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近代的唐装知识,及使用的技术改良唐装哪里有比较好的
唐装名称起源
“唐装”一词,来源于海外,盛唐时期,声誉远播海外,那时起海外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明史•外国真腊传》言:“唐人者,诸番(外国人)呼华人之称也。凡海外诸国尽然。”在东南亚的华人居住区,因而被称为“唐人街”,华侨自称唐人,也是由于自古以来唐朝是让中国人为之骄傲的朝代。从此,把“唐人街”的“唐人”穿的中国民族服饰称为“唐装”,在2001年的上海APEC会议上,中国作为东道主请前来参会的亚洲及太平洋经济体的领导人穿“唐装”,并由之而掀起“祥和喜庆”的“唐装”新潮,自清代以来在唐装的基础上不断加入现代改良元素,达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唐装旗袍的复古元素对服装的影响也将越来越大。
现在的改良唐装经过加入流行时尚元素,更加年轻化。比较知名的唐装旗袍生产品牌——木棉道。现在在网络上做的很不错,在阿里巴巴平台输入“木棉道”就可以很容易找到,附上图片
㈡ 木棉道唐装旗袍网的发展历史
2008年起,木棉道已分别在北京、上海、杭州、苏州、广州、深圳等全国一、二线城市着陆。德宝公司以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为已任,坚持手绘、蜡绘民族服装为主要线路。
2011年年初,由于韦先生的介绍,RA团队与木棉道沈平先生结缘,并很快得到沈平先生的认可。同时成立了RA木棉道网络销售部,RA木棉道借助阿里巴巴平台、淘宝网、网络等等网站,迅速将木棉道品牌中国风服装宣传推广出去。
㈢ 木棉道女装是名牌吗,木棉道唐装旗袍网哪里有卖
木棉道旗舰店最新的购买评价 n师:穿上很凉快,比以前买的另外一款薄很多,适合夏天穿。 二月人鱼:款式妈妈喜欢,就是人太瘦了穿起来显的宽 绿茶:第一次买木棉道的衣衣,很喜欢的风格。面料不错,颜色较图片暗些,尺码有些偏大,不过宽松点也好。很好的店家,购物非常舒心。全五分啦。
㈣ 旗袍的历史
旗袍源于是满族服装,由于女式旗袍妇女穿上显得秀美窈窕,因此便成为全国各族妇女普遍喜爱的一种民族文化服装,并且在国际上也享有盛名。
1840年以后进入近代,西洋文化浸袭着中国本土文化,许多沿海大城市,尤其是上海这样的大都会,因华洋杂居,得西文风气之先,服饰也开始发生潜在的变革。 风行于本世纪20年代的旗袍,脱胎于清代满族妇女服装,是由民国妇女在穿着中吸收西洋服装式样不断改进而定型的。当时无专业服装研究中心,服装式样的变化以千家万户,在时代风尚的影响下不断变化。 从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末,中国旗袍风行了20多年,款式几经变化,如领子的高低、袖子的短长、开衩的高矮,使旗袍彻底摆脱了老式样,改变了中国妇女长期来束胸裹臂的旧貌,让女性体态和曲线美充分显示出来,正适合当时的风尚,为女性解放立了一功。青布旗袍最为当时的女学生所欢迎,一时不胫而走 刘亦菲旗袍照
,全国效仿,几乎成为20年代后期中国新女性的典型装扮。值得一提的是,当时作为领导服装潮流的十里洋场中摩登女郎、交际名媛影剧明星等,在旗袍式样上的标新立异,也促进了它的发展,其中如交际花唐瑛等人,最早在上海创办的云裳时装公司便是。自30年代起,旗袍几乎成了中国妇女的标准服装,民间妇女、学生、工人、达官显贵的太太,无不穿着。旗袍甚至成了交际场合和外交活动的礼服。后来,旗袍还传至国外,为他国女子效仿穿着。[1] 30年代和40年代是旗袍的黄金时代,也是近代中国女装最为光辉灿烂的时期。这时的旗袍造型纤长,与此时欧洲流行的女装廓形相吻合。此时旗袍已经完全跳出了旗女之袍的局限,完全是一个"中西合璧"的新服式了。先是有了"别裁派"的说法。旗袍的局部被西化,在领、袖外采用西式的处理,如用荷叶领、西式翻领、荷叶袖等,或用左右开襟的双襟。这些改革的应用虽并不广泛,但表示了当时人们思想上的自由,旗袍原有的程式不再是必须遵循的。旗袍与西式外套的搭配也是"别裁派"的一个特点,这使得旗袍进入了国际服装大家族,可以与多种现代服装组合,用现在的话来说,它已经"国际化和现代化了"。20年代的旗袍仍然宽大平直;与沁时流行的倒大袖相呼应,旗袍的下摆比较大,整个袍身也是呈"倒大"的形状。但肩、胸乃至
