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果诺曼底登陆是日本人防守会怎么样能不能守住
在二战的历程当中,诺曼底登陆是一个标志性的时间。它发生在1944年6月份,英美联军在法兰西的诺曼底海滩登陆,陆续将300万盟军战士送到了欧洲本土,诺曼底登陆后不到一年时间,欧洲战场就结束了。
然而在后世的一些学者看来,诺曼底登陆发动的时间似乎有些太早,放到1944年年底似乎更加适合。彼时英美的轰炸机已经将德意志本土工业体系摧毁殆尽,面对东线战场的压力,德军势必要展开一场死战。
从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开始,苏军吹响了反攻的号角,1944年上半年,苏军就已经平推到德意志的边境地 带。此时英美联军坐不住了,他们必须尽快发起诺曼底登陆,否则二战后的格局将难以预料。
诺曼底登陆日的艰苦战斗不仅导致了战争的开始和结束,在这场战争中战斗的士兵们永远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影响了人们对士兵们的看法——至少对一个小男孩来说,他们是救世主。
② B3飞行皮衣`~~急
3300以上也不一定能买到真货。
自己开版做的话,成本就要一千左右。
③ 在d日的诺曼底登陆中德军的装甲力量如何
不行,装甲力量主要在东线战场对付苏联了
④ 诺曼底的背后,是不是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欺骗计划呢
诺曼底登陆,二战中最大规模的登陆作战,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国丧钟开始。然而在当年盟军想要成功欺骗德军,在诺曼底实施登陆,难度也是不小。为此,盟军展开了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欺骗计划,代号——保镖行动。
一.何时何地进行登陆?
盟军欲在法国北部登陆,首要问题就是德国人的大西洋壁垒。1940年时德国并未想过建设规模如此巨大的防御工事,仅在法国沿海的加莱—滨海布洛涅一带制造4座重型海军炮台,目的是为防止英国突击队的骚扰和登陆。苏德战争开始后,为将更多兵力投入苏德战争中,必须降低西线守军兵力,而有了后来的大西洋壁垒。在1942年3月23日发布的第40号元首指令正式要求建立大西洋壁垒,周围的防御工事集中在港口。1943年11月,陆军元帅隆美尔受命负责监督大西洋壁垒的建造,隆美尔便加紧建造进度和提高防御工事的灵活性,将其防御力大幅提升。
一切准备就绪后,詹姆斯假扮的蒙哥马利就在1944年5月26日乘坐飞机抵达了直布罗陀。他在德军于西班牙的情报机构的监视下公然现身,俨然是真正的蒙哥马利到了直布罗陀,在盟军的安排下,詹姆斯和一个已经暴露了间谍身份的西班牙使节见面,对方愣是没有发现,眼前的是一个冒牌货。消息传到了德国人手里,这下德国人就更分不清,盟军要在何处发动攻击了。因为蒙哥马利出现在北非,这意味着,盟军在地中海也要有大动作了。
现在,德军已经完全落入了盟军精心编造的谎言里。他们眼中,盟军有这无穷的兵力,俨然要在多个地方展开攻势。当然这可能是欺骗性的,德军也一样判断了这种可能性。可是他们直到盟军进攻诺曼底的那一刻,都没有发现,盟军真正主攻的方向是哪。
⑤ 淘宝网男皮衣 这个怎么样
二手的不介意的话去【诺曼底皮衣行】看看。。真皮皮衣哦
二手皮衣二手皮毛一体军服 740海军毛呢大衣G-1 A2军服B3皮衣二手皮夹克
⑥ 诺曼底登陆
诺曼底登陆
诺曼底是法国西北部著名的历史和文化大区。这一地区的地理位置是这样的:
它北临英吉利海峡,与英国遥遥相望,面积约3万平方公里,海岸线全长600公里。连绵数百里的海岸几乎都是悬崖峭壁,盟军的登陆地点选在比较平缓的5个滩头。
以下则是“诺曼底登陆战”的详细情况:
1944年6月6日凌晨,美国和英国的2390架运输机和846架滑翔机,从英国20个机场起飞,载着3个伞兵空降师向南疾飞,准备在法国诺曼底海岸后边的重要地区着陆。这就是著名的“诺曼底登陆”的开始。
