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韩中的生平经历
韩中出身于包头市固阳县的一个农村家庭。西部剽悍豪爽的民风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深刻地影响了韩中的一生。他在放羊拾柴的时候,都忘不了跟大人吼几嗓子《走西口》、《挂红灯》、《五哥放羊》,或者用树棍在黄土地上涂抹勾勒。 韩中兴趣广泛,会演奏多种乐器,他的第一把二胡居然是自己制作的。他还擅长绘画,一旦村子里来了画匠,他就会眼珠子一转不转地盯着人家看上半天,然后依葫芦画瓢,在自家的院墙上画出栩栩如生的牡丹、孔雀、青松、翠柏......
高中毕业时他以出色的嗓音和多种乐器演奏技能被固阳县乌兰牧骑(轻型文艺演出队)选中,由此开始了他的文艺生涯。他和队友们坐着马车送戏下乡,固阳县的各个村庄都留下了乌兰牧骑队员们悠扬的歌声和豪放的舞姿。他们住老乡家的热炕头,吃老乡家的蒸攸面,秋忙的时候还帮老乡收麦扬场。韩中在这种最基层的文艺活动中得到了人生的洗礼,这为他今后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78年,21岁的韩中报考内蒙古艺术学校,并且如愿以偿地进入声乐系学习。毕业后,韩中先后在包头歌舞团、包头漫瀚剧团,演了5年的戏,每出戏他都是男主角,如小歌剧《红缨鞭》、歌剧《出租的新娘》、漫瀚剧《拔都汗》及《两个女人和一个男人》、《魂系中国》等,这些戏当时在内蒙古自治区颇受好评,全国性的媒体也有所报道。当韩中的艺术造诣和发展潜能被演出实践充分证明的时候,他自然需要在更高更广阔的舞台上去体现其更大价值。上世纪90年代初,韩中从草原来到首都,进入中国歌剧舞剧院。他先后和李元华、万山红在内的很多国内知名歌剧表演艺术家合作,多以男主角的身份为观众献演了《白毛女》、《伤逝》、《鸣凤》、《原野》等多部中国歌剧。后来他又调到中央歌剧院,在西洋歌剧表演领域辛勤耕耘而且收获颇丰。他不仅活跃在中国的舞台,还经常在国外演出。韩中先后在《图兰多》、《弄臣》、《风流寡妇》、《假面舞会》、《阿依达》、《漂泊的荷兰人》、《卡门》等外国歌剧中扮演重要角色,他用意大利语、法语、德语娴熟地演唱剧中难度极大的咏叹调、 宣叙调。韩中在“北京四兄弟”男声四重唱中,担任第一男高音。该音乐组合不仅在国内各地演出,还先后访问过奥地利、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及地区,所到之处均受到国内外观众的欢迎,并于2001年荣获国家广电总局颁发的“全国听众最喜爱的歌手”最佳组合金奖。韩中说:“这么多年在北京最大的收获就是能和世界级的大师同台献艺,演唱了那么多的外国歌剧,有更多的机会汲取大师身上的艺术精华”。
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大量的艺术实践,使步入中年的韩中逐渐具备了把握毛泽东内心世界及外在气质的能力。为了具备饰演毛泽东的能力,韩中可没少花功夫。他专程去韶山,住在曾和毛泽东一起合影的汤妈妈家,天天跟着老妈妈及其家人学习韶山话。汤妈妈打心眼里喜欢这位形神兼备的“主席”。她主动表示,愿意免费接待韩老师,直到他成为真正的“韶山娃”为止。韩中收集了几十张有关毛泽东的光盘,利用自己熟练的电脑技术,删去与主席无关的画面,浓缩成了两张影像资料,长时间地观摩。久而久之,毛泽东的举止神态、脾气秉性逐渐在韩中的内心里鲜活起来。提及韩中的毛体书法更为不少熟悉他的朋友们所津津乐道。韩中长年坚持练习毛泽东书法,久而久之,他的毛体书法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准。读者不妨登录新浪、搜狐“韩中博客”,欣赏品味这位外形与毛泽东高度相似的男高音歌唱家的毛体书法是否也与毛泽东手书相去不远呢?他在模仿毛泽东语音方面也同样不辞辛苦。笔者曾与韩老师驱车由京前往山西朔州参加活动。在往返朔州的路途中, 韩 老师几乎一直在播放毛泽东在各个历史时期、特别是建国前后的讲话录音,一边听一边跟着咏诵。毛泽东的语言变化是很大的,湖南各地的方言本身就很复杂,有“十里八音”之说。而毛泽东的青少年时期在很多地方生活过。特别是他曾在延安呆了十几年,其语音中不可避免地掺杂进去少许的陕北方言。作为歌唱家的韩中能够敏锐地察觉其中些微的差异,从而在台词中加以体现。
所谓瓜熟蒂落,水到渠成,饰演毛泽东这样一位重中之重的领袖人物的时机渐渐成熟了。2006年,韩中随团到嘉兴演出,嘉兴市委书记看到韩中后,脱口而出:“韩老师你应该演毛泽东,你长得太像毛主席了!”这让韩中怦然心动,在场的著名配音演员任亚铭直接告诉他,回去后托人安排你到八一电影制片厂化妆试镜。
