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乘袴
最常见的日本袴就是马乘袴了。马乘袴与行灯袴的区别只在于有裆还是无裆,马乘袴是典型的二股式分开的袴,而行灯袴是完全筒状的袴,两者正面没有区别,但走路的时候就能一目了然。因为骑马的需要,马乘袴的裆比较高。有十幅布或者八幅布制作的马乘袴。明治以来作为日本男性的正装。现代日本男子礼服纹付羽织袴最初就是由马乘袴组成,后来才增加了行灯袴。马乘袴有5道褶子,象征的儒家伦理“従って昔の人は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または仁、义、礼、智、信等の道を、この袴をはくたびに头に浮かべ、心にきざみ、折り目正しいという言叶がそこから生まれてきたものだと解されます”,即象征的是仁义礼智信之道,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妻之别、长幼之序和朋友之信的五伦道德。
捻裆袴是马乘袴的一种,但折缝的剪裁与马乘袴不同,做出来的褶子也就不同了。不仅如此,腰的部分也有区别,马乘袴以及其他袴通常前面和后面都有带子,而捻裆袴在左边腋下部分前面的带子和后面的带子是圆圈形状,没哟前后之分。十二単的下身着就是捻裆袴。巫女最初穿的也是捻裆袴,目前也开始有穿行灯袴的巫女。现在十二单用的是因袴的后面长长拖在地上而得名的长袴、袿袴装束用的是因袴只到足踝长度而得名的切袴这两种捻裆袴。能剧中所穿的仕舞袴以及日本剑舞里的舞袴也属于马乘袴。
袴行灯袴
明治以后制作出了完全没有裆的行灯袴,行灯袴,就是灯笼袴,是完全筒型的裳,不过外形与马乘袴相同,只是无裆而已,因为像灯笼而得名,属于典型的无裆袴(裆の无い袴、裆无し袴)。无论男女学生都非常喜爱行灯袴。明治时代是男性的普通装束、女学生的袴。本来行灯袴只是马乘袴的简略版,曾不能作为正装,但现在已与马乘袴共同作为礼服。同时作为现代日本卒业式上女教师和女学生的礼服,以及目前日本男人结婚时的下身着。右上马乘袴图纸也可用于行灯袴的剪裁制作,只需要把前后的中缝缝起来就可以了。
Ⅱ 在日本料理做服务员该穿什么衣服鞋子有图吗
在日本料理做服务员,应该身穿“和服”脚穿“白色布袜子”“木屐”,
女性店员要将头发要高高挽成发髻。
男性店员通常是素色头巾包头,素色和式上衣裤子,腰间缠着围裙。
如图所示:
女性店员的“和服”是那种短袖的和服,利于上菜和撤掉碗碟,袖子不会碍事。
Ⅲ 和服十二单衣穿裤子吗
和服十二单衣,下面要穿长裤,是贴身的裙裤,已婚者用红色,未婚者用深紫蓝色。
Ⅳ 男生穿羽织搭什么裤子和鞋子会好看
羽织,就是随便配休闲裤、短裤,短裙配袜子都行,不要牛仔裤就行,我认为都是超级好看的了,这个还是要看个人的喜欢来选择了,鞋子的话,选上一个普通的就好了啊,我认为这也是一个不错的穿搭。
Ⅳ 穿日本和服的讲究都有哪些
“着物”(きもの/Kimono)便是日本传统服装,现代一般日本人都只在一生中必定经过的特别仪式中,例如生后满月全家人抱着婴儿到神社参拜的“御宫参”(おみやまいり/Omiyamairi)、七五三节(しちごさん/Shichigosan)、成人节(せいじんしき/Seijinshiki)、婚礼等才会穿传统服装,平日都穿“洋服”(ようふく/Yo–fuku)。 明治时代出现“洋服”之前,“着物”指的是普通衣服,也就是传统民族服装的“和服”(わふく/Wafuku)或“吴服”(ごふく/Gofuku)。现代日本人口中说的“着物”或“和服”,指的都是传统服装。 吴服本来意谓用中国三国时代自吴国传至日本的纺织法织出的布匹(主要指丝织品),后来成为所有布匹的总称,江户时代卖布匹或定做衣服的店铺都称为“吴服屋”(ごふくや/Gofukuya)。 