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行业资讯 > 古人的裤子是怎么穿的

古人的裤子是怎么穿的

发布时间:2024-06-19 04:03:58

㈠ 古人跪坐着是因为穿着开裆裤网友:穿开裆裤骑马,屁股不漏风吗

在中国古代,人们吃饭的时候,都用跪的姿势,臀部放在两脚的脚跟上。这些我们在一些影视剧中经常看到,为啥他们跪坐着吃饭呢?原来是那个时代,人们穿的都是开裆裤,如果真要是坐着吃饭,一定得漏点!



国外穿裤子曾被鄙视


在古希腊,女人和男人穿的是长达膝盖的束腰外衣,他们不穿裤子,衣服也不怎么爱穿。

四世纪时,西方世界的女人穿裤子。她们学习的是波斯人。那个时候,裤子被视为很女人气。

中世纪之前的欧洲,女人穿连衣裙,男人穿马裤。从1580年代起,水手一直还穿着更为宽松的适合工作的裤子,因为那样就能让他们把裤腿卷起来,以便涉水上岸或者攀爬桅索。

裤子(pantaloons)第一次出现于英语是在十七世纪,来自于意大利喜剧人物Pantaleone,他穿着第一条宽松的“小丑裤”。后来,这一人物的名字逐渐成为他所穿的裤子。

法国大革命之后,男人脱掉了他们的高跟鞋、丝质长袜和假发,开始穿裤子。穿裤子代表是革命党。

在欧洲,裤子甚至是性别的代名词。英国一部小说有段对话,在一个酒馆里,突然有人进来问:穿裤子的人在这有多少?其实就是在问男人有多少。

在十九世纪,女人穿上裤子以骑马,不过她们通过在外面穿上长裙来掩盖它。

牛仔裤是第一条将男女平等视之的裤子。

㈡ 裤子到底是怎么来的古人的裤子是什么样的

据史料记载,中原地区的古人穿上有裆裤子是从战国时期才开始的。当时赵国赵武灵王在邯郸实行“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就是穿胡人的服装,学习胡人骑马射箭的作战方法,此后,中原人才穿裤子。到了汉代,汉昭帝时才把有裆的裤叫做“裤”。古裤有二:一为裤;一为恽(裈)。《说文》无袴而有绔,曰:“绔,胫衣也,从系夸声(苦故切)。”恽,《说文》:“恽,重厚也,从心军声(古浑切)恽或从衣。”音义全异。袴绔音义形皆同。《诗经·秦风·无衣》“与子同泽”之泽,为此襗字。《说文》又曰:“褰,绔也,从衣寒省声,《春秋传》曰征褰与襦(去虔切)”,所以袴绔襗褰四字,音形或同或否。但为胫衣则一。袴(裤),《释名》曰:“袴,跨也,两股各跨别也。”《急就篇》颜注曰:“袴,谓胫衣也,大者谓之倒顿,小者谓之校口。”裤之两股曰襱。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袴,谓为“今所谓套袴也”,殊误。按裤为胫衣无档,古服上衣下裳,或衣裳相连,长可及肘,最短如襦亦及膝,皆可蔽下,着胫衣已足,无须着有裆之裤。今之着套裤另有裹裤,古之着裤则无,不能混为一谈。有档之裤,或以为恽,一作裈,亦有问题。裈,《释名》曰:“裈,贯也,贯两脚,上系腰中也。”《急就篇》颜注曰:“合裆谓之裈,最亲身者也。”段注说文,裈字,亦曰:“今之满裆裤,古之裈也,自其浑合近身言,曰恽,自其两襱孔穴言,曰惚,方言,无桐之裤,谓之犊。郭云:即犊鼻裈。”皆以裈为合档,与古裤异,今裤同。其实颜以裈为合档,段且谓裈即犊鼻裈,为合档,皆属臆说,难以遽信。(参考黄现璠著《古书解读初探》)裤子是人们下体所穿的主要服饰。原写作“绔”、“袴”。从出土文物及传世文献来看,早在春秋时期,人们的下体己穿著裤,不过那时的裤子不分男女,都只有两只裤管,其形制和后世的套裤相似,无腰无裆,穿时套在胫上,即膝盖以下的小腿部分,所以这种裤子又被称为“胫衣”。左右各一,分衣两胫。因其只有两只裤管,所以裤的计数与鞋袜相同,都用“两”字来计,居延汉简中就有这样的情况。穿著这种裤子,其目的是为了遮护胫部,尤其在冬天,可以起到保暖的作用,至于膝盖以上部分则无遮护。

㈢ 古代人民男生穿的裤子是什么

类似绑腿的两个套腿,两个管在外面长衣里面,在外面看不见。

㈣ 为什么古代人不论男女都穿开裆裤

春秋战国时,人们就已穿裤子,它在古代写作“纨”,那时的裤子不分男女,只有两只裤腿,类似“开裆裤”。穿这样的裤子,外面不遮掩的话,很容易走光。裤子真正成为常服,要等到宋朝。所以,古人在“开裆裤”的外面,往往穿一件服饰,这就是“裳”。

