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休闲服饰 > 僧服裤子怎么穿

僧服裤子怎么穿

发布时间:2024-11-15 03:10:32

1. 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僧人的服饰有什么差别

1、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僧人的服饰在颜色和件数上都有显著差别。
2、藏传佛教的僧衣颜色更鲜艳,也更好看一些。

一、藏传佛教的僧衣特点:
一是僧服与外道所穿的不一样,二是僧服具有因时因地性,三是没有任何饰物,四是符合戒律要求。律经上说,比丘有十三件衣物。即,朗袈(袈裟,重复衣)、喇奎(上衣)、唐奎〔下衣)、夏木特(裙)、夏木特森(副裙)、委森(掩腋衣)、委森森(副掩腋衣)、东其(拭面巾)、纳森(护腋衣)、延嘎普(护疥衣)、扎赛(剃发衣)、顶娃(敷具)和亚奎(雨衣)。这十三件衣物的尺寸大小、色彩和式样都应严格按照律经选材缝制,不能随意制做。
根据印度佛教传到藏区的律经规定,在藏区各教派僧衣的样式大同小异,既各具特点又有所差异。其中宁玛派(俗称“红教”)僧人身着紫红色的袈裟、僧裙,戴形如莲花状的红色僧帽,在家的居士则穿白色衣裙。萨迦派(俗称“花教”)僧人的衣裙、靴帽的样式和颜色与宁玛派相近似。噶举派(俗称“白教”)僧人,出家受沙弥戒、比丘戒的,也穿红色衣裙;在家受居士戒的穿镶红、绿边的白色僧裙和袈裟。格鲁派(俗称“黄教”)僧人,一般穿暗红色袈裟,修持突出的可穿黄色袈裟。头戴黄色桃状帽和莲状帽。活佛一般着特制的袈裟和礼服。
二、汉传佛教的僧衣特点:
件数上,由于气候上中国异于印度,里面不穿衣服无法抵御寒冷,汉传佛教的僧衣,在印度三衣上,里面多了御寒的小褂,颜色上,佛陀上衣近乎黄绿色,裙子近乎红褐色,佛教部派提倡用红、黄色。可受到汉地各朝代君王穿黄、大臣着红限制,汉传佛教的僧人只能放弃使用这两种颜色。形制上,袒露肩膀汉人也不能接受,因此,僧衣在中国汉地逐渐被本土化,特点是,一方面遵从戒律的规定,参照印度传来的僧衣式样;另一方面,又兼顾汉地气候、地理环境、民族风俗等;还要考虑帝王及政府方面的制约与干涉等因素。僧衣从颜色到形制都有所改变。
僧侣的常服颜色,大多为五种颜色:褐、黄、黑、灰、黄绿色。各地各部派深浅不一,没有具体一定的规制。形制上,“海青”或称“大袍”是主要服装之一。其款式保持了汉代的形式:腰宽袖阔,圆领方襟,比其他衣裳肥大很多。现今“海青”(大袍)仍被佛门七众在礼佛和比较正规的场合用作外衣。出家二众在礼佛、诵经、正式集会时穿著,将三衣之一种披在大袍之外。其余五众只可穿大袍,不披袈裟。僧衣的海青颜色有二:一为黑色,乃一般佛弟子礼佛时所穿;一为黄色,是一寺之方丈或法会中的主法者所穿。另外,现代有些法师在举行法会时,也有身披黄色或红色用金线或银线界成水田格的袈裟。

2. 一般寺庙里的和尚穿的衣服叫什么

一般寺庙和尚穿的衣服叫百衲衣,骚粪衣,根据佛教的制度,比丘衣服有大中小三件:一是用五条布缝成的小衣,我国俗称为五衣,是打扫劳作时穿的;一是七条布缝成的中衣,我国俗称七衣,是平时穿的;一是九条乃至二十五条布缝成的大衣,我国俗称祖衣,是礼服,出门或见尊长时穿的。三衣总称为袈裟(Kasqya)。袈裟本是一种颜色的名称,因为佛制僧人必须穿染衣,避用青黄赤白黑五正色,而用一种杂色,即袈裟色。我国旧译袈裟色是赤色,南方佛教典籍则说是一种橙黄色,可能是一种赤黄混合色。根据我国佛典记载,佛教在印度分了部派后,各部派衣色便有了区别,有的是赤色,有的是黄色,有的是青黑木兰色。但据六世纪印度来华高僧真谛法师说,各部派衣色实际都是赤色,所谓青黑木兰,仅是些微小的差别。现在缅甸、斯里兰卡、泰国、柬埔寨、老挝、印度、尼泊尔诸国的僧服都是黄色,仅有深浅的不同。我国汉族僧人的袈裟,祖衣是赤色,五衣七衣一般都是黄色。蒙藏僧人的袈裟,大衣是黄色,平时所披的中衣近赤色。北方气候寒冷,僧众三衣不够,所以我国僧众在袈裟里面另穿一种常服,这种常服是就古代俗人的服装略加改变的。常服的颜色,明代皇帝曾作过规定,修禅僧人常服为茶褐色,讲经僧人蓝色,律宗僧人黑色。清代以后,没有什么官方规定,但律宗寺院自清初见月律师重兴后,一般僧人常服均为黄色。缅甸佛教徒特别忌穿黑衣,因为在缅甸古代曾有一种邪教僧人穿黑衣,多行非法之事,后来严行禁绝。蒙藏教徒也忌穿黑色衣服。

