品。
今天,我們的物質生活已經極大地豐富了,菜場、超市、大賣場,琳琅滿目的食品應有盡有。人們對於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不僅要「吃好」,還要吃得健康,科學衛生觀念深入人心。人們講究營養均衡,粗細搭配,口味清淡,要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高脂肪高膽固醇的食物。以前因糧食不夠用來充飢的野菜、粗糧,如今卻成為餐桌上的健康食品。
「動腦筋」:以前因糧食不夠用來充飢的野菜、粗糧,為什麼如今成為餐桌上的美味呢?
生答:因為過去人們食物匱乏,只有野菜和粗糧,人們為解決溫飽並無選擇。現在食品供應豐富,人們不僅要吃飽,更要吃好。人們注意營養均衡,粗細搭配和選擇綠色食品。
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反映了改革開放以來,社會生產力進一步發展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繁榮。
3、面貌一新的居民住宅
①剛建國時期——居住條件極差
城市居民的住宅大多面積小,設施簡陋。如北方的大雜院,南方的亭子間等,十分擁擠雜亂,屋子小得給人以壓迫感。農村裡,北方內地多為土坯房、窯洞,南方多住茅草房,房屋破舊,年久失修,岌岌可危。人畜有時混居一室,衛生條件差。
②改革開放前——不斷改善,但居住條件仍較差
樣式統一單調的平板房取代了建國初的破舊民居。一片片魚鱗狀的瓦片取代了破舊的屋頂,牆也不再是石磚砌成的,而是用石灰砌成的平坦而潔白的牆面。但房屋內部很少有裝修,只有床、桌子、椅子等基本傢具,看上去簡朴整潔,洋溢著和諧寧靜。
③改革開放以來——居住面積擴大,居住條件有了明顯改善
老式的普通民居已經不能滿足人民居住的需要,於是新型的住宅小區拔地而起,樓房鱗次櫛比,猶如一座新城。
北京從1998年開始興建經濟適用房,為危改居民和北京城市中低收入家庭提供了「買得到、住得起」的選擇。通過經濟適用房,人們理解了什麼叫「破舊立新」。一大批居民走出沒有廚房、廁所,沒有上下水道的老房子,搬進房屋質量有保障、小區環境優美、購物交通方便的新樓房。
今天,人們居住的選擇更多了,有高層住宅區,有復式樓,有花園小區,甚至還有單門獨院的特色別墅。當我們登上高樓遠眺城市流光溢彩的景色時,也可以體會到古人「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情。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裝修也成為熱點,風格多樣的裝修豐富了我們的生活,也體現了人們生活品位的提高。
4、四通八達的交通
①剛建國時期——交通不便
大城市(如北京、上海),電車、汽車比較多見,黃包車,自行車是比較普遍的代步工具。在一般的中小城市,有少量的自行車和人力車。而農村裡,北方有馬車、人力板車,南方有航船、牛車,步行是最普遍的出行方式。
②改革開放前——有所改善,但以自行車為主
「一五」計劃期間興建寶成鐵路、鷹廈鐵路;新藏、青藏、川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密切了祖國內地同邊疆的聯系,也便利了經濟文化的交流;1957年,武漢長江大橋建成,連接了長江南北的交通。國家整體交通水平有所提高。
改革開放前,城市的交通資源極為有限,人們出行除了用雙腳行走之外,可以代步的交通工具也就是公交車和自行車了。但是公交線路少,車廂經常擁擠不堪。相比之下,最方便的交通工具當然是自行車,中國曾被稱作「自行車王國」,可見人們對於自行車的依賴。但當時的道路建設也十分落後,這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很多不便。
③改革開放以來——交通條件明顯改善,鐵路、公路和航線增長很快
在80年代末的中國,出行對於許多人來說並不是一件愉快的事,買票難,乘車難,運輸難。因鐵路運輸能力的不足,當時的鐵路客運量每天超載50%,高峰時超出100%,每天有80萬人站著乘火車,而全國每年積壓的物資則高達1億5000萬噸,南北運輸的缺口達6000萬噸。
在民國時期,貫通南北的大動脈是京漢鐵路,而時代的進步使得它已經滿足不了人民的需求。1992年中央作出果斷決定:京九鐵路三年開通,並且京九鐵路的概念已經更新,南端的終點由江西的九江延長到了香港九龍。1993年5月2日,建國以來興建的規模最大、投資最多、一次建成里程最長的鐵路干線開工了。1995年11月16日上午,京九鐵路全線鋪通。1996年9月1日,比原計劃提前四個月,京九鐵路實現全線開通運營。這條鋼鐵大動脈跨越九個省市,緩解了南北運輸的矛盾,解決了鐵路運輸的瓶頸問題;它把即將回歸祖國的香港和北京連接在一起,維護港澳地區的繁榮與穩定;它穿過多個革命老區,給老區人民帶去了脫貧致富的希望。
高速公路是一個國家交通現代化的一個主要標志。高速公路的擁有量,也成為衡量經濟發達程度的一項指標。1984年12月,滬嘉高速公路開始在上海興建,並於1988年10月31日建成通車。這是我國第一條全線通車的高速公路,從此掀開了我國公路建設史上新的一頁。除了跨省高速公路之外,全國許多省區都在地區內修建中短程高速公路,形成覆蓋全國的高速公路網。同時應該指出學生,便利的交通也帶來了城市發展中的環保問題,迫切需要解決環境污染和交通阻塞問題。要求感興趣的同學可以撰寫文章《我看城市交通》。提醒增強環保意識,認識建設和發展生態城市的重要性。
現在我們看到現代化大都市的道路可謂是生機勃勃,人群涌動,車流穿梭。這些交通工具也花樣繁多,公交路線增多、設施改善(不僅有普通公交車,還有較為先進的豪華大巴、雙層巴士,車內還安裝了空調、移動電視);計程車招手即是,私家車也屢見不鮮,地鐵、輕軌等新型交通工具出現。人們在繁忙的工作中發現出行的來回行程已縮短,道路也變得越來越通暢了……人們的交通觀念也大為轉變,假日旅遊增多,國內游、出國游開始由觀光型走向休閑度假型,並且出境旅遊變得越來越平民化,選擇也越來越多,而且走馬觀花式的旅遊已越來越不能滿足遊客的需求,個性化旅遊悄然升溫,人們放鬆心情度假,開始真正享受旅遊帶來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