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職業正裝 > 當旗袍遇上瑜伽茶藝

當旗袍遇上瑜伽茶藝

發布時間:2025-02-13 21:31:12

旗袍情結

早上,陽光晴好,清風徐徐。打開窗戶透透氣。時不時地,還有陣陣桂花香,撲鼻而來。不遠處的院子里,一個個紅彤彤的石榴壓彎了枝頭。只有稀稀疏疏的花兒,在向這個宜人的秋色,緩緩告別。

夏的燥熱早已褪去,秋的寒涼還未走近。一絲一縷的清爽,讓人心曠神怡。從骨子到發梢,滿滿地,都是初秋的愜意。

這樣的時刻,適合出門散散步。或者,乾脆在家裡整理衣物。打開衣櫃,看到心儀的連衣裙,一件件全部拿出來,對著鏡子試了又試。試到最後,發現還有兩件旗袍靜靜地躺在衣櫃的角落裡。我喜歡旗袍,也買過很多旗袍,只有這兩件,是我最珍愛的。大概有兩年的時間,沒有穿過旗袍了。不是不想,帶著寶寶,哪裡會有那麼多的隨心所欲呢?

我雙手捧著旗袍,像是面對久別重逢的故人。四目相對,卻不知從何說起。

想來,人這一生,有很多緣分該是冥冥之中,早有註定的。

記得第一次想要穿旗袍,是因為畢業以後應聘茶藝師。做什麼事情,我都喜歡力求完美。就像去應聘茶藝師的工作,我就覺得茶藝師是優雅的,必須要穿旗袍。也只有旗袍,才能駕馭中國傳統茶藝的古典與雅緻。

那個時候,還是窮學生一枚。第一次買旗袍,不敢去高大上的專賣店,也不會網購。只能拉上妹妹,陪我坐了一個多小時的公交車,來到火車站的銀基服裝批發城。我想,批發城的衣服款式應該很多,顏色很全,價格也會很便宜。

事實,也確實如此。但是好看的的衣服還是很貴啊,我依然買不起。妹妹陪著我,從上午十點多鍾來到批發城,一直逛啊逛,逛到下午四點多鍾,我們倆都累得受不了。終於在批發城的五樓,找到了我喜歡,又能買得起的旗袍。

即使過了幾年的時光,歲月洗凈鉛華,模糊了過往的是是非非。我依然清楚的記得第一件旗袍的模樣。那是一件素雅的白色旗袍,脖頸處,有三個淡藍色的盤扣。右下角的裙擺處,還秀有一朵水墨荷花。

這件旗袍,也像極了那時剛出茅廬的我:樸素,淡雅,羞澀。是它陪我度過那段青澀的歲月,輾轉於茶台方寸之間,品味每一杯茶,聆聽每一段動人的故事。

第二件旗袍,是工作了兩個月之後,榮升主管。我覺得要買件漂亮的旗袍獎勵自己。於是,自己一個人來到了「一珂錦綉」旗袍專賣店。

挑挑選選,試了又試。最後相中了一款粉紅色的蕾絲旗袍。這件旗袍,共有三層,裡面一層,是軟軟的內襯,中間一層是帶亮片的打底錦綸,最外面的一層是鏤空的蕾絲。脖頸處,依然是一顆傳統的復古盤扣。

這件旗袍,我很喜歡,也有很多朋友覺得好看。所以,一直保存到現在。它陪我在茶葉的世界裡,不斷成長,不斷蛻變。像是一位嬌羞的少女,褪去青澀和稚嫩,慢慢地優雅起來。

和粉色旗袍一起,被我珍愛的,就是剩下的這件寫意旗袍了,玫紅,藍綠,墨黑三色抽象暈染。這是我自己開茶館以後買的第一件旗袍。它是最傳統旗袍的款式,從脖頸到裙擺,是一排復古的盤扣。左右兩邊裙擺還有一公分的開衩,袖子過肩多了半寸。

