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做一件古装需要用多少布料
大概是2——5米左右,必须看款式,比如说小旗袍2米——2米多点就够鸟,唐装要多一点布料哦,亲,您说的素什么款式哒?!
⑵ 您好!我想问一下如果制作一款均码的马甲!应该用什么尺寸最普及,男款和女款各多少大约用多少布料。谢
1米面料,1米辅料,女的用S160码,男用L170码
⑶ 做一件中式上衣,用98cm宽的面料,需要买多少布料,如何计算
如果口袋不是太多,身材不是太胖2米应该够了!具体还是要根据你的身高与胸围
⑷ 女香云纱马甲需要多少布料
女香云纱马甲需要一米五的布料。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做一件马甲宽幅需要的用料是衣长加10厘米的缝份握边量,衣长70左右,用料一米五。香云纱,原生态传统面料,以桑蚕丝为原料,是世界纺织品中唯一用纯植物染料染色的丝绸面料,俗称茛绸,云纱,具有近600年历史。
⑸ 做汉服要多少布料
门幅,指的是布料的宽度,就是纬线的长度。比如门幅为90cm,你买一米,就是90*100,买两米,就是90*200。由于不同的布料有不同的门幅,作为计算用料的依据。而人体是大致相近的.
上袄用料=
[(衣长+袖宽)*2+10]*1.15(或1.2),然后参考门幅换算率表。
下裙用料,以110cm门幅为例,基本就是3-4米。瘦子2.6米就够,胖的话5米总是差不多了。
首先,面料和里料,要分开选择。
里料就是里子。汉服体系里的“夹衣”,就必然包含里子。里料在选择的时候要注意这样几点:1、柔软细腻平滑,可以达到保护面料的目的,穿着也会舒适;2、颜色宜与面料搭配,相近色或大胆的撞色搭配都是OK的,只要穿着起来透不出里料颜色即可。
专用的普通服装里子料,并不理想,当然,普通的专用里子料很便宜,一般8-10元/米。
比如常服一般可选棉、棉麻、麻、真丝绢纺及各种普通的混纺,礼服类则可以选择重磅真丝、刺绣真丝双宫
⑹ 做一件汉服要多少布料
做汉服需要多少布料,提供一个参考.
1.5幅宽:
1, 襦裙(上襦下裙):交领上襦2米,对襟上襦1.5米, 下裙2.5米。
2,批帛 :1米(1.5幅宽) 不拖地 。
3,曲裾深衣:6 米,(2.5米幅宽,大概需要3米半) 衣缘(含腰带):2.5米。
1.5幅宽:
1, 直裾: 3.6米, 衣缘(含腰带):2米 。
2, 高腰襦裙: 上襦和裙:4.5米( 2米幅宽), 裙: 2.5米(2米幅宽) 3米(1.5米幅宽) 。
3, 曲裾深衣:
身高1米6 。 衣长1米4,缘宽是75毫米。(尺寸是穿中跟鞋的,穿平底鞋子衣长缩短5公分) 。
露出手的,衣宽取1米35,缘宽取75毫米;不想露手出来就将衣宽加到1米5。
胸围取二尺六寸;腰围取二尺三寸;裉(肩膀部位)取不小于五寸半。
袖子口的大小不小于20公分即可,大则不限。
下摆(周长)最好不小于1米4,否则有迈不开腿的可能。
布料所需标准:1.2至1.8m宽的布,普通身材的人(2.5米宽以上减半),以下标准为网络上提供,请参照自己的身材决断,建议不是非常瘦小的朋友每种布料多加半米至一米。
直裾深衣主料:2倍上身长+2倍下身长+1倍袖宽 。
曲裾深衣: 2倍上身长+2~4倍下身长(根据绕的圈数)+1倍袖 。
宽襦: 2倍上身长+1倍袖宽(这个上身长比做深衣的上身长要长,比照西式衬衣长度差不多) 。
裙: 2倍下身长 。
褙子: 2倍肩膀到膝盖长度+1倍袖宽 。
直裰: 2倍全身长+1倍袖宽衣缘腰带 。
深衣标准
1、袖宽:45cm到75cm
按照士的等级,周制规定为二尺二寸,当今50cm,刚好齐腰。所以後世(如朱子制度)一般是采用齐腰的,也就是50cm以内。但如果按照明尺,二尺二寸大约75cm,已经相当於周尺的三尺三寸,也就是大夫级别了。按照明制,朝祭服用周尺三尺,所以现出土的朝服就是75cm,这是最高等级了,所以汉服袖宽没有超过这个尺寸的理由。明黄梨洲深衣用指尺,二尺二寸可能非常大,但我们建议不要超过75cm。
2、袖展(两袖展开的长度):200cm到240cm 。
明朝实物一般220cm到250cm,也就是规定的出手六寸、回肘减三寸,回肘。不宜过短。
3、袼:24cm到50cm
明朝袖根一般一尺,也就是34cm,最短七寸,24cm.。深衣规定袼之高下可以运肘。一般人的上臂长45cm,所以袼最好如此,以符合制度。但如果超过50cm,将不好系腰带。
4、缘边:领缘5cm到13.5cm,其他3.5cm到13.5cm。
周制领子两寸,其他侧缘、袖口、底边都缘一寸半。明朝则上宽领,达四寸。我们推荐领缘7cm,其他5cm。
5、腰围:
周制七尺二,约166cm。明朝服饰有遵守这个宽度的。今天做也应当比腰围宽出许多。
