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明字五行属什么
姓名,记录着宗族血统的烙印,凝聚着父母对孩子的深情厚义,隐喻着不同的理想追求和目标;姓名,传承了人的情、意、志;姓名,蕴含了人的精、气、神。人的姓名不只是一个人体符号,而且对人的情绪、智力、婚恋、未能得逞、健康等各方面有着一定的影响.给孩子起名,只要掌握一些要领和方法,还是自己起为好,因为只有你们最了解自己的孩子,也只有你们知道自己的期望是什么。再者,取名有一些限制,比如说家族中已有人用的名字不能用,但外人不知道哪个字你的家族已有人用过,另一方面,古语有言曰:"名字父母所取,肤发父母所赐,故为人子,应怀感恩之心。",虽然现在我们一般不说这个了,但做为父母的我们,孩子的名字还是自己起更加有意义:
一,长辈给孩子起名的期望范围有以下几种:
1.父母期望孩子做有道德的人
心灵美比外形俊美更重要,父母亲往往懂得这个道理。很多汉字都包含道德规范要求在里面,如蔼、仁、容、德、轩、贤、良、伦、正、清、义、诚、直、道。但这并不意味着随随便便拉过来一个字配上姓就成为好名字,父母必须要考虑到姓与名如何匹配的问题。
2.期望孩子学识渊博,博学多才
做为父母,也当然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业出色,最好有受到大学教育并且衣食无忧,工作稳定。所以他们可能会对这些代表聪明、睿智、天赋的美词感兴趣如:颖、灵、睿、锐、哲、慧、敦、迪、明、晓、显、悉、晰、维、学、思、悟、析、文、书、勤等。
3.期望孩子身体健康、姿容俊美
如果你是一个父亲或母亲,你会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得身体健康、外表俊秀。下面这些字就意味着健康与漂亮如:俊、威、英、健、壮、焕、挺、帅、秀、伟、武、雄、巍、松、柏、山、石、婵、娟、姣、妯、婷、姿、媚、婉、丽、妩、美、倩、兰等。
4.期望孩子生活富足、事业有成
追名逐利是人类一种天性,父母给孩子命名时也会体现出这点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碰到很多人有这种名字。名字里含以下字可寄予这种希望:达、耀、兴、荣、华、旺、盈、丰、余、昌、盛等。
5.期望孩子生活富足,平平安安
有的家长希望孩子一辈子风平浪静,平平淡淡过一生。平淡自然不是平庸或者平凡。有的家长会选择一些最平常的字去表达他们的心如乎、安、静、顺、通、坦、泰、然、宁、定、和、康等。
6.期望孩子自立自强、功成名就
许多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以后能自立自强、辛勤工作、坚韧不拔、意志顽强,所以他们以喜欢用一些阳刚之气十足的名字如毅、独、刚、强、衡、韧、恒、坚、力、决、定、立、主、志、意、自等给孩子起名,虽然也有家长给女孩起这样的名字,但基本上这些名字是男孩的专利。
利用十二属相给孩子命名也是中国文化的一种。十二属相性格各异,姿态不同,非常有趣。因为中国人是非常讲究属相之说的,关于属相或本命年等不再赘述,只谈一下怎样按照
孩子的属相因时制宜地给他们起个好名字。
二.给孩子起名字要注意的原则:
1、音韵的灵动力:名字念起来会产生声音的磁场,好的名字悦耳,不佳的名字会形成干扰,不少艺术家或作家都会另外取一个名字或另取字号,如:张大千(原名张员)。好名字不仅会令人印象深刻,自己也能认同。
2、避免谐音: 父母若打算自己帮宝宝取名字,要注意名字念起来是否有不雅的谐音,以免日后徒生困扰。如:吴理茂、曾豪孝、雨玲(雨淋)、尉琮(喂虫)。最好是名字取好后,多念几遍,看看听起来是否流畅。
3、注意字义: 父母若想为孩子取名字,必须先了解字的意义,因为有些字并不常见,或者换了旁侧的部首,却意义不佳,所以最好在取名字前,查阅康熙字典确定字义。
4、八字: 有些是参考宝宝的八字来帮宝宝取名,即利用八字来了解宝宝的先天命格,如:是否阴阳协调、五行均等,再借着取名来调和、改善宝宝的运势。帮宝宝命名可以依照
八字命盘、再参考格局、笔画,最后找出合适的字义。比如由八字得知宝宝个性任性刁蛮,建议可用,如:理、德、修、维,来修饰孩子的个性。
5、生肖: 不少父母在取名字时,常会因生肖来选择字,如:龙年时男生常取名为龙。或者某些生肖,适合用某些字,如:蛇喜欢待在小洞,蛇年出生的宝宝,可以选择:哲、启、善、唯等字。
6、单名: 一般而言,单名好记且响亮,但是就单名欠缺地格、外格,除非命格好者,否则不适合使用,或者可再取字或号作为辅助,如:孙文,字中山;李白,字太白。
7、笔画的八十一灵动: 可分别算出五格(天格、地格、人格、外格、总格)的八十一灵动,并观察其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总格24、25、29、31、32、33、35(这样的笔画数格
局很不错,但人生有较多波澜重叠)37、39、41、45、47、48(这样的笔画数是不错的格局,有这样笔画数的人,大都能克服困难,开创格局。)
8、三才五格: 五格是由姓名的笔画中算得,五格的笔画可算出相应的五行,接着即可了解五格及五行间相生相克与吉凶关系,取名字时,最重要在于五行是否协调,再者才是笔
画好不好。三才是指天格、人格、地格间的组合并系。取名字时可参考康熙字典的字义和笔画,因为有些字必须以偏旁部首来算,才能得到正确的笔画。
三,基本要领:
1,以父姓加固定的字派(有的家谱规定必须使用)加一个有特定意义的字;
2,以孩子父母的姓加上一个有特定意义的字,组成三个字的姓名;
3,以孩子父姓加上一个有特定意义的字,组成单名(容易造成重名);
4,以孩子父母的姓加上两个有特定意义的字,组成四个字的名。
四,“有特定意义的字”可以是:
1,孩子出生的季节,如春天出生的用“春”字,秋天出生的用“秋”字;
2,孩子出生的日子,如国庆日出生的用“国庆”“建国”“建华”;
3,孩子出生的时晨,如早晨出生的用“晓光”“晨光”;
