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关于打腰鼓的视屏或资料。
打腰鼓打腰鼓也是春节闹秧歌时表演的一个节目。据说,闻名全国的安塞腰鼓,最早还是佳县、横山等地的移民带到那里后流传开来的。打腰鼓一般是由多人组成的方队集体表演的。表演时,演员腰间斜挂小鼓,双手持鼓槌,随锣鼓、唢呐的伴奏声挥臂击鼓。其动作,时而腾挪跳跃,热烈奔放;时而轻敲慢打,柔和灵巧取豪夺。其队形,时为长龙,时为方阵,变幻有序,步伐齐整。特别是年轻演员,在表演中极其投入,龙腾虎跃,充溢着阳刚之气,往往博得观众的阵阵喝彩之声。
目录
腰鼓原流行北方,解放后也在杭州流行。表演时,每人左腰挎一个尺半长之圆形小鼓,双手执系彩
打腰鼓
绸的鼓捶一对,边行进,边击鼓,有正击、顺击、倒击、胯下击等各种击鼓花样。腰鼓队可大可小,少的十多人,多的可达数百人,队伍庞大,动作齐整,花样翻新,彩绸飞舞,鼓声震天,十分壮观。现已成为各种集会上的广场集体文娱形式,也是中老年人娱乐、锻炼身体的活动。 腰鼓源自战鼓。据说2000多年前,当时戍守边疆的士卒,手持刀枪,身背着鼓,在与敌人短兵相接的时候,便擂起鼓,藉急促的鼓声,砥士兵杀敌之气。此后,从挚鼓杀敌逐渐演变成为由军乐队模拟征战时各种厮杀动作的即兴表演;至今陕北的无腰鼓,论在舞步还是在挚鼓时所造成的气氛,都有着昔日的影子。 杭州民间新兴集体舞蹈。腰鼓原流行北方,解放后也在杭州流行。表演时,每人左腰挎一个尺半长之圆形小鼓,双手执系彩绸的鼓捶一对,边行进,边击鼓,有正击、顺击、倒击、胯下击等各种击鼓花样。腰鼓队可大可小,少的十多人,多的可达数百人,队伍庞大,动作齐整,花样翻新,彩绸飞舞,鼓声震天,十分壮观。现已成为各种集会上的广场集体文娱形式,也是中老年人娱乐、锻炼身体的活动。编辑本段表演纪实
由于横山县地处陕北的边陲,对外交通不便,外界的影响较小,所以腰鼓原始粗犷的气息也得到
打腰鼓
了保留。大汉们穿上陕北特有的碎花背心,大红裤子,头扎“白羊肚毛巾”,脸面经过浓抹艳涂;而身边的腰鼓却没有添上颜色,原本的树纹都森然可见。虽然,设备单是简不过了,可是,后生打起腰鼓来却特别起劲,像是要把年来生活的喜与悲,全在这些天尽情地发泄出来。农历正月初七“人日”发,镂鼓一向,唢呐一吹,腰鼓队就迅速地集合起来,过年几天带来的却又将逝去的欢腾高潮再次被掀起,腰鼓队在“伞头”(队长)演带领下,表着边打边走的“路鼓”,沿门子拜年去。步伐不羁黄土飞扬竟高及人身,拜访完村里每户后,意尤未尽、 情绪高涨的后生们,来到村口的宽敞的坡地上,表演起“场地鼓”。但见“伞头”手中的“指挥棒”又一转,唢呐手马上吹奏起音乐来;后生们粗如蟒蛇般的胳膊,拿着鼓槌纷纷敲挚扎在腰间的木鼓。每下挚鼓的动作,都是那样饱满,深沉有力,好像要把鼓皮敲穿才肯罢手似的。刹那间,密如骤雨的鼓声,咚咚地响个没完,像是抢着登陆的波涛,汹涌地扑向彼岸。站在这缘,只感到沙砾在微微战栗,大地仿佛有了陌生的骚动但是这一轮急促的鼓声,还不过是打腰鼓的热身运动,后生们浑然忘情的步伐,才够看头,有的后生猛然一跳,然后在落地前的一瞬间,一边打腰鼓,一边脚面一扭,好像踢足球似的,使劲地往地下一踢,翻起地上的黄土,竟高及人身其他的队员,冷眼一看,民不甘示弱,纷纷腾空跃起;顿时,鼓声震耳,黄沙纷纷扬扬,弥漫着个天空,看上去果然气势慑人。比试后,有的后生随着节奏的抑扬,双腿在地上前后挪动,在地上留下凌凌乱乱的脚印;有的后生扭动身躯,脚板力向前滑行,地上划出一道长纹,像是给压路机压过似的。跳着跳着,到最后,后生眼里似乎连