3. 藏族服饰的服饰等级

藏民族不分男女普遍穿长袍,系腰带。男士们在长袍后摆打褶,女士们在长袍后摆左右两边打褶。也有不分男女一样在长袍后摆的两边打褶的装束习惯。但过去官吏的服饰,以官职的高低有特殊性的象征意义。民间也有称贵人、普通人和平民的详略和优劣等各类型的服饰。在后藏官员服饰,昔日内务廷僧俗侍从上、中、下三等和以前地方政府日喀则总长官上下的日常装束的特点及各种庆典中根据官位的礼服着装和与有关的民间服饰如下 各僧俗侍从的日常和庆典时服饰的装扮。两位札萨在平日的黄色库缎的大袍上披一件章褂子和冬装的章褂子边上以獭皮镶边的装束,各庆典上穿黄色大库缎大袍上披一件蒙古彩云腾龙的缎子或绸缎等和俄罗斯缎子的章褂子。冬装象前面讲的一样章褂子领边以獭皮镶边。冬夏无别穿深红色的彩靴。夏天戴纱帽,冬天戴金顶带尖以红宝石镶缀的大帽子
大堪布和司膳、司寝、司供等,不分身份穿泽当哗叽裙和坎肩(前面提起的上品料)。夏天穿毛哗叽、冬季穿普通披单。平日穿单披单和庆典上穿镶绸缎的扬技单,没有习惯披缎褂。汗衫和贴身里衣、腰带等同于前面。用古旧缎子和俄罗斯缎等制的佩戴银质小瓶的漱罐等装饰与前面相同。夏天穿布彩靴和冬季穿朱砂色的彩靴。马背L所戴的帽子习惯穿大喇嘛所戴相同的色尔贴帽。大秘书和小堪布同样穿泽当哗叽裙和坎肩。冬夏的披单穿毛哗叽和杜尔玛、汗衫和贴身里衣、腰带都与上面相同。平时的制服穿一件谓“修饰服”的服装,袖子上印有蚂坦黄红的六相章噶和梵文等的金色图纹的缎褂,及用古旧缎和俄罗斯缎制的佩戴银制小瓶的漱灌。夏天穿布彩靴,冬天穿朱红色的彩靴。各大庆典上穿古旧蒙古缎和俄罗斯缎制做的扬顿、扬褂及佩戴相同料子的漱罐。大秘书佩戴笔墨筒,闷裤桐象征笔筒和墨瓶。笔筒用德格地方的蜇花镀金的风格和墨瓶包囊的锦缎上以丝线编制成彩虹花纹的套环,编织成的丝线中间嵌有金色的英雄六征图纹及蓝色丝线的飘带。夏天穿布彩靴和冬天穿朱红色的彩靴。冬夏在马背上戴与前面相同上饰珊瑚的顶子。
下廷内侍从官平时穿黄缎或红黄色缎做的大袍和黑黄色的里衣,系绸丝腰带,腰带上佩戴刀、碗套。荷包。各大庆典上穿四相给等缝制的蓝色缎子的大袍。夏季戴铁环帽,冬季戴一顶青白玛瑞为顶戴的狐皮帽。不分冬夏穿一双紫红色绒靴。
穿蒙古装的内侍从官的制服,穿红黄色大袍上披一件陶土色的马褂,穿深褐色的内衣,系绸丝的腰带,夏天戴纱帽,冬季戴一顶青白玛捆为顶珠儿的大帽子。不分冬夏穿一双紫红色绒靴和上述相同。
上廷专职人员穿泽当哗叽或藏式哗叽的裙,夏天穿毛哗叽,冬天穿藏哗叽的技单,黄绸子的汗衫和贴身里衣,系腰带,穿修饰服缎褂,佩戴银质小瓶的缎制漱罐。各大庆典上穿古旧的缎或俄罗斯缎的扬帆扬褂,不分冬夏穿锦缎镶边的布彩靴,夏天戴一顶色尔贴帽,冬天戴一顶大侠帽上带青白玛罐顶子的帽于。
下廷专职人员平时的制服,穿一件黄缎或红黄色的大袍子和深褐色的贴身里衣,朱红色的腰带上佩戴刀、碗套、荷包。各大庆典上穿蓝色四相缎或青蓝色彩缎的大袍。夏天戴铁环帽,冬天戴以蓝玉石顶珠儿的狐皮帽。戴松耳石的石垂和牡索(一种耳饰),不分冬夏穿一双紫色的绒靴。
普通仔仲(一官名)穿一件藏式哗叽裙和毛哗叽或藏式哗叽的技单,黄绸的汗衫和贴身里衣,不分官位的大小技修饰服缎褂,各大庆典上穿古旧大缎或俄罗斯缎缝制的扬帆扬褂。不分冬夏穿一双用朱砂色毛呢镶边的布彩靴,出行时穿布拉或杰唐的彩靴。夏天戴色尔帖帽,冬天戴珊瑚或假珊瑚顶珠儿的大侠帽。
普通俗官,平时制服穿一件协玛或毛呢、毛哗叽等黑色或紫色、青蓝色的大袍和深褐色的贴身里衣,朱红色的腰带上佩戴刀、碗套、荷包,带牡索和耳玉。各大庆典上穿红黄色或陶土色、黄绿色的大袍,上披一件毛呢外套,不分冬夏戴布楚帽和穿一双紫色的毛呢彩靴。
穿蒙古装官僚的平时制服,穿哗叽和毛呢等朱红色的大袍,上面披一件陶土色或棕红色的马褂。庆典上穿紫色缎子或蓝黑色的马褂的大袍,上面披一件陶土色或红黄色的马褂。穿深褐色的贴身里衣,系一条绸丝的腰带,戴一顶水晶石顶珠儿的纱帽,穿一双紫色毛呢纯枝的彩靴。
上述上、中、下三等僧俗官员的顶戴除官衔的高低外其余根据自己的财力和兴趣可带黄金或镀金的顶子。
总县长和堪布级,堪穹(副堪布)的平日制服,僧服穿泽当哗叽裙,夏天穿毛哗叽的技单,冬天穿拉达克的杜尔玛技单。夏天的靴子,穿金丝缎或花纹装饰及蓝黑色丝线镶边的紫红色布靴,用红稽担作靴勒。冬天穿朱红色的彩靴。腰间挂古旧缎子和紫黄色缎子的漱罐,佩戴的银质瓶浮雕使用火镀金上又用瑰玉嵌饰,用朱红色丝线编织的系绳。面料用毛哗叽或泽当哗叽做的缎褂的左右袖子使用红黄色六相、金章噶、梵文及龙凤等图案的缎子,领子和袖子口夹红色细惜摄,里面穿大绸等做的黄色或红黄色的贴身里衣。四品官的冬夏服装,冬天穿用獭皮镶边的黄库缎大袍,里面穿翻领子的白大绸的贴身里衣,系朱红色的绸丝腰带上佩戴刀、碗套、荷包。夏天戴朱红色丝线飘带装饰的铁环帽,帽后丝线编织的飘带中镶嵌金子或镀金的英雄六征图。帽尖上用黄金或镀金装饰的瓶形上饰身份象征的珊瑚顶子。冬天戴夹黑皮的圆圆的全狐皮大帽,顶子与上面相同。右耳饰亚玛瑞或松耳石,左耳饰金、挽玉或珍珠的长耳坠。用朱红色的绸丝束发,上系镶嵌的金发盒。靴子,不分冬夏穿一双朱红色的彩靴。
管家若是僧人,夏天穿棕红色的毛呢或毛哗叽和深红色的协玛或细毡围的大袍。夏天戴毡帽,冬天戴大庆帽。穿印度软皮或黄布拉做的靴子。
司库若是俗人,穿紫色毛哗叽或毛呢、协玛面子的大袍,里面穿白大绸的贴身里衣。印度皮或布拉、黑条绒的靴子。戴博朵帽(黄碗帽)、佩戴长耳坠。
执事们和房管员、邮管员穿毛呢或紫色汉哗叽。协玛的大袍,穿印度皮或布拉。黑条绒的靴子,戴博尔朵帽,佩戴长耳坠。上述是主要人士的常规性服饰。
宗(县)和札什伦布拉丈的过年时庆典和有关初三跑马活动时的盛装,宗堪穹平日一样穿僧衣上披彩云腾龙缎或绵缎、俄罗斯金丝缎、紫色印花等崭新的古缎子的扬破、扬褂,佩戴同面子的漱罐和冬夏的帽子同上。平日驾马行驶时,夏天戴色尔帖帽,冬天戴有黄色毛呢加垫的环围用精质皮镶边的色尔帖帽,以黄金或镀金的瓶形座上饰象征身份的珊瑚顶子的大侠帽。平日驾驭马来回时主人的马套备马鞍及马鞍上用朱红色毛呢以锦缎镶边的左右四面饰丝线飘带的鞍套,马鞍褥备汉垫或条绒等面料,銮黄铜的辔、勒S酋三套上饰两层马缨,两仆人的马套用后藏垫子的马靴上用青或蓝黑色的布镶边的鞍套,没有备马鞍褥子的常规。戴红缨帽,主人的马鞍鞍褥子黄颜色外其余主仆皆相同。
东宗(城)堪穹的僧人管家穿陶土色的大袍上系朱红色的腰带,腰间佩戴刀、碗套、荷包,戴红缨帽,其它靴子与上面同。
西宗(城)世俗司库,穿陶土色的缎袍,系朱红色腰带,腰间佩戴刀、碗套、荷包、戴博尔朵帽,穿紫色毛呢的彩靴。
执事们在宗上过年时,穿四相缎或彩云腾龙缎等花色的大袍上披一件朱红色毛呢的外套,其它寺院过年的庆典和初三的跑马活动上穿陶土色的大袍和系绸丝的腰带,佩戴刀、碗套、荷包、笔墨袋,戴博尔朵帽,穿紫色毛呢的彩靴。房管员和邮差也穿黄陶土色的大袍。佩戴刀、碗套、荷包、紫色毛呢的彩靴,戴博尔朵帽。
藏历新年初三,去观看跑马活动时,宗主事们特别穿盛装并骑着马,排列行驶。宗堪穹的盛装,上述一样穿僧装外,其它没有特别,但帽子方面,戴一顶如同说唱艺人的帽子,有四个耳儿,皮子镶边,并用日本缎的后飘带的噶布帽,顶子同上述。 民间服饰对社会的上层人和富人及普通百姓的服饰来说,古代藏民族只穿本土生产的氆氇及皮装,后来在逐渐发展与汉地和印度等的货物交换的影响下丰富了藏民族的服饰种类,比如上层贵族和商人等富有者男女的冬夏服装方面,西藏的氆氇协玛和次等协玛。细氆氇、毛呢、汉哗叽。布绒、缎子、大绸、绸子、茧绸和猞猁皮、狐皮、羔羊皮的服装。男姓的靴子有印度皮和黑条绒,布拉料做的靴子,长简靴子,毛呢装校的夹底靴子和管筒靴。女式用毛呢铸饰的夹底靴,管筒靴,靴子不仅用各种彩色丝线绣成的衣纹装饰,还在称谓“贵夫人”和‘小姐”的最上品的靴上还有用珍珠镶衬的习俗。藏式协玛和毛呢面料及丝绒纱成的彩虹纹的围裙角上腰带处用各种金丝锻镶缀,系各种绸子的腰带,有的还用丝线织成的鞋带,贵族绅士,冬季戴缎子面料上用锦缎的间衬及俄罗斯缎的面底上用海龙和獭皮镶边的大仄帽,还有人戴一种叫长寿金丝缎的帽子和毡帽等品质上乘面料的帽子,中等人家的少数男女也穿协玛和次等协玛、细氆氇、毛呢及汉哗叽,绣绸、绸子等面料的饰装。次下大多数人穿细氆氇和开毛氆氇、粗氆氇、薄毛哗叽、绵丝哗叽、假丝、锦厚丝、代茧绸、薄纱、有毛锦、喀拉等面料的服装及男式鞋;少数人穿印度皮和布拉、条绒的靴子及皮鞋,女姓穿藏式靴、管筒靴、帖里等毛呢及氆氇装嵌的靴子,系厚丝和布做的腰带,女姓还系协玛及细氆氇的面料上金丝缎加村的围裙。
普通百姓男女的服装方面,少数人穿上等细氆氇和毛呢的服装,其它大多数百姓穿上等细氆氇和开毛细氆氇、薄毛氆氇、毡子、代茧绸及普通棉布的服装,部分人穿皮鞋或印度皮做的靴子外,其它大多数人穿自产皮的靴子和毛呢、氆氇革的藏式靴子、管铜靴、贴里、草靴、皮革靴、袜子,系布类的腰带和鞋带,围细氆氇和一般氆氇上刺绣的围裙,系用丝线和羊毛织成的裙带。冬夏戴粗面子做的帽子。
后藏妇女在头上戴的珠冠的形状,是两条竹子像弓一般的左右两端用朱红色的丝线缠起,中间用朱红色的绸子缠起的称为“巴隆”的装饰品,因和头发编织在一起,所以古代不分昼夜戴在头上,便针对此物,修有称为“木头枕座”的东西。日喀则城附近的拉娥里卓的妇女们的头饰与其它有点不同,她们有一种叫“觉什尔里”的用玉和珊瑚单一的巴隆,缠绕在左右耳朵上,就像给绵羊头上套笼头。总之后藏妇女的头后飘绪及巴隆二饰品,镶嵌于珠冠上,在朱红色的面底上以忽玉、珊瑚、珍珠编嵌而成。后藏有些大贵族夫人的巴隆上,有镶饰双重头后绪的习惯。
上层富裕人家的头饰巴隆,有一件叫“珍珠囊”的装饰品,饰于巴隆的前面,中间镶饰四粒珊瑚的珠里节,其间隙嵌两面玉石,左右两边装饰各珊瑚两粒的珠亟节及间隙嵌饰一面掘玉,其余巴隆前头的左右两边串就的珍珠是一种掩饰,前后的飘绪是用忽玉和珊瑚交织在前头,左右各边以瑰玉镶边及后头的上部掘工和珊瑚间嵌金质的四环饰。称“横延”的装饰品,是一个在珠冠的左右串就的珍珠平缀上有镶玉的三个金格子的头饰在庆典和着盛装时珠冠前头饰一传闻叫“蝎子腰链”的装饰品,是用银链子的飘带及后头带一件叫“私囊宿口”的装饰品,是用锦缎缝制的小囊,带有银质镶边及丝线飘绪的装饰之物,所套的钩子用铜质或金质的钩。
中层人家的后绪及巴隆,也有用松耳石和珊瑚的间杂的饰物,巴隆的前面左右边各饰一代珍珠的饰品的及后飘绪的前后环围,用金银混杂上镶饰松耳石。蚌壳的“横延”上用黄铜的格子嵌松耳石。有些人的后飘绪上用镀金的黄铜格子及金银混杂的项盒子的项饰上饰串几对珊瑚和九眼珠、青白玛腾。佩戴珊瑚和松耳石的耳环及翡翠和玉制手锅,少数人还戴松耳石等镶嵌的金戒指。还有珊瑚鬓和象牙墨等串珠。
佩戴装饰方面,如果姑娘未嫁人,飘绪及巴隆的后面环围上饰一块青白玛膨,象征姑娘未嫁,有些姑娘的一股辫子上饰一件叫“项穗”的饰物,是用松耳石或珊瑚混合的装饰上嵌一块青白玛珍。所以需迎亲的人看此标志将进行择偶。
有关妇女们的裤子,根据自家的条件,穿用茧绸、绒布、红花茧绸,还有锦缎、条绒等各种布类的贴身裤及乡里的大多数女性用红花细豫摄作内裤。款式象现今的裙子一般的叫“圆筒”的裤子。有的穿一件与“圆筒”裤子配套的肩上可以扣绊的无袖上衣。妇女们在胸前披一件锦绣或毛哗叽布面子类做成的护胸的领边有方形金丝缎或锦绣嵌饰的叫“裹肚”的衬巾。上层僧俗穿一件左右边招叠,到腰间的象朱砂色袍子样式的称“束衣”的东西,它是一种为了外衣的沼子更美观和不变形的副饰品。