4,孩子出生的地点:如“京生”“津生”“沪生”“渝生”;
5,父母对孩子的期望:男孩用“健、英、伟”,女孩用“慧、娟、淑”等。
五,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1,尽量不用多数人都使用的常用字,以避免重名;
2,尽量不用多数人容易念错的生辟字,以避免难认;
3,尽量不用笔画繁多和字形不正的字,以避免难写;
4,尽可能使用好听的褒意诣音,不用不顺耳的贬意诣音;
5,尽可能使用多音调,即三个字避免同一声调,念起来响亮有起伏感;
6,在父母的姓字上多下功夫,或拆其字形,或用其字音,但要慎用叠音。
六.二十四属相起名字技巧:
鼠 众所周知,在人们心目中并不是一个非常好的属相,但它的机智、灵活、聪明、幽默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按照五行说法,属“鼠”的人最好选择带有“艹”或“亻”这些偏
旁的字才好,因为这些字可以很好地保护它。下面的名字就是符合这点的好名字,如:宝宇、安宏、合月、求实、保仓、茵云、佳宇、宙军、仲盈、伏泽、宗英、谷容、慰荣、健
茜、围莲。
牛 牛被认为是一种诚实、朴素、自尊、积极、任劳任怨的好动物。牛需要人们的衷心爱护和喜欢照料,并且牛离不开水。所以属牛的人,名字最好是有,以“忄”和“氵”为偏旁
部首的字。像下列名字就很好。例如:恒清、怀济、润慷、悟源、海情、渭慨、愉涛、慢洁、浔忱、恰澜、潜惟、抒沛等。
虎 虎被认为是强壮的、勇猛的、独立自主的,但美中不足是带有一种傲气。人们都知道“一山不容二虎”或是“深山出猛虎”这句话。所以属虎的人他的名字中最好带有“山”字
,如:岚岭、嵩凌、岩峰、巍然、岸清、崎辉、峙轩、嶂仪、天峦等名字都不错。
兔 兔在人们心目中是柔顺、善良、聪明、活泼的象征。给属相为兔的孩命子名最好名中要有“月”字,如:钦育、育英、育华、鹏飞、鹏展、知鹏、朝辉、朝霞、明辉、辰朝、昭
明、欣明、朋泰、泽朋、云朋、愉媛、愉美、月清、月祺、胜览、胜彩等。
龙 龙被认为是所有动物中最尊贵、最有能量的动物,它代表着财富和权威。带有“氵”字旁的字是最受欢迎的。如:深、澜、江、池、潮、萍、沛、潜、鸿、汉等。
蛇 蛇喜欢在草丛里出来进去,所以属蛇的孩子最好给起带“艹”字头的名字。如:蔼霖、芬迪、芸生、叶萱、燕敏、茂伟、芫倩、荣俊、葆华、慕伦等。
马 马被认为是一种心胸开阔、友秋相处、勇于拼搏、前途远大的动物。马喜欢吃草和谷物,所以可以用带“艹”和“禾”的字给孩子命名如:英、艺、芸、穗、颖、秋、茂、荣、
穆等。
羊 同样,羊也以平和、耐心、善良、温顺为世人称道,草是羊的命根子,天下似乎还没有不吃禾苗的羊。所以命名时这些字是好的。如:科、秦、莲、英、芝、芹等。
猴 猴年出生的人似乎看起来活泼好动,富有创造力,并且其中有不少人喜欢侃侃而谈。猴子喜欢在树上跳来跳去,寻找食物,所以给属猴的孩子应该以“木”字旁的字命名。如:
福林、稳权、望棣、朴平、松涛、枫玲、桦珍、极岩、海棠、振荣、柄昆等。
鸡 属鸡给人以热心、好客、生活有规律的好印象,虽然个别鸡属“大嗓门”之列。鸡喜欢吃米或豆子,所以命名它们也必不可少。如:登、精、粹、鼓、迷等。
狗 狗是一种忠诚的动物,它与人关系良好,所以命名时,记得用带“人”字旁的字。如:华、仁、伦、俊、仿、伟、伯、任、仕、健。
猪 猪被认为是柔顺、踏实、真诚、执着的,虽然有时也许会有点儿自私。猪年出生的人要记着跟“艹”或“土”打交道,所以这些字很适合。如:埔茵、垦殷、增盛、佳兰、培文
、鸿基、庄连、桂春等。
七,具体建议:
1,买本相关的书,了解一些命名数理和生辰八字五行相生相克的知识。
2,如果凭想象实在想不出理想的字,不妨查查字典。
3,现在给孩子取名,最好是用四个字的名,即父母两人的姓加上两个字:
如男孩用“夫子”“健夫”,女孩用“慧子”“纯子”等,四个字的
名不易重名,别具一格,好处多多,将逐步流行。
4,一般来说,男孩取名用字应含阳钢之气:如“英”“强”;女孩取名用字应含贤淑之意:如“慧”“娟”。而有时男女反用则孩子长大后各方面都比较优秀。
总而言之,取名的总体原则是:好听、易记、画简、雅致、义深。
下面是很多好听的男孩女孩的名字,说不定其中就有适合你们孩子的名字:
一些好听的女孩名字范例:
雅静(优雅文静)
梦洁(一个梦幻般的女孩,心地善良,纯洁)
梦璐(如梦幻般的女孩,璐,谐音露,露字为日月结合的灵之美.智慧且不夸张)
惠茜(贤惠,茜只是名字好听)
漫妮(生活浪漫,妮是对女孩的称呼,没什么意义)
语嫣 (嫣:美好鲜艳 )
桑榆(出自唐?王勃《滕王阁序》:“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倩雪(即前雪,也就是雪天出生的可爱公主啦)
香怡(香气怡人)
灵芸(在古代,有一个叫薛灵芸的少女,长得容华绝世,貌赛貂禅,他被当时的皇帝曹丕看中,欲召她进宫做宠妃,愿您的女儿也象她一样美丽,双手灵巧)
倩雪(即前雪,也就是雪天出生的可爱公主啦)
玉珍(象玉一般美丽,珍珠一样令人喜爱)
茹雪(茹,谐音如;全名意思是想雪一般纯洁,善良)
正梅(为人正直,能承受各种打击)
美琳(美丽,善良,活泼)
欢馨(快乐,与家人生活得非常温馨)
优璇(优,各个方面都很优秀;璇,像美玉一样美丽,受人欢迎)
雨嘉(雨,纯洁;嘉,优秀)
娅楠(娅,谐音雅,文雅;楠只是名字好听)
明美(明白事理,长得标志美丽,有着花容月貌)
可馨(一个美丽的可人儿。能与家人生活得非常温馨)
惠茜(贤惠,茜只是名字好听)
漫妮(生活浪漫,妮是对女孩的称呼,没什么意义)
香茹(香,死后留香百世,茹,没什么大意义)
月婵(比貂禅还漂亮美丽,比月光还温柔)
嫦曦(像嫦娥一样有着绝世美丽容貌,像晨曦一样朝气蓬勃,有精神)
静香(文静,象明朝时期的香妃一样美丽,文雅,贞烈)
梦洁(一个梦幻般的女孩,心地善良,纯洁)
凌薇(气势、朝气都凌人,薇,祝她将来成为一代名人)
美莲(美丽如莲花一样,还有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质)
