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衣服安全等级其他是什么意思
衣服有3种安全类别:
衣服标签上的信息中,以A、B、C分类的“安全类别”与健康息息相关,在选购时,要看好其安全类别是否符合个人需要及服装种类。
纺织产品的安全级别是根据国家标准分类的:
A类婴儿能穿
A类是婴幼儿纺织产品,即年龄在36个月及以下婴幼儿穿着或使用的纺织产品,如尿布、高档内衣、睡衣、床上用品等;
B类可做内衣
B类是直接接触皮肤的纺织产品,即在穿着或使用时,产品的大部分面积直接与人体皮肤接触的纺织产品,如衬衣、T恤衫、裙子、裤子等;
C类不能贴身
C类是非直接接触皮肤的纺织产品,即在穿着或使用时,产品不直接与人体皮肤接触,或仅有小部分面积直接与人体皮肤接触的纺织产品,如外套、窗帘、桌布等。
新衣服上含有甲醛:
说到甲醛,不少人都会心头一紧。网上甚至有传言说,新衣服不洗就穿会因甲醛超标致癌。
在衣服加工的过程中,甲醛发挥了除皱、保色的作用。其实衣服的标签上把甲醛的含量都标得明明白白。
不同类别产品还体现了甲醛含量和酸碱值(pH值)等指标。
A类产品的甲醛含量必须低于20毫克/千克,pH值允许在4.0~7.5的偏酸性范围。
B类产品甲醛含量低于75毫克/千克,pH值与A类产品一样。
C类产品甲醛含量要求低于300毫克/千克,pH值允许在4.0~9.0范围。
pH值是溶液酸碱性的度量,一般情况下,人体皮肤的pH值在5.5~7.0之间不等,略呈酸性,皮肤的酸性环境可以抑制某些致病菌的生长繁殖,保护皮肤免遭感染。
纺织品的pH值是生产加工过程决定的,皮肤接触了残留在衣服上的酸碱,会导致过敏;纺织品pH值过高或过低,不仅刺激皮肤,还可能使皮肤感染。
不过,不用过分担心,新衣服经过洗涤、晾晒一段时间后,甲醛会基本挥发、分解掉。
专家建议,挑选贴身衣服时,尽量避免颜色过深的,如大红、大绿、深蓝等,因为颜色越深,衣物在染色过程中使用的染色剂就越多,接触染料中有害物质的机会就越大。
2. 皮短裤安全类别什么
摘要 您好,非常荣幸能够替您解答这个问题,。衣服的吊牌上,大致分为A类、B类、C类。一般的内衣、袜子围嘴等安全类别为A类;B类是指能直接接触皮肤的衣物,比如短袖短裤、睡衣等。而C类是指非直接接触皮肤衣物。
3. 衣服的安全等级分类
一、衣服的安全类别
根据国家纺织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GB 18401-2010)这个强制标准的规定,对我国的纺织品服装安全类别划分了三等级。
A类:婴幼儿用品,指36个月以内婴幼儿所使用的纺织品服装。包括婴儿服装、服饰、围嘴、帽子、尿布、纸尿裤、床上用品在内的所有婴幼儿纺织服装用品,均属于A类安全级别。不直接接触皮肤的窗帘、床垫等不在此类。
B类:直接接触皮肤用品,指在穿着或使用过程中产品的大部分面积与皮肤直接接触的纺织产品。如内衣、衬衫、泳衣、袜子、围巾、夏季裙装、裤装、床单、被罩、毛巾等纺织品。
C类:非直接接触皮肤用品,指在穿着或使用过程中不直接接触皮肤或只有小面积与皮肤接触的纺织品。如外套、秋冬裤子、裙子、地毯、床罩、挂毯、窗帘、桌布等纺织品。
二、不同安全类别对应的质量指标
之所以对纺织品服装进行不同安全类别的标注,是为了明确对这三类纺织产品的内在安全性指标的检测要求。具体要求见下表,此表是国家纺织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的核心内容。
根据消费品使用说明-第4部分纺织品和服装使用说明(GB5296.4-2012)标准规定,纺织品服装的使用说明上必须根据GB 18401进行正确的安全类别标注。通常服装都是标注在吊牌上,如上图所示。
四、服装使用说明其内容
除了国家纺织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外,消费品使用说明是服装标准中最重要的一个强制执行标准,该标准的现行版本为GB5296.4-2012,于今年的5月1日起开始执行。
在新修正的标准中对服装使用说明的内容做了如下要求:
1、制造者名称地址;
2、产品名称;
3、产品号型或规格;
4、纤维成分及含量;
5、维护方法;
6、执行的产品标准;
7、安全类别;
8、使用和贮藏注意事项。
这八项内容除了第八项可以在没有特殊说明时不必标注,其余七项都必须在服装或者纺织品上体现,其中号型、纤维成分及含量以及维护方法还需要以耐久性标签的形式缝制在服装上。
