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想学手工缝补衣服,没有痕迹的那种!
用手针缝纫衣物的方法手针缝纫是一项传统的手艺。它具有灵活方便、可以随时使用的特点,并且也是刺绣技艺的基础。尤其是在缝制高档服装时,手针工艺是缝纫机所代替不了的。制作一件毛料衣服,使用缝纫机只占全部工作的1/3左右,其余的都要依赖于手针工艺。手针缝纫衣服也是我们生活自理不可缺少的基本技能。手针包括的内容广泛,有多种多样的针法。常用的针法有行针、定针、缲针、搀针、回针、锁边针、三角针、扎驳针和花绷针等。就家庭自行缝制服装来讲,如锁扣眼、钉纽扣、扎驳角、缲贴边、搀衣缝、做套结、打钱钉,都离不开手针缝纫。手针的针迹可长可短,缝线可紧可松;有的可以正面不露针迹;有的可以缝在两层衣料中间,反正两面都看不到针迹;有的还可以缝出各种针迹图形,起到装饰作用。如回针法等,比缝纫机缝得还要牢固。所以,在做裤子后缝时,除用缝纫机做缝以外,还得用手针的回针法回固。要学习用手针缝补衣物,必须掌握几种基本的针法。 行针 俗称拱针。把两块布缝合到一起用这种针法。右手的拇指与食指捏针,中指戴一个顶针,把两块布料的边缘对齐,布的正面朝里,两手的无名指和小指夹住布边,以0.3厘米的针距向前行进。然后把布料的正面翻向外,稍缝几针,即可缝成一件物品。 定针 俗称绷缝。这种针法是指把两片或两片以上的布,用较大的针脚缝合,以起到定位的作用。如绷衣服的下脚、袖口、里子等,就是用的定针法。绷缝一般用明线,可采用直针绷或斜针绷,针距没有具体规定,根据需要可大可小,绷到重要的部位可倒回一针,结尾时必须倒回一针,以免开线。完成正式缝纫之后,绷线要抽掉。 缲缝 又叫扦缝。缲的针法有明缲和暗缲两种。明缲的针法是在上层出针的地方,向前2.2厘米的距离,挑起下层的布丝,然后再以0.2厘米的距离向上层缝进。缝好后衣料正面不露线迹,背面针码要整齐。如缲袖笼、裤膝绸、裤脚等。暗缲的针法是在上层出针的地方,原地挑起下层布丝,然后以0.3厘米的针距向上层缝进。缝好的部位衣料正、反两面都不露线迹。 回针 俗称倒勾针。这种针法是以两个针距向前扎一针,往后退一针,缝出的线迹,正面和缝纫机平缝线迹一样,反面是双线迹,针码比正面大一倍,交错并行。这种针法是三针一组连续进行,有一定的拉力和伸缩性,缝出来的衣缝细密、结实。一般在缝裤子的后缝两片布料接缝处及贴补衣服时用。 缝补衣物是经常遇到的事。缝补的方法很多,有贴补、垫补、绣补和织补等。较常使用而又简便的方法是贴补和垫补。 贴补是对衣服大面积破损的一种补法。贴补时,用与衣服颜色相同、质料相似、比破损面积略大的布料,剪成较规则的形状盖在破损处,先用定针法把贴补的布料固定好,再把周围的布边向里折光,用回针或缲针把边缘缝补起来,拆去绷线即可。 垫补适宜缝补衣服小块破损的地方。如衣服被勾破一个三角口,可以用大于破损处的面积、颜色相同的布料,垫在破口下面,用绷线固定好位置,再将破口四周折光缲牢,翻过来把垫布四周折齐用明针法缝好。如果补的衣服是格布、条布,注意对准条纹。这样缝补后的衣服整齐、美观,不易看出破绽。
⑵ 连腰如何做出里外匀
是这样的所谓里外匀,就是外层衣料比里层衣料均匀长出一些,使两层衣料相贴呈自然卷曲状态。如果将面里两层衣料缝合,止口吐出后,从止口的正面看去,只能看到上层正面的衣缝,下层夹里的衣缝是看不到的,否则就会造成止口反吐和外露,成为服装缝纫的弊病。
无论是缝合衣领还是袋盖,一定要面料较宽松,夹里较紧,当缉缝到转角部位时,夹里要拉紧一些,这样翻向正面以后,衣领和袋盖的止口就会自然形成里外匀。 门襟止口的缝合也是如此,将大身衣片和挂面缝合,经过翻烫后,挂面止口一定要稍微缩进一些,形成一个斜面。
从正面看上去,只能看到大身衣片的衣缝,而看不到挂面衣片的衣缝。但对于翻驳领式的上
衣,其门里襟的里外匀要求就不同了,这是因为驳角下端的开襟部位衣片是正面的,止口应该外露。 而驳角部位的挂面需要外翻,正面只能看到挂面缝,衣片的衣缝就看不到了。