黎明时分,英国皇家空军的1136架飞机对事先选定的德军海岸的10个炮垒,投下了5853吨炸弹。天亮以后,美国第八航空队又出动了1083架轰炸机,在部队登陆的前半个小时,对德军海岸防御工事投下了1763吨炸弹。接着,盟军各种飞机同时出动,轰炸海岸目标和内陆的炮兵阵地。5点50分,太阳已经升起来了,盟军的海军战舰开始猛轰沿海敌军阵地。诺曼底海滩成了一片火海,地动山摇。
进攻部队由运输舰送到离岸7到11英里的海面,然后改乘大小登陆艇按时到达预定攻击的滩头。跟在后面的是运载重武器和装备的大型登陆艇。
盟军选择的登陆地点诺曼底海滩,位于法国的西北部,从东到西有5个滩头——剑滩、朱诺滩、金滩、奥马哈滩和犹他滩,全长约50英里。登陆计划第一批进攻部队是5个师,每个师占领一个滩头。
6点30分,美军开始在奥马哈滩和犹他滩登陆。美军第七军第四师在犹他滩没费多大劲儿就登上海岸了,只遇到断断续续的炮击。3个小时内,他们就肃清了守卫这个地区的敌人,后续部队和装备也源源运到岸上。但在奥马哈滩,美军第七军第一师的情况并不妙。大浪,晨雾,加上硝烟弥漫和侧面的气流,把部队折腾得精疲力尽,登陆时又遭到敌军炮火的袭击。一时间,死伤的士兵布满了海滩。而下一批进攻的部队也遭到同样的不幸。在这危急关头,美军两个突击营用绳梯爬上了海岸上的悬崖峭壁,夺取并摧毁了敌人的一座炮台。但是敌人继续猛烈射击,把美军阻挡在海滩边上。美军第一步兵师长许布纳当机立断,要求海上的驱逐舰冒着可能杀伤自己人的危险,向德军炮群和火力点进行近距离的轰击。驱逐舰的大炮果然发挥了巨大的威力,不一会儿,工事里的德军就举手投降了。经过美军第一师的艰苦血战,终于占领了一条纵深不到两英里的滩头阵地。
英国第二军团的第五十师于7点20分开始在金滩登陆。他们开始遇到一些困难,但逐渐摧毁了德军的抵抗。到黄昏时,他们进入了内地5英里。
在朱诺滩,加拿大的第三师在肃清滩头的德军之后,进展最快,当晚就到达了冈城——贝叶公路。
英国第三师在剑滩上也遇到激烈的抵抗。黄昏时,他们就同空降的第六个兵师会合了。
当天傍晚,盟军已在欧洲大陆建立了牢固的立足点。伤亡人数比预计的要少。有将近10个师的部队连同坦克、大炮及其他武器都上了岸,后续部队也源源而来,不断扩大盟军对德国守军的优势。盟军的诺曼底登陆成功了。
希特勒吹嘘他的长达2500英里“大西洋壁垒”防御工事为什么不堪一击呢?原来每年6月,英吉利海峡总是狂风大作,恶浪滔天,舰只行驶艰难。德军在西线的大部分将军都认为在这个气候恶劣的6月里,盟军是不会发动进攻的。6日凌晨2点左右,驻守在巴黎的德军总司令部接到报告说,有美英空降师着陆,看来像是一次“大规模行动”。但总司令龙德施泰特却认为这是盟军声东击西的手法,并不在意。接着,西线德国海军部队又向总司令部报告说:据海岸雷达报告,荧光屏上有大量黑点,一支庞大的舰队正向诺曼底海岸进发。而德国西线的参谋长却回答:“什么?在这样的天气里?一定是你们的技术员弄错了!也许是一群海鸥吧?”后来,当他终于看到形势不好,请求希特勒出动两个装甲师去对付盟军空降师时,希特勒却禁止动用他的这支战略预备队。希特勒还是坚持认为这只是牵制性的佯攻,认为盟军一定会在加来地区登陆。
希特勒中了盟军总部的疑兵之计了。在诺曼底登陆以前,盟军伪装集结了一支舰队,发出大量电讯,造成假象,好像盟军总部设在英国的肯特郡;又让以勇猛著称的美国巴顿将军在肯特郡街头散步,而德国情报人员正断定他是盟军总司令。在进攻前夕,英国飞机又撒下大量的锡箔片,使德军的海岸雷达上显示出,好像盟军的一支舰队向东驶去,开往加来。
为了严格保密,整个英国南部已同英国其他地区断绝了一切交通,成了一个大兵营,盟军为“霸王行动”在这里塞满了堆积如山的军事装备和物资。为了防止泄密,英国政府还中止了英国同外国的一切外交关系,撤消了沿岸的正常航运,把所有船只用于“霸王行动”的运输,使得美国艾森豪威尔将军在调动集结军队上,没有任何妨碍。英国政府在这个地区设置了警戒线,任何人未经许可都不得穿过警戒线。每一座帐篷,兵营,停车场和每一支部队,都仔细地标志在行动的指示图上。每一支部队的预定行动都作了准确的安排。这支在诺曼底登陆的军队是庞大的,拥有盟军陆海空三军287万多人,战舰6000多艘,飞机1.3万多架。这么大的军事行动的准备工作,德军竟丝毫不知。
