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凤凰腾的角色介绍
段飞鸿(张翰饰演)
他是朝廷大将段涛(李修贤饰演)的养子,与其他名相公子不同,他文武双全,风度翩翩,德才兼备,却又不乏专情。但是没有人知道,他竟是唐懿宗(张默饰演)同父异母的弟弟。他无心争权,只专注无忧无虑生活 ,钟情青梅竹马的缪风燕(白冰饰演),但又对苦恋他多年的发小宁采蝶(郑爽饰演)十分怜悯,为了凤燕和彩蝶,他可以放弃一切。他心爱的两个女子却盘旋与哥哥之间,可惜唐懿宗却十分糊涂,有事没事就找他麻烦。
唐懿宗(张默饰演)
唐懿宗是唐朝最后一位以长子身份即位的帝皇,也是最后一位在长安度过的帝皇。唐懿宗深受母亲晁太后(商天娥饰演)的控制,故事事装出昏庸无能、沉迷酒色的表面形象,实际上十分机智,在处理危机时十分冷静,睿智深沉。
缪风燕(白冰饰演)
她出身卑微,是公主私通所生的女儿,小时候,经受人间冷暖,时常饥寒交迫,却认识了飞鸿和彩蝶两个生死之交,从此改变终身;长大后在宫中受尽欺凌,她的一生坎坷蔓蔓,她下定决心要飞上枝头当凤凰,变得不择手段。她爱着段飞鸿(张翰饰演)但却不敢面对爱情,因为她知道,在冷冷深宫中,只能爱自己。她为了维护自己的爱情、友情、亲情毫不犹豫地走上后宫争宠的不归路。
宁彩蝶(郑爽饰演)
从小和段飞鸿(张翰饰演)、缪风燕(白冰饰演)一起长大,她单纯善良,淳朴乖巧,但却钟情飞鸿哥哥。她知道飞鸿和凤燕真心相爱,却又默默祝福。在后唐深宫里,好姐妹缪凤燕一步步陷于深宫斗争、尔虞我诈中,唯独她保持最真的自己,为了不让凤燕陷于深渊,她也加入其中苦苦劝阻。虽然飞鸿对她只是兄妹之情,但她依然爱恋着他。心里再也不会有其他人!
杜况(李肖宁饰演)
当朝御医,嫉恶如仇,视昏庸无能的唐懿宗为死敌。他沉稳殷实,为人处事冷静无私,富有正义感。对师妹宁彩蝶寄予浓浓爱意,只可惜彩蝶并不接受他,只是把他当成哥哥看待。
形皇后(孟霞饰演)
形皇后是六宫之首,在后宫只手遮天,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故其心狠手辣,阴险奸诈。
晁太后(商天娥饰演)
晁太后是一位城府深严、权利与手段并重的女性,她操控了唐懿宗(张默饰演)的人生,只手遮天,使唐朝末期在歌舞升平的表象中堕落。
段涛(李修贤饰演)
他是一代名将,却心机重重,他勤于政务,却又图谋不轨,他城府深严,却又爱子如命。
华妃(杨阳饰演)
深宫之中, 她独享天子之爱,背后却有无数双愤怒的眼睛欲置之于死地;她独自扛起天下之任,却默默承担着红颜祸水的骂名;她让彩蝶动容,让所有人为之扼腕叹息。她,是华妃。
缪风莹(牛丽燕饰演)
她是缪凤燕(白冰饰演)失散多年的亲妹妹,她的出现,无疑给力争上游的缪凤燕一个沉重的打击,她处处争宠,耍手段,玩心计,连自己的姐姐也沦落为自己的敌人。
银莲(战鹤文饰演)
她身世坎坷,早年沦落青楼,是青楼花魁。她颜貌妖尧,风姿绰约,后成为王爷的至宠,但只落得姨太太的名分,被形皇后(孟霞饰演)相中,差遣为卧底,放在缪凤燕(白冰饰演)身边做丫鬟。经历过百态的人生,她早已看穿红尘,并且早已睿智满腹,对于风燕深陷情网与权力的挣扎,她出谋献策,忠心耿耿。
2. 宁欺白须公,莫欺少年穷,终须有日龙穿凤,唔信一世裤穿窿。这就话是这样的写的吗最后两句求正解
