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四套~
1.運動裝 男女同款 【夏:白色短袖上衣 深藍色長褲】
【冬:深藍色外套和長褲】
2.正裝
夏裝:
男生粉紅色短袖襯衫(配紅色的領帶)+黑色長褲
女生同樣粉紅色短袖襯衫(配紅色的領帶)+黑色裙褲
冬裝:
男 白色長袖襯衫+米色西褲+藍色西服外套
女 白色長袖襯衫(荷葉領邊+深藍色帶子,你可以在領口打結)
+米色西褲+藍色西服外套~
我們通常混著搭配~ 感覺不錯
② 軍人英勇犧牲旳事例
一個英雄的事跡在孔孟之鄉廣為傳頌,一個英雄的名字在青藏高原久久回盪。
大地含悲,蒼天垂淚,人們深切緬懷濟寧人民的好兒子、人民軍隊的優秀士兵———趙連臣。 「浮力」來自英雄身 趙連臣烈士是鄒城市城前鎮青邑南嶺村人,1985年出生,
2003年12月入伍,2006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犧牲前系中國人民解放軍蘭州軍區駐青藏高原某部戰士,一級士官軍銜。 10月10日晚,回家探親的趙連臣在路過濟寧市中區環城北路環翠橋時,發現一位青年在河水中掙扎,隨時都有生命危險。見此情景,不會游泳的趙連臣毫不猶豫地縱身跳入河中,用盡全身的力氣,將落水者托出水面,使其避免浸水窒息,而他卻由於體力耗盡、嗆水過多沉入水底。此時,聽到呼救的的史先生跑到河邊,看見河水裡有人露著頭,眼看著就要沉下去,他一把抓住漂浮在水面上的人的頭發,將其拖上岸來。並不知道趙連臣在水下的史先生救人時就對水的「浮力」如此之大有點納悶,後來才知道,這浮力,產生於一位英雄用生命的頂托。 溺水者被送往醫院之後,一個小夥子拿著一根木棍趕了過來,急急地問救上來幾個人,這時史先生他們才知道河中還有一個人。原來,趙連臣跳水救人的英雄壯舉被離得很遠的王林林看見,他見情況緊急,一邊大喊「快救人」,一邊迅速去找救人的工具。得知救人者還在水下,王林林先後三次跳入冰冷的河水中打撈,最後在眾人的幫助下,才將趙連臣救上岸來並立即送往醫院。但因溺水時間過長,英雄終於離我們而去。 被救者叫秦磊磊。事發當晚,他和朋友聚會後回家時,天空下著小雨,地面濕滑,他不小心掉進了城區的小洸河裡。「當時掉到水裡後就暈了,後來感覺有人在往上托我,其餘的我當時並不知道了。」趙連臣的哥哥告訴記者,當晚趙連臣出去時,他還囑咐弟弟早去早回,怎麼也沒想到這次探親竟成了弟弟和家人、戰友的永別。 戰友含悲憶連臣 趙連臣英勇犧牲的消息傳到他生前所在部隊後,戰友們為失去一位親愛的戰友而悲痛,從他們的追憶中,我們知道了英雄成長過程中的點點滴滴。 趙連臣生前的第一任班長張班長深情地回憶說,趙連臣2004年3月份來到部隊,雖然是新兵,但來自孟子故里的他顯然比同期戰友多了一分成熟和穩重。他的朴實、善良和熱心腸,感染著身邊的每個戰友。出公差的時候,趙連臣總是想在戰友們的前邊,主動幫助戰友們解決困難。他剛被分到連隊的時候,和他一起來的一名戰士因為想家,思想上有些波動。趙連臣看到眼裡記在心上,主動找到這名戰士談心,耐心地做他的思想工作。在趙連臣的帶動下,這名戰士最終放下心理包袱,各方面都有了很大起色。 蘭州軍區聯勤部68062部隊70分隊的王指導員說,從趙連臣進入部隊到今年4月份,自己一直是他的指導員,是親眼看著趙連臣成長起來的,聽到趙連臣犧牲的消息後,整個連隊都沉浸在悲痛之中。關於趙連臣的熱心腸,王指導員含著熱淚舉了最近的一個例子。今年3月份,擔任班長的趙連臣無意中得知本班一名姓吳的戰士患了感冒。他馬上從自己微薄的津貼中拿出錢來為戰士買來感冒葯,並一直守護在這位戰士的身旁,一整夜沒有合眼。 趙連臣生前所在營教導員唐雁平說,今年8月份,就在趙連臣回家探親的前幾天,他得知自己連隊戰友巨敏的母親突患疾病,需要住院進行手術,家裡急需用錢,便主動找到這名戰士,將自己的1000元錢給了他,只留下了這次回來探親的路費。 