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扎紧制度笼子,强化制度执行你认为成效如何
成效很不错,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推陈出新,并以让人瞩目的执行力不断发威。全面从严治党利器日渐齐全,一些新手段、新措施、新制度的运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从制定中央八项规定,到修订《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从修订出台《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到出台《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在近4年的时间里,中央出台或修订的党内法规超过50部,超过现行150多部中央党内法规的三分之一。一部部党内法规,既体现出党中央管党治党的新理念新思想新实践,也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制度保障。
2015年10月,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出台。两部党内法规重点针对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在廉洁自律和遵守纪律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将十八大以来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组织纪律以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正“四风”等实践成果上升固化为纪律条文,实现了坚持高标准与守住底线的统一。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紧紧抓住落实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严肃责任追究,先后对湖南衡阳破坏选举案、四川南充拉票贿选案等进行问责。截至今年5月底,全国共对4.5万余名党员领导干部进行了问责。实践中,各级党委、纪委还运用通报曝光、调整领导班子、组织处理、纪律处分等多种方式,创造了问责工作的新经验。
② 形成"三不腐"的机制.请问是哪三个机制
“三不腐”机制是不能腐、不敢腐、不想腐。
一方面,“三不腐”是一个有机整体,相互支撑、缺一不可,在工作中必须齐头并进,协同发力。另一方面,“三不腐”各有侧重,不敢腐是前提,要继续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加大执纪审查力度,严厉惩治腐败,形成强大震慑;
不能腐是核心,要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建设,强化监督制约,严肃纪律规矩,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不想腐是基础,要通过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宗旨意识,使领导干部增强自我净化、抵御风险的能力。
三个“不腐”,三个台阶,三个跨越,规划出以惩促治、标本兼治、逐步治本的反腐败路线图。
(2)下列哪些属于扎牢制服笼子的办法扩展阅读
党廉则政清,政清则国兴。要强化不敢腐的震慑,加大正风肃纪、严明纪律、惩治腐败力度;要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健全制度体系,把篱笆扎紧,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要增强不想腐的自觉,常补理想信念之“钙”,着力解决好“总开关”问题,从思想源头上消除贪腐之念。
加强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确保企业健康发展,是国有企业党委必须担负的政治责任。对此,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党委加强廉洁文化建设、完善企业内部监督体系、推进纪检、审计和巡视“大监督”格局建设,
不断健全国有企业“三不腐”体制机制,形成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
③ 为什么要把权利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是对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的通俗说法。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具有重要的制度意义和现实意义。
1、是构建国家治理体系的必然要求。当前,国家正在努力构建现代治理体系,治理必须先规范用权,让市场发挥调节经济的主体作用,必须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让权力规范运行。
2、监督权力运行的关键举措。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就必须有制度保证,包括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确保一切权利都有监督,确保只要用权就要公开,确保违法用权就要受到惩处。
3、是预防腐败的治本之策。构建预防和惩治腐败的制度体系,才能从根本上遏制和减少腐败行为的发生。反腐败既要治标,大力惩治腐败分子,也要治本,把各种制度建立健全,扎牢制度的笼子。
④ 管党治党和党内各项制度建设的根本依据是什么什么事
制度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保障。健全完善制度,以党章为根本遵循,本着于法周延、于事有效的原则,制定新的法规制度,完善已有的法规制度,废止不适应的法规制度,健全党内规则体系,扎紧党纪党规的笼子。
什么是“党的制度建设”?
制度治党的实质
制度治党,实质就是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管党治党。抓制度的贯彻执行,注重运用制度法规的执行力和约束力来调解党内矛盾、解决党内问题、规范党员行为。制度治党在目标指向上,重在规范外在言行举止;在方式方法上,采取刚性约束手段;在功能作用上,发挥着规范引导功效。
党的法规制度四大板块
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是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以准则、条例等中央法规为主干,由各领域各层级党内法规制度组成的具有内在逻辑的有机统一整体。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在党章之下,一般可以划分为党的组织法规制度、党的领导法规制度、党的自身建设法规制度、党的监督保障法规制度四大板块。
民主集中制是重要制度保障
民主集中制作为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法宝,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供重要制度保障,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必然以民主集中制为制度遵循。新时代全面推进从严治党,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必须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的制度规制作用,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为什么制度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保障?
铲除“四风”的必然要求
健全体制机制,更加有效整治“四风”。制度不健全、不具体,监督难、执行难是导致“四风”问题出现反复的重要因素。必须进一步完善党内民主制度、监督制度、干部人事制度、检查考核制度等,发挥制度的刚性作用,织密制度笼子,形成长效机制,从根本上铲除“四风”问题存在的土壤和条件。
制度建设具有关键性地位
目前我们党面临着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又要应对和解决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因此,全面从严治党就要解决如何实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的内在命题。
怎样扎牢制度笼子?