后来在任亚铭老师的安排下,韩中到八一电影制片厂化妆,当时恰好电视剧《宋庆龄》中毛泽东的扮演者还没有确定,该剧导演看到韩中直接拍板,让韩中扮演毛泽东。由于该剧有关毛泽东的场面戏不多,韩中拿到剧本后,凭借深厚扎实的演艺基础很快进入角色。电视剧播出后,他扮演的毛泽东得到业内人士的高度认可。八一电影制片厂导演陈健说:“只要有毛泽东题材的影视作品,你能演20年。”
2010年10月25日 ,是抗美援朝战争60周年纪念日。而11月25日 则是毛泽东长子、志愿军总部俄文翻译、被称为“志愿军第一兵”的毛岸英同志牺牲60周年的忌日。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暨中央电视台新影制作中心与解放军总政宣传部、北京新陆地文化艺术中心决定以此为背景共同推出由毛岸英妻子刘松林(思齐)女士独家授权的34集电视连续剧《毛岸英》。剧中虽然毛岸英为男一号,但毛泽东的领袖地位及其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特殊作用无疑对其饰演者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而能出演这一角色也意味着新的挑战和莫大的荣誉。韩中有幸,刘松林(思齐)女士在众多被推荐者中对韩中这位完全陌生但却似乎分别已久的“父亲”青睐有加,刘大姐称她初次见到韩中时有种“恍惚”的感觉,以致她毫不犹豫地向包括导演、编剧在内的主创班子推荐韩中来饰演毛泽东。曾以执导电视连续剧《星火》、《苍天》等作品蜚声影视界的著名导演刘毅然虽然从内心深处十分认同刘大姐的提议,但在如此重要的作品中启用一位广大观众尚不熟悉而且一定十分挑剔的“新人”作为毛泽东的扮演者,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此后复杂的审查报批过程是可想而知的。韩中在焦灼和期盼状态下等待了近两个月。终于,有一天副导演突然打来电话,正式通知韩中去剧组签协议,那一刻这位从不轻易落泪的西北汉子瞬间“泪飞顿作倾盆雨”。在拍摄《毛岸英》的半年多时间里,韩中和剧组全体人员风餐露宿,爬冰卧雪,用高度的政治热情和严谨的艺术态度去塑造上至伟大领袖下到普通一兵的风采。韩中在表现主席得知儿子不幸牺牲的这场戏中,是这样去刻画的:他目光缓慢移向茶几上的烟盒,颤抖着从烟盒几次都没抽出烟来。卫士李银桥帮他点着了烟,只听见他咝咝地往牙缝吸烟的声音,他的眼睛湿润了,但没有哭出来,他强忍巨大悲痛“唉…”了一声说:“打仗是要死人的,谁让他是毛泽东的儿子呢”。
或许很多人认为主席是不是太“无情”了?可接下来韩中的处理相信却更令观众为之心碎:是夜,空旷寂静的中南海丰泽园里,主席点燃蜡烛看着儿子和自己的合影喃喃地说道:“儿啊!你怎么连一句告别的话都没有就人天永隔了,你让我情何以堪!痛彻心肺啊!”转而漆黑深幽的静夜里传出了一个老人凄凉悲苦的哭声……晨光熹微,昼夜未眠的毛泽东孤零零的站在丰泽园的玉兰树下喃喃自语:“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其中“依依汉南,凄怆江潭”之句就有毛泽东语言的声韵。韩中这些内敛节制表演把一个老人丧子的内心剧痛和伟大领袖的崇高境界刻画得淋漓尽致,栩栩如生。中宣部文艺局的李准说:“老年毛泽东演得特别好,抓准了动情点,看上去使人觉得很自然很舒服。”中央电视台、广电总局电视剧的负责人说,看了这部片子,我们都掉泪了,剧情感人、张弛有度、收放自如,人间真情表现完美,题材挖掘比较深刻,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文献价值、历史价值,具有非常强的现实意义。 1981年,演出了歌剧《出租的新娘》饰男主角
1996年演出了漫瀚剧《魂系中国》饰男主角
1988年演出了漫瀚剧《拔都汗》饰男主角
1997年演出了漫瀚剧《俩个女人和一个男人》饰男主角
1998演出了漫瀚剧《丰洲滩传奇》饰男主角
1992年中国歌剧院演出了歌剧《将军情》饰演保安局局长
1993在中国歌剧舞剧院与万山红演出了歌剧《白毛女》、《伤逝》饰男主角
1993年中国歌剧院演和李元华演出了歌剧《鸣凤》饰男主角
1995年至今,在中央歌剧院参加演出了多部外国歌剧:
《假面舞会》、《弄臣》、《漂泊的荷兰人》、《阿伊达》、《图兰多》、《卡门》、《乡村骑士》、《丑角》、《霍夫曼》和中国歌剧《马可波罗》等 1993年拍摄了电视剧《碧湖情韵》饰演钢琴家
1995年拍摄了电视剧《无人的风口》饰演主任
2006年拍摄了电视剧《宋庆龄》饰演毛泽东主席
2009年拍摄了电视剧《毛岸英》饰演毛泽东主席央视一套播出
