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裙子都是各个年龄阶段女人必备的,哪些“裙子”该穿,哪些不该穿
不管在什么年纪,有魅力的女人,都能够做到勤于收拾自己。不论是对于自己的外貌,还是对于自己内在的修养,她都可以做到自律和克己。一个女人并不一定要美艳动人,但至少应该让人看着觉得舒心,觉得干净。
在任何的裙子样式中,碎花裙属于每一年都很风靡的时尚服装,但并非是全部碎花图案设计方案的裙子都合适中年女人挑选。中年女人在选择碎花裙子时,大家裙子的颜色及其纹路不能过于轻挑花里胡哨,不然不但会泄露大家身型上的不够,还会继续使我们全部人看上去很显老。
这一款乳白色碎花裙色调较浅,与此同时黄色及其蓝紫色的印花图片颜色过艳,中年女人穿上以后,会给人一种生硬的不和谐觉得。
的这一款黄色碎花裙就显著合适很多,黄色的碎花裙颜色色度略低,对比度较高,可以当然衬托出中年女人面部皮肤颜色的嫩白光泽度。整个黄色碎花裙在裙的身上设计方案有乳白色的小碎花图案,造型设计精美细致又温婉别具一格。那样的碎花裙,中年女人穿上以后,会给人一种眼前一亮的穿衣服清爽艺术美,温婉恬静。
㈡ 戏衣裙子怎么做
找度娘要教程吧。估计是有难度的。
㈢ 制作一步裙的步骤
1、选好自己喜欢的布用粉笔画好样,接着用剪刀裁剪下来。
㈣ 怎样设计制作漂亮的裙子
设计本身就融入了不同人的思维 而漂亮与否也是由人说了算 所以你应该自己就对此有一个概念 有的人说漂亮也一定会有人说不漂亮 这都是相对的 重要的是你自己要有一个把握 我们的想法未必就是正确的 因此设计制作最好还是自力更生
㈤ 怎样设计一件衣服
一 原型的立体裁剪
(一)原型是最基本的也是最简单的纸样,是一切款式的基础。立体裁剪原型是衣身立体裁剪的基础。操作步骤如下:
1 将确定好前中心线、胸围线和基准线布料覆于人台上与人台上的同名线条符合,在前中心和B.P点处用大头针固定在人台上。
2 将胸围线以下多余的量推到B.P点下面,形成腰省量并用大头针固定腰省,同时确定侧缝线的位置并固定。
3 将胸围线以上的余量推向肩部,在领口处需打剪口,以消除领口处的牵扯力,根据领围、肩部、袖窿的基础线在布料上作出点影线。
4 后片的操作方法与前片相同。
(二)原型宽放量的设计:主要有两种方法:
1 推移法:在操作之前在胸宽处推出一定的松量,并用大头针临时固定。
2 放置法:在立体裁剪完成之后,直接在侧缝处加放松量。
3 衣身的修正:由于立体裁剪的技术难度角度较大,裁剪部位较难保证精确,因此,对于左右对称服装常常只作出右衣身,而左衣身则根据右衣身进行裁剪,因此衣身的修正是必不可少的;
(1)将布样从人台上取下,置于平台上,用熨斗熨平;
(2)用打样尺重新描顺领窝、袖窿弧线以及侧缝、肩缝等;
(3)检查相关部位是否合理,在依据右衣身剪裁左衣身;
(4)将左右衣身用手针连接起来并重新固定在人台上,各相关部位如口袋、纽扣均按实样裁剪并置于相应的部位,以检查服装的整体造型是否完善。
二 立体裁剪中省的运用
在原型的立体裁剪中我们可以看到衣身的造型呈现出两中基本状态:宽松式与合体式。宽松式表现为面料与人体是一种离体状态,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而合体式则是面料与人体的符合,呈现出贴体状态,这种贴体状态的产生关键就在于省的运用。
1 省的概念与意义
省是服装制作中对余量部分的一种处理形式,省的产生源自于将二维的布料置于三维的人体上,由于人体的凹凸起伏、围度的落差比、宽松度的大小以及适体程度的到低,决定了面料在人体的许多部位呈现出松散状态,将这些松散量以一种集约式的形式处理便形成了省的概念,省的产生使服装造型由传统的平面造型走向了真正意义上的立体造型。