雅静(优雅文静)
雪丽(美丽如雪)
依娜(有伊人风采,娜一般指姑娘美丽,婀娜多姿嘛)
雅芙(文雅,如出水芙蓉一般)
雨婷(温柔,聪明,漂亮)
怡香(香气怡人)
珺瑶 珺:美玉 瑶:美玉
梦瑶 瑶:美玉
婉婷(婉寓意“和顺、温和”“婷“寓意“美好”)
睿婕 (意思是聪明的女孩)
雅琳( 以“雅”入名,寓意“超脱、优雅”)
静琪(安静又乖巧的女孩)
彦妮 彦:古时候指有才学有德行的人 妮:指女孩子
馨蕊 馨:香气
静宸 宸:古代君王的代称
雪慧 冰雪聪慧
淑颖 贤淑,聪颖
乐姗 姗:女子走路时婀娜的样子
玥怡 怡:心旷神怡
芸熙 熙:光明
钰彤 钰:美玉 彤:红色
璟雯 璟:玉的光彩 雯:色彩斑斓的云,多用于人名
天瑜 瑜:美玉
婧琪 婧:女子有才 琪:美玉
梦瑶 瑶:美玉
静宸 宸:古代君王的代称
诗琪 (诗情画意;美玉)
美萱 萱:一种忘忧的草
雪雁 (在雪花中飞舞的飞雁)
煜婷 (照耀;亭亭玉立)
笑怡 怡:心旷神怡
优璇(优,各个方面都很优秀;璇,像美玉一样美丽,受人欢迎)
雨嘉(雨,纯洁;嘉,优秀)
娅楠(娅,谐音雅,文雅;楠只是名字好听)
雨婷(温柔,聪明,漂亮)
玥婷 玥: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珠 婷:美好
芸萱 萱:一种忘忧的草
馨彤 馨:香气 彤:红色
沛玲(精神充沛,小巧玲珑)
语嫣 (嫣:美好鲜艳 )
凌菲 (菲:草木的香气很浓 )
羽馨 (羽缎;温馨)
靖瑶 (靖:平安 瑶:美玉 )
瑾萱 (瑾:美玉 萱:传说中一种忘忧的草 )
漫妮(生活浪漫,妮是对女孩的称呼,没什么意义)
灵芸(在古代,有一个叫薛灵芸的少女,长得容华绝世,貌赛貂禅,他被当时的皇帝曹丕看中,欲召她进宫做宠妃,愿您的女儿也象她一样美丽,双手灵巧)
欣妍(开心愉快,妍是美丽)
玉珍(象玉一般美丽,珍珠一样令人喜爱)
茹雪(茹,谐音如;全名意思是想雪一般纯洁,善良)
正梅(为人正直,能承受各种打击)
美琳(美丽,善良,活泼)
欢馨(快乐,与家人生活得非常温馨)
优璇(优,各个方面都很优秀;璇,像美玉一样美丽,受人欢迎)
雨嘉(雨,纯洁;嘉,优秀)
娅楠(娅,谐音雅,文雅;楠只是名字好听)
明美(明白事理,长得标志美丽,有着花容月貌)
可馨(与家人生活得非常温馨)
惠茜(贤惠,茜只是名字好听)
漫妮(生活浪漫,妮是对女孩的称呼,没什么意义)
香茹(香,死后留香百世,茹,没什么大意义)
月婵(比貂禅还漂亮美丽,比月光还温柔)
嫦曦(像嫦娥一样有着绝世美丽容貌,像晨曦一样朝气蓬勃,有精神)
静香(文静,象明朝时期的香妃一样美丽,文雅,贞烈)
梦洁(一个梦幻般的女孩,心地善良,纯洁)
凌薇(气势、朝气都凌人,薇,祝她将来成为一代名人)
美莲(美丽如莲花一样,还有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质)
雅静(优雅文静)
雪丽(美丽如雪)
韵寒(即蕴涵)
莉姿(具有公主或王后的一切风度与姿色)
梦璐(如梦幻般的女孩,璐,谐音露,露字为日月结合的灵之美.智慧且不夸张)
沛玲(精神充沛,小巧玲珑)
欣妍(开心愉快,妍是美丽)
曼玉(曼妙身材,婷婷玉立)
歆瑶( 歆:心悦,欢愉 瑶:美玉 )
凌菲 (菲:草木的香气很浓 )
靖瑶 (靖:平安 瑶:美玉 )
瑾萱 (瑾:美玉 萱:传说中一种忘忧的草 )
佑怡( 怡:好心情 )
一些好听的男孩名字范例:
辰逸 (让人觉得很舒服的名字,且和“沉毅”“诚意”二词同音)
浩宇 (胸怀犹如宇宙,浩瀚无穷)
瑾瑜 (出自成语---握瑾怀瑜,比喻拥有美好的品德)
皓轩 (意为:光明磊落,气宇轩昂)
擎苍 (顶天立地,男儿本色)(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左牵黄,右擎苍...”)
擎宇(不喜欢上面的哪个还可以选这个,意思相同)
致远 (出自诸葛亮的《诫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烨磊 (光明磊落)
晟睿(“晟”是光明、兴盛的意思;“睿”是智慧的意思)
文博(文采飞扬,博学多才)
天佑(生来就有上天庇佑的孩子)
英杰(英俊杰出)
致远 (出自诸葛亮的《诫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俊驰(出自成语:俊才星驰)
雨泽 (恩惠像雨一样多)
烨磊 (光明磊落)
伟奇(伟大、神奇)
晟睿(“晟”是光明、兴盛的意思,读shèng;“睿”是智慧的意思)
文博(文采飞扬,博学多才)
天佑(生来就有上天庇佑的孩子)
文昊(昊的字意是:广大无边)
修洁(修:形容身材修长高大,洁:整洁)
黎昕 (黎:黎明 昕:明亮的样子 )
远航(好男儿,就放他去远航吧)
旭尧 (旭:旭日 尧:上古时期的贤明君主,后泛指圣人 )
圣杰 (圣:崇高 杰:杰出 )
俊楠 (俊:英俊 楠:坚固 )
鸿涛 (鸿:旺盛,兴盛 )
伟祺 (伟:伟大 祺 :吉祥 )
荣轩 (轩:气度不凡 )
越泽 (泽:广博的水源)
浩宇 (胸怀犹如宇宙,浩瀚无穷)
瑾瑜 (出自成语――握瑾怀瑜,比喻拥有美好的品德)
皓轩 (意为:光明磊落,气宇轩昂)
擎苍 (顶天立地,男儿本色)(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左牵黄,右擎苍…”)
擎宇(意思同上)
志泽 (泽:广域的水源 )
子轩 (轩:气度不凡 )
睿渊 (睿智;学识渊博)
弘文 (弘扬;文:文学家)
哲瀚 (拥有广大的学问)
雨泽 (恩惠)
楷瑞 (楷:楷模;瑞:吉祥)
建辉 (建造辉煌成就)
晋鹏( 晋:进也,本义,上进 鹏:比喻前程远大 )
天磊 (磊:众石累积 )
绍辉( 绍:继承 辉:光辉 )
浩南 (浩:浩大 )
泽洋 (广阔的海洋 )
鑫磊 (鑫:财富 )
鹏煊 (煊:光明,读xuān )
博文 (文韬武略,博大精深 )
昊强 (昊:苍天,苍穹 )
越泽 (越过广阔的水源 )
旭尧 (旭:旭日 尧:为传说中上古的贤明君主,后泛指圣人)
