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戈尔袋鼠
kangol又叫坎戈尔袋鼠,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帽子品牌。这个品牌的帽子种类非常多,最有名的莫过于贝雷帽、渔夫帽。来自英国的老牌坎戈尔袋鼠,在欧洲市场上闯荡已经超过了60个年头。
kangol贝雷帽的质地是百分之百纯羊坎戈尔袋鼠来自英国的老牌坎戈尔袋鼠 (Kangol) 。
崛起于英国,在欧洲市场闯荡超过了60年头的坎戈尔袋鼠 (Kangol) ,是英国的传统服饰业者,而其中它最有名的莫过于是扁平帽(Barret),也有很多人称之贝雷帽、小偷帽、狩猎帽、报童帽等等。
坎戈尔袋鼠 (Kangol) 品牌介绍
二次世界大战时期,Jacques运用他的市场触角,生产多样化的军用帽及丹宁衣,在当时的将军将BernardMontgomery的指示下,带头领导贝雷帽的流行。
而于1945年Jacques首创的无缝边帽,刚推出即深受当时战乱后人们的喜爱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Kangol的袋鼠图案现身街头,一群热爱涂鸦的街头流行朝拜者,引领出Kangol独特的个性魅力,这股“街头文化”蔓延至世界各地,让Kangol街头时尚魅力持续发烧。
至1998年山谬杰克森佩戴Kangol帽于各地媒体大量曝光后,Kangol帽于今日已成为国际时尚杂志指针性的流行品牌。可爱的袋鼠Mark,贩卖着充满帅气的帽子。这就是来自英国的老牌—Kangol。
崛起于英国,在欧洲市场闯荡超过了 60 年头的Kangol,是英国的传统服饰业者,而其中它最有名的莫过于是扁平帽(Barret),也有很多人称之贝雷帽、小偷帽、狩猎帽、报童帽等等。
坎戈尔袋鼠 (Kangol) 贝雷帽及名称由来
“Kangol”是由其创立者Jacques用三个英文单词组合而成,“K”是“Knitting”,编织意思;“ANG”是“Angora”,安哥拉山羊毛;“OL”是“Wool”,羊毛。
即希望以最好的羊毛编织成最出色的Kangol贝雷帽。Kangol贝雷帽以100%纯羊毛为原料,质地柔软、手感顺滑,戴着很舒服。更特别的是,Kangol贝
⑵ 西装的起源
据说当时是西欧渔民穿的,他们终年与海洋为伴,在海里谋生、着装散领、少扣、捕起鱼来才会方便。它以人体活动和体形等特点的结构分离组合为原则,形成了以打褶(省)、分片、分体的服装缝制方法,并以此确立了日后流行的服装结构模式。
也有资料认为,西装源自英国王室的传统服装。它是以男士穿同一面料成套搭配的三件套装,由上衣、背心和裤子组成。在造型上延续了男士礼服的基本形式,属于日常服中的正统装束,使用场合甚为广泛,并从欧洲影响到国际社会,成为世界指导性服装,即国际服。
现代的西服形成于19世纪中叶,但从其构成特点和穿着习惯上看,至少可到追溯17世纪后半叶的路易十四时代。
十七世纪后半叶的路易十四时代,长衣及膝的外衣“究斯特科尔”和比其略短的“贝斯特”,以及紧身和体的半截裤“克尤罗特”一起登上历史舞台,构成现代三件套西服的组成形式和许多穿着习惯。究斯特科尔前门襟口子一般不扣,要扣一般只扣腰围线上下的几粒,这就是现代的单排扣西装一般不扣扣子不为失礼,两粒扣子只扣上面一粒的穿着习惯的由来。
(2)英国渔夫衣品牌扩展阅读:
中国第一套国产西装诞生于清末,是“红帮裁缝”为知名民主革命家徐锡麟制作的,徐锡麟于1903年在日本大阪与在日本学习西装工艺的宁波裁缝王睿谟相识,次年,徐锡麟回国,在上海和王睿谟开设了王荣泰西服店定制西服。
王睿谟花了三天三夜时间,全部用手工一针一线缝制出中国第一套国产西装,在当时的情况下,其工艺未必超得过西方国家的制作水平,但已充分显示出“红帮裁缝”的高超工艺,成为中国西装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先行者。
