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白银案"告破!如何通过DNA技术识别一个人
有一部英国拍摄的影片让我看了感到惊喜,这就是根据英国真实案件改编的影片《凶手密码》。影片描述的是DNA第一次被用于处理司法案件的故事,当时是1985年,在英国,当时一名移民儿童的身世受到怀疑,借助DNA技术确认了他的身份,使母子免予被人为分隔的命运。影片重点叙述了DNA在刑事案件的首次应用,那是在1986年,当时在英格兰由于这项技术的应用使一个供认有罪的男子被发现是无辜的,并使真凶浮出水面。
令人叹为观止的DNA指纹术在司法案件的应用
影片《凶手密码》细致再现了英国应用DNA技术的一起真实的刑事案件(影片将部分当事人的真实姓名隐去):1983年12月22日早晨7时20分,15岁的琳达·曼宁的尸体被人在通往一家精神病院的路边草丛里发现。她腰部以下身体裸露,据了解是前天晚上去看朋友的路上被扼死的,死后还被人强暴过。从尸体里提取的精液表明凶手分泌遗传基因是A型带有高浓度磷酸葡萄糖变位酶(ICM)的H酶,这样的人在成人男子中只占10%。调查首先在附近一家精神病机构卡顿·海斯医院展开,但排查以失败告终,后来警察才发现他们实际上询问过那个凶手,但当时并没有意识到他就是凶手。1986年7月5日下午,另一个受害者道恩·阿什沃思失踪了,她也是15岁,是恩德比学校的学生。两天之后,在发现琳达·曼宁尸体的地方发现了阿什沃思的尸体,她被人撕成碎片,现场令人毛骨悚然。精液检验的结果表明,琳达·曼宁和道恩·阿什沃思死于同一人之手。道恩·阿什沃思遇害后,卡顿·海斯医院的一个厨房勤杂工理查德·巴克兰受到怀疑。理查德·巴克兰头脑简单,身体早熟,样子有点呆傻,有时躲在黑暗处突然跳出来吓唬妇女和年轻姑娘,因此名声很坏,当时警察排除了对他的怀疑。1986年夏天,警方将其带到警署,对他进行讯问。经过两天杂乱无章和自相矛盾的供述,最终他在供词上签了字,承认自己杀了道恩·阿什沃思。不过,经过血液检验,他不属于携带磷酸葡萄糖变位酶H酶分泌基因为A型的人。1986年11月21日,莱斯特机构的研究人员阿里·杰弗雷博士,从凶手的精液里提取DNA,然后将它与那个厨房勤杂工的血液样品相比照。他得出结论:理查德·巴克兰是无辜的。沮丧的警方随后想到一个大海捞针的办法,打算对当地男子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测试。1987年初,警察决定请该地区16岁到34岁的年轻男子献出血样和唾液,经过化验,属于A/PGM1+分泌者血型的样本则被送往内政部法庭技术室进行DNA检测。从1981年1月到9月,有4583名男子接受了检测,但警方没有获得成功。1987年8月1日那天,4个面包店的工人聚集在莱斯特酒吧喝酒,其中一个人谈到一个名叫科林·皮奇福克(ColinPitchfork)的雇员曾经威胁他去做血液测试,生性害羞、性格软弱的他用伪造的证件,以科林·皮奇福克的名义抽取了血液样品;另一个男子也提到,皮奇福克曾经答应如果他愿意做替身去接受测试给他200英镑(合300美元),但他拒绝了。皮奇福克解释说,他因为曾被指控有不体面的暴露害怕去做测试,担心警方跟他过不去。有一个女人坐在一张桌子旁听到这个消息后,到警方报案。1987年9月19日,27岁的科林·皮奇福克在小托伦被捕。警方的计算机资料显示皮奇福克有“露阴癖”,而且曾经去过那家精神病院看过门诊。警方拘捕皮奇福克后检测了他的血样,他的血样被送到杰弗雷的实验室,DNA检测结果表明,他正是强奸并谋杀琳达·曼宁和道恩·阿什沃思的凶手。1988年1月22日,科林·皮奇福克被裁决有罪并被判终身监禁。
这部影片揭示:DNA技术在确认真正的罪犯和发现无辜者方面发挥了令人叹为观止的作用,许多成功的案例对人们运用这一技术起到了鼓舞作用。在《凶手密码》这部影片中,DNA技术洗刷了一个人的犯罪嫌疑,特别是当这个人的犯罪嫌疑由其有罪的供述而得到强化时,它的意义就更加显著了。一个被告人可能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违心承认自己的犯罪(如本案中的巴克兰,他明显是一个怯懦者),如果没有DNA技术帮了大忙,很有可能被错误定罪。因此,美国“一些州已经颁布法律要求定罪后进行DNA检测,并且一些州已经扩充或废止了对DNA证据在哪些地方适用进行限制的法令,其他一些州也正在立法过程中”。
