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切断铝线有什么好方法
1, 铜线和铝线的连接方法
第一、铝线和铜线的电阻率不同;
第二、这是最关键的,就是铝线在空气中很容易氧化,在其表面形成一层氧化物,再加上铝比铜的硬度小,这样会大大增加铝线和铜线接驳处的接触电阻,当用电流通过这个接驳处时,接触电阻会发热,如果是大电流,则发热会很严重,就会把接驳处烧毁。
第三、按照安全操作规范,铝线是不能与铜线接驳的。
(1)铜导线与铝导线驳接,驳接处会出现电蚀,一般铝线先被腐蚀导致缺相断电损坏电器设备。这是两种不同材质电化反应造成腐蚀。如果没有铜铝接头,可以铜线用铜接头,铝线用铝接头,但千万不要直接联接,一定要在中间填一层锌皮作为过渡层,因为铜锌不产生电蚀,铝锌也不产生电蚀,这样就解决了铜铝的电蚀问题。
(2)铜铝接头:一头是铜接头,一头是铝管,过去都是铜铝挤压对焊机上熔焊而成,现在有先进的铜铝闪光对焊机熔焊。当然还有其它工艺。
(3)熔焊后分子结构发生了变化铝原了中不为再失去电子了因此消除了电蚀现象。
解决的方法:(由于外线带电,操作是需格外小心)
1)用铆接把铝线和铜线铆接在一起;
2)采用锡焊的方法把铝线和铜线焊接在一起;
3)最好的是把来线换成铜线。
2, 铜线和铝线怎样连接比较好
铜线和铝线连接方法:
1、铜导体与铝导体连接时,连接处会发生电气腐蚀。一般情况下,铝导体首先被腐蚀,导致相间间隙和断电,损坏电气设备。
这是由两种不同材料的电化学反应引起的,如果没有铜铝接头,可以使用铜线铜接头和铝线铝接头,但不要直接连接。由于铜锌不产生腐蚀,而铝锌不产生腐蚀,因此有必要在中间填充一层锌皮作为过渡层,从而解决铜铝腐蚀问题。
2、铜铝接头:一端为铜接头,另一端为铝管,过去,铜铝挤压对焊机是熔焊和焊接的,现拥有先进的铜铝闪光对焊机,当然,还有其他的过程。
3、焊接后铝的分子结构发生了变化,消除了电腐蚀现象。
铝线和铜线的电阻率不同,这是最关键的,就是铝线很空气中很容易氧化,在其表面形成一层氧化物,再加上铝比铜的硬度小,这样会大大增加铝线和铜线接驳处的接触电阻。
当用电流通过这个接驳处时,接触电阻会发热,如果是大电流,则发热会很严重,就会把接驳处烧毁。按照安全操作规范,铝线是不能与铜线接驳的
解决的方法(由于外线带电,操作是需格外小心)
1、用铆接把铝线和铜线铆接在一起
2、采用锡焊的方法把铝线和铜线焊接在一起
3、最好的是把来线换成铜线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网络-铜线
名词解释
铝线
铝线是以铝为原料制成的线形材料,沿其纵向全长,横断面均一的实心压力加工产品,并成卷交货。横断面形状有圆形、椭圆形、正方形、矩形、等边三角形和正多边形。
⑵ 古代工具的资料
http://group.hexun.com/technocracy/Discussion.aspx?articleid=1515048
http://group.hexun.com/technocracy/Discussion.aspx?articleid=1515048
最原始的劳动工具
制造与使用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本质性区别。有了工具,就意味着对自然的改造,意味着生产的开始。因此,人类的文明史,首先就是制造和使用工具的历史。
那么,人类最早创造的工具是什么呢?是石器。
据推测,人类形成的过程中,在长期使用天然木棒和石块来获取食物和防卫时,偶尔发现用砾石摔破后产生的锐缘来砍砸和切割东西比较省力,从而受到启示,便开始打击石头,使之破碎,以制造出适用的工具。
就世界范围看,人类开始制造工具大约是在300万年前。最早的工具大概没有什么标准的形式,一物可以多用。坦桑尼亚奥杜韦峡谷发现的最早石制工具,大约距今200万年左右,其典型的石器是用砾右打制的砍砸器。
在旧石器时代制作石器最原始的办法,是把一块石头加以敲击或碰击使之形成刃口,即成石器。打制切割用的带有薄刃的石器,则有一定的方法和步骤:先从石块上打下所需要的石片,再把打下的石片加以修整而成石器。初期,石器是用石锤敲击修整的,边缘不太平齐。到了中期,使用木棒或骨棒修整,边缘比较平整了。及至后期,修整技术进一步提高,创造了压制法。压制的工具主要是骨、角或硬木。用压制法修整出来的石器已经比较精细。
到新石器时代,石器制造技术有了很大进步。首先,对石料的选择、切割、磨制、钻孔、雕刻等工序已有一定要求。石料选定后,先打制成石器的雏形,然后把刃部或整个表面放在砺石上加水和沙子磨光。这就成了磨制石器。
磨制石器与打制的石器相比,已具备了上下左右部分更加准确合理的形制,使用途趋向专一;增强了石器刃部的锋度,减少了使用时的阻力,使工具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穿孔技术的发明是石器制作技术上的又一重要成就,它基本上可分为钻穿、管穿和琢穿三种。钻穿是用一端削尖的坚硬木棒,或在木棒一端装上石制的钻头,在要穿孔的地方先加些潮湿的沙子,再用手掌或弓弦来转动木棒进行钻孔。管穿是用削尖了边缘的细竹管来穿孔,具体方法与钻穿相同。琢孔,即用敲琢器在大件石器上直接琢成大孔。穿孔的目的在于制成复合工具,使石制的工具能比较牢固地捆缚在木柄上,便于使用和携带,以提高劳动效率。
新石器时代的石器种类大大增多。早期遗址中大量出土的农业、手工业和渔猎工具有斧、锛、铲、凿、镞、矛头、磨盘、网坠等,稍后又增加了犁、刀、锄、镰等。
原始社会时期生产工具的改进,增强了人们向自然界作斗争的能力,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天地变得日益广阔起来。但由于当时人们所能支配的物质只不过是石、木、骨、角和利用天然纤维简单加工而成的绳索等,这就限制了工具的创造和发展。
最早的针
在旧石器时代(约170万年~1万年前)晚期,人们已会用兽皮缝制衣服,不再赤身露体了。缝制衣服,针是不可缺少的工具。我国目前所知最早的针,是在距今约18000年前山顶洞人的遗址中发现的骨针。
本世纪3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的山顶洞人遗址中,发现了一枚骨针。这枚骨针长82毫米,针身最粗处直径3.3毫米,针身圆滑而略弯,针尖圆而锐利,针的尾端直径3.1毫米处有微小的针眼。制作这样的骨针,必须经过切割兽骨、精细地刮削、磨制以及挖穿针眼等多道工序,需要较高的制作工艺才能完成。这枚骨针,也是世界上目前所知最早的缝纫工具。
骨针在我国使用的时间非常久远。直到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末期,我国才开始用铁针缝制衣服,至于制造钢针,则是铁针出现1000多年后北宋时期的事情了。
最早的炉灶
炉灶是古代人们生火做饭的重要工具,至今,炉灶在我国农村的许多地区仍被广泛使用着。传说我国在黄帝时期就有了炉灶,但从我国用火有着久远的历史来推断,炉灶的发明当在此之前。
我国目前最早的炉灶实物,系一种双连式地灶,发现于距今约六七千年前的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其基本形式是:在地上挖两个火坑,地面处两坑相隔,地面下两坑相通。其中一坑是进柴禾的地方,另一坑为出火之处。两坑相通处的洞口,作用与后世的灶门相似,出火坑的作用则与后世的灶膛差不多。
这一炉灶的构造虽然简陋,却体现出相当科学的道理,比起在平地上点燃篝火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例如:两坑相通,进柴处与发火处之间构设通道,可吸风拔火,柴火能较为充分地燃烧,从而提高了火的温度;炉灶四周为土壁,火在坑中,火势容易上扬,使得火力集中,人们可以较快地烤熟食物而又不致被火烧灼;火在坑中,聚气蓄热,燃后余烬亦可温烤食物,提高了火的利用率;火烬留在灶膛内,能够保存火种;等等。
炉灶的发明,使我们祖先在与大自然作斗争以及走向人类文明的进程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最早的石磨
把谷、麦等的壳皮去掉并磨成粉,本是一项很繁琐的劳动。据《世本》记载,春秋战国之际的公输般(即鲁班)发明了石磨,使粮食加工变得容易多了。