不是这样的,这句话出自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第四十六回,原文如下:
宁欺白须公,莫欺少年穷。
终须有日龙穿凤,唔信一世裤穿窿。
译文:宁可看不起没钱的白头老翁也不要看不起贫穷的年轻人,因为少年人前途不可限量。少年人如果努力迟早有天会飞黄腾达的,就不相信一辈子总是穿着有破洞的裤子。
(2)凤腾翔裤子怎么样扩展阅读:
“莫欺少年穷”的历史实例
1、朱买臣
朱买臣好读诗书,却不会操持家业,年过四十,还是一介落魄书生。为了维持生活,只得砍柴为生,他的老婆眼见家里快揭不开锅了,朱买臣又不像是好的依靠,因此就想和朱买臣离婚后,再改嫁他人。朱买臣却胸有成竹,认为自己总有出头的一天,让老婆等他发达。
他老婆却破口大骂,最后两人分开了。不料几年后,朱买臣官运亨通,居然坐上了太守之位,后来又平息叛乱,坐上了九卿之位。朱买臣也没有为难他前妻,反而派人接前妻和现任老公一起到自己府上做客,好生招待。他的前妻估计肠子都悔青了。
2、苏秦
苏秦是战国时期有名的纵横家,家境贫寒,后来拜了当代奇人“鬼谷子”为师。苏秦在落魄之时,经常遭到哥哥嫂嫂的嘲笑,说他每天出门混日子,折腾来折腾去活受罪。
苏秦没有辩驳,而是痛定思痛,闭关学习《太公阴符》,一年以后苏秦出关,踌躇满志赶到秦国,向秦惠王献吞并六国之策,未被采纳以后。
苏秦转而游说六国合众抗秦。经过一番努力,苏秦的计策得到六国王上的采纳,纷纷封苏秦为国相。苏秦佩六国相印衣锦还乡,曾经嘲讽他的嫂嫂吓得跪地求饶。
苏秦说出了一句名言,“嫂何前倨而后恭也?”嫂嫂跪着说,因为你现在又有权势又有钱。苏秦仰天长叹。这也是成语“前倨后恭”的出处由来。
3、 韩信
这又是一句成语“胯下之辱”的典故。韩信成名之前落魄至极,连一日三餐都不能保证,曾经在结义大哥家中蹭饭,却被大哥的夫人嫌弃,因而钓鱼为生。经常钓不上鱼,只得饿肚子,好在被洗衣服的漂母救济,才不至于饿死。韩信剑不离身,却从来不用。
因此被市集上的屠夫欺辱,给韩信两个选择,要么拔剑杀了他,要么从他胯下钻过去。韩信思考以后,不发一语从屠夫胯下钻过,引得在场众人哄堂大笑。
后来韩信时来运转,成为刘邦账下大将军,获封淮阴侯。衣锦还乡以后,韩信找到了当年羞辱他的那个屠夫,屠夫吓得跪地求饶。韩信却没有责罚他,反而给了他一份差事。这就是所谓的以德报怨吧。
3. 凤 指男的还是女的
风为雄性 凰为雌性
龙凤是把两种吉祥的动物放在一起 是吉祥的意思
在中国神话里,龙与凤凰、麒麟、龟都是神圣的动物。龙是中国人最为崇拜的神异动物,它是蛇身、鱼鳞、狮头尾、鹿角、鹰爪、象牙的复合体。传说中中国的首位皇帝伏羲长有一条龙尾巴。凤凰是一种传说中的鸟,中国凤凰由多种动物的部位组成,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在传说中,孔子称老子为龙,老子则将孔子形容为凤。
凤凰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仅次於龙。羽毛美丽,雄的叫凤,雌的则叫凰。常用来象征祥瑞。亦称为朱鸟、丹鸟、火鸟、鹍鸡等,又叫不死鸟、火之鸟、长生鸟、火烈鸟。
凤凰的形态