穷人则完全不穿“开裆裤”。《三国志》记载,曹丕时任豫州刺史,曾修水利的贾逵,年轻时因贫穷,寒冬腊月都不穿“开裆裤”,夏天就更不用说了。富贵之家的“开裆裤”皆用丝制成,我们今天称衣着华丽、不学无术的年轻人为“纨裤子弟”,就由此而来。

在中国古代,因为“开裆裤”的缘故,人们在正式场合下,应采用跪的姿势来坐,臀部放在两脚的脚跟上。如果是两腿伸向前坐着,叫作箕坐,是个很不礼貌的坐法,两腿盘起来坐也是不合适的。

在三国、晋朝及稍晚一些时候这种坐姿仍是在正式场合所必须采用的。在一些比较严肃的古代影视作品,如《三国演义》中,是可以看到在上流社会正式场合,特别是对其它在座的人尊敬的话,一定要采用跪姿坐。

(4)古人的裤子是怎么穿的扩展阅读:

上衣下裙,也就是古代所说的“上衣下裳”。衣,依也,人依以庇寒暑;裳,障也,人依以自障蔽。这是中国人上古时期的常服,不论男女。

事实上中国人穿裤子的历史并不久,中原地区的人一直到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才开始穿裤子,而事实上,那还不能完全叫裤子,那叫“胫衣”,其实就是两只裤管,往小腿上一套,用带子系于腰间。

很显然要害地方没东西遮挡,就跟现在娃娃们穿的开裆裤似的,其目的是便于私溺。所以还得在外面穿条裙子,这样才不会走光。

东晋的《拾遗记》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战国时的张仪和苏秦“同志好学”,外出时看到什么典故,就马上记下来。当时纸还没发明,他俩手边也没有木简,所以在手掌上和大腿上记录,回到家里后就将这些字抄写下来。

到了夏天,穿绔就太热了,人们就只穿衣裳。不过,对于有钱人来说,绔可以不用粗陋的麻布做,完全可以用轻柔的丝织品啊,这才出现了“纨绔”,在当时社会上被公认为奢靡之服。

我们今天称衣着华丽、不学无术的年轻人为“纨绔子弟”,就由此而来。这种“胫衣”一直到了汉朝才有了裆,这才算有了真正意义上“裤子”的概念。

㈤ 古人为什么穿开裆裤到底是生理需要,还是缝纫技术不过关

现代人为什么穿破洞牛仔,古人就为什么穿开档,合裆裤出现之后依旧没能阻止中原人传开裆裤,古人似乎对开裆裤有种执念,清朝晚期依旧广泛使用。


㈥ 南宋黄升墓中的开裆裤和合裆裤是怎样的都该怎么穿

众所周知,开裆裤是儿童穿的裤裆处有开口的裤子,而成人穿的是合裆裤,也就是我们平常穿的裤子。在中国,婴儿穿裤裆处有开口的裤子似乎已经成为一种习俗。在古代成年人都穿着这些裤子,他们不是裸体的,因为古代的人穿着裙子或“裳”,所以它可以挡住的。而且在古时候不论男女,也会像今天的孩子一样穿宽松的开裆裤。南宋黄升墓中曾出土过一件烟色花罗开裆裤,这件文物的出土不是偶然,而是正常的。这种裤子在宋代很常见,这也是我们认为宋代的裤子很奇怪的原因。

那么问题来了,开裆裤和合裆裤应该怎么穿呢?

合裆裤和开裆裤可以算的上是贴身内衣了,从里到外一般穿围件、合裆裤、开裆裤、外侧开中缝合裆裤、裙,这个方法很是繁琐。

与古人的裤子是怎么穿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褚宏生旗袍店价格 浏览:571
高领长款衫怎么搭配什么裤子 浏览:577
广州批发中高端童装 浏览:830
黑色丝绒裙子搭配什么鞋子 浏览:152
怎样取电机的皮带 浏览:428
男装潮牌尺码2尺32019年春季 浏览:741
彩虹伞该该带什么帽子 浏览:130
穿jk制服的小姐姐 浏览:694
二中校服照片 浏览:220
校服质量监督 浏览:998
穿卫衣戴什么耳环 浏览:920
白衬衫牛仔裤男鞋子好看吗 浏览:234
又甜又好看的小裙子穿起来 浏览:153
魔法大裙子 浏览:8
羽绒服发霉什么样子 浏览:605
韩国校服班服 浏览:873
棒针衣怎样分袖笼 浏览:126
成都郫县希望职业学校升学班校服 浏览:509
蓝白条纹衫怎么搭配什么裤子图片 浏览:420
越秀区高中校服 浏览: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