它靜靜地躺在那裡,沒有羞澀和矯作。一路走來,多了成熟自信的味道。

一襲婉約的旗袍,裝飾了多少女子優雅的夢境。那一抹含蓄與深邃,早已繾綣在一程煙雨一程水的光陰中……

旗袍,是傳統的。穿上旗袍,你的言談舉止,就不會大大咧咧。就像是唐詩宋詞里走出來的婉約細膩。

旗袍,也是優雅的。穿旗袍,要搭配精緻的淡妝,梳起高貴的發髻,穿上玲瓏的高跟鞋。婀娜多姿,步步生蓮。

旗袍,也是知性的。民國時期的臨水照花人,一代才女張愛玲,也是喜歡旗袍的。高高瘦瘦的身體,敏感孤傲的靈魂,睥睨紅塵的筆尖,一身旗袍,將才華優雅裹挾。

而我,有生之年,遇見旗袍遇見茶。一杯茶,滋養著靈魂。一身旗袍,訴說著優雅。

與其說是骨子裡的旗袍情結,不如說是對古典情懷的痴迷和留戀。身穿旗袍,一手執香扇、 一手撐把油紙傘,款款的步伐,雅緻的身影,古典情懷,一覽無余。

⑵ 西坪鎮的茶葉文化

西坪產茶歷史悠久,茶文化底蘊豐厚,絢麗多姿。
關於鐵觀音的由來,《中國茶經》、《福建烏龍茶》、《安溪縣志》對鐵觀音起源於西坪均作記載,鐵觀音原產於安溪縣西坪。無性系品種。其由來有兩種傳說:一是「魏說」。相傳清雍正三年(1725年)前後,崇信里堯陽鄉松林頭(今西坪鎮松岩村)老茶農魏蔭(1703—1775年),勤於種茶,又信奉觀音,每日晨昏必在觀音佛前敬獻清茶一杯,數十年不輟。一夜,魏蔭在熟睡中夢見自己荷鋤出門,行至一溪澗邊,在石縫中發現一株茶樹,枝壯葉茂,芬芳誘人。魏蔭好生奇怪,正想探身採摘,突然傳來一陣狗吠聲,把一場好夢擾醒。翌晨,魏蔭循夢中途徑尋覓,果然在觀音侖打石坑的石隙間,發現一株如夢中所見的茶樹,細加觀察,葉形橢圓,葉肉肥厚,嫩芽紫紅,青翠欲滴,異於他種。他喜出望外,遂將茶樹移植在家中的一口破鐵鼎里,悉心培育,經數年壓枝繁殖,株株茁壯,葉葉油綠。便適時採制,果然茶質特異,香韻非凡,視為家珍,密藏罐中。每逢貴客佳賓臨門,沖泡品評,凡飲過此茶的人,均贊不絕口。一天,有位塾師飲了此茶,便驚奇地問:「這是何好茶?」魏蔭便把夢中所遇和移植經過,詳告塾師,並說此茶是在崖石中發現,崖石威武勝似羅漢,移植後又種在鐵鼎中,想稱它為鐵羅漢。塾師搖頭道:「有的羅漢猙獰可怖,好茶豈可俗稱。此茶乃觀音托夢所獲,還是稱鐵觀音才雅!」魏蔭聽後,連聲叫好,這就是「觀音托夢說」。二是「王說」。相傳,安溪縣崇信里堯陽鄉南岩(今西坪鎮南岩村)仕人王士讓,清雍正十年(1732年)中副車,乾隆十年(1745年)出任湖廣(今湖北)黃州府蘄州通判,曾築書房於南山之麓,名為「南軒」。清乾隆元年(1736年)春,王與諸友經常會文於南軒,每於夕陽西墜,徘徊於南軒之圃。有一天,他偶然發現層石荒園間有株茶樹與眾不同,就移植在南軒的茶圃,朝夕管理,精心培育,年年繁殖,枝葉茂盛,圓葉紅心;採製成品,氣味超凡;泡飲之後,香馥味醇,沁人肺腑。乾隆六年(1741年),王奉召進京,晉謁禮部侍郎方望溪,以此茶饋贈。方侍郎品其味非凡,便轉獻內廷。乾隆帝飲後,甚喜,召見士讓詢問堯陽茶史,以其烏潤結實,沉重似「鐵」,味香形美,猶如「觀音」,賜名為「鐵觀音」。鐵觀音系烏龍茶之極品,色澤烏潤,富有光澤;條索肥壯,捲曲緊結,砂綠明顯,沉重似鐵;湯色橙黃明亮;香氣清香悠長,勝似幽蘭花香;滋味濃郁甘鮮,濃而不澀,郁而不膩,素有「綠葉紅鑲邊,七泡有餘香」之美稱。飲之齒頰留香,喉底回甘,香中有味,味中有香,尤以獨特的「觀音韻」把人們帶進幽深的茶道藝術之中,令人雅興悠遠,詩意盎然,達到超凡入聖的境界。
鐵觀音在西坪發現後,經過數代人的培育、推廣,成為烏龍茶產區的首選優良品種和重要出口商品。民國5年(1916年),王西茶莊配製、天馨茶行經銷的「萬壽桃牌」鐵觀音在台灣省舉行的茶葉評選活動中獲一等獎,獲金牌一枚,為安溪縣鐵觀音茶王最早獲獎者;天馨茶行也獎給王西金牌一面、賞狀一張(今存),內容為「安溪堯陽鄉,王西,萬壽桃,右者特選前記名茶,品質優良,謹備金牌一個呈上賞與,祈叩笑納是荷。昭和六年十月十五日台北天馨茶莊王筍敬贈。」民國34年(1945年),王聯丹茶行配製,高建發經銷的「泰山峰牌」鐵觀音在新加坡茶葉評獎活動中,獲金牌一枚,金筆一對,為第一個在海外獲獎的鐵觀音茶王。1950年,王登記茶莊配製,王炳記茶行經銷的「碧天峰牌」鐵觀音,在泰國茶葉評獎活動中,獲特等獎,獎金1000港幣。1982年6月,鐵觀音被評為全國名茶。1986年,在法國巴黎舉行的國際美食博覽會上,鐵觀音被評為世界十大名茶。20世紀90年代以來,西坪鐵觀音先後獲得1996年廣州、1998年上海、1999年北京、香港鐵觀音茶王賽金獎四連冠。1996年6月,西坪鎮被農業部農墾局、南亞熱作辦命名為全國唯一的「鐵觀音烏龍茶生產基地」。
西坪茶葉在歷史上還創下許多第一:民國24年(1935年),平原村王成文最先發明茶樹無性繁殖的「茶樹短穗扦插法」,此項發明由王文章等於1978年榮獲「全國科學大會科技成果獎」;1992年10月,松岩村和福建省茶葉學會聯合舉辦全省最早的村級茶王賽;1996年11月,王繼陽獲獎的500克鐵觀音茶王,在廣州市拍賣17萬元,入選《福建之最》;2000年6月,西坪在廣東省汕頭市茶王鑒評會上,由茶客票選鐵觀音茶王,屬國內首創;同年,溪源茶廠成為全省第一家獲國家原產地標記保護產品證書的民營茶葉企業;西坪茶葉同業分會主辦的《西坪茶葉》,為福建省內鄉鎮級唯一的茶葉通訊。
