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螳螂通过什么震慑敌人
挥舞它的两把镰刀
㈡ 昆虫记里用心理战的是谁
螳螂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
螳螂总是假装是被风吹动的树叶 摇晃摇晃着 让经过的猎物没有察觉 放松警惕地在螳螂身边停留 螳螂就突然袭击 两把大刀夹住了猎物
㈢ 在作者的笔下,我们可以了解到蟋蟀善于建造巢穴,管理家务,螳螂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
蝉在地下“潜伏”四年才能钻出地面,在阳光下歌唱五个星期;
蟋蟀善于建造巢穴,管理家务;
蜘蛛在捕获食物、编织罗网方面具有才能,
人类用三角尺和圆规也未必能画出那么出那么准确的网;
螳螂善于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是对方惊慌失措……
㈣ 蜘蛛善于利用什么制服敌人
螳螂善于利用心理战术来制服敌人。
螳螂的生活习性:螳螂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
㈤ 《昆虫记》螳螂善于利用“_________”制服敌人。
心理战术好像是
㈥ 初二《昆虫记》必考知识点有哪些
初二《昆虫记》必考知识点如下:
一、作者:
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Jean-Henri Casimir Fabre,1823-1915),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
二、主要内容:
《昆虫记》《The Records about Insects》又称《昆虫世界》《昆虫物语》《昆虫学札记》或《昆虫的故事》,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创作的长篇生物学著作。《昆虫记》它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也是一部科学网络。被誉为“昆虫的史诗”,鲁迅称之为“一部很有趣,也很有益的书”。
三、作品主题:
以其瑰丽丰富的内涵,唤起人们对万物,对人类和对科普的深刻省思。作者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自己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用人性去看待昆虫。通过详细、深刻地描绘,各种昆虫的外部形态和生物习性,记录各种昆虫的生活和为生活以及繁衍种族所进行的斗争,既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和尊重,又传播了科学知识,体现了作者观察细致入微、孜孜不倦的科学探索精神。
四、艺术特色
1、《昆虫记》是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世界名著。它熔作者毕生的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
2、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充满了盎然的情趣。
3、内容兼具人文精神,人性与虫性交融,知识、趣味、美感、思想相得益彰,其准确无误地记录了观察得到的事实,没有任何增添,也没有什么忽略。
4、《昆虫记》融合了科学与文学,这也意味着它既有科学的理性又有文学的感性。书中不时提出对生命价值的深度思考,试图在科学中融入更深层的含义。
五、典型情节
1. 蝉在地下“潜伏”四年,才钻出地面,在阳光下歌唱五个星期。
2. 蟋蟀善于建造巢穴,管理家务。
3. 蜘蛛在捕获食物、编制“罗网”方面独具才能。
4. 螳螂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
5. 樵叶蜂能够不凭借任何工具“剪”下精确的圆叶片来做巢穴的盖子。
6. 两只塔蓝图拉毒蛛惊心动魄的厮杀。
练习题:
1、《昆虫记》也叫做(《昆虫物语》)、《昆虫学札记》 ,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它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也是一部科学网络。
2、《昆虫记》中,法布尔不但仔细观察食粪虫劳动的过程,而且不无爱怜地称这些食粪虫为(清道夫)。
3、法布尔称赞黄蜂的建筑才能,认为在这一点上(黄蜂)远胜于卢浮宫的建筑艺术智慧。
4、简述《昆虫记》的主题:(谱写昆虫生命的诗篇) 。
5、法布尔的《昆虫记》里的昆虫们都有人一样的习性,比方说,蝎子毒强、萤火虫是残忍的、金龟子会吃(蚕)、甲虫会剪树叶。
6、作者把毕生从事昆虫研究的成果和经历用(散文)的形式记录下来,以(人文精神统领)自然科学的庞杂实据,虫性,人性交融,使昆虫世界成为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文学形态。
7、在《蟋蟀》中,蟋蟀差不多和(蝉)一样有名。
8、会结网的蜘蛛是个(纺织)高手。
9、孔雀蛾是一种很漂亮的蛾,它们中最大的来自欧洲,全身披着(红棕色的绒毛),它们靠吃杏叶为生。
10、蟋蟀之所以如此名声在外,主要是因为它的(住所),还有它出色的(歌唱)才华。
11、事实与寓言相反,蚂蚁是(顽强)的乞丐,而(勤奋)的生产者是蝉。
12、红蚂蚁靠什么来指引它们回家的路?
靠视觉认路的,蚂蚁还具有极强的记忆力。
13、你从《昆虫记》中看到了作者的哪些精神和优秀品质?
他凭着勇于探索的精神,因对知识的渴求,日日夜夜的钻研昆虫,辛勤努力的工作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14、螳螂的外貌和它的性情有怎样的反差?
螳螂常常半身直起,立在太阳灼烧的青草上,态度很庄严,宽阔的、轻纱般的薄翼,如面膜似的拖曳着,前腿形状如臂,伸向半空,好像是在祈祷……那种貌似真诚的态度是骗人的,高举着的似乎是在祈祷的手臂,其实是最可怕的利刃,无论什么东西经过它的身边,它便立刻原形毕露,用它的凶器加以捕杀。
它真是凶猛如饿虎,残忍如妖魔,它是专食活的动物的。看来,在它温柔的面纱下,隐藏着十分吓人的杀气。
㈦ .昆虫记中写了不少昆虫的生活和习性,请你举出三个例子
1、螳螂的生活习性:螳螂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
一生躲藏在草丛,一苍蝇、蝗虫、为主食,每到大约4月出生,一次产200~300个卵。
2、蝗虫的生活习性:性格爆裂,受到惊吓会弹跳,常常一草根、嫩叶为主食,卵产在洞里,寿命大约6个月。
3、蝉的生活习性:蝉在地下“潜伏”四年,才能钻出地面,在阳光下歌唱5个星期。
《昆虫记》又称《昆虫世界》《昆虫物语》《昆虫学札记》或《昆虫的故事》,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创作的长篇生物学著作,共十卷。
1879年第一卷首次出版,1907年全书首次出版。
《昆虫记》是一本讲昆虫生活的书,涉及蜣螂、蚂蚁、西绪福斯虫等100多种昆虫。
在这个世界上,人类现在已知的昆虫种类约100万种,占所有已经知晓的动物种类的5/6;并且仍有几百万的未知晓的昆虫仍待人类去发现和认知。
法布尔在19世纪中期,于学校教课之余,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在田野间观察各类昆虫,为之定名,为之讴歌。
㈧ 什么昆虫善于利用心理
螳螂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
螳螂目(Mantodea)的昆虫统称螳螂。螳螂属肉食性昆虫,成虫与若虫均为捕食性,以其他昆虫及小动物为食,是著名的农林业益虫。螳螂产的卵有卵鞘包围,卵鞘称螵蛸。世界已知2200多种,中国已记载8科19亚科47属112种,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的大部分地区。
螳螂的标志性特征是有两把“大刀”,即前肢,上有一排坚硬的锯齿,末端各有一个钩子,用来钩住猎物。头呈三角形,能灵活转动;复眼突出,大而明亮,单眼3个;触角细长;颈可自由转动,咀嚼式口器,上颚强劲。
前足腿节和胫节有利刺,胫节镰刀状,常向腿节折叠,形成可以捕捉猎物的前足;前翅皮质,为覆翅,缺前缘域,后翅膜质,臀域发达,扇状,休息时叠于背上;腹部肥大。前足捕捉足,中、后足适于步行,但有时前足也会用来保持平衡,渐变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