“红帮裁缝”发轫于清末民初-宁波作为当时最早与国外通商的口岸城市之一,不少裁缝曾为外国人(又称“红毛”)裁制过服装,“红帮”之名由此而来。“红毛”最初是对荷兰人的称谓,后来泛指欧洲人。
在老上海,“红帮”指的是西式的服务业或修造业。“红帮裁缝”是近现代中国服装史的主体,它有一条长长的历史轨迹,在老上海提起宁波人,很多人立即就会想起当年那些在上海滩扬名立万的“红帮裁缝”。
在中国服装史上,“红帮裁缝”创立了五个第一:中国第一套西装,第一套中山装,第一家西服店,第一部西服理论专著,第一家西服工艺学校。
西装的故事
有一年秋天年轻的子爵菲利普和好友们结伴而行,踏上了秋游的路途。他们从巴黎出发,沿塞纳河逆流而上,再在卢瓦尔河里顺流而下,品尝了南特葡萄酒后来到了奎纳绎尔。
想不到的是,这里竟成为西服的发祥地了。
奎纳泽尔是座海滨城市,这里居住着大批出海捕鱼的渔民。由于风光秀丽,这里还吸引了大批王公贵族前来度假,旅游业特别兴旺。来这里的人最醉心的一项娱乐是随渔民出海钓鱼。
菲利普一行也乐于此道,来奎纳泽尔不久,他们便请渔夫驾船出港,到海上钓鱼取乐去了。鱼一旦上钓,要将钓竿往后一拉,这里的鱼都挺大,菲利普感到自己穿紧领多扣子的贵族服装很不方便,有时拉力过猛,甚至把扣子也挣脱了。
可他看到渔民却行动自如,于是,他仔细观察渔民穿的衣服,发现他们的衣服是敞领、少扣子的。这种样式的衣服,在进行海上捕鱼作业时十分便利。
就是说,敞领对用力的人是十分舒服的,也便于大口地喘气;扣子少更便于用力,在劳动强度大的作业中,可以不扣,即使扣了也很容易解开。
菲利普虽然是个花花公子,但对于穿着打扮,倒有些才能。他从渔夫衣服那里得到了启发,回到巴黎后,马上找来一班裁缝共同研究,力图设计出一种既方便生活而又美观的服装来。
不久,一种时新的服装问世了。它与渔夫的服装相似,敞领,少扣,但又比渔夫的衣服挺括,既便于用力的,又能保持传统服装的庄重。新服装很快传遍了巴黎和整个法国,以后又流行到整个西方世界。它的样式与现代的西装基本上相似。
⑶ 懂行的人,为什么只穿英国毛衣
你如果有看过电影《王牌特工》,那么你肯定会被里面精致的西装所吸引,西装作为英国绅士的标配,长度的测量和对材质的要求是非常严谨的。但是电影里除了西装外,还有毛衣, 毛衣作为英国人的国民衣物 ,也是不得不说的。
就算你不关注英国的事物,也许你也会对他们身上的毛衣有点印象吧。
其实,英国人是很喜欢穿毛衣的,在圣诞节前的圣诞毛衣日,是的,还专门为毛衣定了一个节日,虽然是从北美传过来,但是英国人民也是过得不亦乐乎的。
在过节之时,每家每户都会穿上颜色各异,图案奇趣的毛衣来庆祝。而有趣的是,连英国皇室成员也会这样做,虽然是在蜡像馆里面,但是这样“有损”皇家颜面的事情也没有得到阻止,理由可想而知。
至于英国扮败人为什么喜欢穿毛衣,大概和这位皇家贵族温莎公爵脱不了关系。当时穿衣风格自成一派的温莎公爵在一次活动中穿着带有花纹的毛衣,画面经由电视播出,民众看到身穿毛衣的温莎公爵英姿飒爽,全国人民开始争相模仿,掀起了一股毛衣热,久而久之,毛衣就成为了英国人衣柜中不可或缺的存在。
久而久之, “英国羊毛”、“英国织造” 也成为我们选购针织品时少有的默契。
提到英国、 时尚 ,我们最先能想到的关键词有哪些? 绅士、披头士、温莎公爵,而他们之间,都有针织这一文化作为纽带 。
英国的针织文化,仰赖了多岛、临海、温和的地理和气候优势 ,不列颠群岛的不同地区除了有着不同质地的羊毛,还衍生了各异的针织风格。
这些传统往往在受外部影响较少的偏远地区存在得更久,针织对某些地区居民而言,是一种不需要多少设备、没有性别要求、且可以代代相传的手艺。