据《尔雅·释鸟》郭璞注,凤凰特徵是:「鸡头、燕颔、蛇颈、龟背、鱼尾、五彩色,高六尺许」。「出于东方君子之国,翱翔四海之外,过昆伦,饮砥柱,濯羽弱水,莫宿风穴,见则天下安宁。」。《山海经·图赞》说有五种像字纹:「首文曰德,翼文曰顺,背文曰义,腹文曰信,膺文曰仁。」
凤鸣
据现存文献推断:凤鸣如箫笙,音如钟鼓。凤凰雄鸣曰即即,雌鸣曰足足,雌雄和鸣曰锵锵。
凤凰的象征
凤是人们心目中的瑞鸟,天下太平的象徵。古人认为时逢太平盛世,便有凤凰飞来。凤其甲骨文和风的甲骨文字相同,即代表具有风的无所不在,及灵性力量的意思;凰即皇字,为至高至大之意。
凤凰也是中国皇权的象征,常和龙一起使用,风从属於龙,用於皇后嫔妃,龙凤呈祥是最具中国特色的图腾。民间美术中也有大量的类似造型。凤也代表阴,尽管凤凰也分雄雌,更一般的是将其看作阴性。「凤」、「凰」常见於女性名。
凤凰被认为是百鸟中最尊贵者,为鸟中之王(尽管她是虚构的),有「百鸟朝凤」之说。
按阴阳五行之说,凤色赤,五行属火,是南方七宿朱鸟之象。另也为中国民间指的四灵之一(《礼运》,龙、凤凰、麒麟、龟)。
原型
凤凰的动物学原型,众说纷纭,一般认为是个混合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者何新1987年和2004年发表的「谈龙说风」一书所列举的证据和论证表明:龙的原型动物是大型爬行类,主要是鳄鱼及巨蜥,凤凰的原型动物是大型鸟类,主要是大鸵鸟。 上古三代以前,中国古陆气候暖湿,此二类动物在中国大陆多所存在,旧石器新石器遗址都有鳄鱼及鸵鸟化石鸵鸟蛋壳化石的发现。
关于其他
凤凰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瑞鸟,象征美好与和平,与龙、麟、龟一起被人们美称为四灵,相传,每当凤凰出现的时候,百鸟就会群集左右,一起应声鸣唱。后来,人们多用百鸟朝凤来比喻德高望重者众望所归。许氏的《说文解字》(汉许慎撰)卷四上,七九页码,释凤字,注:“神鸟也。天老曰:‘凤之象也,鸿前,鹿后,蛇颈,鱼尾,颧颡,鸳思,龙文(纹),虎背,燕颔,鸡喙。五色。仅举出于东方君子之国,翱翔四海之外。过昆仑,饮砥柱,濯羽弱水,莫(暮)宿风穴,见则天下大安宁’。” 《说文解字》中又有“凤飞群鸟从以万数,故以为朋党。”是有“凤为百鸟之王”一说。读之有趣。明朝医家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将凤凰和孔雀并列为山禽。它如果真的存在过的话,应该是属于鸟纲鸡形目。《尔雅》注:“凤凰,瑞应鸟,鸡头、蛇颈、燕颌、龟背、鱼尾,五彩色。灵鸟仁瑞,雄曰凤,雌曰凰。”依现在所见的凤凰画像或者雕刻像来说,它具有鸡头,鹤颈和腿,鸳鸯的翼羽,孔雀的尾屏等,由不同的鸟类的特征综合而成,推测它是自古以来传说中的一种形象。
古埃及神话中的圣洁的火鸟,相传天方国(古印度)神鸟Phoenix(也有少数拼作Phenix,Phoinix)满五百岁(又一说一千四百六十一岁)后,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复生,鲜美异常,不再死。此鸟便是传说中的百鸟之王凤凰。