使用说明是服装质量最直接的了解渠道,是服装检验的重点,是消费者对服装进行维权的最直接依据,服装必须保证使用说明的正确、清晰。其中安全级别是服装内在质量的重要体现,无论是制造商还是消费者都应当充分重视这一细节。
4. 2020服装执行标准和安全类别是什么
2020服装执行标准和安全类别:
一、 梭织:
1、衬衫:GB/T2660-1999。
2、棉服装:GB/T2662-1999。
3、男西服 大衣:GB/T2664-2001。
4、女西服 大衣:GB/T2666-2001。
5、男、女西裤:GB/T2666-2001。
6、羽绒服装:GB/T14272-2002。
7、丝绸服装:GB/T18312-2000。
8、丝绸围巾:GB/T43014-2001。
9、睡衣套:GB/T81001-1991。
10、连衣裙,裙套:FZ/T81004-2003。
11、牛仔服装;FZ/T81006-1992。
二、针织:
1、棉针织内衣:GB/T8878-2002
2、袜子:FZ/T73001-2004。
3、桑蚕丝针织服装:FZ/T43015-2001。
4、文胸:FZ/T73012-1998。
5、低含毛混纺及纺毛针织品:FZ/T73005-2002。
6、腈纶针织内衣:FZ/T73006-1995。
7、针织运动服:FZ/T73007-2002。
8、针织T恤衫;FZ/T73008-2002。
9、羊绒针织品;FZ/T73009-1997。
10、针织工艺品:FZ/T73010-1998。
11、针织腹带:FZ/T73011-1998。
12、针织泳装:FZ/T73013-1998。
三、安全标识:GB18401-2003。
分A、B、C三类安全指标:A类婴幼儿用品、B类直接皮肤的产品、C类非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
A类: 婴幼儿纺织产品应符合A类要求。根据国家规定,年龄在36个月及以下的婴幼儿穿着或使用的纺织产品,如尿布、内衣、围嘴儿、睡衣、手套、袜子、帽子、外衣、床上用品等,必须达到A类标准。
B类: 直接接触皮肤的纺织产品至少应符合B类标准。这类纺织产品指的是在穿着和使用时,产品的大部分面积直接与人体皮肤接触,如内衣、衬衣、T恤、裙子、裤子、袜子。
C类: 非直接接触皮肤的纺织产品至少应符合C类标准,如冬天穿的厚外套、大衣、羽绒服、厚裤子等。
5. 服装的安全类别“A\B\C”分别指的是什么
国家强制性标准GB 18401-2003《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里有说明:A类为婴幼儿用品;B类为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C类为非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
6. 衣服安全类别a类b类c类
A类为婴幼儿服装,B类为直接接触皮肤类服装,C类为非直接接触皮肤类服装。
根据我国强制性国家标准GB18401《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对纺织品服装提出的基本安全技术要求中,第四章产品分类,第一节有明确规定产品分为3类:
A类:婴幼儿用品;对应类型为尿布、尿裤、内衣、围嘴、睡衣、手套、袜子、外衣、帽子、床上用品。
B类: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对应类型为文胸、腹带、背心、短裤、棉毛衣裤、衬衣、(夏天)裙子、(夏天)裤子、袜子、床单。
C类:非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对应类型为毛衣、外衣、裙子、裤子、窗帘、床罩、墙布、填充物、衬布。
第五章第二节规定,婴幼儿用品应符合A类产品的技术要求,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至少应符合B类产品的技术要求,非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至少应符合C类产品的技术要求,其中窗帘等悬挂类装饰产品不考核耐汗渍色牢度。
婴幼儿用品必须在使用说明上标明"婴幼儿用品"字样。其他产品应在使用说明上标明所符合的安全技术要求类别(例如:A类、B类或C类)。产品按件标注一种类别。
7. 衣服吊牌上的安全技术类别B类,什么意思,这是如何定位的
1、B类为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