4. 僧衣的种类

僧衣的种类及来历 作者:释迦昌愿
袈裟(五衣、七衣、大衣、粪类扫衣、金缕衣、缦衣)
“袈裟”是梵语,到了晋朝葛洪撰写字苑,才把它改成“袈裟”了。“袈裟”又叫做“袈裟野”、或“迦罗沙曳”,义译是“浊、坏色、不正色、赤色”或“染色”之义。
“袈裟”是僧尼们的“法衣”,它是从衣的“色”而立名的;所以也可以把它叫做“坏色衣”或“染污衣”。又因为“袈裟”的缝制方法,必须先把布料剪成一些碎块,然后缝合起来;所以又可以把它叫做“杂碎衣”或“割截衣”。又据四分律第四十和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疏说:“袈裟”是由阿难尊者奉佛指点,模拟水田的阡陌形状缝制而成。世田种粮,以养形命。法衣之田,长养法身慧命,堪为世间福田;所以又叫做“田相衣”、“福田衣”。
“袈裟”的制式,也有它的一些原因和含义的。第一:印度地点处於热带,人们多着白衣。佛教为了僧俗有别,所以规定衣服染色。第二:白色俗装,比较亮丽;法衣坏色,不求美艳。第三:割截缝制,能以杜防典卖,且无法移作他用。第四:染污杂碎,能除爱美心理。第五:割截染坏,可息盗贼夺衣之念。
“袈裟”虽然是以“色”立名,但是它的颜色如何,却是异说纷纭,莫衷一是。
三种色是:青色、黑色(或作“泥色、皂色”)、木兰色(或作“茜色、栈色、赤色、乾陀色、不均色”)。这三种色,是“袈裟”的如法之色。
所谓“坏色”,有一种解释说:“青、黑、木兰”皆属“坏色”。比丘着其任何一色,都算是“如法、如律”。又有一种解释说:必须把“青、黑、木兰”混浊一起,才能算是“坏色”。更有一种解释说:必须把“青”等五色混合一起,才算是“坏色”。——如法藏大师梵纲经菩萨戒本疏说:“‘袈裟’此云‘不正色’。谓将青等五色,相互混合,染成不正之色,名为‘坏色’”。
另据毗尼母经第八说:“诸比丘衣色脱褪,佛听用十种色染:一者泥、二者陀婆树皮、三者婆陀树皮、四者非草、五者乾陀、六者胡桃根、七者阿摩勒果、八者法陀树皮、九者施设婆树皮、十者种种杂和之色”。
关於“袈裟”的颜色问题,还有一些阐述,不过一时无法作更多的介绍了。总而言之:佛制“袈裟”染色,主要用意在於“毁其形好,僧俗有别”。如梵纲经卷下说:“无论在何国土,比丘服饰,必须与其国人俗服有别”。
裁制“袈裟”用的材料,叫做“衣体”或“衣材”。关於这一项,佛制也有一些规定。据善见律毗婆沙第十四所举示的。有“驱磨、古贝、句奈耶、钦婆罗、娑那、婆兴伽”等六种材料。十住毗婆沙论第十六所举示的,有“劫贝、刍摩、憍絺耶、毳、赤麻、白麻”等六种材料。摩诃僧只律第二十八所举示的,有“钦婆罗、劫贝、刍摩、俱舍耶、舍那、麻、牟提”第七种材料。更据四分律第三十九所举示有十种材料。
另外十住毗婆沙论第十六曾经提到过“粪扫衣”之名,这种衣服,在阿含部藏经说:它是从旷野间拾取包里尸体用过的布块,或是其他破旧布缕,洗净之后缝合而成的。
“袈裟”的种类,主要的凡有三种,它们是“五衣、七衣、大衣”,合称为“三衣”。现在把它们分别介绍於下:
一、“五衣”:“五衣”梵语“安陀会”,义译为“中着衣”。此衣是用五条布料,每条一长一短做成,共计十隔。
二、“七衣”:“七衣”梵语“郁多罗僧”,义译为“上衣”。此衣是用七条布料,每条两长一短做成,共计二十一隔。
三、“大衣”:“大衣”梵语“僧伽黎”,义译为“众聚时衣”或“大衣”。此衣共分九品。——“下下品”九条、“下中品”十一条、“下上品”十三条。这三品衣全是每条两长一短。“中下品”十五条、“中中品”十七条、“中上品”十九条。这三品衣全是每条三长一短。“上下品”二十一条、“上中品”二十三条、“上上品”二十五条。这三品衣全是每条四长一短。这九品大衣:“下下品”九条,每条三隔,共计二十七隔。乃至“上上品”二十五条,每条四长一短,共计一百二十五隔。
“三衣”的用处:——“五衣”是平常起卧时用的。也有说是工作时用的,所以它也叫做“作务衣”。不过在我国来说,僧尼们在工作时,都穿着国式的裤袄,并未着用“五衣”。“七衣”是听经闻法、诵经礼忏、或是大众集会时用的,所以它也叫做“入众衣”。“大衣”是说法、论辩、羯磨,或是面见国王重臣时用的。
“三衣”的缝制方法,据摩诃僧只律第二十八及四分律第七说均有细说。
原始的“袈裟”,本来是没有装配“衣钩”的。后来佛弟子舍利弗入白衣舍家,恐风吹袈裟落地。由於这一因缘,佛才听许诸比丘们,在左肩胸前袈裟领边。穿钉钩钮,以便系牢袈裟。后来才演变成现在这样的“如意”形的“衣钩、衣环”。
“三衣”的穿着,必须绕身三匝。并且可以视乎天气的冷热,随穿一件、两件、三件。如果夜里太冷,也可以把“大衣”盖在身上。
“三衣”之外,还有一种叫做“金襕袈裟”或“金缕衣”的;这种“袈裟”实际上就是“大衣”的一种。不过它的质料珍贵,是用金缕织成的。这种“金缕衣”的来历,说法不一。据禅林象器笺“服章门”引中阿含经说:“金缕衣”是佛的姨母摩诃波暗波提夫人,献给佛的“袈裟”。另据菩萨璎珞经说:“金缕衣”是用天人福盖献给佛八万四千金缕,所织成的“袈裟”。
以上所介绍的种种“袈裟”,都是出家僧尼们所着用的“法衣”。除了那些之外,还有一种叫做“缦衣”的“法衣”。这种“法衣”,是用大块整幅布料制成,它是给出家还未受戒的“沙弥(尼)”,和受过“在家戒”的男女居士们着用的。因为他们都还没有受过出家“大戒”,不堪“为世福田”。所以他们着用的“缦衣”,不能裁缝“田相”。又沙弥辈不谙割截制衣法,所以且着“缦衣”。
再者:搭衣、抽衣(穿脱袈裟)、捧持、折叠,也有一定的制式,同时还得诵持“偈、咒”。这些仪轨,在佛教仪式须知第三章(搭持衣具仪式)里,都有很详细的说明。在此,不多叙述了。
以上所说的一切,都是有关於“袈裟”的傅统规则。佛教东来以后,由於空间的转移、和时间的变迁,“袈裟”的原本形象,已经有些破坏!现在的“袈裟”:幅面已经缩小,质料日越浮华;着用时也只是绕身一匝、披搭肩上便是了。
最后还须要向大家提示的一点,那就是“袈裟”的功德。——据戒坛经说:“五衣表断贪,净身业也。七衣表断瞋,净口业也。大衣田相,长多短少,表圣增凡减。并表断痴,净意业也。”又据悲华经说:“佛於宝藏佛前,发愿成佛时,袈裟有五种功德。一者:入我法中,犯重邪见等;於一念中,敬心尊重,必於三乘受记。二者:天龙人鬼,若能敬此袈裟少分,即得三乘不退。三者:“若有鬼神诸人,得袈裟乃至四寸,饮食充足。四者:若众生共相违背,念袈裟力,寻生悲心。五者:若持此(袈裟)少分,恭敬尊重,常得胜他”。(摘自释氏要览)
另据大般湼槃经说:“龙得袈裟,各戴少分,即免金翅鸟之难”。地藏十轮经说:“有一犯人,被判绑缚弃置旷野之间。头顶袈裟指许,得免鬼魅之难”。又经云:“有一猕猴,趁僧不在,戏着袈裟;欢喜跳跃,失足堕谷,命终得生天上。后九十劫,得出世道”。阿含经说:“破旧袈裟,不堪更用,悬於旷野山林;人畜鸟兽,若有见者,得种福善”。
“袈裟”乃佛教之标帜,是圣人之表式,它的功德善利,岂是寻常可比?不怪清主顺治皇帝赞欢它说:“黄金白玉非为贵,唯有袈裟披最难”!
卧具
