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旗袍的历史发展过程
答:民国之初——悄然过渡过的旗袍。
20世纪初,中国政治风云跌宕。辛亥革命废除帝制,创立民国,剪辫发,易服色,摧枯拉朽,把属于封建朝代的冠服等级制度送进了历史博物馆,这一切为新式旗袍的延生创造了条件。辛亥革命以"驱除鞑虏"的口号推翻了满话政权,同时也使旗人袍服走向了暂时的沉寂。三百年来终得一吐的对满族统治政权的不满,使"达拉翅"、"花盆底"等旗女的特征装束在一夜之间销声匿迹……
1924年,末代皇帝溥仪被逐出紫禁城,清朝冠服就此成为绝唱。1920年前后,新文化运动的春潮唤醒了人们对美的渴望,年轻一代显出空前的天真、轻松和愉悦。
这一时期,上海成为以女性妆饰的新展示台,追求服饰的新颖时髦成为当时的社会风尚,时髦女子对政治与服饰流行有着双重的敏感。
受日本式服装影响,20世纪10年代和20年代早期,"文明新装"开始流行,女学生与女教师爱着的黑色裙成为时尚。
20年代——倒大袖与新样式。
20世纪10年代和20年代早期,城市女性中时兴过一阵“文明新装”。
30年代——黄金时代(i)
本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是近代中国女装最光辉灿烂的时期,而30年代又可谓这一时期灿烂的顶峰。也就是在此时,旗袍奠定了它在女装舞台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成为中国女装的典型代表。
40年代——黄金时代(ii)
旗袍走向经典的过程,可说在30年代已基本完成,40年代是其黄金时代在时间上的延续。
20年代以后到40年代,是近代中国女装最光辉灿烂的时期,而30年代又可谓这一时期灿烂的顶峰。也就是在此时,旗袍奠定了它在女装舞台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成为中国女装的典型代表。
进入30年代后,旗袍造型完美成熟,堪称经典之作,使得以后的旗袍始终难以跳出该种廓形,只能在长短、胖瘦及装饰上略作变化而已……
全世界家喻户晓的旗袍,被称作Chinese dress的旗袍,实际上正是指30年代的旗袍。旗袍文化完成于30年代,30年代是属于旗袍的黄金时代。
可以说到这时中国才有了真正的时装,现代意义上的时装。外国衣料的源源输入,各大报刊杂志开辟的服装专栏,还有红极一时的月份牌时装美女画,都无疑推动着时装的产生与流行。由于旗袍的修长适体正好迎合了南方女性清瘦玲珑的身材特点,所以在上海滩倍受青睐……
而加入西式服装特点的海派旗袍,也就自然很快从上海风靡于全国各地。这样,作为海派文化的重要代表,海派旗袍便成为30年代旗袍的主流,我们所讲的30年代的旗袍也就是海派旗袍了。
30年代后期出现的改良旗袍又在结构上吸取西式裁剪方法,使袍身更为称身合体。旗袍虽然脱胎于清旗女长袍,但已迥然不同于旧制,成为兼收并蓄中西服饰特色的近代中国女子的标准服装……
建国之初,妇女穿衣服都学解放区的样子,鄙夷穿红戴绿扔"资产阶级小姐"。
人们对衣着美的追求似乎已完全转化成了对革命工作的狂热。旗袍所代表的悠闲、舒适的淑女形象在这种氛围里失去了其生存空间……
50年代——也有过灿烂的一瞬
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如果说服装也有流行的话,那流行的主导已转向平民。
到1956年,据说前苏联的某领袖人物到中国访问时提出,中国人的服装要体现社会主义欣欣向荣的新面貌,于是,政府号召“人人穿花衣裳。
这时出现的旗袍比以往增添了健康自然的气质。不妖、不媚、不纤巧、不病态,符合当时"美观大方"的标准,而且更为实用……
60、70年代——被冷落的20年
从1966年至1976年的“文革”,是传统文化的浩劫,也是旗袍的灾难。
80、90年代——辉煌难再
整个80年代,一直有人预测旗袍将会流行。尤其是80、90年代,女性的理想形象又有所改变,高挑细长、平肩窄臀的身材为人们所向往。
做为最能体现这种完美身材的旗袍有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照说当年大受青睐的旗袍会再次回到人们当中。但出人意料的是,旗袍并未再度流行,而是只有少数人在穿……
旗袍的鼎盛年代已经远去,被冷落了30年之久的它,在80年代以来开放后的国土上显得有些落伍了。
不过,在80、90年代却出现了一种具有职业象征意义的"制服旗袍"。为了宣传和促销等目的,礼仪小姐、迎宾小姐以及娱乐场合和宾馆餐厅的女性服务员都穿起了旗袍。
这种旗袍千篇一律,多用化纤仿真丝面料,色彩鲜艳,开衩很高,做工粗糙。这实在有损旗袍在人们心目中的美好形象。人们为了区别自己的身份,更不敢贸然穿旗袍了……
