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知道衣服有有毒芳香胺
核心提示
据7月9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披露,许多含有有毒甚至致癌物质的童装上充满鲜艳动人的图案,这些都是用含有毒物质芳香胺的涂料加工而成,而这些涂料一般是用在皮革、塑料甚至外墙上。目前,服装中最可怕的隐形杀手莫过于服装中违法添加的致癌物芳香胺,长期穿着这些含致癌物的童装,对儿童的身体健康无疑会有不良影响。记者采访中了解到,目前我省对服装中是否含有芳香胺这种致癌染料还无法检测,由于监管缺位,导致了大量不符合国家标准的服装充斥市场。业内人士指出,致癌童装已经成为儿童的健康杀手。
致癌童装郑州市场尚未发现
“服装也会不安全吗?”很多人对身上穿的衣服都抱有一种无所谓的态度。然而,近期,广东省公布的一项童装检测结果却让很多人改变了对童装的这种看法。
广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在对全省流通领域的童装市场进行检查时发现,有9个批次的童装违规使用了致癌工业染料或甲醛超标,更令人吃惊的是,这些童装中很多都是大品牌,9种不合格产品包括有名的叮当猫、贝蒂、哈奇、米娜等,目前一些不合格产品的生产厂家已经发布通知在全国范围内紧急召回这些问题产品。
记者昨日对郑州的服装市场进行了走访,并未发现这9种致癌童装。但,此事已经对消费者的购物心理有所影响,为数不少的市民认为:连这些大品牌服装都有问题,还有安全的服装吗?
省工商局一位负责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目前我省尚未接到国家工商总局下发的通报。一般情况下,应该是由查出问题的工商部门将问题产品的流向查清楚,并上报国家工商总局,各地接到通报后再开始统一查处。
问题童装市场上比比皆是
在采访中,记者虽未发现广东省查出的9种致癌童装,但市场上不安全的服装却比比皆是。2005年1月1日起实施的《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首次提出不能在服装生产中使用致癌物芳香胺,原来的国家标准中对此并未明确规定。记者走访中发现,很多服装执行的都是老标准,对是否使用了“芳香胺”这一高危化学原料并未作任何说明。
昨日上午10时许,记者在郑州市花园商厦五楼看到拉比、米奇妙、巴布豆、海辰·贝贝、水孩儿等诸多知名的儿童品牌。记者注意到,
这些品牌是按照《规范》生产的。某品牌的销售人员胡小姐表示,她们所销售的童装是国内知名的品牌,厂家从面料选取到加工出厂都要经过有关部门一系列的严格检测,不可能出现PH值不合格、甲醛超标等情况,更不会含有毒化学物质。
随后,记者又来到郑州市纬四路服装市场,这里的童装可谓品牌众多、琳琅满目,有小天使、红苹果、卡秋莎露等。有的一个店里甚至有10多个品牌,令人眼花缭乱。在这里,记者却很难找到符合《规范》要求的服装,这里大多数童装只标注了所执行的行业标准,更多的则只简单地注明了品牌名、规格、成分等。
对于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所报道的“致癌童装”事件,很多经营者称没看到该报道,对童装的安全性问题一无所知。同时,他们还一再表示自己销售的童装是安全的。
服装安全市民大多没认识
如果说商家对服装的安全指标“一无所知”是“情有可原”的话,那么消费者又是如何对待此事的呢?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正在为孩子挑选衣服的女士,她们中很多人表示不太在意衣服是否安全。
在花园商厦五楼,一位年轻的妈妈正在给两岁多的女儿挑选裙子,“我主要挑选那些颜色浅的、全棉的、手感柔软的衣服,回到家里后用热水烫一遍,然后才给孩子穿”。她说,平时都是在商场里给孩子买衣服,因为都是一些大品牌,所以比较放心,没考虑过衣服是否安全。
在纬四路服装市场,市民孙女士说,平时选购童装,往往只追求款式、颜色及布料,不知道服装中还会含有致癌物质,“有毒物质芳香胺还是头一次听说呢”。