趙連臣生前帶過的士兵柳兵在接受記者電話采訪時哽咽著說,自己剛入伍時,對部隊的生活不適應,尤其是訓練跟不上。每一個動作,趙連臣都手把手地教,一遍又一遍,一天又一天,直到教會為止。柳兵動情地說:「在我心裡,他永遠都是貼心的大哥哥。」 王指導員告訴記者,趙連臣年年被評為優秀士兵,而且是連隊「三互」小組的組長,並被晉升為一級士官。「這名戰士在訓練中從不叫苦叫累,各項素質都非常過硬。無論什麼工作,他總是沖在隊伍的最前面。」就在調入生前所在部隊前三個月,由於各項工作成績突出,趙連臣擔任了一自衛哨班的班長。他上任僅僅三個月,這個班各項工作就有了非常大的起色,受到部隊領導的好評。 唐雁平教導員還告訴記者,雖然趙連臣今年6月份才調入現在的連隊,但他給大家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8月上旬,第一次執行青藏高原果洛州運輸保障任務的趙連臣,在海拔4800多米的高原上出現嚴重的高原反應,嘔吐到整個人幾乎虛脫。但8月下旬連隊再次接到執行青藏高原果洛州運輸保障任務時,趙連臣又第一個站出來主動請纓,而且擔任整個車隊任務最為艱巨的收尾工作。「在車隊行駛過程中,每當有車輛出現故障,趙連臣總是第一個跳下車去修理。雖然高原反應非常強烈,但是他總是硬撐著把車輛修好,從沒有耽誤過行程。」 英雄自幼樂助人 趙連臣犧牲後,身體本就虛弱的父母悲傷過度,住進了醫院。記者在醫院見到他們時,兩位老人家還沒有開口說話,就已經淚流滿面。英雄的母親哭著說,趙連臣從小就愛幫助別人,心地善良,非常懂事。他在濟寧技校上學,有一次和同學一起出去時撿到一個裝有3000元現金的包,有的同學提議把錢分了,但趙連臣堅持要把錢還給失主,並獨自在原地等了將近兩個小時,將包原封不動地還給了失主,面對失主200元的酬金,他婉言謝絕了。 趙連臣在村裡樂於助人也是出了名的。「平時看見有上了年紀的老人挑水不方便,他都是搶著幫忙。」趙連臣老家村裡一位60多歲的老人說。趙連臣的父親告訴記者,「每回他回家探親,都要到80多歲的趙奶奶家裡去,幫著挑水、打掃衛生,還陪著老奶奶說話拉呱兒,上回臨走的時候還把身上的100元錢留給了趙奶奶。趙奶奶去世的時候,趙連臣沒能回家,老人是喊著他的小名閉眼的。」 趙連臣英勇犧牲的消息傳到了他的母校濟寧十七中學,曾經教過他的老師們對這位品質優秀的學生至今記憶猶新。「趙連臣是個非常好學的學生。我教化學課,有一次,為增強同學們的學習興趣,我給學生們做了一個還未學習到的實驗,叫魔棒點燈,不少同學看過後也就不了了之了。而趙連臣下課後卻找到我,要求自己做一下這個實驗,並請我仔細給他講授了其中的原理。」十七中化學教師史建華手裡攥著今年教師節趙連臣給自己寄的明信片,淚水漣漣。美術教師李娟回憶說:「趙連臣是個熱心助人的好學生。有一次下大雨,他哥哥給他送來雨傘,但是放學時,我看到趙連臣依然冒雨回家。我問他傘呢?他說給家更遠的同學了。多好的孩子啊!」 軍民灑淚悼英魂 趙連臣的英雄事跡,受到市委、市政府、濟寧軍分區的高度重視,有關領導看望慰問了趙連臣烈士的親屬,並指示有關部門積極配合部隊人員做好趙連臣烈士的後事處理工作。10月16日,趙連臣被蘭州軍區聯勤部政治部正式批准為烈士。23日,趙連臣被追授為「濟寧市見義勇為先進分子」。 10月18日上午,趙連臣烈士遺體告別儀式在濟寧市殯儀館舉行。市委、市政府、濟寧軍分區和趙連臣生前所在部隊的有關領導和戰友、趙連臣母校的學弟學妹、社會各界以及烈士親屬、生前好友,還有自發趕來的市民500餘人參加了遺體告別儀式。10月25日,,趙連臣烈士的骨灰安葬儀式在鄒城市烈士陵園舉行,市委、市政府、濟寧軍分區和鄒城市委、市政府敬獻了花圈,濟寧市和鄒城市的有關領導參加了安葬儀式。 在趙連臣烈士遺體告別儀式上,100餘名穿著校服的濟寧市第十七中學學生,手持寫有「濟寧市第十七中學全體學生祝學兄趙連臣一路走好」的白色條幅,整齊地站在追悼會大廳前,向英勇的烈士行少先隊隊禮。 