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n CPA音乐厅顶棚下悬挂的龟背反声板的功能是
它的作用是将声音向四面八方散射。
1、天花板上看似凌乱的沟槽实际上经过了特别的声学设计,使声音能够被扩散反射,更加均匀、柔和。精美的天花板其实是特制的声扩散装饰板。
2、天花板使用纤维石膏成型板制成,材质厚重,能够有效地防止低频吸收,增强厅内的低频混响时间,使低音效果更加具有震撼力和感染力。为达到声效的完美,在顶棚的下面还悬挂了一面龟背形状的集中式反声板,俗称“龟背反声板”。
2. 龟背到底怎么养
十几年来才换过两次盆,可见养护情况不佳,故每年只长1-2片叶。要使龟背竹生长茂盛,发叶多,可通过改善状况来达到。
龟背竹性喜暖畏寒,生长适温为30℃左右,10℃停止生长,进入休眠。龟背竹在湿润、半湿润的条件下生长良好。忌干旱,怕阳光直晒。龟背竹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在富含腐殖质而又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中生长较好。要想培养一盆长势良好、观赏价值高的龟背竹,需做好以下几点:
1.用土。龟背竹喜富含腐殖质、疏松通气、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盆栽通常用腐叶土3份、堆肥土3份、河沙4份混合配制成培养土,或用熟黄土2份、蜂窝煤灰1份、鸡粪1份混合拌制成培养土。
2.每年春季换盆或换土。换盆时可在盆土中拌入少量优质腐熟有机肥或磷、钾肥作基肥,也可在盆底放蹄片、碎骨等基肥。换盆后置阴凉处,约10天后即恢复正常生长。
3.浇水。龟背竹叶片大,水分蒸发快,又喜潮湿,浇水要掌握宁湿勿干的原则,经常使盆土保持湿润状态,但不能积水。晴天,春、秋季节每日浇水一次,夏季每日早、晚各一次。入冬后浇水宜减少,盆土过湿,容易导致烂根黄叶。冬季一般3~4天浇一次水。此外,应经常往叶面上喷水,干燥季节和夏季每天喷3~5次,春秋季节每天喷1~2次,以保持空气湿润,使叶色翠绿可爱。
4.施肥。龟背竹在5~9月期间需每隔10~15天施一次稀肥,可追以氮肥为主的薄肥或复合化肥。如用沤熟的饼肥或养鱼换下来的旧水,效果更好。生长高峰期可进行1~2次根外追肥(叶面施肥),用含0.1%尿素和0.2%磷酸二氢钾的水溶液喷洒在叶面、叶背上。
5.龟背竹宜在室内有明亮散射光处培养。如能在春、秋两季各抽出一段时间放在北面阳台上或屋檐下、廊下养护则长势更加旺盛。龟背竹如受强光直射,叶片易发黄,甚至叶缘、叶尖枯焦,影响观赏效果。
6.龟背竹在寒露节前(10月上旬)移入室内养护。龟背竹越冬期注意保温,防冻、防寒。
3. 甲基硫菌灵对龟背叶子发黑有作用吗
在农业生产中,使用的杀菌剂种类很多,主要分为两类,一种是保护性杀菌剂,一种是治疗性杀菌剂。
今天我们讲一下保护性杀菌剂中关系很近的两种——甲基硫菌灵和多菌灵,很多种植户在选择这两种药剂时都会犯难,到底该选哪一个呢?
结构差异:甲基硫菌灵和多菌灵在结构上都属于苯并咪唑类杀菌剂,不过甲基硫菌灵属于取代苯类, 它可以在植物体内或在植物近旁经代谢活化,变成甲基苯并咪唑-2-氨基甲酸酯,即多菌灵!
作用机理:甲基硫菌灵在植物体内转化为多菌灵,所以总得来说,二者的作用方式都是一样的,均通过抑制细胞分裂来实现杀菌!
作用方式差异:尽管二者都有一定的内吸触杀作用,但是在实际农业生产中,甲基硫菌灵的内吸杀菌效果比多菌灵要强很多,有效成分具有明显的向植物顶端转移的趋势(向顶性传导),而且除了保护性以外,治疗病害效果也更好!
第二,二者均不能与碱性农药、铜制剂混用,包括我们常见的氢氧化铜、石硫合剂、王铜等成分,容易发生化学反应,降低药效或者出现药害!
第三,在使用多菌灵时需要注意,有些食用菌如木耳、滑菇、猴头等对多菌灵极其敏感,应避免使用;同时也要注意使用安全间隔期,在蔬菜收获前10天停止用药,注意控制剂量,防止残留过量。在国外,多菌灵因为残留问题已经禁止在果蔬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