精确的DNA技术也会出现应用错误
在我国,古时进行确认个人身份依靠的是滴血验子的老法子,这种方法并不是靠得住的方法,但在我国科技不发达的古代,却成为司法中进行人身识别的常用方法。纪昀《阅微草堂笔记》云:“按陈业滴血,见《汝南先贤传》,则自汉已有此说。”即使在古时,亦已认识到滴血之法不是可靠的办法。纪昀转述诸老吏的说法曰:“骨肉滴血必相合,论其常也。或冬月以器置冰雪上,冻使极冷;或夏月以盐醋拭器,使有酸咸之味:则所滴之血,入器即凝,虽至亲亦不合。故滴血不足为信谳。”由于个人人身识别在许多案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鉴定错了,案件的认定和处理就很有可能跟着一起错。
在当代,个人识别依靠DNA检测,DNA鉴定技术(又称DNA指纹术)是公认的较为精确的技术,在个人识别方面被认为无可争议。有人称DNA的发现是科学上里程碑式的发现,在科学史上是世纪性标志。DNA在刑事司法中的应用也是革命性的。美国哲学教授苏珊·哈克就美国刑事司法中该技术的应用评价说:“当半个世纪前DNA首次被鉴定为基因物质时,谁能够想象到,DNA分析现在会在刑事司法审判系统以及公众对法律的理解中扮演这种角色呢?即使是20年前,法庭科学家仅仅能够断定一个血样是否是人的或动物的、雄性的或雌性的,并且,如果是人的,那么是哪种血型——在美国人中,拥有最少见血型的人有3%,血型最普通的占43%。DNA分析已经使得更加精确的鉴定成为可能(据称,美国联邦调查局实验室推测,将莱温斯基裙子上的污迹与克林顿的精液随机匹配的可能性有7.87万亿分之一)。美国于1986年将其首次引入刑事案件,它将司法审判公正的威力变得相当惊人,截至2002年春,DNA检测使得超过100名的囚犯被证明无罪,包括相当数量的死囚区的囚犯在内。”
不过,执法人员和司法人员对于自己的认识能力抱有足够的警惕的同时,对于科学技术手段形成的鉴定意见也不能不加警惕的照单全收。DNA鉴定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STR分型,就是平时所称DNA检验,能够对人进行个体识别,进行同一认定;二是线粒体DNA测序,不能同一认定,可用于否定,不可用于肯定。不了解DNA检测的基本知识,就有可能在采择证据时有所失误。更为致命的是,DNA技术虽为较为精确的技术,但鉴定人员缺乏责任心,鉴定工作缺乏精确性,甚至迎合性地为委托方提供其期待的意见,再精确的技术也不能必然保证有精确的结论。在美国,1989年卡斯特罗案件中威尔玛·庞塞与其两岁幼女双双被刺死,嫌疑人卡斯特罗被捕,警察在他的手表上发现了血渍,该血渍的DNA图谱显示与被害人的相符,不过,此案在预审中发现许多实验过程的错误:未进行种属实验,额外的谱带未被报告,对女儿的检测结果显示了额外的未被报告的谱带,受到污染的探针被重复使用却没有被记录,相互差距高于标准偏差三倍的谱带仍被标为匹配,未按照规定进行盲测,没有使用阴性对照或没有记录对照样品来源。这些因素造成DNA证据失去证据能力。
在我国,也发现多起DNA检测错误,引起社会广泛瞩目的河北李久明、山西岳兔元案件的DNA鉴定皆有失误。还有其他一些不如这些案件知名的案件,也已经发现存在DNA鉴定的错误。例如新疆曾经发生一起离奇案件:2004年7月13日,雷香国失踪,雷香国的家人向当地派出所报警,后又在报纸上刊登寻人启事。7月24日中午,雷香国的姐姐雷红接到陌生人的电话,来电说哈拉玉宫乡的一条水渠里发现了一具男尸,由于没人报案和认领,已经埋掉,死者外形与报纸刊登的照片相像。雷红立即与库尔勒市公安局联系,前去辨认尸体。那具尸体在水中浸泡变形,埋入地下后又浑身是土,挖出来已难以辨认,雷香国的父亲雷伍富见到尸体后感到发型确实很像,但很难确定是否是其儿子。当晚警方对尸体进行解剖,库尔勒市公安局还通知雷伍富抽血,以便对无名尸体进行DNA鉴定。2004年8月24日,库尔勒市公安局下达的《鉴定结论通知书》称“有关人员对无名尸体与雷伍富血样,进行了DNA及无名尸体胃内容物鉴定,鉴定结论是无名尸体与雷伍富有血缘关系,累积亲权概率为99%,无名尸体胃内无有毒物质”。