2011年拍摄了电视剧《送瘟神》饰演毛泽东主席(中央台待播)
2011年拍摄了电视剧《国家命运》饰演毛泽东主席央视一套播出
2011年拍摄了电影《刘伯承市长》饰演毛泽东主席
2011年演出了音乐剧《红星照耀中国》饰演毛泽东主席
2012年任命为北京中国书画家协会副会长
2013年参加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
『贰』 中日韩穿衣风格有什么不同特色
很不负责的告诉你,其实没什么区别。都是亚洲人,文化背景类似,身材差不多,脸型类似。就这么说大部分中日韩在老外眼里都长的一样。
工人都穿工作服,办公的文员都穿西服,有钱人都是穿高级休闲,名牌服饰。所谓区别也就区别的所谓的“时尚”人事上了。14-35岁的人穿的比较特殊。过了这个年龄的人基本没什么区别了。不要看日韩剧里穿的很鲜活,其实大街上一样穿的都很普通。
如果一个日本MM穿的最时尚的衣服在上海或者北京街头,谁也不会因为她穿这身就认定她是日本人。
一般是都认为是分风格(FEEL)。例如你穿各白衬衫,毛衣背心,格子短裙,中统袜,帆布鞋。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日本还是韩国甚至在欧美都会说这个是学院风,给人一种学生的感觉(一般分不了风格的就叫其他或者时尚了)。风衣的的风格好象就是双排扣的是复古军装风格和发翻领,才输学浅别的一时想不起来,也不知道。
你说起了韩国风衣就不能说到他们的乱搭了。首先是他们喜欢穿五分袖(半袖)的风衣(哈哈,这个根本就不挡风,很灌风是真的)其次穿五分袖风衣配中统袜加高跟鞋,还勾起小腿做可爱状态。也许会流行吧,我老了判断不了。上身贵妇状,下身可爱少女的感觉,但是还穿了个高跟鞋(相当乱的感觉)。我个人感觉至少不难看。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CE%E5%B7%D6%D0%E4+%B7%E7%D2%C2&in=1828&cl=2&cm=1&sc=0&lm=-1&pn=2&rn=1&di=87702324&ln=147。比欧洲配法可爱多了,但是缺少严肃的感觉。日本成熟类风衣基本和中国类似,年轻人穿的风衣区别比较大。日本人穿的比较可爱(卡瓦依?),很孩子气。这类风衣一般是短款,就是穿短裙都能露个边;袖子长,能把手放进半个;掐腰的少,直统的多。下身也是配中统袜,但是穿平底鞋。找到符合自己的类型穿就可以了。
只能说说风衣,要是别的衣服都说了。估计我自己都乱死了。
『叁』 中韩古代服饰的区别
1、世代年龄不同。
韩服是在王朝高丽时代初期看到的胚胎形式,并最终在朝鲜王朝初期(公元1392-1910年)形成。
在德川幕府中,“岐阜”原名“物”和“吴服”。“和服的固定使用”是在德川幕府之后与西方文化接触的兴起的概念。
2、颜色不同。
韩服色彩鲜艳,没有口袋。
在唐朝以前,日本和服大多是单一的,主要是原始颜色,民族颜色,并且在同一服装中几乎是相同的颜色。
在唐代文化的影响下,和服的颜色,尤其是大和贵族服饰的颜色进入了鼎盛时期。这时,贵族按颜色分级。例如,自上而下的服装是深紫色,浅紫色,搪瓷,搪瓷,绿色。黑色;女装的色彩装饰打破了原有的单一色彩,主色调为绿色,蓝色和红色,同时添加了其他颜色或图案,颜色鲜艳,颜色明显,给人以清新的感觉。
3、起源不同
韩服融合了中国唐朝的朝鲜民族服饰和朝鲜半岛古代新罗王国的朝鲜民族服饰。它经历了持续的“国有化”以形成服装。
和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三世纪。在奈良时代,日本派出特使前往中国,并为实现这一目标获得了许多光辉。次年,日本效仿隋唐时代,在唐代服饰的基础上改良了和服。和服口袋是受基督教传教士穿着长袍的影响而制作的。
(3)女装韩中长扩展阅读:
唐文化对日韩的影响
日本和韩国已多次派遣唐大使,以使该小组有十几个人。除了大使和水手,还有学生,学者,医师,学生,学生,学生和学生。卫生,做工精细等。
来唐的日本人代表有国际学生吉贝珍和安倍中马路以及僧侣孔海和袁仁。孔海是《秘密之镜》的作者,也是第一本日语词汇词典“篆是万象的名字”。袁仁寻求佛法,并在唐代游历了多个县,在日本带回了大量佛教文字和乐器。
日本平假名和片假名也从中国人的草书和手稿演变而来。百济艺术家的品味和品味将通过他在唐代学到的京楚舞蹈传到日本。建正和尚应日本和尚邀请六次返回日本,并最终成功。
日韩民族服饰的发展离不开唐文化的影响。
『肆』 韩语高手请进!!!求一首韩文诗歌,包括中文意思的,就是韩中译文
모든 행복은 행복한 생각에서 출발합니다
所有的幸福都是从幸福的想法中出发
생각은 눈에 보이지 않습나다. 보이는 것은 보이지 않는 것에서부터 옵니다.