为诺曼底登陆进行的准备工作是巨大而复杂的。改进了许许多多的装甲车,有供清理海滩的压路机,有在布雷区开道的装有扫雷器的装甲车,有供跨过沟渠的装甲便桥等,甚至还制造了两座人工港口,以便登陆部队卸下装备物资之用。对于进攻目标的地形侦察,早在一年之前就开始用飞机拍摄从荷兰到西班牙的海岸线,特别是从1944年4月到6月,共出动飞机侦察4500架次。此外,还有法国地下抵抗组织提供的数以千计的情报。这样,德军在欧陆沿海的防御工事、桥梁、机场、沼泽地区、仓库、公路、火车站等等,都被盟军弄得一清二楚。每一个登陆部队负责人带着的作战计划上,连树木都标了出来。
到6月12日,盟军在诺曼底的几个滩头已经连结成一条阵线,后续部队源源而来,军需物资不断增加,这些,都保证了诺曼底登陆的成功。8月19日,盟军占领了塞纳河西岸的芒特。这一天,巴黎人民举行武装起义,解放了自己的首都。8月25日,艾森豪威尔指挥的法国第二装甲师从巴黎南门和西门进入市中心。当天下午,法国勒克莱将军奉命接受德军投降。
巴黎的解放是诺曼底战役的结束。德军有40多万人伤亡和被俘。德国再次被迫两线作战,陷入了苏联和美英盟军东西夹击的铁钳之中,灭亡的日子已经为期不远了。
⑦ 在法国自由行,想去诺曼底看看二战遗迹。要多久,行程怎么安排比较好求攻略
诺曼底 (二战著名战役诺曼底登陆的简称) 编辑
诺曼底登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在欧洲西线战场发起的一场大规模攻势,战役开始于1944年6月6日早6时30分,在8月19日渡过塞纳-马恩省河后结束。这次作战行动的代号“霸王行动”(英语:Operation Overlord)。这场战役诺曼底战役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陆作战,牵涉接近三百万士兵渡过英吉利海峡前往法国诺曼底。[1]
⑧ 关于诺曼底登陆
盟军兵力326,000 (至6月11日)死亡37,000,受伤/失踪172,000
德黑兰会议后,罗斯福和邱吉尔在开罗会晤。决定任命艾森豪威尔为实施“霸王行动”(Operation Overlord)的盟军总司令,蒙哥马利为地面部队总指挥。
1944年6月6日,代号“D日”。盟军集中了多达288万人、近9000艘舰船(其中登陆运输舰艇4000余艘)和1.37万架飞机。当日凌晨1:30分左右,美国第82、第101空降师和英国第6空降师共1.7万人,作为先头部队,乘1200架运输机分别在诺曼底的科唐坦半岛南端和奥恩河口附近首先伞降着陆。随后,美、英、加等国部队在猛烈的海空炮火支援下,在五个地点登陆法国海岸。德国由于受到盟军假情报的欺骗,未能及时组织反击。经过激烈的战斗,登陆的盟军部队先后巩固了各处登陆场,并开始向纵深挺进。
诺曼底登陆,为盟军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使德军陷入了苏军和英美盟军的东西夹击之中,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这场战役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陆作战。它是二战中最著名的战役之一,并且将“D日”这个军事用语固定在了1944年6月6日。
战役
序幕
自从1941年德国入侵苏联(巴巴罗萨计划),苏军在欧洲大陆上与德军作了大量战争。最初是在1942年,美国总统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和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决定由美国和英国建立第二战场,以减轻苏联的负担,后来这一计划在1943年春再次被提及。
英国有着天赋的进攻欧洲外围的地理优势,不过美国劝说其进行一次直接的越过英吉利海峡的正面战役。提出了两个预备计划:在1942年发动进攻的大锤行动和1943年发动大规模攻击的Rounp行动,还有被采用的霸王行动,尽管它被推迟到了1944年。
盟军远征军最高统帅部(SHAEF)在1943年2月初开始了计划的进程。
登陆地点的选择