8月30日,雷伍富正式接到库尔勒市公安局的《鉴定结论通知书》,结论是“溺水死亡”。但警方并没有得出雷香国是否他杀的结论。2004年9月3日,巴州公安局刑侦支队在法医再次检验后,出具《死亡证明》和《火化证明》,尸体被火化。雷红怀疑弟弟的死跟一个叫苗苗的女人有关系,并提出疑问“我弟弟不会游泳,怎么会溺水死亡呢?”从雷香国手机通话记录中,雷红发现雷香国出事当晚确实找过苗苗,此后再没人见过他。雷红向库尔勒市公安局递交一份材料,请求警方调查。2004年9月19日,苗苗在乌鲁木齐市整容,准备与其母外逃,被库尔勒市公安局抓获。苗苗的父亲在青海省格尔木市也被抓获。令警方大跌眼镜的是,苗苗不仅交代了杀害雷香国的事实,还说出埋尸地点。2004年10月9日,警方在库尉公路一处戈壁滩挖出尸体,通知雷伍富前去抽血采样,雷香国的母亲也被采了血样。雷伍富和雷红还参加了死者衣物辨认,确认白色T恤、黑色裤子、黑色皮鞋,都是雷香国那天出门所穿,另外,雷香国的一根带玉的红绳也在。2005年1月6日,库尔勒市公安局下达《鉴定结论通知书》,结论是“雷香国尸体与其母施昌会的mtDNAHV区碱基序列一致”。鉴定结论认定这具尸体是雷香国,从而否认以前那具男尸是雷香国。为何两具尸体被鉴定为同一个人?库尔勒市公安局声称是机器故障,后来又说是样品受到了污染。
为什么会出现DNA检测的错误
原因是技术方法本身是可错的,苏珊·哈克提醒说:“警察以及实验室,都是可错的。例如,有时样本并不是被盲目呈现的,而是以一种期望得到肯定性证明的方式被提呈的。而且,DNA分析排除嫌疑人比识别犯罪人有更大的确定性,识别后者有时需要关于参考类别的机警假设。因此,我们几乎不奇怪于DNA证据不但是一种强大有力的证明无罪和鉴定有罪的工具,而且也具有非常令人迷惑的可能性(正如辛普森告诉我们大家的)。”DNA技术的可错性再加上其他因素,几乎不可避免地发生错误,这些因素主要有三个:
一是检材受到污染。由于对检材保管疏忽大意,依据受到污染的检材进行检测就难免偏离事实真相,形成检测结果的错误。苏珊·哈克指出:“假定检测是被严格进行的,一个无辜的被告人将不会与犯罪人有相同的DNA,但一个更低的却不容忽视的可能性就是实验室犯了错误或者样品被污染了。”
二是检测人员提供迎合性鉴定意见,DNA检测和其他鉴定一样,鉴定人员应当以科学态度为之,不能“友情鉴定”,但鉴定人员属于指派机关或者与指派机关属于同一系统的同体意识和长期接受同一委托单位的固定客户关系,会使个别鉴定机构及其人员丧失科学精神,从而提供迎合委托方或者指派者意愿的鉴定意见。不幸的是,鉴定人员不恪守客观原因的现象并非个别,检测室成为炮制证据的场所也非止一家,当鉴定人员不再固有科学精神的时候,“科学证据”也就不再科学。
三是人为疏失。2003年11月23日,在北京召开的首届国际法庭DNA证据研讨会上,有专家坦言:我国一些地区的公安司法机关,在DNA鉴定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使安全有效使用这项技术受到限制。DNA技术虽然具有高度精确性,但其本身并不能自动转化为客观证据,需要由鉴定人进行采样、实验、对比、分析及数据解释,然后才能得出结果。上述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可能降低DNA证据的准确性,造成DNA证据不但无助于确认真相,反而会导致错案发生。此外,有人故意布局来迷惑办案人员,诱使其得出错误结论。更令人担忧的是,已经发生有人利用DNA技术为自己脱罪,在美国密尔沃基市,安东宁·特纳被指控犯强奸罪,正在羁押中等待审判,就在其羁押期间,狱外发生另一起谋杀案。警方搜集到的证据证明这两起案件的实物证据的DNA图谱完全相同。似乎证明安东宁·特纳是无辜的。后来查明,安东宁·特纳将精液样本投送出监,其亲属花了50美元收买一个女子,让她声称被强奸且白日多人围奸,安东宁·特纳试图用这种方法误导侦查人员,为自己赢得无罪判决。DNA既可转移来为自己脱罪,也可转移用来陷害他人,无心造成的转移也会使无辜的人陷入讼累,办案人员若缺乏明察,盲从DNA鉴定意见,就可能造成冤枉无辜或者放纵罪犯的结果。
