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妈妈用手掌来量孩子的手长啊,肩宽啊什么的。一手,就是一个手掌的长度,是手掌张开从母指到中指的长度。
⑵ 武汉话个板板什么意思
答:板板是骂人的意思,其实这句话也不完全是骂人的,有时也是一个语气词,带点发泄的味道。又时也是熟人之间打招呼的第一句话,相当于你这家伙。大致就是这几个意思了目前网上的解释都不到位,对此我来作一个更纯正的分析。
个板马,全呼应该是“你个八姆妈娘养的”。有几个部分可以省略,比如说个八姆妈娘养的,你个八姆妈养的,进一步缩略,就有了你个八姆妈的,个八姆妈养的,个八姆妈的,最简略的版本,就是“个八姆妈”。
武汉话上一代人喊妈就是喊“姆妈”,其中姆念m,只有元音没有辅音,于是“八姆”连读的时候,有点像“板”,“个八姆妈”由不明就里的人听起来或者说起来,就成了“个板马”。这也就是为什么有时候念“板”的时候音会拖长,因为这其实是两个音节。
说完了音,再来谈意思。八姆妈娘,也就是八姆妈,八妈或者八娘,字面上指的是第八房太太。但如果说“八姆妈养的”就是指八房生的,显然不符合武汉话的狠和脏。那八姆妈到底指什么呢?我们知道一般不是特别的大户,是娶不到八房的,之所以故意给这么高一个编号,其实说的是男人在外面并没有过门纳妾的女人。八姆妈养的,也就是指在外面生的野种。
现在当然无所谓了,但在还可以纳妾的那个年代,名分还是有点重要的。
顺便说一句,武汉话“尼玛”最准确的音其实也是“你姆妈”。板板是什么意思?在我的方言词库里,知道四川有一个骂人的话叫,我r你仙人板板。这个仙人板板,大概是棺材板儿的意思。 水货,在武汉话里是质量很差的商品,当然也可以形容一个人的能力不行。 把这两个词语放在一起,无论如何都会有点奇怪。如果换做斑马水货,相信99%的武汉人都知道是啥意思了。是对当下情况的一种无奈口吻。 当然,在2020年初,还有一个词语红遍了大江南北,那就是“差火”。《丽丽差火》这个rap说唱的小视频,还保存在我的手机里,时不时拿出来解闷。武汉人最不缺的就是对困境逆境的调侃与嬉笑怒骂。这是码头文化的城市,与生俱来的习性。 差火,与水货,听起来那么相似。
⑶ 童装设计和制版都有什么区别
服装中的“制板”和“制版”无本质区别,只是叫法不同,都是俗称,也叫服装纸样。
服装制版就是根据服装效果图制作出所需要的平面剪裁图,也就是服装样板,这是在服装生产过程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而样衣师,就是在打板师或样板师制作完样板后,剪裁人员按照要办事的意思完成剪裁,样衣师分局工艺要求制作出样衣来。
(3)童装唱板是什么扩展阅读:
服装制版是现代服装工程的一部分:现代服装工程是由款式造型设计、结构设计、工艺设计三个部分组成。服装制版就是其中的结构设计;它既是款式造型的延伸和发展,也是工艺设计的准备和基础。服装设计包括:
1、创作设计(款式图,包括款式、面料、色彩等等的表达)。
2、结构设计(也叫制版,版型处理或打版,每个部位的具体规格尺寸)。
3、工艺设计(也叫车位,一件成品的缝制过程)。
其中制版在中间是处于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整个服装设计里面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⑷ 好听的童装背景音乐有哪些最近的童装广告哦!
The show Lenka
New soul Lenka
这两首都挺好听的,都是Lenka唱的,很轻快,去听听哦!好的话给分啊!