2 省的转移及其运用
省的转移是省道技术运用的拓展,使适体装的设计走向多样化,立体裁剪中省道转移的原理实际上遵循的就是凸点射线的原理,即以凸点为中心进行的省道移位,例如围绕胸高点的设计可以引发出无数条省道,除了最基本的胸腰省以外,肩省、袖窿省、领口省、前中心省、腋下省等,都是围绕着突点部位即胸高点对余缺处部位进行的处理形式——省的表现形式,此外,肩胛省、臀腰省、肘省等,都可以遵循上述原理结合设计进行省道转移。
3 几种省形的立体裁剪操作
(1)腰省——这是省形中最基本的一种形式,将全部余量转至胸点下方。
(2)肩省+前中心省——这是将全部余量分成两部分分别转移推移到设计的位置,这与平面结构中所讲的省的分解与转移是同一概念。
(3)人字省——省形表现为人字形,故由此冠名。人字省不同于以上省形的对称特点,它表现为不对称,同时还表现为子母省的特点,这类的省还包括Y形、T形等。
4 立体裁剪中省与分割
分割是继省的之后的又一种裁剪技巧,当两个省都指向胸高点时,我们可以将这两省连接起来,形成一条分割线,这就是平面结构中所讲的连省成缝的结构形式,分割的技巧使用使合体服装在结构设计上又增加了一种表现手段,同时也使服装设计语言更加丰富。
(1) 纵向分割——将肩省与胸腰省结合起来形成一条纵向分割线,如经典的公主线。除此之外,领口省与腰省、袖窿省与腰省等都是纵向分割。
(2) 横向分割——主要体现为一种水平或近似水平的分割线,如将袖窿省与前中心省连接形成横向分割,将肩胛省转移至袖窿处,连接两省形成后片的水平分割。
(3) 斜向分割——界于水平与垂直之间的分割形式,且是一种不对称的分割,如将右衣身的肩省与左衣身的侧缝省连接,形成贯穿衣身的斜向分割线。
(4) 直线分割与曲线分割——在服装结分割设计中其成型后的线形主要表现为直线分割与曲线分割两种基本形式,其余皆是在此基础上的变体。直线分割是分割的基本表现形式,而曲线分割是对分割设计的丰富,但应注意的是曲度越大,工艺难度也就越大。
(5) 操作要求——无论是哪种方法哪种形式,它们的操作方法是一致的。首先,在人台上确定分割部位,并用表示线标识出来,然后按照立体裁剪原型的操作方法与步骤分片完成。
三 立体裁剪中的抽褶艺术
抽褶是服装设计中运用较多的设计语言,它使服装显得更有内涵、更生动活泼,尤其是在少女装的设计中,抽褶是主要运用的一种表现形式。褶分为规律褶和自由褶两种基本形式。
1 规律褶——主要体现为褶与褶之间表现为一种规律性,如褶的大小、间隔、长短是相同或相似的。规律褶表现的是一种成熟与端庄,活泼之中不失稳重的风格。
2 自由褶——与规律褶相反,自由褶表现了一种随意性,在褶的大小、间隔等方面都表现出了一种随意的感觉,体现了活泼大方、怡然自得、无拘无束的服装风格。
3 操作要求——由于立体裁剪不同与平面裁剪能够很精确地计算出用料的多少,所以在布料的裁剪上首先应留有充分的余量,再根据需要来设定褶量的大小,并用笔做上记号。
㈥ 如何自己制作睡裙
儿童睡裙所需材料:对于3至6岁儿童的睡裙,布料1.4米,松紧带宽0.5厘米、长54厘米。
儿童睡裙布料裁剪:布料左右对折,再上下对折,然后放上纸样,如图,裁剪出裙子布料2片(裙子前、后片),袖子布料2片(左、右袖子)。剩余的布料用来裁剪装饰布3片,宽度6.5厘米,长度分别为30厘米、38厘米、45厘米。
儿童睡裙制作步骤:
1)分别把三条装饰布的其中一边做三折锁边处理,缝份0.5厘米。
2)锁边后的三条装饰布从距离裙子前片顶部15厘米处,依次往上缝合固定在裙子前片上。
