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康熙十三子和雍正的关系有多好十三爷的后代结局又是怎样
要说这关于清朝的九王夺嫡的事件,每一个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最后是四王爷获胜了,和四王爷作对的八阿哥九阿哥十四阿哥的下场都不算好,但是和四王爷关系比较好的十三王爷就成了他的死党,在胤禛登基后对十三阿哥也非常好,虽然胤禛多疑猜疑,但是两个人的关系是真的很不错。甚至在十三阿哥去世的时候,胤禛还专门写了怀念自己弟弟的句子。
甚至冬天的时候给十三爷的属下赏钱发炭火,用的就是天冷了,为了大家好这样的借口,可惜十三爷最后还是因为积劳成疾去世了,死的时候只有四十四岁,甚至在给弟弟的缅怀中不叫十三爷的名字,而是叫十三爷为弟弟,通篇都是用弟弟来称呼。还对他的儿子进行加封。
可惜最后十三爷的两个儿子竟然忘了自家的荣誉都是看在他们父亲的面子上挣回来的,他们行为纨绔最后竟然还企图造反,虽然乾隆保留了其中一个儿子的爵位,但是却不忘羞辱他,并且还圈禁了他们,从此十三爷的儿子就在默默无闻中死去了。如果十三爷的这两个儿子能够清醒的摆正自己的位置,可能他们家的荣誉不会到此为止,不过在权力面前翻脸成为仇人的例子并不少见。
B. 十三爷的后代结局怎么样他和雍正的关系有多好
十三爷的后代承袭了他的爵位,在雍正的统治之下生活的非常滋润,吃喝不愁,每天不用工作也有大笔银子可以让他们挥霍,出入都有很多的随从跟随着他们,那场面是也相当的大。雍正还赐予了他们官位在朝中担任比较重任的官职,得到了雍正的重用,也算是人生志得意满,十三爷和雍正虽然不是同一个母亲生的,但是他们志同道合,脾气非常合得来,雍正在九子夺嫡过程中就是靠了十三爷的帮助才能夺得最后的胜利,十三爷也是雍正的铁杆支持者,最忠实的追随者,一直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雍正治理清朝。
在雍正继位之后,八爷党多次对雍正进行了打击。每次雍正在危险的边缘的时候,都是老师三出手相救,帮助他化解了危机。
C. 雍正和胤祥的关系有多好胤祥的后代结局怎样
两人从小因为有相同的身世而建立了密切的感情,九子夺嫡期间十三爷胤祥还挺身而出保全了雍正。胤祥8岁的儿子弘晓在雍正的安排下承袭了和硕怡亲王的爵位,雍正还下旨怡亲王的爵位世代传承,隔代不降爵,也就是“铁帽子王”。
D. 清朝八大铁帽子王分别是谁是什么时候封的
太祖时期,以满语定爵,如“台吉”、“贝勒”、“和硕贝勒”等。崇德元年(1636)四月,太宗皇太极借用了明代宗室的名号,列爵九等: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入关之初,为了鼓励宗室为国立功,以战功而封爵,此为功封。后来,历朝皇帝又不断封爵,此为“恩封”。 至于袭封制,顺治初年,曾规定:“和硕亲王一子袭封亲王,其余俱封郡王;郡王一子袭郡王,其余俱封贝勒;贝勒之子封贝子……郡王以上准袭封,贝勒以下不准袭封。”但后来并为严格执行,如睿亲王多尔衮死后被削爵,其睿亲王爵停封。 爬梳八大铁帽子王的文献,我们可以发现,几乎是所有王爷的爵号都有所改动,甚至有所降袭。(以下数字为第几代) 1、礼亲王 ①礼亲王,②巽亲王,③巽亲王,④巽亲王,⑤康亲王,⑥康亲王,⑦康亲王,⑧康亲王,乾隆四十三年复礼亲王。