在安葬儀式現場,記者發現了幾位白發蒼蒼的老人。經詢問得知,他們都是趙連臣老家的父老鄉親們。「孩子給我買的酒還沒喝完呢,怎麼說走就走了呢。」60多歲的趙大爺哽咽著告訴記者。為了來送趙連臣最後一程,老人們一大早從鄉下老家趕到了鄒城市區。 趙連臣生前所在的蘭州軍區聯勤某分部政治部趙琨副主任告訴記者,趙連臣是部隊培養起來的優秀戰士,是實踐我軍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的典範,他為人民利益而獻身,死得比泰山還重,齊魯大地傳頌著他的英名,我們也將在部隊開展學習他英雄事跡的活動。 趙連臣生前所在部隊團政治部主任白敏對記者說,趙連臣雖然犧牲了,但他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天地永存是精神
趙連臣雖然走了,但他用英勇無畏、舍己為人的精神,詮釋和升華了人民軍隊服務人民的優良傳統,彰顯了一名軍人服務人民、捨生忘死的堅定信念,展示了當代軍人甘於奉獻、敢於犧牲的品格、情操和勇氣。
英雄的感召力是無窮的。趙連臣用生命譜寫了一曲新時期革命軍人的熱血壯歌,也在社會上掀起了一陣又一陣的熱潮。10月22日,濟寧市十七中學舉行升國旗儀式後,全體學生向全市中小學生發出向趙連臣烈士學習的倡議,一場「學英雄見行動」的活動在正在各學校轟轟烈烈地開展起來。十七中校副校長劉輝說:「任何豪言壯語也挽回不了烈士寶貴的生命,當我們還在為一點個人的得失而爭論、而困惑的時候,趙連臣用他的實際行動給了我們一個感天動地的答案!我們要以英雄為榜樣,繼續深化素質教育改革,不斷加強中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安全教育,努力構建和諧校園,為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做出新的更大貢獻。」該校三(二)班的肖欣穎同學說:「趙連臣大哥哥雖然離我們而去了,但是他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我們要把這種學習融入到自己的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去,以趙連臣大哥哥為榜樣,努力學習,助人為樂,見義勇為。」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趙連臣的英雄事跡在全社會產生了強烈反響,接受記者采訪的市民都表達了對英雄的崇敬之情。「好樣的!危急關頭,敢於挺身而出,真不愧是人民的子弟兵。」家住吉祥小區的張先生如是說。家住政府一宿舍的李先生說,「為了他人的生命安全,將生死置之度外,體現了新一代年輕人的精神風貌,通過他我們感到,我們的國家大有希望!」。一位劉姓市民對記者說:「趙連臣真是一個好青年、好士兵,他的英雄行為是我們這座雙擁模範城的驕傲!」很多黨員同志紛紛表示要學習他牢記黨的宗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忠於黨、忠於人民的政治品質,學習他有理想、有追求、有信念的崇高思想境界,學習他助人為樂、服務他人、奉獻社會的優良品德,學習他不畏艱險、舍己為人、敢於犧牲的英雄本色,以堅定的信心,百倍的努力,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濟寧的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③ 武漢市第十七中學的校服是什麼樣的啊