3)裙子前、后片的顶部三折缝合,形成松紧带的穿孔通道。
4)用Z字针迹对裙子前、后片的下摆进行锁边缝。
5)对袖子布料的袖口做三折锁边缝,缝份0.5厘米。袖窿也三折,缝制成能穿松紧带的孔道
6)把松紧带剪成2根13厘米和2根14厘米的短松紧带。
7)2根13厘米的松紧带分别穿入裙子前后片顶部,缝合固定。2根14厘米的松紧带则穿入左右袖窿,缝合固定。
8)把2片裙子和2片袖子围在一起,珠针固定后缝合。
9)裙子沿着肩线对折,缝合两侧。
10)修剪毛边,把裙子下摆内折0.5厘米,再内折3厘米,缝合一圈,完成这条儿童睡裙的制作。
㈦ 裁短裙有公式吗 我的腰围是68厘米 想裁一个45度裙摆的裙子
1,各结构部位的尺寸标准要准确、清晰、和谐、统一。 2,图中线条的粗、细、曲直。重直相交必须呈90度角,曲直相交要吻合、顺畅,曲曲相交要圆顺,吻合不出“茬口”。 3,各种制图数据,对衣料的缩水量、缝制工艺的缩水量,省、褶、裥安排的扩放量都要打足。 4,经、纬、斜、条、格、光方向要标明确,标清楚。 5,主、辅件、零部件要齐全、合理。 6,净样变毛样的缝份、贴边等放量要准确,符合工艺规定。 7,图样和成衣实物样的缩比,要按照1:400,1:500,1:600````````比例绘制,并标明图样比例。 8,整个图样、图纸要正确、规范、清晰、干净、美观。 9,制图尺寸单位一律用国家法定尺寸单位:CM(厘米),当然了有的厂也有用英寸的。 10,制图的术语、符号要统一、标准。
互联网会议PPT资料大全
技术大会 产品经理大会 网络营销大会 交互体验大会
一、裙子纸样设计的依据 服装纸样设计的依据是人体的生理结构和运动机能,对于裙子纸样的设计同样遵循这一规律。裙子是覆盖人体下身的服装,因此分析人体腰围线以下的体型特征是裙子纸样设计的基础。 女性人体腰围线以下的体型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臀围线以上腰围细,臀围粗,总体近似呈圆台体,前有腹凸,后有臀凸,且腹凸的位置高于臀凸的位置,见图5—1。这一部分的运动状态主要是腰部的运动状态,见表5-1。 2.在臀围线以下主要是下肢结构,围度逐渐减小,应该更多考虑运动状态。这一部分的运动状态包括臀部运动和人体行走的尺度,见表5-2和表5-3。 表5-2 腰部变化尺度 单位:CM
运动姿势 动作 腰围增加量 裙子纸样作用点 正常直立姿势 45°前屈 1.1 腰围加放量 正常直立姿势 90°前屈 1.8 腰围加放量 坐 着 正 坐 1.5~1.6 腰围加放量 坐 着 90°前屈 2.7~2.9 腰围加放量 表5-2 臀部变化尺度 单位:CM
运动姿势 动作 腰围增加量 裙子纸样作用点 正常直立姿势 45°前屈 0.6 腰围加放量 正常直立姿势 90°前屈 1.3 腰围加放量 坐 着 正 坐 2.6~2.9 腰围加放量
坐 着 90°前屈 3.5~4.0 腰围加放量 表5-3 人体行走尺度 单位:CM 动 作 距 离 两 膝 围 度 裙子纸样作用点 行 走 65~73 82~112 裙摆松度 登 高 20~40 98~128 裙摆松度 裙子纸样设计主要是从几个方面来符合这一体型特征的。 1.因为腰臀围度存在差异,所以比较合体的裙子纸样必须设计省。 2.腰围和臀围之间的体型近似圆台体而且腹凸和臀凸不是一个凸点,是一个范围,这些特征决定裙子省位的设计相对上衣而言比较灵活,可以在腰围线上相对平行移动。臀凸的突起范围小于腹凸的突起范围,因此前片裙省相对于后片裙省更灵活。 3.裙子腰围和臀围必须设计加放量必须满足人体腰部和臀部运动的需要。