由于担心陪审团会被误导,一位加拿大法官“不允许DNA专家去证明随机匹配的可能性——害怕陪审团将会根据这种可能性简单地认为被告人是有罪的而不是将之与其他证据一同考虑”。但是,更多的人对DNA证据抱有一种不加警惕的迷信态度。在我国,直到现在,警告DNA鉴定可能存在错误的声音还不够响亮,错案就潜伏在对这种“科学证据”的迷信和盲从之中。二力河蟹相信,把在中国居住的居民DNA全部录取,登记在公安系统,不论什么案件都可以轻松破解。
② 与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发生桃色绯闻的是哪位女士
莱温斯基;;本报综合报道 据美国广播公司6日报道,美国独立检察官日前已经将那条沾有克林顿精液的蓝裙子归还给莱温斯基。独立检察官在调查克林顿“拉链门”事件时,曾从莱温斯基住所拿走了包括这条染精蓝裙子在内的许多物品。正是这条染精裙曾使克林顿被迫承认两人有“亲密关系”。莱温斯基一直在寻求拿回染精裙。莱温斯基的律师强调,莱温斯基无意出售那条裙子。但报纸估计,如果她真要出售那条裙子,将至少可获50万美元。莱温斯基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那条染精裙是她的耻辱,如果能够拿回来,她要烧掉它。(易) http://news.sina.com.cn/w/296841.html</FONT>
③ 克林顿和那条蓝裙子的事
克林顿和莱温斯基以及莱温斯基的那条蓝裙子
是指克林顿对莱温斯基的性骚扰
莱温斯基
早在1995年11月,克林顿就在白宫和当上白宫实习生仅几个月的莱温斯基发生了性接触。然而,莱温斯基在1997年12月5日为葆拉-琼斯控告克林顿性骚扰案作证时,否认与克林顿有过性关系,并且为此签了一份声明。同月17日,克林顿被琼斯的律师提问时,也否认与莱温斯基有性关系。但是根据白宫访客记录,克林顿曾在莱温斯基作证之前与她私下会面,要她在出庭时“避重就轻”,同时还通过私人秘书取回先前赠送给莱温斯基的多种礼物
④ 什么是“克林顿性丑闻”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经与白宫实习生莱温斯基爆发性丑闻。
克林顿与莱温斯基早于1995年已认识,两人在白宫发生性关系,但克林顿对此坚决否认。1998年,时任总统的克林顿因在他与莱温斯基的性丑闻问题上说谎而受到调查,被控作伪证和妨碍司法。
同年8月,克林顿向国人发表电视演说,首次公开承认与莱温斯基有“不正当关系”。不久后,众议院通过两项弹劾条款,但被参议院于翌年2月否决,克林顿得以逃过弹劾。
世界有十大丑闻:
1、南京大屠杀;
2、犹太人大屠杀;
3、二二六兵变;
4、猪湾事件;
5、慕尼黑协定;
6、水门事件;
7、马丁路德金刺杀;
8、哈维·韦恩斯坦的性丑闻;
9、肯尼迪;
10、克林顿性丑闻。
(4)dna证据和莱温斯基的蓝裙子扩展阅读:
1、南京大屠杀:1937年的南京大屠杀是我们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30万同胞命丧于此,而且日本侵略者对这段历史的否认更是让我们气愤,我们反对的不是日本,而是反对的对历史的否认,这绝对算是世界十大丑闻之一,这些悲惨的民族遭遇不能被遗忘。
2、犹太人大屠杀: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可以说是臭名昭著了,对犹太人的屠杀更是惨绝人寰,而且有600多万犹太人被屠杀都是因为纳粹的这些种族主义让众多犹太人成了牺牲品,这真的是犹太人的一次浩劫,就算是再坚强的人都会为之落泪。
3、二二六兵变:二二六事件是发生在日本的一次兵变,而且经历了这次失败的兵变以后,日本在军国主义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说到底,二二六兵变还是因为陆军两大党派之间的矛盾爆发才导致的兵变,这场兵变也让日本的一些法西斯分子更加地猖狂。
