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三级防护应穿戴哪些防护用品
三级防护用品主要包括:正压头套或全面防护型呼吸防护器、防渗隔离衣或防护服、一次性乳胶手套或丁腈手套、鞋套等。
三级防护需要做好诊区、病区的通风管理,根据诊疗护理操作中可能的暴露风险选择适当的防护用品:可能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及污染物品时,戴清洁手套,脱手套后洗手。
可能受到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喷溅时,戴护目镜/防护面屏、穿防渗隔离衣;可能出现呼吸道暴露时,戴医用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
适用范围
①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出现症状的 密切接触者、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进行标本采集人员。
②标本处理和检测时可能产生气溶胶操作的人员。
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观察或确诊病例实施可能产生气溶胶近距离治疗操作例如气管内插管、雾化治疗、诱发痰液的检查、支气管镜、呼吸道痰液抽吸、气管切口的护理、胸腔物理治疗、鼻咽部抽吸、面罩正压通气(如 BIPAP 和 CPAP)、高频震荡通气、复苏操作、死后肺组织活检等医务人员。
④处理患者血液、分泌物、排泄物和死亡患者尸体的工作人员。
B. 新冠状病毒防护措施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防护措施如下:
1、戴口罩,阻断病毒的传播途径,要选择市面上防护冠状病毒的口罩,如一次性医用口罩、外科口罩、N95和N90口罩。
2、戴手套,平时手不要暴露在外部或直接接触常用的交通工具,如公共汽车把手、电梯按钮。
3、与外人保持一定的距离,尤其与外人说话时要保持1-1.5m的距离。
4、戴护目镜,因为冠状病毒可能悬浮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虽然能够沉降,但也可以感染人的皮肤黏膜,如眼睛。
5、对衣物进行有效的消毒,如经常外出穿的衣服,回来要喷洒一定浓度的75%酒精,少量喷洒。
6、对家里的空气进行消毒,有条件的可以用紫外线灯照射半小时,如果没有紫外线灯可以对空气进行消毒,用含氯消毒液(如84消毒液)还有常用的消毒剂进行消毒。
7、吃的食物中不要吃生的,如牛奶和肉类一定要煮熟、消毒。
8、不要到人群多的地方聚集,日常买菜不要到有活禽的市场或者在高峰期买菜。总之冠状病毒的传播方式是通过空气和呼吸道传播,只有保护好自己,阻断任何传播途径才能远离冠状病毒感染。
C. 三级防护包括哪些内容
三级防护包括:1、穿戴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乳胶手套、一次性鞋套。2、全面型呼吸防护器或正压式头套。3、防护服、医用防护口罩。4、严格执行手卫生。三级防护的防护标准:在二级防护的基础上,加戴面罩,或将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罩换为全面具或带电动送风过滤式呼吸器。
防护,汉语词汇。拼音:fánghù可作为名词或动词,分别解释为一种防备和保护的方式或方法和保护措施。
三级防护包括:
1、穿戴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乳胶手套、一次性鞋套。
2、全面型呼吸防护器或正压式头套。
3、防护服、医用防护口罩。
4、严格执行手卫生。
三级防护标准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为最大限度降低防控人员感染风险,为不同岗位人员科学提供防护措施,现将三级防护标准明确如下:
一、一级防护
防护标准:穿工作服、戴一次性使用帽子、戴一次性使用外科口罩、穿一次性使用隔离衣、戴一次性使用手套。
适用人群:1、标本运送送检人员;2、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人员;3、预检分诊与发热门诊医务人员。
二、二级防护
防护标准:穿工作服、戴一次性使用帽子、医用防护口罩(N95及以上)、护目镜或防护面罩、外罩一件医用防护服、戴一次性使用手套、穿一次性使用鞋套。
适用人群:1、对出现症状的密切接触者流调人员、观察或确诊病例流调人员;2、对疑似或确诊病例家庭或可能污染的场所消毒人员;3、对出现症状的密切接触者、观察或确诊病人进行转运的医务人员和司机;4、进入隔离留观室、隔离病房或隔离病区进行诊疗、清洁消毒人员。
三、三级防护
防护标准:在二级防护的基础上,加戴面罩,或将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罩换为全面具或带电动送风过滤式呼吸器。
适用人群:1、对出现症状的密切接触者、观察或确诊病例进行样本采集人员;2、对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进行近距离治疗操作医务人员;3、处理患者血液、分泌物、排泄物和死亡患者尸体的工作人员。
四、其他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人员需佩戴一次性使用外科口罩。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第十五条制定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应当在立项时对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企业、社会团体、消费者和教育、科研机构等方面的实际需求进行调查,对制定标准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论证评估;在制定过程中,应当按照便捷有效的原则采取多种方式征求意见,组织对标准相关事项进行调查分析、实验、论证,并做到有关标准之间的协调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