想法是看不见的 看得见的现实也是从看不见的想法中来的
가시적 현실은 비가시적 생각이 자란 열매 입니다
可视的现实是从非可视的想法中长出的果实
어떤 생각을 심는가에 따라 행복과 불행이 선택됩니다
播种下何种想法就收获何种幸福和不幸
행복한 생각을 심으면 행복한 인격이 나오고 행복한 인격을 심으면 행복한인생이 나옵니다
播种幸福的想法就长出幸福的人格 播种幸福的人格就长出幸福的人生
인생은 작은 선택들이 모여 큰 선택들이 됩니다
人生是由小的选择集合而成的大选择
행복은 선택합니다. 행복은 습관입니다. 불행도 습관입니다.
幸福是选择 幸福是习惯 不幸也是习惯
볼행을 원치 않으면 불행한 생각을 거부해야 합니다
不希望不幸就要就要拒绝不幸的想法
불행한 생각을 선택해서 행복해 지는 법은 없습니다
选择了不幸的想法是不会幸福的
加油哦 화이팅!!!ㅋㅋㅋ...
『伍』 韩中饮酒文化
首先说一下韩国饮酒文化
韩国人认为酒在维持人际关系并增进友谊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而韩国人热心工作、热心享受的气质必然会造就独特的饮酒文化,从韩国的饮酒文化中自然会了解到韩国社会和韩国人的特性。
韩国的饮酒文化大体有以下这些方面:
1.先说坐席,和中国的习惯一样,韩国长者(一个家庭中最值得尊敬的人)居于上席,其他人的座位则没有特殊要求。
2.“第一杯酒不推让”。意思是说一起喝酒的人中,即使有人不会饮酒,第一杯酒也不应该推让。这是因为韩国人认为如果第一杯酒就推让的话,喝酒的气氛就被破坏掉了。所以即使你不会饮酒,也要把酒杯放在嘴边抿一下。
3.韩国人从来不自己给自己倒酒(独自时除外)。净杯后,由他人斟酒,如果只有两个人,双方互相斟酒。
4.给对方倒酒或敬酒时,必须等对方把酒杯的余酒喝空,再给对方续杯,不能在对方酒杯未空时斟满。
5.跟长辈饮酒时,晚辈通常要跪着,长辈让坐下的时候方可坐下;接长辈给的酒时,应做起身状双手接杯,否则被视作不礼貌;喝酒时,晚辈也要侧过身去,用手掩饰酒杯喝酒,不能正面饮酒,更不能在长辈面前吸烟。
6.倒酒时,如果是晚辈给长辈倒酒,一定要用右手握瓶,左手握着右臂。这个礼仪是很久以前流传下来的。以前的韩国人穿韩服,而韩服的袖口比较宽,为了防止倒酒时衣服的袖子掉在菜里而用左手抓着衣袖并搭在右手臂上。现在,虽然西服的袖口很窄,但这个习惯作为礼貌一直沿用。
7.上下级之间敬酒,通常是上级敬下级,如果上级不敬下级,下级是不能先敬上级的。
8.很要好的朋友之间敬酒,通常先请一方饮净,再由另一方把对方杯子斟满,把此杯就喝空,然后喝完此杯酒再次斟满,还给对方。
9.第一杯酒不能干”。跟长辈喝酒时,第一杯酒绝对不能“先干为净”,和朋友喝酒则无此说法;碰杯时和中国一样,酒杯要低于长辈和地位比自己高的人。
10.喝完酒后,不能先行告退,得到长辈允许后方可离开。
随着时代的变化,饮酒文化也在发生着改变。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在继承饮酒文化精华的同时也要改掉一些不好的习惯。首先是要改变强行劝酒的风气,也就是向体质弱或因某种原因无法喝酒的人强行劝酒的行为。韩国的大学都有“新生欢迎会”,在欢迎会上,先辈们都会让后辈们喝很多酒,其中有白酒和啤酒的混合酒,而有些后辈本来不会喝酒或酒量很小,因为一下子饮用了过量的酒而造成了死亡的悲剧,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对现有饮酒文化的弊端的反省和深思。其次是改变暴饮习惯,这种暴饮习惯不仅严重伤害身体,而且直接影响到第二天的工作,还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韩国社会饮酒文化特有的肯定的那方面。若说喝酒是社会性的表现,可以拉进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那么吃饭,说话也可以,没必要非得采用喝酒这种方式。
中韩饮酒文化比较
一个国家的文化氛围决定着饮酒文化的形成,因而饮酒文化反映着这个国家的文化特质。韩国与中国同受儒家文化影响,因此饮酒文化也存在很多相似之处,比如尊卑有序,长幼有别,在喝酒礼仪中都会体现出来。此外,韩国和中国的饮酒文化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1.在韩国喝酒时说“干杯”,是表示心里高兴愿意相互分享愉快,碰一碰杯烘托酒宴气氛的意思,而不是象中国人那样非要把杯里的酒喝光不可,因此韩国人喝酒随时都可以说“干杯”。在韩国喝酒时,不习惯续酒,一定要一杯都喝完之后再添酒。也许是中国人喜欢“满”字,所以认为续酒是件十分自然的事,就好象不断续茶那样似的。