大人对这个问题基本没认识,那么孩子是否知道呢?看到3个小朋友在纬四路服装市场的楼道里玩耍,记者便走过去和他们攀谈,当问及他们是否知晓此次央视报道的“致癌童装”事件时,两个上小学的孩子摇了摇头,另一个上初一的孩子则说:“我知道,但我一点都不担心。我妈妈只在商场给我买衣服,从不到小店和批发市场去买。”
正说着,其中一个孩子的妈妈买完衣服走过来说:“孩子的衣服大多都是我买面料给他亲手做的,这样我比较放心。”
致癌童装我省尚无检测能力
“目前,我省还不能开展对芳香胺的检测,如果厂家和消费者委托,我们会送到北京去检测。”昨日,省纤维监督检验局综合质量科的技术人员李晓慧告诉记者。她介绍说,按照2005年1月1日起实施的《规范》要求,在童装中不允许检出芳香胺,也就是说,2005年1月1日后生产的服装绝对不允许使用含有芳香胺的染料,而对这种有毒染料的要求在其前执行的国家标准GB18401-2001中没有提到过。
她拿出了一本《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记者注意到,在不允许使用的芳香胺清单中共包含23种。其中,包括联苯胺、4-氨基联苯等4种已经证实对人体有致癌作用,还有对氯苯胺、邻甲苯胺等19种证实对动物有致癌作用,对人体可能有致癌作用。
检测费高维权变成“镜中花”
“今年我们还没有受委托检测过芳香胺。”李晓慧告诉记者。由于我省目前尚无能力检测芳香胺,送到北京检测的费用为480元,不仅生产厂家觉得贵,普通消费者面临这一数字也咋舌。
家住黄河路的黄先生告诉记者,就是觉得自己的衣服有问题,也不可能花这么多钱去检测呀!这比买一件衣服还贵呢!
除了芳香胺外,甲醛含量、色牢度等指标也属于服装的安全指标,检测这些项目的花费也不菲。记者从质监部门了解到,检测一件衣服的甲醛含量收费为130元;检测色牢度的指标包括耐水、耐汗渍、耐摩擦、耐唾液等5项,这几项指标中最低的收费60元,最高的收费100元,全部指标检测下来需要近500元。
对此,河南文丰律师事务所主任王登巍说,没有办法救济的权利就不是真正的权利,目前消费者是找到了权利依据、违法依据,却又没有救济通道。他说,有了救济通道,有了责任体系,权利才是现实的,才是可消费的。没有救济通道,没有赔偿责任体系,消费者的权利永远就是商家的非卖品,可望而不可即。
监管缺位导致市场混乱
按照《规范》要求,2005年1月1日后生产的服装不允许再使用含有芳香胺的染料,为了给企业一个调整的时间,该《规范》又给了企业一个缓冲期,执行老标准的服装可以销售到2006年1月1日,以后市场上销售的服装如果没有按照《规范》进行生产和标注,都将被视为不合格产品,禁止销售。面对市场上大量充斥着的不安全服装,相关监管部门又该如何解释呢?市场的监管现状又如何呢?
省技术监督局法规处的一位负责人介绍,按照相关规定,生产和流通领域的产品质量监督检查由两个部门来负责: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生产领域,工商部门分管流通领域。服装生产企业生产的服装批批都要检验,进入商场销售时也必须持有产品的合格检验报告,商场对此负有把关的义务。但对于目前市场上充斥的这种不安全服装问题,因为没有市场管理执法权,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也无能为力。
“一般大型服装生产企业和质监部门都常年签订有委托检验合同,大批检验时检测费还可以优惠。”省纤维监督检验局的一位工作人员透露。
省工商局的一位负责人介绍,工商部门的检查主要是一种直观检查,从外观和品牌上区分是否为假冒产品、劣质产品等,对于像服装这类商品的安全性等技术指标的检测,工商部门没有专门的检验机构。据记者了解,质监部门也接到过工商部门的委托检测,但数量很少,一般都是由纠纷引起的。
■相关链接
今年的六一儿童节前夕,广东省工商局对广州、深圳、汕头、佛山、东莞、潮州等6个城市的童装市场进行全面检查,抽检了约80个品牌的童装,共91个批次。让人担忧的是,有9个批次的童装被检出了严禁使用物——可能致癌的有毒物质芳香胺。
『贰』 新买回来的衣服没有洗过可以直接穿吗
新买回来的衣服没有洗过不可以直接穿。
约大学从事病理学与微生物研究的菲利普 蒂尔诺(Philip Tierno)教授表示,人们可能低估了在买下新衣服之前已经试穿过它的人数。根据商家的不同和衣服在店内滞留时间的长短,一件衣服有可能被十多人试穿过!
