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贵的羽绒服和便宜的羽绒服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我们一只有一句老话说“一分价钱一分货”,所以贵的羽绒服必定是有它好的地方,差别主要在这4个方面:面辅料处理、填充物、品牌效应。
文章图片3
首先就是面料,面料决定了一件衣服几乎所有的成本,对于羽绒服来说,至少也决定了一大半的成本,一般大牌的面料不光是密度更高,还会做很多的后处理,例如:防水透湿涂层、接缝覆膜、银离子热反射、防风这类功能属性。
文章图片4
里面也会做防钻绒内胆,就相当于用了双倍的面料,在拉链上也是基本都选择YKK,YKK的拉链不管是顺滑度和耐用程度都远远高于其他小品牌,相对的价格也要贵了2-3倍左右。
文章图片5
填充物也是羽绒服的另一个重要区别,大牌的填充物首选是鹅绒,其次是鸭绒,而且含量一般也都在90%,基本不会出现羽毛,但是一般的100多的平价羽绒服基本都是选用鸭绒,在价格上就比鹅绒差了不少,在羽绒里面还会参杂一些羽毛或者是丝绵,保暖性会大大的降低。
文章图片6
但是这些体现在成本上最多也就是100-200的差别,远远到不了10倍那么夸张,所以造成价格差别最大的就是品牌效应了
『贰』 贵的羽绒服和便宜的有什么区别
当我们考虑购买羽绒服时,价格无疑是关键因素之一。然而,贵的羽绒服与便宜的羽绒服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下面我们将从材料、工艺、设计、保暖性能、耐久性及品牌因素等方面进行详细对比。
首先,材料是决定羽绒服品质的关键。贵的羽绒服通常采用高质量的白鹅绒或灰鹅绒,这种羽绒绒毛较长,保暖性能更佳。此外,高品质的面料,如高密度尼龙或涤纶,也被广泛应用于贵的羽绒服中。相比之下,便宜的羽绒服可能使用质量较低的鸭绒或鸡绒,这些绒毛较短且较细,保暖效果较差。同时,便宜的羽绒服面料可能密度较低,穿着体验也相对较差。
其次,工艺也是影响羽绒服品质的重要因素。贵的羽绒服在制作工艺方面更为精湛,包括缝制、充绒、防漏绒等环节。这些细节处理可以确保羽绒服更加保暖、耐用,不易漏绒。而便宜的羽绒服在制作工艺上可能较为简单,导致使用寿命较短,保暖性能也较差。
在设计方面,贵的羽绒服通常更加注重时尚和优雅,能够满足不同人的审美需求。而便宜的羽绒服则可能更加注重实用性和成本,设计上相对简单。然而,无论贵的还是便宜的羽绒服,其设计应符合人体工程学,确保穿着舒适。
保暖性能是衡量羽绒服质量的重要指标。贵的羽绒服由于材料和工艺的差异,通常具有更好的保暖性能。高质量的羽绒和精湛的制作工艺可以有效地保持体温,抵御寒冷天气。而便宜的羽绒服可能在保暖性能上有所欠缺,无法提供足够的保暖效果。
耐久性是衡量羽绒服使用寿命的重要标准。贵的羽绒服通常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由于其使用的材料和工艺更加精湛,不容易磨损和损坏。而便宜的羽绒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出现漏绒、掉毛等问题,使用寿命较短。
品牌因素也是影响羽绒服价格的一个重要因素。知名品牌的羽绒服通常价格较高,但品质和设计更有保障。而一些无牌或杂牌的羽绒服价格可能较低,但在材料、工艺等方面可能存在隐患。
综上所述,贵的羽绒服和便宜的羽绒服在材料、工艺、设计、保暖性能、耐久性和品牌因素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如果你追求高品质的生活和舒适度,选择贵的羽绒服可能更加合适。但如果你预算有限或对保暖性能要求不高,也可以选择价格相对较低的羽绒服。
『叁』 为什么白鹅绒服比白鸭绒服贵
想必大家在购买衣物的时候都有遇到白鹅绒服比白鸭绒服贵的情况,而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就保暖性来讲,在羽绒服的充绒量和面料一致的情况下,白鹅绒的保暖性肯定要比白鸭绒的保暖性要更好!这是因为白鹅绒的绒朵,比白鸭绒的绒朵相对要大,蓬松度更好,容纳空气量更多,所以保暖性更强!