2.据说韩国的酒文化是发端于祭祀上喝一口祭祀酒之后,要把酒杯重新呈给长辈的风俗。而这种习俗之所以能流传至今是因为把自己的酒杯呈给长辈表达了一种尊重。正因为如此,把自己的酒杯递给同伴或初次见面的人是在表达人情和亲近感。与朋友在一起喝酒的对酌文化是韩国人十分珍视酒与人际关系的价值观的表现。虽然也可能偶尔与朋友开怀畅饮,尽兴尽志,但随着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人人都很忙,朋友们在一起喝酒也渐渐成为了“速战速决”式的豪饮,所以有人也在呼吁要提高饮酒文化的质量。
3.中国人一般是在吃饭的时候喝酒,先来几盘下酒菜,一边喝酒一边聊天儿,然后吃饭,喝就是为了热闹,高兴,不是为了醉,也就不存在强求喝酒的情况,每个人量力而行,根据自己的酒量来喝酒,因此喝醉的情况并不多。而韩国似乎是为了喝醉而喝酒,饭后去卡拉OK,去酒吧畅饮一番,常常喝到深更半夜才回家,不醉不归。
『陆』 韩中文学比较包括哪些比较内容呢
恰如会议的主题中不断强调的,“韩中比较”视野是此次国际学术研讨会的重点,这种类型的发言也最受瞩目,引起了与会专家学者的浓厚兴趣。韩国外国语大学显然已经开创性地把“韩中比较”视野作为他们学术研究的重要课题了,并有意识地渗透进自己的学生培养之中,中国国内的现代文学研究界值得借鉴这一新的学术研究视野。其中裴桃任博士的《姜恩乔与舒婷的抒情诗之比较》,围绕“虚无”和“朦胧”两种诗歌审美特征,分析了两者抒情诗歌的创作背景及作家意识在“时代”与“女性”两方面的异同;柳京仙硕士的《李光洙〈无情〉与〈狂人日记〉的近代性研究》以两个不同文化语境中的类似的文本为对象,考察和比较了它们蕴含的不同的近代文学意识;韩知延硕士的《文学创作中的历史还原与再现——以申采浩和郭沫若的历史小说为中心》通过对两位代表性作家的历史小说的文本细读,总结和概括了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深入揭示了特殊时代不同语境中的历史意识对文学创作的影响;金镇正硕士《东方女人的成长道路——沈从文〈边城〉与全光镛〈黑山岛〉比较》一文从成长小说的层面分析比较了两部作品女性主人公的成长经历,考察了东方女性的成长特征;金昌镐的《论殖民地文学语境下的韩中农民文学——以〈绿色的谷〉和〈故乡〉中心》以中韩两位作家代表性的农民文学作品为研究对象,寻找两地文学在表现乡村方面殊途同归的地方,进而指出殖民地语境下农民题材文学发展的历史脉络;王乐《透过〈生死场〉和〈人间问题〉看萧红和姜敬爱》一文以平行研究为方法,从多个角度和层面梳理和分析了两位作家,深刻揭示了历史动荡之中女性命运的悲凄与女性叙事的坚韧。
另外,李炫政博士的《在满洲国的中韩文坛建设》一文以满洲国时期中文文坛和朝鲜语文坛的两位代表性作家对满洲的认识为视角,独辟蹊径地把握住了特定历史时期作家主体的民族主义与亲日情绪交错的精神困境。而吴敏《舒群韩人形象小说初探》与李翰琳《无名氏的韩人题材小说〈北极风情画〉的浪漫性小考》两篇文章则共同关注中国现代作家的韩人形象塑造的问题,前者揭示了异族间民族国家命运的共鸣,后者深入解析了无名氏的浪漫性特征。
『柒』 问一个问题:韩中人民为何相互敌视
我为了提高自己的韩国语水平,每天坚持阅读韩国新闻,刚去韩国时每天都抽出点时间看韩语节目。后来我统计了一下,每天都能看到不少关于中国的消息,当然,几乎都是负面的,如果有说中国好的,那八九不离十最后都要表达这样一个意思,“中国如此发展会对韩国造成威胁”。不仅是新闻,一次在娱乐节目中看到过这样的场面:采访一个刚从中国回来的韩国女艺人,主持人问她中国如何,她笑嘻嘻的把中国批判一番,什么脏呀,烂呀,穷呀之类的,在场的观众也非常受用,台上台下笑成一片。对于很多韩国人来说,嘲笑中国是最能增强它们“民族自豪感”的事情了,于是它们乐于找出中国的各种弱点来嘲笑,新闻媒体也非常愿意配合民众的这种心理,想方设法挖出这些东西来供国民消遣。所以我有时很纳闷,它们的记者怎么能找到这么多反映中国贫穷落后的新闻,如果我是个没去过中国的韩国人,那么百分之百我会觉得中国是?了这样的媒体,这样的教育,韩国人对中国的反感和狂妄自大就很容易理解了。有网络文章说在韩国繁华的明洞街头出现过“中国人谢绝”的条幅,这个我相信,因为我曾经见过照片,而且不止一个中国朋友告诉我在韩国商店遭到营业员歧视的事。别说在韩国,就连在青岛,在北京望京,不也发生过韩国人店谢绝接待中国人的情况吗?04年高句丽历史事件闹得最厉害的时候我恰巧在韩国,我看见过韩国人焚烧中国国旗,在中国大使馆前示威,以至当时我有种想立刻逃离韩国的想法。后来在街上也遇到过不少宣传,讲东北甚至山东古代都是“三韩”的领土,我只能置之不理。