这样,在一条衣缝中就要做出两段里外匀,所以,对正规西装的缝制来说,止口的工艺是很重要的关键工艺,有一定的技术难度。
⑶ 如何自制古装服装
襦裙汉族传统服装最基本的形式。但今天看来,曲裾深衣有着别样的风韵,是汉服中最能体现女子婀娜优雅的装束——不论是下摆宽敞的曲裾,还是楚风浓郁的汉代鱼尾式“三绕膝”。
以下为曲裾汉服的裁剪制作方法:
1、面料幅宽够宽。倘若受幅宽限制,并且不在乎多缝合几道缝的话,可以采用拼接式裁剪。此种裁剪方式基本不受幅宽影响,目前市面上所有的面料幅宽都可以使用此方法裁剪,包括最窄的缎子面料。
⑷ 举例说明在服装结构设计中分割线的功能
分割线是服装结构设计中最常见的一种造型形式;
一、线的意义;不同的分割线,有不同的情感表现;
1、直线分割;
2、曲线分割;理解了线的意义,我们就知道由于曲线和直线的情感表;
二、分割线在服装结构设计中的作用
1、功能浅析分割线在服装结构设计中的运用
2、分割线是服装结构设计中最常见的一种造型形式,它是服装设计精确化和具体化的本质部分,是决定服装造型成功与否的关键。然而,学生在进行结构设计作业时,往往对“线”的自身内涵缺乏深入了解,随意分割,随意画线,其结果是分割繁琐凌乱,形式失衡,破坏了服装的整体性。本文以“线”为纲,分析“线”的意义及其在服装结构设计中的作用、应用原则和分割线与服装整体性的关系。希望对学生有所启发。
关键词:分割线 服装 结构设计 运用
分割线是指根据人体曲线形态或款式要求而在衣片上增加的结构缝。分割线以其特有的情感性和功能性,赋予了自身丰富的内涵和表现力。在服装结构设计中,线条的疏密、对接、方向、曲直等形式变化都会影响服装的表情,影响服装的造型。所以深刻理解“线”的意义,精确运用分割线,是服装造型成功的关键。
一、线的意义
不同的分割线,有不同的情感表现。
1、直线分割。直线具有“硬直”、“单纯”、“男性的”形象。粗直线给人以“坚强的”、“钝的”、“重的”感觉,细直线则有“弱的”、“神经质的”、“敏锐的”感觉。直线分割可分为水平分割、垂直分割和斜线分割三种形态,水平分割线具有广阔的性格,可以吸引人的视线左右移动,使服装显得安定、宽阔。水平线多的时候,就会形成一种压抑的表现。垂直分割线具有挺拔感,可以吸引人的视线上下移动,使服装显得修长,有“上升”、“权威”、“中心”的感觉。垂直线多的时候给人一种“严格”、“冷淡”感。斜线分割具有活泼感和动感、倾斜45度时动感最强,倾斜角度小或是左右斜线对称分割,动感减弱,稳定感增强。
2、曲线分割。曲线分几何曲线和自由曲线两种。其情感表现为“活泼的”、“运动的”“柔和的”、“温顺的”“优雅的”等。总体形象具有圆润感和流动感,可以增加服装的女性化特征。
理解了线的意义,我们就知道由于曲线和直线的情感表现差异,故曲线多用于表现女性,直线多用于表现男性。
二、分割线在服装结构设计中的作用1、功能性作用
首先功能分割线就是要使服装准确而精致地符合人体曲线,并满足人体活动的需要。具体表现在突出胸部、收紧腰部、扩大臀部,增加某一部位的活动量等功能。
通过分割衣片,将一些部位的差量,如胸腰差量、腰臀差量等,转移到分割线中,即达到合体的要求,又使省道“无形”化。例如经典的公主线就是很好的表现。公主线经过了人体的肩部、胸部和腰部,将肩省、胸省和腰省融入其中,将人体躯干的“S”造型完美的展现出来。
其次人体是运动的,而非静止的,分割线的设计一定要符合人体的运动机能。要从人体各部位尤其关节部位的运动功能出发,在这些部位对服装进行分割处理并放入一定的放松量,使这一局部的空间量增大,达到了为人体提供足够的活动空间量的目的。再次服装和人体也不只是简单的对应关系,如一些舞台服装为满足特殊的舞台效果,要求服装的外廓形发生改变,可以通过分割线的合理应用来实现。
2、装饰性作用
装饰分割线是指为了视觉的需要,附加在服装上起装饰作用的分割线。通过这些分割线的方向、线形的变化及错视现象与形式美法则的综合运用,形成夸张、修饰、均衡、有节奏的局部造型,从而引起服装设计视觉艺术效果的改变。