4.人体行走尺度是裙摆大小设计的依据。 二、裙子的分类 裙子的种类繁多,款式各异,长短不一。但是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种分类方法: 1.按裙子廓型的变化分类:紧身裙、A型裙、斜裙、半圆裙和整圆裙。 2.按裙子的长短分类:超短裙、短裙、及膝裙、中长裙和长裙。 在以上变化的基础之上再加以分割、收褶、腰位以及裙摆形状的变化就可以设计各种各样的裙子,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要。 三、规格设计 1.腰围:在表5-1中可以查到腰围变化的范围是0~3CM,从服装压力舒适性的角度考虑,人体在腰围尺寸缩小2CM时不会感到不舒服,另外由于女性穿着裙子时一般不会束皮带,基于这两点考虑裙子腰围加放量比较小,在0~2CM之间。如果面料是弹性面料,加放量可以取零。 2.臀围:臀围变化的范围是0~4CM,对于一般面料而言臀围加放量的最小值为4CM,弹性面料加放量可以取得小一些,但一般不会小于臀围,弹性很大的针织面料除外。臀围加放量的设计与裙子的款式有关,紧身裙的加放量在4~6,A型裙的加放量为6~8CM,其他裙型的加放量在8CM以上。弹性面料可适当减少。 3.长度:裙子长度的设计主要决定于款式。长度设计可以参考表5-4。 4.裙摆围:裙摆围度的大小与款式和裙长有关,当裙摆小于正常行走的尺度时可以考虑采用其他的方法增强裙子的功能性,例如紧身裙在裙长超过40CM时一般会设计开衩或褶裥,不然行走会受到影响。 表5-4 裙子长度设计参考表 单位:CM
种类 参考公式 超短裙 0.3*身高-常数 短 裙 0.4*身高-常数 及膝裙 0.4*身高 中长裙 0.5*身高-常数 长 裙 0.5*身高+常数 第二节 裙子廓型变化规律 裙子廓型的设计是服装整体外观造型的设计,对于裙子而言可以看作是服装局部外观造型设计,主要是H型和A型两种造型。H型的裙子纸样为长方形,A
型裙子的纸样为圆型或扇型。下面分别介绍各种廓型裙子的纸样设计,从中我们可以得到裙子廓型变化的规律和裙子纸样设计的一些规律。 一、紧身裙 紧身裙是比较合体的裙子,包括西服裙、一步裙等,紧身裙的特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在腰部和臀部比较合体,二是裙摆围度较小。它的结构基本上是在原型裙子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功能上的设计,为穿脱方便在裙子的上端设计拉链,为行走方便裙子下摆设计开衩或褶。图5-2是紧身裙的纸样设计图。 二、半紧身裙 半紧身群裙也称A型裙。与紧身裙相比,A型裙裙摆围度增大,臀围增加。A型裙的纸样设计可以直接作图,也可以利用原型裙合并省道下摆展开的方法。这里先利用原型变化A型裙,以得出A型裙变化的规律,见图5-3。通过观察其结构可以发现是腰围线弯曲程度增大,引起下摆围度的变化,而不是单纯的裙摆围度和臀围的增加。 二、半紧身裙 半紧身群裙也称A型裙。与紧身裙相比,A型裙裙摆围度增大,臀围增加。A型裙的纸样设计可以直接作图,也可以利用原型裙合并省道下摆展开的方法。这里先利用原型变化A型裙,以得出A型裙变化的规律,见图5-3。通过观察其结构可以发现是腰围线弯曲程度增大,引起下摆围度的变化,而不是单纯的裙摆围度和臀围的增加。 二、半紧身裙 半紧身群裙也称A型裙。与紧身裙相比,A型裙裙摆围度增大,臀围增加。A型裙的纸样设计可以直接作图,也可以利用原型裙合并省道下摆展开的方法。这里先利用原型变化A型裙,以得出A型裙变化的规律,见图5-3。