90年代以来,女性理想形象又有所改变。高挑细长,平肩窄臀的身材为人们所向往。而作为最能衬托中国女性身材和气质的中国时装代表--旗袍,再一次吸引了人们注意的目光。国外,还有不少设计大师以旗袍为灵感,推出了有国际风味的旗袍,甚至是中国旗袍与欧洲夜礼服的结合产物
【旗袍的审美】
近十几年来,时装中重新出现的旗袍,在国际时装舞频频亮相,风姿绰约有胜当年,并被做为一种有民族代表意义的正式礼服出现在各种国际社礼仪场合。
旗袍的京派与海派
京派与海派代表着艺术、文化上的两种风格。海派风格以吸收西艺为特点,标新且灵活多样,商业气息浓厚;京派风格则带有官派作风,显得矜持凝练。
艺术家与旗袍
艺术,是通过塑造形象具体地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设计师与旗袍】
经过20世纪上半叶的演变,旗袍的各种基本特征和组成元素慢慢稳定下来。旗袍成为一种经典女装。经典相对稳定,而时装千变万化。但时装设计师常从经典的宝库中寻找灵感,旗袍也是设计师灵感的来源之一。
总之,旗袍是中国妇女的传统服装,而并非已经湮灭失传的历史服装。它既有沧桑变幻的往昔,更拥有焕然一新的现在。旗袍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加之可欣赏度高,因而极富有收藏价值。现代穿旗袍的女性虽然不多,但现代旗袍中不少地方仍保持了传统韵味,同时又能体现时尚之美,所以也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⑵ 旗袍用英语怎么翻译
cheongsam
⑶ 旗袍兴起于哪个时期
旗袍是旗人的袍子衣服,旗人就是满族。从清朝传入内地。并在全国盛行,一直到民国,作为传统文化的部分,现在在特定场合还有穿着。
⑷ 旗袍是什么年代出现的 旗袍的发展演变
旗袍是一种我国女性的传统服饰,很多女生都是非常喜欢穿旗袍的,但是对于旗袍的年代,很多人是不了解的,那么我们便来了解一下旗袍是什么年代出现的?旗袍的发展演变?
旗袍是什么年代出现的
旗袍是民国的国服,盛行于三四十年代。旗袍是我国一种富有民族风情的妇女服装,是中国女性的传统袍服,行家把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看作旗袍流行的起点,三十年代它到了顶峰状态,很快从发源地上海风靡至中国各地。旗袍作为袍服大家族中的一员,其发源有人认为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深衣。深衣自春秋战国至汉代曾为人所重,后世的袍服或与深衣有着一定的渊源关系。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是中国旗袍最灿烂的时期。尤其是三十年代,旗袍奠定了它在女装舞台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成为中国女装的典型代表,基本完成旗袍文化走向经典的过程,四十年代是其黄金时代在时间上的延续。
旗袍的发展演变
旗袍最初是满族人不分男女老少、不分高低贵贱都穿的一种长衣。因为当时清代满族人实行八旗制度,凡编入旗籍者,都被称为“旗人”,于是他们穿的衣服也就被人们习惯地叫做“旗袍”。辛亥革命以后,受到当时满族女子装束简练自由风格的影响,旗袍也趋于简化,20世界20年代中叶,在上海出现了一种新式的长至脚面的马甲,时髦女子一般将它罩在大袖的短袄外,从而取代了长裙的地位。后来人们讲短袄的两只袖子移植到长马甲上,于是就生产了民国新旗袍的最初款式。进入30年代,随着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传入,中国人开始注重强调人的体形,这时出现了一种“改良旗袍”。这种旗袍去掉了以往旗袍所有不合理的旧式结构,采用了西式服装胸省和腰省得设计理念,突出了女子的丰胸细腰,使袍身更为合体,女子的曲线一览无余。这种改良旗袍的出现,奠定了现代旗袍的结构。从此,旗袍彻底脱离了旗女之袍的旧有形式,形成了完美成熟、华丽性感的造型。
旗袍是什么时候穿的
一般是在春夏秋部太冷的季节穿,或者在室内有空调系统的环境穿。一般来说女性穿旗袍都是在夏季,夏季天气炎热,所以建议大家在夏季选择透气性好,又不易发生褶皱的布料做成的旗袍,像纯棉印花细布、印花府绸、色织府绸、都是很好的旗袍面料。如果是选春秋季穿的旗袍的话,建议你选择化纤或混纺织品,如各种闪光绸、涤丝绸、以及各种薄型花呢等织物做成的旗袍。这种旗袍外观比棉织品挺括平滑、绚丽悦目,在不冷不热的季节中穿用很适宜。不太建议大家选择人造丝面料旗袍,这种面料容易产生静电,影响衣服的贴合性。至于真丝面料呢,其实本来柔软高贵的丝绸是最适合做旗袍的,但是很多内行人都说,丝绸是最华而不实的选择,因为丝绸很难保养,一坐就皱,洗了又易坏,色泽也不饱满。
