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扎裤脚拼音怎么拼
扎裤脚的拼音:
一、扎的拼音:zā,声母是z,韵母是a,读一声。
释义:
1、捆、束,比如包扎、扎风筝、扎辫子。
2、把儿,捆儿,比如一扎线。
二、裤的拼音:kù,声母是k,韵母是u,读四声。
释义:
本义裤子,是穿于下体的常用服装。
比如短裤、棉裤、毛裤、灯笼裤。
三、脚的拼音:jiǎo,声母是j,韵母是i和ao,读三声稿首。
释义:
1、人或某些动物的腿的最下面部分,用以支持身体并行走。
2、物体的最下部,比如山脚。
3、旧指跟体力搬派姿运有关的,比如脚夫、脚行。
(1)裤子代表什么声母扩展阅读键羡数:
一、捆扎[kǔn zā]
释义:把东西捆在一起,使不分散。
例:这批货物运送的时候,应该妥为包装捆扎。
二、扎染[zā rǎn]
释义:
1、一种染花布的工艺,染色前先用线绳按所需花型把织物扎结起来,染色后就会形成特定的花纹,分为单色或多色。
2、指扎染制品。
三、短裤[ǎn kù]
释义:
裤脚在膝盖以上的裤子。
四、脚步[jiǎo bù]
释义:
1、指走路时两脚之间的距离。
2、指走路时腿和脚的动作。
五、跺脚[ò jiǎo]
释义:
脚用力踏地,表示着急、生气、悔恨等情绪。
例:他一边跺脚,一边懊悔不迭。
② 图上是一条裤子让写一个声母是哪一个
裤
拼 音:kù
所以
这个声母是k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满意请采纳,谢谢!...
③ 裤叉的拼音
裤叉的拼音是kù chǎ。
声母分别是k、ch,韵母分别是u、a,音调分别为第四声、第三声。
裤衩,一般指贴身的下身内衣,是内裤的俗称。
裤叉按形状可以分成三角裤、四角裤和丁字裤。
1、三角裤
一种短小、呈Y形的内裤,呈“倒三角形”。三角裤可以很好地衬托出你的身材和盆骨,并且切割了你肩部的肌肉线条。
2、四角裤
或称平口裤,粤语俗称孖烟囱,是一种男装内裤,也有女用类型。其设计源自拳击手所穿的短裤,多以棉料等材质制成,最大的特质为宽松透气。
3、丁字裤
又称T字裤、T-back、G弦裤。因为形似“丁”字而得名。丁字裤(T-back)又称T型裤或三角裤,G弦裤。因为形似“丁”字而得名,是由于秀台上轻薄贴身服饰的盛行,由模特开始带动的。
(3)裤子代表什么声母扩展阅读:
同义词:内裤、底裤、裤头
1、内裤
一般指贴身的下身裤子,分男装与女装两种。而且根据性别不同,款式也越来越多花样了。穿内裤各国各地出现的时间不一。
拼音:nèi kù
示例:印花内裤
2、底裤
意思是内裤,是一种方言。
拼音:dǐ kù
属性:粤方言、黎话(雷州话)、闽南语、客家方言。
示例:买到最舒适的底裤。
3、裤头
指内裤,是地方方言的一种说法。
拼音:kù tóu
示例:超人今天出任务去了,谁来洗他的裤头。
④ 裤子的声母是什么
裤拼音:kù,声母k,韵母u,音调去声。
基本信息:
部首:衤,四角码:30254,仓颉:likq
86五笔:puyl,98五笔:puol,郑码:WTTH
统一码:88E4,总笔画数:12
基本解释:
穿在腰部以下的衣服,有“裤腰”、“裤裆”和两条“裤腿”。
(4)裤子代表什么声母扩展阅读:
相关组词:
1、裤子[kù zi]
穿在腰部以下的衣服,有裤腰、裤裆和两条裤腿。
2、裤头[kù tóu]
裤衩儿。