盟军登陆地点的选择被英国的飞机场极大的限制了。地理环境进一部将选择范围缩小到两个:加来和诺曼底海岸。加来距离英国最近,最容易登陆以及最容易进攻德国,由于这些原因德国在加来部署了很强的兵力。最终,盟军选择了诺曼底进行登陆。
很大一部份原因来自1942年加拿大在Dieppe发动奇袭时遭遇的惨败,盟军决定在第一轮登陆时不直接进攻法国的海港。
进攻兵力
一直到1943年12月艾森豪威尔将军被任命为联合远征部队最高指挥官,这之后他才能很有效率的指挥全部的欧洲联合部队。不久后,1944年1月蒙哥马利将军被任命为陆地入侵部队作战指挥官。
在这阶段的作战计划是需要三个师由海面攻入,和二个旅由空中侵入。蒙加马利将军很快的就增加原先第一次进攻的兵力为五个师由海面攻入,和三个旅由空中侵入。按照计划,这次战役总共会出47个师的兵力:英国,加拿大,英联邦和自由欧洲部队会出26师,美国则会出21师的兵力。
同时,按照计画,海军上将柏传·蓝西将会派出超过6000艘的舰艇,其中包含了4000艘登陆艇和130艘轰炸用的战船。由崔福特·莱马罗力空军中将领导的12,000艘航空器则会由空中支援登陆,这之中包含了1000艘运输机所载运的空降部队。5000吨的炸药会用来攻破德军的防御力。
目标
前40天的作战目标是:一) 建立一个包括了卡昂和瑟堡两城(特别是瑟堡的深水海港)的滩头阵地;二) 从滩头阵地突击,解放布列塔尼和其大西洋上的港口,并前进至距巴黎东南约125英里的由勒阿弗尔经过勒芒至图尔一线。
三个月的目标是控制由卢瓦尔河为南界、塞纳河为东北界的地区。
诱敌计划
为了要骗过德军,让他们相信盟军真的要在加来侵入,盟军费了很大的工夫准备了一个叫做坚毅作战的欺敌计画。盟军在那里设立的一个假的美国第一陆军军团,也建了假的建筑物、仪器设备和送出假的无线电电报。他们甚至假冒说巴顿将军是这个军团的指挥官。德军方面也很著急的想要知道盟军真正的登陆 地点,於是透过他们自己设在英国南部的情报网和情报员收集第一手情报。不过很不幸的是,连德军自己的情报员也被盟军骗了。德军的情报员很“称职”的送回去假情报,说是盟军真的会在加来登陆。盟军为了让这个骗局能尽量持续下去,在交战开始后,他们在加来地区弄了个“只有在雷达上”才看得到的假空战,以及其他装置来继续骗德军。
特殊准备
一些盟军所准备的比较不寻常的军事装备有特别为这次战役所改装的重装甲坦克。由少将波西·哈伯特带领下发展的重装甲包含了“会游泳”的双变速雪曼坦克,地雷清除坦克(又称作雪曼螃蟹,是在一般的雪曼坦克前头装上连枷,连枷突出的部 份可以用来毁掉地雷却不会伤到坦克),架桥坦克和铺路坦克。
这次的计划还建造了两个人造的海港(摩尔贝里港),为的是在没有深水海港可让补给船靠岸的情况下,可以在交战的头几个星期利用这两个人造港供应盟军的入侵部队重要的军事补给,另外,也设置了海底补给管线,透过管线由英国供应燃料给登陆的部队。
德军反应
1943年11月,当希特勒判定对于入侵法国的威胁已经不容忽视,于是指派战略执法官尔文·罗摩为沿海防御检查官,他稍晚又被指派为负责法国北边陆地防御的B陆军军团的指挥官。罗摩坚信唯一抵抗入侵的方法就是要趁早用装甲武器反攻,而且至少要把一些装甲装备部署在尽量靠近海滩的地方然后立即展开反攻。但是罗摩的军权相当有限,因为他不是德国西边全部军力的指挥官;掌管西边军力的是战略执法官哥德·凡·罗德斯德。而罗德斯德有 盖尔·凡·史维伯格的西装甲军团支援,史维伯格则有上校将军汉斯·古德伦的装甲部队支援。罗德斯德的计画却是要集中装甲师的兵力深入内陆,这样就可以把盟军的主要武力引入内陆,然后再发动反攻将敌军一举歼灭。
主要的战略高层决定者的不同意见和争论正也反应出他们作战经验的不同。罗德斯德和古德伦的指挥经验并不是很丰富。他们在带兵时刚好碰到德国主要是靠空军来战斗,或是当他们两个在广大的东部前线指挥军队时也刚好碰上德国和敌军的空军在这地方呈现拉锯战。罗德斯德和古德伦的陆地部队并没有派上很多的用场。
相比之下,罗摩的经验就非常不同。他很能体验到盟军倾向于利用战略性的空中战力所造成的震撼效果。值得一提的是罗德斯德和古德伦过于低估盟军的空中战力。把当时的德军空中战力乘以数倍,这就大约是英美的联合空中战力。罗摩了解这一点,但是其他的资深指挥官则不了解 -- 或是他们很快的就驳回这主意。
