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裤子的制图方法
裤子的制图方法
裤的主要测量部位有裤长、腰围、臀围、上裆长单件裁剪的方法主要有 5种。
①比例法:即胸度法或臀度法,上衣以人体胸围为基础,下装以人体臀围为基础,对其他部位尺寸根据胸围或臀围进行比例分配。
②原型法:又称基型法,依测量人体的尺寸为基准,绘制模具式衣片原型,然后在原型基础上按款式特点作局部调整,再进行裁剪。
③定寸法:用文字或图形将各部位裁剪所需数据全部标出,然后按标出的尺寸裁剪。
④短寸法:对人体各部位尽可能进行测量,然后按取得的数据进行裁剪。
⑤立体法:在人体模型或人体上直接塑造服装款式,并做好各种标记,是将设计造型和裁剪融为一体的方法,缝制前还需复原为平面,作必要的修正或复制成样板,常用于裁剪某些立体感强,造型难度高,衣料柔软,具悬垂特性的女式时装。
(1)裤子为什么有省道扩展阅读:
裤子制板的第一步是取直角画平行的五道线,即接腰线、臀围线、横裆线、裤膝线和裤口线,这五条线确定了裤子各部位尺寸的位置。
第二步是半臀围再加半臀围的1/3,裤子的前片为1/2半臀围减1cm,后片为1/2半臀围加1cm,前后裆宽相加为半臀围的1/3。画好这几条直线即确定了裤子前片、后片和裆宽的肥度。将裆宽分成四等份,3/4为后片裆宽,1/4为前片裆宽,经过通分,约分之后,前片裆宽为半臀围的1/12,后片裆宽为半臀围的1/4。
第三步是两边要平衡,在前、后裆宽的划分点上,在前、后片各了1/2处画前、后垂直中线,在垂直中线各1/2处画裤口至膝围线,这样就保持了裤管左右的平衡。
第四步是注意裆部偏,裆部由于要进行归拔,所以侧缝两边要与膝围线画圆顺。不能两边一致,若一致则没有拔裆份了,省道是为调节腰围与臀围的差数而确定的,腰围小,省道则大;腰围大,省道则小。缝制成裤之后,一般体型前片是腰围1/4减1cm,后片加1cm。
关于缝份和窝边份,前后片侧缝、下裆缝、小裆缝、接腰缝和腰头为1cm,兜口处为1.5cm,后裆缝上边放2cm,下部为1cm,裤口窝边一般为3~4cm。
裤子制板图,也就是裤子的结构原理图,因为使用这种方法有好多不便之处,所以在实际制板时大都使用前、后裤片相摞的方法。
摞制的方法是先制定好裤子前片,然后在前片的基础上制定后裤片。
㈡ 高腰裤省道处理的时候为何在腰口处省量减小
既然是高腰裤,那肯定要已经到了。肚子以上的地方那个地方的话,本来就是要大一点,所以他肯定要赶小一点。
㈢ 为什么裤子上会出现短短的线
估计你所说的短线应该是有弹力的面料,其中的氨纶丝断了后露出面料的表面,应该是白白的有点弹性的小短线。
㈣ 服装制版裤子腰围为什么要加省量
你要先弄明白省道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合体和造型。正常体型的腰围和臀围是不一样大的,吞药之差会使裤片产生多余的量。为了使裤子能穿着不往下掉,一般会作几种处理,使用松紧带,加褶或者加省道。塑形方面比如紧身牛仔裤,省道加得对可以让腰臀曲线更好看
㈤ 裤子怎样分辨男女
从腰部,裆深,裤腿形状可以区分裤子的男女。
女性骨盆宽而深,臀部有明显突起,腰细跨大,在裤子的前片和后片,都有省道,并且一般后片的省道比前片的长。男裤在后片有较短的省道,前片往往是褶。
女裤的裤裆要比男裤深,也就是从裆到腰线的垂直距离,女裤要更大一些。
还有就是裤腿。男裤的裤腿大多是直筒造型,而女士有小脚裤、锥形裤等的变化。
㈥ 为什么裤子的后片在裤腰下面3-4公分处都会有一道裁剪缝(牛仔裤基本都是这样)
那是捏的省,如果所有的省不捏的话,你就穿桶状的衣服,不止牛仔裤这样,所有的裤子基本上都有,除了一些极个别的
㈦ 做过缝纫的进
可以后面没有省道的.但是要用别的方式代替.
1.腰头加宽,改抽橡筋
2.省道转移,改成腰头约克(同牛仔裤类型).
如果单单把臀围和腰围做道需要尺寸会出现如下问题:
1.由于腰囤差过大,侧缝弧度过弯.穿着时侧缝不直是股出来的.
2.后片侧缝弧度过大,前片侧缝直.造成前后片长短不一弧度不同难以缝合.
3.如果为了前后长短弧度相同,必定要增大前片减小后片.导致侧缝不居中,往后移动.
3.由于人体不是平面的,臀部是立体后凸的.如果没有省,裤子臀部只能做到横向的大小,做不到纵向的.有弹力的面料还好点但是臀部肯定有压迫感,如果是没有弹力的面料穿了肯定很难受.
㈧ 服装设计中的省道线有哪些有什么作用
通常有肩省,胸省,腰省,衣服三种省道都常常用到,裤子一般就只是腰省.其作用主要是使衣服更好的帖服于身体(让平面的布匹变得更加立体),能更好的体现出女性的身体线条特征. 希望能帮到你.
㈨ 裤子后面有一道一道的是怎么回事
坐久了 布叠在一起 久而久之 就有印了
㈩ 为什么服装结构图中省道有1cm有2.5cm是根据什么
如果是上衣是根据胸围和腰围差值的大小决定的,比如两者差距越大省越大,相反就越小,这样可以做到收腰的效果,同时省尖出突出的量可以满足胸部的合身。一般一公分的省用于裤子,2.5的用于上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