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雷霆战将》为何会被人民日报点名批评剧情有多雷人
因为这部剧中出现了有严重违历史真相的画面。比如八路军作为极为艰苦的作战条件被“精致”得无以言表。独立团的团部竟然设在了欧式装潢的大别墅里,演员们不仅脸打高光,连头发丝都弄得一丝不乱,发胶抹得油光锃亮,苍蝇飞上去都脚底打滑,女护士一袭连衣裙、白色漂亮的高跟鞋,英姿飒爽俨然如同哪里找来的模特队,师长郭勋魁在战场上抽雪茄、喝咖啡。这种明显不符合历史的服道化让那些在抗日战场浴血奋战过的八路军老兵和前辈情何以堪呢?
Ⅱ 在视频中出现老式八路军服装会有法律上的问题吗
不会。
红军改编后,换穿与国民革命军一样的军服,颜色:八路军多为黄绿色,理论上,除无军衔、无“符号”胸章、包括朱德、彭德怀在内的绝大多数军官均无大礼服和毛呢料制服(也有叶挺、林彪等例外)外,八路军、新四军军服服装与国军中央军和除东北军外的其他部队完全相同。
早期少部分得到国军后勤供给的部队为仿德国灰色,后来军服均为根据地土法生产,山东、河北制成时通常为黄绿色,穿着后逐渐褪成黄灰或灰白色。
陕北制成时多为灰色,穿着后逐渐褪成草绿色。
新四军位于江浙,条件较好,一般为较稳定的蓝灰色(现代影视作品中通常以德国灰色作为两支军队的标准色调)。
Ⅲ 历史上八路军的军装是什么颜色的
八路军总部、3个主力师部队的军服颜色有灰、绿、黄、蓝等多种。
八路军总部和晋冀鲁豫军区部队的军服为灰色。
陕甘宁边区部队的军服分灰、蓝两种。晋察冀军区部队1938年的夏服为草绿色,冬服为灰色,以后统一为土黄色。
抗战前期,120师的军服为灰色,1940年后,由于在敌占区买不到硫化青染料,但能从槐树籽等植物中提取出黄色染料,从那时起军服改为黄色。
山东军区1943年夏服为绿色,冬服为土黄色。新四军为灰色。
军服用料以粗布(土布)为主,其次为细布(洋布),此外尚有呢、毛、皮等做军服材料。1943年后,陕甘宁边区部队军服用料较前统一,单衣为“半洋布”,衬衣为“纯洋布”,冬衣为“纯土布”。晋察冀军区部队的军服多用细布材料,样式、颜色也较好。
冀中根据地由于开展“打狗”运动,部队曾以狗皮材料制作冬服。
八路军总部与120师的冬服,除用粗、细布作面料外,1944年还曾以皮革为材料制发皮短衣。
Ⅳ 八路军军服什么颜色新四军衣服颜色是否也一样
颜色不一定,灰的,黄的,绿的都有,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后换发国民革命军服装。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全面抗战开始。由于形势的急剧变化,国民党对两党合作抗日的态度转向积极。中共中央应国民党邀请,派周恩来、朱德和中革军委副总参谋长叶剑英等,飞赴南京参加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召开的国防会议,并就红军改编等问题继续同国民党谈判。8月15日,国民党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表示了“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的决心,并下达总动员令。于是,两党最终就红军改编问题达成了协议。
8月22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式宣布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委任了正副总指挥。8月25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的命令,将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改为八路军总指挥部,任命朱德为总指挥、彭德怀为副总指挥,叶剑英为参谋长、左权为副参谋长。中革军委总政治部改为八路军政治部,任弼时为主任、邓小平为副主任。同时任命了各师的领导干部。当日,朱德、彭德怀等高级将领发表通电,宣布就职,宣告部队已改编完毕。
