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古代男子18岁加冠礼节被称为什么礼
古时候男子二十弱冠举行的是冠礼;
弱冠。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帽子,指代成年。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不能用于女子。古时候,不论男女都要蓄留长发的,等他们长到一定的年龄,要为他们举行一次“成人礼”的仪式。男行冠礼,就是把头发盘成发髻,谓之“结发”,然后再戴上帽子,在《礼记·曲礼上》记有:男子二十冠而字。意思是,举行冠礼,并赐以字。冠岁,意思就是男子二十岁了,说明他刚刚到了成人年龄,二十岁也称“弱冠之年”。出处《礼记·曲礼上》“(男子)二十曰弱冠”。
Ⅱ 古代男女成年都要举行成人礼,这些“冠礼”是如何举行的
男孩的成人礼叫做冠礼,女孩的成人礼叫做笄礼,都是在头上戴东西,男孩带的是冠,女孩带的是发簪。
女孩的笄礼年龄要比男孩稍微早一点,大概在十五岁算是成年,在古代成年的意思就是可以出嫁了,这个时候就要举行笄礼,不过在古代重男轻女严重,所以笄礼并不多见,古代的孩子无论男孩女孩出生以后都是散着头发的,举行成年礼就是把头发挽起来,用笄簪上。
冠礼由自己家的父亲或者长兄主持,先是占卜,找合适的日子,提前三天通知宾客,一共得三次加冠,第一次表示成年了,第二次表示可以服兵役了,第三次表示可以祭祀了,完事了男孩还要去拜见母亲,宾客为他取字,还要拜见地方长官、长辈、兄弟什么的,据说要有十几个步骤,咱们这是简化说的,先秦的时候冠礼是非常繁琐的,后来就变得简便多了。
Ⅲ 日本的成人礼是什么
元服礼。
这天,年满二十岁的日本男女青年,都要穿上漂亮的传统和服或西装,集合在市民会馆前,举行成人礼仪式,以庆祝自己被纳入成年的行列。
有成人青年的家庭,一般都要举行家庭庆祝会,或在餐厅举行。各城镇、乡村的政府机构,也会在这天,把成人的青年集中起来,举行庆祝活动。
在日本政府机构举行的成人式活动中,日本政府官员除了祝贺、勉励青年,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已经长大成人,希望他们在今后不平坦的生活道路上勇往直前的同时,还往往强调要珍视首次取得的选举权。
(3)成人礼用的帽子叫什么扩展阅读
古代日本,元服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请贵人为束发。
二、由大宾加冠。
1、由于封建等级地位的不同,加冠时又分为用冠和用"乌帽子"(古代的一种礼帽)两种。平安时代,官职三位以上和四、五位中经特殊允许可以进入清凉殿的人,加冠时方可用冠;
2、六位以下没有上殿资格的人则用乌帽子。随着时代的变迁,到了镰仓幕府时期(1185-1333年),冠礼时,一般用乌帽子而不用冠了,所以成年式又叫"乌帽子祝"。
3、历史进入16世纪,用乌帽子加冠的仪式只限于贵族上层社会和神职人员,而其他人只剃去额上头发,留下名为"月代"的发式(原来那种剃光前额的发式叫做“月代”),就算成年。
三、着成人服装。近代,在平民百姓中尚出现了以系兜裆布祝贺成年的礼仪。孩子到了13岁左右,母亲的亲属赠其漂白布或红布表示祝贺。
日本仿效我国旧礼制,始行加冠制度在天武天皇十一年(西元683年)。按中国古代阴阳学说,冠日多选甲子、丙寅吉日,特别以正月为大吉。
1948年,日本政府根据民俗规定满20岁的人要过“成人式”,目的是要让青年意识到自己已成为社会的正式成员。
Ⅳ 古代的成人礼是什么样的“冠礼”与“笄礼”是什么
古代的成人礼一般都会举办仪式,然后邀请亲朋好友过来一起见证,而男子的成人礼一般被称为冠礼,女子的成人礼一般称为笄礼。冠礼一般是男子在20岁的时候举行,而笄礼是女子在15岁时就会举办的,主要还是为了告诉众人,这孩子长大了,可以成家立业了。
古时候男子的冠礼和女子的笄礼其实除了告诉当事人你已经长大以外,大办酒席的原因也是为了告诉亲朋好友,我家有女初长成,我家有儿待娶亲,让更多人知道以便子女有段好姻缘。现在并没有冠礼和笄礼之分,但是人们在18岁成年的时候还是会有自己独特的纪念方式。其实我认为古时候的成人礼和现在的成人礼相比更庄重一些,让人的印象也更加深刻,无论是古时候还是现在,成人礼都代表自己已经长大,可以独立生活了,需要和过去稚嫩的自己说再见。
Ⅳ “弱冠”是多少岁,男子加冠是多少岁,“弱冠”和“加冠”有什么区别
弱冠:男子满20岁;加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成年。
区别:“弱冠”是称号,“加冠”一种礼仪。
Ⅵ 古代成人礼三次加戴的帽子分别叫什么
初加:发笄和罗帕、素色的襦裙,似中衣。衣缘没有文饰,腰带用普通的细布带。
再加:发簪、曲裾深衣。
三加:钗冠。正式的大袖长裙礼服,上衣下裳制。佩绶等饰物。
衣服的摆放:按顺序分别叠好、衣领朝东,由北向南依次置于席上,席置于场地东侧;要加的发饰,由有司捧在盘里,立于场地西册,面朝南,从东到西排开,依次是:发笄、发簪、钗笄。
(6)成人礼用的帽子叫什么扩展阅读:
古代的成年礼本意是为了禁止与未成年的异性通婚。冠礼是成年礼的一种高级和代表性形式,也可以说是对成年人婚姻资格的一种道德审查。
冠礼从氏族社会盛行的成丁礼演变而来,一直延续至明代。具体的仪式是由受礼者在宗庙中将头发盘起来,戴上礼帽。由于要穿戴的服饰很多;
包括冠中、帽子、幞头、衣衫、革带、鞋靴等,于是分为3道重要程序,分3次将不同材料制成、代表不同含义的帽子一一戴上。“三加”之后,还要由父亲或其他长辈、宾客在本名之外另起一个“字”,只有“冠而字”的男子,才具备日后择偶成婚的资格。
Ⅶ 成人礼帽子为什么都是红色
增加喜庆色彩。成人礼的帽子采用红色应该是有三方面的考虑。
1、红色代表的是红红火火,热情洋溢,正对应了年轻人像朝阳一样的年纪。
2、红色在中国的文化里是代表着一种吉祥正义的颜色。
3、红色鲜艳、靓丽醒目,以示未来的出人头地,前程似锦。更能增加喜庆的色彩。
Ⅷ 男子要三次加冠才算是真正的成年,这三次加冠分别是什么
在古代,成人礼可以说比现代的婚礼还要隆重,古代人十分看重成人礼,在成人礼上男子要三次加冠才算是真正的成年,那么这三次加冠分别是什么?每次的含义是什么?
当然这只是一般士人的加冠礼,对于贵族或者皇帝来说,还有第四冠甚至第五冠,因为他们在古代的地位要高很多。当然对于穷人来说,他们并没有足够的资金撑起这场加冠礼,即使是在士人之中,嫡长子和庶子的加冠礼也有着很大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