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剪用料参照表 单位:cm
类别 幅宽
衣名 计算公式 附 注
90 146
男
装 短袖衬衫 衣长×2+袖长-6 衣长+袖长 胸围超过103,每大3,加料6(双幅)
长袖衬衫 衣长×2+袖长 衣长+袖长 胸围超过110,每大3,加料6
两用衫 衣长×2+袖长×2 衣长+袖长+2 胸围超过108,每大3,加料6
中山装 衣长×2+袖长×2+5 衣长+袖长+5 臀围超过116,每大3,加料3
军装 衣长×2+袖长×2 衣长+袖长+6 胸围超过110,每大3,加料6(单幅)
男裤(套裁) 短裤长+长裤长×2+6 裤长+2 臀围超过116,每大3,加料3(双幅)
Ⅱ 服装面料怎么计算用料
常见的服装用料核算的方法有:
(1)、经验性判定。
主要用于个体经营户,可以根据经验给出服装单件的大体用量。
(2)、根据成衣尺寸计算。
又称“面积计算法”,在外贸服装加工企业或公司,客户提供成品样衣给生产商,让其计算出服装的面料单耗量。
我们可以估算出中间规格服装毛片的面积,把每片相加后得出一件服装总的平方厘米数,除以面料门幅宽度,得出服装的单耗量,注意追加一定数量的额外损耗。
(3)、规格计算法
顾名思义,根据成品规格表中的中间号或大小号均码的规格尺寸,加上成品需用缝份量,计算出单件服装的面积,再除以门幅得出单耗量,同样追加一定数量的额外损耗。
服装单耗的规格计算法可以归总出一个常用公式:(上衣的身长+缝份或握边)*(胸围+缝份)+(袖长+缝份或袖口握边)*袖肥*4+服装部件面积。
(2)裤子布料计算公式扩展阅读:
服装面料品种繁多,分门别类的方法也很多
一:根据原材料的不同可以分为色织棉布、色织涤棉布、色织中长仿毛花呢、全毛花呢、毛涤花呢、毛涤粘三合一花呢、竹节纱布、疙瘩纱布、各种混纺色织布等等,还有以丝麻为原材料的色织布很多。
二:根据织造的方法不同可以分为平纹色织布、色织府绸、色织格花呢,牛津布、青年布、牛仔布、还有卡其、斜纹布、人字呢、华达呢、贡缎、小提花、大提花布等等。
Ⅲ 女裤裁剪计算公式
首先不同的身形有不同的臀围和腰围,计算的时候前臀围是0.1身高+0.1臀围,后臀围是臀围/4-1,臀围/4+1小裆宽,0.05臀围大裆宽,0.11臀围腰围。根据实际的款式调节一下裤口和前后的口袋就可以了。
各种女式的裤子布料使用量大不相同,表布是140厘米,幅宽是110厘米,裤长是+10厘米-15厘米,90厘米幅宽210厘米,裤长是乘以2+15厘米-20厘米,从前片开始,稍微胖一点的体型可以稍微多一些。
在裁剪之前最好是有设计的图纸,有了图纸之后裁剪的时候会比较方便顺手一些。正常的情况下,整体差两厘米到三厘米都是可以的,只要差距不是太大,有多余或者是不足的时候,在横裆线或者是后立裆线上面增减就可以。
裁剪下来之后要对比一下是否有误差,布料比较光滑的时候将前后片排成同一方向进行裁剪。
Ⅳ 请问下高手,做裤子需要的面料大概是怎么算的,谢谢
根据裤子长度来计算的,一般情况下取裤长+10cm,就是所需面料的长度。裤子一条裤腿要分前后片,但是不管怎样裤子只要算最大的地方就是横向的cm数。
裤长的计算是裤长加腰宽,比如说裤长98,那计算方法就是98+10=108cm。10cm就是腰头的宽度,如果你觉得怕不够的话那就加长10cm到20cm。只要裤子最大的前后片不要裁剪错基本上这裤子就能做出来了。
(4)裤子布料计算公式扩展阅读
计算衣服用料妙法
购买幅宽为2.7的衣料时,计算用料方法有:
1.男上衣的用料为:用3个衣长,另加边料0.3尺如某人衣长为2.3尺,
则所需衣料数量为:2.3×3+0.3=7.2(尺)。
2.女上衣的用料为:用3个衣长即可。如某人衣长为1. 9尺则所需衣料数量为:1.9×3=5.7(尺)。
3.男裤的用料为:2个裤长,另加边料0.3尺。如果做两条裤子,裤腰在2.3尺以内 可套裁,用料为3裤长,另加边料0.3尺。