⑸ 请问补衣服有几种走线方法
补衣服共有7种比较常见的手缝方法
1、包边缝:也叫毛边缝,用于装饰布片边缘,还可以用于锁扣眼。
1)沿着布片边缘表面出针;
2)将线绕过布片,动作1出针处前方再入针,针目可自己调整;
3)拉紧线段;
4)重复动作2至3;
5)完成线迹。
2.平针缝:用于2片布的拼接或缝制较薄的布。
1)从记号点外0.7厘米处入针;
2)往前约0.5厘米处出针;
3)往后回一半,入针,往前记号点出针;
4)往前上下运针,针目约0.2至0.3厘米,约2至3针后抽针;
5)动作4反复进行,直到缝完。
3.回针缝:用于增强平针缝的不牢靠或缝制较厚的布。
1)从记号点外0.7厘米处入针,往前约0.5厘米出针;
2)往后回一半,入针,往前记号处出针;
3)回到前一针尾部入针;
4)往前约0.7厘米处出针;
5)重复动作3至4;
6)线痕如图,注意与平针缝的区别。
4.藏针缝:也叫贴布缝,用于将B布缝在A布上或滚边条的缝合。
1)A布背面入针,B布表面出针;
2)由A布的对称点入针;
3)在B布往前约0.3厘米出针;
4)重复动作2至3;
5)完成后的线迹。
5.缩缝:用于制作缩口。
1)由圆形布片表面入针,往前约0.5厘米处出针;
2)再往前0.5厘米处入针;
3)以平针缝前进,针目约0.5至0.7厘米;
4)完成。(拉紧缝线可以收缩开口)
6.疏缝:用于将表布、铺棉和里布暂时固定。
1)将表布、铺棉与里布三层依次排列;
2)将疏缝线单线打结,由布片中心点入针;
3)往前约2.5厘米处表面出针;
4)再往前2.5厘米处表面入针、出针;
5)最后一针回针不打结;
6)以中心点向外缝十字状;
7)再缝45度对角线;
8)缝制时可用汤勺辅助。
7.压缝:用于增加缝制服装或布艺作品的立体感及紧固度。
1)表布、铺棉和里布用上面方法“疏缝”后,用记号笔画出将欲压缝的线条;
2)起针将线头藏入铺棉内,沿着记号线以平针缝前进,针目约0.2至0.3厘米;
3)同样方法缝完所有记号线,拆掉疏缝线即完成。
⑹ 古装的服装怎么制作呢
襦裙汉族传统服装最基本的形式。但今天看来,曲裾深衣有着别样的风韵,是汉服中最能体现女子婀娜优雅的装束——不论是下摆宽敞的曲裾,还是楚风浓郁的汉代鱼尾式“三绕膝”。
以下为曲裾汉服的裁剪制作方法:
1、面料幅宽够宽。倘若受幅宽限制,并且不在乎多缝合几道缝的话,可以采用拼接式裁剪。此种裁剪方式基本不受幅宽影响,目前市面上所有的面料幅宽都可以使用此方法裁剪,包括最窄的缎子面料。
⑺ 游子吟诗意
一、诗意
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
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二、原文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三、出处
唐代孟郊的《游子吟》
一、创作背景
《游子吟》写于溧阳(今属江苏)。此诗题下孟郊自注:“迎母溧上作。”孟郊早年漂泊无依,一生贫困潦倒,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的卑微之职,结束了长年的漂泊流离生活,便将母亲接来同住。
诗人仕途失意,饱尝了世态炎凉,此时愈觉亲情之可贵,于是写出这首发于肺腑、感人至深的颂母之诗。
二、赏析
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实际上是两个词组,而不是两个句子,这样写就从人到物,用“线”与“衣”两件极常见、最普通的东西将“慈母”与“游子”紧紧联系在一起,写出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
紧接两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写出了人的动作和意态,把笔墨集中在慈母上。这里通过慈母为游子赶制出门衣服的动作和心理的刻画,深化母子的骨肉之情。行前的此时此刻,母亲的千针万线,针针线线“密密缝”是因为怕儿子“迟迟”难归。