为了解决他们之间的争论,希特勒把在法国北边的六个装甲师拆开然后分三个给罗摩。其余三个则部属在距离海滩有适当距离的内陆,而且要希特勒的作战参谋的允许才能出动。至于法国北部沿海的空中武力布署则只有169架战斗飞机,因为在法国北部英美的空中部队不断的发动空中攻击以至于德国空军损失很多架飞机 -- 并且德国空军在6月6日那天只能升空两次
艾森豪威尔在视察101空降师官兵英国第6空降师是最早投入战斗行动(汤加行动)的部队。早在午夜00:16,他们就被空投到登陆地区的左翼地区,他们的目标是夺取佩加索斯桥(Pegasus Bridge)附近的桥梁,以防止德军的装甲部队前往海岸支援。伞兵们迅速占领了这些桥梁并成功地控制了他们直到那天稍后的登陆的突击队员赶来。此行动的目标还包括夺取在梅尔维勒的地堡。虽然地堡没有被摧毁,但是在战斗过后,地堡中除了6人以外,其余全部伤亡。
相比之下,第82和第101空降师就没那么幸运了。由于没有经验的领航员和地面情况复杂,部队被散落在各处。有些伞兵很不幸地降落在了海中或内陆中那些被德军故意淹没的低洼地区,很多人由于装备沉重,而被淹死在仅及膝深的水中。在24小时后,101师仅集合起约3000人。很多人在D日后的很多天仍在敌后独自战斗。82师在6日早上占领了圣-梅尔-艾格里斯,这个小镇也就成了整个法国第一个被解放的城镇。
美军在奥马哈海滩登陆美军第1步兵师在奥哈马海滩经历了最严酷的登陆考验。他们的水陆两栖谢尔曼式坦克在抵达滩头之前就几乎全部损失。而他们的对手,第352师,则受过最好的滩头训练并占据能够俯视滩头的陡峭绝壁。官方记录如下:
“经过10分钟的混乱之后,(先锋)连队丧失了活动力,无领导并且几乎无作战能力。每个军官和军士非伤即死……进攻变成了为了幸存和营救的努力。”
整师超过4000伤亡。余部重整之后继续进攻内陆。
位于Pointe Hoc巨大的混凝土修筑的崖顶机枪掩体是美第2突击营的目标。他们的任务是在敌军火力下使用绳索和梯子攀登100米高的悬崖,然后攻击并摧毁被认为能够俯射奥哈马和犹他登陆区的掩体火力点。他们最终成功抵达掩体,并摧毁了火力点(德军可能由于先前的炮轰而离开了掩体)。登陆部队的伤亡率近百分之五十。
⑨ 诺曼底号
诺曼底号
诺曼底号邮船是划时代的有史以来最豪华的巨型邮船,至今仍然给人一种怀疑其是否确实存在过的如同梦幻一般的感觉。吨位83423吨,流线型球鼻艏,电力推进,全船空调,从巴黎克里荣饭店聘请的顶级厨师,温水循环的室内游泳馆,现代化音响设备的歌剧院,大理石墙面的教堂,全船的Art Deco艺术装饰……被誉为“震惊世界的最豪华、最漂亮的邮船”、“在世界客船史上享有不灭的名望”。
建造概况
20世纪30年代大西洋两岸各国建造大型邮船的热潮爆发之后,面对英国的不列颠女皇号、不列颠尼克号,德国的不莱梅号邮船和欧罗巴号邮船,尤其是面对意大利的骄傲——国王号邮船,法国人也未能免俗。犹如英、美、法、德、意等国在主力舰建造方面的军备竞赛一样,在横渡大西洋邮船建造上也在争夺更大、更快、更豪华的头衔。此时,大西洋上最大的邮船是56000吨级(英国的庄严号、伯伦加利亚号),法国人决定一劳永逸地结束吨位的竞赛——建造一艘80000吨级的邮船。法国邮船界的首席设计师,曾经给沙皇海军设计战舰的俄国人弗拉基米尔•尤科维奇被邀请担当此项设计任务。给尤科维奇的硬性指标有三条:吨位超过80000吨;长度超过1000英尺;航速超过30节。在考虑多种线形之后,决定采用大西洋型船首,即所谓“clipper bow”,可以减少高速航行时的阻力。欧洲大轮船公司在造船业界都有自己的关系网,比如卡纳德公司的轮船多由克莱德班克的约翰•布朗船厂建造,白星公司的轮船多由贝尔法斯特的哈兰•沃尔夫船厂建造,北德的轮船多由汉堡的布洛姆-福斯建造。诺曼底号由法国CGT公司的老搭档——圣纳泽尔的Penhoet船厂承担的建造任务。
自从毛里塔尼亚和卢西塔尼亚号之后,大型邮船都用更经济、马力更大的蒸汽轮机作为动力。但是蒸汽轮机是单向转动的,这些邮船为了倒车,还需要安装一套小型的辅助动力。诺曼底号独有创新,仍然采用大功率蒸汽轮机,但是不直接带动螺旋桨,而是带动一套发电机--电动机,然后由电动机来驱动80000吨的邮船。由于电动机可以反向运转,困扰邮船设计师们20多年的一个难题解决了。