4.女裤用料同男裤一样。如果做两条女裤,裤腰在2.3尺以内,臀围在3.2尺以内,裤脚不大于0.7尺的,也可套裁,用料为3个裤长,另加边料0.6尺。
Ⅳ 一条女裤大概需要多少米布料
裤长+10cm。
根据裤子长度来计算的,一般情况下取裤长+10cm,就是所需面料的长度。裤子一条裤腿要分前后片,但是不管怎样裤子只要算最大的地方就是横向的cm数。
裤长的计算是裤长加腰宽,比如说裤长98,那计算方法就是98+10=108cm。10cm就是腰头的宽度。
(5)裤子布料计算公式扩展阅读
针织服装用料公式:
(1) 衣服
大身用料:(胸围+6CM)X(身长+6CM)X 24 X 克重 X (1+总损耗)
袖子用料:(挂肩+袖口+4CM)X(袖长+4CM)X 24 X克重 X(1+总损耗)
领子用料:(领宽X2+2)X领高 X 12 X 克重 X (1+总损耗)
每打衣服用料=大身用料+袖子用料+领子用料
(2) 裤子
(横档+腿围+4CM)X(裤长+8CM)X 24 X克重X (1+总损耗)
罗纹:18% 汗布:15-16% 网眼:15-16% 氨纶汗布18-20%
绒布:17-18% 色织布(大):27-32% 色织布(小):22-25%
Ⅵ 裁剪裤子所需要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直裆:0.1身高+0.1臀围(女-1 男-2)前臀围:臀围/4-1后臀围:臀围/4+1小裆宽:0.05臀围大裆宽:0.11臀围腰围:根据款式调节裤口:根据款式调节前后袋口:根据款式调节。
男女体型上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所以在裤子的裁剪过程中就有着不同的方式,男体的腰节较底女体的腰节比男体的腰节要高,这样他们决定了同样的身高下女裤的裤长和立档大于男裤。
由于男女存在生理上的差异,所以决定了男裤前档的凹势大于女性,也决定了门巾总设在前中心位置,而女裤前后可随意设置,进而决定了女裤前后可以设计门襟而男裤却不可。
(6)裤子布料计算公式扩展阅读
男式设计
1、一般情况下,在前中心的腰围线上向里进0.5cm—0.7cm后,连结立裆弧线,但在特体的情况下,因为有肥胖量的计算,前立裆线还要偏离前中心再向上抬高。腰围线取W/4+3cm~4cm,过臀围线画弧形侧缝线,把侧缝线向上延长0.5cm后,重新画腰围线。腰上的活褶从裤线向侧缝取3cm—4cm,向膝线与裤线的交点画线。下档部分的侧缝线,是先连接脚口与横裆线,在膝线上向里进1cm后画弧线。把侧缝这边的膝线宽向前侧取相同宽度画下裆线。
2、裁剪要点:把布幅双折后比好纱向,前后片穿插裁剪。有方向性和有光泽的布料,要向同一方向裁剪。要是翻脚口的一定要注意留够翻折量。图中的虚线部分的裁片,表示在试穿补正后裁剪。括弧内标注的尺寸,是正式制作时缝头的大小。
女式设计
1、前后厚度大的体型:前后裆弯打褶,这是立裆弧线量不足而造成的,在前后下档线和立档线上追加不足量。
2、臀部突出的体型:由于臀部突出,朝侧缝方向打斜绉,后档便也起皱。把臀围的不足量,从侧缝和后中心放出,在后立裆倾斜度加大的同时,增加横档的宽度。其次加大省量,加大部分的量在侧缝放出。
3、臀部扁平的体型:因后立裆过长,在裆弯处出现余褶。把后立档的倾斜度变小,并减少横档宽度,重新连结立裆弧线。移动省缝位置。在侧缝线上减去立档向外的移动量。
4、大腿部向外突出的体型:因大腿部外突出较强,朝侧缝的方向出现斜皱裤线也偏斜;在侧缝线上追加不足量,把由此而增加的腰围尺寸平分到两个省缝中。大腿部的前边突出情况也很多,那样要把下裆线也追加不足量。
参考资来源:网络-服装剪裁
Ⅶ 如何计算服装裁剪面料
如何计算服装裁剪面料
如何计算服装裁剪面料,计算的方法不掌握是不行的哦!下面一起去了解一下计算服装裁剪面料的方法吧!