伟宸 (宸:古代君王的代称 )
志泽 (泽:广域的水源 )
博超 (博:博大 超:超越 )
君浩 (君:君子 浩:浩大 )
子骞 (骞:高举,飞起 )
鹏涛 (鹏:比喻气势雄伟 )
炎彬 (炎:燃烧 彬:形容文雅 )
鹤轩 (鹤:闲云野鹤 轩:气度不凡 )
伟泽 (伟:伟大 泽:广域的水源)
越彬 (彬:形容文雅 )
风华 (风华正茂 )
靖琪 (靖:平安 琪:美玉 )
明辉 (辉:光明 )
伟诚 (伟:伟大 诚:诚实 )
明轩 (轩:气度不凡 )
绍辉 (辉:辉煌 )
健柏((柏:松柏,是长寿的象征。“健柏”就是健康长寿的意思)
英杰(英俊杰出)
修杰(修:形容身材修长高大)
志泽 (泽:广域的水源 )
弘文 (弘扬,文:文学家)
峻熙 (峻:高大威猛;熙:前途一片光明)
嘉懿 (嘉:美好;懿:美好)
煜城 (照耀城市)
懿轩 (懿:美好;轩:气宇轩昂)
烨伟 (烨:光耀)
苑博 (博:博学)
鹏涛 (鹏:比喻气势雄伟)
炎彬 (炎:燃烧 彬:形容文雅)
鹤轩 (鹤:闲云野鹤 轩:气度不凡)
伟泽 (伟:伟大 泽:广域的水源)
君昊 (君:君子 昊:苍天,苍穹)
熠彤 (熠:光耀 彤:红色)
鸿煊 (鸿:大也 煊:光明)
博涛 (博:博学)
苑杰 (杰:杰出)
黎昕 (昕:明亮的样子)
烨霖 (烨:光明)
晋鹏 (晋:进也,本义,上进 鹏:比喻前程远大 )
烨华 (烨:光耀)
煜祺 (煜:照耀 祺:吉祥)
智宸 (智:智慧 宸:古代君王的代称)
正豪 (豪:豪气)
昊然 (昊:苍天,苍穹)
明杰 (明智,杰出)
立诚 (诚:诚实)
立轩 (轩:气度不凡)
立辉 (辉:辉煌)
峻熙 (峻:高大威猛;熙:前途一片光明)
嘉懿 (嘉:美好;懿:美好)
煜城 (照耀城市)
懿轩 (懿:美好;轩:气宇轩昂)
烨华 烨:光耀
煜祺 煜:照耀 祺:吉祥
智宸 智:智慧 宸:古代君王的代称
正豪 豪:豪气
昊然 昊:苍天,苍穹
志泽 (泽:广域的水源 )
明杰 明智 杰出
弘文 (弘扬;文:文学家)
烨伟 烨:光耀
苑博 博:博学
鹏涛 鹏:比喻气势雄伟
炎彬 炎:燃烧 彬:形容文雅
鹤轩 鹤:闲云野鹤 轩:气度不凡
伟泽 伟:伟大 泽:广域的水源
君昊 君:君子 昊:苍天,苍穹
熠彤 熠:光耀 彤:红色
鸿煊 鸿:大也 煊:光明
博涛 博:博学
苑杰 杰:杰出
黎昕 昕:明亮的样子
烨霖 烨:光明
哲瀚 (拥有广大的学问)
雨泽 (恩惠)
楷瑞 (楷:楷模;瑞:吉祥)
建辉 (建造辉煌成就)
致远 (出自诸葛亮的《诫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俊驰(出自成语:俊才星驰)
雨泽 (恩惠像雨一样多)
烨磊 (光明磊落)
国豪(国人因它而自豪)
伟奇(伟大、神奇)
文博(文采飞扬,博学多才)
天佑(生来就有上天庇佑的孩子)
人的姓名是伴随他们一生的符号,生活中的无数的经验、例证,让我们不得不承认姓名的好坏是足以影响人的思想个性形成,以及行为、婚姻和健康的,所以在于给孩子起名字的问题上,做为父母的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定.只有这样才能给孩子一个真正好的名字,让他的一生更加顺利平坦.
B. 好听的叠字网名,男生的,要好听,多给几个加悬赏
超超、宸宸、辰辰、冥冥、铭铭 大大 叠字起名即用两个相同的字做名,运用叠字取男孩名,父母们最好选择中性字,因为太阴柔的字具有女性特点,而太阳刚的字眼又不太适合叠字取名,比如铁铁、钢钢、石石,明显让人感觉怪怪的。所以尽量选用读音简单的字起叠字名,如亮亮。
用大气的字取叠字名
给男孩取名的时候,父母们最好采用大气的字眼来起一个叠字名字,大气的字眼不仅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男孩性格成长,培养其大气、阳刚的性格,用大气字眼起叠字名,也十分响亮、朗朗上口。如浩浩、麒麒、天天、轩轩。
少用生僻字
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很多父母在取名的时候,都想要给孩子取一个更独特的名字,不想让“烂大街”的名字埋没孩子,因此会想到运用生僻字取名,但是不常见的生僻字也会给孩子以后的学习生活增添一些烦恼,如自我介绍的时候,上学的时候。天天
张亮的儿子,取天天向上、天天开心之意仅供参考哦
C. 女主是安斯特沫公主的小说
完美公主进化论 作者:楽舞聆潇
她是安斯特沫星的七公主,绝世容貌,过目不忘,却因为天生的银发被冠上了“禁忌”两字。他是北布冽尔星尊贵的王,带着父王的遗志,誓要攻下安斯特沫,却无法对她下狠手。他,星际中让人闻风丧当的冥王之子,甘愿放弃所有的一切,只为护她一世安好。命中的相遇,注定的纠葛。他们都问她,“为了这个从来没有珍视过你的星球,你这么做值得吗?”她的回答始终如初,“你知道吗,这个问题在我的心中从来就不是值得不值得的问题。”当不完美的公主在血与泪中蜕变,当昔日的爱消失殆尽,剩下的只有——恨,还有遗忘。
《安斯特沫公主之永恒星际》
D. 有宸字的描写女子的句子
宋之问 【故赵王属赠黄门侍郎上官公挽词二首】 绿车随帝子,青琐翊宸机.昔枉朝歌骑,今虚夕拜闱.柳河凄挽曲,薤露湿灵衣.一厝穷泉闭,双鸾遂不飞.
崔湜 【侍宴长宁公主东庄应制】 沁园东郭外,鸾驾一游盘.水榭宜时陟,山楼向晚看.席临天女贵,杯接近臣欢.圣藻悬宸象,微臣窃仰观.
苏味道 【初春行宫侍宴应制(得天字)】 温液吐涓涓,跳波急应弦.簪裾承睿赏,花柳发韶年.圣酒千钟洽,宸章七曜悬.微臣从此醉,还似梦钧天.
李适 【奉和圣制九日侍宴应制得高字】 禁苑秋光入,宸游霁色高.萸房颁彩笥,菊蕊荐香醪.后骑萦堤柳,前旌拂御桃.王枚俱得从,浅浅愧飞毫.
李适 【侍宴长宁公主东庄应制】 凤楼纡睿幸,龙舸畅宸襟.歌舞平阳第,园亭沁水林.山花添圣酒,涧竹绕熏琴.愿奉瑶池驾,千春侍德音.
李适 【奉和幸望春宫送朔方军大总管张仁亶】 地限骄南牧,天临饯北征.解衣延宠命,横剑总威名.豹略恭宸旨,雄文动睿情.坐观膜拜入,朝夕受降城.