9月11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按全国陆海空军战斗序列,将八路军改称第十八集团军,八路军总部改称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部,简称“集总”。朱德改任总司令,彭德怀改任副总司令。9月14日,朱德、彭德怀发布八路军改为第十八集团军的通令。但此后仍沿称八路军的番号,其指挥机关仍简称总部。
1938年初,在南方坚持了三年游击战争的红军游击队,集中到皖南与皖东,整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军长叶挺,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张云逸,政治部主任袁国平。新四军全军共辖四个支队。
红军纳入国民革命军序列后,部队编制、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服装、标志基本都与国民党军队相同。
改换军服后,八路军、新四军都佩戴“青天白日”帽徽,八路军佩戴“八路”二字的长方形臂章,新四军佩戴“新四军”或“N4A”的臂章。臂章的标准尺寸为8.5厘米×6.5厘米,白底蓝字。军服主要品种有军帽、军衣、军裤、军大衣、标志符号等。军帽为直筒圆顶加围式,分单帽和棉帽。直筒式帽墙,平面圆帽顶,带弧形帽檐和帽围,帽围两端靠两粒小纽扣结合在一起,冬季帽围可以放下,起到护脖、护耳的作用。军上衣为立翻领、对襟单排五粒扣、四个明贴袋,分夏服和冬服。不分大小号码,长度一律“二尺五”。军裤,干部为西式裤,士兵为改良中式裤。军大衣为翻领、双排扣、两个暗袋(军官大衣有袋盖,士兵大衣无袋盖)、后开衩(军官大衣长开衩,士兵大衣短开衩)。军服颜色,八路军多为土黄色,新四军多为灰色。当时一名八路军正规部队的士兵的装具应包括八路军军帽、军衣、鞋、绑腿、子弹带、手榴弹包、腰带和棉被,一般都是两双鞋。附属的装备还有干粮袋、碗袋。
Ⅳ 被人民日报批的《雷霆战将》下架了,该片中存在哪些不合理
《雷霆战将》号称为《亮剑3之雷霆战将》,说实话曾觉得是在用《亮剑》的名气,《亮剑》作为国产抗战剧的佳作,无论是人物形象还是场景还原都尊重历史,然后才出现好的热评,也被奉为抗战剧的白月光,而《雷霆战将》一播出就收到了四面八方 的吐槽,人民日报更是批评别把偶像剧套路用在抗日题材上。此剧不合理处颇多,首先人物形象上,其次场景上,历史还原度低,最后剧情结构。
8年的抗日战争时期,我国国民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战争剧的主要作用就是用艺术的手法去还原当时的情况,让后辈们勿忘国耻。开始的时候抗日雷剧已极其夸张的手法出现,受到了大量的批评,有所收敛,近期又有卷土重来的气势,以前是神化,现在开始偶像化,也是让人无语。
最后剧情上,炮弹纷飞,还慢慢悠悠喝着咖啡,雪茄也不离手,在战场上的表现也很夸张,指挥战斗全靠吼,也是让人分分钟想弃剧。
确实现在年轻观众的眼球不好抓,但也绝不是为迎合而去乱改变,这样只会影响年轻人对那段历史的了解,得不偿失。
Ⅵ 新四军和八路军服装的区别
1、军徽不同
八路军的有“八路”“十八集团军”“18GA”几种,新四军则为“新四军”或“N4A”等。
2、军服颜色不同
八路军军装色调极其混乱,骨干部队为继承自中央红军的草木灰色,早期少部分得到国军后勤供给的部队为仿德国灰色,后来军服均为根据地土法生产,山东、河北制成时通常为黄绿色,穿着后逐渐褪成黄灰或灰白色。陕北制成时多为灰色,穿着后逐渐褪成草绿色。
新四军位于江浙,条件较好,一般为较稳定的蓝灰色。
3、军帽帽徽不同
新四军:早期八路军、新四军都完全佩戴“青天白日”帽徽,1940年,由于发生了皖南事变,引起新四军全军极大愤怒,新四军残部和重建后的新四军基本不再使用此帽徽。
八路军:由于1940年后兵员大幅扩充,远远超过3个师的协议规模,加上国共合作时好时坏,无法获得国统区工业部门才能提供的青天白日珐琅帽徽,越来越多的官兵军帽上没有青天白日帽徽而是仅有两粒仿德国山地帽式纽扣。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八路军