蒂尔诺教授进行了一项研究,对一些品牌店与奢侈品牌店的包括上衣、裤子、裙子、泳衣、内衣在内的服装进行检测,结果在被试穿过的衣服上检测出了诺如病毒、链球菌、葡萄球菌甚至粪便。
(2)一款裙子含致癌物扩展阅读:
菲利医生认为,如果有过敏反应的话,要把衣物洗干净,但最好的办法是不要再穿。而如果有其他反应,我们要避免接触一些化学物质,要对衣物进行多次洗涤或使用特殊的产品洗濯。
所以最好在买衣服之前了解不同品牌的服装成分如何。她还建议使用无香味、无染色剂的洗涤剂和柔软剂,洗衣时多冲洗几次以确保没有洗涤剂残留。
蒂尔诺教授建议新买的衣服可以用机洗或者干洗,具体方式根据衣物的情况而定。
还有一名专家指出,在试戴帽子时同样有风险,戴别人戴过的帽子可能会传播虱子。
『叁』 宝洁公司潘婷等产品检出一级致癌物,其中具体涉及到了哪些产品
众所周知,潘婷对于我们来说还是比较常见的一款洗护用品,宝洁公司潘婷等产品检出一级致癌物,具体涉及到了一些产品,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
三、结语
最后小编想说,保洁公司的这一波操作真的是非常的厉害,要知道每一款产品研发之后都是有试用期的,如果没有试用的话是不能够在市面上销售的,更别说中国这么庞大的人口,如果一旦流入中国,那么我们国家很多使用潘婷洗护产品的人都要获得癌症,这对于国家的影响还是蛮大的,不管怎样,也希望保洁公司能够尽快的度过这次危机。
『肆』 优衣库 衣服会不会加了什么对中国人不好的东西
产品降级原因多为荧光增白剂和卤代有机化合物;1款女裙因检出致癌染料等多个问题获差评
2015年初,无数《星球大战》影迷寻遍优衣库门店,只为收藏一款印有“I AM YOUR FATHER”的T恤。日本休闲服装领军品牌优衣库主打性价比,也常与时下流行的电影、游戏等年轻人喜爱的元素相结合,日益受到大众的关注。
优恪(okoer.com)本次检测了优衣库的11款衣物,包括男女上衣、下装、内衣、袜子及围巾:8款获得了优评级,HEATTECH针织围巾、羊仔毛圆领针织衫两款产品获评良。
只有一款女装仿羊羔绒运动裙子检出少量致癌染料对氯苯胺、锑和卤代有机化合物等问题成分,评级被拉至警示。
无卓越品,多因荧光增白剂
检出荧光增白剂,导致除素色袜以外的10款产品与卓越评级失之交臂,荧光增白剂多出现在标签和个别产品的织物部分。
荧光增白剂能使白色或浅色基质增白、增亮、增艳,在目前的国内外成人服装标准中,都未对是否可以添加荧光剂及添加量做出明确规定。
尽管目前研究表明,纺织品中的荧光增白剂对人体相对安全,但也有观点认为,此物质或因难以代谢而成为潜在致癌因素。少数由荧光剂引起的皮肤过敏,与荧光剂的种类、使用量、人体自身情况等多种原因有关。
优恪出于更严格的健康考虑,对检出荧光剂的产品进行了降级。
对氯苯胺和卤代有机化合物仍有出现
唯一差评的受检产品——女装仿羊羔绒运动裙子,因在腰围和系带部分检出对氯苯胺而被直降4级。
对氯苯胺是一种具有致癌性的芳香胺染料,日常清洗等手段难以将其去除,且在中国纺织品国标中明确禁用。在当前工艺水平下,禁用名单中的染料均有安全性更高的替代品。
此外,实验室也在HEATTECH针织围巾、羊仔毛圆领针织衫和女装仿羊羔绒运动裙子3款产品中检出卤代有机化合物。
卤代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其中很多种具有致敏性或致癌性,会在环境中积聚。衣物中的卤代有机化合物,可能来自于漂白工艺的残留。
尽管女装仿羊羔绒运动裙子中的对氯苯胺检出量并未高于国标限值(≤20mg/kg),且中国国标并未对卤代有机化合物做出限制,优恪仍希望产品具有更低的健康风险,故对相关产品进行了降级。