技术难题解决了,但是经济难题又来了。1929年10月29日,大萧条爆发了。此时正在建造或筹建中的长度超过1000英尺的邮船有三条。其中只有英国白星公司(白星轮船公司曾拥有奥林匹克号等著名邮船)的大洋号继续硬着头皮建造。这种愚蠢行为使白星公司的经济状况雪上加霜,最终导致其被英国卡纳德公司收购,大洋号最后也变成了废船壳被出售。而卡纳德公司正在建造的代号“534”的玛丽王后号,则奉命搁置等待经济状况好转。由于经济结构与英国和美国不同,法国在大萧条中比较幸运。但是幸运只是相对的,在全球经济萧条中法国不能置身事外。1931年1月,新船开工不久,CGT(跨大西洋海运公司)被迫向法国政府请求财政支持。以法国政府获得对公司的执导权为代价,CGT得到了资助,代号T6的新船建造成功,被命名为诺曼底号(这个名字是从拿破仑、林德伯格、本杰明•富兰克林、海王、美丽的法兰西等众多名字中挑选出来的)。
1932年10月29日,有20万名观众到场观看这艘法兰西的超级巨轮下水,法国总统阿尔贝•勒布兰也出席了下水仪式。诺曼底号的船体沿着涂抹了43吨肥皂和2.5吨猪油的滑道缓缓地滑入卢瓦尔河。由于经济状况还没有完全恢复,诺曼底号下水之后的舾装工作比较缓慢。船内被装上一块块的地毯、镶板和艺术品。CGT召集了船舶装饰设计大师——给法兰西岛号设计宏伟的三层门厅的荷兰人范•德•鲍扬、设计大理石餐厅的法国人保罗•巴图——都被再次邀请装饰这艘海上宫殿。许多前所未有的豪华装置都在诺曼底号上首次出现——第一和第二烟囱间的运动场和网球场;第一个大型室内游泳池;第一个邮船上的剧场可以演出电影和轻歌剧;第一个采用柔光照明和室内广播系统;第一个在全体旅客舱室普及冷暖空调……不仅在当时,甚至直到70年后的今天,诺曼底号也被国际客船界评价为历史上最大、最漂亮、最豪华的邮船(之所以这幺说,是因为当代的大型巡航游船已经是游览工具,而非交通工具,而且很多细节上的装饰装潢比不上诺曼底号)。
服役经历
1935年5月29日,5万人在勒哈弗尔码头上,观看诺曼底号首航纽约仪式。乐队奏起了《马赛曲》和《星条旗》。无数的飘带和彩色纸屑漫天飞舞。在人们的欢呼声中,诺曼底号起航了。诺曼底号处女航当中,在第一天的平均航速达到29.76节。根据抵达纽约港后的统计,平均时速达到了29.98节。新的横渡大西洋记录诞生了。在缓缓驶进纽约西50街法国邮船码头的时候,升起了一条长30英尺的蓝飘带(一英尺代表一节的时速),宣布法国参与竞争蓝飘带奖时代地到来。西行6天之后,诺曼底号又以4天3小时28分钟的记录,抵达英国南安普敦港,以30.31节的航速打破了德国不莱梅号邮船于1929年创造的东行速度记录。崭新而豪华的诺曼底号很快就在邮船界赢得了好评。此时,卡纳德公司的“534”号船壳正在加紧施工,于1935年9月下水,英国人骄傲地宣布,81000吨的玛丽王后号,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邮船。法国人自然不甘心落后。CGT公司在同年将诺曼底号进行改造,吨位增加到了83423吨,超出玛丽王后号差不多2000吨。卡纳德公司决定在速度上为英国夺回蓝飘带,尽管玛丽王后号的船头不如诺曼底号漂亮。玛丽王后号于8月以30.14节的记录赢得了西行蓝飘带。之后,蓝飘带的争夺战就在这两条豪华巨船中展开。西行速度被诺曼底号刷新到30.58节,东行速度被刷新到31.20节。但是这场和平竞赛中,诺曼底号在经营上却输给了稳重的英国人。豪华而时髦的内部设施和装潢,吓走了许多保守的乘客。普通旅客也因为觉得那是一艘给明星和皇亲国戚乘坐的船而自觉地远离它。诺曼底号为名所累,载客量很少有超过60%的时候。玛丽王后号不满足于相对“大众化”的角色,1938年又发起了新的冲刺,西行速度被刷新到30.99节,东行速度被刷新到31.69节。法国人决定另辟途径,鉴于搭乘诺曼底号往返于北大西洋旅客的数量少得可怜,善领时尚之先的诺曼底号开始了所谓“巡游航行”——到世界风景名胜地区的巡游旅行。1938年冬季,诺曼底号满载参加巴西狂欢节的游客开到里约热内卢,成为有史以来跨越赤道的最大船只。
