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预防触电应采取哪些措施
触电事故有以下的预防措施:
1、电气操作属特种作业,操作人员必须经培训合格,持证上岗。
2、车间内的电气设备,不得随便乱动。如果电气设备出了故障,应请电工修理,不得擅自修理,更不得带故障运行。
3、经常接触和使用的和配电箱、配电板、闸刀开关、按钮开关、插座、插销以及导线等,必须保持完好、安全,不得有破损或将带电部分裸露出来。
4、在操作闸刀开关、磁力开关时,必须将盖盖好。
5、电器设备的外壳应按有关安全规程进行防护性接地或接零;
6、使用手电钻、电砂轮等手用电动工具,必须;
(1)、安设漏电保护器,同时工具的金属外壳应防护接地或接零;
(2)、若使用单相手用电动工具时,其导线、插销、插座应符合单相三眼的要求,使用三相的手动电动工具,其导线、插销、插座应符合三相四眼的要求;
(3)、操作时应戴好绝缘手套和站在绝缘板上;
(4)、不得将工件等重物压在导线上,以防止轧断导线发生触电。
7、使用的行灯要有良好的绝缘手柄和金属护罩。
8、在进行电气作业时,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遇到不清楚或不懂的事情,切不可不懂装懂,盲目乱动。
9、一般禁止使用临时线。必须使用时,应经过安技部门批准,并采取安全防范措施,要按规定时间拆除。
发生触电事故的规律主要有:
1、季节性;根据触电事故的统计表明二、三季度事故较多,主要是夏秋季天气多雨、潮湿,降低了电气绝缘性能,天气热,人体多汗衣单,降低了人体电阻,这段时间是施工和农忙的好季节,也是事故多发季节。
2、低电压触电事故多,低压电网、电气设备分布广,人们接触使用500V以下电器较多,由于人们的思想麻痹,缺乏电气安全知识,导致事故多。
3、单相触电事故多,触电事故中,单相触电要占70%以上,往往是非持证电工或一般人员私拉乱接,不采取安全措施造成事故。
4、触电者中青年人多:这说明安全与技术是紧密相关的,工龄长、工作经验丰富、技术能力强、对安全工作重视,出事故的可能性就小。
5、事故多发生在电气设备的连接部位:由于该部位紧固件松动、绝缘老化、环境变化、和经常活动,会出现隐患或发生触电事故。
⑵ 如何防止触电10个方法
1、使用电器设备前应对该设备检查或观察,在设备完好的状态下方可接通电源。
2、不可无目的或随意地开启或关闭电源开关,不可在电路或设备情况不明的状态下接通电源。
3、操作电器设备前,必须保持设备操作部分的干燥和洁净,否则极易发生危险。
4、对移动电器在使用中需要移动的,则必须保证线路的安全和设备的安全,以防线路不够长或可移动线路产生影响安全的拉扯、打结、扭转现象。
5、设备使用中应对设备作有效地和良好的保护,对设备工作时可能产生的热量作有效的通风散热。
6、在必要时,操作和检查、检修设备时应该使用安全防护用具,并且注意,绝不可违章操作。
7、即使是专业的电气工作人员,也不可在对线路和设备情况不明的情况进行操作。
8、线路上应该根据需要,安装符合要求的、安全有效的触电保护控制设备或器件。
9、单相触电:人体的某一部分接触带电体的同时,另一部分又与大地或中性线相接,电流从带电体流经人体到大地(或中性线)形成回路。
10、两相触电:人体的不同部分同时接触两相电源时造成的触电,对于这种情况,无论电网中性点是否接地,人体所承受的线电压将比单相触电时高,危险更大。
⑶ 如何正确配戴安全帽
安全帽的正确佩带方法:
1、安全帽内衬圆周大小调节到对头部稍有约束感,用双手试着转动安全帽,以基本不能转动,但不难受的程度,以不系下额带低头时安全帽不会脱落为宜。
3、佩戴安全帽必须系好下额带,下额带必须紧贴下额,松紧以下额有约束感但不难受为宜。
(3)如何防止触电带帽子扩展阅读:
安全帽的使用注意事项:
1、要有下额带和后帽箍,并拴系牢固,防止安全帽滑落或碰掉。
2、热塑性安全帽可用清水冲洗,不得用热水浸泡,不能放在暖气或火炉上烘烤,防止安全帽变形。
3、佩戴安全帽前,应检查各配件有无损坏,装配是否牢固,帽衬调节部分是否卡紧,绳带是否系紧等,确认各部件完好后方可使用。
4、安全帽使用超过规定限值,或受过较重冲击时,应及时更换。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安全帽
⑷ 防止人身触电事故发生的安全措施有哪些
防止人身触电事故发生的安全措施如下:
