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知名导演冯小刚的为人怎么样,他在娱乐圈中的是什么样的存在
先说说冯小刚在电影上的成就吧。从电影工作上来看,他的能力还是可以肯定的,至少在娱乐圈中,算是跻身于名导演一列了。比如他的《甲方乙方》《集结号》《唐山大地震》《老炮儿》《芳华》都挺出色的,小人物大角色很深入人心。
再说他“潜规则”这个事儿,流言很多,难以辨别真假了,但据徐帆的话我们大概可以知道冯导绝对不算作风正派的。
㈡ 1997年,携5w上门端茶道歉王朔,被拒绝后冯小刚沦为“冯裤子”
谈到 娱乐 圈的导演们,冯小刚是躲也躲不过去的,作为国内的知名导演,冯小刚长居一线,和陈凯歌、张艺谋三人并称为中国电影行业的三驾马车,而回首冯小刚的成名之路,他离不开一个人,那就是王朔。
1958年3月,冯小刚出生在北京大兴区东冠英胡同里的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教书先生,母亲是印刷厂的一名保健医生。
尽管父亲非常疼爱这个聪明机灵接地气的儿子,但是冯小刚的出生还是没有挽回这个濒临破碎的家庭,没过多久,冯小刚的父母就离婚了。
从此身体不是很好的母亲就单独抚养着一对儿女生活,那个时候家里条件非常差,一家人经常食不果腹,开水泡饭都能当上姐弟俩的美味佳肴。
虽然日子很苦,但是母亲很是坚强,作为家中唯一的男孩子,母亲在冯小刚身上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她常常鼓励儿子:
这句话,深深地扎在了冯小刚的心里,从此以后“出人头地”,就成了他一生奋斗的目标。
1978年,年仅20岁的冯小刚在高中毕业以后就进入了北京军区文工团,成为了部队文工团美工组的一名文艺小兵 ,这对于热爱画画的冯小刚来说开心至极。
之后冯小刚开启了长达7年的服役生涯,在此期间他曾结识了一群年轻貌美的文艺女兵,也是后来电影《芳华》里的原型,冯小刚还爱上了其中一个姑娘可惜人家没有看上他。
1984年,国内迎来了大裁军的浪潮,冯小刚也在其中,跟着退伍转业了, 退伍之后被分配到了北京城建开发公司做工会的文体干事 ,也是在这个时间,他结识了当时大红大紫的导演兼制片人郑晓龙。
那个时候郑晓龙正在电视剧艺术中心掌管人事大权,在大力地抓生产,面对眼前这个大院子弟,冯小刚是又崇拜又羡慕,所以对郑晓龙也是惟命是从,十分会来事,还有眼力价儿。
过了一段时间之后,郑晓龙发现这个孩子还不错,便把冯小刚调到了电视剧中心来做美工。
但这“美工”并不是真正的美工,只是给打个下手,做场记、剧务、杂务之类的工作,偶尔还充当一下群演。
之后在拍电视剧《凯旋在子夜》的时候,剧中有一个越南军官的角色,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反派,那个时候剧组的人都在跟冯小刚开玩笑说:
冯小刚听了这话也没有生气,而是顺着大家的意思直接走到镜头前去调戏妇女了,虽然角色是有点丑,但是这也是他第一次登上荧屏。
后来有一次在剧组里,冯小刚看见郑晓龙正在看一本书,还边看边骂,十分好奇的冯小刚就走过去想要一探究竟,什么书这么招人乐呵。
回去之后冯小刚带着好奇心把王朔的书看了个遍,顿时对这位“京圈才子”佩服得五体投地,从此冯小刚就成了王朔的小迷弟。
这还不够,当得知郑晓龙和王朔认识的时候,冯小刚就一再请求郑晓龙给他俩搭上线,于是在1986年,冯小刚做东,请郑晓龙和王朔一块在燕京饭店吃了个饭。
从此以后冯小刚弃暗投明开始追随着王朔的脚步了。
虽然和郑晓龙一样出生于大院,但是这个从小在南京长大的王朔对北京文化一直谈不上喜欢,所以对于冯小刚开始的时候也非常不喜欢,可是冯小刚有办法啊。
天天跟在王朔屁股后边“王老师,王老师”地叫,显得自己特别卑微。
王朔虽然在圈里也是十分傲气,而且特别重情义,但是也抵不过这软磨硬泡的冯小刚,时间一长,也渐渐熟络了,就把冯小刚领进了自己的圈子里来了。
不得不说冯小刚看人还真准,跟了王朔,可以说是冯小刚这辈子最正确的选择。
1990年,郑晓龙和王朔共同策划了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王朔也把冯小刚带进了编剧组。
这剧的主编一直都是王朔, 但是工作进行到一半的时候突然发现剧本弄丢了 ,导致把其他合写的人全都刷掉了。
时间越来越紧张,王朔正为此事发愁的时候, 冯小刚却找来了,并表示愿意重新写剧本,执笔的还是王朔,但与之前的不同的是这一次在最后签上的是两个人的名字。
而且就在此期间,冯小刚多多少少也学到了王朔的写作手法。
从此冯小刚紧紧地抱着王朔的大腿,后来还 凭借王朔写的小说《空中小姐》改编成了自己的处女作《永失我爱》。
之后冯小刚就开始在影视圈崭露头角, 跟着王朔在一起还认识不少当时有名的导演,比如刘振云、叶京、赵宝刚等人,刚刚出入影视圈的冯小刚硬是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在圈里混了起来。
1994年,已经大红大紫的王朔和冯小刚一起成立了“好梦电影公司” ,但也是在这年,王朔婚内出轨和徐静蕾混在一起的事闹得沸沸扬扬,最关键的是这年王朔被文化界打压封杀了。
而冯小刚刚拍完的《情殇》和《一地鸡毛》等作品在市场上也没有特别好的效果, 为了不连累公司和冯小刚,王朔决定前往美国去了。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冯小刚自己都后悔的事。
王朔去美国之后,作为腿部挂架的冯小刚慌了,之前都是指望着王朔才能出作品呢,现在王朔也不在身边,手里没了剧本怎么办?