罗马诗人奥维德(Ovid)对不死鸟的描述:“大部分怪物都是由其它生物衍生而来的,只有一种例外,它们可以再生,亚述人称之为不死鸟(Phoenix)。不死鸟并非靠花草果实维生,而是以乳香为食,在降生五百年后它会落在棕榈树顶端的橡木枝上为自己搭建一个巢,然后出外收集肉桂、甘松和没药等香料,衔入巢内,垫在自己的身下,当它呼出最后一口气后会悄然死去,此时从它的身体里将飞出一只新的不死鸟,同样拥有五百年的生命。
等这只不死鸟长大到有足够的力量时,就会把父母的巢从树上升起,衔往埃及的赫利奥波利斯城,放在太阳庙里。这个巢是它的摇篮,同时也是它父母的坟墓。”
正如奥维德所说,不死鸟的记载源自亚述人,不过在世界各地都有类似的神话,例如中国的凤凰、日本的ほうおう、俄罗斯的火鸟(Firebird)、埃及的太阳鸟(Benu)、美洲的叶尔(Yel)和阿拉伯的安卡(Anka)等,所有这些鸟都有死而复生的特点(寿命分别为500年、540年、1000年、1461年、1700和12994年不一),而且同太阳有着密切的关系。最早提到不死鸟的人是公元前八世纪的希腊诗人《神谱》(Theogony)的作者赫西奥德(Hesiod),最早详细描述不死鸟的人是希腊历史学家赫罗多特斯(Herodotus),他说:“我并没有亲眼见过它,只是在绘画中见过,它的羽毛一部分是金黄色的,一部分是鲜红色的,外形像一只巨鹰,而且还拥有美丽的歌喉。”
在西方,凤凰多次出现在基督教的文学艺术作品中,象征着复苏,不朽或死后重生。古埃及的《亡灵书》(Book of the Dead)中,这种死后复生的鸟儿被称之为Benu鸟,太阳城Heliopolis的象征,与初升的太阳,太阳神拉神(Ra,Re)有着密切的联系,被人们称为太阳之魂。在希腊,人们称之为Phoinix,意思是紫红色或深红色。古时候希腊人认为,Phoinix生活在阿拉伯半岛上的一口枯井附近,每当黎明来临时,Phoinix在清晨的阳光下沐浴,并唱着美妙动听的歌曲,此时太阳神(Apollo)就停下他的太阳马车静静聆听。阿拉伯传说中的安卡(Anka)也和不死鸟一样会在寿限将至时自焚并获得新生,它们的寿命约为1700年。安卡的体型巨大,足以载动一头大象,最初被认为是神的完美的创造物,但在后来的传说中却成为一种邪恶的生物,捕食所有的生命,有时甚至会掠走儿童,于是犹太教徒们大肆猎杀安卡,使这种巨鸟最终灭绝。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1564.4.23-1616.4.23)在他的传奇剧《暴风雨》(The Tempest)中这样写道:“在阿拉伯,有一棵树,那是百鸟之王凤凰的王座,此时,它就在那统辖着群鸟与天空。”
今日所见关于凤的最早记录,可能是在《尚书·益稷》篇中。书中叙述大禹治水后,
举行庆祝盛典。由夔龙主持音乐,群鸟群兽在仪式上载歌载舞。最后,一凤凰也来了——
“萧韶九成,凤皇来仪。”孔传:“灵鸟也,雄曰为凤,雌曰皇。”郑玄注:“仪,言其
相乘匹。”我们注意的
是,在这里,凤凰被古代住家视作一种象征吉庆的神鸟。所谓“来仪’,郑玄释作“乘匹
”。案“仪”古音“俄”,与“偶”音近通。所以,郑玄释仪为“偶”,即所谓“成(乘
)匹”,也就是成双成对的意思。但是,根据《尚书》文义,我却以为,这个“仪”字实
当读作“舞”字(仪、
舞古音亦相通。)凤凰来仪,即凤凰来跳舞。故下文中夔高兴地说:“于!予击石搏石,
百兽率舞!”