打腰鼓
观众也不存在,他们迳自沉醉在舞步中,随着心灵波动,广袤的黄土地上跳出不羁的步伐。一切静止下来,扬起的黄土徐徐降下,沾在后生一身一脸的汗珠上,后生屯时成了个黄黄的“土人”,但是个个都是笑容满面,大阵仗拉开一两里路。 安塞腰鼓的演出,阵容庞大为它的特色,甚至可有上千人参加表演;有时几个腰鼓队连在一起,竟能拉开一两里路。舞者的装束以模仿古代将士的素色便服为主,或黄或红的包头,与黄土的背景,衬托得人分明是。安塞腰鼓主要是掌握胳膊能否配合自如,然后随心所欲地发挥起鼓点的节奏,往往一场腰鼓下来,边气壮如牛的小伙子也要瘫软在地上。安塞腰鼓表演可分两种,即路鼓和场地鼓,与横山县腰鼓差不多,但场地鼓变化较少,主要是“十字大缠身”、“单腿盍耳”、“连身转”、“马步缠”等打法,光看这些名堂,已可猜想安塞腰鼓难度之高,动作之狂劲了。舞者装饰有商周特色,洛川腰鼓风格迥然不同,被誉为中国最原始的扭扎式战士舞蹈。洛川腰鼓称为蹩鼓,鼓的大小与洗面盆相当,鼓槌细长,敲挚有力,鼓声分外宏亮。舞者一律束胸,穿纯白纯黄底色的衣服,用白、黄方巾裹头,背插四面小旗,战袍呈三角形,全身衣物均用商周青铜器图案装饰;有的演员腰间束一宽板皮带,上悬数颗拳头大铜铃,打扮威武,猛然看去,竟似京剧戏目中的武将。在表演时候,“蹩鼓”被绑在舞者腰间,由于鼓大、槌长,所以表演者动作幅度很大,要具有较大的弹跳能力,才能跳得好。“蹩鼓”的场南表演主要是布方阵,布成各种古代作战阵形,而场上锣鼓咚咚,铙钹锵锵,充满着战斗的气氛,看得人们瞠目结舌。编辑本段锻炼作用
有的办公族由于长期从事伏案工作,渐渐患上了腰痛。可以练练这套健肾强体的简易操--拳打“腰鼓
打腰鼓
”。 其做法:两脚分站与肩宽,以脊椎为竖轴,肩随臀部扭转带动两臂双拳,右拳打左腰眼,左拳击右腰眼,交替进行。由轻到重,由慢到快,可用手背、空拳、实拳击打。 亦可分静打和动打:静打站立不动脚,宜在室内进行,上身弯90度击打效果更佳;动打宜在室外晨练时进行,又可分走打、跑打、跳打,若身体条件允许,还可倒走打、倒跑打、倒跳打。击打部位不仅只限腰部,可上移至背部极限处。编辑本段推广情况
在新疆阿拉山口边境农场九十团子女学校里,2008年11月,1500多名师生举办了一场腰鼓比赛
打腰鼓
,小小红色腰鼓让孩子们的冬天变得快乐有趣起来。据了解,这项活动在这所学校已经开展了两年多。腰鼓源于陕西安塞,该校在选取课外活动项目时,把能长期坚持而又有趣、易于学生接受的活动内容筛选出来。安塞腰鼓打起来时,动作活泼可爱,运动量大,能表达个性,深受学生的喜爱,成了这个学校的阳光体育活动项目。 重庆巴渝民间文化艺术协会与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合作,将中老年喜欢的腰鼓搬上讲台。2007年06月12日,第一阶段培训结束的学生在该院进行了打腰鼓汇报演出,赢得满堂彩。该院老师称,学生毕业后就业方向主要是物业公司、社区管理等,因此,学习打腰鼓是一项很实用的文艺技能。巴渝民间文化艺术协会会长董桂涛称,打腰鼓走进课堂,通过教学的方式让更多的年轻人接触民间文化,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尝试。编辑本段相关