Ⅶ 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的服装和称谓
理论上,除无军衔、无“符号”胸章、包括朱德、彭德怀在内的绝大多数军官均无大礼服和毛呢料制服(也有叶挺、林彪等例外)外,八路军、新四军军服服装与国军中央军和除东北军外的其他部队完全相同。但实际上,八路军军装色调极其混乱,骨干部队为继承自中央红军的草木灰色,早期少部分得到国军后勤供给的部队为仿德国灰色,后来军服均为根据地土法生产,山东、河北制成时通常为黄绿色,穿着后逐渐褪成黄灰或灰白色。陕北制成时多为灰色,穿着后逐渐褪成草绿色。新四军位于江浙,条件较好,一般为较稳定的蓝灰色(现代影视作品中通常以德国灰色作为两支军队的标准色调)。除极个别外事军官获授军衔外,两支军队均只有臂章标明自己的军级番号,并将姓名和部别写在上衣左胸内布片上(不同于其他国军和汪军,八路军的布片朝内,外观不可见),俗称“符号”。
早期八路军、新四军都完全佩戴“青天白日”帽徽,且1937年更换帽徽(原红军纯红五星布制帽徽)时,由于戴上了昔日“敌人”的象征,两支军队均发生过士兵抵制甚至因此逃离部队的事件。帽徽是按照国共合作协议,由南京(重庆)方面提供的。1940年,由于发生了皖南事变,引起新四军全军极大愤怒,新四军残部和重建后的新四军基本不再使用此帽徽。与之不同,八路军由于1940年后兵员大幅扩充,远远超过3个师的协议规模,加上国共合作时好时坏,无法获得国统区工业部门才能提供的青天白日珐琅帽徽,越来越多的官兵军帽上没有青天白日帽徽而是仅有两粒仿德国山地帽式纽扣,这并非“以扣代徽”,也非政治原因所致。事实上,1940年后的八路军军人是否佩戴帽徽相当自由,无任何规定或推荐,亦不纳入班兵风纪考评,有的军人将青天白日帽徽一直戴到国共破裂的1948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共官方一般不提“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称谓,民间仍以长期习惯称谓“八路军”称呼该部队,得到中共的默认。在宣传资料及影视作品中,多以八路军、新四军等部队代表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的形象。
Ⅷ 刚刚上映的《雷霆战将》为何被人民日报点名批评
雷霆战将这部剧在没有上映的时候就引起了网友的吐槽,很多人觉得作为一部抗战剧,尤其是打着亮剑旗号的抗战剧,拍成了这个样子是对战争的一种侮辱,而也确实是这样的,雷霆战将刚刚上映就被人民日报点名批评,现在已经下架了,之所以它能够被人民日报批评,我认为是出于以下三个原因。三、八路军住别墅等极不考究的场景更是引起了民愤。
在这部剧里为了更好的去还原偶像剧的感觉,甚至给八路军安排上了别墅,在富丽堂皇的房子里,看着穿着干净利索的八路军,难免会让我们产生一种悲哀的感觉,我们的先烈用鲜血给予我们现在和平的生活,不是让我们去扭曲他们的。
总而言之,我认为雷霆战将这种剧是不应该存在的,即使以前的抗日神剧已经足够过分,具有一定的误导问题,雷霆战将更是变本加厉,如果任由这样的去去误导下一代人的价值观,那么,我们国家的精神力量也会受到一定的冲击。
Ⅸ 《雷霆战将》发长文回应差评,这部剧到底有多“雷”
抗战剧《雷霆战将》播出没几天就被迫下线了,这部剧让观众吐槽的体无完肤,已经步入了抗日神剧的序列。制片方发长文回应质疑,不过在观众看来如同跳梁小丑,越解释越遭黑。这部剧中有很多雷人的场面,没有最雷只有更雷。
1,服装和造型雷人,完全不符时代背景
国军少将师长在在打仗的时候,居然在战壕里面抽雪茄,真不知道编剧咋想的,难道抽雪茄是为了耍酷?这简直就是儿戏,打仗的时候抽雪茄真的是太不应景了。
《雷霆战将》这部剧雷点还有很多,只可惜后面的看不到了。抗战剧应该以尊重历史为原则,要不然就是在亵渎先烈。抗战的胜利来之不易,那是用成千上万人的牺牲换来的,任何抗战片都不应该扭曲它的真实情况。
(以上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