⑸ 上板是什么
上板是处理音乐节奏的一种手段,与板式无关。即由节奏自由的散板,或由紧打慢唱的摇板转入固定节拍的节奏时,称为上板。如《望江亭》谭记儿的唱词“蒙师傅发恻隐把我怜念,”唱腔的前半部分是紧打慢唱的摇板,后边由摇板转入慢板,转入慢板的唱腔即称为上板。
⑹ 童装大小规格型号怎么区分
童装型号区分
大童:XL:58-60CM,中童:XL:50CM,中小童:XL:45CM,小童:XL:35CM。
1、一般情况下,儿童的头部占总身高的20%,体高占总身高的80%。为儿童选择服装时,通常以体高为标准。
2、儿童短裤长约等于体高的30%; 儿童衬衫长约等于体高的50%; 儿童裤长约等于体高的75%; 儿童茄克衫约等于体高的49%; 儿童西装长约等于体高的53%; 儿童长大衣约等于体高的70%; 女童连衣裙约等于体高的78%。
3、例如,身高为100厘米的女童,体高为100厘米的80%,约80厘米。如果选购一件连衣裙,衣长为80厘米的70%即56厘米长。如果选购一件衬衫,衣长为80厘米的50%即40厘米,如果您出门在外为家中的孩子选择童装,不妨按照这个公式计算一下,为孩子选一件满意合体的服装。
(6)童装唱板是什么扩展阅读:
选择方法:
选购童装时应充分考虑儿童的生理特点,要体现柔软、透气、舒适、安全的四大要点。
一、在质地选择上,宜全棉,忌化纤
首先,全棉面料比较柔软,而儿童的皮肤又比较娇嫩,全棉面料能温和地接触宝宝皮肤,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而化纤面料往往比较硬,容易刮伤宝宝皮肤,引起感染;其次,全棉面料具有很好的透气性,不会妨碍汗气的蒸发,让宝宝感觉舒适。而化纤面料就不具备这个特点,往往宝宝运动流汗了汗气又得不到及时的蒸发,导致宝宝衣服潮湿,如果不及时更换衣物,很容易感冒。
二、在颜色选择上,宜淡色,忌鲜艳
颜色很鲜艳的布料往往都含有很多化学染色残留,容易导致宝宝患皮肤病,所以在选择时应慎重。同时也应该注意,一些过于发白的衣料其实是添加了荧光剂的,这需要妈妈们在选择时加以辨认。
三、在做工选择上,宜精细,忌粗制滥造
小衣物的制作,应该精巧细致,毛边少,缝合仔细,线头清除,这样才能保证宝宝穿着舒适,不被粗制的衣料刮伤。
四、在大小款式选择上,宜宽松,忌紧绷
1、宝宝好动,如果穿着过紧,将不利于他四肢的舒展和活动,长期缺少活动,宝宝容易生病。应以宽松自然的休闲服装为主,给宝宝提供宽松的衣服,宝宝活动起来灵活自如,不仅心情愉悦,而且能加强锻炼,对宝宝身体健康大有好处,太宽松又显得不精神。选择易于穿脱的服装,如夹克衫、开门襟的松身衣、连衣裙、背心等,对年幼的孩子来说比较实用,三四岁大的孩子则可选择套头衫、运动服等。
2、孩子的裤子一般都是松紧带带,但有的松紧带过紧,会影响小儿呼吸和胸部骨骼的正常发育,宁愿稍微松一点。
3、开裆裤不适合已能爬、走的孩子穿,尤其女孩,尿道短,以免引起尿路感染。男孩不宜穿拉链裤,以免不慎把生殖器的包皮嵌入拉链中。
参考资料:网络-童装
⑺ 怎样打快板(一长三短)
竹板(即快板)的基本打法
一、五功三技