一.购买衣料如何进行巧计算?
*幅宽布若是90厘米,计算的方法是:
男上衣:衣长乘以3加上10厘米;
女士上衣:衣长乘3;
男女裤:裤长乘以2中上10厘米。
*幅宽为143厘米的双幅呢,做男便服算法:
衣长加上袖长加上10厘米。
针对这种方法,现有疑问:
1. 此算法是适用于针织布还是棱织布? 还是都适用? 2.上方法算出的是长度,正常我们算的不是面积吗?
3. 为什么会这样算,上述各公式代表的含义能详解一下吗?
4. 有更简单明了(通俗易懂)的算法吗?(不求很精确,报价估计大概用量)
二.针织服装用料公式:
(1) 衣服
大身用料:(胸围+6CM)X(身长+6CM)X 24 X 克重 X (1+总损耗)
袖子用料:(挂肩+袖口+4CM)X(袖长+4CM)X 24 X克重 X(1+总损耗)
领子用料:(领宽X2+2)X领高 X 12 X 克重 X (1+总损耗)
每打衣服用料=大身用料+袖子用料+领子用料
(2) 裤子
(横档+腿围+4CM)X(裤长+8CM)X 24 X克重X (1+总损耗)
备注:以下仅供参考
罗纹:18% 汗布:15-16% 网眼:15-16% 氨纶汗布18-20%
绒布:17-18% 色织布(大):27-32% 色织布(小):22-25%
面料计算公式:
面料价格=成本价格+织造价格+染价+其它(包括印花、开副定型、后道 各工序) (一般地,开副定型价格:2000元/T)
针对这种方法,现疑问如下:
1. 大身面料中乘以24是2X12(1打12件),2表示胸片面积有两片,可为什么要乘以克重呢?这样算出的是面积单位平方米吗?
2. 袖子算法中:挂肩+袖口,是表示1个袖片的宽度吗?再乘以袖长(袖片的长度)就是1个袖片的面积吗?后面为什么要乘以克重?
3. 领子算法中:领宽(总长)为什么要乘以2,后面乘以克重代表什么?
4. 总之,此算法最大不解就在于:为什么要乘以克重?各部分算出的是面积吗?
5. 顺问:“罗纹:18% 汗布:15-16% 网眼:15-16% 氨纶汗布18-20%
绒布:17-18% 色织布(大):27-32% 色织布(小):22-25%”这些是什么意思呀?