通过观察其结构可以发现是腰围线弯曲程度增大,引起下摆围度的变化,而不是单纯的裙摆围度和臀围的增加。 图5-4是不利用原型画A型裙的方法,与紧身裙作图比较可以发现侧缝起翘量增加,从而引起腰围弯曲程度增加,进一步导致臀围和裙摆围度的增加。 三、斜裙 斜裙是腰围弯曲程度进一步增加,臀围增大,裙摆围度增大,这时裙子体现的造型只是腰部合体,其他部位则是比较宽松飘逸的风格,因为在臀部不合体,因此为适合人体而弯曲的侧缝线可以转化为直线。可以利用原型加宽摆量,将原型的两个省道合并转移至下摆,同时将侧缝改成直线。见图5-5。 四、半圆裙和整圆裙
半圆裙是指裙摆围度正好是整圆的一半,整圆裙则是裙摆围度恰好是一个整圆,整圆裙是裙子整体结构设计的极限。这两种款式的裙子臀围加放更多,裙摆更大,充分体现了裙子飘逸的风格,在这种情况下省道的作用消失,侧逢为直线,而腰围的弯曲程度更大。 半圆裙和整圆裙可以利用原型合并省道得到,具体方法是将两个省道合并裙摆展开得到斜裙,然后将斜裙的裙摆均匀展开,直到半圆裙的每个裙片是1/8圆,整圆裙的每个裙片是1/4圆,最后将侧逢线修顺为直线。这种方法从理论上比较容易理解,但是作图比较烦琐,我们在理解上可以参照上述的作图方法来理解,实际作图时一般采用直接作图的方法。图5-6是半圆裙和整圆裙的纸样设计图。在设计半圆裙和整圆裙的纸样时,我们经常利用面料的一个角,即圆心角度为90º,如果设腰围尺寸为W,腰围圆周半径为R,则半圆裙的腰围半径R=W/π,整圆裙的腰围半径为R=W/2π。在实际操作时,为运算简单,半圆裙的经验公式可以取R=W/3-1,整圆裙的腰围半径的经验公式为R=W/6-0.5。在图5-6中半圆裙是1/2片,整圆裙是1/4片。另外在设计这两种裙型的纸样时,涉及到了45º斜丝面料的运用,斜丝面料长度很容易拉长,为了保证裙摆处于同一水平位置,在斜丝方向上裙长适当减少2-4CM。 整圆裙 半圆裙 通过观察分析上述几种不同廓型裙子的纸样设计方法,可以得到一些廓型裙子纸样设计的基本规律。 一、随着裙摆由紧身转化为宽松,腰口线逐渐由直线变为曲线,腰口线弯曲程度越大,裙摆越宽松,即腰口线是制约廓型裙裙摆的关键因素。 二、省道的设计。省道的设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省的位置和省量的大小。通过观察可以发现省道位置设计比较灵活,一般如果1/4片设计两个省道,可以将1/4片的腰口线三等分,如果1/4片设计一个省道,1/4片两等分,长度不会超过腰长的2/3。省量的大小与裙子的合体程度及人体的体型有关,一般来讲,单片裙子纸样中一个省量不会超过3.5CM。越合体的裙子省量越大。 侧缝线在合体裙子的纸样设计中起到收省的作用,当裙子在臀部逐渐变得宽松时,收省的作用消失,侧缝由曲线变为直线。
㈧ 省的定义
省是颡道(颡道sǎngdào)的简写(发音为sǎng,经常被学生误读成shěng),英文为dart。专指为适合人体或造型需要,服装技术中通过捏进和折叠面料边缘,让面料形成隆起或者凹进的特殊立体效果的结构设计。
省道即颡道,发音为sǎngdào。就是把布捏进一个量,形成凸起或者凹进的立体效果。 (1)钉子省:即钉子颡(dīng zi sǎng),颡形类似钉子形状,颡上部较平行,下部成尖形。这种颡道常用于表达肩部和胸部等复杂形态的曲面,如肩颡,袖肘颡等。
(2)锥形省:即锥形颡(zhuī xíng sǎng),颡形类似于锥形,是从衣片边缘向内收进的长三角形状。常用于制作圆锥形曲面,如腰颡、腋下颡、袖肘颡等。