4、猪湾事件:因为政权的变更,美国和古巴的关系也越来越恶劣,而古巴流亡到美国的人也越来越多,然后就有了美国借助这些流浪人员来轰炸古巴的猪湾事件,也正是美国的这种紧追不舍才让古巴转头向苏联寻求帮助,并开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5、慕尼黑协定:慕尼黑协定是英、法等国对法西斯势力的妥协及纵容,他们企图通过德国来扳倒苏联的侥幸心理让法西斯势力更加的猖狂,而且作为签约国之一的捷克斯洛伐克虽然没有话语权,但也是签订了这个协定,不过却被纳粹德国在五个月之内吞并了。
6、水门事件:水门事件可以说是世界十大丑闻之一了,是美国的一个政治丑闻,当时的总统尼克松的小组因为竞选的时候在水门大厦安装窃听器被发现而引起的一系列事件,尼克松还企图掩饰自己的行径,不过最后还是被迫辞职,这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辞职的总统。
7、马丁路德金刺杀:宣扬暴力不合作以及种族平等的马丁路德金被刺杀可以说是一件轰动世界的大师,也让人感到十分的悲痛,但是抓到了枪击马丁路德金的人,不过后来重审这个案子的时候发现马丁路德金好久之前就已经被联邦调查局盯上了,雷只是顶罪的羔羊,虽然金博士被刺杀了,不过他的精神永在。
8、哈维·韦恩斯坦的性丑闻:哈维·韦恩斯坦可以说是好莱坞大佬级别的人物了,属于比较有权威的一个制片人,不过圈内人一旦和性丑闻挂钩,那他也差不多是要凉了,哈维·韦恩斯坦也是一样,被指控强奸以及性骚扰多位女演员,在事件发生以后,他宣布了隐退。
9、肯尼迪:肯尼迪也是世界十大丑闻之一了,虽然他的私生活比较混乱,但是却也是在其位谋其职,所以在被刺杀以后也没有对他的形象产生太多影响,而且肯尼迪被枪杀疑点重重,甚至被流传出了好几个版本,人们都不敢相信他们心中年轻有为的总统被刺杀了。
⑤ 拉链门事件是指什么
拉链门,又称拉链门事件(莱温斯基拉开克林顿的拉链进行kou交,故名),是指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和莱温斯基的丑闻事件。克林顿,一个因为性这个敏感的字眼而声名远播的美国总统:莱温斯基,一个长相平凡的白宫实习生,但就是她却差点把政绩卓越的克林顿扯下了总统的宝座;希拉里,女强人的代名词,却在丈夫绯闻缠身的情况下,显示了一个贤妻的大度和风度。无论是名正言顺的妻子还是隐秘偷情的情人,都是围绕着克林顿这个男人而旋转。这个在政治舞台上一直意气风发的名人在私生活上也是火得不得了。
概述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经与白宫实习生莱温斯基爆发性丑闻在风云变幻的国际政坛,性丑闻从来没有离开过人们的视线。无论是与助手私通,还是流连于声色场所,男政要们一旦与石榴裙扯上瓜葛,很难全身而退,大部分只能被迫黯然下台,既便侥幸保住官位,也难摆脱阴影。纵观国际政坛上发生的桃色大事件,真应了“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这句中国古训,作为政治家,安心于治国安邦的大事才能千古流芳名。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执政期间美国经济一直很繁荣,但他留给民众印象最深的却是他和前白宫女实习生莱温斯基之间的性绯闻。
克林顿与莱温斯基早于1995年已认识,两人在白宫发生性关系,但克林顿对此坚决否认。1998年,时任总统的克林顿因在他与莱温斯基的性丑闻问题上说谎而受到调查,被控作伪证和妨碍司法。同年8月,克林顿向国人发表电视演说,首次公开承认与莱温斯基有“不正当关系”。不久后,众议院通过两项弹劾条款,但被参议院于翌年2月否决,克林顿得以逃过弹劾。
经过
1996年美国总统选举结束后,克林顿的白宫处于选后的放松状态,碰巧当时共和党的国会为了预算问题而与白宫抗争,冻结了联邦开支,许多政府雇员都被指示暂时不要来上班,造成了包括白宫在内的许多政府机关空空荡荡的没有几个人。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下,克林顿和白宫实习生莫尼卡·莱文斯基邂逅、调情、并发展为情人关系。
克林顿和莱文斯基的亲密关系维持了5个月。虽然外界并不知情,但是在总统周遭的执勤人员之间却是公开的秘密。1997年4月,莱文斯基的上司担心她与总统过从甚密,于是把她调职到国防部。