3、裤兜[kù dōu]
裤子上的口袋。
4、马裤[mǎ kù]
特为骑马方便而做的一种裤子,膝部以上肥大,以下极瘦。
5、裤腿[kù tuǐ]
裤子穿在两腿上的筒状部分。
⑤ 裤的音节是什么
裤的音节是:ku,读音是:kù,二拼音节 声母和韵母组合成的音节就是二拼音节,可以通过下面的声母表和韵母表可以组成N多个二拼音节
⑥ 汉藏语系的特点
汉藏语系的特点:
1.固定声调
每个音节有固定的声调是汉藏语系语言在语音上的重要特点。声调能区别词汇意义。如汉语的xan35(寒),xan51(汉)。在有些语言里,声调还能区别语法意义。如彝语凉山话的单数人称代词用声调表示格的区别:嬜a33(我,主格)──嬜a55(我,属格)──嬜a31(我,宾格)。水语用声调区别词类,如(锅盖,名词)──(盖,动词)。
声调同声母、韵母的关系很密切。三者在发展过程中互相影响、互为条件。声调因声母清浊而分阴阳,这一规律在整个语系中具有普遍性。从中古汉语到现代各语言的四声,普遍经历了分阴阳的过程。例如,古四声在温州话和潮州话里都分阴阳两类,共有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阳入等8个调。壮侗语族的声调一般也依四声携孝手八类的系统发展,数目都在8个上下。例如壮语武鸣话有6个舒声调、2个促声调,与汉语的四声各分阴阳的8个调相当。苗瑶语族也存在这种分化。
古苗瑶语有4个调,后来由于声母的清浊各分阴阳。如苗语凯里话的声调就是由古四声分化为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阳入等8个调。藏缅语族的许多语言也有因慎渣清浊分声调的现象,清浊对立造成声调的分化,往往是清声母使声调变高,浊声母使声调变低。如藏语拉萨话分高低两类调,其分化与清浊声母有关,高调来源于清声母,低调来源于浊声母。壮语武鸣话中平、上、去、入的阴调类调值是24、55、35、55(35为长元音),阳调类调值是31、42、33、33,也是阴类高,阳类低。
此外,声母的送气与不送气、单辅音与复辅音的声母、元音的长短、元音的松紧、韵尾的有无等特点,也能影响声调的变化。许多语言的声调,因韵母是否带塞音韵尾而分舒促,舒声调一般都比促声调多。如壮侗语族和苗瑶语族通常有5~6个舒声调,但促声调则以两个为多,有些地方还因元音长短而分为4个。
总的看来,汉藏语系语言的声调发展不平衡。从调值来看,数量上最少的只有两个(如普米语),最多的有12个(如苗语宗地话)。汉语语族语言有3~10个,苗瑶语族有4~12个,壮侗语族有6~10个。相对说来,藏缅语族的声调最少,有2~4个,还有的语言或方言没有声调(如珞巴语和藏语安多方言)。汉语、壮侗语族、苗瑶语族之间声调的特点比较按近,都是四声八类系统,声调对应关系也比较明显。
2.元音长短
汉藏语系许多语言的元音分长短,以壮侗语族为最普遍。汉语语族的粤语,苗瑶语族的勉语、藏缅语族的藏语、珞巴语、独龙语等也有这种对立。汉语、壮侗语族、苗瑶语族长短元音的对立大多出带韵尾的主要元音上。例如广州话的 kai55 (鸡)和ka:i55(街),水语的tap55(肝)和ta:p55(挑),勉语大坪江话的nau231(舅父)和 na:u231(老鼠)。就多数语言情况而言,主要元音是长的,韵尾则短,主要元音是短的,韵尾则相对地略长。所以,就整个音节来说,长元音韵母和短元音韵母的音节长短大致相等。元音单独作韵母时,长短不对立,一般念长音。藏缅语族不带韵尾的单元音韵母也分长短,长元音韵母和短元音韵母的长短不同。如珞巴语米林话的o嬜o(五)和o嬜o(鱼)。在长短元音的分布上,有的语言配对整齐。如黎语保定话有 a、e、i、o、 u、噜6个元音,带韵尾时各分长短。而有的语言长短的对立只出个别元音上。