徐彦伯 【游禁苑幸临渭亭遇雪应制】 玉律藏冰候,彤阶飞雪时.日寒消不尽,风定舞还迟.琼树留宸瞩,璇花入睿词.悬知穆天子,黄竹谩言诗.
徐彦伯 【幸白鹿观应制】 凤舆乘八景,龟箓向三仙.日月移平地,云霞缀小天.金童擎紫药,玉女献青莲.花洞留宸赏,还旗绕夕烟.
张说 【奉和同皇太子过慈恩寺应制二首】 翼翼宸恩永,煌煌福地开.离光升宝殿,震气绕香台.上界幡花合,中天伎乐来.愿君无量寿,仙乐屡徘徊.
张说 【侍宴浐水赋得浓字】 千行发御柳,一叶下仙筇.青浦宸游至,朱城佳气浓.云霞交暮色,草树喜春容.蔼蔼天旗转,清笳入九重.
卢藏用 【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开字】 上月重阳满,中天万乘来.萸依佩里发,菊向酒边开.圣泽烟云动,宸文象纬回.小臣无以答,愿奉亿千杯.
马怀素 【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酒字】 睿赏叶通三,宸游契重九.兰将叶布席,菊用香浮酒.落日下桑榆,秋风歇杨柳.幸齐东户庆,希荐南山寿.
马怀素 【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 帝子今何去,重姻适异方.离情怆宸掖,别路绕关梁.望绝园中柳,悲缠陌上桑.空馀愿黄鹤,东顾忆回翔.
沈佺期 【立春日内出彩花应制】 合殿春应早,开箱彩预知.花迎宸翰发,叶待御筵披.梅讶香全少,桃惊色顿移.轻生承剪拂,长伴万年枝.
沈佺期 【晦日浐水应制】 素浐接宸居,青门盛祓除.摘兰喧凤野,浮藻溢龙渠.苑蝶飞殊懒,宫莺啭不疏.星移天上入,歌舞向储胥.
沈佺期 【奉和洛阳玩雪应制】 周王甲子旦,汉后德阳宫.洒瑞天庭里,惊春御苑中.氛氲生浩气,飒沓舞回风.宸藻光盈尺,赓歌乐岁丰.
沈佺期 【仙萼亭初成侍宴应制】 山中气色和,宸赏第中过.辇路披仙掌,帷宫拂帝萝.泉临香涧落,峰入翠云多.无异登玄圃,东南望白河.
王维 【故太子太师徐公挽歌四首】 谋猷为相国,翊戴奉宸舆.剑履升前殿,貂蝉托后车.齐侯疏土宇,汉室赖图书.僻处留田宅,仍才十顷馀.
刘禹锡 【门下相公荣加册命,天下同欢忝沐眷私,辄感申贺】 册命出宸衷,官仪自古崇.特膺平土拜,光赞格天功.再佩扶阳印,常乘鲍氏骢.七贤遗老在,犹得咏清风.
E. 长平公主的真实姓名
长平公主名叫朱徽足(有女字旁)(1629或1630——1646),是明末极著名的人物,〈〈帝女花〉〉的主人公。她身为末代公主,并没有过人之处,也没有什么作为,然惟其国破家亡,身世悲惨,为人熟知。顺治二年上书清帝(“九死臣妾,跼蹐高天,愿髡缁空王,稍申罔极”)要求出家为尼。清帝为笼络人心未许,将其下嫁崇祯生前选好的驸马周显。因公主非男儿身,不会有人拥立她为帝,造成对清廷的威胁,所以对她赏赐有加。但公主身心都受到极大创伤,婚后仅一年多就去世了,死时尚有五个月的身孕。公主一生没有做过什么好事,但也没干过什么坏事。如果是在太平盛世,她也许会像明朝绝大多数公主一样,在富足与尊荣中安然度过一生。然而时运不济“生于末世运偏消”,明朝二百多年来列代帝王造的罪孽全部压在了这最后一代帝王之家的头上,除了认命,还能怎样?救得伤,救不了命啊!她有点像〈〈红楼梦〉〉里的巧姐,然而谁又能救赎她呢?
长平公主诔 松江张宸
长平公主者,明崇祯皇帝女,周皇后产也。甲申之岁,淑龄一十有五,皇帝命掌礼之官,诏司仪之监,妙选良家,议将降主。时有太仆公公子周君都尉名世显者,将筑平阳以馆之,开沁水以宅之,行有日矣。夫何蛾贼鸠张,逆臣不诫,天子志殉宗社,国母嫱嫔慷慨死焉。公主时在稚龄,御剑亲挥,伤颊断腕,颓然玉折,损矣兰摧!贼以贵主即殉,授“尸”国戚,覆以锦茵,载归椒里。五宵旦,宛转复生。泉途已宫,龙髯脱而剑远;兰熏罢殿,蕙性折而神枯。
顺治二年,上书今皇帝:“九死臣妾,跼蹐高天,愿髡缁空王,稍申罔极。”上不许,诏求元匹,命吾周君,故剑是合。土田邸第,金钱牛车,赐予有加,称备物焉。嗟夫!乘凰扇引,定情于改朔之朝。金犊车来,降礼于故侯之第。人非鹤市,慨紫玉之重生,镜异鸾台,看乐昌之再合。
金枝秀发,玉质含章,逢德曜于皇家,迓桓君于帝女。然而心恋宫闱,神伤辇路。重云笔墨,何心金榜之门;飞霖毂林,岂意玉萧之馆!弱不胜悲,溘然薨逝。当扶上仙之日,距侬李下嫁之年。星燧初周,芳华未歇,呜呼悲哉!都尉君悼去凤之不留,嗟沈珠之在殡。银台窃药,想奔月以何年;金殿熏香,思返魂而无术。
越明年二月之吉,葬于彰义门之赐庄,礼也。小臣宸薄游京辇,式睹遗容。京兆虽阡,谁披柘馆?祁连象冢,只叩松关,拟伤逝于子荆;朗香空设,代悼亡于潘令。遗挂独存,敢再拜为诔云。
又宸记事曰:甲申春,上议降主时,中选者两周君,其一都尉君也,其一人,内臣纠家教失谨,即掖群内侍,环都尉欢曰:‘贵人!贵人!是无疑矣。’顺治二年,召故选子弟,都尉君应诏起。是时有市人子张姓者,冒选应,诡得之矣。召内廷给笔札,各书所从来。是人子书祖若父皆市侩,则大叱去,曰:‘皇帝女配屠沽儿子?!’命都尉书,则书父太仆公,祖仪部公,高曾以下皆簪缨。遂大喜,曰:‘是矣!’即故武清侯之第,赐金钱牛车,庄一区,田若干顷。具汤沐,成吉礼焉。时乙酉六月上浣事也。公主喜诗文,善针饪,视都尉君加礼。御臧获,阳笑语,隐处则饮泣,呼皇父皇母。泣尽继以血,是以坐羸疾,怀娠五月,于丙辰八月十八日薨。淑龄十有七耳。都尉藏所遗容,右颊三剑痕,即上所击也。老内侍见,辄拜曰‘眉似先帝’云。