1939年8月31日,完成了第一百三十九次航行的诺曼底号停靠在了纽约哈得逊河畔88号码头。由于欧洲战争的爆发,CGT通知诺曼底号,暂时不要在可能有德国潜艇的大西洋上航行,就地待命,船上只保留了200人留守。旁边的90号码头停靠的就是老冤家玛丽王后号。1940年6月,法国战败求和。美国立即宣布羁押诺曼底号。海岸警卫队负责担任保护和警戒任务,防止破坏。对于美国来说,这艘船说不定另有用处。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军空袭珍珠港,美国参战。诺曼底号被美国海军征用。三色旗被降了下来。美国海军将其改名为拉法耶特号,准备作为运兵船使用。由于纽约和新泽西的港口没有船坞能容纳下这条80000吨级的大船,于是在88号码头就地进行改造工作。数千名工人登上这艘浮动的海上璇宫,剥掉豪华装潢,拆掉娱乐设施,将其变成运兵船。1942年1月15日,它被交给国防部。预计在二月开始执行首次任务,向太平洋诸岛,尤其是夏威夷群岛增援兵力。
结局
1942年2月9日,灾难发生了。由于计划不久之后出发,大批的粮食、食品、被服、衣物和救生设施被送上了船,四处堆放在船舱内。在头等舱沙龙,工人正在切割原来用于支撑玻璃喷泉的钢柱。火花溅到旁边堆放的木棉救生衣上,大火一下着了起来(是官方调查的说法。根据FBI的埃德加•胡佛秘密调查,是黑手党命令工人故意纵火,以警告胡佛,在战时不要触动纽约意大利裔黑手党势力)。巧合的是,这天船上消防栓里没水。更“巧合”的是,纽约消防局12分钟后才接到报告。赶到码头的纽约消防队员开始向船内灌水,以扑灭大火。但是随着船身内积水的增多,消防队员们恐惧地发现,船身正逐渐地向左翻过去。诺曼底号的设计师尤科维奇赶到了现场,因为熟悉内部构造,他要求指挥灭火工作,以便让船身平稳地坐沉在河床上,方便打捞。但他被消防局和海军的人轰到了一边。2月10日凌晨2点45分,船以79度角向左倾覆在哈得逊河中。12天之后,船内的余火被扑灭。经过一年半的打捞救援工作,1943年10月27日诺曼底号被捞起扶正,交给美国海军。这艘船到这个时候已经用处不大了。11月3日,仍然左倾斜两度的诺曼底号残骸被拖到了布鲁克林海军基地。美国人提出了各种恢复计划。甚至还有人建议将其改造为航空母舰!但是经过反复权衡计算,改造的费用将比新建一艘航母还要高。至于罗斯福总统本人,则倾向于在战后将其修复,交还法国人。但是最终美国海军还是决定将其解体。1946年10月,造价6000万美元的诺曼底号船壳以16万美元价格出售给新泽西州一家拆船公司。曾经是世界上最豪华的邮船,就这样告别了人间。
⑩ 诺曼底是什么地方诺曼底登陆又是怎么回事
宝娃子朋友,你好。诺曼底是法国西北部著名的历史和文化大区。这一地区的地理位置是这样的:
它北临英吉利海峡,与英国遥遥相望,面积约3万平方公里,海岸线全长600公里。连绵数百里的海岸几乎都是悬崖峭壁,盟军的登陆地点选在比较平缓的5个滩头。
以下则是“诺曼底登陆战”的详细情况:
1944年6月6日凌晨,美国和英国的2390架运输机和846架滑翔机,从英国20个机场起飞,载着3个伞兵空降师向南疾飞,准备在法国诺曼底海岸后边的重要地区着陆。这就是著名的“诺曼底登陆”的开始。
黎明时分,英国皇家空军的1136架飞机对事先选定的德军海岸的10个炮垒,投下了5853吨炸弹。天亮以后,美国第八航空队又出动了1083架轰炸机,在部队登陆的前半个小时,对德军海岸防御工事投下了1763吨炸弹。接着,盟军各种飞机同时出动,轰炸海岸目标和内陆的炮兵阵地。5点50分,太阳已经升起来了,盟军的海军战舰开始猛轰沿海敌军阵地。诺曼底海滩成了一片火海,地动山摇。
进攻部队由运输舰送到离岸7到11英里的海面,然后改乘大小登陆艇按时到达预定攻击的滩头。跟在后面的是运载重武器和装备的大型登陆艇。
盟军选择的登陆地点诺曼底海滩,位于法国的西北部,从东到西有5个滩头——剑滩、朱诺滩、金滩、奥马哈滩和犹他滩,全长约50英里。登陆计划第一批进攻部队是5个师,每个师占领一个滩头。
6点30分,美军开始在奥马哈滩和犹他滩登陆。美军第七军第四师在犹他滩没费多大劲儿就登上海岸了,只遇到断断续续的炮击。3个小时内,他们就肃清了守卫这个地区的敌人,后续部队和装备也源源运到岸上。但在奥马哈滩,美军第七军第一师的情况并不妙。大浪,晨雾,加上硝烟弥漫和侧面的气流,把部队折腾得精疲力尽,登陆时又遭到敌军炮火的袭击。一时间,死伤的士兵布满了海滩。而下一批进攻的部队也遭到同样的不幸。在这危急关头,美军两个突击营用绳梯爬上了海岸上的悬崖峭壁,夺取并摧毁了敌人的一座炮台。但是敌人继续猛烈射击,把美军阻挡在海滩边上。美军第一步兵师长许布纳当机立断,要求海上的驱逐舰冒着可能杀伤自己人的危险,向德军炮群和火力点进行近距离的轰击。驱逐舰的大炮果然发挥了巨大的威力,不一会儿,工事里的德军就举手投降了。经过美军第一师的艰苦血战,终于占领了一条纵深不到两英里的滩头阵地。