“卧具”也是佛所制定的服具之一。释氏要览说:它的梵称叫做“尼师坛”。根本毗奈耶说:它的梵称叫做“尼师但那”。在有关的典籍里,“义译”有把它译作“坐具”或“卧具”的,也有把它译作“敷具”或“随坐衣”的。也有简称做“具”的。
“具”的量度尺码,据禅林象器载:遇到身量高大的人,也准许向四边酌量放大裁制。
“具”的颜色,和袈裟同样地须要染成坏色。所谓“坏色”,也就是“染污色”。“具”的质料,应该使用旧布,用以破坏它的美观。
“具”的缝制方法,是用两重布料复叠一起,四边加贴布条缝制而成。据日本的无著道忠大师(禅林象器笺编著者)说:四边贴布,可能就是为了破坏它的美观。
“具”的用途,究竟是做甚麽呢?唐代道宣律师认为:“具”是礼拜僧所用之具。义净大师则说是:“具”乃坐卧所用,不宜敷地拜佛。——这两位古德的说法,他们各有所据。
按照律制:“具”也是比丘们所必须随身携带的用具。使用时应该自己展敷、自己收起,不应假手於人。携带时,摺叠安置左臂袈裟之下,或放入衣囊之中。至如礼仪上的“持具、展具、起具”的姿式,使用文字不易表白,最好有人来做“示范动作”。
道宣律师所撰戒坛图经曾经说道:“尼师坛如塔之有基,比丘受戒,即身是五分法身之塔”。若从这里体认,“具”还有一种神圣的意义呢!
海青
“海青”是我国僧团中主要的服装之一。它的款式:腰宽袖阔,圆领方襟,比较其他衣裳肥大很多。因此,通常也把它叫做“大袍”。
“海青”这一名词,在辞源里解释它说:“吴中称衣之广袖者为‘海青’。按李白诗:‘翩翩舞广袖,似鸟海东来’。盖言广袖之舞,如海东青也。今亦称僧衣曰‘海青’”。另据星云法师所著无声息的歌唱解释说:“海青本是雕类的鸟名,生得俊秀文雅,常在辽东海边飞翔,其状类似衫之大袖。因此,把海青鸟名,借来当做大袍的名字”。
“海青”的服式,它原是从我国汉唐时代的服式衍流而来的。在从前,无论僧俗都穿用它。不过由於世界潮流的演进,生活方式的变革,世俗大众都早已改穿“满服”、“西服”、以至於穿着多彩多姿的“时装”了。
佛教尊重古制,“出家人”生活比较保守。同时为了整肃仪容、庄严道风,所以“海青”虽然不是“法衣”,但是到今天都还能够遵守穿用着。
“海青”虽然是脱胎於汉服,但是它究竟还有一些特异之处。“海青”的衣领,是用三层布片复叠缝制而成的;这样子叫做“三宝领”。在衣领的前面中段,还俥有五十三行蓝色线条;这叫做“善财童子五十三参”。这些说词,其实都是穿鉴附会之谈。实际上,无非是为了加强衣领的耐用而已。另外,俗袍的袖口是敞开的,而“海青”的袖口,却是缝合起来。这也是僧袍和俗袍彼此不同的一点。
“海青”缝合袖口,也有一种傅说。据说:“梁武帝的后妃郗氏,她不信奉佛教,时常想用方法诬害僧尼。有一次她命宫人做了一些猪肉包子,召请宝志禅师师徒用斋;以便造成和尚犯戒,羞辱佛门。如果僧众当时不吃,就会构成违逆皇后旨意之罪。宝志禅师乃是得道高僧,早已预知其意。於是事先命令门徒,都把‘海青’袖口缝合起来,先把馒头预藏袖筒之中。当进宫接受午宴之时,一手把包子放进空袖筒里,一手取出馒头来吃。这样子才逃过了郗氏的诡计”。——这一种傅说是否属实,还须要一番查证。
至如“海青”的颜色,一向是以青黑色为主。只有少数名位崇高的长老——如“方丈、首座、法师……”之流,才穿着黄褐色的“海青”。
在我国的僧团中,除了“袈裟”,“海青”算是最尊胜的僧服了。穿着“海青”,大都是在“礼诵、听经、会宾、议事”、以及晋见长老等重要的场合。
由於“海青”体量庞大,用布过多;而且宽松摇摆,动作不便,同时又非“佛制”;所以近世以来,已经有人提议改革。民国太虚大师等,就曾经倡导过新式的僧装。不过在同时也有一些人士,抱持相反的意见。认为傅统的服式,肃穆庄严,不宜轻言改革。因此,在“见仁见智”的情形下,到现在还没有一个结论。
长衫、二衫、三衫
“长衫”也是我国僧尼们的服装之一。它的款式,是用“三宝领”和“旗袍”的腰身襟袖搭配起来而制成的。纽扣在腋下的右襟边沿。“长衫”的颜色,有黑色的、灰色的、和褐色的。“长衫”的长度:长及脚背的,叫做“长衫”。长仅过膝的,叫做“二衫”。长未及膝的,叫做“三衫”。
“长衫”是僧尼们的外出服装,从前在华中华南地区,最为流行。“二衫”是平时在寺院里穿用的。“三衫”则是在工作时穿用的。四十年来,在台湾的佛教界,“长衫”还有最为流行。至如“二衫”和“三衫”,则早已不见了。
罗汉褂
民国以来,我国民间的服式,都逐渐地趋於简便适用了。只有僧尼们的服装,还是那麽宽松长大、动作不便。因此,遂有一部份出家人,有意加以改革。太虚大师并且还设计了一种新式的长衣和短衫裤。他所设计的长衣,长度刚刚及膝。领子是用两层布片复叠缝制的。胸前中间开启对襟,纽扣钉在对襟的边缘上。这种长衣,因为是太虚大师所倡导,所以当初都管它叫做“太虚褂”。不过近些年来,业已遍地改称它为“罗汉褂”了。
“罗汉褂”既省布料,行动又较利便。但是它的款式格调,却不如偏襟的大长衫庄严雅致。因此,穿它外出的人,仍然为数不多。
短衫裤
“短衫裤”:上身是短短的衣衫,下身是肥长的裤子。这种衣裤,是我国僧尼们的里层服装,它是穿在“长衫”里面的。同时也当做“睡衣裤”穿用。
“短衫”的长度,仅仅过於臀部。它的裁制式样,完全和对襟的“罗汉褂”的上半身一样;从前则是偏襟式的。“裤子”原本是我国民间的古式常裤,只是比较肥长而已。穿着时,必须把膝下的裤管纳入僧袜之中。
僧鞋
因为印度地处热带,所以一般人都以为释迦牟尼佛住世时期,僧尼们是不曾穿用鞋子的。其实不然,据禅林象器笺卷下列举鸯掘摩罗经文说:“如有施主,牛死卖与屠生,转买皮,令人做革屣,许受用着。”又据释门归敬仪说:“天竺国中,地多湿热。以革为屣,制令服之。如见上尊,即令脱却。”根据这些考证,可以知道:古印度的佛教僧尼们,是准许穿用鞋子的。
我国的领域属於温寒地区,人们为了御寒,当然是更需要穿着鞋子了。有关鞋子的着用。在日用轨范、四分律行事钞、敕修清规、祖庭事苑等典籍里,都曾有过一些规制。
我国僧尼们所穿着的鞋子,大致有三种类型:一种是“芒鞋”、“芒鞋”是用草类编织而成的,所以也叫做“草鞋”。从前居住在大陆的乡间或山林中的出家人,平时多半穿用这种鞋子。第二种是“罗汉鞋”,“罗汉鞋”是用布料做的。这种鞋子的鞋面——尖部,是用三片布条排列缝牢,鞋帮缝缀一些方孔,和“芒鞋”的式样差不多。现在的出家人,人人都穿用这种鞋子了。据说这种鞋子是寓有教人看破一切的含意。第三种是“僧鞋”,这种“僧鞋”也是用布料做成的。这种鞋子全身无孔,只是在鞋面前端缝起一条硬梁可以了。这种“僧鞋”的式样,和世俗间的“便鞋”无异。
“罗汉鞋”和“僧鞋”,其实都是“僧鞋”。“僧鞋”的颜色,有黑色的、灰色的、黄色的、褐色的、其中的黄褐两色,在习惯上来说,似乎是被人们看得高贵了些。
僧袜
我国的僧尼们,於“僧鞋”之外,还穿着长筒的“僧袜”。所谓“僧袜”,实际上也就是我国的古装袜;於今并且有人把它叫做“罗汉袜”了。“罗汉袜”的颜色,在习惯上都是以灰色为主。穿着“罗汉袜”,不但可以冬季御寒、夏季防范虫蛇;并且可以庄严威仪。
说起“僧袜”之制,也有它的出处。四分律说:“寒听着袜”。释氏要览说:“钞云:袜亦是衣”。又说:“释名云:袜,末也;在脚末也”。又五代人马缟撰中华古今注说:“三代及周,着‘角袜’,以带系於踝。至魏文帝,吴妃乃改、、、、

