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至美國風,一眼萬年
近些年,「國風」概念大熱,無論是綜藝、影視劇等文娛節目,漢服、旗袍等國風造型,還是與國風IP的合作,抑或是國潮品牌,無不席捲年輕人的市場。「國潮」「國風」已不再是老氣、傳統的符號,而是一種文化浪潮,一種新鮮的生活方式,甚至是一種自我表達。
前段時間以中式改良旗袍造型而大火的影視劇《司藤》,劇中景甜的每一套造型都充滿了復古的民國風情,讓我們看到了國風和民族風能有多美。
綜藝《上新了故宮》、文博類節目《國家寶藏》《上新了故宮》、融合年輕潮流和傳統文化的綜藝《國風美少年》等節目也讓我們的視野不僅局限於國風文化的外在表現形式,更聚焦於蘊藏在國風潮流背後的深厚歷史底蘊。
被「國風」帶熱的也不止有節目,隨著眾多製作精美的古裝劇播出以及新一代年輕人對中華歷史文化的嚮往,以漢服為代表的古風服飾也成為了消費者的心頭好。
根據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2020年漢服消費趨勢洞察報告指出,漢服市場規模呈現爆發式增長,近一年消費者人數滲透率翻倍增長。其中,女性消費佔比近八成,90後成為漢服主力消費人群,購買力趕超90前。
更適合日常穿著的常服和改良漢服逐漸走紅,2019年改良式漢服消費者人數較2018年增長近三倍,消費需求日益旺盛。更多品牌已經開始將傳統元素和現代風格的融合,將漢服元素更加常服化。這一定程度上表示改良漢服已經逐漸打破了圈層的壁壘,日常款的漢服設計更容易被大眾接受,更容易「出圈」了。
2018年2月,李寧攜中國風時裝走上紐約時裝周,正式拉開了國潮的大幕。
此前一直較為保守的羽絨服品牌波司登先是在倫敦開設分店,而後也相羨歲野繼登陸紐約、米蘭時裝周。
同樣走上紐約時裝周的還有以「無「線」NO BOUNDARY」作為大秀主題的國產服裝品牌太平鳥。
此前,人們提起「潮牌」,第一反應通常都是國外的品牌,而今天,中國年輕消費者有了更多的本土選擇,李寧、太平鳥、回力、飛躍的面貌煥然一新,也涌現了許多新晉的國潮品牌和設計師品牌如:Thething、Roaringwild、SuaMoment、R39、LNBR等等。
今年上半年的2021 時尚 北京活動中,就不乏一些國內新銳潮流品牌的身影。其中,R39作為第一個華人電競潮流品牌,代表著一群追求極致、永不停歇的探索者。R39邁出了「電子競技+潮流文化」的第一步,從當下最熱門的電子競技運動出發,結合說唱、街舞、滑板等受到年輕人廣泛喜愛的街頭文化並融入華人元素,通過優質的產品傳達年輕一代的生活態度,彰顯年輕一代風貌,重新定義華人潮流文化。
不止於服飾行業,美妝、甚至是食品、快消品也通通在往國潮上靠。
東方彩妝品牌花西子可以說是將國風深深植入進自己的產品理念中,力求探索中國千年古方養顏智慧。
在餐飲行業中,茶顏悅色是近年來在茶飲文化盛行的長沙殺出的一匹黑馬。除了飲品本身風味與品質的保證,品牌始終如一的中國風文化塑造,造就了其獨特的差異性與吸引力。
