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北碚金剛碑,老重慶欲就還休的情懷,你想體驗嗎
重慶是一座有記憶的城市,也是一座顛覆記憶的城市。
如果一個遠方的朋友要到重慶來,我倒不覺得他是因為什麼情懷。而是被火鍋、串串、江湖菜的美味所誘惑,被短視頻上的鮮亮所蠱惑,被山城遍大街的綠肥紅瘦所魅惑。
我也好游,立足渝中走重慶,可能就不是為了吃,也不是為了聲色犬馬的美,而是去尋覓我來的方向上釘在時代洪流下的固執。
十八梯去不了,下浩老街也拆得面目全非,大石壩、銅元局…統統有了現代產業入侵的身影,即便號稱最有味道的中山四路,讓人挖心挖肺的共鳴也愈發模糊。
那麼,有沒有那麼一個地方,至少在目前像從前的模樣?
抽個時間到北碚金剛碑去一趟,也許答案不會讓人失望。
金剛碑
金剛碑位於北碚區北溫泉鎮金剛路,正巧處於嘉陵江小三峽的“溫塘峽”峽口,縉雲山腳下,清澈的嘉陵江水從此進入寬闊的河道。
這條街興於清康熙年間,距今300多年歷史,見證了長江流域水運碼頭的過去繁華。
從縉雲山盤山公路的岔道前往金剛碑,才拐進一條不易錯車的山間小道,接踵而至的就是一條青石街道。
金剛碑村標志性的青磚瓦房停泊在街道兩旁,順著山勢蜿蜒。草木葳蕤,那種無憂無慮的茂盛展示的生機讓人心生惋惜,有反方向的敗落暗示。
民國古樓
我走到此處時,正碰上有美女拍寫真,紅色的旗袍襯出沉甸甸的美感,把懷舊的情懷很大方地表達出來。
金剛碑很小,但像有生命的人,它的衰老不可抑制,勾起的遺憾也很真實;它默默無聞,甚至算不上一個景點,但心中有丘壑的人經常會找到這里,以不舍的心情,在它勢在必行的衰敗里發現有營養的東西。然後,以照片或文字的地方方式替它延續著生命。
❷ 北碚為什麼稱得上重慶的後花園
北碚,很早很早以前就被稱為重慶後花園,北溫泉、縉雲山出名之際,洪崖洞還只是一壁高高的山崖。
盡管今天北碚的低調稀釋了它的存在感,若即若離的牽絆仍讓我偶爾會注意到它。
在秋盡冬至的時候,搭乘軌道6號線,去這重慶最後的寶藏之地安置一個周末,還還朦朧的心願,與內斂的文化意願面對面,肯定不是一件沒有意義的事情。
北溫泉
到了北碚,首先得打卡名聲在外的北溫泉。
但是,印象中的北溫泉公園好像找不到了,其所在區域變成了一個比一個奢華的溫泉酒店,讓有選擇困難症的人有些犯難。
雅舍書院
北碚的名人故居,文化遺址顯然不止以上三處,它們僅是其中代表。如想了解最全面的北碚人文,沒十天半個月,是逛不完它浩如煙海的紀念館的。
以上三處地址分別在:北碚區文星灣一巷133號(盧作孚紀念館);北碚區天生新村67附近(四世同堂紀念館老舍故居);北碚區梨園村58號(梁實秋紀念館)。
自駕直接導航紀念館名稱即可,若坐公共交通,6號線北碚站下車後導航展館名字,步行可至。
北碚的美食
逛累了,也逛餓了,自然得找地方大快朵頤。
北碚的「好吃街」在哪裡?只管朝團山堡走就是!
好吃兔
從來都認為兔子是璧山的好吃,等嘗過了北碚的味道,頗有各有千秋的感慨。
北碚的耙牛肉也值得一吃,盤踞在男人骨子裡的「大塊肉,大碗酒」,一盆軟糯鮮香的耙牛肉就解決問題。
聽說團山堡的抄手也不錯,可惜我沒有吃過,就不做評價了。
與其說北碚低調,走逛了北碚一圈下來,毋庸說它很深刻。文化起來很優雅,江湖起來很霸道。
要領略北碚的魅力,去一次兩次顯然是不夠的。
泡過溫泉逛展館,吃完玉兔爬「雪山」,我這么一說,聽進心頭的朋友估計得為達到這種狀態,犧牲好多個周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