1968年,在河北满城汉墓中出土了一架距今约2100年的石磨,这是我国迄今所发现的最早的石磨。这架石磨系用两块厚重的圆形石盘组成,称为“磨扇”。两块磨扇上下对合,其中央部位凿有磨腔;上扇还凿有填加粮食的孔道,孔道与磨腔相连。在两片磨扇的对合面上,分别凿成凸凹不平的锯齿状,称为“磨齿”。下片磨扇的中心,安置一根向上突出的铁制立轴;上片磨扇的中心,则凿有能套在下扇立轴上的套孔。使用时,推动上扇的手柄使其旋转即可。
石磨的上扇在作旋转运动时,由于其磨齿与下扇的磨齿相互间咬合以及相错,而形成很微小的升降运动,于是上下扇之间便出现了瞬息的齿隙,使加工的粮食通过上扇的孔道不断进入磨齿。石磨在使用时,将杵臼的上下冲击力改变为齿面摩擦力,将杵臼的间歇工作改变为连续工作。这样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石磨的发明,是古代粮食加工工具的一大进步。
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石磨不断加以改进。晋代,发明了水磨,以水力代替人力;同时又发明了连磨,这些发明,在当时的世界上均处于领先地位。
最早的弓箭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弓箭的国家。
在距今约2.8万年前的峙峪(今山西朔县峙峪村)人活动的旧石器晚期遗址中,发现过一些加工比较精细的小石镞。它们是用坚硬而容易劈裂出刃口的薄燧石石片制成的,镞的一端具有锋利的尖头,与尖端相对的底端两侧经过加工,形成镞座,呈凹形,用以安装箭杆。由于原始社会的弓和箭杆是易于腐烂的竹、木制作的,难以保存下来,所以这些小石镞便是中国和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弓箭实物。
弓箭是人类在原始社会的一项伟大发明,它已具有马克思所分析的机器的三个要素:(1)动力。人做的功(拉弦)转化为势能(拉开的弦),起了动力和发动机的作用。(2)传动。拉开的弦收回,势能转化为动能,将箭射出,起了传动的作用。(3)工具。箭镞起了工具的作用,射到动物身上,等于人用石制工具打击动物。
弓箭发明之后,人类既可以从较远的距离猎获陆地野兽,又能上射空中飞鸟,下取水中游鱼,从而大大增强了同自然界做斗争的能力。在火器发明之前,弓箭一直是人类得力的狩猎工具和作战武器,正如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所说:“弓箭对于蒙昧时代,正如铁器对于野蛮时代和火器对于文明时代一样,乃是决定性的武器。”
弩是在弓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由于受到体力的限制,人拉开弓不能持久,为了延长张弓的时间,更好地瞄准,我们的祖先发明了弩。
弩主要由弩弓和弩臂两部分组成,弓上装弦,臂上装弩机,两者配合而放箭。弩臂为木制,前部有一个横贯的容弓孔,弓固定于其中。弩臂正面有一条沟形矢道,是放箭的。能保证箭在发射后直线前进。《韩非子•说林》有“羿执鞅持杆操弓关机”的记载,其中的“杆”和“关机”都是弩上构件的名称,杆是弩臂,关机是发矢的弩机。羿是传说中黄帝时代的人,看来,弩可能在原始社会末期就发明了。现在所见到的最早的弩,是战国时期的,当时已经有了比较进步的铜弩机了。
弩的使用,是先把弦拉开扣在弩机上,待捕捉到最有利的发射时机时,搬动“悬刀”(扳机),把箭射出去。最早的弩机只是起了“延时装置”的作用,以后经过不断改进,弩的性能越来越好,种类越来越多。例如,汉代弩机的“望山”上开始出现刻度,这相当于步枪的标尺,从而提高了射击的准确性。这样,弩既具备了“延时装置”的作用。又具备了“瞄准装置”的作用。此外,汉代还出现了能够连续放箭的连弩。最初,弩也和弓一样,只用一个人手臂的力。以后,出现了用脚蹬方式拉弦的弩;用绞车开弦的弩;至迟在北宋初年,又制作出把几张弓合成一个弩的“床子弩”。
弩和弓相比,更利用瞄准,命中率高,射程远,杀伤力大,是古代具有相当威力的远射武器。如汉代最常用的六石弩,张力186千克,射程260米;北宋的宋子弩,射程可超过500米,这在当时世界上是很惊人的武器了。
我国发明和使用弩的时间,比西方要早得多。公元10世纪,古俄罗斯才出现弩,西欧则在11世纪末才出现弩。
艰难历程
鲁班的发明
鲁班是我国春秋末年一位优秀的土木建筑工匠,一位杰出的发明家。
鲁班,姓公输,名般。因为他是鲁国人,“般”与“班”同音,古时通用,所以人们常称他为鲁班。鲁班出生于世代工匠的家庭,从小就跟随家人修桥筑路盖房舍,学得一手好技艺,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鲁班的发明创造很多,据古籍记载,木工使用的许多工具器械不少是由他发明的。发明了我们大家都知道的锯以后,鲁班又琢磨起另一件事来:木材剖开后,怎样才能使它平整光滑?于是他创造出了一种在木块中间嵌上锋利的刀的工具,推动它刨去不平整的木面。果然,不费大力气,就把木材刨得非常光滑。这种工具就称为刨子。
铁锯、刨子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使当时的工匠们从原始、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大大地促进了木工手工业技术的发展,这是鲁班的一大贡献。
据传说,木工用的墨斗、凿子、铲子、曲尺等工具,也是鲁班发明的。至今,有人仍称曲尺为“鲁班尺”。
鲁班生活的春秋末年,战争不断爆发。处于长江中游的楚国和居于长江下游的越国,经常发生争斗。鲁班南游到楚国后,用自己的一双巧手,为楚国的水军设计制造了一种名叫“钩拒”的水战武器。这是一种前端装有铁制钩子的长竿武器,它可以“拒”顶或钩住对方进攻的船只,从而在水战中取得主动。鲁班还创造了一种攻城器械——云梯,既有铁钩又有梯阶,还能自由升降,用来攻城非常方便。
鲁班又是一位很高明的机械发明家。他制造的锁,机关设在里面,外面不露痕迹,必须借助配合得很合适的钥匙才能打开。鲁班还改进过车辆的构造,制成了机动的木马车。
在建筑方面,鲁班的贡献也很杰出。传说他曾用两条鱼和一碗饭,帮助工匠们解决了营造亭子中的难题。
一次,鲁班路过一处建筑工地,看到有个未完工的亭子和搁在一旁的梁和盖。他打量了好一会,来到一位正在发愣的施工负责人张师傅面前问道:“是为这梁和盖上不去而犯愁吧?”
张师傅叹了口气道:“可不是嘛,上面规定,要用这黄荆树干做正梁,偏巧这黄荆树干短了一截;要用这整块紫砂石做盖,这紫砂石太重,无法抬到正梁上去当顶,真不知怎么办呢。”
鲁班听了微微点头,嘴里喃喃地自言自语:“应该想个巧妙的方法才行……”
张师傅听了大喜,说:“老人家,你有何高见?”鲁班答道:“麻烦你了,我想先用顿饭。”
张师傅领鲁班到家中,让妻子给鲁班端去了鱼和蔬菜以及一大碗米饭,自己又去蹲在亭子边冥思苦想。
约摸过了一顿饭光景,张师傅回到家中,一看人不见了,桌子上却弄得乱七八糟:两条鱼被平放在两只饭碗的口上,鱼嘴被穿在一根筷子的两端;桌子面上倒了一大堆饭,在饭堆上的四只筷子,撑着那只碗。
“这是怎么回事?”张师傅一时呆住了……突然恍然大悟,兴奋地喊起来:“我明白啦!这是教我用鱼抬梁,土堆亭呵!”
张师傅根据鲁班的“暗示”,在正梁两端各接一木鱼,以增加长度,又让匠人挑土堆到亭柱旁去,直堆到只露出亭柱头。然后让大伙儿抬着亭盖走上土堆,把亭盖移上去,亭子终于上了梁、合了盖。
你到过北京的故宫吗?紫禁城四隅的角楼的结构,都是9根梁或18根梁、782条脊,据说这种结构形式的建筑,最早也是由鲁班设计的。
鲁班一生有许多发明和创造,2000多年以来,一直被土木工匠尊奉为“祖师”,受到尊敬和纪念。
饿汉的新想法
做饭的锅,古已有之。然而,高压锅与普通锅有何不同?它是谁发明的?这要从一个饿汉的遭遇说起。
300多年以前,法国青年医生帕平被迫逃往国外。他沿着阿尔卑斯山艰难跋涉,打算去瑞士避难。帕平一路上风餐露宿,渴了找点山泉喝,饿了煮点土豆吃。
有一天,帕平走到一座山峰附近,他觉得饿了,于是找了一些干树枝,架起篝火,又煮起土豆来。水滚开了几次,土豆依然煮不熟真是奇怪。为了肚子,他无可奈何地把没熟的土豆硬吃了下去。这件事给他的印象深极了。
几年后,帕平的生活有了转机,他来到英国一家科研单位工作。阿尔卑斯山上的往事,记忆犹新。他找来了许多参考书,查算了山的高度。一连串的问题在帕平脑子里翻腾:物理学上的什么定律能够解释这个现象?水的沸点与大气压有什么关系?随后,他又设想:如果用人工的办法让气压加大,水的沸点就不会像在平地上只是摄氏100度,而是更高些,煮东西所花的时间或许会更少。
可是,怎样才能提高气压?