《黄土地》里那一千多人表演腰鼓的大场面,在粗犷雄壮的锣鼓声中,那些腰鼓手挥
打腰鼓
舞鼓槌一扭一跳的舞姿、那在舞步下黄土飞扬的画面叫人忘不了别开生面的黄土高原。亲临现场体味到这汉民族源远流长的士“劲舞特别是横山县的腰鼓,由于古味更浓,令人更加难忘。
② 怎样打腰鼓
1、打腰鼓的方法:
打腰鼓一般是由多人组成的方队集体表演的。表演时,演员腰间斜挂小鼓,双手持鼓槌,随锣鼓、唢呐的伴奏声挥臂击鼓。其动作,时而腾挪跳跃,热烈奔放;时而轻敲慢打,柔和灵巧。
其队形,时为长龙,时为方阵,变幻有序,步伐齐整。特别是年轻演员,在表演中极其投入,龙腾虎跃,充溢着阳刚之气,往往博得观众的阵阵喝彩之声。
2、打腰鼓的技巧:
腰鼓舞亦称“打腰鼓”,民间舞蹈形式之一。解放前流行于陕北一带的民间舞蹈,多在年节喜庆时演出,有时也插入秧歌队伍中,随着秧歌队边敲边舞。解放后几乎遍及全国。流行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省内各地,为集体舞。
表演者有腰鼓手十数人或数十人,男女各半,并配有双镲和军鼓军号数人。腰鼓手男者头上带打布,上身穿白色或绿色对襟褂,下身穿彩裤,腰扎带,面画简妆,一副英武之像。
女者顶头巾,身着彩衣。所用腰鼓长约1尺左右,直径5寸,表演时,腰鼓系于鼓手腰上。鼓手手执鼓槌,左右开弓,时而击边,时而击面,同时变换各种队形,并表演跑、跳、蹦、丢单叉、丢双叉等技巧。
(2)有好看的打腰鼓的红色裤子吗扩展阅读:
腰鼓的风格特征:
1、通过动律的变化表达舞者的内心激情。舞者击鼓时情不自禁地微微摇头晃肩,使内在感情与外在的动律有机地结合,达到神形兼备、和谐自如。
2、舞者挥槌击鼓有股子狠劲,无论是上打、下打还是缠腰打,双手都要将鼓槌甩开。但虽狠而不蛮,显得挺拔浑厚,猛劲中仍不失其细腻之感。
3、做踢腿、跳跃动作时,无论是大踢、小踢或蹬腿动作,都要有股子“蛮”劲。节奏欢快,难度较大,代表了腰鼓粗犷豪爽、刚劲泼辣的风格。
4、击鼓转身是腰鼓表演的关键。在舞蹈中凡做蹲、踢动作必有转身,转身时必须要猛,特别是做腾空跳跃落地蹲,边转身、边起步的一套动作组合时,必须在固定的节拍里,运用迅速地猛劲才能完成动作的变化与连接。
5、动律形态复杂,跳跃幅度较大。表演随着节奏的加快,脚步便开始复杂的踢踏跳跃,并加大身体左右摆动的幅度。如做“马步蹬腿”、“连身转”、“马步跳跃”等动作时,舞者运用弓步向后连跳两次,然后左腿大步前跨,右腿发力蹬地而起,势若龙腾虎跃,显示出一种顽强拼搏的精神状态。
③ 腰鼓的风格特征
腰鼓依据不同的风格韵律原有文、武之分,“文腰鼓”轻松愉快、潇洒活泼,动作幅度小,类似秧歌的风格;“武腰鼓”则欢快激烈、粗犷奔放,并有较大的踢打、跳跃和旋转动作,尤其是鼓手的腾空飞跃技巧,给人们以英武、激越的感觉。目前,文、武腰鼓逐渐结合形成新的风格,而以安塞的西河口乡与真武洞两地最有特色。它们生动地反映了群众憨厚、淳朴的气质和性格特征。特别在表演中,又有机地揉合了民间武术和秧歌舞动作,有弛有张、活而不乱,进退有序、气势磅礴、浑厚有力。群众赞之为“式子慷慨码子硬”。
腰鼓的风格特征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通过动律的变化表达舞者的内心激情。舞者击鼓时情不自禁地微微摇头晃肩,使内在感情与外在的动律有机地结合,达到神形兼备、和谐自如。