女性和服与洋服的最大差异在于洋服强调胸部〔バスト/Basuto(Bust)〕、腰部〔ウェスト/Wesuto(Waist)〕、臀部〔ヒップ/Hippu(Hip)〕三围线条,和服却是隐藏线条。不但不能露出胸部,大胸脯的女性甚至要压平胸部,而腰部等凹下之处也必须用毛巾填满,让身材成为直筒状,目的在于走动、举手投足时不会让衣服松垮、走样。 不过这是现代人的穿法,往昔的日本人穿和服时没有这么麻烦,原因是吴服业界在七十年代时,为了扳回时代潮流而订出许多繁琐规则,反倒作茧自缚,令消费者觉得和服既昂贵又难穿,造成只在特殊仪式上穿或一生中只穿两三次礼服的结果。 举个实例来说,我前夫的母亲是明治时代的人,跟我相差五十岁。她直至过世之前,一年四季都穿和服,连睡觉时也穿和式睡衣的“寝卷、寝间着”(ねまき/Nemaki,浴衣的一种,腰间绑着简易腰带)。我跟她同居了将近三年,每天看她换穿衣服,无论家居服或外出服,她换穿衣服时的动作都非常快,没有现代人穿和服时那种繁杂手续。 未婚女性的和式礼服是“振袖”(ふりそで/Furisode),这在现代日本也很常见,每年的成人节仪式便可以看得到。“振袖”是袖子长到可以抵达裙摆的和服。而已婚女性穿的礼服称为“留袖”(とめそで/Tomesode),就是只限下半身有花纹的那种;婚礼时则穿“黑留袖”(くろとめそで/Kuro tomesode),是黑底、下半身有花纹,并且在背部、袖子、胸前合计有五个家纹的和服。 男性的和式礼服则不分已婚或未婚,一律是“羽织袴”(はおりはかま/Haori hakama),也就是说在男性和服“着流”(きながし/Kinagashi)上再穿上一件褶裙裤和外褂。男性家居时最常穿的是“甚平”(じんべい/Jinbei)和“作务衣”(さむえ/Samue)。 而不管男性或女性,穿和服时都免不了“足袋”(たび/Tabi),也就是拇趾和其他四趾分开的布袜,以及“草履”(ぞうり/Zo–ri)。 夏季和服是“浴衣”(ゆかた/Yukata),非常普遍,只要在夏季到日本观光,应该随处都可以见得到。浴衣不但穿法简单,价格也很便宜,例如相扑力士在公众场合通常都穿浴衣,外国人到日本观光住日式旅馆时,房间内也会准备浴衣给房客穿,算是最通俗的一种和服。穿浴衣时,无论男女,脚上必定是“下駄”(げた/Geta),亦即木屐的一种。 冬天最常穿的家居外褂是“褞袍”(どてら/Dotera)、“半缠”(はんてん/Hanten),就是中文的棉袄,只是前面没有纽扣,在前襟右下方或中央用带子绑个结而已。夏天祭典时常见的单衣半缠称为“法被”(はっぴ/Happi),这个没有带子,但有束在腰上的腰带。 另外,无论男女穿礼服、家居服、浴衣、寝卷时,一律是“右前”(みぎまえ/Migimae),也就是说,穿时将右手的衣领贴在身上,之后再将左手的衣领贴在右领上。换句话说,穿的人先动用右手,但从观看的人看上去,右领在前面,因此称为“右前”。过世的人才穿成“左前”(ひだりまえ/Hidarimae)。不过,男性洋服的纽扣是“右前”,女性刚好相反,是“左前”。 为什么和服必须这么穿?而洋服的女性纽扣又为什么是“左前”?有关这点,众说纷纭,有兴趣的人可以自己查查看,很有趣。倒是八世纪末完成的《续日本纪》,记载着日本朝廷于七一九年下令衣服一律穿成“右前”。 孔老夫子也曾在《论语》中评管仲曰:“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意思是说,假若没有管仲,中土人民便会被蛮夷征服,必须“被发”并“左衽”。此处的“左衽”正是日文的“左前”,而日文的“左前”、“右前”又称“左衽”(さじん/Sajin)、“右衽”(うじん/Ujin),可见这种穿法大概在奈良时代之前便自中国传入日本,那时的中国是大唐时代。 附带一提,日文“左前”的另一个意思是倒霉、家道中落、经济不好,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