[2]腰部,则已呈合身之趋势。张爱玲说:"初兴的旗袍是严冷方正的,具有清教徒的风。"这位以善于观察和描述时装的女作家所说的"初兴",如果是指20年代,那"严冷方正"一定是她童年的印象了。 30年代末出现了"改良旗袍"。旗袍的裁法和结构更加西化,胸省和腰省的使用旗袍更加合身,同时出现了肩缝和装袖,使肩部和腋下也合体了。有人还使较软的垫肩,谓之"美人肩"。这表明女性开始抛弃以削肩为特征的旧的理想形角。这些裁剪和结构上的改变,都是在上海完成的。上海鸿翔公司的后人金泰钧先生对此坚信不疑。他本人虽未亲身经历了这一过程的全部,但他在40年代工作于鸿翔时,还可从老师傅处获得有关于此的很多消息。这时旗袍已经成熟已经定型,以后的旗袍再也跳不出30年代旗袍所确定的基本形态,只能在长短、肥瘦及装饰上作些变化。全世界女性们所钟爱的旗袍,就是以30年代旗袍为典型的。而30年代的旗袍,就是以海派旗袍为楷模的。
二十世纪20年代,受西方服饰影响,经改进之后的旗袍逐渐在广大妇女中流行起来。旗袍的样式很多,开襟有如意襟、琵琶襟、斜襟、双襟;领有高领、低领、无领;袖口有长袖、短袖、无袖;开衩有高开衩、低开衩;还有长旗袍、短旗袍、夹旗袍、单旗袍等。改良后的旗袍在20世纪30年代,几乎成为中国妇女的标准服装。
此时的时装流行中心早已由苏、扬移至上海。上海又是妇女寻求解放的重镇。传教士、商人、革命党人竞相创办女学,掀起了一股女权运动浪潮,寻求解放的社会大气候荡涤着服饰妆扮上的陈规陋习,趋向于简洁,色调力求淡雅,注重体现女性的自然之美。旗袍最初是以马甲的形式出现,马甲长及足背,加在短袄上。后将长马甲改成有袖的式样,也就成了新式旗袍的雏形。据说得风气之先的上海女学生是旗袍流行的始俑者。当时的女学生作为知识女性的代表,成为社会的理想形象,她们是文明的象征、时尚的先导,以至社会名流时髦人物都纷纷作女学生装扮。
1911年辛亥革命风暴骤起,推翻了满族统治者,摧毁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为西式服装在中国的普及清除了政治障碍,同时也把传统苛刻的礼教与风化观念丢在了一边,解除了服制上等级森严的种种桎梏。服装走向平民化、国际化的自由变革,已经水到渠成,旗袍由此卸去了传统沉重的负担。由于满族统治政权的消亡,旗袍此时穿着者甚少。西式中式装扮熙熙攘攘纷繁并处。旧式的旗女长袍既被摒弃,新式旗袍则在乱世妆扮中开始酿成。 民国之初——悄然过渡过的旗袍。 20世纪初,中国政治风云跌宕。辛亥革命废除帝制,创立民国,剪辫发,易服色,摧枯拉朽,推翻了满族封建统治者,把属于封建朝代的冠服等级制度送进了历史博物馆,这一切为新式旗袍的延生创造了条件。 李玲玉旗袍照
辛亥革命后“达拉翅”、“花盆底”等旗女的特征装束在一夜之间销声匿迹…… 1924年,末代皇帝溥仪被逐出紫禁城,清朝冠服就此成为绝唱。1920年前后,新文化运动的春潮唤醒了人们对美的渴望。 这一时期,上海成为以女性妆饰的新展示台,追求服饰的新颖时髦成为当时的社会风尚,时髦女子对政治与服饰流行有着双重的敏感。 受日本式服装影响,20世纪10年代和20年代早期,"文明新装"开始流行,女学生与女教师爱着的黑色裙成为时尚。 20年代——倒大袖与新样式。 20世纪10年代和20年代早期,城市女性中时兴过一阵“文明新装”。 30年代——黄金时代(i) 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是近代中国女装最光辉灿烂的时期,而30年代又可谓这一时期灿烂的顶峰。