(3)橄榄省:即橄榄颡(gǎn lǎn sǎng),也叫柳叶颡、菱形颡,颡道两端尖、中间宽,因其形似橄榄、柳叶或菱角而得名。这种颡通常应用在人体的凹凸相互转换的部位,如上装或连衣裙的腰颡。
(4)弧形省:即弧形颡(hú xíng sǎng),这种颡道的形态不是常见的直线形态,而是弧形,颡道从上部至下部都均匀变小这是一种装饰性与功能性兼备的颡道,这类颡常用在极度合体的服装设计中,如文胸等内衣类。
(5)开花省:即开花颡(kāi huā sǎng),一端为尖形,另一端为非固定形,或两端都是非固定的平头的颡道称之为开花颡,是一种装饰性与功能性兼备的颡道。 (1)肩省:即肩颡(jiān sǎng),颡根设在肩缝部位的颡道,常作钉子形,且左右两侧形状相同。分为前肩颡和后肩颡,前肩颡是作出胸部隆起状态及收去前中线处需要撇去的浮起余量;后肩颡是作出背部隆起的状态。
(2)领省:即领颡(lǐng sǎng),颡根设在领窝部位的颡道,常作钉子形。作用是作出胸部和背部的隆起状态,用于连衣领的结构设计,有隐蔽的优点,常代替肩颡。
(3)袖窿省:即袖窿颡(xiùlóngsǎng),颡根设在袖窿部位的颡道,常作成锥形。分为前袖窿颡和后袖窿颡,前袖窿颡是作出胸部隆起的状态;后袖窿颡是作出背部隆起的状态。
(4)侧缝省:即侧缝颡(cè fèng sǎng),颡根设在侧缝部位的颡缝,常作成锥形。主要使用于前衣身,作用是作出胸部隆起的状态。
(5)腰省:即腰颡(yāo sǎng),颡根设在腰部的颡道,常作成锥形或钉子形,上下连体类可以作柳叶形。作用是使服装卡腰呈现和再塑人体曲线美。
(6)肋下省:即肋下颡(lèi xià sǎng),颡根设在肋下部位的颡道。作用是使服装卡腰呈现人体曲线美。
(7)肚省:即肚颡(dù sǎng),前衣身腹部的颡道。作用是为符合腹部凸起的状态。
(8)肘省:即肘颡(zhǒu sǎng),袖子肘部的颡道,作用是适当形成肘部的凸起和袖型的弯曲。
(9)胸省:即胸颡(xiōng sǎng),侧缝颡、前肩颡等部位的颡,作用都是起到胸部隆起的作用,因此统称为胸颡。 在服装市场多样化的进程中,服装设计领域和服装样板技术领域也迅速发展变化。寻求设计领域中的线条设计和样板领域中的省道隐藏技术的契合,是适应服装市场多样化进程的重要方式。
服装款式千变万化,最终还要受到人体的局限,服装是以人体为基础进行造型的,通常被人们称为是“人的第二层皮肤”。服装设计在满足实用功能的基础上应密切结合人体的形态特征。线条是服装契合人体的主要表现手段之一,在服装的形态美构成中有着非凡的创造力和表现力;而省道是服装结构设计中的一个首要环节,也是服装造型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把服装中的省道隐藏到服装的线条当中是本文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服装中的线条包括造型线、装饰线和结构线。造型线主要是指廓形的塑造线条,是服装零部件廓形及外轮廓造型的主要手段,如我们常说的V字领、圆领、方领等,还有服装外轮廓中常提到的A型、H形、X形、O形等,都是局部及整体廓形线塑造的说法。装饰线则在服装中起着装饰和美化服装的作用,不影响服装的结构和造型,包括褶皱装饰线条、分割装饰线条、服装中的图案线条等等。在设计过程中,巧妙改变装饰线的长度、粗细、浓淡等比例关系,将产生出丰富多彩的构成形态。结构线是服装塑形的主要手段,有时候同时也起着装饰服装的作用,结构线的微妙变化会给服装带来完全不同的塑形结果,主要包括省道线、分割线、褶皱线等。