在 17 和 18 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临近法国海岸线的根西岛和泽西岛都以制作羊毛袜和背心的家庭手工业蓬勃发展 。法国革命和英国战争的原因,海峡群岛的针织业在19世纪开始衰落。但这并不妨碍岛民继续为自己编织衣服。渔夫运动衫或根西衫就是当地针织业的代表。
它们通常由厚羊毛毛线,使用四根或五根针无缝编织成桶状 。传统的深蓝色 ganseys 是使用创造性的针法组合手工编织的。高领紧袖,旨在为穿着者提供一定的防风和防水保护。
由于机器编织的高效、低成本,手工编织的根西衫在大部分地区逐渐消失,直到20世纪70、80年代,才得以在手工编织的热潮中复苏。
费尔岛是一个偏远的岛屿,位于苏格兰大陆北部的奥克尼和设得兰群岛之间。19世纪以来,颜色丰富的设得兰羊毛一直是该地区的特色。
这些不同的颜色的羊毛除了来自不同品种的羊,也离不开茜草根和地衣等天然染料的染色,但无一例外都是来自大自然的色彩, 没有工业化学染料的添加,呈现出的颜色往往有着打动人心的力量 。
费尔岛早期的编织者生产帽子、围巾和长袜。费尔岛风格的毛衣通常由不同颜色的羊毛线编织而成的水平图案带构成, 这些图案包括十字架、钻石和八角星等 。
费尔岛毛衣在 1920 年代的风靡,部分要归功于温莎公爵,他曾将其作为高尔夫球服穿着,当时的配色以棕色、灰色和白色等自然色调为主。
CHANEL还用费尔岛毛衣代表性的提花完成了一整个系列的设计。
阿兰群岛位于爱厅乎颤尔兰西海岸的戈尔韦湾。1891年,为帮助贫顷手困家庭度过失业和粮食短缺的困境,政府成了专门的委员会,鼓励当地人编织和针织服装销售。
到20世纪,这项以家庭为单位的手工业开始扩张,针织图案逐渐复杂。岛民不再使用传统上用于制作渔民运动衫的深色上油羊毛,而是尝试使用柔软、厚实、未染色的纱线。
到 1930 年代,Aran 针织品在都柏林等城市被出售给游客,很快在全世界广为人知。
Vogue Knitting于1956年发表了Aran图案,使得该设计在美国开始流行 。我们熟知的icon如猫王、Steve McQuen都留下了穿着阿兰毛衣的影像。
设得兰群岛是大不列颠岛以北的群岛,位于英国领土的最北端,西临大西洋,东临北海,由约100个小岛屿组成。18 世纪初,岛民开始编织工艺,和上述岛屿不同,设得兰群岛涉及的编织工艺众多,但都离不开特殊的原材料——设得兰羊毛。
当地绵羊出产的羊毛十分特殊,以绒毛为主,纤维平均厚度为约 23 微米,并夹杂较多的粗毛和戗毛,纺成纱线后圆润、有弹性、轻盈。 设得兰羊毛以其耐用和耐寒而著称,并且质地适中,既不会觉得笨重,也不会感觉没有质感,除了隔热效果好,也是纯羊毛纱线中不易起球的一款 。
一直以来, 设得兰羊毛有着“丝绸的光泽和柔软、棉花的韧性、亚麻的洁白、羊毛的温暖”的美誉 ,无论费尔岛、阿兰或者根西衫,都可能使用高品质的设得兰羊毛Shetland wool编织。
当然,时至现在,仍然使用设得兰群岛出产羊毛编织毛衣的并不多。失去这个判断标准,不知道如何选购高品质的针织产品的话,不妨参考VERTU下面推荐的几个针织品牌。
始于 1893 年的 Jamieson’s of Shetland,发源于英国最北端领土设得兰群岛的 Sandness 地区。由 Robert Jamieson 创立后,就成为了家族事业传承至今。
一开始,Jamieson’s of Shetland 只是一个满足岛民对针织品需求的小商店,随着家族成员的不断加入和品牌的成长,纱线从使用 60% 的设得兰群岛羊毛含量增至 100% ,大大提升了品质,而款式和图案也趋于多样化。
既然品牌 历史 悠久,那么使用传统的 Fair Isle 技术织出来的花纹毛衣无疑也是其值得推荐的单品之一。这件 Jamieson’s of Shetland Fair Isle Crew 以灰色为基调,采用复杂多样的 Fair Isle 花纹修饰,这种冷色调的搭配令传统复古的纹理也显得相对年轻。在领口、袖口和下摆的位置使用罗纹设计,以保证毛衣的包裹性和保暖性。
