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锄禾日当午,午是指,中午,还是下午
日当午:太阳当头直晒的时候,指中午。古代午时指11:00-13:00。
出自:李绅《悯农二》。
原文: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译文: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
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
(1)如何日当午的和夏装扩展阅读
此诗一开头就描绘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依然在田里劳作,那一滴滴的汗珠,洒在灼热的土地上。这就补叙出由“一粒粟”到“万颗子”,到“四海无闲田”,乃是千千万万个农民用血汗浇灌起来的;这也为下面“粒粒皆辛苦”撷取了最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可谓一以当十。
它概括地表现了农民不避严寒酷暑、雨雪风霜,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是空洞的说教,不是无病的呻吟;它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但又不仅以它的说服力取胜,而且还由于在这一深沉的慨叹之中,凝聚了诗人无限的愤懑和真挚的同情。
㈡ 日当午怎么测
日当午的意思是太阳正当午日,而午时在古代是十一点到下午一点之间,日当午是一个时间段,当然如果你想知道怎么测,主要是影子,在正午时影子是最短的时,就是影子在脚下或是只是很短的长度,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在午时中。
㈢ 锄禾“日”当午,清明“上”河图
网络一下你就知道。中规中矩的来讲,锄禾日当午是古诗,清明上河图是一幅画。用诙谐的来讲。把中间的那个字看成动词就成了
㈣ 锄禾日当午,绣花真辛苦下几句怎么接
上句是,锄禾日当午,绣花真辛苦,
下句是,汗滴禾下土,织布不服舒。
㈤ 在WORd里面怎么把锄禾日当午改成午当日禾锄求助啊!,不要打!,要简洁方法!,
复制“午当日禾锄”后在WORD里按ctrl+v键(粘贴)``
㈥ 如:锄禾日当午!这样内涵的有那些!要七句
功高成怨府,权盛是危机。——王迈《读渡江诸将传》
莫将死句入诗中,此诀传来自放翁。——袁枚《仿元遗山论诗》
人事有代谢,往事成古今。——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春江秋月冬冰雪,不听陈言只听天。——杨万里《读张文潜诗》
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杜甫《戏为六绝句》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只看后浪催前浪,当悟新人胜旧人。——释文向《过苕溪》
欲加之罪,何患辞。——《左传》
纵横正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寅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少年。——李白《上李邕》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诗经·小雅》
天若有情天亦老。——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文章自得方为贵,衣钵相传岂是真。——王若虚《论诗诗》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麟《断句》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尔曹身为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戏为六绝句》
㈦ 如何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一说此诗的作者,是唐朝诗人李绅。李绅(772~846),字公垂,无锡(今属江苏)人,元和进士,是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之一,与著名文人白居易、元稹等交往甚密。元稹称李绅说:“予友李公垂,贶予乐府新题二十首,雅有所谓,不虚为文,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显见,李绅的诗风,与“锄禾日当午”诗的格调相一致。《全唐诗》收录李绅的诗,题《古风二首》,又称作《悯农二首》,其中之一就是“锄禾日当午”,另一首诗为:“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两首诗的意义相同。 一说“锄禾日当午”诗的真正作者,应该是唐朝另一位诗人聂夷中。此说的主要理由是:一,《全唐诗》于聂夷中和李绅名下分别收录这两首五言绝句,李绅《古风二首》诗后无篇章互见的说明,而在聂夷中《田家二首》诗后,加了一个脚注,称“锄禾日当午”等四句一作李绅诗。后来,人们选注聂夷中诗,干脆不取“锄禾”四句,这才引起误传。二,影印宋刻本《全芳备祖》列“锄禾”诗于聂夷中名下,所辑《田家二首》诗全文曰:“父耕原上田,子削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山;谁念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而此书在李绅名下仅收录“春种一粒粟”等四句,可见古人把这首诗判归了聂夷中。三,聂夷中(837~?),字坦之,河东(治今山西永济西)人,咸通进士。《唐诗纪事》说:“(聂夷中)奋身草泽,备尝辛楚,尤为清苦。”聂夷中出身贫寒,入仕后仅做过县尉小吏,对农民的疾苦比较了解,才有如此贴近生活的诗句。《全唐文》共收聂夷中诗一卷,诸如《田家》这类题材的诗歌占四分之一,看来“锄禾日当午”诗的作者,非聂夷中莫属。
㈧ 锄禾日当午
古风二首 / 悯农二首
唐 · 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译文
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劳苦农民,仍然要饿死。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
李绅(772—846)汉族,亳州(今属安徽)人,生于乌程(今浙江湖州),长于润州无锡(今属江苏)。字公垂。27岁考中进士,补国子助教。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作有《乐府新题》20首,已佚。著有《悯农》诗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脍灸人口,妇孺皆知,千古传诵。《全唐诗》存其诗四卷。
㈨ 那如何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是什么诗啊
悯农
作词:李绅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