帕平自己动手做了一个密闭容器,他要利用加热的方法,让容器内的水蒸汽不断增加,又不散失,使容器内的气压越来越大,水的沸点也越来越高。可是,当他睁大眼睛盯着加热容器的时候,容器内发出咚咚的声响。帕平吓坏了,只好暂时停止试验,呆呆地坐在椅子上。
又过了两年,帕平按自己的新想法绘制了一张密闭的锅图纸,请技师帮着做。另外在锅体和锅盖之间加了一个橡皮垫,锅盖上方还钻了一个孔洞,这样一来,就解决了锅边漏气和锅内发声的问题。帕平把土豆放入锅内,点火,冒气,10多分钟之后,土豆就煮烂了。然而,他仍不满足,煮鸡行不行?煮排骨行不行?
1681年,帕平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只压力锅——当时叫做“帕平锅”。他邀请英国皇家学会的会员们来参加午餐会。实际上是对压力锅进行“鉴定”。带着高高白帽子的厨师,当着众多神气十足的绅士、爵士们,把一只只活蹦乱叫的鸡宰了,塞进压力锅里,然后架到火炉上。那些满腹经纶的专家一杯茶还没有喝完,一盘盘热气腾腾、香味扑鼻的清蒸鸡,已经摆在他们的桌上了。哈哈!鸡肉全烂熟了,鸡骨头也软了。“这是在变魔术吗?”这些老资格的、又爱挑眼的科学家们被折服了。从此,帕平和高压锅一起,名扬四方。
“高压锅只能用来煮吃的吗?”帕平又自己向自己提出了新的课题。他去医院、工厂、学校里调查,看看什么地方还能应用高压锅。一个年轻的护士告诉帕平:为了把消毒布、针管、手术器械进行了灭菌处理,医院里每天不知道要花多少时间和人力去煮,而且有时效果不理想。帕平听了,眼睛一亮。一位老年的工程师告诉帕平:有许多化学反应,在常温常压下是难以发生的。如果有人造的高温、高压条件,那么就可以合成很多新的东西……帕平听了,心里一动。这些,他都一一记在本上。后来,利用制造帕平锅的原理,生产出了医用消毒锅、化工反应釜。帕平也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高压锅还可能有哪些用途呢?它还有可能值得再改造的地方么?读者朋友,你们不妨也想一想!
汉代的几案
我国家具的历史,真可以说是源远流长。从浙江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里出土有榫卯结构的干栏式木屋算起,至少有7000年了。后来的甲骨文里也出现了“床”、“车”等家具的名称。
家具的制作技艺在经济相对发达的汉代,已经显得比较成熟:有孟光“举案齐眉”的那种食案;有“沛公方踞床,使两女子洗足”的那种坐床;有诗人李商隐写贾谊“可怜夜半虚前席”的那种坐席,还有书案、屏风、床前几……。
1980年4月,在连云港市花果山下的唐庄汉墓里出土了一件完整的漆案,长95公分,宽32公分,案的通身以藤黄、群青等颜色绘成整齐而精美的图案。长方形桌面的两端各有雕镂成四条龙形的柱足,并用十分纤巧的榫眼投合以支撑桌面。八条游龙,那挺拔矫健的身姿,像是在吞云吐雾的龙首,其生动和逼真,实在使人有呼之欲出的感觉。龙的嘴里喷四道瀑布似的水柱,互相连接成飘逸的浓云、翻腾的巨浪……其间还卧有一只昂首的蟾蜍。俯身的龙、仰望的蟾,具有鲜明的汉代风格,使人想到汉代科学家张衡的“地动仪”上那龙、蟾雕塑的精湛制作!作为龙身的案面上还饰有鳞片的花纹,整个造形,俨如八条并驾遨游的长龙!
这种漆案的使用,多放在坐床的前面,很像今天我国北方的炕桌,只是并不放在床的正中。所以,人们又称它为床前几,既可以用来读书、酌饮,也可以宴请嘉宾。描绘这种情景的画面,我们可以在汉代绘画中看到。
据《周礼》所记:当时的贵族可以使用很多的几。依据身份等级的不同,有玉几、雕几、髹几、素几的区别。老人都离不开几,所以古书中有所谓“居则凭几,行则携杖”的叙述。古人常以几敬老,《礼记•曲礼上》说:“谋于长者,必操几杖以从之。”——当时的几、杖,被称之为养尊之物。礼仪制度还规定:仲秋之夜,要向衰老的长者奉上几、杖。
辽阳三道壕汉墓壁画中的男子拱坐画像上,有两个形制相同的几,一只几上放着毛笔和幅帛,一只几上放着有三只小短足的食用小托盘。这说明,床前几还可以当书桌,相当于书案、奏案、茶几;也可以当饭桌。小托盘则被作为一种专供食用的小圆案。小案,有时也可作成方形、长方形。这种小案,正是《后汉书•梁鸿传》中所说的那种可以“齐眉”的“举案”。为人正直的梁鸿,回家以后,夫人孟光为他准备饭,放在案上并高高举起,与眉毛一样齐,献食于梁鸿,成为历史上夫妻相敬如宾的著名佳话——举案齐眉。
食案,一般只供一人使用,如两人以上合用,则属于特殊的情况了。例如,燕国太子丹为了结交并激励勇士荆轲去刺杀秦王,就“常与荆轲同案而食”。除了类似这种情况,即便是夫妻,也分案而食。如《东观汉记》所述,刘玄皇帝的更始韩夫人嗜酒,与刘玄对饮时,即利用各自坐席前的书案。这种书案,就是那种可以放笔、墨、帛的凭几,饮酒时则可以作食案。由于这种案的桌面一般很薄,当常侍官进来奏事时,被惹怒的韩夫人,竟然可以“起身抵破书案”。
十分考究的食案,往往“缪金错玉”或“髹文绘彩”,显得雍容而华贵。我们看到出土的圆食案内,放置着许多杯、勺、鱼、肉,显示出浓厚的生活气息。山西大同江汉墓中发现的长方形案上,还有东汉和帝永元十四年(公元102年)的铭款,为家具技艺发展史的研究提供了确凿的标本资料。
经过长期实际使用的过程,几、案的名称和用途逐渐有了明确的区分。长方形、高足的案,则专作书桌,因为桌面的宽度正好与简牍的长度相当。用绳子穿订成册的简牍就是当时的书,放在这样的书桌上,写读均很方便。小而短足的,则专作食盘,因为它移动容易,献食方便。而“案”这个字,也多指书桌而言。由此而引伸出的词汇如:“案牍文书、案卷材料、科试案首。书生激忿作“拍案而起”,辞赋家陆机安排文章的布局作“案部就班”;只供书斋内欣赏的剧本作“案头剧”……
“几”的形制,曾发生过很大的变化,由两个曲足演变为四条直足,并逐渐向方桌过渡。1972年,河南灵宝东汉墓出土的一件绿釉陶几,四条高腿,截面呈矩尺形,两腿间作弯曲的弧线,已经接近于现代的方桌。这种陶几,可坐,可凭,可放,可供。
汉代的几案,有丰富的形制、精美的工艺、多彩的纹饰,它显示了我国家具技艺的优良传统和灿烂的文明。
锁和钥匙的历程
像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许多东西是西方文明的一样,我们也理所当地然认为,锁是中国人发明的,至少在4000年前就发明了。它基本上是一个可以插上和打开的插锁,挂在门外,用以锁门,用一个镰状的钩子——钥匙来开,埃及人改进了这种装置,他们使钥匙的插入部分有一些突起,跟锁孔中的凹陷部分相匹配。罗马人使用从埃及锁演变出来的各种锁,并把它们带到了征服的欧洲各地。但是罗马锁的插销较小,而且是用一个弹簧来压镜子。
中世纪拥有金钱和珠宝的贵族和商人等,不仅需要锁和钥匙来锁门,而且还需要锁保险箱、抽屉和衣柜,这就刺激了工匠们的创造性。在中世纪,一般都是使用挂锁,下插的锁子为在枢轴上转动的制栓所取代。另一项使撬锁变得更困难的改进工作,是在钥匙和锁孔之间插入若干所谓的榫槽,钥匙齿做得刚好能通过榫槽。
现代的锁和钥匙可以说以1778年的布拉默锁为开端:这种锁有六个滑子——带凹槽的金属薄片,在用钥匙开锁之前,得使滑子进入适当的位置。这种锁的发明者是布拉默,他是当时颇有技术头脑的英国人之一,发明的东西甚多,其中包括水压机、抽水马桶、印钞机、造纸机和汽水机等。
此后出现了查布锁:它是朴次茅斯的一个叫查布的小五金商于1818年发明的。查布后来建立了一个防火保险箱工厂。他对锁的主要改进是加了个“探头”,如果有人企图撬锁,探头就把插销固定起来。
美国人耶尔发明的耶尔锁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使用。它是一种制栓锁,钥匙小而平,与锁槽形成联锁。它的安全性在于钥匙的形态变化无穷,实际上没有两把耶尔锁是相同的,但是有一种万用钥匙能打开许多锁,例如旅馆的钥匙就是这样。此后又出现了锁保险箱的暗码锁,如果不知道一系列数字组成的暗码就打不开这种锁。还有一种用来锁保险库的定时锁,锁里安有一两只钟,不到预定的时间打不开。
斧子的由来
最初的斧是手斧。开始的手斧是卵石,然后是略经修琢的石片(约公元前50万年),再后就是旧石器时期晚期(约公元前25万年)制工较精的燧石斧,制作方法是用石头敲打燧石,以造成锋利的刃口。人类这方面的进步,可以通过利基夫妇在坦桑尼亚的奥尔杜韦峡谷的发现进行探索——他们在那里发现了175万年以前的石器。
在近东我们发现了公元前3000年前的铜铸的斧子。为了使斧子更快,铸出后再进行反复锻打。浇铸上的一大改进是引进辅助型芯,使铸出的斧头有插斧柄的插口,这样就不至像以前那样用皮带把斧头捆在斧柄上了。
尽管近东到处都发现了斧,但看来人们并不喜欢拿它们当武器使用:苏美尔人、波斯人和亚述人都用矛和弓作武器,而希腊人和罗马人则选择了剑和矛但双斧这种华贵武器却常常用于宗教仪式;它是米诺斯人的宗教象征。据说迷宫一词,就是从双斧演化来的。人们还发现了用薄金属板制作的双斧。在特兰西瓦尼亚东部的图塔兰已发现了有插孔的黄金斧(约公元前1800~1450年)。虽然米塞纳肯斯曾执斧参战,米诺斯人也曾用斧作武器,但黄金是不适于制作武器的,何况上面又饰有花纹,因此这种斧不是用来打仗的斧。在克里特岛的马利亚宫中已发现了一柄豹头权杖和一柄灰片岩的战斧。
荷马笔下的英雄,除了《奥德赛》中的俄底修斯在游猎中使过斧以外,其他的都没有使用过斧。荷马描写道:“俄底修斯表演游猎武艺,一箭射穿了几乎是在平地上排成一条直线的双头斧的斧柄上的孔眼。确实曾有一个叫佩桑德的小亚细亚的特洛伊人使用过精制的、有长而光滑的橄榄木柄的青铜斧,但梅尼劳斯很快就制服了他。把斧子当作武器,是它不宝贵吗?喜欢使用斧这种武器的是北方的一些部落,其中包括巴克特里亚人、法兰克人、斯堪的纳维亚人和英国人等最近有一位作家提出,在11世纪时,“只有撒克逊人和斯堪的纳维亚人认为斧适合于任何一个节俭的乡下人”,尽管以后斧变得高贵起来了。
⑶ 古代工具的情况8下探究学习
LZ你想知道什么工具?