西坪是名茶本山的原產地。清同治九年(1870年),由一位為名為圓醒的人發現於西坪堯陽,所以又稱「圓醒種」。本山植株灌木型,無性系品種,中葉類、中芽種。品質優良,香高味醇,為安溪四大名茶之一。
烏龍茶為介於紅茶的全發酵與綠茶的不發酵之間的半發酵茶,「猶抱琵琶半遮面」,以獨特的清香留芳人間。關於它的由來,在西坪堯陽有一個美麗而神奇的傳說:
很早以前,南岩山林木蒼郁,四時雲霧繚繞,茶香溢野。有位將軍名叫烏良,由於不滿封建王朝的苛政,選擇深山隱居,終日以打獵和采山茶為生。一天下午,烏良照常帶著茶簍和獵槍上山採茶。當他采了一簍茶葉時,突然從岩石叢中闖出一頭山獐來,揚蹄朝山下飛奔。烏良持槍急追,一直到觀音石方把山獐獵獲。當晚,烏良因忙於宰殺山獐,把炒制茶葉的事擔擱了,而茶簍內的茶葉卻因烏良猛追山獐時上下跳躍,時時搖動茶簍,結果把茶青的邊緣摩擦損傷,經一夜停放已經發酵。為了不使採到的茶葉浪費,烏良照舊進行炒制。令人料想不到的是,在泡飲時,烏良發現這次炒制的茶葉,不僅沒有苦澀之味,而且氣味格外芬香,韻味也比原先炒制的好得多。於是,細心的烏良反復琢磨、研究,終於發現奧秘在於「搖青」這一道制茶的工序。人們飲用這種製法的茶葉,無不絕口稱贊。因這種製法是烏良發明的,就人們順口稱之為烏良茶。由於閩南方言「烏良」和「烏龍」同音,後人改稱為「烏龍茶」。烏良辭世後,人們為紀念他對烏龍茶製法的發明貢獻,在他隱居的南岩山上,興蓋了一座宮殿,立名為「打獵將軍殿」(已廢)。 鬥茶習俗,在全國各地大都式微,而在烏龍茶的故鄉、鐵觀音的發源地西坪,這一習俗卻與名茶一起經久而不衰,並不斷得到發展和創新。
鬥茶是一種古老的賽茶形式,又稱茗戰、斗試、點試,始於唐朝,盛於宋代,沿至元、明、清。它即通過烹制、品茗,比賽茶葉的質量和烹制技藝。蘇東坡詩雲:「勝者登仙不可攀,輸同降將無窮恥」。古代,西坪民間鬥茶之風相當普及,往往相約三五知己,獻出各自所產茶葉,共同品嘗,決出名次,以定勝負。
鬥茶在當代演變成為一項茶王賽事,往往稱名茶評比會、鑒賞會、××杯大獎賽等。茶王賽時,各參賽單位(或茶農)將做工精細、品質絕佳的茶葉送到評比場所,由評委會將各地選送的茶樣密碼編號,評委會成員依次先觀外形色澤,再逐一開湯審評,聞香品味,然後用手揉摸葉底,估評老嫩。總之,對茶葉的色、香、味、形四個茶葉品質構成因子當場逐一打分,最後揭曉時,按得分高低排列名次。有時也採用專家評定和嗜茶者(消費者)評議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西坪作為安溪茶葉主產鄉鎮,幾乎年年舉行茶王賽。茶王賽多在每年春、秋兩季茶葉採制後舉行,分為初賽、復賽、決賽三個階段。初賽在產茶區(鄉村)中進行,各選出質量優異的佳品若干件;對各地選送的佳品集中進行復賽,從中選出優異的茶樣;最後,對復賽中選出的優異茶樣進行無標名決賽,由評委會組織的茶葉專家評選,評選出茶王(又稱特等獎)一名,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及優質獎若干名。評選之後,往往還舉行茶藝表演、茶王拍賣會及踩街活動等。
精湛的茶藝表演在《高山流水》的陣陣琵琶樂聲中進行,身段窈窕,穿著旗袍,容貌端麗的茶藝小姐從容展示茶具、烹煮泉水、韓信點兵、品啜甘霖等18道程序,淋漓盡致地展示融傳統茶藝與現代風韻為一體的沏茶藝術,使人們得到美的享受,並領略茶藝文化的精髓。
「踩街」活動場面壯闊,氣勢非凡!在震耳欲聾的鞭炮聲中,「茶王」身著盛裝,手執鮮花證書,肩披綬帶,坐著八抬大轎,春風滿面。遊行隊伍中,前導隊、彩旗隊、秧歌隊、腰鼓隊、舞龍隊、舞獅隊,浩浩盪盪,既富有現代氣派,又有傳統特色。獲獎者喜氣洋洋,客人們興致勃勃,街道兩旁,萬人駐足,摩肩接踵,爭看茶王,熱鬧非凡。有詩雲:西坪五月新茶季,村村戶戶參賽忙,披紅掛綠喜奪冠,萬人空巷看茶王。
西坪鬥茶是當今的一大奇觀,1997年10月,上海《新民晚報》記者曾到西坪,寫下《鬥茶》一文,詳細地記述西坪的鬥茶盛況,在上海《新民晚報》上發表。
茶王賽的不斷舉行,有效地改變西坪茶農的生產觀念。茶農們認識到,茶要賣好價,必須制好茶,而中「茶王」與中狀元一樣風光,要爭一爭,坐上八抬轎,瀟灑走一回!「千家精心育極品,西坪茶濃醉佳賓」,就是生動的寫照。至今,一個「制好茶,創名牌」,人人爭當「制茶能手」,人人爭做「茶狀元」的可喜局面已在西坪形成。茶王賽的舉行更提高了西坪茶葉的知名度,拓寬了茶葉市場,為西坪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茶王拍賣活動,也促使西坪茶價扶搖直上。1995—1998年,西坪鐵觀音的拍賣四創新高,故有「西坪鐵觀音,名貴勝黃金」之說(1996年10月10日《泉州晚報》、《福建經濟報》)。

