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714航班的出场人物
拉斯洛·卡雷达(Laszlo Carreidas),一位富有的航空制造业大亨,仅在《714航班》中有过一次出场。当丁丁一行人在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机场候机时,阿道克船长将卡雷达错认为了一位可怜的流浪者。身为一位没有家人的百万富翁,卡雷达有着一副不惹人注意的外表,性格孤独而易怒,号称是“从来不笑的富翁”。但是,卡尔库鲁斯教授却成功地让他在遇到丁丁一行人后大笑起来,这着实使他震惊。于是,他对丁丁等人表现得和蔼可亲,邀请他们乘坐自己的私人飞机前往悉尼。他爱好海战棋游戏,但是在与阿道克船长的游戏中不断地利用闭路监视器作弊,露出了他狡猾可恶的一面。之后当他被拉斯泰波波罗斯绑架时,他展现出了对钱的贪婪,他的绝大多数财产以假名储蓄在瑞士的银行中。他的极度的自私自利置所有人于险境之中,正如埃尔热所说的那样,很难说丁丁的老对头拉斯泰波波罗斯和应该是丁丁盟友的卡雷达这两个人哪个更可恨。
除了对金钱的喜好外,卡雷达与他的那顶战前款的“Bross and Clackwell”帽子(Bross and Clackwell系双关语,是英译者根据著名食品品牌Crosse & Blackwell修改而来的虚构品牌)也是形影不离。当他丢失了他的帽子之后,执著地要去寻找那顶帽子,直到米克·安洛季托夫对他进行了催眠。埃尔热本人对当代艺术收藏十分热衷,在《714航班》中他通过卡雷达耐人寻味地间接描写了拍卖与收藏家的世界。在停机坪上,卡雷达接到一个电话:“喂……对……当然了。帕克·贝内特公司拍卖……怎么?……3张毕加索的,2张布莱克的和1张雷诺阿的……呸!我多得简直不知道把它们放到哪里好了!你说什么?奥纳西斯想买?……那就买了!……全买下!……不惜一切代价!”
很多读者认为,卡雷达的人物原型就是航空业之王、“幻影”喷气式战斗机的制造商、法国飞机设计师马塞尔·达索(Marcel Dassault)。达索既是飞机制造业巨头又在艺术方面多有建树,开办画廊、收藏艺术品,这与卡雷达颇为相像。而他们的形象也如出一辙:身材矮小、把眼镜架在鼻梁上、穿着灰色法兰绒西服套装,一副无足轻重的小人物模样。
卡雷达的名字本身是个双关语,carré d'as在法语里的意思是“四张A”(four aces)。相应的,他的私人喷气式飞机机尾上的标志就包含了四种花色的A。 克罗斯佩尔大夫(Doctor Krollspell)是一名德国医生,在《714航班》中受雇于丁丁的老对手拉斯泰波波罗斯。他是一个非常阴险的人物,有着一副丑恶的嘴脸,就像一具僵尸,而脑门上扣着一顶棒球帽,戴着黑漆漆的眼镜,胡子少得可怜,满口烂牙,拿着他的针筒(里面装着诚实剂)随时要让受害者说话。这一切刻画出了一个百分之百的坏蛋形象。
在初版故事中,他担任新德里精神病医院的院长,而在《法老的雪茄》中埃尔热已然揭示了这座医院的可怕。在英文版的故事中,这座医院被搬到了开罗。故事刚开始时,克罗斯佩尔大夫企图用诚实剂让拉斯洛·卡雷达说出银行的密码,但很快他得知自己也上了拉斯泰波波罗斯的当,便转投丁丁这一边了。
克罗斯佩尔大夫在二战时是一名纳粹军医,而他的原型很可能就是奥斯维辛集中营臭名昭著的纳粹医生——约瑟夫·门格勒(Josef Mengele)。埃尔热在《埃尔热访谈录》中就发表了他的看法:“克罗斯佩尔大夫也许曾在纳粹集中营干过活。”他最后的结局是在印度被发现,身无分文并且完全记不得自己是怎么到哪里去的。 在地下洞穴中,丁丁遇到了指引他们的那个人——米克·安洛季托夫(Mik Kanrokitoff),《太空周刊》(在法语版中,这本杂志叫《彗星》)的俄罗斯作家,一个神秘的家伙,也是故事中的关键人物。在故事的后半部分,他帮助丁丁一行人逃脱了喷发的火山并召唤来了一艘UFO。这个人物被描绘得像一个无论在哪个大学校园里都会碰见的典型的科学家或数学家,但他其实是心灵感应和催眠术专家。他佩戴着一种特殊的心灵感应讯号发射装置,固定在眼镜架上,可以心灵感应或者实施催眠。
米克·安洛季托夫的姓氏在原版中写作Ezdanitoff,取自响亮丰富的布鲁塞尔方言,是从一句意为“这难道不奇妙吗!”的句子演化而来的。他的原型人物是雅克·贝尔吉埃(Jacques Bergier),出生于俄罗斯的作家、记者与电视人,还和路易·鲍维尔斯(Louis Pauwels)共同创办了《行星》杂志。埃尔热曾解释说:“我喜欢不循规蹈矩,安洛季托夫也是个不合常理的家伙……雅克·贝尔吉埃看到自己这样融入一个异于常人的角色喜不自胜:现在他出现在连环画里了!卓尔不群的贝尔吉埃……”贝尔吉埃在《魔术师的早晨》(The Morning of the Magicians)一书中阐述了他关于与外星人接触的理论。书中他研究的内容之一是“神学作品中涉及的星际飞船”。显然他提及的“阳光照耀下飞翔的马车”使埃尔热心动不已 ,这一点在《714航班》第41页当地人的话中有所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