最原始的劳动工具
制造与使用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本质性区别。工具,意味着对自然的改造,意味着生产的开始。因此,人类的文明史,首先就是制造和使用工具的历史。
人类最早创造的工具是石器。
就世界范围看,人类开始制造工具大约是在300万年前。最早的工具大概没有什么标准的形式,一物可以多用。坦桑尼亚奥杜韦峡谷发现的最早石制工具,大约距今200万年左右,其典型的石器是用砾右打制的砍砸器。
在旧石器时代制作石器最原始的办法,是把一块石头加以敲击或碰击使之形成刃口,即成石器。打制切割用的带有薄刃的石器,则有一定的方法和步骤:先从石块上打下所需要的石片,再把打下的石片加以修整而成石器。初期,石器是用石锤敲击修整的,边缘不太平齐。到了中期,使用木棒或骨棒修整,边缘比较平整了。及至后期,修整技术进一步提高,创造了压制法。压制的工具主要是骨、角或硬木。用压制法修整出来的石器已经比较精细。
到新石器时代,石器制造技术有了很大进步。首先,对石料的选择、切割、磨制、钻孔、雕刻等工序已有一定要求。石料选定后,先打制成石器的雏形,然后把刃部或整个表面放在砺石上加水和沙子磨光。这就成了磨制石器。
磨制石器与打制的石器相比,已具备了上下左右部分更加准确合理的形制,使用途趋向专一;增强了石器刃部的锋度,减少了使用时的阻力,使工具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穿孔技术的发明是石器制作技术上的又一重要成就,它基本上可分为钻穿、管穿和琢穿三种。钻穿是用一端削尖的坚硬木棒,或在木棒一端装上石制的钻头,在要穿孔的地方先加些潮湿的沙子,再用手掌或弓弦来转动木棒进行钻孔。管穿是用削尖了边缘的细竹管来穿孔,具体方法与钻穿相同。琢孔,即用敲琢器在大件石器上直接琢成大孔。穿孔的目的在于制成复合工具,使石制的工具能比较牢固地捆缚在木柄上,便于使用和携带,以提高劳动效率。
新石器时代的石器种类大大增多。早期遗址中大量出土的农业、手工业和渔猎工具有斧、锛、铲、凿、镞、矛头、磨盘、网坠等,稍后又增加了犁、刀、锄、镰等。
原始社会时期生产工具的改进,增强了人们向自然界作斗争的能力,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天地变得日益广阔起来。但由于当时人们所能支配的物质只不过是石、木、骨、角和利用天然纤维简单加工而成的绳索等,这就限制了工具的创造和发展。
最早的针
在旧石器时代(约170万年~1万年前)晚期,人们已会用兽皮缝制衣服,不再赤身露体了。缝制衣服,针是不可缺少的工具。我国目前所知最早的针,是在距今约18000年前山顶洞人的遗址中发现的骨针。
本世纪3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的山顶洞人遗址中,发现了一枚骨针。这枚骨针长82毫米,针身最粗处直径3.3毫米,针身圆滑而略弯,针尖圆而锐利,针的尾端直径3.1毫米处有微小的针眼。制作这样的骨针,必须经过切割兽骨、精细地刮削、磨制以及挖穿针眼等多道工序,需要较高的制作工艺才能完成。这枚骨针,也是世界上目前所知最早的缝纫工具。
骨针在我国使用的时间非常久远。直到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末期,我国才开始用铁针缝制衣服,至于制造钢针,则是铁针出现1000多年后北宋时期的事情了。
最早的炉灶
炉灶是古代人们生火做饭的重要工具,至今,炉灶在我国农村的许多地区仍被广泛使用着。传说我国在黄帝时期就有了炉灶,但从我国用火有着久远的历史来推断,炉灶的发明当在此之前。
我国目前最早的炉灶实物,系一种双连式地灶,发现于距今约六七千年前的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其基本形式是:在地上挖两个火坑,地面处两坑相隔,地面下两坑相通。其中一坑是进柴禾的地方,另一坑为出火之处。两坑相通处的洞口,作用与后世的灶门相似,出火坑的作用则与后世的灶膛差不多。
这一炉灶的构造虽然简陋,却体现出相当科学的道理,比起在平地上点燃篝火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例如:两坑相通,进柴处与发火处之间构设通道,可吸风拔火,柴火能较为充分地燃烧,从而提高了火的温度;炉灶四周为土壁,火在坑中,火势容易上扬,使得火力集中,人们可以较快地烤熟食物而又不致被火烧灼;火在坑中,聚气蓄热,燃后余烬亦可温烤食物,提高了火的利用率;火烬留在灶膛内,能够保存火种;等等。
炉灶的发明,使我们祖先在与大自然作斗争以及走向人类文明的进程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最早的石磨
把谷、麦等的壳皮去掉并磨成粉,本是一项很繁琐的劳动。据《世本》记载,春秋战国之际的公输般(即鲁班)发明了石磨,使粮食加工变得容易多了。
1968年,在河北满城汉墓中出土了一架距今约2100年的石磨,这是我国迄今所发现的最早的石磨。这架石磨系用两块厚重的圆形石盘组成,称为“磨扇”。两块磨扇上下对合,其中央部位凿有磨腔;上扇还凿有填加粮食的孔道,孔道与磨腔相连。在两片磨扇的对合面上,分别凿成凸凹不平的锯齿状,称为“磨齿”。下片磨扇的中心,安置一根向上突出的铁制立轴;上片磨扇的中心,则凿有能套在下扇立轴上的套孔。使用时,推动上扇的手柄使其旋转即可。
石磨的上扇在作旋转运动时,由于其磨齿与下扇的磨齿相互间咬合以及相错,而形成很微小的升降运动,于是上下扇之间便出现了瞬息的齿隙,使加工的粮食通过上扇的孔道不断进入磨齿。石磨在使用时,将杵臼的上下冲击力改变为齿面摩擦力,将杵臼的间歇工作改变为连续工作。这样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石磨的发明,是古代粮食加工工具的一大进步。
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石磨不断加以改进。晋代,发明了水磨,以水力代替人力;同时又发明了连磨,这些发明,在当时的世界上均处于领先地位。
最早的弓箭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弓箭的国家。
在距今约2.8万年前的峙峪(今山西朔县峙峪村)人活动的旧石器晚期遗址中,发现过一些加工比较精细的小石镞。它们是用坚硬而容易劈裂出刃口的薄燧石石片制成的,镞的一端具有锋利的尖头,与尖端相对的底端两侧经过加工,形成镞座,呈凹形,用以安装箭杆。由于原始社会的弓和箭杆是易于腐烂的竹、木制作的,难以保存下来,所以这些小石镞便是中国和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弓箭实物。
弓箭是人类在原始社会的一项伟大发明,它已具有马克思所分析的机器的三个要素:(1)动力。人做的功(拉弦)转化为势能(拉开的弦),起了动力和发动机的作用。(2)传动。拉开的弦收回,势能转化为动能,将箭射出,起了传动的作用。(3)工具。箭镞起了工具的作用,射到动物身上,等于人用石制工具打击动物。
弓箭发明之后,人类既可以从较远的距离猎获陆地野兽,又能上射空中飞鸟,下取水中游鱼,从而大大增强了同自然界做斗争的能力。在火器发明之前,弓箭一直是人类得力的狩猎工具和作战武器,正如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所说:“弓箭对于蒙昧时代,正如铁器对于野蛮时代和火器对于文明时代一样,乃是决定性的武器。”
弩是在弓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由于受到体力的限制,人拉开弓不能持久,为了延长张弓的时间,更好地瞄准,我们的祖先发明了弩。