这里可能有大兄弟会对 Fair Isle 会有点疑问,在此稍微解释一下。 Fair Isle 这种传统的编织技术是以设得兰群岛的费尔岛(Fair Isle)命名 ,而上文温莎公爵所穿的毛衣也是使用了 Fair Isle 技术编织成的。 此项技术的关键在于用每行用至少二到三种颜色不同的针线来逐行编织图案,针线每针交替,形成出垂直条纹和对角线网格的图案 。
Fair Isle 毛衣
如果不喜欢这种“花里胡哨”的图案,那么可以选择以下这件开胸款式的 Jamieson’s of Shetland Elbow Patch Shawl Collar Cardigan。有别于上面那件毛衣的是,在材质上,选用了羊羔的羊毛,在纱线上更加细腻。
这件 Elbow Patch Shawl Collar Cardigan 的外观看起来更具休闲气息,在手肘的位置还有绒面革保护,而纽扣则是以皮革制成,可见工艺之细腻。
相比于 Jamieson’s of Shetland ,Inverallan 就算挺年轻的了。生于 1975 年的 Inverallan 主要生产的是手工编织的针织毛衣,直到现在, 所有的毛衣均由熟练工匠用手编织而成,每一件都独一无二 。
而品牌最出名的,就要数为渔夫们打造的具有一定防水性能和强大保暖性能的 Aran 风格 3A Lumber Cardigan 了。以较粗的羊毛纱线编织而成,在表面织出类似缠绕电线的网状花纹,而开胸的设定也十分自由,进可开退可闭。而中间的那排木质纽扣和毛衣的材质形成反差,质感的碰撞散发出独有的复古感。
对于喜欢简约风格的,这件 1H Crewneck Aran Sweater 就很合胃口了。用米白色的羊毛纱线编织而成,交织而成的纹理和图案以中轴线为基准对称排列开来。 而这样的花纹是由工匠在 90 个小时内手工用至少 250000 针编织而成,曾被誉为“最好的手工编织物”的 Inverallan 果然名不虚传 。
而且这件 1H Crewneck Aran Sweater 可谓百搭神物,不论外穿还是内搭,大部分人都可以轻松驾驭,加上简洁的米白色,穿上让人有一种很干净很温暖的感觉。
紧接着,就来说一下这头英国黑羊 Black Sheep 吧。敢直接以羊作名,可不是一般毛衣品牌会做的事,可谓直接了当,皆因 Black Sheep 编织物的纱线全由一种叫做黑威尔士山羊的羊毛制成 。
Black Sheep 的毛衣英伦风相当重,而且偏向成熟类型,但是我觉得这件带有工装风格的 Son of a Gun (没错,毛衣的名字就是这么硬核)还是挺吸引人的。整件毛衣以罗纹呈现,在肩膀和肘部以双车线缝有绒面革保护层,耐磨耐穿。
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有官网上的介绍“The ultimate working jersey.”,大意为终极工作服,硬核吧?
那第四个品牌就来点休闲风格的缓缓吧, 创立于 1981 年的 Macalastair,擅长使用传统的手动编织机来制作。而材质则选用苏格兰羊毛, 因为苏格兰天气的特点,羊毛会更加柔软且富有弹性,抗雨水的能力也会比较强 。
上文不是说简约风格的毛衣合我胃口嘛,但是做人,怎么可能只喜欢一款毛衣呢?这款 Macalastair Clyde 就很不错啦。经典的圆领设计,带有微孔的纵向网眼纹理,能提供适度的透气性,令穿着更加舒适。
这款毛衣在编织的过程中运用了一种叫做 Tuck Stitch 的织法 。这种织法的关键之处在于它要多行联动编织,也就是说你编织一条线,要联系到上下行或更多行的线,而使用这种编织方法的毛衣,一般都会出现网眼,所以 Clyde 的网眼可不是有意为之。
在了解这款毛衣是怎么制造出来之后,是否有立马穿上身体验的冲动呢?