慈母的一片深笃之情,正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自然地流露出来。朴素自然,亲切感人。这里既没有言语,也没有眼泪,然而一片爱的纯情从这普通常见的场景中充溢而出。
前面四句采用白描手法,不作任何修饰,但慈母的形象真切感人。最后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以当事者的直觉,翻出进一层的深意:“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作者直抒胸臆,对母爱作尽情的讴歌。
这两句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儿女像区区小草,母爱如春天阳光。儿女不能报答母爱于万一。悬绝的对比,形象的比喻,寄托着赤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炽烈的情感。
⑻ 拆解和服好弄嘛
不好弄
一切要从“和裁”开始。一卷卷正绢生地(布料),是按照缝制和服需要的幅宽36~38cm左右直接织就的。一卷完整的生地被称作“反物”,其中“反”是日本的度量单位,一反就是制作一件成人和服的布料用量,大约12m左右。反物通常分为着尺和羽尺,关于生地的知识,日后再和大家详聊。由于日本的和裁,讲究尽量不剪裁面料 ,只通过裁断,破口和缝制,基本保证面料完整的情况下,制成一件成衣。这就为面料的再利用提供了极大的空间~ 也是掀起正绢风潮的一大原因。而把和服还原成布料,只需要用剪刀或针挑断缝线即可。国内的姐妹们称之为反解。一件和服成衣正常情况下,可以反解出的布料为,全幅(37cm左右)含剪口的大身两片,每片的长度为衣长乘2+,袖子两片,长度为袖长乘2,以及领子和衣衿等多条半幅(13cm左右)。所以一件150cm身丈,50袖长的和服,可以反解出的布料为,至少300cm37cm两片,100cm*37cm两片,合计超过8m的全幅面料来哦! 由于和服腰部会收进一些面料,所以会略大于理论值哈。这些面料够做什么的? 做长旗袍妥妥够用啦,如果体型比较清瘦的妹子,甚至可以做一长一短两件旗袍。汉服的话,窄袖立领对襟短衫,一件和服可以改两件哦。不过也有很奇葩的和裁裁缝,会在腰部进行裁断,这是非常少见的现象,成衣状态难以检出哈,可以考虑和裁缝商量款式。
至于反解的方式呢,其实只要敢于下手就秒懂了! 只需要一根拆线针,或者小剪刀。任意找个衣缝,用拆线针挑开线头,隔一段距离挑开一处,从一边一抽就可以啦! 或者不怕麻烦的姐妹也可以挑得细致一点,不过后期捡线头可就火葬场了。经验比较足的姐妹,拿到状态比较好的面料时,也可以直接撕开。在重点部位比如袖子和大身接缝处,三条以上线的交汇处,重点挑一下,胴里和大身都靠手撕,速度又快线头又长,简直风卷残云!不过千万量力而行,不要把布料撕坏。
⑼ 我的被子破了,很薄的被子,哪位长辈能告诉我怎么缝好被子破的口
针线备好,将破口处两片对着叠在一起,
然后打好线结的针从一头开始缝起,
两种方法,一种直接水平针在破口一端,
离着破口下几毫米的地方,跟破口平行着,
针头一针在上一针在下一直缝过去即可。
另一种也是一样的下针位置,只是针是垂直于破口,
然后过针,针过去后从破口上端画弧回到第一次下针的位置,
水平向前一点再下针,往复即可,直到缝合到那头。
还有一种左右针描述不清,你且参考这两个吧。
呵呵,很简单一看就会的东西,但描述有点难,
不知道你能否看得明白。
你找件衣服翻过来看看衣缝处,
大概也就明白了。
给你做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祝你顺利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