弩主要由弩弓和弩臂两部分组成,弓上装弦,臂上装弩机,两者配合而放箭。弩臂为木制,前部有一个横贯的容弓孔,弓固定于其中。弩臂正面有一条沟形矢道,是放箭的。能保证箭在发射后直线前进。《韩非子•说林》有“羿执鞅持杆操弓关机”的记载,其中的“杆”和“关机”都是弩上构件的名称,杆是弩臂,关机是发矢的弩机。羿是传说中黄帝时代的人,看来,弩可能在原始社会末期就发明了。现在所见到的最早的弩,是战国时期的,当时已经有了比较进步的铜弩机了。
弩的使用,是先把弦拉开扣在弩机上,待捕捉到最有利的发射时机时,搬动“悬刀”(扳机),把箭射出去。最早的弩机只是起了“延时装置”的作用,以后经过不断改进,弩的性能越来越好,种类越来越多。例如,汉代弩机的“望山”上开始出现刻度,这相当于步枪的标尺,从而提高了射击的准确性。这样,弩既具备了“延时装置”的作用。又具备了“瞄准装置”的作用。此外,汉代还出现了能够连续放箭的连弩。最初,弩也和弓一样,只用一个人手臂的力。以后,出现了用脚蹬方式拉弦的弩;用绞车开弦的弩;至迟在北宋初年,又制作出把几张弓合成一个弩的“床子弩”。
弩和弓相比,更利用瞄准,命中率高,射程远,杀伤力大,是古代具有相当威力的远射武器。如汉代最常用的六石弩,张力186千克,射程260米;北宋的宋子弩,射程可超过500米,这在当时世界上是很惊人的武器了。
我国发明和使用弩的时间,比西方要早得多。公元10世纪,古俄罗斯才出现弩,西欧则在11世纪末才出现弩。
艰难历程
鲁班的发明
鲁班是我国春秋末年一位优秀的土木建筑工匠,一位杰出的发明家。
鲁班,姓公输,名般。因为他是鲁国人,“般”与“班”同音,古时通用,所以人们常称他为鲁班。鲁班出生于世代工匠的家庭,从小就跟随家人修桥筑路盖房舍,学得一手好技艺,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鲁班的发明创造很多,据古籍记载,木工使用的许多工具器械不少是由他发明的。发明了我们大家都知道的锯以后,鲁班又琢磨起另一件事来:木材剖开后,怎样才能使它平整光滑?于是他创造出了一种在木块中间嵌上锋利的刀的工具,推动它刨去不平整的木面。果然,不费大力气,就把木材刨得非常光滑。这种工具就称为刨子。
铁锯、刨子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使当时的工匠们从原始、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大大地促进了木工手工业技术的发展,这是鲁班的一大贡献。
据传说,木工用的墨斗、凿子、铲子、曲尺等工具,也是鲁班发明的。至今,有人仍称曲尺为“鲁班尺”。
鲁班生活的春秋末年,战争不断爆发。处于长江中游的楚国和居于长江下游的越国,经常发生争斗。鲁班南游到楚国后,用自己的一双巧手,为楚国的水军设计制造了一种名叫“钩拒”的水战武器。这是一种前端装有铁制钩子的长竿武器,它可以“拒”顶或钩住对方进攻的船只,从而在水战中取得主动。鲁班还创造了一种攻城器械——云梯,既有铁钩又有梯阶,还能自由升降,用来攻城非常方便。
鲁班又是一位很高明的机械发明家。他制造的锁,机关设在里面,外面不露痕迹,必须借助配合得很合适的钥匙才能打开。鲁班还改进过车辆的构造,制成了机动的木马车。
在建筑方面,鲁班的贡献也很杰出。传说他曾用两条鱼和一碗饭,帮助工匠们解决了营造亭子中的难题。
一次,鲁班路过一处建筑工地,看到有个未完工的亭子和搁在一旁的梁和盖。他打量了好一会,来到一位正在发愣的施工负责人张师傅面前问道:“是为这梁和盖上不去而犯愁吧?”
张师傅叹了口气道:“可不是嘛,上面规定,要用这黄荆树干做正梁,偏巧这黄荆树干短了一截;要用这整块紫砂石做盖,这紫砂石太重,无法抬到正梁上去当顶,真不知怎么办呢。”
鲁班听了微微点头,嘴里喃喃地自言自语:“应该想个巧妙的方法才行……”
张师傅听了大喜,说:“老人家,你有何高见?”鲁班答道:“麻烦你了,我想先用顿饭。”
张师傅领鲁班到家中,让妻子给鲁班端去了鱼和蔬菜以及一大碗米饭,自己又去蹲在亭子边冥思苦想。
约摸过了一顿饭光景,张师傅回到家中,一看人不见了,桌子上却弄得乱七八糟:两条鱼被平放在两只饭碗的口上,鱼嘴被穿在一根筷子的两端;桌子面上倒了一大堆饭,在饭堆上的四只筷子,撑着那只碗。
“这是怎么回事?”张师傅一时呆住了……突然恍然大悟,兴奋地喊起来:“我明白啦!这是教我用鱼抬梁,土堆亭呵!”
张师傅根据鲁班的“暗示”,在正梁两端各接一木鱼,以增加长度,又让匠人挑土堆到亭柱旁去,直堆到只露出亭柱头。然后让大伙儿抬着亭盖走上土堆,把亭盖移上去,亭子终于上了梁、合了盖。
你到过北京的故宫吗?紫禁城四隅的角楼的结构,都是9根梁或18根梁、782条脊,据说这种结构形式的建筑,最早也是由鲁班设计的。
鲁班一生有许多发明和创造,2000多年以来,一直被土木工匠尊奉为“祖师”,受到尊敬和纪念。
饿汉的新想法
做饭的锅,古已有之。然而,高压锅与普通锅有何不同?它是谁发明的?这要从一个饿汉的遭遇说起。
300多年以前,法国青年医生帕平被迫逃往国外。他沿着阿尔卑斯山艰难跋涉,打算去瑞士避难。帕平一路上风餐露宿,渴了找点山泉喝,饿了煮点土豆吃。
有一天,帕平走到一座山峰附近,他觉得饿了,于是找了一些干树枝,架起篝火,又煮起土豆来。水滚开了几次,土豆依然煮不熟真是奇怪。为了肚子,他无可奈何地把没熟的土豆硬吃了下去。这件事给他的印象深极了。
几年后,帕平的生活有了转机,他来到英国一家科研单位工作。阿尔卑斯山上的往事,记忆犹新。他找来了许多参考书,查算了山的高度。一连串的问题在帕平脑子里翻腾:物理学上的什么定律能够解释这个现象?水的沸点与大气压有什么关系?随后,他又设想:如果用人工的办法让气压加大,水的沸点就不会像在平地上只是摄氏100度,而是更高些,煮东西所花的时间或许会更少。
可是,怎样才能提高气压?
帕平自己动手做了一个密闭容器,他要利用加热的方法,让容器内的水蒸汽不断增加,又不散失,使容器内的气压越来越大,水的沸点也越来越高。可是,当他睁大眼睛盯着加热容器的时候,容器内发出咚咚的声响。帕平吓坏了,只好暂时停止试验,呆呆地坐在椅子上。
又过了两年,帕平按自己的新想法绘制了一张密闭的锅图纸,请技师帮着做。另外在锅体和锅盖之间加了一个橡皮垫,锅盖上方还钻了一个孔洞,这样一来,就解决了锅边漏气和锅内发声的问题。帕平把土豆放入锅内,点火,冒气,10多分钟之后,土豆就煮烂了。然而,他仍不满足,煮鸡行不行?煮排骨行不行?
1681年,帕平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只压力锅——当时叫做“帕平锅”。他邀请英国皇家学会的会员们来参加午餐会。实际上是对压力锅进行“鉴定”。带着高高白帽子的厨师,当着众多神气十足的绅士、爵士们,把一只只活蹦乱叫的鸡宰了,塞进压力锅里,然后架到火炉上。那些满腹经纶的专家一杯茶还没有喝完,一盘盘热气腾腾、香味扑鼻的清蒸鸡,已经摆在他们的桌上了。哈哈!鸡肉全烂熟了,鸡骨头也软了。“这是在变魔术吗?”这些老资格的、又爱挑眼的科学家们被折服了。从此,帕平和高压锅一起,名扬四方。
“高压锅只能用来煮吃的吗?”帕平又自己向自己提出了新的课题。他去医院、工厂、学校里调查,看看什么地方还能应用高压锅。一个年轻的护士告诉帕平:为了把消毒布、针管、手术器械进行了灭菌处理,医院里每天不知道要花多少时间和人力去煮,而且有时效果不理想。帕平听了,眼睛一亮。一位老年的工程师告诉帕平:有许多化学反应,在常温常压下是难以发生的。如果有人造的高温、高压条件,那么就可以合成很多新的东西……帕平听了,心里一动。这些,他都一一记在本上。后来,利用制造帕平锅的原理,生产出了医用消毒锅、化工反应釜。帕平也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高压锅还可能有哪些用途呢?它还有可能值得再改造的地方么?读者朋友,你们不妨也想一想!