在服装结构设计中,要使服装裁剪合身贴体,体现完美的体形就必须处理好服装中的结构线。在服装的线条设计中,造型线可以从视觉的错觉上改变人体的缺陷,装饰线可以让服装在人体着装后更加丰富多彩,结构线可以塑造挺拔优美的身姿。 (1)衣身基本省道的凸点射线。
服装中的省道是指为了符合人体的凹凸起伏而采取的收取多余量的方法,是一项从平面到立体的技术。省道在女装中应用比较普遍,故以下以女装为例。在衣身的结构中,省道无论怎样改变位置,省的指向都是乳凸点,如果按照凸点结构线的作用范围,只要省尖的指向固定,可以引出无数条结构线,这就是所谓的省道凸点射线原理。根据这个原理我们就可以实现省道的隐藏变化了。
(2)衣身基型省道的变化。
一是省道变化的方法。服装的款式丰富多变,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省道的变化,要实现省道的变化,就要掌握其方法。省道变化的方法主要有旋转法、剪开折叠法、移动法。旋转法是以乳凸点为中心,旋转直至省量隐藏。剪开折叠法是从收省的地方朝乳凸点剪开,然后折叠腰省,这样剪开的地方就会张开,从而获得省道量。移动法与旋转法不同,它不转动基本形,只是以乳凸点为中心,将侧缝前后差移入侧缝处事先设定的位置。这种方法简单方便,但它只能用于同一侧位置的省道隐藏。
二是省道变化的应用。如果把省道的变化应用到服装当中就可以产生款式的多种变化,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省道位置的变化,即通过省道变化的三种方法来实现省道位置的隐藏;省道的分散,即省道可以由一个分散成若干个;省道的合并,即把若干个省道合并成一个或者是两个。省道的合并主要是用来加大省量、实现装饰的效果,较多地运用于褶皱服装当中,当然,在很多时候为了加强褶皱的装饰效果,也往往通过剪开、展开的方式加大褶皱量。 省道与线条的关系在服装中表现为以下两种形式:一是线条与省道分离;二是线条与省道结合。前者主要针对轮廓线和装饰线而言;后者则主要针对结构线而言。显而易见,本文研究的是第二种形式。
(1)省道与结构分割线的关系。服装中的分割线主要有纵向分割、横向分割、斜向分割、直线分割及曲线分割等等。纵向分割线有经典的将肩省与胸腰省结合起来的公主线省、领口省与腰省的连接等。横向分割线主要体现为一种水平或近似水平的分割线,有将袖窿省与前中心省连接形成,将肩胛省隐藏至袖窿处、连接两省形成后片的水平分割线等。
斜向分割线是界于水平与垂直之间的分割形式,且是一种不对称的分割线。无论是哪一种分割线,我们都可以根据分割线的特点和人体的凹凸起伏把省道隐藏在其中。
(2)省道与褶皱线的关系。抽褶是服装设计中运用较多的设计语言,它使服装显得更有内涵、更生动活泼,尤其是在女装的设计中,抽褶是主要运用的一种表现形式。省道和褶皱的关系主要表现形式为:省道隐藏在规律褶皱中,省道隐藏在自由褶皱中。规律褶的大小、间隔、长短是相同或相似的,故在省道隐藏的过程中,可以把省量均匀地隐藏到褶皱线条中。
自由褶与规律褶相反,在褶的大小、间隔、长短等方面都表现出了一种随意的感觉,所以,省道的量在这类线条中也表现得相对随意一些。 服装省道技术虽然在服装样板领域中也曾经出现过,但其方式、方法都比较陈旧,已不能满足服装领域的新要求。同时在服装专业教材和服装专业资料中也没有系统的介绍,只是在小章节中穿插。而当今服装市场中线条的设计也往往和样板相脱离,虽然起到了一定的装饰效果,却没有和塑形结合起来,这就更加需要新的技术与之相匹配。省道技术是服装样板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实现服装塑形的重要手段。国内同类技术也只是停留在单纯的服装线条设计和单纯的省道技术设计的阶段上,很少有把省道隐藏到线条当中去,即使有也只是线条和单个省道的结合,如中国传统的旗袍,往往是以两个胸省来塑造东方女性的胸部造型。如果我们设计旗袍用两种面料,在两种面料的拼接处,把胸省、腰省都隐藏到当中,这样既丰富了旗袍的款式特点,又同时塑造了女性胸部、腰部、臀部的曲线特点。