莱文斯基在国防部认识了琳达·崔普,两人成为闺中密友。莱文斯基开始向崔普透露与总统交往的内容。她不知道,关于这个滔天秘密的电话谈话被崔普秘密录音。
1998年1月,宝拉·琼斯性骚扰案的原告律师开始搜集总统拈花惹草的证据,试图藉以证明总统的好色性格。莱文斯基呈交了书面证词宣称自己没有和总统往来,又试图说服崔普帮她圆谎,但是崔普不愿冒伪证罪的危险,于是将她的录音带拿给了白水案特别检察官肯尼斯·史达。于是史达介入了这宗桃色事件的调查。
克林顿一开始否认跟莱文斯基有染。在公开的场合以及宣誓作证的情况下他都斩钉截铁的宣称自己和莱文斯基没有性关系。克林顿所赖以理直气壮的撒谎的逻辑是,由于“自己只是接受服务的一方,因此不算有性关系”。
但是录音带以及莱文斯基的详细日记迫使她把事实和盘托出,而莱文斯基所提供的证据又证明总统说了谎。最关键的证据是一件沾有总统精液的蓝色洋装,莱文斯基原想把它留作纪念,没想到却留下了总统的DNA证据。当化验结果出炉,总统不得不对全国发表讲话,向人民道歉,承认自己和莱文斯基有不正当的交往。
共和党人抓住了克林顿的小辫子,把克林顿扣上刑事伪证罪的大帽子,对他提出了弹劾。很明显,共和党人由于对克林顿的憎恶而采取了偏激的立场,把小事化大;他们的行为没有被选民认同;1998年期中选举原应有所崭获的共和党遭受小败。但是克林顿也承认是咎由自取,按照他自己的说法,是他“给了政敌们一把刀子,而他们把刀子刺进了他的心脏”。
克林顿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三位被弹劾的总统。按照美国宪法规定,对总统的控罪在参议院进行审判,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威廉·蓝奎斯特担任法官,全部参议员作为陪审团,众议院则派出十五名众议员担任检察官。必须有2/3参议员投赞成票,控罪才能成立。结果是,投赞成票的参议员甚至没有过半数;总统的控罪不成立。整个事件才终于落幕。
结果
拉链门丑闻是克林顿任美国总统时最为人熟悉的事件,当人们一提起克林顿,拉链门丑闻就会被联想起来。
一般评论认为拉链门案件,意义上政治味道比较浓厚。主要的理据是,由于克林顿在案件中有说假的嫌疑,使克林顿的对手共和党借机大造文章,对克林顿进行弹劾。但不少的焦点还是关于道德方面:婚外情、性关系发生在总统这样一位公众人物身上,便不再纯然是一个一般的个人道德问题。来自教会和教育界的人都指责克林顿:身为公众人物却干出如此行为,不对他弹劾,那么如何为美国人树立正确的典范?但更多人认为,克林顿在事件中的坏典范并不在婚外情,而是作假口供妨碍司法公正。而这也是共和党弹劾克林顿的根本理由。
很明显地在政治上,拉链门案件反映出克林顿一直都是保守派人士的批评对象,一系列丑闻如桃色关系(如拉链门案)和商业交易弊案(如白宫白水事件),都使克林顿在任时被保守人士攻击。更有人指副总统戈尔在2000年美国总统选举中也是因拉链门案而影响了胜算。而事实上,戈尔在参选时就特意找来了立场保守的乔‧李伯曼,用意乃争取保守选民的认可。
由于事件的煽情本质,莱文斯基事件或许是克林顿政府的历史上最不光彩的一页。但其事情之峰回路转,却又是克林顿任期内最有生命力的一役。
⑥ 克林顿拉链门事件过去多年,事件的女主人公现在怎么样了
一提到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我们想到的不是他一系列的执政政策,而是他与白宫实习生莱温斯基爆发性丑闻的拉链门事件。当时,拉链门事件可谓轰动了全世界。然而,事件中的男主克林顿并没有因此身败名裂,继续担任他的美国总统,直到他的任期结束。那么,拉链门事件中的女主莱温斯基的下场如何,现在过得怎么样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二。
据莱温斯基还透露,21年来,媒体和网民的口诛笔伐对她造成了很大的伤害,自己已经被确诊患上了创伤后应激障碍。哎,这个莱温斯基也真是够可怜,被贴上了“坏女孩”的标签,现在只能靠着时不时炒作这段绯闻赚点生活费。总之,作为女孩子一定要自爱呀!各位,你们说呢?