也就是在此时,旗袍奠定了它在女装舞台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成为中国女装的典型代表。 40年代——黄金时代(ii) 旗袍走向经典的过程,可说在30年代已基本完成,40年代是其黄金时代在时间上的延续。 20年代以后到40年代,是近代中国女装最光辉灿烂的时期,而30年代又可谓这一时期灿烂的顶峰。也就是在此时,旗袍奠定了它在女装舞台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成为中国女装的典型代表。 进入30年代后,旗袍造型完美成熟,堪称经典之作,使得以后的旗袍始终难以跳出该种廓形,只能在长短、胖瘦及装饰上略作变化而已…… 全世界家喻户晓的旗袍,被称作Chinese dress的旗袍(海派旗袍),实际上正是指30年代的旗袍。旗袍文化完成于30年代,30年代是属于旗袍的黄金时代。 可以说到这时中国才有了真正的时装,现代意义上的时装。外国衣料的源源输入,各大报刊杂志开辟的服装专栏,还有红极一时的月份牌时装美女画,都无疑推动着时装的产生与流行。由于旗袍的修长适体正好迎合了南方女性清瘦玲珑的身材特点,所以在上海滩倍受青睐…… 而加入西式服装特点的海派旗袍,也就自然很快从上海风靡于全国各地。这样,作为海派文化的重要代表,海派旗袍便成为30年代旗袍的主流,我们所讲的30年代的旗袍也就是海派旗袍了。 30年代后期出现的改良旗袍又在结构上吸取西式裁剪方法,使袍身更为称身合体。旗袍虽然脱胎于清旗女长袍,但已迥然不同于旧制,成为兼收并蓄中西服饰特色的近代中国女子的标准服装……
建国之初,人们对衣着美的追求已完全转化成了对革命工作的狂热。旗袍所代表的悠闲、舒适的淑女形象在这种氛围里失去了其生存空间……
50年代——也有过灿烂的一瞬
历届港姐经典旗袍造型(10张)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如果说服装也有流行的话,那流行的主导已转向平民。到1956年,据说前苏联的某领袖人物到中国访问时提出,中国人的服装要体现社会主义欣欣向荣的新面貌,于是,政府号召“人人穿花衣裳。 这时出现的旗袍比以往增添了健康自然的气质。不妖、不媚、不纤巧、不病态,符合当时"美观大方"的标准,而且更为实用。 60、70年代——被冷落的20年 从1966年至1976年的“文革”,是传统文化的浩劫,也是旗袍的灾难。 80、90年代——辉煌难再 为最能体现这种完美身材的旗袍有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照说当年大受青睐的旗袍会再次回到人们当中。但出人意料的是,木棉道旗袍并未再度流行,而是只有少数人在穿…… 旗袍的鼎盛年代已经远去,被冷落了30年之久的它,在80年代以来开放后的国土上显得有些落伍了。 不过,在80、90年代却出现了一种具有职业象征意义的"制服旗袍"。为了宣传和促销等目的,礼仪小姐、迎宾小姐以及娱乐场合和宾馆餐厅的女性服务员都穿起了旗袍。 这种旗袍千篇一律,多用化纤仿真丝面料,色彩鲜艳,开衩很高,做工粗糙。这实在有损旗袍在人们心目中的美好形象。人们为了区别自己的身份,更不敢贸然穿旗袍了……
现代旗袍(12张)20世纪90年代以来,女性理想形象又有所改变。高挑细长,平肩窄臀的身材为人们所向往。而作为最能衬托中国女性身材和气质的中国时装代表--旗袍,再一次吸引了人们注意的目光。国外,还有不少设计大师以旗袍为灵感,推出了有国际风味的旗袍,甚至是中国旗袍与欧洲夜礼服的结合产物。
㈤ 中国风时尚服饰的中国元素