旗袍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做旗袍的材质:制作旗袍的有布料,丝绸、锦缎等,目前又有真丝双绉、绢纺、电力纺、杭罗等真丝织品。旗袍样式繁多,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具有适应现代生活的机能性。既有西方流行的影子而不同于中国传统袍服,又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时代象征的新时尚流行和服装审美的特点,可为中西服饰交融的设计典范。旗袍,中国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的服饰文化中最绚烂的现象和形式之一。
⑸ 旗袍的历史发展过程
一、旗袍发展的历史
清朝男人的服饰以长袍马褂为主,此风在康熙后期雍正时期最为流行,妇女服饰在清代可谓满、汉服饰并存。满族妇女以长袍为主,汉族妇女则仍以上衣下裙为时尚。清代中期始,满汉各有仿效,至后期,满族效仿汉族的风气颇盛,甚至史书有“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截作短衣裳”之记载。而汉族仿效满族服饰的风气,也于此时在达官贵妇中流行。妇女服饰的样式及品种至清代也愈来愈多样,如背心、一裹圆、裙子、大衣、云肩、围巾、手笼、抹胸、腰带、眼镜......,层出不穷。
1840年以后进入近代,西洋文化浸袭着中国本土文化,许多沿海大城市,尤其是上海这样的大都会,因华洋杂居,得西文风气之先,服饰也开始发生潜在的变革。
旗袍是中华女性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服装。说到传统,人们总要想到封建主义的保守 、 封闭,还有封建主义对妇女的各方面的禁锢。数千年来,中华女性的着装是严肃的。直到现在,严肃而正规的“职业女装”仍然占据着中国女性服装的主要地位。
二、旗袍的发展的过程
服装不能脱离人体而孤立存在,旗袍也一样。女性的头、颈、肩、臂、胸、腰、臀、 腿以及手足,众多曲线巧妙结合的完美整体。旗袍的审美,似乎可以从这里谈起 。
(1)旗袍之源~~“枣”(Zao三声)旗袍,大家族中的一员,其发源有人认为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深衣。
旗人之袍与旗袍枣旗袍不是一个固定的形式,而有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把旗袍视为旗人之袍或旗女之袍,虽看似无大错,但却难免有望文生义之嫌。
(2)民国之初旗袍开始了悄然过渡和发展。
民国20世纪初,中国政治风云跌宕。辛亥革命废除帝制,创立民国,剪辫发,易服色,摧枯拉朽,把属于封建朝代的冠服等级制度送进了历史博物馆,这一切都在为新式旗袍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3)民国初期20年代出现的倒大袖与新样式。
民国20世纪10年代和20年代早期,城市女性中时兴过一阵“文明新装”。
30年代旗袍迎来了它的第一个黄金时代。
本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是近代中国女装最光辉灿烂的时期,而30年代又可谓这一时期灿烂的顶峰。也就是在此时,旗袍奠定了它在女装舞台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成为中国女装的典型代表。
民国的30~40年代,旗袍迎来了它的第二个黄金时代
旗袍走向经典的过程,可说在30年代已基本完成,而40年代是其黄金时代在时间上的延续。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50年代里~~旗袍也有过灿烂的一瞬间,那是因为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如果说服装也有流行的话,那流行的主导已转向平民化。
(5)在中国的60年中叶~70年代是旗袍被冷落的20年。
从1966年至1976年的“文革”,是对传统民俗文化的一场浩劫,也是旗袍经历的灾难期。
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80~90年代旗袍已是辉煌难再了
旗袍的鼎盛年代已经远去,被冷落了30年之久的它,在80年代以来开放后的国土上显得有些落伍了。
⑹ 旗袍用英语怎么说
旗袍用英语:cheongsam ,读音:英[tʃɒŋ'sæm] 美['tʃɑːŋsæm]
相关短语
1、Rose cheongsam玫瑰旗袍
2、Cheongsam dress旗袍裙
3、Cheongsam show旗袍秀
常见句型:
1、Cheongsam is mounted with silvery lace.