⑦ 请问,克林顿"拉链门"事件是什么内容
拉链门,又称拉链门事件,是指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和白宫实习生莱温斯基的性丑闻事件。
1998年1月17日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德拉吉报道’爆出一条内幕消息,说《新闻周刊》删除了一条敏感新闻,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跟白宫女见习生莱温斯基有染。几天后,克林顿在涉嫌性骚扰前阿肯色州女职员琼斯案中,被指责隐瞒他跟莱温斯基的性关系,要接受涉嫌作伪证的调查,事件闹大,而且越揭越臭,独立检察官斯塔尔为此介入调查,克林顿险些成为美国史上第二位遭众议院弹劾的国家元首。
1995年,年仅21岁的莱温斯基加入白宫实习生的行列,认识克林顿,经过几番调情,二人开始在白宫发生性接触。
两年后,前阿肯色州女职员葆拉·琼斯控告克林顿性骚扰,控方律师请莱温斯基出庭作证。之后据说克林顿要她在出庭时‘避重就轻’。
1998年年初,事件开始闹大,莱温斯基在证词中声称不曾与克林顿发生性关系,但她的好友琳达·特里普跟独立检察官斯塔尔联系,表示手上握有莱温斯基的电话录音。
斯塔尔获得法官授权,把办案范围扩大到调查克林顿在琼斯案中是否有教唆伪证和妨碍司法。但克林顿在琼斯案出庭作证时,声称不曾与莱温斯基发生性关系。
斯塔尔和莱温斯基宣布达成协议,莱温斯基同意在联邦大陪审团之前作证,交换条件是她和父母将免除可能的刑责。她同时答应交出据称沾有克林顿精液的蓝色裙。
同年8月,克林顿在大陪审团之前作证,其后他向国人发表电视演说,首次公开承认与莱温斯基有‘不当关系’,他误导了国人,甚至希拉里,但他声称自己在一月的证词“于法是正确的”,也不曾教唆他人说谎或湮灭证据。
这番谈话被批评为‘没有悔意’,而他向大陪审团作证时坚称先前未在宣誓的情况下说谎,变成他另一项伪证的罪状。众议院1998年12月19日通过两项弹劾条款,但被参议院于第二年2月否决,克林顿逃过弹劾。
(7)dna证据和莱温斯基的蓝裙子扩展阅读
1994年5月,曾在小石城的州长质量管理会议担任登记员葆拉·科尔宾·琼斯起诉克林顿总统于1991年5月18日把她召到旅馆房间进行“性骚扰”,并提出索赔70万美元。1998年1月23日,琼斯性骚扰案中证人、白宫前实习员莫妮卡·莱温斯基被指控与克林顿有染。克林顿则暗示莱温斯基要她否认他俩的关系,同时克林顿在接受琼斯案“庭外供证”时,也否认与莱温斯基有任何关系。
1月28日,司法部长珍妮特·雷诺授权独立检察官肯尼思·斯塔尔调查莱温斯基女士同克林顿总统的关系。
4月1日,阿肯色州小石城地方法院法官苏珊·韦伯·赖特否决了琼斯在性骚扰诉讼中提出的一切指控,但指出克林顿不能因行政官员豁免权而免于接受调查。
8月17日,克林顿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承认他和莱温斯基有“不适当”的关系,并承认他和莱温斯基的关系是错误的,他对此将承担全部责任。但他强调自己“在任何时候都没有要求任何人撒谎、隐藏和销毁证据或做任何其他违法的事情”。
9月9日,独立检察官斯塔尔结束了调查,向国会递交了一份长达445页对克林顿总统的调查报告和36箱附件。
参考资料
拉链门-网络
⑧ 莱温斯基丑闻是What
1996年美国总统选举结束后,柯林顿的白宫处于选后的放松状态,碰巧当时共和党的国会为了预算问题而与白宫抗争,冻结了联邦开支,许多政府雇员都被指示暂时不要来上班,造成了包括白宫在内的许多政府机关空空荡荡的没有几个人。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下,柯林顿和白宫实习生莫妮卡·莱文斯基邂逅、调情、并发展为情人关系。
柯林顿和莱文斯基的亲密关系维持了5个月。虽然外界并不知情,但是在总统周遭的执勤人员之间却是公开的秘密。1997年4月,莱文斯基的上司担心她与总统过从太密,于是把她调职到国防部。
莱文斯基在国防部认识了琳达·崔普,两人成为闺中密友。莱文斯基开始向崔普透露与总统交往的内容。她不知道,关于这个滔天秘密的电话谈话被崔普秘密录音。