2、舞者挥槌击鼓有股子狠劲,无论是上打、下打还是缠腰打,双手都要将鼓槌甩开。但虽狠而不蛮,显得挺拔浑厚,猛劲中仍不失其细腻之感。
3、做踢腿、跳跃动作时,无论是大踢、小踢或蹬腿动作,都要有
股子“蛮”劲。节奏欢快,难度较大,代表了腰鼓粗犷豪爽、刚劲泼辣的风格。
4、击鼓转身是腰鼓表演的关键。在舞蹈中凡做蹲、踢动作必有转身,转身时必须要猛,特别是做腾空跳跃落地蹲,边转身、边起步的一套动作组合时,必须在固定的节拍里,运用迅速地猛劲才能完成动作的变化与连接。
5、动律形态复杂,跳跃幅度较大。表演随着节奏的加快,脚步便开始复杂的踢踏跳跃,并加大身体左右摆动的幅度。如做“马步蹬腿”、“连身转”、“马步跳跃”等动作时,舞者运用弓步向后连跳两次,然后左腿大步前跨,右腿发力蹬地而起,势若龙腾虎跃,显示出一种顽强拼搏的精神状态。
④ 腰鼓上的装饰绸子怎么绑
1、首先分清腰鼓的背带和用来扎在腰上的腰带,然后把背带挂在脖子上,再把左手臂伸进去,这样,腰鼓就斜背在右肩上了。
2、再检查腰鼓是不是在腰的部位,如果偏上或者偏下,都需要调节一下背带的长短。当长短适合以后,再把两根腰带系起来,腰带既不要扎得太紧,也不要太松,注意要打个活结。
3、再把腰鼓进行适当的旋转,把腰鼓放在身体左侧偏前的位置,相当于左腹处。
奏法
腰鼓奏法变化繁多,如“中国”、“止点”、“单点”、“花点”、“乱点”、“长点”、“流水”、“紧三锤”等。鼓点与动作结合的技法则有“凤凰三点头”、“老虎大洗脸”、“雷神鼓”、“蝴蝶飞”、“鸡啄米”、“马步大缠腰”等。
民间腰鼓队在喜庆节日里表演腰鼓舞,可多达数百人,往往分成两个队,具有竞赛性质,以增加欢腾热烈的气氛。延安鲁迅艺术学院1943年曾谱曲配词,创作《胜利腰鼓》(贺敬之词、刘炽等曲)在舞台上演出。
⑤ 延安的腰鼓好看吗
唯有安塞腰鼓是全世界最有名的
很不错
你想看的话去网络搜下可以看看
牡丹花,大气!
⑦ 打腰鼓的表演纪实
由于横山县地处陕北的边陲,对外交通不便,外界的影响较小,所以腰鼓原始粗犷的气息也得到了保留。大汉们穿上陕北特有的碎花背心,大红裤子,头扎“白羊肚毛巾”,脸面经过浓抹艳涂;而身边的腰鼓却没有添上颜色,原本的树纹都森然可见。虽然,设备单是简不过了,可是,后生打起腰鼓来却特别起劲,像是要把年来生活的喜与悲,全在这些天尽情地发泄出来。农历正月初七“人日”发,镂鼓一向,唢呐一吹,腰鼓队就迅速地集合起来,过年几天带来的却又将逝去的欢腾高潮再次被掀起,腰鼓队在“伞头”(队长)演带领下,表着边打边走的“路鼓”,沿门子拜年去。步伐不羁黄土飞扬竟高及人身,拜访完村里每户后,意尤未尽、
情绪高涨的后生们,来到村口的宽敞的坡地上,表演起“场地鼓”。但见“伞头”手中的“指挥棒”又一转,唢呐手马上吹奏起音乐来;后生们粗如蟒蛇般的胳膊,拿着鼓槌纷纷敲挚扎在腰间的木鼓。每下挚鼓的动作,都是那样饱满,深沉有力,好像要把鼓皮敲穿才肯罢手似的。刹那间,密如骤雨的鼓声,咚咚地响个没完,像是抢着登陆的波涛,汹涌地扑向彼岸。站在这缘,只感到沙砾在微微战栗,大地仿佛有了陌生的骚动但是这一轮急促的鼓声,还不过是打腰鼓的热身运动,后生们浑然忘情的步伐,才够看头,有的后生猛然一跳,然后在落地前的一瞬间,一边打腰鼓,一边脚面一扭,好像踢足球似的,使劲地往地下一踢,翻起地上的黄土,竟高及人身其他的队员,冷眼一看,民不甘示弱,纷纷腾空跃起;顿时,鼓声震耳,黄沙纷纷扬扬,弥漫着个天空,看上去果然气势慑人。比试后,有的后生随着节奏的抑扬,双腿在地上前后挪动,在地上留下凌凌乱乱的脚印;有的后生扭动身躯,脚板力向前滑行,地上划出一道长纹,像是给压路机压过似的。跳着跳着,到最后,后生眼里似乎连观众也不存在,他们迳自沉醉在舞步中,随着心灵波动,广袤的黄土地上跳出不羁的步伐。一切静止下来,扬起的黄土徐徐降下,沾在后生一身一脸的汗珠上,后生屯时成了个黄黄的“土人”,但是个个都是笑容满面,大阵仗拉开一两里路。