5. 各个民族的服装的由来(传说、特点)

1、蒙古族

蒙古族服饰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史前时期。远在旧石器时代,人类就开始用植物的叶子将自己修饰一番,后来又取用打猎的兽皮做衣服。

在北方游牧民族的岩画上,已经看出蒙古高原的古人类在腰间围着一条短短的兽皮裙,头上插着长长的羽毛,有的臀部还有尾饰。而且已经有了大量粗拙的石环、骨饰等物品,说明在很早以前,北方游牧民族就有审美意向和审美追求了。据考古资料证明,蒙古族的服饰与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服饰是一脉相承。

据《汉书·匈奴传》记载,“食畜肉”、穿“皮毡裘”的匈奴妇女的头饰与察哈尔妇女的头饰非常相似,而匈奴的服饰文化,又传给了鲜卑、柔然、突厥等北方游牧民族,当然也传给了蒙古族。而这些民族服饰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适应高原气候而产生。

蒙古族的服饰具有自己的审美特征,蒙古族特别地偏爱鲜艳、光亮的颜色,这些色彩都使人感到色调明朗、身心欢娱。蒙古族又崇尚白色、天蓝色这样一些纯净、明快的色彩。蓝天白云,绿草红衣,一种天然的和谐。

另外,从蒙古民族服饰的款式看,褒衣博带,即能体现人体的曲线美,又能体现蒙古牧人宽厚大度、粗犷坦荡的性格。

蒙古族居住于蒙古高原, 气候寒冷又加之以游牧为主,马上活动的时间比较长,因此,其服饰必须有较强的防寒作用而且又便于骑乘,长袍、坎肩、皮帽皮靴自然就成了他们的首选服饰。

《黑鞑事略》载:“其服右衽,道服领,少数为方领,以毡、皮、革、帛制作,衣肥大,长拖地,冬服二裘,一裘毛向内,一裘毛向外,男女样式相似”。

这种服式,后稍经改革,沿用至今,牧区男女均穿用。分夹、棉、皮3种。冬以羊裘为里,多用绸、缎、布作面,夏穿布、绸、缎、绢等料。一般用红、黄、紫、深蓝色。袖长窄,下摆不开叉,衣襟及下摆多用绒布镶边,边宽约6~9厘米。穿着时稍向上提,以红、紫等色绸缎带紧束腰部,两端飘挂腰间。

从上古到蒙古汗国,从元、明、清至今,随着历史的发展,历代蒙古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并不断吸收兄弟民族服饰之精华,逐步完善和丰富自己传统服饰的种类、款式风格、面料色彩、缝制工艺等方面,创造了许多精美绝伦的服饰,为中华民族的服饰文化增添了灿烂的光辉。

2、满族服饰

明朝,南迁到辽东地区的满族人,他们的服装是布、皮兼用。迨至努尔哈赤率部起兵后,他们的服饰杂乱无章,出现“上下同服”的现象。直到皇太极时代,冠服始有定制。入关之后,从皇帝到兵丁之衣冠,寒暑更换,皆有定制,不可逾越。

至于闲散旗人,男皆袍服,以绸缎或布制做,外套马褂,直到辛亥革命,率以为常。满族妇女的旗袍,多有发展,喜用绸缎制做。在北京等地盛行“十八镶”的做法,即镶十八道衣边才算好看,样式也变成宽袍大袖,为有清一代的时装。

辛亥革命后,旗袍的样式由肥变瘦,并有长、短袖之分。经过不断改进,一般样式为:直领,窄袖,右开大襟,钉扣绊,紧腰身,衣长至膝下,两侧开叉。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落,建立后金政权,推行八旗制度以后,满族人均在旗,故他们所穿的袍服便称为“旗装”、“旗服”。

3、藏族服饰

目前关于藏族服饰最久远、现存的实物资料是昌都卡若遗址出土的少量装饰品,有片饰簪、璜、珠、项饰、牌饰、贝饰等,反映了距今四、五千年前的青藏高原土著居民已有了较高的审美情趣,不仅有了缝织衣物的骨针,还具备了需一定审美意识方能创造出的璜、珠等。

藏族服饰文化有了较大的发展。"中二丁王"时(相当于中原西汉中期),南方雅隆河谷的吐蕃开始了冶炼铁、铜、银等矿产,为金属饰品的出现创造了条件。藏史记载,公元三世纪的拉妥妥日年赞时,吐蕃赞普的服饰巳与众不同,出现了服饰等级的差异。