『伍』 C 类衣服不能直接接触皮肤有什么副作用
C类纺织服装直接接触皮肤之后在长期穿着问题服装,轻者引起皮肤炎症,严重会导致恶心呕吐,还可以造成肺气肿,肝炎并诱发癌症,其致癌性甚至超过苏丹红。但不是你马上穿 ,马上就有反应 ,它是随着时间推移有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 因为衣服在在印染和后整理过程中要加入各种染料、助剂等整理剂,或多或少地含有或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而C类有害物质残留在纺织品上比B类和A类要多,就会对人们的皮肤乃至人体健康造成危害。C类衣服里衣服里有甲醛,且含量较高,
纺织产品分类类型典型示例
1、A类(婴幼儿用品)尿布、尿裤、内衣、围嘴、睡衣、手套、袜子、外衣、帽子、床上用品。
2、B类(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文胸、腹带、背心、短裤、棉毛衣裤、衬衣、(夏天)裙子、(夏天)裤子、袜子、床单。
3、C类(非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毛衣、外衣、裙子、裤子、窗帘、床罩、墙布、填充物、衬布。
(5)一款裙子含致癌物扩展阅读:
根据《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划分,将服装划分为A、B、C三个安全级别,即婴幼儿(24个月以内)用品应当符合A类产品的技术要求;直接接触皮肤的服装应符合B类产品的技术要求;非直接接触皮肤的服装应符合C类产品技术要求。A类为婴幼儿衣服,其甲醇含量不得超过20毫克每公斤,B类为直接接触皮肤其甲醇含量不得超过75毫克每公斤,C类为非直接接触皮肤的服装 甲醇含量不得超过300毫克每公斤。
『陆』 衣服有咩害处<衣服有什么害处>
刚买的新衣服可不能拿过来就马上穿在身上,因为新衣多多少少都藏着健康隐患,包括我在内的大多数人都只会关心衣服的款式、颜色、风格和质感等外在表现,很少去考虑衣服是不是健康,新衣服应该怎么穿。其实,新衣服就是被人们忽视的一大隐形、贴身杀手。所以,刚买的新衣服,可别光顾着美,还要记得先"扫雷"。不能立刻穿上它哦, 因为新衣服上面常常带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通常,买了新的衣服,只要检查一下没有尘土、油污之类的脏东西就直接穿上了,可您知道吗,有研究表明,纺织衣服的染料里有12种致癌物质,10种会引起皮肤过敏。北京针织行业协会监测站曹主任介绍,衣服的生产环节非常繁琐,比如原材料中的棉、麻,在种植过程中会使用杀虫剂、化肥等预防害虫和植物病毒,农药和各种化学残留物就会留在棉花、麻纤维当中。而在储存这些原材料时,要用五氯苯酚等防腐剂、防霉剂,又增加了有害的残留物。在衣料的生产过程中,还要使用氧化剂、催化剂、阻燃剂、去污剂、增白荧光剂等化学物质。所以说,生产一件衣服的过程其实是有害物质不断增加的过程。而存在于新衣中的荧光粉、福尔马林、游离甲醛等有害物质都会引起皮肤过敏、眼睛不适,咳嗽、呼吸不畅、没食欲、情绪烦躁等问题,严重的甚至会引发癌症。特别是在一些小商贩的店里买的衣服,大多都没有经过严格的监控和去"毒"过程,对身体的危害更大。一些羊皮服装中被检测出致癌染料联苯胺严重超标。品牌的服装在消毒方面会采取一定的消毒措施,但也不能保证不含有害物。
一般来讲,普通消费者是不能通过肉眼鉴别有毒"洋面料"服装的,而且服装上也不会有这方面的标识。建议大家购买进口服装时要到大商场去,而且进口服装常常价格不菲,一旦使用"有毒面料"还会损害健康, 消费者购买时可以向商家索要报关和检验检疫证明的复印件。