2、A类是指婴幼儿用品,即年龄在36个月以内的婴幼儿穿着或使用的纺织产品,如尿布、尿裤、内衣、围嘴儿、睡衣、手套、袜子、外衣、帽子、床上用品;
B类指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即在穿着或使用时,产品的大部分面积直接与人体的皮肤接触的纺织产品,如文胸、腹带、背心、短裤、棉毛衣裤、衬衣、(夏天)裙子、(夏天)裤子、袜子、床单;
C类指非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即在穿着或使用时,产品不直接与人体皮肤接触、或仅有小部分面积直接与人体皮肤接触的纺织产品,如外衣、裙子、裤子、窗帘、床罩、墙布、填充物、衬布。
拓展资料:
根据《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GB 18401-2010》的相关参数规定,要求衣服中的甲醛含量、PH值(酸碱度)、色牢度、异味和可分解芳香胺染料共计五项必须达标,根据纺织产品与人体接触的程度和婴幼儿的特殊情况,将纺织产品划分为:A类:婴幼儿用品;B类: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C类:非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
异味的判定采用嗅觉评判的方法,评判人员应是经过一定训练和考核的专业人员。样品开封后,立即进行该项目的检测。试验应在洁净的无异常气味的环境中进行。操作者须戴手套,双手拿起试样靠近鼻腔,仔细嗅闻试样所带有的气味,如检测出有霉味、高沸程石油味(如气油、煤油味)、鱼腥味、芳香烃气味中的一种或几种,则判为"有异味",并记录异味类别。否则判为"无异味"。应有3人独立评判,并以2人一致的结果为样品检测结果。
8. 服装安全技术类别 C类和B类品分别有哪些
根据《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规定,服装安全技术类别是按照衣服中的甲醛含量分类的,有3中类别:
1、A级的标准是≤20mg/公斤,是婴幼儿纺织产品,即年龄在36个月及以下婴幼儿穿着或使用的纺织产品,如尿布、高档内衣、睡衣、床上用品等;A类产品的甲醛含量必须低于20毫克/千克,pH值允许在4.0~7.5的偏酸性范围。
2、B类则是≤75mg/公斤,B类是直接接触皮肤的纺织产品,即在穿着或使用时,产品的大部分面积直接与人体皮肤接触的纺织产品,如衬衣、T恤衫、裙子、裤子等;B类产品甲醛含量低于75毫克/千克,pH值与A类产品一样。
3、C类为≤300mg/公斤,C类是非直接接触皮肤的纺织产品,即在穿着或使用时,产品不直接与人体皮肤接触,或仅有小部分面积直接与人体皮肤接触的纺织产品,如外套、窗帘、桌布等。C类产品甲醛含量要求低于300毫克/千克,pH值允许在4.0~9.0范围。
(8)裤子的安全类别是什么扩展阅读:
国家标准中专门将婴幼儿、儿童服装等纺织产品分成了A、B、C三大类,不同类别有不同的安全技术要求。其中,婴幼儿纺织产品应符合A类要求,直接接触皮肤的儿童纺织产品至少应符合B类要求,非直接接触皮肤的儿童纺织产品至少应符合C类要求。
这样一来,家长给孩子选购婴童产品时,不仅要关注颜色、样式是否好看、可爱,更要注重产品安全,特别是要仔细看产品的标识:购买婴幼儿服装等产品时,要选购标签上标明“GB 31701 婴幼儿用品”字样的产品;
购买儿童服装等产品时,要看标签上是否标注了“GB 31701 B类”或者“GB 31701 C类”;如果是购买直接接触皮肤的儿童服装等产品,要看是否有“GB 31701 B类”字样。
9. 梭织休闲裤执行标准安全类别
梭织休闲裤执行标准安全类别如下
2020服装执行标准和安全类别:梭织1、衬衫:GB/T2660-1999。
2、棉服装:GB/T2662-1999。
3、男西服 大衣:GB/T2664-2001。
4、女西服 大衣:GB/T2666-2001。
5、男、女西裤:GB/T2666-2001。
6、羽绒服装:GB/T14272-2002。
7、丝绸服装:GB/T18312-2000。
8、丝绸围巾:GB/T43014-2001。
9、睡衣套:GB/T81001-1991。
10、连衣裙,裙套:FZ/T81004-2003。
11、牛仔服装;FZ/T81006-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