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为什么很多部门的衣服和警察制服相似,难道不会影响警察执法吗
首先,我们要知道,其实很多单位的“制服”其实是没有国家正式许可的。
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整顿统一着装的通知》(国办发〔1986〕29号)文件要求统一着装的,只限下列人员:
(一)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在编干警。
(二)公安机关县、市(县级市)公安局及其派出机构的行政在编干警,公安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以及行署、省辖市公安局的交通、外事、治安、户籍、刑侦、看守、预审、巡逻队的行政在编干警。
(三)铁道、交通、民航、林业公安局在编干警(按相应公安机关的着装范围执行)。
(四)国家安全部门以公开身份执行逮捕或追捕罪犯任务的行政在编干部(一般不再发化装服或化装服费)。
(五)司法行政部门的劳改、劳教场所直接从事对犯人或劳教人员进行管教工作的在编干警。
(六)法院系统定编的现职审判员、助理审判员、书记员和法警。(七)检察院系统定编的现职检察员、助理检察员、书记员和法警。(八)开放口岸对外执行任务的海关、卫生检疫、食品卫生检验、动植物检疫、商品检验、港务监督和船舶检验部门的外勤工作干部,沿海和边境水域的渔政检察干部,海洋局涉外调查船队和海监船干部(含执法干部)、船员。
(九)卫生部门专职食品卫生监督员。
(十)农业部门专职植物检疫工作干部和内陆水域渔政检察干部。
(十一)林业部门专职森林植物检疫工作干部。
(十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基层直接从事市场监督、检查工作的干部。(十三)税务部门基层直接从事征税工作的干部。除以上规定的着装人员外,其它人员一律不得着装。
前两年安监系统和城管系统也得到了国务院正式批复,可穿制服。
但是,现实中执法单位并不只有上面这几家,还有一大堆需要执法(有法律法规明确授权)但是没有国务院批准的穿制服的单位。比如旅游、文化、运输、食品、知识产权、物价等等单位。
这些单位执法时候,特别是在基层执法时候,如果穿便装,就算拿省政府统一颁发的执法证,也会被群众视为假冒公家人或者临时工。
就算承认了你是公家人,威慑力也很低:因为你没有像警察一样直接使用合法暴力的权力。
当事人想配合就配合,不想配合就不配合。所谓行政执法部门,其实权力很小,对普通违法行为一般最多不过是贴个封条或者罚款(前提是有充足证据,而如果当事人不配合,则很难取证)。
甚至罚款也不是可以直接强制收取,如果当事人拒绝执行行政处罚决定,还要去请法院来帮忙(一般遇到重大违法行为才会这么做,毕竟程序太复杂了)。当然,这就是题外话了,今天就不展开说了。
而这些没有国务院授权的单位,特别是基层单位,以工装等名义配发服装,就不可能再去单独设计(因为不是统一行动,一个城市也就百八十个执法人员,单独设计配发成本太高),只能以现成的制服进行“改装”。
难么,哪家制服最有威慑力呢?毫无疑问是警察。
所以,地方执法单位就直接从制服厂家定警服,从标识厂定制肩章、臂章(改几个汉字即可),一挂即可——既有强大的威慑力,又解决了在老百姓那边公家人的身份认同问题。
⑵ 协警的衣服为什么设计的和警察这么相似
因为我国没有协警制度,协警的法律地位是模糊的。国家没有专门的协警的制服,协警和警察制服都是一样的,唯一的区别就是警用标识。 协警的警衔无论工龄长短都是通常说的“两道拐”,而警察的警衔是从二级警员到总警监。警察的胸徽上是其所在的省份或者行业或者“公安部”,协警的胸徽是“协警”二字。警察的警号在所在的省份是唯一的,在全国警员信息库里面有档案;而协警的警号比较随意,通常是聘用单位随意编号。 协警待遇的低下其实也不能怪公安机关,这是体制的问题。协警(包括治安联防)都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当前如果经费充足,公安机关是不会招协警的。
⑶ 边检和警察有什么区别他们的制服是一样的吗
他们的制服是不一样,边检和警察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1、第1点、意思不同:
警察是管理查处治安案件(事件)的警察,他们一般设置在派出所、及区县级(含)以上公安局治安队、处。
中国边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边防检查的简称,是国家设立在对外开放口岸的重要执法力量,由公安部垂直领导,担负着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社会秩序,管理人员和交通运输工具出入境的重要职责。
3、第2点、职责不同:
警察的主要职责是:预防、发现和制止违法犯罪;维护公共场所的治安秩序;管理特种行业;管理危险物品;处理一般违法案件等。