史载松赞干布时期,吐蕃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吐蕃文化得到迅速的发展,其服饰文化日渐发达。吐蕃奴隶制王朝等级森严,在服饰上的表现也日臻完备。

从反映吐蕃盛时的敦煌壁画可看出,君臣服饰的等级差异,藏王一般只有赞普才能使用的三瓣宝冠箍住的有凹槽装饰的无沿帽,呈红色,通常高于一般人的帽子;藏王的侍从或臣下往往戴平顶无沿帽。

衣袍的式样也各有不同,官吏的章饰规定有一等瑟瑟,二等金,三等金包银,四等银,五等铜,六等铁等大小两类,共十二级,装在方圆三寸的盒子里挂在胸前,以区别职位的高低。

武将的头盔有形如塔的装饰,战士头盔上有三只彩旗以表示出生的年月,随着"惟以淬砺为业"的吐蕃冶炼业的发展,军队的铠胄日趋精良,有的周身仅露两个眼窝,劲弓利刃常不能破,其威严、勇猛之气在今天大昭寺壁画的吐蕃武士像中尚历历在目。吐蕃贵族不仅本人穿着华贵,还在聚会宴客时,把佣人装饰起来。

而作为赞普的松赞干布则用一种红带子包头,身着长袍,足穿脚尖朝上的靴子,据《红史》载,这种王服是受波斯王朝的影响,反映了文化交往已影响到了服饰文化层次,而从松赞干布伊始的吐蕃与中原的密切交往,两种民族文化的长期接触更为藏族服饰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史载文成公主进藏时,带入诸种花缎、锦、绫罗与诸色衣料二万匹,还有大量的金玉器具。松赞干布及吐蕃大臣纷纷自行去掉毡裘,改穿绢绮。近代西藏的高级官吏,头发绾成一髻,戴金翅白纱帽,这是唐代进士的服饰。

此外,还采纳文成公主建议,令国人禁止"赭面"(用油涂面),文成公主进藏还带来了种植蚕桑和纺织技术,"植桑织丝兮"大大的促进了吐蕃服饰技艺的发展,青海海西州都兰出土的大批吐蕃服饰文物,真实、生动地反映了吐蕃服饰的工艺水平。

服装的织物纹样多为联珠动物纹,装饰品的金质首饰、佩饰的精美使人叹为观止。今天藏族妇女饰品的镶嵌形制,可以从这些文物中找到原型。

吐蕃是一个军事帝国,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征服融合了青藏高原及其边缘地区的许多其他民族,这是造成今天各地区藏族之间文化差异的重要原因。在服饰的表现上也是如此。

吐蕃时代这种差异主要表现为东女、附国、党项等部落服饰的不同,东女部落住在康延川(今昌都),处于母系氏族社会发展阶段,其女王穿青毛绫(氆氇)裙,上披青袍,袖长到地,冬穿用文锦装饰的羔裘。发作鬟髻状,两耳垂珰(耳环)。足穿革素(皮靴)。一般男子披发,妇女辨发,男女都用彩色涂面。

王死居丧三年,不易服,不梳洗。附国是以今四川甘孜为中心,包括今四川阿坝一带的嘉绒藏人的藏羌融合体。他们头戴圆形皮帽,或带幕离佳(即面罩一类饰物,为妇女所带)。身披毛曷毛(氆氇一类)、皮裘,穿牛皮鞋。颈系铁索,手贯铁钏。王与酋长以金为首饰,胸前挂着三寸长的金花。

党项则是纯游牧部落,"服毡袭褐,披毡以为上饰",早在北周时巳能制造精美的犀甲、铁铠。四川西北部还有属党项部落联盟的邓至、武兴国和宕昌等,服饰习俗为头藏乌皂突骑帽,身穿长袍,下着小口裤、足穿皮靴,与今四川牧区藏族服饰相似。

此外青海地区有吐谷浑,贵妇人披锦袍,戴金花冠。如女发型为辨发披于后,后饰珠贝,以繁多为高贵,这一服饰与今青海藏族妇女大致相同。这些地区服饰特征是今天各地不同藏族服饰的母型。

吐蕃王朝崩溃后,从九世纪中期到第十一世纪的二百余年间,西藏社会一直处于分裂割据的混乱状况。这一时期战乱不堪,服饰艺术的发展也难免厄运,停滞不前,而与战争有关的武士服饰却济时发展。在阿里古格王国的遗址中,发掘有大量古代武士的盔甲和武器。

这一时期的服饰发展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佛教僧侣服饰的兴起。公元八世纪,西藏出现了第一批僧人,服饰由赞普府库供给,后由百姓、政府共同供养。佛教服饰亦形成等级区别,并有节日与平时的不同装束,自成体系。不少上层僧侣生活奢侈,衣着华丽,"下坐重裀,上张伞盖,身衣锦缎……"。

早期西藏僧侣服饰受印度影响甚大。据传说贝霞帽最早则是由印度国王赠给宁玛法王莲花生而流传下来,成为西藏僧帽中的一种,但后来西藏僧服衍变发展较快,极具地方色彩。朗达玛灭佛后二百余年,佛教重新兴起,并且形成众多的派别,各派不仅在佛经教义的诠释上不同,而且在服饰穿着上也不相同。

古老的宁玛派僧侣着红色袈裟,故又被称为红教。而噶举派则以戴红帽或黑帽以示各支派的区别。这种以服饰表征身份、信仰的现象正是西藏服饰文化的重要功能之一,也是西藏服饰史上颇具特色之处。

元代,西藏隶属于中央王朝,因而在文化的各个方面都与元王朝发生了密切的交往,服饰上所受的影响也较前朝为大。元王朝在西藏分封安抚使、招讨使、万户等各级官吏,不同品级穿着不同花饰的藏袍,戴不同的顶冠,以至民主改革前噶厦政府的四品官的一种官服名称还保留着元朝的叫法"寸扎花尔白玛"。

官品的主要标志也表现为蒙古式的"江达"(即圆冠)上的顶饰的差异。官吏贵族的管家、随从、佣人的帽子也有一定的形式,大管家在举行仪礼时要戴"索夏"(即平顶围穗蒙古帽)等等。

还有一种贵族平时戴用的"夏木包多"的饼形帽,管家或根布(乡官)等也常戴,这个时期萨迦上层官吏、贵族的服饰或仿效蒙古贵族,或直接为元王朝赠赐,穿用十分普遍。西藏北部牧区与蒙古族交往较多,至今尚保有一定蒙古服饰习俗。

元朝藏族服饰另一特点是宗教信仰对服饰的影响增大。随着佛教的中兴,严格的僧侣等级趋形成,使得宗教文化以多种形式与手段渗透于服装、鞋帽,而且以特定的图纹或符号来表达一种特定的意思。这种现象还影响到民间装束,如出现仿袈裟色泽的藏袍和印有宗教符号及佛教法宝的装饰品等等。

明朝,中央与西藏地方的联系进一步加强。明王朝设乌斯藏行都指挥使司和朵甘行都指挥使司,管辖今西藏、甘肃、青海和四川西部的藏区,并常赏赐给藏区上层贵族以大量的锦帛、裀褥。而从藏区进贡的物品中看,氆氇、毛缨、足力麻、铁力麻等纺织物品占了贡物的大部分。

说明当时藏区的纺织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而纺织业正是服饰发展的基础。为明代藏族服饰业发展提供的另一个优良条件是中原与西藏官方民间的大量的茶马贸易,为西藏输入了大量的布帛、缎绸和纺织成品,这些贸易是以前任何时代都难以企及的。

此外,明代西藏的藏戏艺术有了很大的发展,与藏戏艺术密不可分的服饰艺术也自然迅速兴起。藏戏服饰除了历史上贵族们的日常服饰外,还发展出了另一类高度夸张的服饰以及大量的面具。并且这些服饰和面具都是严格按照戏剧角色的地位身份配置,并为其性格特征服务的。

这类服饰艳丽、夸张,重在表现力与强烈的装饰效果,成功地将西藏服饰经过艺术处理后搬上了戏剧舞台,为西藏服饰文化增添了新的血液。同时又大大促进了西藏戏剧、舞蹈、美术等艺术的发展。

清朝是中国历史前所未有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一时期,中国各民族文化大都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并日趋定型。与今天的联系最为密切。藏族的服饰文化亦不例外,所以我们将以清代藏族的服饰文化为主,对藏族服饰文化的结构、艺术特色、审美特征、制作工艺做进一步的探索,以利于加深藏族服饰文化的特色。

4、壮族服饰

在清朝末年(1911年)以前,壮人穿的衣服,都是自纺、自织、自缝制的。当时,女子的服装与男子相比显得多彩些。她们上身穿的是大襟蓝干衣,领窝至右腋下的衣襟、两袖,均绣大花边,衣领矮,露颈部。