1、如果电线有漏出电铜丝的地方,用塑料胶布缠住。
2、接触电线时要戴上绝缘手套。
3、不要用湿手触摸插座等有电的物品。
4、当接触疑似带电的物品时,要用手背去碰,不要用手掌,因为即使该物体有电,当用手背去接触,手的自然反应也会把手弹回来,而不会造成危险。
5、关闭电闸。
6、做好日常对电器的保养检查工作。
触电伤害的形成
常见的人体触电形式是单相触电,即人站在地面上,身体触及电源的一根粗线或漏电的电气设备所发生的触电事故。在三相四线制、中性点接地系统中,发生单相触电时人体将承受220伏的电压,如果不能迅速脱离,就可能危及生命,即使是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
发生单相触电,如导电的风筝线挂在高压线上,手摸坠落的高压线等,也会使人体构成交流通路,通过人体的瞬间电流将造成严重的电击伤。如果人体有两处同时触及三相电源的两根相线,就形成两相触电,这时人体将承受线电压,危险性更为严重。
⑸ 妁何防止触电事故有哪些保护装置
防止触电安全措施必须坚持“三到位”原则,即思想到位、行动到位、措施到位。
1、电业职工在检修用电设备时,一定遵循《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对10KV及以上设备检修时,必须采取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即:执行工作票制度、工作许可制度、工作间断制度、工作终结和恢复送电制度;必须采取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即:停电、验电、装设接地线、悬挂标示牌和装设遮栏。
2、电业职工在检修低压电器设备时,应按照《农村低压电器工作规程》操作。特殊情况需带电工作者,工作人员应穿戴合格的绝缘靴和绝缘手套,使用绝缘手柄的工具,穿长袖衣服,戴安全帽。
3、对临时用电应达到安全要求,对移动用电要经常检查电线、插头、插座、外壳接地等。对使用的行灯必须保证安全电压36V以下,禁止使用220V照明灯作为行灯。提倡安装一、二、三级保护器,并达到“三率”要求。
4、农村季节性用电很突出,在田间排灌,在场里脱粒,经常发现有挂钩线、地爬线、破皮线,有的刀闸不使用合格熔丝,这些违章都是事故隐患。针对这些情况首先是宣传教育,使农民群众认识到违章用电的危害。其次是利用电力稽查人员,对违章用电进行查处,最大限度的杜绝和减少违章用电的发生。确保不发生或少发生触电事故。
5、学会和掌握触电急救法。发生触电事故,应是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然后对症救治,做人工呼吸,做胸外按压和处理外伤,牢记“迅速、就地、正确、坚持”的八字方针。
防止触电事故的保护装置:
1、 保护接地
保护接地是为了防止电气设备绝缘损坏时人体遭受触电危险,而在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或构架等与接地体之间所作的良好的连接;保护接地适用于中性点不接地的低电网中,采用保护接地,仅能减轻触电的危险程度,但不能完全保证人身安全。
2、 保护接零
为防止人身因电气设备绝缘损坏而遭受触电,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电网的零线(变压器中性点)相连接,称为保护接零;保护接零适用于三相四线制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电力系统中。
对于采用保护接零系统要求:
①零线上不能装熔断器和断路器,以防止零线回路断开时,零线出现相电压而引起的触电事故;
②在同一低压电网中,不允许将一部分电气设备采用保护接地,而另一部分电气设备采用保护接零;
③在接三眼插座时,不准将插座上接电源零线的孔同接地线的孔串接;正确的接法是接电源零线的孔同接地的孔分别用导线接到零线上;
④除中性点必须良好接地外,还必须将零线重复接地。
3、 工作接地
将电力系统中某一点直接或经特殊设备与地作金属连接,称为工作接地。工作接地可降低人体的接触电压、迅速切断电源、降低电气设备和输电线路的绝缘水平、满足电气设备运行中的特殊需要。
4、 漏电保护器