“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不少中国人非常崇尚韩国人所谓“尊重儒家传统”这点,认为要像韩国学习。我听到这样的话有点吃惊,后来看到国内媒体用近乎肉麻的言语报道韩国人如何尊重传统,我才恍然大悟,有这样的媒体,难怪有这样被误导的国民。
首先要澄清一点,韩国是一个相当西化的国家,可以说到了全盘西化的境地。举个简单例子,韩语被韩国专家论证为“世界上最简洁,最优秀的语言”,但现在是外来语成灾,餐厅不说餐厅,跟着英文音译为“乐死特朗”,(restaurant)桌子不说桌子,也从了英文说“特意伯尔”(table),甚至更玄妙的是老婆居然也习惯叫做“歪扑”(wife) ,悲哉韩国语,悲哉我这个当年认真背诵韩文单词的好学生。现在固有名词都让位给了这种不洋不土的韩式音译,是不是以后干脆直接说英文比较好呢?要知道韩文中70%是汉字词,剩下的30%也被大量西方外来语占据,这种“世界上最简洁,最优秀的语言”是不是就要退出历史舞台了?
至于剩下的所谓“儒家传统”,只是中国媒体的想当然罢了。韩国人是不会承认的,它们很早以前就开始做的就是割断所谓“韩民族”文化和中华文化的联系,也就是,“去汉化”。汉城改“首尔”的闹剧刚刚过去,这不,几个韩国议员又开始张罗把“汉江”改为“韩江”了。在韩国,“中医”被改名成“韩医”,并被作为高丽医学而拼命向世界宣传推广。针灸也被认为是韩国人发明的,我没看过大长今,不知道里面是不是存在歪曲,但朝鲜日报分明是报道了这个“发现”,并找到了个法国人作证,宣称要纠正世界人民的错误认识,把针灸重新还给韩国。“活字印刷术”也被认为是韩国人先发明,这与中国学者发生了争论,韩国专门建立了印刷术博物馆,把中国在“印刷术”方面的功绩完全抹去,只片面夸大宣传自己,并邀请各国客人免费参观,并经常在国际场合进行宣传。我有幸被邀参观过那个博物馆,我只能承认他们在这方面的确做的非常好,“谎言重复一百遍就成了真理”,韩国人用这种方式“虚构”真理非常在行。
国内的媒体还宣扬过说韩国人如何如何重视“端午”,似乎应该把端午拱手相让了。但很抱歉,我在韩国还真感觉不出来。首先我身边的年轻人根本就没人知道端午这个东西,那一天也根本不像国内媒体所说“全国庆祝”,连休假都没有,一切如常。当然有的地方有庆祝活动,但那是拿来作秀的,政府出钱搞的公关活动,为什么要这么劳民伤财?把端午这个东西从中国人手上夺过来成了“大韩民国”的文化遗产,光荣呀,“民族自信感”大增呀,更重要的是,以后可以以此为证据“考证”出韩民族文化对中华的影响。
我在韩国被多次问到:“中国有没有中秋节,中国有没有春节”之类的,不要笑,这其中很多是名牌大学博士,以至于我后来实在厌烦了答他们:“农历是中国人发明的,所有农历节日中国都有。”还有个韩国名校博士一次和我讨论,信誓旦旦的说甲骨文应该是从朝鲜半岛传到中原的,并引用了一些韩国学者的“论据”,遇到这样的事我都懒得争辩了,真希望他在国际学术会上做这个报告,也给西方人看看韩国学者的“风采”。后来我看了篇韩国学者的文章,乖乖,连大禹治水用的“神书”都是朝鲜半岛传过来的,对韩国学者的学术能力我简直找不到语言形容了,惊如天人。要知道韩国直到15世纪才有自己的文字,韩国建国后为了“去汉化”才禁止使用汉字的,它们的学者“参考”的史书几乎都是用汉字写成的中国史书,它们以前还根本没有文字记录的历史呢。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我看过一些国内媒体写的文章,盛赞韩国的人情世故,说韩国人讲礼貌,尊老爱幼等等。等级制度森严,的确,尊老,我承认,但爱幼,只能说那位作者胡说八道了。如果摆出一副前辈的尊严,对着后辈“狗崽子”“龟孙子”骂不离口,再时常赏两个巴掌拍拍后脑勺也叫“爱幼”的话,我倒情愿前辈们不要“爱”我,just leave me alone。我作为一个外国人,在韩其间自然少于受到如此“优待”,不过看着身边的韩国小辈们屡屡被前辈捉弄教训却还要服服帖帖的甘受,真觉得有点同情他们。不过一年后我的同情心也消失了,因为又来了新人,当年的后辈成了前辈。对于新来的后辈们,这帮当年的“受害者”手段可一点也不含糊。