在买衣服的时候,不能光图便宜而买劣质面料的服装,挑的时候要看清衣服的标识、厂商的名称和地址、衣服规格、成分含量、洗涤方法以及产品合格证等。另外,2005年1月1日起实施的《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对衣服的基本安全作出了新的规定。从事进料加工的服装生产企业和外贸公司的营销人员在签订进料合同时,都要在质量条款中注明面料质量符合进口国的标准,这一规范也为我们的购买提供了一定程度的保障。此外,挑选衣服的时候还要闻味、观色。如果衣服散发出刺激的异味,就说明甲醛等有害物的残留量比较高,最好不要购买。选颜色时,不妨以浅色调为主,这样甲醛、染色超标的风险会小些。不要以为买的衣服有袋子包装就是干净的,如果不清洗直接穿的话,龙其是保暖内衣,之类的内衣裤, 很容易引起过敏或其他问题。无论是什么材质的衣服,上面的细菌和有害物质都不少, 所以不管是名牌还是普通衣服,买回来时都要清洗一遍才能穿, 尤其贴身内衣、衬衫、秋裤等,最好多洗几次,最大限度地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甲醛残留。而且您不用担心,新衣服洗净后穿是不会使衣服变旧的。
如果你是拿去干洗的话,拿回家可不能就叠好收拾起来。而应拿到太阳底下晒一晒或者挂在通风地方让干洗剂挥发掉。
生态纺织品必须检测的有害物
禁用燃料:是指某些染料因在生产制造过程中的劳动保护问题而被禁止生产,如苯胺黑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有毒物质而被明令禁止生产。而现在指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偶氮基分解出有害芳香胺的染料。目前常用染料中涉及到的总共有191种染料(含涂料),这些禁用染料在整个染料种类中占有很重要的比例,再加之配色的需要,纺织品上含有禁用染料的比例就更大。
有机氯载体:涤纶纤维在常温常压下,采用的是载体法染色,这种方法所使用的有机氯载体均为有毒物质,所以各国都已禁止使用,这些被禁用的有机氯载体主要包括:一氯邻苯基苯酚、甲基二氯基苯氧基醋酸酯、二氯化苯、三氯化苯等。
甲醛残留物:甲醛被广泛用作反应剂,其目的主要是提高助剂在织物上的耐久性。其使用的范围包括树脂整理剂、固色剂、防水剂、柔软剂、粘合剂等、涉及面非常广。由于这些助剂自身的游离甲醛很难低于规定的极限值。甲醛本身似乎并不出现对细胞的诱变和畸变,但在蛋白质生物细胞中,已发现与甲醛反应的N-羟甲基化合物的代谢物呈现突变性。
防腐剂:防腐剂也称防霉剂,为便于纺织半成品(如坯布)、成品的贮存,生产过程中(主要上浆过程)一般要加入矢量防腐剂,纺织品上所用的防腐剂主要有五氯苯酚(PCP)合2-萘酚等。PCP是一种重要的防腐剂,自棉纤维浆料和羊毛的储存、运输时常用,它还用在印花浆中作增稠剂,在某些整理乳液中作分散剂等。PCP具有相当的生物毒性,而且往往残留在纺织品上,在人体内产生生物积累,危害人体健康。
可溶性重金属残留物:纺织品存在的重金属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天然纤维对土壤空气中重金属的吸收;使用金属络合染料;印染加工中的各类助剂中含有的重金属等。重金属一旦为人体过量吸收便会向肝、骨骼、肾及脑重积蓄,当积蓄达到一定程度时,对人体健康便造成巨大的损害。这些重金属,虽其残留量都是痕量级的,但所涉及的种类较多,其中OKO100便明确规定了9种,德国日用危险品法还首次浆锑(Sb)列入受限制的重金属之列。