为了给下一步竹板击节的各种『板式』创造条件,必须加强〝臂〞、〝肘〞、〝腕〞,三方面的基本功训练,下面将『五功三技』的基本练习方法介绍如下:
1、『节子』的基本功分为五种,即:〝搧〞、〝撩〞、〝颠〞、〝摇〞、〝抖〞。
(1)搧功:将节子立直,〝食指〞横穿底板前隙,〝姆指〞自然扬起,〝中指〞、〝无名指〞、〝小指〞,贴在底板的后侧,随即〝腕子〞摇动,用底板撞击前四块板,发出〝嘀〞的声音,此动作就像搧扇子时手腕摇动一样。搧功要求动作自然,每半拍一个声音,速度平稳均匀。
(2)撩功:以〝搧功〞为基础,速度加快一倍,用底板将上块板〝撩〞起,发出〝嘀〞的声音,用此功增强腕力。
(3)颠功:将节子横握,姆指按在节子的顶端,肘、腕往上推动,使节子颠起,也发出单点〝嘀〞的声音,速度与撩功相同。
(4)摇功:将节子立起,侧面朝外,姆指放在弟一块板的腰部,腕子左右摇晃,用底板撞击前四块板,发出〝嘀〞的声音。当前四块托起的时候,再被姆指弹回,又发出〝嗒〞的声响,如此反复,前半拍为〝嗒〞,后半拍为〝嘀〞,速度均匀不要快。
(5)抖功:在〝摇功〞的基础上,腕子急速抖动,继续发出〝哗....〞的声音,速度要均匀,切忌忽快忽慢。
2、『大板』的基本功练习分为三种,即:〝握〞、〝挑〞、〝扬〞。
(1)握法:右手姆指为一方,其它四指为一方,将底板握住,侧面朝外,持板位置在拴绳处的下端,掌心与底板凹槽约有半个鸡蛋的空隙,手掌与竹板接触之处尽量密合,要能形成一个共鸣箱。肘和腕子向前推动,撞击前板,发出〝呱〞的声音。腕力似搧扇,速度较慢且均匀,手握竹板要松弛。
(2)挑法:将姆指穿入拴绳处,用虎口轻轻夹住底板,另四指松开,协从姆指的动作,手腕转动,底板与前板的下端撞击,发出〝台〞的声音,类似戏剧乐器〝小锣〞的声响。
(3)扬法:将底板握住后,臂往上扬,前板随着扬起的〝贯力〞,向上起翻,与底板成平行。然后,臂肘下落,发出〝呱〞的声音,反复进行。
另外还有一种综合〝挑法〞和〝扬法〞的操作。在上述〝挑法〞的基础,手腕转动更为用力,以底板下端与撞击前板,发出〝特〞的声音后,顺势将前板扬起。再将前板往下砸,发出〝呱〞的声音,反复进行。
二、合成
单项练习熟练之后,进入合成节段。可按〝数来宝〞,〝三、三、七〞的板式,基本点儿合成,口诀为:一二三、三二一、一二三四五六七,心念手打:(每小节为一拍)
口诀 :│ 一 二 │ 三 0 │ 三 二 │ 一 0 │
节子 :│ 嗒 嘀 │ 嗒 0 │ 嗒 嘀 │ 嗒 0 │
大板 :│ 特 0 │ 呱 0 │ 呱 0 │ 呱 0 │
口诀 :│ 一 二 │ 三 四 │ 五 六 │ 七 0 │
节子 :│ 嗒 嘀 │ 嗒 嘀 │ 嗒 嘀 │ 嗒 0 │
大板 :│ 特 0 │ 呱 0 │ 呱 0 │ 呱 0 │
练习要求:
(1)位置:敲打节奏时,〝节子〞与〝大板〞侧面朝外持板姿式,〝低〞不能超过腹部。在练习的时候,动作要求伸展,里外前后,左右上下,运动自如,为表演打下良好的基础,〝立搧〞、〝平撩〞,可进可退,防止一种姿式的倾向。
(2)节奏:以钟表速度做为节拍的标准,〝时钟〞、〝手表〞行走的速度有快慢之别,在练习时可采用各种速度,练习节奏的准确性。