孙承泽《春明梦余录》曰公主名徽 足(有女字旁,音“绰”,意为谨慎),甲申年十五,伤后臂肩际。明年九月成婚。丁亥(1647)卒(误,当为丙辰年[1646年]八月十八日薨)公主葬周氏宅旁。今地赐丰盛王,垣之不可入。在广宁门内。周世显,父国辅。
一种说法:
《明史》中并未记载长平公主的名字,古代由于男尊女卑,史书中一般只有公主的封号,但在《春明梦余录》中却清楚的记载了公主的名字,可能也是因为她特殊的悲惨身世。
长平公主本名朱徽“绰”(电脑中没有这个字,只能用同音字代替,真正的写法是:左边一个“女”字旁,右边是一个“足”字,读音同“绰绰有余”的“绰”字),生于明崇祯二年(1629年)四月,生母王选侍原是周皇后的侍女,生下公主后因产后血崩而亡,临死前封为“顺妃”,年仅18岁。公主出生后便被送入坤宁宫,与皇长子慈朗一起由周皇后抚养,所以许多史书中均误载公主为周皇后所生,其实周皇后于1629年初刚生下皇长子,怎么可能两个月后又生公主呢!在皇长子周岁之日,崇祯册封他为皇太子,同日封其妹徽“绰”为长平公主。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八日,闯军攻破皇城,崇祯将太子、永王、定王送出皇宫,下令周皇后、袁贵妃与熹宗遗后懿安皇后等一众后宫佳丽自裁,并亲手杀了幼女昭仁公主,又挥剑向长平公主,砍断了她的左臂,然后离开皇宫,在煤山自缢。
长平公主被太监何新所救,送入周皇后的父亲周奎府中,五天后公主才得苏醒,亡国之痛使得她万念俱灰。顺治二年(1645年),公主上书清廷,自请出家,清廷不同意,仍让她嫁给原先的驸马周世显,并赐给二人府邸。婚后,长平公主始终郁郁寡欢,终于郁闷成疾,一年后就死去了,死后葬于广宁门外,时年还未满18岁。诗人吴伟业曾作《思陵长公主挽诗》:“贵主徽音美,前朝典命光,鸿文垂远近,哀诛著兴亡…………”哀挽着早逝的长平公主,也哀挽着统治中国276年之久的朱明王朝。
长平公主,令人哀怜;身世悲凉,幻影人间。或许史书记载常有难言之隐;或许民间传闻多寓美好希冀;或许文学作品关注乱世情缘;或许国破家亡之美丽公主,英年早逝灵魂不散。
史书记载,故事简练。《明史》列传第九曰:“长平公主,年十六,帝选周显尚主。将婚,以寇警暂停。城陷,帝入寿宁宫,主牵帝衣哭。帝曰:‘汝何故生我家!’以剑挥斫之,断左臂;又斫昭仁公主于昭仁殿。越五日,长平主复苏。大清顺治二年上书言:‘九死臣妾,跼蹐高天,愿髡缁空王,稍申罔极。’诏不许,命显复尚故主,土田邸第金钱车马锡予有加。主涕泣。逾年病卒。赐葬广宁门外。”
民间传闻,轶事缠绵。传说李自成义军打开彰义门,崇祯皇帝朱由检登煤山,望京城烽火彻天,徘徊良久乃归乾清宫。凌晨五鼓,催皇后、贵妃自尽,于寿宁宫斩杀爱女长平公主,因不忍力微,断其左臂,公主未殊死而闷绝于地。后为尚衣监何新入宫所见,负之而出,自此神秘失踪。再后,或说与状元郎周世显谛结美好姻缘;或说皈依佛门永伴青灯尼姑庵。
戏曲小说,演绎纷繁。《倚睛楼七种曲》之《帝女花》,一对金童玉女欲结连理,下凡人间。于乱世惊涛之中,寻寻觅觅,至死不渝。玉女幻影为长平公主,金童投生为状元郎周世显。明朝亡国,崇祯剑刃帝女。公主未死,辗转至庵堂避难,巧遇郎君世显,二人重续前缘,然后双双殉爱而去,飞往天界之飘渺云烟。金庸小说之《碧血剑》,演绎长平公主村姑装扮,行走江湖,相貌极美,气质高贵,描写公主国恨爱情错综复杂之少女情怀;《鹿鼎记》再度描绘长平公主为独臂神尼,白衣侠女纤尘不染,神功盖世浪迹江湖。
可怜如花似玉女,生于末世帝王家。
国破家亡烽烟起,飘零沦落梦天涯。
《明史》列传第九曰:
○庄烈帝七子
周皇后生太子慈烺,怀隐王慈烜,定王慈炯。田贵妃生永王慈炤,悼灵王慈焕,悼怀王及皇七子。怀隐王,悼灵王,悼怀王及皇七子皆殇.
选自二十四史之<明史>卷120列传第八诸王传五
○庄烈帝六女
坤仪公主,周皇后生。追谥。
长平公主,年十六,帝选周显尚主。将婚,以寇警暂停。城陷,帝入寿宁宫,主牵帝衣哭。帝曰:“汝何故生我家!”以剑挥斫之,断左臂;又斫昭仁公主于昭仁殿。越五日,长平主复苏。大清顺治二年上书言:“九死臣妾,跼蹐高天,愿髡缁空王,稍申罔极。”诏不许,命显复尚故主,土田邸第金钱车马锡予有加。主涕泣。逾年病卒。赐葬广宁门外。
余三女,皆早世,无考。
选自二十四史之<明史>卷121列传第九公主传
以上是正史中记载的唯一关于长平公主的文字,其中长平上顺治书:“九死臣妾,跼蹐高天,愿髡缁空王,稍申罔极。"翻译过来是:「臣妾我死里逃生,崇高恩泽下仍感恐惧,愿意削去头发披上修行的缁衣皈依佛门,以稍微表达彰显父母的恩惠。」「跼蹐」两个字,来自陆机的《变亡论》「屏气跼蹐」。变亡论也是亡国之音,是陆机在吴亡后要叙述其父祖《陆逊与陆抗》事迹而写,那么高天必是崇祯帝,那个断她手臂的君父呀!自然是要害怕的,而改朝换代,有了新的君主,有了新的高天,自然也是要怕,天只有一个,可是公主的处境如此紊乱,她如何能够无惧地过日子?「罔极」两个字,来自《诗经》「昊天罔极」,是指父母的恩惠比天还高,公主在上书的文字里面,使用这两个字,是指父母之恩。末尾把孝道端出来,算是绝招,要知道中国自有佛教传入,出家和尽孝都是抵触的,她那段文字把此二者串在一起是一绝,一个新的朝代是要使人以出家尽孝,那这是什么时代?她虽然起首姿态低,到这里算是不卑不亢,把她作为亡国公主生死存亡的难题,丢给顺治皇帝,也是刺探顺治,看看自己下一步能怎么走。顺治皇帝的处置相当聪明,就让公主继续活得像个公主也只准活得像公主,给她富贵,显得自己肚量大,可拢落人心,赐她宅邸,继续监视她,她还能有什么作为?