武漢市第十七中學的校服設計給人留下了一種不太積極的印象。學生們所穿的校服外觀看起來相當樸素,甚至有些單調。一件黑白校服,胸前的圖案設計讓人感覺並不美觀,像是隨意地畫上了一塊大斑點,缺乏精緻和藝術感。
此外,校服中還包括了黑色背景上白色圖案的褲子,以及純白色的長褲選項。黑色底色配白色圖案的褲子雖然看起來簡潔,但整體感覺較為沉悶,缺乏活力與色彩的搭配,這可能會影響學生們的心情和精神狀態。
這些校服的款式和設計可能反映了學校對於學生著裝的基本要求,強調了整潔和統一。然而,對於校服的設計,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看法。一些人可能會覺得這樣的設計過於簡單甚至有些過時,而另一些人則可能認為這樣的設計體現了實用性與舒適性。
盡管如此,校服的設計和色彩搭配對於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有著一定的影響。一個能夠體現學生個性且舒適美觀的校服設計,可能會讓學生們更加自信地融入校園生活,而過於單一或不美觀的設計則可能會給學生帶來一定的心理壓力。
校服不僅是學生們日常穿著的一部分,也是校園文化和形象的一部分。因此,校服設計的選擇與改進,應該考慮到學生的感受和需求,以及如何更好地促進學生們的學習和成長。
④ 茂名市十七中好還是十六中好
作為茂名本地人,我可以負責任地說,17中比16中更出色。十七中的前身是油公司第一中學,盡管兩所學校地理位置相近,但17中的錄取分數線一直僅次於茂名市第一中學。這表明17中擁有更為優質的生源,因此收費也相對較高。這一切都源於17中的卓越教育質量。
17中歷史悠久,環境優美,位於市中心,交通便利,治安良好。無論你是住宿生還是走讀生,都能享受到便利的生活條件。周邊有許多美食,讓人流連忘返。我是17中畢業的學生,那裡的老師都非常敬業,校服設計精美,質量上乘。如果你有機會去了解,你會發現市區內沒有一所學校能與17中的校服相媲美。
值得一提的是,17中還培養出了許多優秀的學生,其中不乏考上北大這樣頂尖學府的學生。而16中在這方面還略遜一籌。從升學率來看,17中每年都能達到98%的水平,意味著每100個學生中有98人能成功升入大學。而16中作為一所新建學校,其未來的發展仍然存在不確定性。
綜上所述,17中在師資力量、教學質量、升學率等方面均優於16中,因此在選擇學校時,可以優先考慮17中。
⑤ 廣州綠色校服有哪些
廣州眾多學校校服多採用綠色設計,形成獨特校園風貌。執信中學、廣東省實驗中學、廣州第97中學、廣州西關培英中學、廣州市第十七中學等知名學府,其校服的主色調均選用了綠色。這一顏色選擇,既符合綠色象徵生命力與青春活力的寓意,也為校園環境增添一抹清新與和諧。
綠色校服在這些學校中十分常見,成為了學生日常裝扮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僅在外觀上統一了學生形象,更在無形中傳遞出學校對於環保理念的重視與推崇。綠色,作為大自然的色彩,其象徵意義在校園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在陽光下,綠色校服彷彿與周圍的綠樹、草地融為一體,構成了一幅生動和諧的畫面。
從設計角度考慮,綠色校服往往注重實用與美觀的結合。在款式上,多採用合身剪裁,既能滿足學生日常穿著的舒適需求,又不失時尚感。在顏色搭配上,綠色作為主色調,輔以白色、米色等柔和色彩,形成鮮明對比,使得整體視覺效果更為清新脫俗。
綠色校服不僅成為廣州校園一道獨特的風景線,更體現了學校對環境保護的教育理念。它鼓勵學生從小樹立環保意識,培養對自然的尊重與愛護,從而在成長過程中形成積極向上的價值觀。綠色校服,不僅是一套服裝,更是校園文化與環保教育的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