三.计算衣服用料妙法
购买幅宽为2.7的衣料时,计算用料方法有:
1. 男上衣的用料为:用3个衣长,另加边料0.3尺如某人衣长为2.3尺
则所需衣料数量为:2.33+0.3=7.2(尺)。
2. 女上衣的`用料为:用3个衣长即可。如某人衣长为1. 9尺则所需衣 料数量为:1.93=5.7(尺)。
3. 男裤的用料为:2个裤长,另加边料0.3尺。如果做两条裤子,裤腰 在2.3尺以内 可套裁,用料为3裤长,另加边料0.3尺。
4. 女裤用料同男裤一样。如果做两条女裤,裤腰在2.3尺以内,臀围在 3.2尺以内,裤脚不大于0.7尺的,也可套裁,用料为3个裤长,另加边料0.6尺。
购买双幅衣料(面宽4.3尺)时,计算衣料方法有:
1. 男便服用料为:1个衣长,加1个袖长,另加边料0.3尺,再除以3。
如某人衣长是2.2尺,袖长是1.8尺,所需衣料数量为(2.2+1.8+0. 3)4=1.43(米)
2. 做裤子,只取一个裤长即可。
3. 做大衣,用料为2个衣长,另加边料0.3尺。
疑问:此算法甚为不解,麻烦哪位朋友能详解一下?(将不胜感激!即便解释一小个问题也热烈欢迎!)
总结疑问:
1. 以最普通的一件上衣和裤子,假设用的面料门幅为150CM左右的话,怎样用最简单的方法分别算出上衣和裤子的大概用量?(仅供报价估计之用,不求非常精确)
2. 算用量一般是算面积还是长度?如果算是的是面积,要长度的话就直接用面积除以门幅吗?
3. 本人有一种算法(个人心里这样想的):
衣服面积算法:
衣长X 1/2胸围=胸片1片的面积X2=前后片面积(大身用量)
袖子面积算法:袖长X1/2袖笼=半片袖子面积X2=1个袖子面积X2=2个袖子的面积。
;Ⅷ 针织面料计算公式
针织面料计算公式:
1、主要是在标准规格的基础上加缝合损耗(简称缝头)
2、全部按照方形来计算
3、合计全部面积,乘以克重等于重量,外加损耗。
4、损耗:
a、布边损耗大约=6cm(两个边)/160cm(幅宽)=4%(大约),b、裁剪(疵点,布头)大约2%。c、理论与实际的差别,(幅宽,规格等因素)大约10%。损耗合计:16%(因为是测算,可以加大或者减小)
例如上衣面积(下面的计算全部省略缝头,注意握边,握腰,握袖口):
胸围x身长x2袖肥x袖长x4(4层)领罗纹:领高x2x长裤子:横档x裤长x4(还是提醒握腰,握裤脚)如果给出臀围要折算出横档尺寸。注意:对条对格面料长度要增加一个条宽,顺毛、顺条纹的坯布要适当增加长度。
Ⅸ 一般做一条成年男子的裤子要多少布
面料幅宽150厘米左右的用料公式:裤长加上握边长度(一般4厘米)。比如:你的裤长是110厘米,那么你的用料是110+4=114,也就是说用料114厘米;面料幅宽120厘米左右用料公式:裤长+半个裤长+握边=用料; 面料幅宽90厘米左右的用料公式:裤长+裤长+握边=用料。这就是一般用料算法(如果比较胖的人就要根据特殊情况特殊处理)。
Ⅹ 如何计算裤子面料用量
面料长=裤长+腰高×2+腰头缝位(1cm×2)+脚口折边
面料宽=臀围×1.24+16cm
经验公式:宽=臀围+后浪起翘+缝位
另:后浪起翘(成人长裤按35cm,中长裤按40cm,短裤按45cm;中童长裤按25cm,中长裤按30cm;小童长裤按15cm,中长裤按20cm)
另:臀围一般在浪底上1/3前浪长处量
购买幅宽为2.7的衣料时,计算用料方法有:
1、男裤的用料为:2个裤长,另加边料0.3尺。如果做两条裤子,裤腰在2.3尺以内 可套裁,用料为3裤长,另加边料0.3尺。
2、女裤用料同男裤一样。如果做两条女裤,裤腰在2.3尺以内,臀围在3.2尺以内,裤脚不大于0.7尺的,也可套裁,用料为3个裤长,另加边料0.6尺。
购买双幅衣料(面宽4.3尺)时,计算衣料方法:做裤子,只取一个裤长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