旗袍镶着灰银色的花边。
2、Why do Han people like to wear the cheongsam?
汉族妇女为啥喜爱穿旗袍?
3、IwanttobuyaCheongsamformyself.
我想要给自己买一件旗袍。
1、同义词:chirpaur、
读音:英[tʃɜː'pɔːr]美[tʃɜː'pɔːr]
释义:n.旗袍
例句:, connecting dress skirt,chirpaur.
女士应当穿西装裙,连衣裙,旗袍。
2、cheongsam的用法:
英文里的Cheongsam虽然是满族男装“长衫”的音译,在实际应用上仅指女装旗袍。传统的男式旗人之袍现在一般称长袍、大褂、长衫。
⑺ 旗袍的历史
旗袍的历史是旗袍最初是马甲的样式,马甲的长度还是非常长的,长度一直到脚背,整个服装的线条也非常的宽大,还配有喇叭形状的袖子。后面将短袄结合,有了旗袍的雏形,20世纪上的时候,不管是文化还是经济方面,都受到了西方的影响,设计师参考了满族的传统旗服,通过改良和加工,在里面掺杂了一些西方的服装特点,形成了能够展现中国女性美丽的服装。到了20~40年代,这个阶段属于旗袍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这期间,中华民国政府把旗袍作为国家礼服,这个旗服才成了中国女性非常典型的服饰。
⑻ 旗袍的英文翻译什么最好带音标
cheongsam:(汉语)旗袍(广东话“长衫”的音译)[t
⑼ 英语六级翻译旗袍
英语六级翻译关于旗袍
旗袍是一种雅致的中国服饰,源于中国的满族。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旗袍的英语六级翻译答案,欢迎阅读!
版本【1】
旗袍(qipao)是一种雅致的'中国服饰,源于中国的满族(Manzu Nationality)。在清代,旗袍是王室女性穿着的宽松长袍。上世纪20年代,受西方服饰的影响,旗袍发生了一些变化。袖口(cuffs)变窄,袍身变短。这些变化使女性美得以展现。
如今,旗袍经常出现在世界级的时装秀上。中国女性出席重要社交聚会时,旗袍往往是她们的首选。很多中国新娘也会选择旗袍作为结婚礼服。一些有影响的人士甚至建议将旗袍作为中国女性的民族服饰。
参考译文:
Qipao is a kind of elegant Chinese dress, which is originated from Manzu Nationality in China. In Qing Dynasty, Qipao is a kind of loose robes which royal women wear. In the 1920 s, having been influenced by western clothing, some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Chinese dress--- Qipao. The cuff of Qipao has became narrow, and the robe has became short. These changes have reflected the beauty of the females.
Today, Qipao often appears in the world fashion show. When Chinese women attend some important social gatherings, they often chhose Qipao as their their first dress. Also, many Chinese brides will choose Qipao as their wedding dress. Some influential people have even suggested that Qipao should be women's national costume in China.
版本【2】
旗袍(qipao)是一种雅致的中国服装,源于中国的满族(Manchu Nationality)。在清代,旗袍是王室女性穿着的宽松长袍。上世纪20年代,受西方服饰的影响,旗袍发生了一些变化。袖口(cuffs)变窄,袍身变短。这些变化使女性美得以充分展现。如今,旗袍经常出现在世界级的时装秀上。中国女性出席重要社交聚会时,旗袍往往是她们的首选。很多中国新娘也会选择旗袍作为结婚礼服。一些有影响的人士甚至建议将旗袍作为中国女性的民族服饰。
【翻译答案】
Qipao, an exquisite Chinese clothing, originates from China's Manchu Nationality. In the Qing Dynasty , it was a loose robe for the royal women. In the 1920s, influenced by Western clothing, it went through many changes.For example,the cuffs went narrower, and the dress got shorter. These changes enabled Qipao to fully elaborate women’s beauty.