(此后9——13代均为礼亲王) 2、郑亲王 ①郑亲王,②简亲王,③简亲王,④简亲王,⑤简亲王,⑥简亲王,⑦简亲王,⑧简亲王,⑨简亲王,⑩简亲王,11简亲王,乾隆四十三年复郑亲王。(12——17代均为礼亲王) 3、睿亲王 ①睿亲王,②亲王,③贝子—镇国公,④镇国公,⑤辅国公,⑥辅国公(信郡王),⑦辅国公,乾隆四十三年睿礼亲王。(此后8——12代均为睿礼亲王) 4、豫亲王 ①豫亲王,2——6代为信郡王,6代乾隆四十三年复豫亲王。 5、肃亲王 ①肃亲王,2——5代为显亲王,5代乾隆四十三年复肃亲王。 6、庄亲王 爵号无变化 7、克勤郡王 ①克勤郡王,2—3代衍禧郡王,3—9代平郡王,9代乾隆四十三年复克勤郡王。此后至17代均为克勤郡王。 8、顺承郡王 爵号无变化 爬梳清晰,乾隆四十三年。乾隆为表彰开国诸王,决定把功封与恩封区别开来,始定“世袭罔替”之制。乾隆四十一年:“诸王袭爵,经朕酌定,由军功封晋者世袭罔替,其余恩封诸王袭爵时,皆应以次区分。”乾隆四十三年,为多尔衮翻案昭雪,并复八大铁帽子王复爵号。这时才形成清初“八大铁帽子王”。 老豫王多铎、岳托及阿齐格等为奠基清业曾立下汗马功劳,被太祖封为铁帽子王。所谓铁帽子王就是子孙后代辈辈为王,见了皇帝不参不拜,不接不送,因此也叫懒王。 清朝不像明朝,在封赠爵位上失于滥!清代最重军功,就是太祖、太宗之后若无军功,也将流于凡品。清初,共封八个世袭罔替的亲王、郡王。他们分别是:礼亲王、郑亲王、睿亲王、豫亲王、庄亲王(原名承泽亲王)、肃亲王、克勤郡王、顺承郡王。 雍正朝,封皇十三子允祥为怡亲王,雍正八年,亲王死,特旨加恩赏给世袭罔替。 清制:非军功、非特旨不得赏给亲王世袭罔替,但是,慈禧主政后乱了祖制,恭亲王、醇亲王、庆亲王此三王都荣获亲王世袭的荣耀,前两者倒是身份渊源不同,唯独这庆亲王奕劻是个顶顶无能之辈,又是贪财亡命之徒,而且,是远支贵族,就是他私相授受,让袁世凯钻了空子,人称:庆记公司,把国家当儿戏。 清初,封了八个铁帽子王,后来到雍正朝又封了怡亲王,我觉得到这时,清朝整体的分封制度是完全可以和宋代相提并论的,也就是很公平的。这九个铁帽子王都是确实爵应上赏的。
E. 铁帽子王允祥传了几代
怡亲王世系:
1722年—1730年:怡贤亲王允祥 谥号贤
1730年—1778年:怡僖亲王弘晓 允祥七子,谥号僖
1779年—1799年:怡恭亲王永琅 弘晓二子,谥号恭
追封:怡亲王绵标 永琅二子,1800年追封
1799年—1818年:怡恪亲王奕勋 绵标一子,谥号恪
1819年—1821年:怡亲王载坊 奕勋一子,无嗣
1825年—1861年:怡亲王载垣 奕勋二子,1861年革爵
1862年—1864年:不入八分辅国公载泰 允祥五世孙,奕增子,降爵为不入八分辅国公,1864年袭奉恩辅国公
追封:怡亲王永福 允祥孙,弘晈二子,1864年追封
追封:怡亲王绵誉 永福四子,1864年追封
追封:怡亲王奕格 绵誉三子,1864年追封
1864年—1890年:怡端亲王载敦 奕格二子,谥号端
1891年—1900年:已革怡亲王溥静 载敦一子,1900年革爵
1902年—1945年:怡亲王毓麒 溥耀一子
F. 《雍正王朝》里十三爷有何能力,能控制京城丰台大营所有官兵
爱新觉罗.允祥的一生充满了戏剧性,我们打心眼里佩服十三爷,“侠王”的称号当之无愧。他的人生不是很顺,如果用两部分来细分,那就是一是郁郁不得志;一腔热血,反倒被圈禁多年的上半生。二是是风光无限,敢爱敢恨的侠王,雄心勃勃者有之,受雍正器重。那么,这位第一代怡亲王,更是后人相传的铁帽子王传奇一生!