一大活人还能被尿憋死不成,机智的冯小刚开始抱着王朔之前的作品去改,于是在王朔不知情的情况下,冯小刚把他的作品《你不是一个俗人》改编成了剧本,这就是后来火遍大江南北的《甲方乙方》。
而由于王朔被封杀了,为了不影响市场, 冯小刚索性把编剧王朔换成了自己。
待王朔知情回国后,心里不安的 冯小刚揣着5w块钱找王朔登门谢罪,王朔一个子都没收,从此冯小刚就落下了个“冯裤子”的绰号 ,虽然后来冯小刚通过找王朔好友叶京,在叶京的劝说下冯小刚还是获得了王朔的原谅。
虽然原谅了冯小刚,但是不代表王朔心里没有这道坎,果然之后王朔和好友叶京执导的 《与青春有关的日子》问世了,而其中有一个长相丑陋、溜须拍马、见利忘义、欺软怕硬、卑鄙猥琐,最后费尽心思混成了导演的小人物“冯裤子”出现了,这原型就是冯小刚。
而且还很有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与青春有关的日子》就是改编自王朔的小说《玩的就是心跳》。
而如今看来,王朔混的已经远远不及冯小刚,但是他对于冯小刚一路走来却是不可缺失的一部分。
㈢ 冯忆苦为什么叫冯裤子
冯裤子原名冯忆苦,因为这个名字太难记,也因为冯裤子“胡同串子”的身份,更因为冯裤子小时候家里穷,兄弟姐妹又多,穿的裤子全是大人的旧裤子改小的。
裤裆特别大,而且家里穷的冯裤子还穿不起内裤,整天滴哩哒啦的,裤子常常提不上,于是方言等人就给他起了个外号“冯裤子”。
冯忆苦,电视剧《与青春有关的日子》里的配角。
人物经历:生于五十年代末。七十年代中末期参军入伍,去越南打过仗。
告别军旅生涯后来到广州,在女朋友夏红的帮助开始在北京、广州两地之间作些倒买倒卖的勾当。在经历了成功、失败和朋友间的帮助、欺骗后仍然选择在广州淘金。
情感经历:在北京莫斯科餐厅的饯行聚会中遇见高洋的女朋友李白玲并被其外表吸引。其非分之想被李白玲严词拒绝,对李白玲的爱慕对象方言心存嫉恨,后与广州女孩夏红成为男女朋友。
(3)冯裤子选芳华扩展阅读:
电视剧《与青春有关的日子》改编自作家王朔的小说《玩的就是心跳》。
叶京担任导演与编剧,主演:佟大为、陈羽凡、白百何、文章、齐襄、果静林。
讲述了一群出生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生长在北京某军队大院的孩子们所共同经历的特殊年代的青春往事。
这部作品更面向生活化,更体现人性化。它绝不是一部单一的言情剧,也不是纯粹的青春秀。而是一部具有时代跨越,能使人找回追忆,拉回青春,让所有经历着、经历过青春的人能产生共鸣的怀旧青春剧。
人物介绍:
方言(佟大为饰演)
生五十年代末,七十年代中末期离开北京到某部当兵,之后被调到解放军某文艺编辑部做编辑。与同大院的发小在广州做生意中了奸商圈套,又被李白玲欺骗,心灰意冷地离开广州回到北京,后成为作家。
八十年代中期从警察的口中得知发小高洋已怀疑被人谋杀,深受震动并陷入对青春的回忆。
李白玲(齐襄饰演)
五十年代末生于高干家庭,七十年代中末期成为北京某部总医院的卫生兵。
在北京某部医院护士的过程中与方言重逢,陪父亲到广州疗养并留在了广州的一家公司,做生意时出卖了昔日的朋友。
㈣ 冯小刚坦言人生的3大遗憾,对不起前妻和徐帆,最大的遗憾竟然是捧红他
冯小刚大家应该都非常的熟悉,他是一个著名的导演,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经典的影片,先说说我对冯小刚的印象吧。
对于冯小刚的印象当年一部《天下无贼》冯小刚选了王宝强饰演片中的“傻根”一角,随着这部片子大火“傻根”也火了变了全国,那时候更多的人不知道王宝强这个名字,而是只知道傻根。据说王妈妈听到别人称呼自己的孩子“傻根”时,经常伤心流泪不止。
当冯小刚听说了这件事以后,笑着说道早知道这个情况当初就不应该捧红王宝强。不过网友们不淡定了,要是不捧红宝强或许就不会有后来的马蓉出轨事件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