鹅绒一般比鸭绒贵多少:
鹅绒羽绒服和鸭绒羽绒服都是市面上常会见到的,而就目前市面上的售价来看白鸭绒羽绒服两三百元左右就能买得到了,而优质的白鹅绒羽绒服,动辄大几百,甚至高达数千元!而之所以这样是因为白鹅绒是相对更稀缺的羽绒材质,物以稀为贵,本身材质就要占优势的白鹅绒羽绒服,就显得更昂贵啦。
白鸭绒的羽绒服和白鹅绒的羽绒服哪个好:
看个人的喜好。
看自己的需求吧,如果追求性价比的话白鸭绒的羽绒服更适合大家购买。而追求高品质的还是建议大家买白鹅绒。白鹅绒绒朵大,鹅绒朵比鸭绒朵饱满,一般鹅的生长周期在100天左右,而鸭仅为40天,所以鹅绒的成熟度比鸭绒高,舒适度高;白鹅比白鸭绒蓬松度高,鹅毛绒的羽枝上平均分布着较小的菱节,鸭毛绒上的菱节较大,且集中在小羽枝的末端,所以鹅绒可以产生较大的空间,固定空气量更多,蓬松度更优,保暖性更强。大家可以上市面上看一下1500G鸭绒极限温度较多-29度。而1500G鹅绒极限温度较少-40度;在回弹性上鹅毛有较好的弯曲度,比鸭毛更细更柔,弹性更好,回弹性更强,更舒服柔软。
『肆』 怎么都是羽绒服一个价格高一个价格低的会相差那么多呢
1、填充物
[1]羽绒服中的填充物,最常见的是鹅绒和鸭绒,这两种按颜色分,又可分为白绒和灰绒。在市面上的羽绒服按照价格来看,排序为:白鹅绒>灰鹅绒>白鸭绒>灰鸭绒。可能受到售价排序的影响,很多人因此就认为这些绒在质量上也是这样排序,其实不然。通过对羽绒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际体验,笔者觉得颜色与羽绒服质量的好坏没有太大的关系,鹅绒和鸭绒的保暖性、蓬松度等相差不大。
至于为什么白色的绒会贵一些,我觉得主要原因是因为白色的绒比灰色的好看,不管在浅色还是深色的面料里面都不透色;而灰色的绒比较挑,只能放在深色面料中。考虑到白色颜色浅,适宜面料范围更广。第二点原因:白绒的纤维构造原因。其纤维组织相对而言较细、软、长、纤维长使其蓬松度更好,更容易保暖。
通常来说体型更大、更成熟的禽类,绒毛的质量更好,这么说来鹅的绒毛会好一些。但鹅绒和鸭绒的生产过程是一样的,两者在质量、蓬松度、保暖性上差得并不多。而鹅绒比鸭绒贵最重要的原因,笔者认为是鹅绒的产量远远低于鸭绒——鹅绒一年只能产一季,鸭绒最多一年可以产三季。
2、羽绒
羽绒服里面包含绒毛和羽毛。
绒毛是长在鹅鸭等水鸟的脖子到胸腹之间不含羽梗的毛,由于这个部位的毛经常浸在水中,所以不仅具有一定的防水性,而且它的保暖抗寒能力也是全身毛中最好的。另外,因为这部位的绒毛没有羽梗,非常柔软,纤维长而蓬松度高,折合体积较小,是制作羽绒服最上乘的材料。
羽绒服里的羽毛,是指除了上面所说的绒毛之外全身上其他部位的毛,一般是呈片状的,中间有羽梗。羽毛的保暖度较有限,没有绒毛好。
3、含绒量
含绒量是指这件衣服里填充的绒毛所占所有填充物的比例是多少。比如购买了一件羽绒服,填充物是90%的白鸭绒以及10%的白羽毛,就表明这件衣服的含绒量达到了90%,是一件较高规格的羽绒服。