农药(杀虫剂)残留量:棉麻纤维的生长过程中常使用某些杀虫剂,以抵抗害虫侵害,某些动物纤维往往会存有残留的农兽药,虽毒性强弱不一,但都易被皮肤接触吸收,尤其六六六被视为一种会诱发癌症的杀虫剂。OKO100列出9种限量农药,并分别规定了其残留量的限量和总残留的浓度。 织物酸碱度(pH值):人类的皮肤表层一般呈弱酸性,以纺织疾病的入侵。因此纺织品上PH值控制在中性及弱酸性时对皮肤最为有益。
染色牢度:表面看来,似乎织物的染色牢度不涉及到纺织品的生态问题,与人体健康无多大关联。但是,人类的汗液,唾液种酶的作用,能够促进染料分散而导致对人体健康的损害,OKO100对染色牢度也都规定了限量指标。
特殊气味(如霉味,恶臭味、鱼腥味或其它异味):气味浓烈则表明过量的化学药剂或有害成分残留在纺织品种,因而有危害健康的可能。因此,各种服装上特殊的气味仅仅允许有微量存在。指标的测试在纺织行业尚属新的项目,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或检验方法的制定尚属空白。
『柒』 从万达买了件裙子,外面是一层纱,上面有镀膜,拿出来有味,洗了也有味,金纺,盐都用过,不行,怎么办
一般的衣服买回来或多或少都会有点味道,但是一般洗洗晒晒就会散掉,像你说的这样的还是很少。有可能衣服里用的化学成分超标导致,如果能退换最好不要穿了,现在杭州上海广东很多厂家为了减小成本,使用了大量化学成分加工的布料。化学成分严重超标,可致癌,所以朋友们挑选衣服的时候一定要细心看看衣服布料的成分,味道等
『捌』 C类衣服的有害物质多久可挥发完
两三个月。
这三类纺织产品都要求无异味,禁用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A是婴幼儿纺织产品,一般是指100cm以下的小孩穿的服装及以下的婴幼儿使用的产品可作为婴幼儿纺织产品,主要是指24个月以内的婴幼儿使用的纺织品,主要包括尿布、尿裤、内衣、围嘴、睡衣、手套、袜子、帽子、床上用品等;B是直接接触皮肤的纺织产品,主要是指在穿着或使用时,大部分面积直接与人体皮肤接触的纺织产品。如裤子、T恤、内衣类产品、袜子、腹带、床单、背心、短裤、棉毛衣裤、衬衣等。C是非直接接触皮肤的纺织产品,是指在穿着或使用时,产品不直接与人体皮肤接触,或仅有小部分面积直接与人体皮肤接触的纺织产品,如外套、毛衣、外衣、裙子、窗帘、床罩、墙布、填充物、衬布等之类的。C类衣服是不能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如果是外套类的衣服,可以穿。但如果是内衣等贴身类的衣服则不可以穿。
衣服的上的C类代表的是衣服的安全分类,其中C类别的衣服主要是指不可以与皮肤直接接触的衣服,同时C类也是有毒害物质最多的服装,应该尽量避免与皮肤的直接接触。
中国国家标准用统一的代号“GB”,即国标二字的汉语拼音略语,其中内部标准代号为“GBn”。纺织工业部标准的代号为“FJ”,指导性技术文件的代号为“FJ/Z”,参考性技术文件的代号为“FJ/C”。编号是采用顺序号加年代号,使用阿拉伯数字,中间加一横线分开。
如GB2-79,代表第2号国家标准,1979年批准发布。日本国家标准的代号为“JIS”,其中纺织标准另加“L”作为代号,后编以顺序号。联邦德国国家标准的代号为“DIN”,法国国家标准的代号为“NF”,英国国家标准的代号为“BS”,苏联国家标准的代号为“ΓΟСΤ”,其中纺织标准不另加代号,直接编以顺序号。
『玖』 牛仔裤含致癌物
7款产品检出苯胺惨遭降级
苯胺类物质是“染色物”中的常客,此前优恪发布的染发剂、纺织品和衣物测评报告中多次出现过苯胺类物质的身影。
在本次检测中,众多大牌产品还是没能逃过“苯胺魔咒”。H&M、LEE、Levi's、CK、萍果、优衣库和Zara这7款评级最差的产品均检出了苯胺,被惨降4级。