如水语三洞话有 i、e、a、o、u、徲7个元音,单独作韵母时只有长音,带韵尾时只有元音 a分长短,其余都读长音。长短往往影响其他语音特征的变化。一种是长短往往伴随元辩嫌音舌位上的某些差别:长元音比短元音舌位低的如勉语兴安话的a:,实际音值为【u:】,a为【奃】,la:i31(箩筐)读【lu:i31】,lai31 (菜)读【l奃i31】(广州话"街"、"鸡"二词中主要元音的实际音值也是这种情况)。长元音比短元音舌位高的如壮语隆安话的u:,实际音值为【u:】, u为【戅】, 堭u:n35 (锥)读【堭u:n35】,kun22(裙)读【k戅n22】。其次,长元音往往还带有元音性的过渡音,其舌位一般比主要元音低。如黎语黑土话的o:都带过渡音奃,o:m读【o:奃m】。
广东中山话的o:也带过渡音,另一种更普遍的现象是元音的长短影响声调。如布依语兴义话的第7调,长元音韵调值是13,短元音韵调值是35。例如:za:p13(挑)和zap35(小猪笼)。壮语广南语的入声有4个调,是长短对立消失后分化而成的。汉语广州话的入声分阴入、中入、阳入3类;中入从阴入中分化而出,条件是元音的长短:中入是长元音,阴入是短元音。从发展上看,大多数语言的长短对立有逐渐消失的趋势,所以在有些语言里长短的配对已不整齐。
如侗语北部方言的元音长短对立已消失,只有一个短元音;南部方言的一些短元音韵已合并于长元音韵,长元音韵比短元音韵多。
3.清浊对立
许多语言的声母有清浊对立,并存在共同的发展趋势;如汉语语族的吴语,壮侗语族的壮语、水语、毛南语、黎语、苗瑶语族的勉语、藏缅语族的嘉戎语、彝语、哈尼语、僳僳语、拉祜语等。
在多数语言里,清浊对立主要出塞音、塞擦音、擦音上。塞音、塞擦音的清浊对立大多只出不送气音上。有些语言,如苗语、缅甸语、彝语、阿昌语、勉语、拉珈语等的鼻音、边音(或其中一个)也分清浊。如阿昌语陇川话的mu妱55(泼)和怰u妱55(弄泼), 拀婖31(豹子)和 拀婖31(裤子)。
此外,有些语言除了纯浊音声母(如 b、d、ɡ等)外,还有一套带鼻冠音的浊声母(如mb、nd、ŋɡ等)。如纳西语的be55(鸡冠)和mbe33(雪)、dy31(地)和ndy33(慢)。水语的两套浊声母是带鼻冠音的浊声母同带喉塞音的浊声母的对立,如mba33(靠拢)和妱ba33(蝴蝶)、水语的鼻音有3套: 浊鼻音、清鼻音、带喉塞音的鼻音。如ma31(舌头)、怰a24(狗)、 妱ma24(青菜)。声母的清浊同声调的关系最密切,同送气不送气、元音的松紧等还有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清浊由对立到不对立,是汉藏语系语言共同的发展趋势。就塞音、塞擦音、擦音而言,一般是浊音清化;就鼻音、边音而言,一般是清音浊化。清浊对立往往引起声调的分化。
4.韵尾简化
汉藏语系语言的辅音韵尾常见的有-m、-n、-ŋ、-p、-t、-k、-ʔ等7个(发音只有成阻,无除阻)。有个别的语言还有-r、-徲、-s等延续音韵尾。如门巴语(错那)的嶃ar(东)、 nis(七)、门巴语(墨脱)的ŋul(银)。个别的语言或方言还有复辅音韵尾。如羌语麻窝话有 -st、-zd、-rb、-εp、-xs、-γl、-惒z等22个复辅音韵尾。