实际上,凤凰在较早的先秦文献中,正是作为一种祥瑞和一位舞神出现的。《山海经
·南山经》:“有鸟焉,其形如鹤……名曰凤凰。……是鸟也,自饮自食,自歌自舞,见
则天下安宁。”“鸾鸟自歌,凤鸟自舞。”(大荒西经)“五彩鸟三名,一曰皇鸟,一曰
鸾鸟,一曰凤鸟。”(
大荒西经)《诗·卷阿》:“凤凰于飞,口口其羽(此为古体字,又“口”符代替。),
亦傅于天。……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毛传:“口口(此为古体
字,又“口”符代替。),羽声也。亦,与众鸟也。众鸟慕凤皇而来。传凤皇至众多,是
凤与群飞。《白虎通》
云:黄帝之时,凤凰蔽日而至,是来必众多也。”
二
现在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关于凤凰的这种种传说,究竟只是一种神话,还是一种可能
的历史真实?换句话说也就是,凤凰,在历史中是否确曾有过一种真实的动物原形?对这
个问题,正如对于龙的问题一样,学术界过去的观点多倾向于否定。但是我们却不能注意
到,在商代甲骨文中曾
发现过如下一条记载:
“甲寅卜,呼鸣网,获凤。丙辰,获五。”
据于省吾说,这条甲骨文的意思是:商王指令臣鸣用网捕鸟,于丙辰这天捕了五只凤
。“由于系用网埔之,故所获自是生凤。”
由此看来,在商代,中国确曾有过凤鸟。那么这条甲骨文是否只是一刚孤证呢?否。
在早期金文《中鼎》铭辞中,我们还可以读到如下一则记载:
“……归生凤于王。”
文中所提到的“生凤”一词,郭沫若亦曾断定正是指活凤凰(《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
考释》,“中鼎”)。据此,则无论甲骨文、金文、都有材料确切无误地表明,直到商周
之际,凤凰还是一种虽然稀见、但却并非不存在的鸟类。
战国秦汉以后,凤凰方完全被神化成一种灵异之鸟。但值得注意的是,秦汉史籍中,
关于凤凰出现的记载却仍然时有所见。例如《左传昭17年》:
“我商祖少吴挚之立地,凤鸟适至,故纪于鸟师而鸟名。”
又据《汉书》记,汉时凤凰数至,鸟身“高五、六尺”。
《后汉书·光武纪》记:建武十七年,有五凤皇见于颖川之陕县。注引《东观汉记》
曰:“凤高八尺”。而据《京房易传》:“凤皇高丈二。”
两汉是谶纬迷信盛行的时代,史籍中所记许多祥瑞奇异之事往往不足征信。但恐怕我
们也不能认为,其中完全不会有某些可信成分。至少秦汉人所描绘的形体特征,有一个极
可注意的共同之处,这就是凤凰体型的奇大——由身高五、六尺直到一丈以上。
三
我们再来更全面地考察一下古代关于凤凰形态的记载。
《尔雅·释鸟》:“凤,其雌皇。”郭璞注:“凤,瑞应鸟。鸡头,蛇颈,燕颌,龟
背,五彩色,其高六尺许。”
《说文》:“凤,神鸟也。天老曰:凤之象也,鸿前、鳞后、蛇颈、鱼尾、鹳嗓鸳思
,龙纹、龟背、燕颌、鸡喙。五色备举,出于东方君子之国,翱翔四海之外,过昆仑,饮
砥柱,濯羽弱水,暮宿风穴,见则天下大安宁。从鸟,凡声。凤群鸟从以万数,故以为朋
党字。”《尔雅翼》解
释:“鸿前者,轩也。麟后者,丰也。蛇颈者,宛也。鱼尾者,岐也。鹳嗓声,椎也。鸳
思者,张也。龙纹者,文也。龟背者,隆也。燕颌者,方也。”
《韩诗外传》:“凤鸣雄曰即即,雌曰足足。昏鸣曰固常,晨鸣曰发鸣,昼鸣曰保章