下身穿的是长至脚踝的长折裙,或镶有花边的宽裤子,裙子外面,正两腿心处,各绣一条垂直对称的大花边,在臀部处打几个折,臀部下的裙脚卷起一寸左右,两边以几针缝住,形成后裙脚弓形翘起,从前面看是桶裙,背后看是折裙,上下衣裙贴身,线条分外明朗,十分雅观。

脚登圆口绣花鞋。壮族男子穿的上衣,是黑布对襟衣,圆领阔袖,两襟扣子7—9个,扣子用黑布织成,穿时,将两襟的扣子扣起来。

男子穿的下衣即裤子也是黑布,裤口宽大,一般为1—1.2尺寸。成年尤其是老人,头包长约4—5尺的黑巾,或用一块黑长方形的布合缝,上端打折,顶开圆孔,戴于头上。平时,一般打赤脚,只有过年过节,喜庆日子,走访亲友,才穿上土布鞋或龙凤鞋。

清末民国以后这一时期女子改穿宽阔的唐装衣裤,腰间正面扎齐脚踝的半边围裙。围裙上头以两条印花布带系结于背后,并以两端各约两尺作飘带。壮族男子改穿对襟唐装衣,宽裤子。脚穿土布鞋。男子读书则穿中山装,剪西式头。老年人头扎黑布巾。

1949年以后,壮族地区的城镇居民、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在校学生等,他们的服装紧跟全国的变化,一般都穿中山装、干部服,与当地汉族人民一样。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甚至可以在边远的山区看到壮族同胞西装革履,花裙花衣更不用说。传统的壮族服装也悄悄发生变化。

5、白族服饰

远古时代想必白族的祖先过着群居生活。以打猎、捕鱼为生。以树叶来避寒,遮羞。经考古发现距今三千年前,白彝先民已经掌握纺织技术。剑川海门口、大理挖色鹿鹅山、大理苍山、宾川白羊村等新石器时代遗址,曾分别出土了石质纺轮,骨质或角质针具,证明纺织物开始问世。

白族先民也开始有简单的服饰,当然服饰由于受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一开始的主要功能无疑是保暖、避寒。到了南诏时期,大理地区的丝纺织业已大量出现。“工文织”,含纹纳花的丝织品大增。

1974年云省、大理州有关单位到大理州洱源县三营火焰山塔进行调查,在塔中发现了大理国时期的丝织品,且保存情况良好,经鉴定为白绢一幅,丝绸三块,这对于研究当时的丝织工艺确实是一份难得实物资料。

南诏时期,大凡华贵的衣服,都要用精丝织成的丝、锦、绢缝制而成。南诏王、清平宫的服饰皆用锦绣,外缀虎皮,异常灿烂。在唐代的《南诏中兴二年画卷》中,对所描绘的王族和官员的服饰,作了详细的描述。《南诏德化碑》碑阴载用“二色绫袍”做功臣赏赐品。

《释名·采帛》:“绫,凌也,其纹望之如冰凌之,理也。”轻且薄,以精丝纺之。为了使服饰更加美丽,人们除了在衣服上制作刺绣图案,达到美化服饰的目的。公元800年,南诏向大唐朝廷献演大型歌舞《南诏奉圣乐》,还以别的方式来表达,演员们穿南诏民族服饰,衣裙、鞋帽上彩画鸟兽草木花纹。

“八彩”艺术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向复杂演进。所以说南诏时期白族织染刺绣、工艺美术方面的造型设计水平之高,在我国南方是少见的。它将织、染、绘、绣融为一体,是唐代白族地区纺织业和服饰艺术蓬勃向前发展的显著标志,对研究当时的白族服饰艺术,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南诏大理国时期,白族上层服制、服式的基本形,式相对固定下来,相应的百姓服饰质量也有所提高,出现了刺绣的服饰,绢类面料虽没官家华贵,仍不失质粗形美之感,总的来说,这一时期的服饰有一个显著特点:注重色调与装饰彩染和刺绣较普遍。

服饰的类型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审美观、社会习俗、文化情趣及生产力发展水平。构成白族的“服装文化”。这一文化对以后元、明、清的白族服饰的演变一直起着很大的影响作用。

随着岁月的流逝,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变革,白族的服饰相应也发生了变化。但白族服饰的形成总是受到特定的习俗、风俗和思想方式剪裁、编排。故南诏大理文化在现代白族服饰中遗制犹存,赁白族服饰自成一体、别具一格,始终保持着不同于其它民族的独特传统。

(5)僧服裤子怎么穿扩展阅读:

一、汉服

汉族是中国的主要民族,汉族的古传统民族服饰是汉服。相传为黄帝发明,西周起汉服已具基本性质,到了汉朝已经全面完善并普及。这一时段直到明末清初,汉族人着汉服到汉朝已有几千年历史。汉服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民族服饰之一。

二、汉服简介

古汉服又称为汉装、华服。既有交领右衽又有直领圆领,袖子分为广袖、小袖、胡垂袖等。汉服通过华夏法系影响了整个汉文化圈,亚洲各国的部分民族如日本、朝鲜、越南、蒙古、不丹等等服饰均具有或借鉴汉服特征。

清朝初年,满族统治者执行“剃发易服”政策,禁止人民穿着汉服,蓄长发。从此古汉服渐渐从人民生活中消失。

由于清廷的“十从十不从”政策,古汉服并没有完全消失,人们仍然能看到她的影子。例如道教、佛教的僧侣服饰就保留了下来。古汉服的影响十分深远,中国许多少数民族和亚洲各国的部分民族,如日本、朝鲜、越南、蒙古、不丹等都借鉴传承了古代各个时期汉服的特征。

汉服历史悠久,款式众多,历朝历代皆有自己的特点,但主要特征不变。而汉服又有礼服和常服之分。

其中,上衣下裳的冕服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礼服;袍服(深衣)为百官及士人常服,襦裙则为妇女喜爱的穿着。普通劳动人民一般上身着短衣,下穿长裤。配饰头饰是汉族服饰的重要部分之一。古代汉族男女成年之后都把头发绾成发髻盘在头上,以笄固定,加之以冠,以示成年。

三、汉服特点

汉服的主要特点是交领、右衽、束腰,用绳带系结,也兼用带钩等,给人洒脱飘逸的印象。这些特点都明显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服饰。汉服汉服有礼服和常服之分。

从形制上看,主要有“上衣下裳”制(裳在古代指下裙)、“深衣”制(把上衣下裳缝连起来)、“襦裙”制(襦,即短衣)等类型。

男子常常戴冠、巾、帽等,形制多样。女子发髻也可梳成各种式样,并在发髻上佩带珠花、步摇等各种饰物。鬓发两侧饰博鬓,也有戴帷帽、盖头的。汉族人装饰还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喜饰玉佩玉。

四、汉族各个时期的服饰:

1、上古时期

中国传统古籍的观点一般认为,华夏衣裳为距今约五千年的黄帝所制或黄帝时期所制。例如,汉代《世本》记载:黄帝的臣子“伯余作衣裳”、“胡曹作冕衣”。《易·系辞》说“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之妻嫘祖养蚕制丝,以作衣裳。

考古发现则证实,距今七八千年前的裴李岗文化遗址、陕西临潼白家村遗址中都发现骨针、纺轮,说明当时人们已会纺布制衣。到了约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不但大量发现纺轮,还在陶器上发现大量布纹的印痕。

同时期的遗址中还发现了苎麻、蚕茧。说明此时已经产生了原始的农业和纺织业,用苎麻织成的麻布和饲蚕得到的丝纺来做衣服,人们的衣冠服饰日臻完备。只是,此时期的服装实物,在考古发掘中至今尚未发现。

2、夏商西周时期

这一时期的服装继承了上古时期的特征,并且已有充分的实物可证实汉服的基本特征已在此时确定:交领、右衽、系带为最基本的典型特征,上衣下裳是最基本的式样。在甲骨文、金文的多种字形中,很常见的一种字形的“衣”字即为交领右衽上衣的形象。

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玉人亦穿着此种特点的服装,该玉人是中国目前出土的最早、最完整的服饰造型。与交领、右衽、系带的上衣相配的下装是“裳”。上衣下裳是汉服最基本的式样,至今汉语仍然用“衣裳”这两个字作为服装的统称。

3、秦汉时期

秦汉服装基本沿袭战国时期,仍然以深衣为主,大致分为曲裾、直裾两种,都是男女均可穿着。秦汉时期曲裾深衣是女服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服式,这种服装通身紧窄、长可曳地,下摆一般呈喇叭状,行不露足。如穿几件衣服,每层领子必露于外,最多的达三层以上,时称“三重衣”。