边检的主要职责是:
(一) 对出境、入境的人员及其携带的行李物品、交通运输工具及其载运的货物实施边防检查;
(二)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出境、入境的交通运输工具进行监护;
(三) 对口岸的限定区域进行警戒,维护出境、入境秩序;
(四)执行主管机关赋予的和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任务。
3、第3点、标志不同:
边检从2008年2月26日开始,全国所有对外开放口岸陆续统一使用专有边检职业标志。据悉,这是我国边检系统首次统一使用职业标志。
总警监、副总警监警衔标志由银色橄榄枝环绕银色国徽组成。其中,总警监警衔标志缀钉一枚橄榄枝环绕一周的国徽,副总警监警衔标志缀钉一枚橄榄枝环绕半周的国徽。
⑷ 衣服和警服一样 就是肩上写的是治安 是保安吗
衣服和警服一样,但肩章上写的是治安,说明该人是机关事业单位或者团体的治安人员,不是保安。
保安是不允许着和公安一样颜色服装的。
保安的衣服一般是土灰色或者浅蓝色。
⑸ 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什么单位的工作制服有肩章和大沿帽,就和警察差不多的那种制服,好像运管局就有,还有
执法职能的都有,质检,安监,卫生,行政执法,工商税务,公路,交通都有。
⑹ 司法局的制服和警察的制服一样吗
法局可以穿制服的只能是负责监狱、劳教管理工作并授予警衔的在编警察。这些警服和警察的制服一样。司法局其他工作人员是没有的。监狱警察就是归司法局管的。
⑺ 我国行政执法制服有几种,分别是什么单位
目前着军装式制服的单位有:军队,武警部队,警察(公安、国安、司法、监狱、海关缉私、各部属公安),海关,税务,以及工商、卫生检疫、城管、绿化管理、市容监察、路政、港务等政府行政机关下属执法队。
⑻ 检察院和公安局的警服有什么区别
楼上说的没错
我国的警察分为五个系统,其中公安系统、国家安全系统、监狱劳教系统的警察是行使行政执法权和部分司法权的“人民警察(民警)”,法院、检察院的警察是没有执法权、只行使司法权的“司法警察(法警)”。
各系统的警服、肩章、领花式样相同,只是胸徽和臂章上的文字有所区别。
公安系统的胸徽有这么几种:“公安部”、“公直”(公安部直属单位)、省份名称(地方公安)、“海侦”(海关缉私警察)、“森林”(林业公安)、“铁道”(铁路公安)、“交通”(各交通厅公安处,不是交警)等。
国家安全系统、监狱劳教系统、法院、检察院的胸徽分别是“国安”、“司法”(这个“司法”指的是监狱系统的上级、司法行政管理系统,而不是司法警察)、“法院”、“检察”。
臂章和胸徽是配套的,各系统臂章的大字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警察 POLICE”,小字是系统名称(包括森警、铁警等行业警察在内的所有公安臂章的小字都是“公安”)
胸徽和臂章不相同的原因楼上的也已经说了,这里不再废话。但是楼上说的第二种可能性在现在看来是非常小的——99式警服刚换装的时候确实有很多法警带的是公安臂章,但是从2000年10月1日正式换装到现在已经七年有余、再穷的地方也应该换完了。
⑼ 辅警为什么穿正规警察制服
辅警不能产正规警察的制服,只是辅警和正规警察制服比较相似,但是从标识上来说是不同的。正规警察的制服只有警察才可以穿。
根据《人民警察制式服装及其标志管理规定》第七条人民警察制式服装及其标志为人民警察专用,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持有和使用。
第十六条单位或者个人非法持有、使用人民警察制式服装及其标志的,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没收非法持有、使用的人民警察制式服装及其标志,处一千元以下罚款,并可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或者个人处十日以下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9)和警察制服相似的是哪个单位扩展阅读:
《人民警察制式服装及其标志管理规定》第十三条人民警察应当爱护并妥善保管配发的制式服装及其标志,不得将人民警察制式服装及其标志赠送、出借或者出卖给他人。
第十四条单位或者个人非法生产、销售人民警察制式服装及其标志的,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没收非法生产、销售的人民警察制式服装及其标志;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或者个人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违法所得五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