结语
自古成大事者,必须要有人脉资源和威严,十三爷在军方的有着巨大影响力,也只有活脱脱的铁帽子王,劳苦功高的他才办到。
喜欢十三爷,只有十三爷怀有一颗赤子之心。浑身没有一丝浊气。像他这样的人,是《雍正王朝》里唯一一个敢爱敢恨,善恶分明,善良纯粹的人。这样的侠王十三爷,我是崇拜的!
—完—
(图片来源网络)
G. 清铁帽子王有几个
清朝除了清初封的8大铁帽子王,后来又封了允祥为铁帽子王,
铁帽子王是清代对“世袭罔替,配享太庙”王爵的称谓。
干隆皇帝诏定清朝初年的八大铁帽子王:
和硕睿亲王:爱新觉罗多尔衮
和硕郑亲王:爱新觉罗济尔哈朗
和硕礼亲王:爱新觉罗代善
和硕豫亲王:爱新觉罗多铎
和硕肃亲王:爱新觉罗豪格
和硕承泽亲王(后改为庄亲王):爱新觉罗硕塞
多罗克勤郡王:爱新觉罗岳托
多罗顺承郡王:爱新觉罗勒克德浑
其中,爱新觉罗岳托和爱新觉罗勒克德浑是爱新觉罗代善的儿子。
另外,清朝中后期也恩封了几个铁帽子王:
和硕怡亲王:爱新觉罗允祥
和硕恭亲王:爱新觉罗奕䜣
和硕醇亲王:爱新觉罗奕譞
和硕庆亲王:爱新觉罗奕劻
总共12个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
太祖时期,以满语定爵,如“台吉”、“贝勒”、“和硕贝勒”等。崇德元年(1636)四月,太宗皇太极借用了明代宗室的名号,列爵九等: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入关之初,为了鼓励宗室为国立功,以战功而封爵,此为功封。后来,历朝皇帝又不断封爵,此为“恩封”。
至于袭封制,顺治初年,曾规定:“和硕亲王一子袭封亲王,其余俱封郡王;郡王一子袭郡王,其余俱封贝勒;贝勒之子封贝子……郡王以上准袭封,贝勒以下不准袭封。”但后来并为严格执行,如睿亲王多尔衮死后被削爵,其睿亲王爵停封。
爬梳八大铁帽子王的文献,我们可以发现,几乎是所有王爷的爵号都有所改动,甚至有所降袭。(以下数字为第几代)
1、礼亲王 ①礼亲王,②巽亲王,③巽亲王,④巽亲王,⑤康亲王,⑥康亲王,⑦康亲王,⑧康亲王,乾隆四十三年复礼亲王。(此后9——13代均为礼亲王)
2、郑亲王 ①郑亲王,②简亲王,③简亲王,④简亲王,⑤简亲王,⑥简亲王,⑦简亲王,⑧简亲王,⑨简亲王,⑩简亲王,11简亲王,乾隆四十三年复郑亲王。(12——17代均为礼亲王)
3、睿亲王 ①睿亲王,②亲王,③贝子—镇国公,④镇国公,⑤辅国公,⑥辅国公(信郡王),⑦辅国公,乾隆四十三年睿礼亲王。(此后8——12代均为睿礼亲王)
4、豫亲王 ①豫亲王,2——6代为信郡王,6代乾隆四十三年复豫亲王。
5、肃亲王 ①肃亲王,2——5代为显亲王,5代乾隆四十三年复肃亲王。
6、庄亲王 爵号无变化
7、克勤郡王 ①克勤郡王,2—3代衍禧郡王,3—9代平郡王,9代乾隆四十三年复克勤郡王。此后至17代均为克勤郡王。
8、顺承郡王 爵号无变化
爬梳清晰,乾隆四十三年。乾隆为表彰开国诸王,决定把功封与恩封区别开来,始定“世袭罔替”之制。乾隆四十一年:“诸王袭爵,经朕酌定,由军功封晋者世袭罔替,其余恩封诸王袭爵时,皆应以次区分。”乾隆四十三年,为多尔衮翻案昭雪,并复八大铁帽子王复爵号。这时才形成清初“八大铁帽子王”。