长平公主应该是个天资聪颖而且饱览群书的公主,才写的出这种文字,毕竟在那种情形下,是找不到文人替她代笔了。
历史上真实的长平公主与驸马(转载自“煮酒论史”)
传说中的侠女公主——长平
在民间传说中,有一位武功超凡的独臂女尼,乃是明崇祯皇帝的嫡出长平公主,因为国破家亡,被父亲砍去手臂后流落民间。怀着深仇大恨的公主练就了一身武功,誓要为父母报仇雪恨。人称独臂神尼九难。
传说独臂神尼九难收了八个天下无敌的徒弟:了因、黄仁父、李源、周浔、白泰官、路民瞻、甘凤池、吕四娘。吕四娘是九难的关门弟子,后来潜入深宫,刺杀了雍正皇帝,辗转为师父报了家国之仇。这八个了不起的徒弟,被称为“清初八大侠”,真是威震天下呀!
其实……唉,哪有这么回事……长平公主哪有这么好命。
粤剧中有一部极为经典的《帝女花》,讲的也是长平公主的故事,说她在明亡后,出家为尼,后来又被清朝廷找到,要她与驸马完婚。为了让父母能够平安下葬,弟弟们能够被释出牢狱,她答应了这个要求。洞房花烛之夜,长平公主和驸马周世显服下了砒霜,以死报国。
那一折断肠花烛夜“香夭”,实在是经典中的经典:“落花满天蔽月光 借一杯附荐凤台上……”悠扬哀怨的唱腔一出,令人如醉如痴。
这个,虽然浪漫好听,一样差得太多。
大明崇祯元年的一天,紫禁城宫厥深处,一声清脆的婴啼,打破了禁宫的幽静。
崇祯皇帝朱由检的后宫妃嫔,又为他生下了一位公主。
这时的崇祯,还不到二十岁,满怀壮志豪情,认为自己能够挽回大明王朝颓废的形势,成为一代中兴之主。作为中兴新举措之一,他下旨裁减了许多不必要的冗员。
就在小公主降生的时候,陕西米脂县银川驿,有一位名叫李自成的驿卒,随着崇祯皇帝裁减令的下达,黯然离开了驿站,投向了茫茫天地间。
远在禁紫城里,正依偎在奶妈怀中熟睡的小公主不会知道,这个千里外的小卒,将会在某一天,彻底更改她的命运轨迹。
她是崇祯皇帝的第二个女儿,也是六位公主中唯一长大成人的一个。她的生身母亲究竟是谁,现在已经无法查考了。传说中,长平是周皇后的亲生女儿,而实际上周皇后只生过一个女儿,早夭,追谥坤仪公主。若从时间来看,长平出生的时候,周皇后正怀着身孕,并于崇祯二年初生下了太子,所以她不可能是长平的生母。
崇祯是一个苦命的人。他的生母姓刘,祖上是海州(今辽宁海城)人,被选入太子东宫,成为朱常洛(明光宗)的妾:淑女。不久生下了朱由检,即后来的崇祯皇帝。朱常洛性情怪异,脾气狂燥。
在朱由检五岁这年,朱常洛又一次歇斯底里的大发作。在这次大发作中,刘淑女被他不分青红皂白地处罚了一场。史书曰:“失光宗意,被谴,薨。”这话说得很堂皇,而实际上的情况,应该是朱常洛暴怒之下,将刘氏逼上了绝路自尽,甚至朱常洛亲自或让下人动手将刘氏活活打死了。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刘氏死后,光宗立即懊悔了。他倒不是有什么情义或心疼儿子,而是害怕父亲万历皇帝知道了,趁机废了他这个太子位。于是朱常洛向身边的太监宫女威逼利诱,告诫他们不能走漏风声,只说刘氏是病死的,将她以宫人的身份葬在西山。
没有了母亲的朱由检慢慢长大。做为光宗的儿子,他被封为信王,屈死的刘氏也因此被追封为贤妃。
虽然朱由检成了亲王,但是由于刘氏死得不明不白,他也不敢公开去祭祀自己的母亲,只是悄悄向太监打听母亲下葬的方位,偷着拿些钱让侍从去为母亲祭扫而已。
朱由检十七岁这一年,哥哥熹宗天启帝朱由校无子早逝,将皇位传给了他。直到这时,朱由检才真正能够光明正大地追悼自己的母亲。他封早死的母亲为孝纯太后,将她从简陋的坟墓中迁出,与父亲光宗合葬庆陵。(可怜的刘氏,又要去受那个无情郎的折磨了。)
也许是因为母亲不幸的经历,崇祯的嫔妃很少,而且很重视家庭,与子女妻妾的关系也很好。
然而正如史书上所说,他虽非亡国之君,却面临亡国之运,自己又缺乏力挽狂澜的能力和个性,更何况明朝廷已如将倾大厦,积习深重难返,已无法再扶立起来。他倾尽全部力量,也只能让大明朝多喘几口气罢了。
在内外交困、殚精竭虑中,时间很快就推进到了崇祯十六年。
这年,公主已经十六岁了,她被封为长平公主。
崇祯对女儿很疼爱,虽然国事繁重,日以继夜,还是在这一年为她挑选了驸马:周显。
然而,大明王朝已经走到了末路。在这一年,李自成和张献忠两路义军,分头进逼,一座座城池,一片片土地,都被起义军占领。
整个紫禁城连同它里面的人,都在风雨飘摇中颤抖。
长平公主与周显的婚期一拖再拖,始终没能举行婚礼。和长平一样,因国家动荡而延误婚期的,还有她的弟弟太子朱慈烺。
朱慈烺比长平小一岁,是周皇后嫡出的长子,生于崇祯二年二月。他十四岁这年,崇祯就已经想要为他册定太子妃,然而面对内外交困的国家,直到国破家亡的那一天,崇祯都始终没能为他的嫡出长子选定妻子。
崇祯十七年正月初四,已是心力交瘁的崇祯帝朱由检向天问卜,却得到了这样一句卦辞:“星走月中,国破君亡。”
果然,他很快就得到李自成自称大顺皇帝的消息,同时,也听说远在南京的太祖朱元璋孝陵发生的不祥之兆:深夜时分,总有凄厉的哭声从孝陵深处传出,守陵军士吓得逃之夭夭。
正月,凤阳地震;同月,南京地震;北京则出现了“星入月”的天象。
朱氏的祖籍和大明王朝的起源地、京城接连出现的异常天象,令崇祯心力交瘁。这时的国库已经见底,为了抵抗势如破竹的大顺军团,崇祯向大臣化缘,请求他们捐出家财银两作军费开支。
结果,那些凭着大明朝才富得流油的官员们,个个喊穷叫苦,即使亲如田弘遇这样的外戚,都只不过在皇帝的再三请求下,勉强拿出了一万两银子。
这样的人心涣散,结果显而易见。
三月甲辰(十六)日,李自成的军队攻陷北京城的最后一道天然屏障:昌平。
仅仅过了两天,丙午(三月十八)日,北京城破。
崇祯和周皇后勉强支撑着,将三个儿子叫到面前,为他们换上粗布旧衣,让太监将他们送出皇宫逃生。
——哭成一团的父母不会知道,等待十五岁太子、十二岁永王、十一岁定王的是怎样的将来。
三兄弟逃出皇宫,首先想到的就是投奔自己的外祖父:太子和定王的外祖父周奎家、永王的外祖父田弘遇家。