(3)音量:要有〝强〞、〝弱〞的控制,要掌握节子方面的五指功能。其功能为:姆指为挡,食指为挑,中指为托,无名指为贴,小指为协。五指间互相配合,控制音量。
三、演唱板
演唱时,为配合各种句式,所采用的『板点』,用来烘托情节,这里称为『演唱板』。演唱板主要誁『节子』的运用:
1、基本点儿:
是叙述句子时用的板式,也是全段基础。使用时,将节子立起,侧面朝外,腕子左右扭动,先用底板将前四块板推起,发出『嘀』的声音,待回来时撞击底板,又发出『嘀』的音,当弟二次推起时,姆指横在节子的腰部踫出『嗒』的音,姆指又借样回撞击底板,又发出『嗒』的音,如此反复,要求速度均匀,较慢。
嘀×嘀嗒×嘀×嘀嗒×
2、单 点 儿:
姆指将节子的『顶端』按住,用腕将节子托起时,姆指下按,撞击底板机,发出『嗒』的单点机声音,此节奏适用于『垛板』为1/4节拍,速度较快。
嗒×××××××
3、双 点 儿:
腕子左右扭动将节子推动,姆指将节子的腰部挡回,撞击节子的底板机,推起时发出『嘀』的声音,挡回时发出『嗒』的声音,如同钟表的摇声、产生了双点节奏,适用于『俏口』的句式:
嘀嗒嘀嗒嘀嗒嘀嗒
4、垫 点 儿:
用于句子的结尾处。在演唱肘惟恐节子音量压演唱嗓音,因此,节子的音量要适当,当句子结束时,再加大节子的音量由于上述要求,才产生了『垫点儿』,但速度和演唱时一样,发出『嘀嗒』的声向,大致分为三种。
(1) 句尾垫点儿:
○满山.的森林密屋屋,○嘀嗒 嗒○
(2) 无板垫点儿:
句子演唱时无拍节,和说话样,使用垫点时再加节奏。象『山东快书』的句式演唱相仿,唱完一句后加『铜板』的过门儿。
二武松一听火往上撞。○嘀嗒嗒○
(3) 达花垫点儿:
句尾加垫点,发出『嘟』的长音,或句中加垫点机。
○一轮红日东方起,
看日出,(嘟.....嗒○)您奔东岳蹬泰山。
5、颠点儿:
将节子平端,放在腰的位置,姆指按住节子的『顶端』,腕子上下颠动,发出来『嗒』的单点声向,节奏1/4节拍,一字为一板,板起家出,字停板上的板式。
嗒××××××
6、火车点儿:
与火车行进时发出的节奏相仿。要求速度均匀,双人快板或数来宝适用此点机,因它节奏鲜明一拍即合。
嗒××嗒××嗒××嗒××
7、晃板:
无有节奏,姆指放在节子腰部腕子急速抖动,达续发出『哗』──的声音,表现紧张的情节适用于此点儿。
8、拈花:
将节子平端,用腕颠起发出『嘀』的声音,姆指放在节子的腰部,当颠起后踫出姆指发出『嗒』的音,随即挡回撞击底板机。姆指与拈花相似。胳膞可伸、可缩、可前、可后、可长、可短、可上、可下,此节奏适用于配合各种人物的动作,表现快活。
嘀嗒嘀嗒×嘀嗒嘀嗒×
9、凤 点 头:
姆指将节子的顶端按住,拳至与耳相齐,肘腕大幅度甩下,至左半姆相齐,发出『嘀』的音,然后,肘腕臂拈又拳至耳齐,发出『嗒』的音,如此反复,由于节子上下舞动如鸡啄碎米,因此称为『凤点头』,此点机适用于『贯口』或『结尾』时使用。
嘀嗒嘀嗒嘀嗒嘀嗒
10、混合点儿:
前边所述各种板式的结合。『单点儿』、『双点儿』、『晃板』,等达环套用,可根据情节变化,起承结合,配合不同的板点机,也许一句当中前半句是『火车点儿』,后半句就改为『风点头』。总之,变换频繁,适用于一些高难度的情节及人物处理,混合点的创造在人物多变,情节复染的处理上,给快板书演唱表演,解决了很大的困难。