老豫王多铎、岳托及阿齐格等为奠基清业曾立下汗马功劳,被太祖封为铁帽子王。所谓铁帽子王就是子孙后代辈辈为王,见了皇帝不参不拜,不接不送,因此也叫懒王。
清朝不像明朝,在封赠爵位上失于滥!清代最重军功,就是太祖、太宗之后若无军功,也将流于凡品。清初,共封八个世袭罔替的亲王、郡王。他们分别是:礼亲王、郑亲王、睿亲王、豫亲王、庄亲王(原名承泽亲王)、肃亲王、克勤郡王、顺承郡王。
雍正朝,封皇十三子允祥为怡亲王,雍正八年,亲王死,特旨加恩赏给世袭罔替。
清制:非军功、非特旨不得赏给亲王世袭罔替,但是,慈禧主政后乱了祖制,恭亲王、醇亲王、庆亲王此三王都荣获亲王世袭的荣耀,前两者倒是身份渊源不同,唯独这庆亲王奕劻是个顶顶无能之辈,又是贪财亡命之徒,而且,是远支贵族,就是他私相授受,让袁世凯钻了空子,人称:庆记公司,把国家当儿戏。
清初,封了八个铁帽子王,后来到雍正朝又封了怡亲王,我觉得到这时,清朝整体的分封制度是完全可以和宋代相提并论的,也就是很公平的。这九个铁帽子王都是确实爵应上赏的。
--------------------------------------------
九王分别是:
礼亲王代善(太祖子,子巽亲王满达海袭,子常阿岱袭巽亲王,后废,弟康亲王杰书袭,其子孙袭王爵,乾隆四十三年,复号礼亲王)、
睿亲王多尔衮(太祖子,无子,以豫亲王子多尔博为后,袭亲王,俸视诸王三倍,顺治亲政,旋即废爵,乾隆四十三年以多尔博五世孙辅国公淳颖袭爵)、
豫亲王多铎(太祖子,顺治六年三月以痘薨,年三十六,子多尼袭郡王,子有罪,以弟郡王董额袭,乾隆四十三年以多尔博四世孙辅国公修龄袭爵)、
郑亲王济尔哈朗(太祖弟舒尔哈齐第六子,多尔衮死后进封叔和硕郑亲王,子济度袭爵,改号简亲王,孙雅尔江阿夺爵,以济尔哈朗弟贝勒费扬武曾孙德沛袭,乾隆四十三年,复号郑亲王)、
肃亲王豪格(太宗长子,被多尔衮陷害入狱而死,顺治亲政后雪,子富绶袭显亲王,乾隆四十三年,复号肃亲王)、
庄亲王硕塞(太宗子,封承亲王,子博果铎袭,改号曰庄亲王)、
克勤郡王岳托(代善子,崇德元年四月,封成亲王,八月有罪降贝勒,死后诏封为克勤郡王,子衍禧郡王袭,子平郡王袭,至乾隆四十三年,复号克勤郡王)、
顺承郡王萨哈璘(代善子,封颖亲王,子袭顺承郡王),
怡亲王允祥(圣祖子,雍正元年封亲王,三年复加封郡王,任王于诸子中指封,王事雍正八年如一日,自古无此公忠体国之贤王,雍正待王亦宜在常例之外,命复其名上一字为“胤”,命王爵世袭。)。
参考资料:网络
H. 铁帽子王原指清朝世袭12位王爵现在又延伸出什么意思来
乾隆皇帝诏定清朝初年的八大铁帽子王:
和硕睿亲王:爱新觉罗多尔衮
和硕郑亲王:爱新觉罗济尔哈朗
和硕礼亲王:爱新觉罗代善
和硕豫亲王:爱新觉罗多铎
和硕肃亲王:爱新觉罗豪格
和硕承泽亲王(后改为庄亲王):爱新觉罗硕塞
多罗克勤郡王:爱新觉罗岳托
多罗顺承郡王:爱新觉罗勒克德浑
后来又加封了四位:
和硕怡亲王:爱新觉罗允祥
和硕恭亲王:爱新觉罗奕欣
和硕醇亲王:爱新觉罗奕譞
和硕庆亲王:爱新觉罗奕劻
现在,中央反腐,借用这个名词,暗指那些位高权重的大老虎。反腐不封顶、无上限,一反到底!