1998年1月,宝拉·琼斯性骚扰案的原告律师开始搜集总统拈花惹草的证据,试图藉以证明总统的好色性格。莱文斯基呈交了书面证词宣称自己没有和总统往来,又试图说服崔普帮她圆谎,但是崔普不愿冒伪证罪的危险,于是将她的录音带拿给了白水案特别检察官肯尼斯·史达。于是史达介入了这宗桃色事件的调查。
柯林顿一开始否认跟莱文斯基有染。在公开的场合以及宣誓作证的情况下他都斩钉截铁的宣称自己和莱文斯基没有性关系。柯林顿所赖以理直气壮的撒谎的逻辑是,由于“自己只是接受服务的一方,因此不算有性关系”。
但是录音带以及莱文斯基的详细日记迫使她把事实和盘托出,而莱温斯基所提供的证据又证明总统说了谎。最关键的证据是一件沾有总统精液的蓝色洋装,莱文斯基原想把它留作纪念,没想到却留下了总统的DNA证据。当化验结果出炉,总统不得不对全国发表讲话,向人民道歉,承认自己和莱文斯基有不正当的交往。
共和党人抓住了柯林顿的小辫子,把柯林顿扣上刑事伪证罪的大帽子,对他提出了弹劾。很明显,共和党人由于对柯林顿的憎恶而采取了偏激的立场,把小事化大;他们的行为没有被选民认同;1998年期中选举原应有所崭获的共和党遭受小败。但是柯林顿也承认是咎由自取,按照他自己的说法,是他“给了政敌们一把刀子,而他们把刀子刺进了他的心脏”。
柯林顿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三位被弹劾的总统。按照美国宪法规定,对总统的控罪在参议院进行审判,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威廉·蓝奎斯特担任法官,全部参议员作为陪审团,众议院则派出十五名众议员担任检察官。必须有2/3参议员投赞成票,控罪才能成立。结果是,投赞成票的参议员甚至没有过半数;总统的控罪不成立。整个事件才终于落幕。
⑨ 克林顿拉链门中,莱温斯基为何要向检察官提供作为铁证的蓝色裙子
克林顿拉链门中莱温斯向检察官提供铁证是因为她认为的好朋友让她留下的,但是到后面她也没有想到朋友会出卖她,并把证据留了下来。
靓丽的实习生莫妮卡莱温斯基遇到风度翩翩的岁的年轻总统克林顿,不久就演变成为全球瞩目的婚外情,克林顿仍言之凿凿地否认他和莱温斯基有任何性接触,莱温斯基也否认她和总统有私情。
他们很快成了闺蜜,琳达通过与这位涉世不深的姑娘交谈,知道了一些莱温斯基与克林顿婚外情的细节,心机深沉的琳达用录音机录下了与莫妮卡的所有电话谈话。当时联邦检察官肯·斯塔尔和媒体正在搜肠刮肚地寻找总统私情的证据,结果琳达找到了这位如饥似渴的检察官,向他出示了录音带,并讲述了时任美国总统与莫妮卡的私生活细节。
按照琳达本人的说法,她出卖朋友的原因在于爱国责任,但媒体普遍认为这位当年岁的女人,之所以能录音时长达小时,事后又鼓励莫妮卡保存那条保留了总统体液的蓝裙子,恐怕并不仅仅是她自己供述的原因。
总体上说,莱温斯基也是一个悲剧式人物,她只是犯了一个在岁年轻女孩经常犯的错误,爱上一位已婚的上司,她不了解政治的肮脏,在以后的日子里,她曾经差点自杀,后来找工作、去英国读硕士、上电视接受采访,看似跌宕起伏,其实她的生活过得困难重重。莱温斯基的教训其实也为刚踏上社会的年轻女性提供了借鉴。
⑩ 莫尼卡·莱文斯基的丑闻事件
莫尼卡·萨米勒·莱文斯基 (Monica Samille Lewinsky,1973年7月23日-),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绯闻女友、“拉链门”女主角,出生于旧金山,前美国白宫见习生,由于1990年代在白宫工作时和当时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发生性行为造成绯闻,从而引起公众的注意。
2005年后,她淡出美国公众视线,在伦敦、洛杉矶、纽约和波特兰都生活过一段时间,却因名声狼藉很难找到跟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
2014年10月,沉寂13年后,她宣布进驻社交网络推特,高调进入公众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