它的作用就是防止电气设备和线路等漏电引起人身触电事故,也可用来防止由于设备漏电引起的火灾事故以及用来监视或切除一相接地故障,并且在设备漏电、外壳呈现危险的对地电压时自动切断电源。
⑹ 哪些措施可以防止触电事故发生
防止触电的安全措施及对策防止触电安全措施必须坚持“三到位”原则,即思想到位、行动到位、措施到位。3.1、电业职工在检修用电设备时,一定遵循《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对10KV及以上设备检修时,必须采取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即:执行工作票制度、工作许可制度、工作间断制度、工作终结和恢复送电制度;必须采取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即:停电、验电、装设接地线、悬挂标示牌和装设遮栏。3.2、电业职工在检修低压电器设备时,应按照《农村低压电器工作规程》操作。特殊情况需带电工作者,工作人员应穿戴合格的绝缘靴和绝缘手套,使用绝缘手柄的工具,穿长袖衣服,戴安全帽。3.3、对临时用电应达到安全要求,对移动用电要经常检查电线、插头、插座、外壳接地等。对使用的行灯必须保证安全电压36V以下,禁止使用220V照明灯作为行灯。提倡安装一、二、三级保护器,并达到“三率”要求。3.4、农村季节性用电很突出,在田间排灌,在场里脱粒,经常发现有挂钩线、地爬线、破皮线,有的刀闸不使用合格熔丝,这些违章都是事故隐患。针对这些情况首先是宣传教育,使农民群众认识到违章用电的危害。其次是利用电力稽查人员,对违章用电进行查处,最大限度的杜绝和减少违章用电的发生。确保不发生或少发生触电事故。3.5、学会和掌握触电急救法。发生触电事故,应是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然后对症救治,做人工呼吸,做胸外按压和处理外伤,牢记“迅速、就地、正确、坚持”的八字方针。
⑺ 电力工人在进行带电作业时,有哪些保障措施防止触电呢
主要采取以下一些措施保护自己,他们身穿着防触电服,穿防触电鞋,戴防触电手套。另外他们熟练掌握着安全规,如在停送电时,都是两人操作。
⑻ 怎样防止触电
防止触电的常用技术措施要有:绝缘、屏护、间隔、接地、接零、加装漏电保护装置和使用安全电压等。在完善技术措施的前提下,还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
1.认真学习安全用电知识,提高自己防范触电的能力。注意电气安全距离,不进入已标识电气危险标志的场所。不乱动、乱摸电器设备,特别是当人体出汗或手脚潮湿时,不要操作电器设备。
2.发生电气设备故障时,不要自行拆卸,要找持有电工操作证的电工修理。公共用电设备或高压线路出现故障时,要打报警电话请电力部门处理。
3.按设计规范和操作规范施工,保证安装质量。不用质量低劣、破旧损坏的电线和电器设备。
4.电器设备一定要有保护接零和保护接地装置。并经常进行检查,确保其安全可靠。
5.根据线路安全载流量配置设备和导线,不任意增加负荷,防止过流发热而引起短路、漏电。更换线路保险丝时不要随意加大规格,更不要用其他金属丝代替。
6.修理电器设备和移动电器设备时,要完全断电,在醒目位置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安全标示牌。未经验电的设备和线路一律认为有电。带电容的设备要先放电,可移动的设备要防止拉断电线。
7.使用中经常接触的配电箱、配电盘、闸刀、按钮、插座、导线等要完好无损。绝缘老化、损坏的要及时更换。
8.机床工作灯、手提临时照明灯,要使用不超过36伏的安全电压。
9.雷雨天应远离高压电杆、铁塔和避雷针。避雷针要完好无损,并定期进行检测。
10.各项施工中要避开高压线的保护距离。2004年4月8日,广东揭阳石某公司20多人抬铁架时触到空中的万伏高压电线,导致12人死亡。此类血的教训一定要牢记。
11.高压线落地时要离开接地点至少20米,如已在20米之内,要并足或单足跳离20米以外,防止跨步电压触电。
12.发生电器火灾时,应立即切断电源,用黄砂、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切不可用水或泡沫灭火器灭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