汉代的几案
我国家具的历史,真可以说是源远流长。从浙江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里出土有榫卯结构的干栏式木屋算起,至少有7000年了。后来的甲骨文里也出现了“床”、“车”等家具的名称。
家具的制作技艺在经济相对发达的汉代,已经显得比较成熟:有孟光“举案齐眉”的那种食案;有“沛公方踞床,使两女子洗足”的那种坐床;有诗人李商隐写贾谊“可怜夜半虚前席”的那种坐席,还有书案、屏风、床前几……。
1980年4月,在连云港市花果山下的唐庄汉墓里出土了一件完整的漆案,长95公分,宽32公分,案的通身以藤黄、群青等颜色绘成整齐而精美的图案。长方形桌面的两端各有雕镂成四条龙形的柱足,并用十分纤巧的榫眼投合以支撑桌面。八条游龙,那挺拔矫健的身姿,像是在吞云吐雾的龙首,其生动和逼真,实在使人有呼之欲出的感觉。龙的嘴里喷四道瀑布似的水柱,互相连接成飘逸的浓云、翻腾的巨浪……其间还卧有一只昂首的蟾蜍。俯身的龙、仰望的蟾,具有鲜明的汉代风格,使人想到汉代科学家张衡的“地动仪”上那龙、蟾雕塑的精湛制作!作为龙身的案面上还饰有鳞片的花纹,整个造形,俨如八条并驾遨游的长龙!
这种漆案的使用,多放在坐床的前面,很像今天我国北方的炕桌,只是并不放在床的正中。所以,人们又称它为床前几,既可以用来读书、酌饮,也可以宴请嘉宾。描绘这种情景的画面,我们可以在汉代绘画中看到。
据《周礼》所记:当时的贵族可以使用很多的几。依据身份等级的不同,有玉几、雕几、髹几、素几的区别。老人都离不开几,所以古书中有所谓“居则凭几,行则携杖”的叙述。古人常以几敬老,《礼记•曲礼上》说:“谋于长者,必操几杖以从之。”——当时的几、杖,被称之为养尊之物。礼仪制度还规定:仲秋之夜,要向衰老的长者奉上几、杖。
辽阳三道壕汉墓壁画中的男子拱坐画像上,有两个形制相同的几,一只几上放着毛笔和幅帛,一只几上放着有三只小短足的食用小托盘。这说明,床前几还可以当书桌,相当于书案、奏案、茶几;也可以当饭桌。小托盘则被作为一种专供食用的小圆案。小案,有时也可作成方形、长方形。这种小案,正是《后汉书•梁鸿传》中所说的那种可以“齐眉”的“举案”。为人正直的梁鸿,回家以后,夫人孟光为他准备饭,放在案上并高高举起,与眉毛一样齐,献食于梁鸿,成为历史上夫妻相敬如宾的著名佳话——举案齐眉。
食案,一般只供一人使用,如两人以上合用,则属于特殊的情况了。例如,燕国太子丹为了结交并激励勇士荆轲去刺杀秦王,就“常与荆轲同案而食”。除了类似这种情况,即便是夫妻,也分案而食。如《东观汉记》所述,刘玄皇帝的更始韩夫人嗜酒,与刘玄对饮时,即利用各自坐席前的书案。这种书案,就是那种可以放笔、墨、帛的凭几,饮酒时则可以作食案。由于这种案的桌面一般很薄,当常侍官进来奏事时,被惹怒的韩夫人,竟然可以“起身抵破书案”。
十分考究的食案,往往“缪金错玉”或“髹文绘彩”,显得雍容而华贵。我们看到出土的圆食案内,放置着许多杯、勺、鱼、肉,显示出浓厚的生活气息。山西大同江汉墓中发现的长方形案上,还有东汉和帝永元十四年(公元102年)的铭款,为家具技艺发展史的研究提供了确凿的标本资料。
经过长期实际使用的过程,几、案的名称和用途逐渐有了明确的区分。长方形、高足的案,则专作书桌,因为桌面的宽度正好与简牍的长度相当。用绳子穿订成册的简牍就是当时的书,放在这样的书桌上,写读均很方便。小而短足的,则专作食盘,因为它移动容易,献食方便。而“案”这个字,也多指书桌而言。由此而引伸出的词汇如:“案牍文书、案卷材料、科试案首。书生激忿作“拍案而起”,辞赋家陆机安排文章的布局作“案部就班”;只供书斋内欣赏的剧本作“案头剧”……
“几”的形制,曾发生过很大的变化,由两个曲足演变为四条直足,并逐渐向方桌过渡。1972年,河南灵宝东汉墓出土的一件绿釉陶几,四条高腿,截面呈矩尺形,两腿间作弯曲的弧线,已经接近于现代的方桌。这种陶几,可坐,可凭,可放,可供。
汉代的几案,有丰富的形制、精美的工艺、多彩的纹饰,它显示了我国家具技艺的优良传统和灿烂的文明。
锁和钥匙的历程
像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许多东西是西方文明的一样,我们也理所当地然认为,锁是中国人发明的,至少在4000年前就发明了。它基本上是一个可以插上和打开的插锁,挂在门外,用以锁门,用一个镰状的钩子——钥匙来开,埃及人改进了这种装置,他们使钥匙的插入部分有一些突起,跟锁孔中的凹陷部分相匹配。罗马人使用从埃及锁演变出来的各种锁,并把它们带到了征服的欧洲各地。但是罗马锁的插销较小,而且是用一个弹簧来压镜子。
中世纪拥有金钱和珠宝的贵族和商人等,不仅需要锁和钥匙来锁门,而且还需要锁保险箱、抽屉和衣柜,这就刺激了工匠们的创造性。在中世纪,一般都是使用挂锁,下插的锁子为在枢轴上转动的制栓所取代。另一项使撬锁变得更困难的改进工作,是在钥匙和锁孔之间插入若干所谓的榫槽,钥匙齿做得刚好能通过榫槽。
现代的锁和钥匙可以说以1778年的布拉默锁为开端:这种锁有六个滑子——带凹槽的金属薄片,在用钥匙开锁之前,得使滑子进入适当的位置。这种锁的发明者是布拉默,他是当时颇有技术头脑的英国人之一,发明的东西甚多,其中包括水压机、抽水马桶、印钞机、造纸机和汽水机等。
此后出现了查布锁:它是朴次茅斯的一个叫查布的小五金商于1818年发明的。查布后来建立了一个防火保险箱工厂。他对锁的主要改进是加了个“探头”,如果有人企图撬锁,探头就把插销固定起来。
美国人耶尔发明的耶尔锁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使用。它是一种制栓锁,钥匙小而平,与锁槽形成联锁。它的安全性在于钥匙的形态变化无穷,实际上没有两把耶尔锁是相同的,但是有一种万用钥匙能打开许多锁,例如旅馆的钥匙就是这样。此后又出现了锁保险箱的暗码锁,如果不知道一系列数字组成的暗码就打不开这种锁。还有一种用来锁保险库的定时锁,锁里安有一两只钟,不到预定的时间打不开。
斧子的由来
最初的斧是手斧。开始的手斧是卵石,然后是略经修琢的石片(约公元前50万年),再后就是旧石器时期晚期(约公元前25万年)制工较精的燧石斧,制作方法是用石头敲打燧石,以造成锋利的刃口。人类这方面的进步,可以通过利基夫妇在坦桑尼亚的奥尔杜韦峡谷的发现进行探索——他们在那里发现了175万年以前的石器。
在近东我们发现了公元前3000年前的铜铸的斧子。为了使斧子更快,铸出后再进行反复锻打。浇铸上的一大改进是引进辅助型芯,使铸出的斧头有插斧柄的插口,这样就不至像以前那样用皮带把斧头捆在斧柄上了。
尽管近东到处都发现了斧,但看来人们并不喜欢拿它们当武器使用:苏美尔人、波斯人和亚述人都用矛和弓作武器,而希腊人和罗马人则选择了剑和矛但双斧这种华贵武器却常常用于宗教仪式;它是米诺斯人的宗教象征。据说迷宫一词,就是从双斧演化来的。人们还发现了用薄金属板制作的双斧。在特兰西瓦尼亚东部的图塔兰已发现了有插孔的黄金斧(约公元前1800~1450年)。虽然米塞纳肯斯曾执斧参战,米诺斯人也曾用斧作武器,但黄金是不适于制作武器的,何况上面又饰有花纹,因此这种斧不是用来打仗的斧。在克里特岛的马利亚宫中已发现了一柄豹头权杖和一柄灰片岩的战斧。
荷马笔下的英雄,除了《奥德赛》中的俄底修斯在游猎中使过斧以外,其他的都没有使用过斧。荷马描写道:“俄底修斯表演游猎武艺,一箭射穿了几乎是在平地上排成一条直线的双头斧的斧柄上的孔眼。确实曾有一个叫佩桑德的小亚细亚的特洛伊人使用过精制的、有长而光滑的橄榄木柄的青铜斧,但梅尼劳斯很快就制服了他。把斧子当作武器,是它不宝贵吗?喜欢使用斧这种武器的是北方的一些部落,其中包括巴克特里亚人、法兰克人、斯堪的纳维亚人和英国人等最近有一位作家提出,在11世纪时,“只有撒克逊人和斯堪的纳维亚人认为斧适合于任何一个节俭的乡下人”,尽管以后斧变得高贵起来了
⑷ “鲁班节”、“那达慕”大会和“祭祖节”的详细资料
鲁班节
简介