茶顏悅色利用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茶飲的基礎上將中國風做到了極致,將地域稀缺性、國潮茶飲等元素無限放大,為品牌不斷增強客戶粘性。
國潮爆發之下,借力中國傳統文化,國風營銷也在不斷涌現。
正值七夕前,花西子借中國傳統情人節,推出「天作之盒」七夕禮盒,演繹東方浪漫的含蓄與儀式感,並以月老錦紅線為靈感聯合時尚芭莎,攜手中國十大化妝師王嘉,共創「七夕鎖愛妝」。
提起國風營銷,少不了傳統文化IP這陣風潮。今年5月,2021 時尚 北京展,北京物喜堂科技有限公司獨家運營《國家寶藏》IP和三星堆博物館天貓旗艦店,從歷史的角度打通各大博物館壁壘,以整體性企劃思維,深度梳理挖掘文物背後所承載的傳統文化基因,帶來爆款IP產品進行展出,讓國寶活起來,讓更多人擁抱中國的歷史、民族的故事。
不僅越來越多的國貨品牌煥發活力,在中國市場一路走高的形勢下,國際品牌也紛紛以中國文化為靈感,定製國潮風格產品,舉辦國風活動,尤其是集傳統文化大成的新年,更是成為新年限定、年俗營銷的全新靈感。
蘭蔻自2020年春節就推出了「蘭蔻新春遊園會」的主題快閃活動,2021年品牌延續了這一傳統,在深圳、鄭州、南京、杭州、上海五個城市打造濃郁的新春氛圍。
巨型立體玫瑰Logo、整牆的限定版小黑瓶以及充滿年味的互動游戲......品牌將主推產品、國風元素與現代設計很好的融合在一起,打造了一個個視覺感、設計感十足的沉浸式體驗空間。
國風推動力
作為國風文化最重要的推動者Z世代中國青年,國風盛行的背後,是Z世代文化自信與本土意識的覺醒。
隨著中國文化軟實力不斷提高、文化自覺逐漸加強,從「漢語熱」到「漢服熱」,從國風類綜藝節目到國風類電影,從國風音樂到「戲曲熱」,Z世代用自己的方式弘揚傳統文化,彰顯文化自信。新時代青年對於國風文化的認可、接受以及傳播行為,真實描繪了青年群體對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刻價值認同的現實圖景。
而這種本土意識的覺醒不只是中國Z世代年輕人的特徵,也是全球Z世代年輕人的共同特徵,它是對全球化之下千篇一律生活方式的一種反抗,幾乎是一種潮流的必然。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相信未來會有更多代表本土的優秀國風設計以及國潮品牌的涌現。國風元素以設計作為溝通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的橋梁,不僅能為消費者帶來更加時尚、富有魅力的文化體驗,影響中國的當代文化;國潮品牌攜中國文化走向世界的過程中,也能讓世界了解並認同本民族的文化和創造力,提升中國的文化軟實力與認同感。
2. 現在越來越流行的旗袍,你試穿過嗎
襲古典的旗袍,一條古老的老街弄堂,一個華麗轉身,《花樣年華》里的張曼玉讓多少東方女子陷入了旗袍的坑。
又有多少女子,因為一部《花樣年華》第一次穿上旗袍,鼓足勇氣去填補內心難以化解的懷舊情結。
姑娘,你是否還記得,你第一次穿旗袍是什麼感覺?