在韩国,前辈说的话必须无条件服从,遇到无理要求也不能公开反驳,不然就成了集体中的异类,受所有人的排挤,生活更加悲惨。表面上韩国人的小团体是非常团结,吃饭,喝酒,活动大家都在一起(因为不能不去,不然又会受排挤),但鉴于前辈和后辈这种完全不平等的上下级关系,后辈是不是真心尊敬前辈,只有鬼知道。据我所知,好多平时看起来相当亲密的前后辈一旦分开,那就是老死不相往来,大概能说明点问题吧。另外我所认识的韩国人似乎还真的没有什么朋友,实在郁闷了就靠着自己前辈的权威“命令”几个后辈出去陪着喝喝酒,也不管对方愿不愿意。想想这种人生也挺失败的,不过韩国人也习惯了吧。
总之韩国的社会关系是非常让人压抑的,刚去韩国时我也试图融入它们的文化,不过后来我放弃了。因为感觉如果我真的逼自己融入了他们这种文化,我会变成一个狭隘自私的人,变成一个不考虑别人感受,用权威等级压迫后辈的人,这对我以后的发展是很有害的,除了韩国人,我还真没有发现哪个外国人喜欢它们那种社会氛围。
“人必先自辱,而后人辱之”
现在很多中国人总爱说韩国人无知,狂妄自大,这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韩国人本身的行为让我们有了这样的印象,是它们自己带来的恶名。而且,这些无知,无礼,狂妄自大的行为如此之多,如此之普遍,已经成为了所有在韩国生活过的中国人所不能回避的了。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韩国人对中国客人提出的各种千奇百怪的问题,有很多甚至已经很无礼,足以让对方生气了。不过我前面已经介绍过韩国人对中国的感情和他们不考虑别人感受的特点,所以在它们看来,根本不能算是无礼,说不定还会觉得咱们神经过敏呢。
我在一个韩国华人论坛上看到一篇文章,讲的是一些在韩国的中国人常常遇到的问题,当时我觉得很有意思,因为和我遇到过的几乎一模一样,看来大家都差不多。在此摘抄转载一下,我就懒得打字了。。。。
A 你父母是干什么的?来韩国的都是中国的有钱人吧!
B 中国有面包么?中国也有方便面吗?中国也有苹果吗?中国也有练歌房(卡拉ok) 么?中国也有台球厅么? 中国也过春节呀!中国也有网吧?中国人也用手机吗?
此外,中韩两国在东海还有12万平方公里的争议区。中国主张按自然延伸原则与其划界,而韩国则主张按和划分黄海大陆架相同的中间线划分东海大陆架,两线之间便形成了12万平方公里的争议区。1974年1月30日,韩国与日本政府签订东海《共同开发大陆架协定》,开发石油和天然气等。中国政府曾发表声明,指出上述协定是非法的、无效的。
韩国汉城市议会2005年10月24日召开第159次临时会议,制定了所谓的旨在“废除《间岛条约》”的决议案,决议案认为“间岛原是韩国领土”,因中国清朝与日本签约而被“割让”。决议案称,此举从国际法上看“违背当事人的意志”,所以韩国认为中日之间签署的《间岛条约》“根本无效”。又称,国际法认为,即使条约有“不妥之处”,在签定一百年(2009年)之后,通常也被视为有效。因此,决议案认为韩国政府应该为“找回”间岛及时向国际法院提起诉讼。
“间岛”,原名“垦岛”(因大批朝鲜移民越界垦殖而名),系图们江北岸吉林省延边地区和龙县光霁峪前的一处滩地,自古系中国领土。清政府与朝鲜政府曾多次勘定国界,确定该地为中国领土。
后来日本捏造所谓“间岛悬案”,并且恶意歪曲所谓的“间岛”范围,将纵十里、宽一里的滩地,扩大到“海兰河以南、图们江以北,宽约二三百里,长约五六百里之地”,即中国延吉、汪清、和龙、珲春四县地区,妄图一举侵吞这些地方。经过中国官员和学者的多方努力,最终挫败了日本的这一侵略图谋。1909年9月4日中日双方代表在北京签订《中韩界务条款》,即所谓的“间岛协约”。
可以看出,韩国和中国是确实存在领土争端的,但中韩政府目前比较务实,特别是中国现在面临日美的压力,又要和平崛起,所以对以上的争端都做了最低调的处理。韩国政府也不敢造次,所以中韩间至今没有发生什么大的冲突。但韩国媒体向来有煽风点火,制造反华情绪的“光荣传统”,再加上其教育部门的作用,现在几乎所有的韩国人都认为中国“侵占”了它们的领土,其险恶用心不能不察。
最后总结一下“大韩民族”的特性,在我看来,韩民族和日本民族是最相似的,特别是经过50年日本殖民统治,它们的共同点相当多。