四、开场板
〝开场板〞使用于快板书演唱的开端,起到很好的〝拢神〞效果(凝聚观察的注意力),更是快板书表演的一大特色。在前两节的竹板操作基础上,〝开场
板〞更重于左右两手,节子与大板的互相搭配,难度也更大。〝开场板〞是由各种不同的板式所组成的,组合则因人而异,可以任意拆组。由于〝快板书〞演唱
的派别不一样,〝开场板〞的演奏也不同,这里综合几位快板书名家的打法,分类解说,参照如下:
1、基 础 板:
是开场板的主要板式,也是各种花点儿,转换的扭带。起着运接的作用,是最基础的点儿,由始至终全用此点儿贯穿。起板时,节子甩动两下发出〝嗒、嗒〞的两声响,规定出节奏,然后大板与节子配合。
节子:│ 嗒 0 │ 嗒 0 │ 嗒 嘀喀│ 嗒 嘀 │ 嗒 嘀 │ 嗒 0 │
大板:│ 0 0 │ 0 0 │ 特 0 │ 呱 0 │ 呱 0 │ 呱 0 │
2、鸳鸯点儿:
大板采用〝下点上敲〞的板式。下点时,姆指穿入两块竹板之间,撑住线绳处。以右手虎口夹住底板,向左敲打前板,发出〝台、台〞像小锣一般的声音。然后扬起前板,连续板落,发出〝呱〞的声音。由于细声粗声结为一体,故称之为〝鸳鸯点儿〞。
节子:│ 嗒 嘀喀│ 嗒 嘀 │ 嗒 嘀 │ 嗒 0 │
大板:│ 台 台 │ 0 台 │ 0 台 │ 台 0 │
节子:│ 嗒 嘀喀│ 嗒 嘀 │ 嗒 嘀 │ 嗒 0 │
大板:│ 特0 │ 0 呱 │ 0 0 │ 呱 0 │
3、马蹄点儿:
这种板式酷似马蹄行走的声音,发出〝勃〞,〝得〞的声响。演奏时,右手掌握住大板的底板,拇指横在底板上部打孔穿线处,其余四指弯在底板前面侧边;掌心拱起,捂住底板的瓦垄处(凹面),形成〝共鸣箱〞。手腕转动,用底板敲击前板,发出〝勃〞的声音。然后掌心动作不变,用姆指和食指原地捏住,固定底板,其余三指张开;手腕转动,用底板敲击前板,发出〝得〞的声音。
节子:│ 嗒 嘀喀│ 嗒 嘀喀│ 嗒 嘀喀│ 嗒 嘀喀│
大板:│ 勃 0 │ 得 0 │ 勃 0 │ 得 0 │
4、剃头:
演奏此板式时,节子不再抖动。用姆指将节子的腰部捏住,靠虎口的张合,以中指、无名指、小指,托动底板,撞击前四块板,发出〝夹〞的声音。
右手大板扬起,上端相迭,用虎口握住两板迭接处,两板平行成一字。转动手腕,以大板前板的前缘,往节子底板的顶端敲击,发出〝啪〞的声音。
然后再以大板前板的前缘,搭在节子底板的顶端,顺势拉下,在节子的前四块板上端,轻轻括出较长的〝聒~〞的声音。
节子:│ 夹 0 │ 夹 0 │ 夹 0 │ 夹 0 │
大板:│ 0 啪 │ 0 聒~│ 0 啪 │ 0 聒~│
5、滚板:
衔接在〝剃头〞板式之后专用的板点。由于大板的动作,呈现划弧一般的滚动,所以称为〝滚板〞,共有三个碰击点。当〝剃头〞板式收尾时,也就是〝聒~〞的声音一完,左手腕向上翻转,以节子下端,撞击大板前板的凸面中段,发出〝翻〞的声音。接着,节子不动,右手腕向上翻转,手往上抬,令大板底板凸面下端,撞击节子下端,发出:〝挑〞的声音。随即,在节子发出两拍〝夹、夹〞的声音中间,右手掌心向上,反握大板,以底板下端,向左横向撞击节子第一块板的中段处,发出〝撞〞的声音。