6、大带:5cm到14cm,长不少于300cm
周制士大带宽二寸,应打结後垂下三尺。朱子制度打结後垂到与下摆齐。如果用大夫等级,带四寸,我们还是推荐士级别,7cm为宜。另,严格说,应当缘边,且只有下垂的绅缘边。但考虑到工业生产,这个无法统一,所以改为全缘也是唯一的办法。按明朝风格,大都是全缘的。但朝服制度中的大带是严格遵照礼记的。当然明朝出现了大带有扣的改良,这个也无法批量生产。大带应该用五彩绦加固,这个大家可自行置办。
7、衣长:应到脚面。
最长去地一寸,最短去地七寸。
8、下裳:应为十二片全等的梯形,且下宽是上宽的两倍。
9、颜色:作为平常,这个无所谓。但礼仪中,既然要根据深衣制度,那就应当参考朱子的规定,白衣黑缘,或参照明中单用白衣蓝缘。
10、收袪:28cm到41cm,或不收。
按制应当从肘部渐渐圜收,然後收一尺二寸的袪(袖口),如果是三尺三寸的侈袂,则收一尺八寸的袪,只有收袪部分缘边。明朝则是通缘,一般收袪,也有不收的。
11、圆袂:一般理解为从肘部渐渐圆收到袖口,形成圆弧。但梨洲则理解为渐渐圆收到腋下,这是由於明朝一般是直袖或琵琶袖的。今天的韩国则一般处理成带圆角的方袖。鉴于今日的审美,不必做要求,只要是合适的汉服袖形即可。
12、义领:如果是礼仪场合的著装,最好不要义领。
13、接缝:背缝负绳及踝,必须保留。下裳十二幅拼接不能少。其他由於布幅变化,不必要求。
⑺ 一件中式嫁衣需要多少布料
布料大概4-10米,中式嫁衣款式越复杂,布就要用得越多。一般按照:身高*裙摆宽度,来准备布料,例如:1.6M身高,做三米裙摆,需要布料:1.6*3=4.8米。做中式嫁衣要先量身才可以,不同身高及胖瘦所需布料也不一样;一件婚纱的布料没有具体的数值。另外婚纱还有六大主要材质亮缎,冰丝,蕾丝,雪纺,府绸,欧根纱,基本上是这六种材料混合而成。不同的款式所要用到的材料也不可能一样。以上仅供参考
⑻ 定做马甲一般用什么面料好
其实马甲的面料还是有不少选择的,不过一般用的最多的就是卡丹皇、风衣料、纤维等,需要做马甲的话可以去深圳市创颖服饰看看
⑼ 做一件男式马甲大概需要多少布料
用料看门幅与马甲胸围而定:
门幅150厘米:马甲的长度+折边3厘米
门幅115厘米:马甲长度 x 2
⑽ 羽绒背心(马甲)做法
1、一件马甲做相同裁剪。表布和里布的大小是一样的
2、缝制YY,首先要缝制的是一些小部件。这件马甲首先要缝制的是两个口袋。口袋我给大家提供了1:1图纸,直接打印就可以做纸样裁剪。纸样是净样,别忘了加上缝份。
裁剪两片毛绒布做为口袋的表布,另外再裁剪两片和毛绒颜色相近的做里布。另外再剪两段松紧带,每条的长度比口袋布的袋口宽短5厘米左右:
3、一片绒布一片平布正面朝里对齐缝合一圈,在底边留下一个三四厘米的返口,在缝合的过程中顺便将一根松紧带的两端分别缝合固定在袋口的两端。完成缝合后修剪下有弧度的缝份:
4、从底部返口将袋袋翻出正面,用手缝针缝合返口。在松紧带下方缉一道线:
5、用安装用口袋型板在两个前衣身上画出口袋位置,之后将口袋三周用珠针在位置上固定好再进行缝合:
6、根据1:1耳朵型板裁剪2片表布2片绒布。之后将一片表布+一片绒布对齐缝合,再翻出正面制作成一对耳朵:
7、将耳朵绒面向内对折固定在两片帽侧的顶边上,位置前后一点不要紧,但是要主意左右对称:
8、将帽中和两片帽侧缝合,风帽表层制作完成:
9、接着缝制毛绒帽里,再将帽子的两层正面朝里缝合在一起:
10、翻出正面,在底边疏缝一道线合并内外层:
11、在安装帽子前,首先要将衣身前后片的肩缝缝合连接,表里布都一样:
12、将帽子的表布和衣身的表布面贴在一起,首先将帽子的底边中点和衣身后领中点对齐用珠针固定,再由中间向两边逐步对齐。帽子两端点的位置应该到前领口向内一个搭门宽度位置(拉链的和领口齐平,后面会有介绍)。固定后进行缝合:
13、再附上毛绒里子再缝合固定。这时候的缝合起点和终点可以向两头延伸一些,把门襟部分也给缝合上一段,为方便后期缝合,不要太过头
14、将衣身的前后片分开平铺,使左右袖窿的表里层正面朝里对齐。缝合左右两个袖窝:
15、将两个前衣身分别从各自的肩部塞到后面,将衣衣翻出正面。下一步我们要对侧缝进行缝合,一定要翻出正面再缝,否则会搞混的哦~~
16、将相对的前后片侧缝里布和里布、表布和表布对齐一起进行缝合,在其中一条侧缝的里布上留下一个约10厘米左右的返口:
17、现在,就剩下下摆边和门襟的剩余部分了,很简单,只需正面朝里,从头到尾沿着边缘缝一道线就可以了:将耳朵绒面向内对折固定在两片帽侧的顶边上,位置前后一点不要紧,但是要主意左右对称:
18、从返口将衣身翻到正面,缝合返口:
19、在门襟上敲上四合扣或五爪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