然而,周家和田家都紧闭大门,拒绝让自己的外孙避难。从来没有体味过人世滋味的三兄弟不知还能相信谁,无处逃奔。几天后(三月二十日)被大顺军擒获。太子被李自成封为宋王。仅仅过了两个月,清军引兵入关,李自成率部西逃,一片混乱仓惶中,三兄弟从此不知所终。
一年后,福王之子朱由崧在南京即皇帝位,是为弘光帝。不久有一个自称崇祯太子的少年由北方前来投奔。弘光帝宣布他是假冒的太子,关进了牢狱。南京军民对此十分不满,一片哗然。争执尚未结束,清军已临南京城下。弘光帝南逃,将狱中的“太子”丢了下来。清军经过再三验证,确认少年不过是驸马都尉王昺的孙子王之明而已。真正的崇祯太子、永王、定王,早已在乱军中失去了踪影。
这不知下落的三兄弟,成了清王朝的一个噩梦,此后的若干年里,数不清的人打着“大明太子”的名义起兵。
然而,真正的太子慈烺、定王慈炯、永王慈炤,他们的下落,却从此成了一个谜。这可怜的三兄弟经受了怎样的折磨,又究竟埋骨何方,谁也不知道。
弟弟们能够逃出皇宫,长平公主弱质小足的女子,却无法逃出。送走了三个弟弟,她知道自己的结局将会是什么。
崇祯向后妃传下了他最后一道旨意,让她们全数自裁。
当天夜里,天启帝张皇后自缢;崇祯周皇后自缢。其余妃嫔也多数自尽,有几个不肯自尽的也被近侍杀死。
得到家人自尽消息的崇祯皇帝,茫茫然地在乱成一团的紫禁城里游走,来到了女儿长平公主居住的寿宁宫。
长平公主只有十六岁,还在期待能与未婚夫周显相会,象弟弟们那样逃出皇宫的可能,她不愿就这样死去,拉着父亲的衣服,涕泪交流的哀求他放自己一条生路。
崇祯摇摇头,哭道:“孩子,你为什么要生在我家?”话音刚落,他的剑就向毫无准备的长平公主劈面挥去。
长平公主下意识地一避,利剑落下,切断了她的左臂。一声惨叫之后,她倒在血泊中,没有了知觉。
失魂落魄的崇祯认为女儿已经死了,没有再劈第二剑。
他转身又来到了三女儿居住的昭仁殿,一剑结束了女儿十岁的生命。三公主死后,清廷以其居所为名,追谥她为昭仁公主。
第二天,崇祯皇帝朱由检蓬头赤足,自尽于寿皇宫外煤山的一棵树上。太监王承恩从死殉主。
紫禁城里乱成一团,谁也没有顾得上去看看长平公主的“尸体”。所有的人来了又去了,她就那么一直躺在冰冷的青砖地上。
五天后,奇迹出现了,长平公主居然苏醒了过来。
当她醒来的时候,北京城已经成了大顺国的天下。李自成见长公主居然死而复苏,感到很意外,于是将她交给刘宗敏救治。
刘宗敏是什么人?他以为人酷毒闻名,残忍好杀。明灭后,他将明朝的勋戚大臣、文官武将八百余人(也包括将外孙关在门外的周奎田弘遇)抓起来,当年锦衣卫东厂的酷刑他无所不用,烙肤断腿,逼着他们把收藏起来的金银财宝交出来。几个月前崇祯皇帝好言相求,得不到这些臣子们的助军粮饷,如今却全部都落入了刘宗敏的手里。当初大学士魏藻德就曾经拒绝皇帝征饷,以为只要投靠新主,财宝依旧可以传家傍身,没料到会是这个下场,酷刑之下痛哭失声,叹道:“我当初不能尽忠报国为主,如今悔也迟了。”五日五夜的酷刑之后,魏藻忠脑裂而死,其子也被砍杀。
而其它那些在紧要关头,敛金弃主的明朝旧臣,下场也与魏氏相仿,刘宗敏把他们的家底金银全部敲出来之后,便把他们一杀了之。
这么一个家伙,长平公主却落在了他的手里,真是令人掩卷长叹。
幸好,“大顺”只在北京城里呆了两个月,就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李自成没有来得及带上长平公主和她的弟弟们,就在清军的追击下败逃远去。
长平公主身体尚未恢复,仍然挣扎在生死边缘,一片混乱中,她没有办法逃脱,只能躺在病榻上,目送弟弟们含泪远去,从此生死两茫茫。
清军引兵入关,长平公主成了清朝廷的特殊“客人”。
为了笼络人心,多尔衮下令,五月初六至初八,为崇祯帝哭灵三日,上谥号怀宗端皇帝,后来又改称庄烈愍皇帝。与此同时,将他和周皇后的棺木起出,重新以皇帝之礼下葬,葬在昌平明皇陵区银泉山田贵妃陵寝内,妃陵改称思陵,一后一妃陪着崇祯去往另一个世界。
后来张廷玉修撰《明史》,有这样的感叹:“庄烈非亡国之君,而当亡国之运,又乏救亡之术,徒见其焦劳瞀乱,孑立于上十有七年。而帷幄不闻良、平之谋,行间未睹李、郭之将,卒致宗社颠覆,徒以身殉。”这算是对崇祯三十四年的人生,做了一个高度的概括。他是历朝亡国之君中,最令人同情惋惜的悲剧人物,与宋钦宗遥遥一对。
看着父母终于入土为安,长平公主虽然国破家亡,也终于得到了一丝安慰。但是其后她再也没有得到三个弟弟的丝毫消息。
与她相依为命的,这时只有崇祯的袁贵妃。袁妃在李自成破京的那一天,曾经上吊自杀,结果丝带断裂,自尽未成。刚刚砍杀了两个女儿的崇祯在这个时候来到了她的寝宫,一连向她砍了好几剑。但是袁贵妃虽然重伤,最后也象长平那样死而复苏。顺治入关后,将她找到并赡养终身。
清顺治二年,长平公主得知自己的弟弟、“太子慈烺”在南京被堂兄朱由崧监禁的消息,伤心绝望中,向顺治帝及摄政王多尔衮上书,说“九死臣妾,跼蹐高天,愿髡缁空王,稍申罔极。”她希望自己能够出家为尼,断绝这尘世间的哀伤悲痛。
然而,她是先朝长公主,为了让汉人归心,这个愿望,清朝廷是不会答应她的。
不但不答应,为了反衬弘光帝虐待崇祯子嗣的恶行,在长平公主上书不久,顺治帝的诏命就跟着下达了——不许公主出家,而是让她与崇祯为她选定的驸马周显完婚,并且同时赐予府邸、金银、车马、田地。
长平公主接到这道诏命,自觉身不由己,痛哭流涕。
赐婚如期举行,婚礼隆重浩大。
婚礼之后,仅仅过了几个月,长平公主就得到了南京城破,狱中的“朱慈烺”乃是假冒的消息。一直以来苦苦支持她的精神支柱垮了。
仅仅过了几个月,长平公主便在万念俱灰的哀怨中病逝,时为顺治三年,长平公主十八岁。
长平公主短暂的人生就到此为止,她一生没有踏出过北京城一步,而且缠了一双小脚,也就不可能修习高超武功。她的生命起伏太大,超出她能够承受的范围也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