而当你决定购买一件羽绒服的时候,也一定要先看看衣领上系着的产品标签,含绒量低于50%的你就要注意了,它已然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
4、充绒量
大家千万要注意,充绒量这个东西和含绒量是不一样的,含绒量算的是百分比,而充绒量就是充进去的实际羽+绒的含量克数,它和衣服的大小、长短、款式等因素有关。
笔者刚买进的羽绒服充绒量号称二两,也就是100克。有些朋友在选购羽绒服的时候喜欢买充绒量大的,觉得这样厚实会更暖和,但你一定不要小看含绒量,因为绒本身的保暖作用非常大,80%的含绒量就比75%的暖一些。
5、蓬松度
蓬松度是国际上度量羽绒保暖程度的重要指标,指的是在一定条件下每一盎司(30克)羽绒所占体积立方英寸的数值。比如说,一盎司的羽绒所占的空间为600立方英寸则称该羽绒的蓬松度为600。一般而言,肥美、成熟的禽类,其羽绒的蓬松度高,相反,小的禽类蓬松度较低。
但蓬松度到底有什么用呢?有种说法是,充绒量和含绒量代表了绒的“量”, 而蓬松度则决定了绒的“质”。在充绒量相当的情况下,蓬数越高,保暖功能越好。由于蓬松度越高,羽绒所包含的隔热空气就越多,隔热性能因此也就越好。
一般价格的羽绒服,蓬松度大约在450—500之间,价格稍高的羽绒服,蓬松度可以达到600—900。
从国际上较好的羽绒服(很多都是针对户外运动来设计的)型号来看,篷数高的羽绒服充绒量一般都不高,这样的规格一般作为内胆中间层,在户外运动的话方便压缩携带。而户外运动中作为外穿保暖的,通常充绒量高、篷数较低,在650-750之间。
但如果是用于我们平时日常穿的话,笔者认为篷数在450-500就够用了,对保暖作用更大的充绒量需要高一些。
挑选门道
通过上面对基本概念的分享,接下来将和大家讲一下挑选羽绒服的门道。
1、闻一下羽绒服的味道,如果发现刺鼻或者有异味的就直接忽略掉。曾有人解释说鹅绒比鸭绒贵的原因在于鹅绒无味,而鸭绒有味。但就如我前面已经提及过的,鸭绒[2]和鹅绒加工处理的方式是一样的,有味道的绒(不管是鹅绒还是鸭绒)都属于不合格产品,千万不能买。
2、要看一下羽绒服的标牌上标明的各项基本信息是否齐全,主要是含绒量、充绒量、绒毛种类和生产厂家基本信息,但一般没有包含蓬松度的信息,这点你可以直接咨询导购员。
3、仔细摸一摸羽绒服的内层,如果你觉得刺刺的,就是说明这件衣服里羽毛的含量较高(具体原因请看上文关于“羽绒”的概念),质量应该不会很好。如果你摸上去不扎手不刺,则说明那这件衣服的含绒量相对比较高,保暖性较好。
4、接下来你可以将看中的几件羽绒服放在一起,使用同样的力度分别按住衣服的表层,回弹时间越快的羽绒服质量越好(表明蓬松度高)。而对于充绒量相同的羽绒服,体积越大(即羽绒服越蓬松)的品质越好。
5、最后就是用力拍一拍羽绒服,如果有绒毛或者粉尘出现,就说明这件羽绒服的布料它的防绒性很差或者是缝合的针眼太大,这样的羽绒服会越穿越薄,防水性和透气性也不会太好,对于这种就不建议购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