“苯胺是致癌物,检出说明该批牛仔裤的面料使用了能还原出芳香胺的偶氮染料。”青岛大学纺织服装学院教授陈国华介绍。
在印染工业中,偶氮染料染出的产品色泽良好、染色牢度较高,是合成染料中非常重要的一类,但部分偶氮染料能还原出致癌芳香胺。
H&M、Levi's因甲醛降级
甲醛在衣物类产品中首次被检出,H&M、Levi's的两款产品因甲醛含量较高不幸“中弹”。在优恪此前的衣物类测评报告中从未出现过甲醛问题。
北京服装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龚龑介绍,甲醛主要来源于面料中的树脂涂层整理剂。整理剂的作用是让牛仔裤变得更加“硬挺”,起定型作用。通过日常的清洗手段,只能去除面料中挥发出来的甲醛,对存在于面料内部的甲醛几乎没有作用。
“过量的甲醛会对人体皮肤或呼吸道产生强烈刺激,引发炎症。”陈国华表示。
其他8款产品的测评结果也说明,衣物中可以避免出现甲醛(思莱德的产品中为痕量);优恪对检出甲醛较多的两款产品分别降2级。
4款产品中的重金属铬
重金属也是衣物中引人关注的成分,思莱德、H&M、LEE、CK的4款产品因在皮革标签中被检出重金属铬元素被降1级。
国内期刊《中国皮革》曾刊文称,成品皮革中的铬可能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原料皮,即由动物食用或接触了重金属;另一方面来源于皮革加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水和各种化学材料。
陈国华介绍,铬会刺激皮肤,导致疼痛和过敏;在高浓度时,铬还具有致癌性。
“六价铬的危害更大,它具有铬金属、三价铬、四价铬不具有的毒性。” 龚龑表示。庆幸的是,优恪未在任何一款产品中检测出六价铬。
有机卤化物、荧光增白剂仍有出现
有机卤化物和荧光增白剂一向是纺织品和衣物降级的“重灾区”,本次检测依然有众多产品在这一环节落马。
其中,有8款产品检出有机卤化物,4款产品检出荧光增白剂,均被分别降一级。
陈国华表示,有机卤化物一般来源于含溴、氯的阻燃剂(使衣物不易燃烧)或衣物生产中使用的其他助剂。有机卤化物包括多达数千种物质,许多有机卤化物会对人体免疫系统、生殖系统、甲状腺功能、记忆力产生不利影响。
荧光增白剂主要用于衣物的增亮补色,提高白度和光泽。然而,荧光增白剂的安全性存在争议,有观点认为其存在致癌风险。
『拾』 C类衣服有害吗
C类衣服是不能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如果是外套类的衣服,可以穿。但如果是内衣等贴身类的衣服则不可以穿。
衣服的上的C类代表的是衣服的安全分类,其中C类别的衣服主要是指不可以与皮肤直接接触的衣服,同时C类也是有毒害物质最多的服装,应该尽量避免与皮肤的直接接触。
(10)一款裙子含致癌物扩展阅读:
中国国家标准用统一的代号“GB”,即国标二字的汉语拼音略语,其中内部标准代号为“GBn”。纺织工业部标准的代号为“FJ”,指导性技术文件的代号为“FJ/Z”,参考性技术文件的代号为“FJ/C”。编号是采用顺序号加年代号,使用阿拉伯数字,中间加一横线分开。
如GB2-79,代表第2号国家标准,1979年批准发布。日本国家标准的代号为“JIS”,其中纺织标准另加“L”作为代号,后编以顺序号。联邦德国国家标准的代号为“DIN”,法国国家标准的代号为“NF”,英国国家标准的代号为“BS”,苏联国家标准的代号为“ΓΟСΤ”,其中纺织标准不另加代号,直接编以顺序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