英国第二军团的第五十师于7点20分开始在金滩登陆。他们开始遇到一些困难,但逐渐摧毁了德军的抵抗。到黄昏时,他们进入了内地5英里。
在朱诺滩,加拿大的第三师在肃清滩头的德军之后,进展最快,当晚就到达了冈城——贝叶公路。
英国第三师在剑滩上也遇到激烈的抵抗。黄昏时,他们就同空降的第六个兵师会会了。
当天傍晚,盟军已在欧洲大陆建立了牢固的立足点。伤亡人数比预计的要少。有将近10个师的部队连同坦克、大炮及其他武器都上了岸,后续部队也源源而来,不断扩大盟军对德国守军的优势。盟军的诺曼底登陆成功了。
希特勒吹嘘他的长达2500英里“大西洋壁垒”防御工事为什么不堪一击呢?原来每年6月,英吉利海峡总是狂风大作,恶浪滔天,舰只行驶艰难。德军在西线的大部分将军都认为在这个气候恶劣的6月里,盟军是不会发动进攻的。6日凌晨2点左右,驻守在巴黎的德军总司令部接到报告说,有美英空降师着陆,看来像是一次“大规模行动”。但总司令龙德施泰特却认为这是盟军声东击西的手法,并不在意。接着,西线德国海军部队又向总司令部报告说:据海岸雷达报告,荧光屏上有大量黑点,一支庞大的舰队正向诺曼底海岸进发。而德国西线的参谋长却回答:“什么?在这样的天气里?一定是你们的技术员弄错了!也许是一群海鸥吧?”后来,当他终于看到形势不好,请求希特勒出动两个装甲师去对付盟军空降师时,希特勒却禁止动用他的这支战略预备队。希特勒还是坚持认为这只是牵制性的佯攻,认为盟军一定会在加来地区登陆。
希特勒中了盟军总部的疑兵之计了。在诺曼底登陆以前,盟军伪装集结了一支舰队,发出大量电讯,造成假象,好像盟军总部设在英国的肯特郡;又让以勇猛著称的美国巴顿将军在肯特郡街头散步,而德国情报人员正断定他是盟军总司令。在进攻前夕,英国飞机又撒下大量的锡箔片,使德军的海岸雷达上显示出,好像盟军的一支舰队向东驶去,开往加来。
为了严格保密,整个英国南部已同英国其他地区断绝了一切交通,成了一个大兵营,盟军为“霸王行动”在这里塞满了堆积如山的军事装备和物资。为了防止泄密,英国政府还中止了英国同外国的一切外交关系,撤消了沿岸的正常航运,把所有船只用于“霸王行动”的运输,使得美国艾森豪威尔将军在调动集结军队上,没有任何妨碍。英国政府在这个地区设置了警戒线,任何人未经许可都不得穿过警戒线。每一座帐篷,兵营,停车场和每一支部队,都仔细地标志在行动的指示图上。每一支部队的预定行动都作了准确的安排。这支在诺曼底登陆的军队是庞大的,拥有盟军陆海空三军287万多人,战舰6000多艘,飞机1.3万多架。这么大的军事行动的准备工作,德军竟丝毫不知。
为诺曼底登陆进行的准备工作是巨大而复杂的。改进了许许多多的装甲车,有供清理海滩的压路机,有在布雷区开道的装有扫雷器的装甲车,有供跨过沟渠的装甲便桥等,甚至还制造了两座人工港口,以便登陆部队卸下装备物资之用。对于进攻目标的地形侦察,早在一年之前就开始用飞机拍摄从荷兰到西班牙的海岸线,特别是从1944年4月到6月,共出动飞机侦察4500架次。此外,还有法国地下抵抗组织提供的数以千计的情报。这样,德军在欧陆沿海的防御工事、桥梁、机场、沼泽地区、仓库、公路、火车站等等,都被盟军弄得一清二楚。每一个登陆部队负责人带着的作战计划上,连树木都标了出来。
到6月12日,盟军在诺曼底的几个滩头已经连结成一条阵线,后续部队源源而来,军需物资不断增加,这些,都保证了诺曼底登陆的成功。8月19日,盟军占领了塞纳河西岸的芒特。这一天,巴黎人民举行武装起义,解放了自己的首都。8月25日,艾森豪威尔指挥的法国第二装甲师从巴黎南门和西门进入市中心。当天下午,法国勒克莱将军奉命接受德军投降。
巴黎的解放是诺曼底战役的结束。德军有40多万人伤亡和被俘。德国再次被迫两线作战,陷入了苏联和美英盟军东西夹击的铁钳之中,灭亡的日子已经为期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