⑶ 學校要辦成人禮,女生需要穿旗袍男生需要穿中山裝,要表演茶藝我想知道各位有什麼提議,請告知一下,多謝

你好,

茶藝穿旗袍或中山裝會有些拘禁,

可以穿古風類服裝,飄飄欲仙,

和茶藝也有匹配的地方,

其他技巧類屬於個人技藝水平,

表演出就好,盡量不要選擇沒把握的動作,

可以選擇平時多做的動作來表演就好!

希望幫到你,望採納我的回答,謝謝!

與當旗袍遇上瑜伽茶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淘寶網購物韓國進口童裝 瀏覽:612
男生么女生裙子地下秘密 瀏覽:421
羽絨服手洗如何清洗 瀏覽:768
荷葉袖搭配什麼褲子 瀏覽:34
舒適又好看的打底褲搭配 瀏覽:892
如何強行制服 瀏覽:398
男主女裝女僕 瀏覽:561
怪物獵人世界睡眠是校服 瀏覽:720
羽絨服內襯鑽如何處理 瀏覽:554
穿校服戴紅領巾參加 瀏覽:802
白色校服上面的油漬怎麼好洗 瀏覽:351
中山八童裝過年幾號放假 瀏覽:534
去女裝貨源去哪個網站 瀏覽:734
羊大衣怎麼搭褲子 瀏覽:33
英國校服哪裡買 瀏覽:660
gxg皮帶男多少錢 瀏覽:288
潮牌牛仔褲叫什麼 瀏覽:174
動圖女裝大佬是怎麼上廁所的 瀏覽:214
當旗袍遇上瑜伽茶藝 瀏覽:805
舞蹈妹旗袍裝 瀏覽: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