假若你对上述品牌的毛衣不是太满意的话,还有这个于 1923 年在苏格兰成立的 Peter Blance 供你选择。至今, Peter Blance 仍坚持使用传统制造方法在苏格兰本土生产,据说由于当地编织者的老化,毛衣的生产数量在逐渐下降,每个季节只能生产大约 3000 件设得兰群岛毛衣。
Peter Blance 的 Shaggy Dog Crewneck Sweater 以其多样的配色和宽松的版型而广受欢迎。既然是设得兰群岛毛衣,在工艺上,肯定是离不开古老的编织机器,也需要熟练的手工配合。对比起上文中的毛衣们,你会发现它在表面上缝合的纹理并不明显,令整体更加简洁,这就是传统工艺的魅力。
也许是它的颜色实在是出彩,许多日本年轻人喜欢将其穿在外套的里面作为搭配的亮点,也有人直接单穿营造色块的碰撞。对于毛衣来说,可玩度已算颇高。
我们常常把英式和绅士联系在一起,并不意味着两者可以完全划等号,绅士所代表的的,并不是一个国家,或者一类单品,而是得体、优雅的生活方式。
英国毛衣能够备受推崇,也不是因为一开始就被上流 社会 穿着,而是从功能性的单品发展而来,只不过, 得益于好品味人士的诠释,才让更多人看到了英国毛衣舒适、保暖之外的另一面 。
⑷ 西装是哪个国家发明的
来源传说:法国贵族菲利普从渔民和马车夫学来。
有一年秋天,天高气爽,碧蓝的天空中飘荡着几朵白云,满山的红叶像红地毯那样与湛蓝的天空比美相映。这天,年轻的子爵菲利普和好友们结伴而行,踏上了秋游的路途。
他们从巴黎出发,沿塞纳河逆流而上,再在卢瓦尔河里顺流而下,品尝了南特葡萄酒后来到了奎纳泽尔。想不到的是,这里竟成为西服的发祥地了。
奎纳泽尔是座海滨城市,这里居住着大批出海捕鱼的渔民。由于风光秀丽,这里还吸引了大批王公贵族前来度假,旅游业特别兴旺。来这里的人最醉心的一项娱乐是随渔民出海钓鱼。菲利普一行也乐于此道,来奎纳泽尔不久,他们便请渔夫驾船出港,到海上钓鱼取乐去了。
鱼一旦上钓,要将钓竿往后一拉,这里的鱼都挺大,菲利普感到自己穿紧领多扣子的贵族服装很不方便,有时拉力过猛,甚至把扣子也挣脱了。可他看到渔民却行动自如,于是,他仔细观察渔民穿的衣服,发现他们的衣服是敞领、少扣子的。
这种样式的衣服,在进行海上捕鱼作业时十分便利。就是说,敞领对用力的人是十分舒服的,也便于大口地喘气;扣子少更便于用力,在劳动强度大的作业中,可以不扣,即使扣了也很容易解开。
菲利普虽然是个花花公子,但对于穿着打扮,倒有些才能。他从渔夫衣服那里得到了启发,回到巴黎后,马上找来一班裁缝共同研究,力图设计出一种既方便生活而又美观的服装来。不久,一种时新的服装问世了。
它与渔夫的服装相似,敞领,少扣,但又比渔夫的衣服挺括,既便于用力的,又能保持传统服装的庄重。新服装很快传遍了巴黎和整个法国,以后又流行到整个西方世界。它的样式与现代的西装基本上相似。
名称变革
在西方,一般把前门、有袖子、衣长在臀围线上下的男女上衣统称为“茄克”(Jacket)。而在中国,人们平时所说的腰部和袖口有带状收口的茄克,英语称“将帕”(JUMPER),法语称“布鲁宗”(Blouson),属茄克这个大家族的一个品种。
“西服”也是一种“茄克”,英国人称其为“拉翁基(随意式)茄克”(Lounge Jacket)。19世纪末,当这种上衣和长裤用同质同色的面料来做成“套装”时,欧美人又称其为“外出套装”(Town suit)。
在20世纪,又因为这种套装多为活跃于政治、经济领域的白领阶层穿用,故也称作“工作套装”或“实业家套装”(Business Su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