安塞腰鼓的演出,阵容庞大为它的特色,甚至可有上千人参加表演;有时几个腰鼓队连在一起,竟能拉开一两里路。舞者的装束以模仿古代将士的素色便服为主,或黄或红的包头,与黄土的背景,衬托得人分明是。安塞腰鼓主要是掌握胳膊能否配合自如,然后随心所欲地发挥起鼓点的节奏,往往一场腰鼓下来,边气壮如牛的小伙子也要瘫软在地上。安塞腰鼓表演可分两种,即路鼓和场地鼓,与横山县腰鼓差不多,但场地鼓变化较少,主要是“十字大缠身”、“单腿盍耳”、“连身转”、“马步缠”等打法,光看这些名堂,已可猜想安塞腰鼓难度之高,动作之狂了。舞者装饰有商周特色,洛川腰鼓风格迥然不同,被誉为中国最原始的扭扎式战士舞蹈。洛川腰鼓称为蹩鼓,鼓的大小与洗面盆相当,鼓槌细长,敲挚有力,鼓声分外宏亮。舞者一律束胸,穿纯白纯黄底色的衣服,用白、黄方巾裹头,背插四面小旗,战袍呈三角形,全身衣物均用商周青铜器图案装饰;有的演员腰间束一宽板皮带,上悬数颗拳头大铜铃,打扮威武,猛然看去,竟似京剧戏目中的武将。在表演时候,“蹩鼓”被绑在舞者腰间,由于鼓大、槌长,所以表演者动作幅度很大,要具有较大的弹跳能力,才能跳得好。“蹩鼓”的场南表演主要是布方阵,布成各种古代作战阵形,而场上锣鼓咚咚,铙钹锵锵,充满着战斗的气氛,看得人们瞠目结舌。
⑧ 腰鼓舞的文艺形式
南海狮山文化站举办的首期腰鼓舞学习班开课。前天下午,记者在狮山狮城中学看到,30多名上了年纪的腰鼓舞学员正训练得津津有味。据狮山镇文化站负责人介绍,举办以腰鼓舞为内容的舞蹈骨干培训班,目的主要是想借这次学习班掀起新一轮“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促进新村镇建设”为主题系列文化活动,促进腰鼓舞在妇女群众中的推广。已有60多名学员报名参加。饭后闲暇,信步广场。一阵阵的鼓声使我不由得加快了脚步。古老的秧歌舞又要开始了,循声而视,我却惊奇地发现广场中央一列清一色的娘子军正饶有兴致地表演腰鼓,那玲珑可爱喜气洋洋的腰鼓,在雪白的圆领衫和红色的休闲裤的映衬下显得鲜艳夺目,无可争辩地吸引了众人的目光。表演者各个身轻如燕款款而舞。时而趋身前行,时而退至后方,忽而又二人深情对视,互敲腰鼓,把所有的友谊和交流都浸在不言中。那轻巧伶俐的鼓槌儿像彩色的蝴蝶上下翻飞,画出一道道美丽的弧线,于是悠扬悦耳的鼓声在纤活的手指间流泻而出。那整齐一致的脚步,纯正娴熟的技法,似乎与训练有素的专业队相媲美。使我禁不住陶醉其中。夜幕低垂,鼓声飞扬,睡意全无的红花绿草和五颜六色的霓红灯将周遭点染得绚烂多彩。然而我想,如果缺少了腰鼓队的倾情奉献,那么夏日的广场似乎也暗淡了许多——因为腰鼓表演是一道老少皆宜的精神快餐。 “爹爹婆婆喜心上,出门走呀走得忙,儿子在外赚了钱,孙子考上名大学,腰鼓阵阵舞得欢,真是越活越幸福”这是陈场镇潘场启德居委会腰鼓队的一段台词。居委会负责人向记者介绍,10月份,在居民万望英、杜小再、盛先红、曹翠枝等人的参与下,他们组建了一支15人的腰鼓队,每天坚持健身活动,手挥彩绸,鼓声阵阵,为群众生活吹来一股清新之风,成为亮点。