1, 国土狭窄,自然资源贫乏,严重依赖国外市场。日本好歹有3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韩国只有不到10万。经济都是外向型,原料基本靠进口,日本历史上强盛时走上了武力扩张之路。
2, 单一民族,排他性非常强,狭隘民族主义盛行。日本右翼分子让中国人愤怒,但韩国更
加狭隘极端的民族主义却时常让我冒冷汗,真庆幸它们至今仍然分裂,没有强大的实力。
3, 为了“民族自豪感”,不惜篡改历史。记得有文章说日本人考古作假,让人鄙视。不过后来见了韩国人的“考古”,我倒觉得至少日本人还想着去做假证据,韩国人甚至把这一步都省了,还把成果出来大肆宣传。我不知道日本是不是也搞“去汉化”,但韩国搞得也太离谱了一点。
4, 没有继承到儒家的真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儒家强调“仁”,这很难和日本帝国主义联系到一起。而韩国的那种社会风气和韩国人的诸多品行也难和“仁”和“礼”联系到一起。所以说它们皮毛和架子是继承了,而且比我们做的还要“儒家”,但真正理解了吗?我看未必。
5,韩日战后经济发展模式基本一致,当然是韩国照搬日本经验和体制。所以韩国精英们对日本是相当推崇的,几乎达到了言必称日本的地步。至于国内大肆宣扬的“反日”,抱歉,我在韩国还真没感觉出来,身边的韩国人全套日本电器,倒是咱们几个“穷苦”中国人买了比较廉价的韩国产品支援了他们的三星LG。韩国国产车确实满街跑,日本车很少,不过去江南的富人区看看那里lexus也不少,原因很简单,贸易保护嘛,价高老百姓买不起。这里说句题外话,国内的车市,现在奇瑞吉利几个越卖越好,真高兴,这才是咱们的中国企业,不要贸易保护,和合资,外资企业硬碰硬,这样成长起来才有竞争力,我看好中国汽车。
其实关于韩国的点点滴滴还多的很,比如韩国料理,韩剧等等,以后有时间再慢慢写,我这个“知韩派”也发挥点余热,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和大家分享一下,关于韩国,你知我知大家知,岂不快哉
『捌』 急求 《拜托了机长》里面的插曲《冷》的韩中歌词
爱你是痛苦的, 眼泪便是药水, 虽然你没有任何过错, 却总是会对我歉疚, 别再为我流泪, 没关系, 我是明白的, 像爱哭鬼啊 , 你这个人…… 那么的脆弱 ,叫我怎么放开你, 我的爱, 已经太冷了, 心虽然冷了, 但却离不开, 美丽的回忆,全都冰封了, 未能抹掉,亦融化不了,教我怎样才好, 连阳光也是冰冷的, 缺少了你的日子, 那是双手也抱不住的多, 那些怀念你的日子。 别再为我而笑。 你的吃力,我是明白的。 傻瓜呐,你这个人。 你如此担心我,教我怎能离去呢? 我的爱, 已经太冷了, 心虽然冷了, 但却离不开, 美丽的回忆,全都冰封了, 未能抹掉,亦融化不了,教我怎样才好, 别转身,让你就这样走吧。 即使徘徊,亦不能抓得住。 别在我身旁经过,也不要再相遇。 因为我会忍不住飞奔去拥抱着你! 一直盼望着的便只有你。 即使明白我的心,但也不能走进。 即使又再次爱着你。 也会害怕最终只剩下痛苦和眼泪。 对你的记忆,又更加冰冷了……
사랑하다 아픈 건
눈물이 약인 건데
그댄 아무 잘못 없는데
자꾸 미안하대요
날 위해 울지 마요
괜찮아요 다 이해해요
울보죠 그대란 사람
그렇게 여려 어떻게 보내요
나의 사랑은 너무나 추워요
가슴 시려요 떠나가면 안돼요
좋은 기억이 다 얼어서
지우지 못하면 녹지 않으면 어쩌죠
햇살마저 차갑죠
그대 없는 하루는
두 손 모자라게 많아요
그댈 떠올리는 일
날 위해 웃지 마요
힘들단 걸 난 잘 아니까
바보죠 그대란 사람
나 걱정돼서 어떻게 갈래요
나의 사랑은 너무나 추워요
가슴 시려요 떠나가면 안돼요
좋은 기억이 다 얼어서
지우지 못하면 녹지 않으면 어쩌죠
그만 돌아서 가세요
서성이면 잡을지 모르니까
스치지도 말아요 마주치지 말아요
달려가 와락 안길 테니까
오직 그대만 바라고 바래요
내 맘 알아도 다가오면 안돼요
또 다시 그댈 사랑해도
아픔만 줄까 봐 눈물 줄까 봐 두렵죠
그댄 기억이 더 춥죠
『玖』 宝儿代言W.DoubleuDot的详细资料
韩国女装品牌W.DoubleuDot,以娇俏的外形、冰淇淋般的色泽,展现韩国女孩可口诱人的纯真与自我个性,令人垂涎!多元风格的搭配法则,将美少女的清新、自由的气息贯穿于这个春夏,演绎青春、时尚与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