韵尾的发展很不平衡,但存在从繁到简的趋势。一般是:塞音韵尾由部分合并(如p并于t)和转化(如k变为妱)到全部转化为-妱,然后-妱又脱落;鼻音韵尾与塞音韵尾发音部位相同的,往往平行发展(如p并于t则m并于n),然后转化为元音的鼻化,直至鼻化成分进一步消失。中古汉语有-p、-t、-k、-m、-n、-嬜等韵尾。到了现代方言,有的全部保留(如粤语),有的局部消失了(如吴语)。
藏语的发展也经历过这过程。7世纪的藏语有-b、 -d、-ɡ、-m、-n、-ŋ等韵尾,到了现代方言,有的地方完全保留下来,如阿力克话仍有-p、-t、-k、-m 、-n、-ŋ等韵尾;有的地方已丢失了一部分,如拉萨话保留了-m、-p、-妱3个韵尾,-t转化为-妱,-n、-ŋ转化为元音的鼻化。有的地方塞音韵尾都转化为-妱,鼻音韵尾都转化为元音的鼻化,如德格话。
缅甸语也经历了多种塞音韵尾转化为-妱、多种鼻音韵尾转化为元音鼻化的过程。彝语支语言的大多数地区,辅音韵尾和鼻音韵尾都已消失。
苗瑶语族也存在韵尾简化、脱落的趋势。如中国境内的苗语一般已无塞音韵尾,鼻音韵尾也只保留了一个(在后元音后读-ŋ,在前元音后读-n)。在苗语石门坎话里,韵尾已全部脱落。
5.复辅声母
汉藏语系一部分语言还保留有复辅音声母。复辅音以二合的为多,还有少量三合的。二合复辅音主要有4种类型:①鼻音加其他辅音(前后辅音的发音部位大多数相同)。如彝语凉山话的mbu33(饱),纳西语的nd婖33〔上(去)〕,苗语高坡话的nto15(布)。
②喉塞音加其他辅音。如拉珈语的妱ba:n13(村子),水语三洞话的妱na33(脸),布依语佯僙话的妱va31(傻)。
③塞音(或鼻音)加边音(或颤音,或浊擦音)。如壮语贵县话的prak55(菜)、 mra13(野果)、苗语高坡话的pla24(五)、独龙语的ɡla35(掉)、仫佬语的pγa42(山)。
④擦音加其他辅音。如羌语桃坪话的xt媆55(蛋),藏语道孚话的zɡo(门),藏语阿力克话的γlo(肺)。三合复辅音如拉珈语的妱bla213(摸)、僜语格曼话的 ŋkhloŋ35(翅膀)、嘉戎语的∫kra(细筛子)。复辅音以藏缅语族语言为最丰富,有上述①、③、④3种类型;其次是苗瑶语族,有上述①、②、③3种类型;壮侗语族只有上述②、③两种类型。其发展有简化、脱落的趋势。以藏语为例,7世纪的藏语有丰富的复辅音,不仅有二合的,还有三合、四合的,但发展到,有的方言(如安多方言)还保存较多的复辅音(最多的有90个左右),有的方言(如卫藏方言)很多地方已无复辅音。其变化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脱落部分辅音,如藏文的 dɡu(九),bsad(杀),拉萨话读【ku12】、【sε妱54】;一是复辅音合并为单辅音,如藏文的ɡru(船)、druɡ(六),拉萨话读 【堮hu12】、【堮hu妱12】。现代汉语除个别地区外,大都无复辅音。一些学者认为,上古汉语有丰富的复辅音。藏缅语族有些语言,如彝语、哈尼语、僳僳语、拉祜语、白语、景颇语、载瓦语等,元音分松紧两类。其作用主要是区别词汇意义,有些语言还能区别语法意义。如载瓦语:kjo21(听)-kjo21(使听),mju21(浮)-mju21(使浮)。松紧的差别常常还伴随着声调、舌位等方面的一些差别。如紧元音音节的调值比松元音音节略高,紧元音的舌位比松元音略低。有的紧元音后还带有喉塞音。松紧对立的来源,一种是由于塞音韵尾的脱落,即带塞音韵尾的元音,韵尾脱落后转为紧元音,与原来不带韵尾的松元音形成对立,如彝语支诸语言。一种是由声母的清浊转化而成,浊变松,清变紧,如景颇语、载瓦语。有的语言,紧元音存在松化的趋势,如哈尼语的碧卡方言、豪白方言。