看来,共产党有救啦!赞一个!!!
I. 十三阿哥为何被封为“铁帽子王”
胤祥在雍正期间被封为怡亲王,也就是世袭罔替的亲王,只不过在乾隆期间完善王爵制度的时候把他划在了铁帽子王之列。
祥不但具备优秀的文化素养,还颇有办事才能、协调人际关系的才能,是难得一见的人材,胤祥还能文能诗,棋棋书画无一不通,今有《交辉园遗稿》流传世间。胤祥不但能文,他还继承了满洲人的骑射,骑马射箭样样精通。
十三阿哥胤祥和四皇子胤禛的关系最好,雍正帝在写给胤祥的祭文曾提到胤祥的数学是他亲自传授的。
康熙六十一年,皇四子胤禛继位,史称雍正皇帝。第二天胤祥被任命为四位总理事务大臣之一,同日晋升为和硕怡亲王。
(9)十三爷铁帽子王传了多少代扩展阅读:
爱新觉罗·胤祥(1686年11月16日-1730年6月18日),清圣祖康熙帝第十三子,生母敬敏皇贵妃章佳氏。胤祥与雍亲王胤禛关系最亲密,雍正帝待他也非寻常。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四皇子胤禛继位,胤祥被封为和硕怡亲王,又出任议政大臣,处理重要政务。雍正元年(1723年),命总理户部。
自此即全力辅佐胤禛治理国家,胤禛亦对其十分信任。雍正三年(1725年),总理京畿水利营田事务。雍正七年(1729年)因准噶尔部窜扰边陲,命其办理西北两路军机,叙协赞功待诏增仪仗一倍。
因胤祥对雍正朝的治绩助力甚大,遂得世袭罔替的许可,为铁帽子王。
清朝有史以来第九位铁帽子王。雍正八年(1730年)五月初四日(阳历6月18日)去世,时年44岁,配享太庙,上谥号为“贤”,另赐有匾额“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冠于谥前。将其名“允祥”的“允”字改回“胤”字,这成为有清一代臣子中不避皇帝讳的唯一事例。
J. 中华民国铁帽子王爷
没有啊,中华民国史一个民主、民生、民权的国家,根本没有封建的王朝制度。清朝早灭亡了,你问的应该是 大清恭亲王爱新觉罗·奕䜣 吧?他被网友称为“鬼子六”,且还是个铁帽子王爷呢!
清朝世袭亲王。道光三十年(1850年),道光帝第六子奕欣封为和硕恭亲王。同治十一年(1872 年)获世袭罔替。一共传了四代三位。
奕欣(1833~1898),道光帝六子,咸丰帝异母弟。他是咸丰、同治、光绪三朝名王重臣,洋务运动的首领,为中国近代工业创始和中国教育的进步做出了贡献。
他是晚清新式外交的开拓者,他出谋划策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挽救清朝危机,迎来同治中兴。在政治舞台上经历几番大起大落,在家庭生活中更是让他经历了很多不幸,儿女多早殇,侥幸活下来的则难堪造就。他有4个儿子,长子载澄、次子载滢、三子载浚、四子载潢。其中三、四两子俱幼殇。长子载澄袭贝勒,成年后胡作非为。这三个儿子,都死在他前面。另外一个儿子载滢,一度过继给奕欣的弟弟钟郡王奕詥,袭贝勒爵位。庚子事变(1900)时,因卷入义和团活动又被夺去一切职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