Nowadays, Qipao quite often appears on world-classfashionshows. It is usually the first choice for Chinese women asthey attend socialparties. Meanwhile, many Chinese brides willselect it as their wedding dress.Some influential personalitieseven suggest making it as the national costumefor Chinesewomen.
版本【3】
旗袍(qipao)是一种雅致的中国服饰,源于中国的满族(Manzu Nationality)。在清代,旗袍是王室女性穿着的宽松长袍。上世纪20年代,受西方服饰的影响,旗袍发生了一些变化。袖口(cuffs)变窄,袍身变短。这些变化使女性美得以展现。
如今,旗袍经常出现在世界级的时装秀上。中国女性出席重要社交聚会时,旗袍往往是她们的首选。很多中国新娘也会选择旗袍作为结婚礼服。一些有影响的人士甚至建议将旗袍作为中国女性的民族服饰。
【参考答案】
Qipao, an exquisite Chinese clothing, originates from China‘s Manchu Nationality。 In the Qing Dynasty , it was a loose robe for the royal women。 In the 1920s, influenced by Western clothing, it went through many changes.For example,the cuffs went narrower, and the dress got shorter。 These changes enabled Qipao to fully elaborate women’s beauty。
Nowadays, Qipao quite often appears on world-class fashionshows。 It is usually the first choice for Chinese women as they attend socialparties。 Meanwhile, many Chinese brides will select it as their wedding dress.Some influential personalities even suggest making it as the national costumefor Chinese women。
【考点解析】
源于:stem from/originate from
在清代:In the Qing Dynasty
受……的影响:influenced by /affected by
经历变化:go through changes/experience changes
充分地展现:fully elaborate/show
出席社交聚会:attend social parties
;⑽ 旗袍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中国旗袍
起源与发展
起源
旗袍属于袍服类中的一种,它是从春秋战国时期(2700年前)的深衣发展下来的。所谓深衣就是中国古代人穿的上衣下裳合为一体的衣服。
辛亥革命废除帝制,创立民国。民国之初,剪辫发,易服色,把属于封建朝代的冠服等级制度送进了历史博物馆,这一切为倒大袖与新样式旗袍的诞生创造了条件。二十年代早期,城市女性中时兴过一阵“文明新装”。
20世纪20年代
20年代是海派旗袍逐渐形成的时期。旗袍开始普及袖口逐渐缩小,滚边也不如从前那样宽阔。
1929年,中华民国政府曾把旗袍(还有中装)确定为国家礼服之一。当时女子礼服有两款:一款是蓝上衣加黑裙,另一款就是旗袍。学堂中女学生多着偏大襟上衣底襟圆摆、齐肘中袖短衫,下着绸裙。
20世纪30年代
30年代是旗袍的黄金时代。海派旗袍无论是裁剪还是设计都更加西方化,采用了胸省和腰省,旗袍变长而紧身且高开衩,更加符合东方女性精致玲珑,开放活泼的理想形象。
20世纪40年代
40年代,抗日战争的开始,打乱了30年代人们对服饰的追求。旗袍向经济,便于活动等实用的功能考虑,长度缩短至小腿中部,高时到膝盖处,夏季倾向于取消袖子,领子减低。简便、朴素、适体从而成为40年代旗袍的独特风格。
建国后,旗袍进入了它的冰冻期。但是,旗袍在海外依然受到青睐,许多从国内去国外的上流人物和名媛都把旗袍作为自己最喜爱的服装,许多华人都会穿着最具民族代表性的旗袍参加许多重要的节日。
风姿再现
旗袍以影视作品、时装表演、选美的形式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中。旗袍的基本特征和元素慢慢稳定下来,款式、细节推陈出新,日益精美。
民国及今,旗袍文化有了新活力。除旗袍仍是女人专属以外,款式趋向于简洁,色调力求淡雅,注重体现女性的自然之美。在沈阳很多家庭都有旗袍裁剪、制作的高手。那细密平整的针脚几乎看不到。那新颖独到的盘扣、精致的滚边、得体的啃脚,舒服得体令人啧啧称赞。
1984年,旗袍被国务院指定为我国女性外交人员礼服。
1990年,北京亚运会起,历次在大陆内地举行的奥运会以及国际会议、博览会都选择旗袍作为大会礼仪服装;
2011年5月23日,旗袍手工制作工艺成为国务院批准公布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2014年11月,在北京举行的第22届APEC会议上,中国政府选择旗袍作为与会各国领导人夫人的服装。
旗袍已代表中华民族的一种独特符号出现在国际舞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