鲁班节是蒙古族人的传统节日,每逢农历四月初二,蒙古族人便要杀猪宰羊,搭台唱戏,并把供在中村大佛殿中的檀香木鲁班雕像迎到各村瞻仰。奉迎师祖时,游行队伍敲锣打鼓 燃放鞭炮 耍龙灯 划彩船 跳蚌壳舞,观者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欢庆鲁班节的前后三天,外出做工的蒙族工匠,必须在四月初二前赶回家乡拜师祖,如不回来过节者,将被认为是忘师欺祖之徒。
鲁班节传说
传说,最早学木工技艺的是一个名叫旃勒的蒙古族小伙子。他勤奋好学,聪明伶俐。他决心要拜木匠祖师鲁班为师,踏遍了崇山峻岭,走遍了城乡村镇,终于有一天他真的遇到了鲁班。祖师爷见这个蒙古族后生拜师虔诚,学艺非常认真,十分喜爱,就把自己的绝技传授给了他。当旃勒提前满师时,鲁班非常赏识他,特地送给他一本《木经》。师祖说:"勤学头脑明,苦练技术精。我一生的高招绝技都写在这本书上了,望你回去后,把书上的技艺传给你们的家族兄弟,让他们也象你一样成为一个高明的木匠。"旃勒立即手捧《木经》宝书,向鲁班师祖叩首谢恩。
旃勒回到云南家乡,始终没有忘记祖师爷的教导,将自己的名字改成旃"班",并广收门徒。这样代代相传,云南蒙古族人民也就普遍的掌握了木工技艺,同时也学会了泥工 石工 竹工等技术。
因为鲁班祖赐《木经》和旃班每年收徒之日都是农历四月初二,所以旃班将这一逃讪为鲁班节。每年此日旃班都要亲自讲授《木经》,并召来师的徒弟进行锯 刨 砍 钻 划线 雕花等技术大赛。他还选用最好的檀木亲手雕塑了一尊鲁班祖师爷神像,让徒子徒孙们奉拜,永远牢记鲁班的教诲和恩典。
鲁班节,是云南省通海县西城的一带蒙古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四月初二举行,为期一天。居住在这里的蒙古族人民从其他兄弟民族那里学会了建筑技术。他们修建的房屋,不仅造型别致、美观,而且经久耐用,颇受附近各族人民的称赞。为了纪念和庆祝在土木建筑方面取得的成就,他们就把农历四月初二定为鲁班节。
节日这天,外出修建的泥、木、石匠,无论路途远近都要赶回家里来欢度节日。各村寨都要杀猪宰羊,搭台唱戏。人们还把檀香木雕刻的鲁班像拾着,敲锣打鼓,游直各村寨,然后,大家汇集场上,唱歌跳舞。他们最喜欢的舞蹈叫“跳乐”。跳时,先由男青年作为先导,他们怀抱龙头四弦琴,边弹边跳,后面的人群群分成两行,有时围成圆圈有时互相穿插,队形多变,且歌且舞,场面十分活跃。
鲁班简介
鲁班,姓公输,名般。因是鲁国人,“般”和“班”同音,古时通用,故人们常称他为鲁班。
鲁班,大约生于周敬王十三年(公元前507年),卒于周贞定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44年)以后,生活在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出身于世代工匠的家庭,从小就跟随家里人参加过许多土木建筑工程劳动,逐渐掌握了生产劳动的技能,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鲁班的发明创造很多。《事物绀珠》、《物原》、《古史考》等不少古籍记载,木工使用的不少工具器械都是他创造的如曲尺(也叫矩或鲁班尺),又如墨斗、刨子、钻子,以及凿子、铲子等工具传说也都是鲁班发明的。这些木工工具的发明使当时工匠们从原始、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劳动效率成倍提高,土木工艺出现了崭新的面貌。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名师巨匠,把他尊为我国土木工匠的始祖。
那达慕
【那达慕简介】
那达慕大会是中国蒙古族人民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传统活动,也是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一种传统体育活动形式。锡林郭勒盟的那达慕最具代表性。
"慕"是蒙语的译音,意为"娱乐、游戏",以表示丰收的喜悦之情。每年农历六月初四(多在草绿花红、马壮羊肥的阳历七、八月)开始的那达慕,是草原上一年一度的传统盛会。
那达慕或以嘎查(村屯)、苏木(区乡)为单位,或以旗县为单位举行。那达慕大会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大型那达慕,摔跤选手为512名,骏马300匹左右,会期7~10天;中型那达慕,摔跤手256名,马100~150匹,会期5~7天;小型那达慕,摔跤手64名或128名,马30或50匹左右,会期3~5天。无论何种民族与宗教信仰的人,均可报名参加。
【那达慕起源】
那达慕的前身是蒙古族"祭敖包",是蒙古民族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创造和流传下来的具有独特民族色彩的竞技项目和游艺、体育项目。
"那达慕"有久远的历史。据铭刻在石崖上的《成吉思汗石文》载,那达慕起源于蒙古汗国建立初期,早在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被推举为蒙古大汗时,他为检阅自己的部队,维护和分配草场,每年7~8月间举行“大忽力革台”(大聚会),将各个部落的首领召集在一起,为表示团结友谊和祈庆丰收,都要举行那达慕。起初只举行射箭、赛马或摔跤的某一项比赛。到元、明时,射箭、赛马、摔跤比赛结合一起,成为固定形式。后来蒙古族人亦简称此三项运动为那达慕。
在元朝时,那达慕已经在蒙古草原地区广泛开展起来,并逐渐成为军事体育项目。元朝统治者规定,蒙古族男子必须具备摔跤、骑马、射箭这三项基本技能。到了清代,那达慕逐步变成了由官方定期召集的有组织、有目的的游艺活动,以苏木(相当于乡)、旗、盟为单位,半年、一年或三年举行一次。此俗沿习至今,每年蒙古族人民都举行那达慕大会。
过去时那达慕大会期间要进行大规模祭祀活动,喇嘛们要焚香点灯,念经颂佛,祈求神灵保佑,消灾消难。现在,那达慕大会的内容主要有摔跤、赛马、射箭、赛布鲁、套马、下蒙古棋等民族传统项目, 有的地方还有田径、拔河、排球、篮球等体育竞赛项目。此外,那达慕大会上还有武术、马球、骑马 、射箭、乘马斩劈、马竞走、乘马技巧运动、摩托车等精彩表演。参加马竞走的马,必须受过特殊训练, 四脚不能同时离地,只能走得快,不能跑得快。夜幕降临,草原上飘荡着悠扬激昂的马头琴声,篝火旁男女青年轻歌曼舞,人们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之中。
【那达慕三艺】
古代和近代的那达慕盛会都要进行男子"三艺"--摔跤、赛马和射箭的竞技赛。
1、摔跤
摔跤是蒙古族特别喜爱的一种体育活动,也是那达慕大会上必不可少的比赛项目。蒙古语称摔跤为"博克o巴依勒德呼",称摔跤手为"博克庆"。蒙古族的摔跤有其独特的服装、规则和方法,因此也叫蒙古式摔跤。
摔跤手要身着摔跤服"昭德格"。其坎肩多用香牛皮或鹿皮、驼皮制作,皮坎肩上有镶包,亦称泡钉,以铜或银制作,便于对方抓紧。最引人注目的是,摔跤手的皮坎肩的中央部分饰有精美的图案,图案呈龙形、鸟形、花蔓形、怪兽形,给人以古朴庄重之感,摔跤手身着的套裤用十五、六尺长的白绸子或各色绸料做成,宽大多褶,裤套前面双膝部位绣有别致的图案,呈孔雀羽形、火形、吉祥图形,底色鲜艳,图呈五彩。其足蹬马靴,腰缠一宽皮带或绸腰带,著名的摔跤手的脖子上缀有各色彩条--"江嘎",这是摔跤手在比赛时获奖的标志。
蒙古族的摔跤有其特点:按蒙古族传统习俗,摔跤运动员不受地区、体重的限制,采用淘汰制,一跤定胜负。参加比赛的摔跤手必须是2的某次乘方数,如8、16、32、64、128、256、512、1024等。比赛前先推一位族中的长者对参赛运动员进行编排和配对,蒙古长调"摔跤手歌"唱过3遍之后,摔跤手挥舞双臂、跳着鹰舞入场,向主席台行礼,顺时针旋转一圈,然后由裁判员发令,比赛双方握手致意后比赛开始。