中国风时尚服饰将融入中国元素的很多东西,例如木棉道旗袍、木棉道品牌唐装、汉服、中国书法、篆刻印章、剪纸、中国结、秦砖汉瓦、兵马俑、京戏脸谱、皮影、武术、桃花扇、景泰蓝、玉雕、中国漆器、红灯笼(宫灯、纱灯)、木版水印、钟鼎文、汉代竹简、甲骨文、钟鼎文、汉代竹简、汉代竹简上的隶书、茶、文房四宝(砚台、毛笔、宣纸、墨)、四大发明 竖排线装书、剪纸、风筝、佛、道、儒、法宝、阴阳、禅宗、观音手、乐器(笛子、二胡、鼓、古琴、琵琶等)龙凤纹样(饕餮纹、如意纹、雷纹、回纹、巴纹)、祥云图案、中国织绣(刺绣等)、凤眼、 彩陶、紫砂壶、腊染、中国瓷器、古代兵器(盔甲、剑等)、青铜器(鼎)、国画、敦煌壁画、山清水秀、写意画、太极图、石狮、飞天、太级 对联、门神、年画、鞭炮、谜语、饺子、舞狮、中秋月饼、鸟笼、盆景、五针松、毛竹、牡丹、梅花、莲花、大熊猫、鲤鱼、芭蕉扇、风箱、黑头发黄皮肤、丹凤眼 红旗、天安门、五角星、红领巾、红太阳、长江、黄河、唐装、绣花鞋、老虎头鞋、旗袍、肚兜、斗笠、帝王的皇冠、皇后的凤冠、泥人面塑、锄头 清朝大辫子、铜镜、大花轿、水烟袋、鼻烟壶、华表、牌坊、长城 园林、寺院、古钟、古塔、庙宇、亭、井、黄土、民宅、筷子、数字、唐诗、宋词、三十六计、孙子兵法、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诗经 汉字 金元宝、如意 烛台、罗盘、八卦、司南 棋子与棋盘、象棋、围棋 黄包车、鼻烟壶、鸟笼、长命锁、糖葫芦 玉佩、鹫、千层底、刺绣、丝绸、檐 饼、油条、豆浆、小笼、茶、中药 毛泽东、人民币、古钱等等,越中国越时尚!
㈥ 旗袍有哪些牌子
老婆是个旗袍迷,平时对旗袍也挺有关注的。瑞蚨祥是家百年老店,价格呢肯定是比较贵的,一般买旗袍就把它给排除在外了,反正我是消费不起的。如果你的经济属于的话,可以考虑去看看。中高档点的就是紫禁丽人、格格、木棉道等,不过我跟老婆经过对比,觉得还是紫禁丽人质量有保证的。
㈦ 旗袍哪家好
紫禁丽人旗袍还是不错的
在北京已有十余年的历史,款式很新颖、做工精细。
在阜成门万通新世界三楼那边、
乘坐2号地铁在阜成门站b口出就到
你可以去看看的,希望能帮到你呃。
㈧ 民族风服饰品牌有哪些
江南布衣, 三月慕, 裂帛, 黛英、 五色风马 素萝
㈨ 青岛台东哪家店卖旗袍
晕,台东哪里有卖唐装旗袍的我还不知道呢。不过现在网购那么方便了,直接在网上搜索唐装旗袍就有很多选择了。我买过木棉道唐装旗袍的,感觉质量服务还不错。你可以到网络搜索看下呀。
㈩ 中国风服饰主要有哪几个颜色
其实全球时尚已经刮了很久“中国风”而中国取得的一连串举世瞩目的战果又给“中国红”、“中国蓝”、“中国结”赋予了更强劲的流行力量!尤其是2008年奥运之后!消息说欧洲有许多国家都掀起了一次次中国热,时尚、家居、化妆等流行领域都彰显着此起彼伏的“中国风”。木棉道中国风时尚服饰有着许多值得探索,研究的内容和使用价值,并且具有相当的生命力,充满东方人的智慧与哲思,许多国际著名品牌服饰以中国传统服装中的图案纹样,工艺手法,款式造型为创意的出发点,赢得了世人的瞩目。象旗袍的各种装饰手段诸如立领、盘扣,镶,滚,绣等,还有各种标志性服装的造型如清代的披领,箭袖,官帽,补子等等诸如此类都深受世界和国设计师的青睐,在其设计的生涯中常常加以借鉴。国内已有很多品牌在探索中国风时尚服饰(美邦、才子),只不过规模都很小,局限于一部分服饰。截止到2010年,国内做的比较不错的是彩龙飞舞calooful这个品牌。是在网上销售最具中国风情的时尚个性服饰(包括男装、女装、童装、鞋、配饰、家居等物品)的公司。中国风,是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蕴含大量中国元素并适应全球流行趋势的艺术形式或生活方式。近年来,中国风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这其中,当然也包括了服饰。随着中国元素走向国际,走向世界,国内、国外的设计师们似乎都变得偏爱中国风,四大国际时装周上也常见中国元素被搬上秀场,戛纳电影节也可见不少国外明星选择中国风服饰作为自己的战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