,举鸣曰上翔,集鸣曰归昌。”(《太平御览》引)
汉李陵诗:“凤凰鸣高冈,有翼不好飞”。
《瑞应图》:“凤不啄生虫,不折生草。”
《韩诗外传》中还记录了关于凤凰的这样一个传说:
“黄帝即位施惠。承天一道,修德,唯仁是纡,宇内和平,未见凤皇。唯思其象,夙
昧晨兴,乃招天老而问之曰:‘凤象如何?’天老对曰:
‘夫凤,鸿前,鳞后,蛇颈而鱼尾,龙纹而龟身。燕颌而鸡喙。戴德、负仁、抱忠、
挟义,小音金,大音鼓。延颈、奋翼、五彩备举,鸣动八风,气应时雨。食有质,饮有仪
。往即文始,来即嘉成。唯凤为能通天祉、应地灵,律五音、览九德。天下有道,得凤象
之一则凤过之。得凤象
之二则凤翔之,得凤象之三则凤集之。得凤象之四则凤春秋下之。得凤象之五,则凤没身
居之。
黄帝曰:‘于戏,允哉!朕何敢与焉?’于是黄帝乃服黄衣、戴黄冕,致斋于宫,凤
乃蔽日而至。黄帝降于东阶,西面,再拜,稽首曰:‘皇天降祉,不敢不承命。’凤乃止
帝东园,集帝梧桐,食帝竹实,没身不去。”
这个传说中显然有不少荒诞成分。但可注意的是天老所描绘的凤凰形态,与《说文》
所引述的“天老说”显然同出一源。关于凤凰所谓“戴德、负仁、报忠、挟义”之说,乍
看颇令人不解(然而此说在古代流传颇广)。
对此,《抱朴子》中却有一种解释:
“夫木行为仁,为青。凤头上青,故曰戴仁也。
金行为义,为白。凤颈白,故曰缨义也。
火行为礼,为赤。凤嘴赤,故曰负礼也。
水行为智,为黑,凤胸黑,故曰尚知也。
土行为信,为黄。凤足下黄,故曰蹈信也。”
据此,汉代经学家的那些神秘说法,就不过是以儒家的五行符号,对凤鸟身体各部不
同颜色的一种描写罢了。即:
——头部呈青色,
——颈部呈白色,
——喙部呈赤色,
——胸、背部呈黑色,
——趾、爪呈黄色。
综观以上这些记载,都是秦汉以后没有见过真凤的人,所采辑的前人关于凤的各种传
说。其中颇不乏荒谬虚妄的成分。例如《说文》中所谓“过昆仑,饮砥柱,濯羽弱水”、
“翱翔四海之外”的说法,显然来自《庄子·消遥游》篇中关于“鲲鹏”的著名哲学寓言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一
传说似乎指出凤凰是一种自西北而东南往返流迁的动物。针对《韩诗外传》中关于凤凰鸣
叫的一系列奇怪说法,清代著名学者王念孙曾指出:
“一鸟之鸣,既以节足为异,又复数更其响,乃至应候而殊声,成文以协韵。语由增
饰,事涉虚诬,识者所不取也。”
但是,如果剔除掉传说中那些神奇妄诞不可置信的成分,我们从古人对于凤凰的形态
描述中,却可以筛选整理出如下一些印象:
1、凤鸟形体甚高,约六尺至一丈。
2、凤鸟具有柔而细长的脖颈(蛇颈)
3、凤鸟背部隆起(“龟背者,隆也”)
4、凤鸟喙如鸡,颌如燕。
5、凤鸟羽毛上有花纹。
6、凤鸟尾毛分叉如鱼。
7、凤鸟以植物为食(竹根)。
8、凤鸟雌雄鸣叫不同声。(雄曰“即即”,雌曰“足足”。)
9、凤鸟好结集为群,来则成百。
10、凤鸟不善飞行。
11、凤鸟穴居。(居“丹穴”、“风穴”)
12、凤鸟足脚甚高(体态如鹤),行走步态倨傲而善于舞蹈。(凤鸟别名“ ”,字
从“ ”,徐锴注:“ ,行步舒迟也。”)
由此我们就可以提出一个问题——从古生物学观点看,中国古代是否存在过具有以上
特征,而又为先民所崇拜的一种鸟类呢?