摔跤技巧很多,可以用捉、拉、扯、推、压等十三个基本技巧演变出一百多个动作。可互捉对方肩膀,也可互相搂腰,还可以钻入对方的腋下进攻,可抓摔跤衣、腰带、裤带等。蒙古族摔跤的最大特点是不许抱腿。其规则还有不准打脸;不准突然从后背把人拉倒,触及眼睛和耳朵;不许拉头发、踢肚子或膝部以上的任何部位。
《宦海沉浮录》云:"布裤者,专诸角力,胜败以仆地为定"。摔跤选手膝盖以上任何部位着地者为负。
2、赛马
蒙古高原盛产著名的蒙古马,能跑善战,耐力及强。自古以来,蒙古人对马就有特殊的感情,蒙古人从小就在马背上长大,都以自己有一匹善跑的快马感到自豪!驯练烈马,精骑善射是蒙古族牧民的绝技,通常把是否善于驯马、赛马、射箭、摔跤作为鉴别一个优秀牧民的标准。
赛马为蒙古族男儿三技之一。参加者有时全是少年,有时不分年龄,具有广泛的群众性。赛马项目包括:1)快马赛,主要比马的速度,一般为直线赛跑,赛程一般为20、30、40公里,先达终点为胜;2)走马赛,主要是比赛马步伐的稳健与轻快;3)颠马赛,是蒙古族特有的马上竞技表演项目。
3、射箭
射箭是蒙古族传统的"男儿三技"的又一项目,也是那达慕大会最早的活动内容之一。在公元800多年以前,蒙古人分为许多不同的部落,他们的经济生活大体可分为游牧经济和狩猎经济两种。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以后,虽然狩猎经济的部落逐渐转向了游牧经济,但狩猎时期长年积累下的拉弓射箭的本领却保留了下来,以防外敌侵略和野兽袭击畜群。没有牲畜的贫苦牧民则仍依赖弓箭捕杀动物维持生活。
蒙古族射箭比赛分静射、骑射、远射三种,有25步、50步、100步之分。静射时,射手立地,待裁判发令后,放箭射向箭靶,优者为胜;骑射时,射手骑马上,在马跑动中发箭,优者为胜。比赛不分男女老少,凡参加者都自备马匹和弓箭,弓箭的样式,弓的拉力以及箭的长度和重量均不限。比赛的规则是三轮九箭,即每人每轮只许射三支箭,以中靶箭数的多少定前三名。
【那达慕意义】
今天,那达慕大会除了进行男子三项竞技外,还增加了马球、马术、田径、球类比赛、乌兰牧骑演出等新的内容,同时举行物资交流会和表彰先进。举行那达慕时,牧区方圆数百里的牧民穿起节日的盛装,骑着骏马或乘坐汽车、勒勒车络绎不绝地前来参观。那达慕大会期间帐篷林立,组织广泛的物资交流会,以促进生产。晚上还举行各种形式的文艺活动。锡林郭勒盟地区举办的那达慕已成为全民健身和群众娱乐的重要活动。
那达慕已有近八百年的历史,一直在锡林郭勒草原上流传和发展,深受各族群众的喜爱,成为了蒙古族文化传统的重要载体。那达慕上的各项活动是力与美的显现、体能和智慧的较量、速度和耐力的比拼,比较全面地展示了在草原上生活的群众的综合素质。
那达慕具有广泛群众性和娱乐性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具有广泛、深刻的文化内涵,反映了蒙古民族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发掘、抢救和保护那达慕,对中国体育史,乃至世界体育史的丰富和完善都有重要价值。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祭祖节
祭祖节介绍
十月初一,谓之“十月朝”,又称“祭祖节”。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新收时祭祀祖宗的习俗,以示孝敬、不忘本。故人们也在十月初一用黍矐祭祀祖先。十月初一祭祀祖先,有家祭,也有墓祭,南北方都是如此。今天江南的许多地区,还有十月初一祭新坟的习俗。
十月初一,也是冬天的第一天,此后气候渐渐寒冷。人们怕在冥间的祖先灵魂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时除了食物、香烛、纸钱等一般供物外,还有一种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在祭祀时,人们把冥衣焚化给祖先,叫做“送寒衣”。因此,十月初一,又称为“烧衣节”。
后来有的地方,“烧寒衣”的习俗就有了一些变迁,不再烧寒衣,而是“烧包袱”。人们把许多冥纸封在一个纸袋之中,写上收者和送者的名字以及相应称呼,这就叫“包袱”。有寒衣之名,而无寒衣之实。人们认为冥间和阳间一样,有钱就可以买到许多东西。
祭祖:分春秋两祭,民间有句话,叫“清明时节人找鬼,中元时节鬼找人”。
所以每年的清明时节时,人人为了让逝去的亲人不孤独,也让他(她)们的安息之所安全,便纷纷上坟扫墓,焚黄挂白,也就烧纸钱,挂纸钱,借以纪念先灵,证明此地安息者还有后人牵挂,旁人就不敢在坟头动土、欺负;
而至于中元时候,人们勤劳两季之后,不管什么作物的新鲜产品都要出市了,中华民族是一个孝顺的民族,有好东西自然先让先辈品尝,所以就请先辈的灵魂回来品尝鲜品,所以就有了秋祭。
关于祭祖节故事
蔡伦刚发明出纸时,买卖很好。蔡伦的嫂子慧娘就让丈夫蔡莫向蔡伦学习造纸。回来开了一家造纸厂,但蔡莫造的纸,质量不好,卖不出去,二人很着急。后来,慧娘想了一个办法,摆脱了困境。
某天的半夜,慧娘假装因急病而死。蔡莫伤心欲绝,在她的棺材前悲哀不已,他边烧纸边哭诉:“我跟弟弟学造纸,不用心,造的纸质量太差了,竟把你气病了。我要把这纸烧成灰,来解心头之恨。”他烧完了又抱来纸烧,烧了一阵之后,只听见慧娘在棺材里喊:“把门开开,我回来了。”这可把人们吓呆了,人们把棺材打开,慧娘装腔作势地唱道:“阳间钱能行四海,阴间纸在做买卖。不是丈夫把纸烧,谁肯放我回家来?”慧娘唱了很多遍说:“刚才我是鬼,现在我是人,大家不要害怕。我到了阴间,阎王就让我推磨受苦,丈夫送了钱,就有许多小鬼帮我,真是有钱能使鬼推磨。三曹官也向我要钱,我把全部的钱都送了他,他就开了地府后门,放我回来了。”蔡莫装作糊涂:“我并没有送钱给你啊?”慧娘说:“你烧的纸就是阴间的钱。”这样一说,蔡莫又抱了几捆纸,烧给他的父母。
在场的人们一听,便以为烧纸有很大的好处,都向蔡莫买纸。慧娘慷慨地送给乡亲,这事一传十,十传百,远近的乡亲都来买蔡家的纸,烧给自己死去的亲人。不到两天,积压的纸被抢购一空。慧娘“还阳”那一天正是农历十月初一,因此,后人都在十月初一祭祀祖先,上坟烧纸,以示对祖先的怀念。
十月初一,有的地方还有祭牛王的习俗。相传这一习俗起源于春秋秦国。某日,秦文公命人砍倒一棵梓树,梓树忽然化为一头牛。秦文公令人追杀。牛一下跳入水中,再也没有上来。人们就立“怒特祠”祭祀此牛神。怒特,是高大健壮、威风凛凛的公牛。这样的公牛,在人们的心目中,有着驱疫辟邪、保护牛类的功能。
【祭祖节烧包袱】“烧包袱”是祭奠祖先的主要形式。所谓“包袱”,亦作“包裹”是指孝属从阳世寄往“阴间”的邮包。过去,南纸店有卖所谓“包袱皮”,即用白纸糊一大口袋。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用木刻版,把周围印上梵文音译的《往生咒》,中间印一莲座牌位,用来写上收钱亡人的名讳,如:“已故张府君讳云山老大人”字样,既是邮包又是牌位。另一种是素包袱皮,不印任何图案,中间只贴一蓝签,写上亡人名讳即可。亦做主牌用。 关于包袱里的冥钱,种类很多。一、大烧纸,白纸,砸上四行圆钱,每行五枚;二、冥钞,这是人间有了洋钱票之后仿制的,上书“天堂银行”、“冥国银行”、“地府阴曹银行”等字样,并有沣都城的图案,多系巨额票面,背后印有佛教《往生咒》;三、假洋钱,用硬纸作心,外包银箔,压上与当时通行的银元一样的图案;四、用红色印在黄表纸上的《往生咒》,成一圆钱状,故又叫“往生钱”;五、用金银箔叠成的元宝、锞子,有的还要用线穿成串,下边缀一彩纸穗。
旧时,不拘贫富均有烧包袱的举动。是日,在祠堂或家宅正屋设供案,将包袱放于正中,前设水饺、糕点、水果等供品,烧香秉烛。全家依尊卑长幼行礼后,即可于门外焚化。焚化时,划一大圈,按坟地方向留一缺口。在圈外烧三五张纸,谓之“打发外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