节子:│ 夹 0 │ 夹 0 │ 夹 0 │ 夹 0 │ 夹 0 │
大板:│ 0 啪 │ 0 聒~│ 翻 挑 │ 0 撞 │ 0 0 │
6、莲花板:
用运腕力,将节子快速抖动,发出〝嘟~〞的声音;延长两拍后,用大板将节子的节奏切住,这就是莲花板的打法。 由于〝嘟~〞的声音达续两拍,比起其它板式的节奏花样要特殊,因此称为〝莲花板〞。
节子:│ 嘟....│....0 │ 嘟....│....0 │ 夹 0 │ 嘟....│....0 │
大板:│ 0 0 │ 呱 0 │ 0 0 │ 呱 呱 │ 0 呱 │ 0 0 │ 呱 0 │
7、连板:
大板高高扬起,达续敲出,节子根据大板的拍节,配合节奏。此板式在〝对口快板〞或〝数来宝〞中经常使用。
节子:│ 嗒 嘀喀│ 嗒 嘀喀│ 嗒 嘀喀│ 嗒 0 │
大板:│ 呱 0 │ 呱 0 │ 呱 0 │ 呱 0 │
8、收尾板:
开场板即将结束时使用,速度缓缓减慢,为起唱做好准备。
节子:│ 嗒 嘀喀│ 嗒 嘀 │ 嗒 嘀 │ 嗒 0 │
大板:│ 特 0 │ 0 呱 │ 0 0 │ 呱 0 │
节子:│ 嗒 嘀喀│ 嗒 嘀 │ 嗒 0 │
大板:│ 特 0 │ 0 呱 │ 0 0 │
节子:│ 嗒 0 │ 嗒 嘀喀│ 嗒 嘀 │ 嗒 嘀 │ 嗒 0 │
大板:│ 特 0 │ 特 0 │ 0 呱 │ 0 0 │ 呱 0 │
节子:│ 嗒 嘀喀│ 嗒 嘀 │ 嗒 0 │
大板:│ 0 0 │ 0 0 │ 呱 0 │
快板是一种汉族说唱艺术,属于中国曲艺韵诵类曲种。早年称作"数来宝",也叫称"顺口溜"、"流口辙"、"练子嘴",是从宋代贫民演唱的"莲花落"演变发展而成。快板最初是作为乞丐沿街乞讨时使用的一种要钱或者要饭的方式和手段,历史相当久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快板才真正作为曲艺艺术的一种表演形式而存在。建国后,快板艺术取得了极大的发展,形成了闻名全国的三大艺术流派,即:高派(高凤山)、王派(王凤山)、李派(李润杰)。
快板表演方式简单,有单口、对口、群口三种表演方式。唱词合辙押韵自由,一段唱词可以自由转韵,称为"花辙"。表演时演员用竹板或者击打节拍,一般只表演说理或抒情性较强的短篇节目,快板书艺术形成后,也开始着重创作并表演长篇书目。快板艺术在发展的同时,也在历史上各个时期受地域环境、地方方言和表演风格的不同,派生出诸多分支,如:数来宝、莲花落、竹板书、说鼓子、快板书、御板书、小快板、天津快板、陕西快板、兰州快板、武安快板、四川金钱板、绍兴莲花落等表演形式。
⑻ 我现在被一家童装公司骗了,服装货不对板。吊牌上有两个价格,给看的是低价卖出却按高价计算,我该怎么办
你有留样品吗?还有验样品时的价格单据一类的,这都是证据
这些能证明那公司存在欺诈,你可以找个公司协商,协商不成的你可以起诉解除合同,要求赔偿损失
千万别仲裁,那个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