回答是,确曾存在。
——这种鸟类,就是大鸵鸟。
4. 腾龙翥凤什么意思
应该是比喻富贵之人吧,毕竟龙凤皆在【成语】翔鸾翥凤(翔鸾翥凤)【读音】xiáng luán zhù fèng【解释】比喻丰赡富丽的文辞。【出处】明·孙柚 《琴心记·相偕抵舍》:“有志客,必取文章价,翔鸾翥凤人终爱,黄金白璧时终在。
5. 凤体是什么意思
凤体是指古代身份贵重身份贵重的女子的身体,一般是指皇后。
凤凰,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雄的叫“凤”,雌的叫“凰”,总称为凤凰,常用来象征祥瑞,凤凰齐飞,是吉祥和谐的象征,自古就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元素。
自秦汉以后,龙逐渐成为帝王的象征,帝后妃嫔们开始称凤比凤,凤凰的形象逐渐雌雄不分,整体被“雌”化。所以一般认为皇后为凤,其身体为凤体,如“凤体安康”。
(5)凤腾翔裤子怎么样扩展阅读:
皇后的发展历史:
皇后,皇帝的正妻。
在甲骨文里,“后”人在左下方是一口字,右上方是一拢起的手,但自金文将字型成镜像般翻转,拢起的手移到左上方,便一直沿用至今。
《说文解字》上载:后,继体君也,像人之形,施以告四方,发号者,君后也。因为在上古氏族部落中,一般发号施令者为女性的权威,所以“后”的意思为有权威的女性长辈。在甲骨文的卜辞中,“后”还经常被用来代指氏族中的女性首领。所以,也因而引申为帝王的正妻等涵义。
“后”原为君主之意。在《诗经》上载:“商之先后,受命不殆,在武丁孙子。”郑玄各项笺曰:“后,君也。”如大禹的儿子启称为“夏后氏”,还有传说中射日的后羿。
周朝以前,天子之妻皆称为“妃”,周朝开始则称为“后”。如《礼记·曲礼下》:“天子之妃曰后。”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改天子为皇帝,并订定皇帝的正妻为皇后的后妃制度。但较完备的后妃制度和等级划分直到汉朝才实际执行。
《汉书·高帝纪下》:“尊王后曰皇后,太子曰皇太子。”还有《三国志·魏书·后妃传》中有:“太祖建国,始命王后,其下五等:有夫人,有昭仪,有婕妤,有容华,有美人。”
皇后在后宫的地位就如同天子,是众妃子之主。如《周礼·天宫内宰》曰:“王后帅六宫之人。”
古代时中国的皇后被嫔妃、侍女等称为娘娘(殿下) 。在西方称呼为陛下。
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中,出现有多位皇后并立的现象。但其中只有中宫才有真正后宫之主的权利,换言之少数民族的其他皇后实际等于妃嫔的意思,只是叫法不同。
6. 凤图腾怎么样
难看,剧中一直以风燕矛盾自私的感情来拍,剧中风鸿一直爱着风燕,还以为这部戏会来个新颖的结局和剧情。。。没想大结局,风燕还是离开了,回去当皇后。。。如果最后不是一对,就不要在剧中纠缠这么多戏份,这部戏,真是垃圾的垃圾,腐蚀人心,教坏人,有情人不能一对,爱权爱势力。。。。简直就是脑残片。。。。一点都不积极向上。。。妈的,
7. 潼关表达了少年谭嗣同怎样的精神凤貌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真挚热爱,以及对万马齐喑、风雨如磐的社会现实的隐隐忧虑。原文: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解不平。译文:这位英气勃发的少年,骑马登上半山间的潼关古道,傍山监河,乘兴前进,任清脆的马蹄声被猎猎西风吹散、吹远,飞入滚滚的云涛里。大概从古到今,这巍峨的雄关就被白云,团团簇拥着,一直不曾解围吧。(7)凤腾翔裤子怎么样扩展阅读作品鉴赏:伟大的壮观还在更高更远的地方。潼关地处陕西、山西、河南三省交界点,南邻华山群峰,东望豫西平原。诗人立马城关,眼见黄河从北面高原峡谷奔腾怒吼而来,到悬崖脚下猛然一转弯,奔向平坦广阔的原野,但气势却不见缓和,好像仍嫌河床箍得太紧。而那连绵不断的山峰,在关东并不怎样惹眼,刚入潼关便突兀而起、耸入云天,一座座争奇斗险,唯恐自己显得平庸!自然,所谓大河“犹嫌束”、群山“不解平”,全是黄河、华山的磅礴气势在诗人心理上所引起的感应,反映着这位少年诗人豪迈奔放的激情和冲决封建束缚、追求思想解放的愿望,而这愿望,这激情,同当时神州大地上正在崛起的变革图强的社会潮流,是完全合拍的。十九世纪末叶,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代,也是一个民族精神空前高扬的时代。透过少年谭嗣同这首充满浪漫主义精神的山水绝句,我们仿佛听到一个迅速临近的新时代的脚步声。参考资料:网络-潼关·终古高云簇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