⑦ 裤的拼音和组词语
裤的拼音是kù。 声母是k,韵母是u,声调是第四声。
裤造句:
1、试试黑色的裙子再配上闪闪发光的凉鞋,或穿上你男朋友长长的牛仔裤,卷起的裤脚加上那稀奇古怪的坡跟鞋,开创属于你自己的搭配。
2、简化的线条和革命后绅士服装的颜色?蓝色,灰色,白色和淡黄色?建立在英国乡村绅士深色外套,马裤,长靴这种装束的基础上。
3、他知道如何完美地剪裁出一条裙子、一件夹克和一条裤子,但这对他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4、从1580年代起,水手一直还穿着更为宽松的适合工作的裤子,因为那允许他们把裤腿卷起来,以便涉水上岸或者攀爬桅索。
5、所以你就准备为了这顿浪漫的饭,在接下来的两周里都勒紧裤腰带吧而一无所知的她呢,还会奇怪你为啥在之后没有打电话约她去看电影。
⑧ 这些字是怎么组词和拼音是什么
段àn(声母d,韵母uan,四声)俩liǎng(声母l,韵母iang,三声)练liàn(声母l,韵母ian,四声)裤kù(声母k,韵母u,四声)逃táo(声母t,韵母ao,二声)罩zhào(声母zh,韵母ao,四声)
亏kuī(声母,k,韵此樱母ui,一声)挖wā(声母w,韵母a,一声)撤chè(声母ch,韵母e,四声)堂táng(声母t,韵母ang,二声)砸zá(声母z,韵母a,二声)锅guō(声母g,韵母uo,一声)
组词:
段:阶段、段子、手段、段位、段落、波段、频段、线段、身段、地段、
俩:他俩、娘俩、技俩、爷儿俩、公们俩、俩影儿、俩娃儿、
练:排练、练功、练笔、练队、训练、历练、磨练、洗练、素练、精练、
裤:裤子、裙大让裤、马裤、裤脚、裤头、裤裆、裤腿、裤兜、裤腰、筒裤、
逃:逃兵、逃学、逃税、逃婚、逃散、逃命、脱逃、出逃、逃遁、逃匿、
罩:灯罩、床罩、被罩、面罩、罩衫、罩衣、罩子、浴罩、罩棚、外罩、
亏:吃亏、亏损、盈亏、亏本、亏欠、亏空、亏心、得亏、理亏、亏得、
挖:挖方、挖耳、挖心、挖角、挖洞、开挖、深挖、挖花、耳挖、挖窖、
撤:撤消、撤职、撤诉、撤除、撤回、裁撤、撤军、撤案、撤防、撤换、
堂:课堂、名堂、堂皇、堂堂、跑堂、令堂、食堂、教堂、印堂、森仿丛中堂、
砸:砸锅、砸蛋、砸开、砸巴、砸杀、砸夯、砸钱、砸饭碗、砸牌子、打砸抢、
锅:锅台、火锅、黑锅、锅盔、罗锅、锅子、锅饼、回锅、砸锅、腰锅、
(8)裤子代表什么声母扩展阅读
笔顺:
组词解释:
1、锅子[guō zi]某些器物上像锅的部分:烟袋~。
2、锅饼[guō bing]一种较硬较大较厚的烙饼。
3、回锅[huí guō]重新加热(已熟或半熟的食品):把这碗菜回回锅再吃。
4、砸锅[zá guō]比喻办事失败:让他去办这件事儿,准~。
5、腰锅[yāo guō]云南景颇族、傈僳族、白族、彝族等使用的一种锅,用生铁铸成,形如葫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