连年来,泸西县各族各界妇女以不同的形式庆祝自己的节日----三八国际妇女节。头戴贝伦帽,身着呢彩服,脚穿红马鞋的腰鼓大妈们成了此次演出的耀眼明星。别看她们都上了年纪,但个个精神抖擞、神采飞扬,可比赛起来一点也不含糊。闪腰、垫步,把小小的腰鼓舞得铿锵激昂,让一旁的观众看得如痴如醉。腰鼓队员来自全县各街道、社区,不同的文化层次,不同的生活阅历。使他们自发地走在了一起,共同的心愿和期盼使她们拥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泸西老年大学腰鼓队。首次亮相街头,欢快的鼓点,娴熟的技巧,吸引着众多市民驻足。精彩的表演赢得了观众们的阵阵喝彩,小小腰鼓敲出了一支健康新曲,敲出了火红的生命韵律,敲出了春天的希望、展现了当代老年人的风采。首尔华人华侨准备迎接北京奥运圣火。4月25日,在韩国首都首尔的汉城华侨中学里,一些华人华侨子女排练打腰鼓等节目。北京奥运圣火将于4月27日在首尔进行传递,数千名华人华侨为圣火传递助兴加油。哈尔滨市民身着演出服跳着东北腰鼓舞迎接奥运圣火的到来。当日,北京奥运圣火在哈尔滨传递。
红装老人敲响解放腰鼓舞红荔枝公园打起腰鼓欢迎解放军进城如今挥动红绸重温激情的岁月这支老年队伍的组织者、年近七旬的刘舒告诉记者,“我们把这种类型的腰鼓舞称为解放腰鼓,每次我们表演的时候,都会吸引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来观看,因为这种当年盛行的庆祝解放军进城的经典腰鼓舞,在今天的深圳并不多见。”园岭20多位红装老人腰间都用大红绸子系着红彤彤的腰鼓,在荔枝公园内腾挪跳跃地打着腰鼓,她们脸上洋溢着快乐,挥舞双臂,鼓槌上的彩绸上下翻飞,公园内顿时响彻节奏欢快明亮的鼓点,吸引了很多晨练的市民驻足围观。一位坐在轮椅上的白发苍苍的老太太对记者说。她让保姆在轮子下面垫一块砖头,稳稳地坐在那里一看就是近半个小时,热情激昂的鼓点似乎将她带回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刘舒还创新了腰鼓表演,增加了三个情节:鼓点低沉的解放军四面埋伏,枪林弹雨声的英勇出击,最后才是欢庆胜利的鼓声。刘舒表示,希望有更多的人在空闲的时候来跟她们一起重温解放腰鼓,从而在深圳老百姓的生活中,延续这一生动的群众文艺形式。
⑨ 腰鼓棒上红绸绸正方形的好还是长方形的好
需要看个人审美观,如果腰鼓棒比较小巧玲珑,正方形的比较好看。
⑩ 小学生的腰鼓有哪些打法
腰鼓有以下几种打法:
1、通过动律的变化表达舞者的内心激情。舞者击鼓时情不自禁地微微摇头晃肩,使内在感情与外在的动律有机地结合,达到神形兼备、和谐自如。
2、舞者挥槌击鼓有股子狠劲,无论是上打、下打还是缠腰打,双手都要将鼓槌甩开。但虽狠而不蛮,显得挺拔浑厚,猛劲中仍不失其细腻之感。
3、做踢腿、跳跃动作时,无论是大踢、小踢或蹬腿动作。
(10)有好看的打腰鼓的红色裤子吗扩展阅读
腰鼓奏法变化繁多,如“中国”、“止点”、“流水”、“紧三锤”等。鼓点与动作结合的技法则有“凤凰三点头”、“老虎大洗脸”、“鸡啄米”、“马步大缠腰”等。民间腰鼓队在喜庆节日里表演腰鼓舞,可多达数百人,往往分成两个队,具有竞赛性质,以增加欢腾热烈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