制度建立要于法周延、于事简便
制度设计需要通盘考虑、全局规划、科学设定,要同一系列改革的政策和措施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同步设计、同步制定、同步实施。建立和完善制度要于法周延、于事简便。于事简便,指的是制度要易用、好用,不烦琐、不深奥,简便易行。于法周延,就是要
⑤ 浸猪笼是什么意思
浸猪笼作为旧时的一种刑罚,就是把犯人放进猪笼,在开口处捆以绳索,吊起来,放到江河里淹浸,轻罪者让其头部露出水面,浸若干时候;重罪者可使之没顶,淹浸至死,通常是处刑偷情(通奸)的人。
猪笼的本意是:为方便运送猪只而制,用竹篾扎成,呈圆柱形,作网状,网口颇大,一端开口。也是古代的一种比较残酷的私刑,如果在古代一个女子在婚前(订婚)或者婚后,对她的未婚夫或丈夫不贞,并与其他的男的有染,她丈夫可以把她妻子抓去浸猪笼,就是把人放在竹子编成的笼里然后丢进水里活活淹死。
在旧社会,如果发现女子与其他男子关系不正当,或者女子背着自己的丈夫在外面与其他男人调情,就可以报给村里或者其他基层的长老会,或者非常有威望的长老,一旦被确认成为事实,男的就会被乱棒打死,女的就会被放进猪笼扔入河中淹死。
男女有不正当关系,男子也有浸猪笼一说,一样是很多影视剧中都表现。
历史
中国自秦朝开始就有严禁通奸的律例,惩罚由宫刑、杖刑至监禁不等。如汉朝董朝任济南太守时,与城阳王的女儿私通,便被判了三年牢狱。唐律通奸的男女双方,各判一年半的有期徒刑;如果当事女性有丈夫,则加半年刑期。双方不得进行私刑。
宋朝依据唐律规定,但改成“亲不告,官不理”的告诉乃论罪行,并多了可“刑可抵责十五板子”以及“妻子与别人通奸确凿,丈夫不告者不成立”的条款。元明清时期关于通奸者最常使用是打板子,如清朝法律规定,男女各打八十大板,有夫之妇与人通奸的打九十,通奸害死配偶则可判死。
但明清时代的官员对于此等案类则允许私刑,而古代社会则利用浸猪笼此类极刑来警惕其他人,以免他们干犯同等罪行。中国通奸法律有贵贱阶级与身份之别,往往下层男性与上层女性通奸方为逆罪,反之通常不论。但也有不同的法律,如秦代有丈夫通奸,妻子气愤下将其杀死可免罪的法条存在。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浸猪笼
⑥ 行势与政治考试题:请说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扎紧制度笼子,强化制度执行,你认为成效如何
成效比较明显。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依规治党与以德治党相统一,不断扎紧扎密扎牢制度的笼子。
四个伟大中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根本保证。党的十九大之后,要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胜利,解决党内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必须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把从严治党引向深入。
(6)下列哪些属于扎牢制服笼子的办法扩展阅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制度创新,始终坚持一项基本的原则,就是坚持扎根于中国社会的土壤,从中国实际出发,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我国发展的新的阶段性特征出发,既把握长期形成的历史传承,又把握走过的发展道路、积累的经验、形成的原则。
既不罔顾国情、超越阶段,也不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坚持从我国的现实条件出发来创造性前进,以促进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相适应,促进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相协调。
⑦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扎紧制度笼子,强化制度执行,有那些成效
较好。
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依规治党与以德治党相统一,不断扎紧扎密扎牢制度的笼子。
四个伟大中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根本保证。党的十九大之后,要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胜利,解决党内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必须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把从严治党引向深入。全面从严治党成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根本要求、根本路径,进而是引领伟大斗争、伟大事业、最终实现伟大梦想的着力点和落脚点。
(7)下列哪些属于扎牢制服笼子的办法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按照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总要求,强调制度的系统性。科学制定规范权力运行、预防腐败和职务犯罪的规范和制度。设计制度运行监督制约性,做到监督制约的全覆盖,不留死角,不留盲区。
制度设计要合理,从实际出发,进行科学论证。建立健全制度,既保证制度可行,又要适应现实需求,并有一定的前瞻性。另外还要根据背景、条件、形式的不断变化,不断、及时地进行修正、补充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