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成人毛衣袖子怎么减针
工具/原料:毛线、2根织针。
1、首先,在袖子的两侧各平收5针,这要根据你织衣片时减袖子平收几针,现在就收几针。
㈡ 如何织毛衣教程
工具/原料:毛线、棒针。
步骤一、首先,准备好毛线和棒针,起18针,从领子开始编织。
㈢ 请问毛衣怎么织
准备好毛线和毛线针,我们准备从上往下织。起44针做示范用,具体编织还要量好尺寸再起针。把44个线圈分配在3根针上。
然后开始织领口,用一针上针再一针下针来编织。织到需要的长度。领口织好后,开始分到4根针上。分为:前胸15针,后背15针,双肩各7针。
然后开始织下针。在每一根针的开头的第2针和最后一针前,圈加一针。开头以起头的毛线做标记。加完针后继续再不加不减织一圈下针。这样一个循环就结束了。
然后重复上面的操作编织到腋下。这样4条肩茎就很明显了。
接着把两肩的线圈用毛线穿起来。开始编织身体部分。
用3根针把身体部分的线圈平均分配后不加不减织下针。织到需要的长度。
然后变一针上针一针下针,织边子。织到需要的长度然后收针。这样毛衣上身就编织好了。
接下来,把一处肩膀的线圈挑在3根针上,开始编织袖子。
开始织2圈后在腋下收2针,然后再织2到4圈再收2针,后面收针要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决定。织到需要的长度,开始织一针上针一针下针,织袖口。织到需要的长度然后收针,这样一只袖子就织好了。
然后按照织袖子的方法织好另一只。这样毛衣就织好了。
㈣ 毛衣三针并一针怎么织
1、中间一针先挑起来,并第一针和第三针,再将中间这针压在第一和第三针并出来的针上面。
(4)前三针不减减衣怎样织扩展阅读:
一,织毛衣
1、事前准备选定纸样或编织花样(如元宝针、上下针、罗纹针或是一些花样等…… )。
2、购买适合的毛线 及编织针 - 纸样上有列明所需的毛线数量及所需的编织针号,只要跟据纸样上的说明去购买就好了。
4、做一个编织松紧标准 - 根据毛线上标签, 以所需的织针, 编出标准针数,用正面织低针,反面织高针,然后收针。如这一小方块是10厘米x10厘米,那就可以根据纸样开始编织了。
如制成品大于10厘米x10厘米即是较松;若小于于10厘米x10厘米即是较紧。解决方法:过松-用细;至织针编织;过紧-用大至织针编织。
二,编制方法
1:挂线
2:挂线滑第1针,织第2针,织到末尾,第四行:反面 织9针,剩18针,第五行:正面 如第三行,第六行:织图上第5步。
㈤ 织毛衣怎么减针
两针合并在一起织一针。如果是左边减针,就采用后边的一针压在前边的一针上面,如果是右边减针,就采用前边的一针压在后边的一针上面,这样织出来的毛活平整好看。
㈥ 打毛衣怎么,加针、减针呢
以毛衣袖笼为例讲解加减针编织方法:
1、首先在袖子的两侧各平收5针,这要根据你织衣片时减袖子平收几针,现在就收几针。在袖子的正面先收5 针,织完这一行,反面行再收5针。剩下正常编织。
㈦ 怎样织毛线衣
棒针编织 棒针编织是用2枝、4枝或5枝棒针进行编织。 编制方法有两种: 1. 用2枝棒针(或用轮针/蛇针),织完一行,反转来回再织,此为平编。 2. 用4枝或5枝(或用轮针/蛇针)一圈一圈环形向上编,此为环编 。环编常用于编织帽子、手套、袜子等。
㈧ 毛衣怎么减针
减一针方法:两针并织一针
1.左针压右针上并织,形成“人”字形。
2.右针压左针上并织,开成“入”字形。
减两针方法:三针并织一针
1.左针压右针上三针并织,形成“个”字形。
2.右针压左针上三针并织,开成反“个”字形。
3.中间一针放上面三针并织,形成“小”字形(V形领口正中用此法)。
加一针方法:
1.在右棒上空绕一针(成一个小洞)。
2.在两针之间的横线上挑起织一针(成一个小洞)。
3.在一针中织两针,一针织上针一针织下针。
加两针方法:
1.在一针中织出三针,织一针下针织一针上针再织一针下针(此织法中间有一上针小结)。
2.在一针中织出三针,织一针下针后线往上绕(形成一空针)再织一针下针(此织法中间形成一个小洞)。
㈨ 毛衣前后片减针什么样减好看
毛衣前后片减针方法 :
1、先要计算出挂肩,也就是腋下的减针数:胸围针数(前片或后片的针数)*10%;
2、分三段减针。将减针数平均一分为三,每段各减1/3 ;
3、第一段一次减去,如果超过5针,一般分2次减;
4、第二段采用2-2-N的方式,如果此段针数为单数,则先“2-3-1”再2-2-N。
(9)前三针不减减衣怎样织扩展阅读:
钩针的减针其实就是将两针并成一针,需要准备的材料包括有:钩针、线。
一、首先我们在打短针的时候,将钩针头戳进一个洞。
㈩ 打毛衣怎么减针
减一针方法:两针并织一针
1.左针压右针上并织,形成“人”字形。
2.右针压左针上并织,开成“入”字形。
减两针方法:三针并织一针
1.左针压右针上三针并织,形成“个”字形。
2.右针压左针上三针并织,开成反“个”字形。
3.中间一针放上面三针并织,形成“小”字形(V形领口正中用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