因此,在省道技术的基础上研究线条设计的美观性,使两者结合起来,既达到了服装的塑形效果又有了线条的装饰效果。掌握省道隐藏技术是服装样板师进行自由设计的前提和基础,而只有把艺术形式和板形设计相结合的省道隐藏技术才可以使服装样板师的专业技术得到出人意料的发挥。根据服装中线条设计的特点和省道设计的特征,线条与省道隐藏技术结合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线条的设计要根据省道位置变化
线条设计是服装设计中最常用的一种设计手段,如果抛开省道的原理,不考虑服装的塑形,线条可以不受约束地任意设计,但如果要把线条和省道隐藏技术结合在一起的话,线条就不是单纯的线条设计了,而是把服装中的装饰线条和省道线吻合在同一条线上,也就是合二为一,把省量放在线条中隐藏起来。这就要求线条在设计的过程中要根据省道的位置来变化了。首先,线条不能距离省道太远,否则就无法把线条和省道拉近进行隐藏处理;其次,省尖点不能刚好在所设计的线条上,这样省道的量就无法放到线条中去;再次,线条一定要从一侧穿越省道的另一侧,相反两者将互相脱离,出现各顾各的现象。
(二)省道要适当加以改变
省道是服装尤其是女装达到塑形效果的重要工艺手段,所以,省道的形状、大小、长短直接影响着服装的最终着装是否合体。省道的长短在以往的板形设计中相对来说是比较固定的,但在线条和省道隐藏技术结合中,省道要根据线条的设计做适当的调整。如根据需要把省道拉长或者缩短,这样有利于省道量的转移,或者根据线条和省道的实际穿插关系,适当地把少量省尖省略。
(三)线条和省道的设计不能超出特定的板形线
胸围线、腰围线、臀围线是人体曲线在服装样板上最直接的反映,省道隐藏技术也不能脱离这三条线去设计,所以,在线条和省道隐藏技术的结合中一定要注意处理和三围线的关系。线条和省道的结合要符合人体的体形特征,尤其是三维线的位置,省道在拉长的过程中不能超出胸围线和臀围线的极限;而腰围线是服装纵向省道量最大的地方,所以,省道也要根据线条设计的要求把这个最大量上升或下降。
(四)线条和省道的结合要遵循一定的装饰效果
服装设计中线条的设计很多时候都是以装饰的目的出现的,而在笔者所研究的线条和省道隐藏技术结合中线条要受到省道设计一定的制约,但这并不排斥理想的线条设计在省道隐藏过程中也要具备一定的装饰性,如通过趣味性可以把一定的图案效果加以合理改变,符号、卡通图案等都可以放在这项技术的线条设计当中。
(五)多个省道在线条中的隐藏
以女装中的连身裙为例,在做省道的转移时需要先做一个母板,在这个母板中,应先把线条设计好,在这个过程中线条的走向要根据实际情况,不能超出一定的板形线,适当地延长省尖、舍取省量等等,然后,根据辅助线的位置把腰省、胸省的量祛除,最后,把各个部位连成整体的裁片制作成衣。
总之,随着服装市场的多样性变化,线条与省道的结合运用已成为服装行业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运用该项技术来辅助服装的塑造是服装样板师必须掌握的新技术。我们相信,线条与省道隐藏技术将为服装样板师的技术创新提供一定的帮助,对服装行业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