3. 買了喜歡的旗袍,怎麼穿能顯得年輕
旗袍自誕生以來就一直深受中國女性的喜愛,其特有的製作工藝很好的修飾了亞洲女性平肩窄臀的身材特點,因此成為一種新興時尚。每個時代都會有符合當代人審美的流行文化,在不同時期,人們穿著的服飾類型也都略有不同。近年來,隨著國風文化的興起,旗袍再次回到人們的視線之內,不少年輕姑娘開始喜歡上旗袍這一傳統服飾,並將它列入自己的「種草清單」中,可見旗袍在年輕人中的人氣很高。旗袍自帶復古端莊之感,不好駕馭,為了讓大家少走一些彎路,接下來,小編給各位分享兩個小妙招怎麼穿能顯得年輕?。
旗袍的風格
穿旗袍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自信,身材只是展示旗袍的媒介之一,並不是只有身材標準的姑娘才有穿旗袍的權利。年輕就是最大的資本,可以去體驗不一樣的生活,觀賞更多的風景,嘗試不一樣的穿衣風格,旗袍說白了也只是一件簡簡單單的服飾,與西方的禮服連衣裙並不太多的差別,只要選擇適合自身氣場的旗袍,每個人都能將旗袍穿出獨屬自己的韻味。
4. 怎麼看待女生穿裙子被非議
怎麼說呢,沒素質的人哪裡都有。
仁者見仁,淫者見淫。
在某些素質低下者的眼裡吧 你穿吊帶算暴露,你露鎖骨算暴露,你露胳膊算暴露,就算你哪都不露,萬一不幸身材好還算暴露。
我以前也覺得要迎合大眾 盡量減少落人話柄的機會,所以一字裙 露肩泡泡袖裙、超短裙一律不穿 有時候裙子不夠長還套打底褲穿,可以說又丑又保守。
直到某次我出門穿了個改良旗袍式連衣裙,無開叉,裙子直接垂到小腿,袖子到手臂還高領,不僅不暴露反而可以說包的像粽子。
然並卵,照樣有人覺得我穿的性感啊。那怪我咯,合著為了保守我還得切胸切屁股唄??
真是給你臉了。
後來我就想開了,我愛穿什麼穿什麼,只要我注意分寸不走光你想看就看咯,當你誇我美。
當然安全還是要注意的。比如我晚上一個人出門肯定不會穿太性感的裙子。一條爛命的人太多,我不會賭這些人的道德底線,但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比如青天白日出門,亦或有人陪同 我肯定愛穿什麼穿什麼。
第一注意安全,第二保證自己不走光,在確保這些的前提下,至於別人怎麼想?關我什麼事兒啊??
鍵盤俠一般只敢存在在網上口嗨,說的自己王霸之氣爆表好像看到一個穿吊帶裙的姑娘就能打劫回家還不用受法律約束一樣。現實里你看青天白日去人流密集、有安保措施場所且還有同伴的姑娘,有幾個敢上前騷擾的?
你願意看就看,你跑我面前說我就罵你,你騷擾我我就報警。
現實好歹是個法律社會,管天管地管別人穿什麼?你是遺落民間的大清太子?
你是太子大清也早亡了謝謝
5. 最近超級喜歡旗袍,適合20歲女生穿的,淘寶少女旗袍店鋪有嗎
最開始穿旗袍的時候,周圍有很多人投來疑問的眼神,「你才多大啊就穿旗袍?」其實我覺得二十幾歲才最適合啊,正因為年輕,更要穿呀。後來我覺得發型和鞋子挺重要的。如果不是參加晚會或者什麼比較有儀式感的場合,我覺得日常就散發就好了,當然我也見過非常有復古氣質的小姐姐,盤起頭發畫一個精緻的妝容,那叫一個美絕人寰,看自己對自己的定位,鞋子我覺得可以參考偽裝者里的女演員的搭配,日常只要不太過浮誇或者很有現代時尚元素就好了。
最重要的一點!穿旗袍一定要自信啊。最開始穿旗袍是因為我媽媽很喜歡,無奈她對自己的身材條件不是很滿意,於是就把這樣的愛好轉嫁給了我,一開始我挺不愛穿的,走路上還得吸肚子,可後來我實在是覺得媽媽真的是世界上最了解我的人,因為我真的很適合穿旗袍啊!不管是從氣質上還是身材上,每次穿出去都有人誇我,美滋滋有木有?我愛我媽媽!
10.壞品味西部:淘寶上還有家壞品味東部,不知道是不是一起創立的。這家風格鮮明,在這家買了件黃色旗袍,很好看,但比較便宜,質量一般般。
11.牧蘭辭:這家價格不低,但每件都美,很有樣式和設計感。
12.茉莉旗袍店:這家屬於平價素雅好看的店,也是一家老店。
13.石榴集旗艦店:比較成熟嫵媚的風格,價格是這幾家裡面偏高的,但是質感還不錯,比較復古但是又不會土氣的樣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