由于汉代内衣的改进,曲裾绕襟深衣已属多余,所以至东汉以后,直裾逐渐普及。

由于深衣的普遍流行,穿襦裙的妇女有所减少,但并没有消失,在汉乐府诗中就有不少描写。这个时期的襦裙样式,一般上襦极短,只到腰间,而裙子很长,下垂至地。1957年在甘肃武威磨咀子汉墓中发现了襦裙实物。

汉朝时期,中国的文化、经济、政治、军事等各方面都空前繁荣、强大,汉族由此成为华夏民族的另外一个名字。此时期的服饰礼仪制度也极大完备,并由此出现了一个成语“汉官威仪”来称颂汉朝的服饰制度。“汉服”的名称也间接由此而来。

4、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服装遗俗汉朝,但由于当时的风气汉服的风格变得潇洒飘逸。魏晋的名士们多光身着宽大外衣,或者外衣内着一件类似今天吊带衫的奇特内衣,并不穿中衣,此衣式仅见于这一时代,款式参见《北齐校书图》。

或许受北方游牧民族的影响,中原男子在这一时代也开始流行上衣和裤装。绔、裤互称。由于南方的湿热气候,高齿木屐开始流行。袿衣(杂裾)是魏晋女服中的礼服。

魏晋时期衣冠承于东汉,一秉东汉追求繁华、奢丽的风格,袿衣即是衣两侧有尖角的款式,魏晋时,人们将尖角家常,敝屣旁边加以垂饰飘带。服装看起来一场飘逸,这便是彼时辞赋中的“华袿飞髾”。

5、隋唐五代时期

隋唐汉服开始高端创新发展,但不脱离汉服基本特征。隋唐妇女的主要服式仍然是襦裙是裙、衫、帔的统一。女性当中十分流行齐胸襦裙,即把下裙提至胸上的裙子,搭配以披帛。

贵妇当中,也穿钿钗礼衣。汉服工艺装饰普遍使用花卉图案,其构图活泼自由、疏密匀称、丰满圆润,颜色大胆。这时服饰图案的设计趋向于表现自由、丰满、肥壮的艺术风格

唐代男子服饰,以幞头袍衫为尚,幞头又称袱头,是在汉魏幅巾基础上形成的一种首服。官吏除穿圆领窄袖袍衫之外,在一些重要场合,如祭祀典礼时仍穿礼服。

礼服的样式,多承袭前朝旧制,头戴介帻或笼冠,身穿对襟大袖衫,下着围裳、玉佩组绶等。五代时期服饰基本筵沿袭了唐朝服饰,无太大变化。

6、宋朝时期

由于宋代初年的政治风气,汉服不再艳丽奢华,而是简洁质朴,宋朝汉族男子服饰沿袭了大襟右衽交领和圆领这两种传统服饰式样。

宋朝汉族女服在沿袭上一代的基本制式的基础上,相比男装要富于变化些。宋代的褙子为长袖、长衣身,腋下开胯,即衣服前后襟不缝合,而在腋下和背后缀有带子的样式。宋代中后期国家富足,人们的服饰也开始奢华起来,人们大多穿起了丝绸。

7、元朝时期

元代虽然是蒙古人建立,但是蒙古人并没有推行类似满清的剃发易服政策,故此民间服饰仍然是汉服。元朝宫廷的官员和士庶的日常服装多为窄袖长袍,蒙古妇女也穿长袍。而中国妇女仍着汉服,其中襦裙较为流行。只是在风格上蒙古服装和汉服多多少少都受了对方的影响。

8、明朝时期

明太祖朱元璋推翻元朝后, 诏令天下“衣冠制度悉如唐宋之旧”,因此明朝服式恢复了汉服传统。男子服饰基本沿袭了大襟右衽交领和圆领这两种传统服饰式样。但又吸收了一些元代服饰特点,发展出曳撒等特色服饰。明代妇女的服装仍以襦裙为主。

需要说明的是,明制女袄、女衫较有特色也很流行,外衣多为收袖口的琵琶袖,袖口可有缘边领子加护领,下裙多配马面褶裙和普通褶裙。除了一直流传的衫、袄及裙子外,还流行霞帔、褙子、比甲等新鲜样式,衣服的多变与款式做工达到一个高峰。

明代的男装,大人多穿宽大的直身,头上戴四方平定巾,一般平民穿短衣,裹头巾。这个时候出现了一种六瓣、八瓣布片缝合的小帽,看起来很像剖成半边的西瓜。

本来是仆役所戴的,但是因为戴起来很方便,所以就普遍流行起来。这就是清代「瓜皮小帽」的前身。明代也开始流行用金属扣和纽扣,但系带依旧存在。

9、清朝时期

1644年满清入关,推行了剃发易服政策,禁止穿着汉服,使汉族传统的服饰制度被迫中止。

汉族妇女在康熙、雍正时期还保留明代汉服款式(十从十不从中:男从女不从),时兴小袖衣和长裙;乾隆以后,衣服渐肥渐短,袖口日宽,再加云肩,花样翻新无可底止;到晚清时都市妇女已去裙着裤,衣上镶花边、滚牙子,一衣之贵大都花在这上面。

为保护文物衣冠,汉族各阶层人士以各种方式反抗清朝政府的政策,各地人民屡次起义反对剃发易服政策,但都被清政府镇压了下去,酿成了扬州十日的惨案。

清代的农民起义,如白莲教、太平天国、捻军等都大量穿着汉族风格的衣服。有些太平军将领拒绝混入满清元素的服装,有的宁愿穿直接着戏服作战。

10、民国

1910年(宣统二年),资政院议决剪辫易服案,中国各地各族人民开始群起剪辫。遭清政府禁制的汉、回、苗等各族服饰文化也有人主张恢复。

由于民国时期主张向西方学习,当时中国人正式改穿西式服装,女人的衣服也有原来宽大的长袍加入西方剪裁变为旗袍,大部分汉人渐渐以为西洋剪裁融合的旗袍、马褂即是传统的满族服装。

11、现代

在今天,部分人民的生活得到保障,而开始思考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修补与复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和有志者加入了复兴汉文化的队伍当中,但社会依旧存在很大的争议和各种各样的阻碍。

6. 藏族服饰的历史渊源

藏族服饰的形制与质地较大程度地取决于藏族人民所处生态环境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生产、生活方式。
目前关于藏族服饰最久远、现存的实物资料是昌都卡若遗址出土的少量装饰品,有片饰簪、璜、珠、项饰、牌饰、贝饰等,反映了距今四、五千年前的青藏高原土著居民已有了较高的审美情趣,不仅有了缝织衣物的骨针,还具备了需一定审美意识方能创造出的璜、珠等,这也许是藏族服饰文化的先声吧! 藏族服饰文化有了较大的发展。中二丁王时(相当于中原西汉中期),南方雅隆河谷的吐蕃开始了冶炼铁、铜、银等矿产,为金属饰品的出现创造了条件。藏史记载,公元三世纪的拉妥妥日年赞时,吐蕃赞普的服饰巳与众不同,出现了服饰等级的差异。史载松赞干布时期,吐蕃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吐蕃文化得到迅速的发展,其服饰文化日渐发达。吐蕃奴隶制王朝等级森严,在服饰上的表现也日臻完备。从反映吐蕃盛时的敦煌壁画可看出,君臣服饰的等级差异,藏王一般只有赞普才能使用的三瓣宝冠箍住的有凹槽装饰的无沿帽,呈红色,通常高于一般人的帽子;藏王的侍从或臣下往往戴平顶无沿帽。衣袍的式样也各有不同,官吏的章饰规定有一等瑟瑟,二等金,三等金包银,四等银,五等铜,六等铁等大小两类,共十二级,装在方圆三寸的盒子里挂在胸前,以区别职位的高低。武将的头盔有形如塔的装饰,战士头盔上有三只彩旗以表示出生的年月,随着惟以淬砺为业的吐蕃冶炼业的发展,军队的铠胄日趋精良,有的周身仅露两个眼窝,劲弓利刃常不能破,其威严、勇猛之气在今天大昭寺壁画的吐蕃武士像中尚历历在目。吐蕃贵族不仅本人穿着华贵,还在聚会宴客时,把佣人装饰起来。而作为赞普的松赞干布则用一种红带子包头,身着长袍,足穿脚尖朝上的靴子,据《红史》载,这种王服是受波斯王朝的影响,反映了文化交往已影响到了服饰文化层次,而从松赞干布伊始的吐蕃与中原的密切交往,两种民族文化的长期接触更为藏族服饰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史载文成公主进藏时,带入诸种花缎、锦、绫罗与诸色衣料二万匹,还有大量的金玉器具。松赞干布及吐蕃大臣纷纷自行去掉毡裘,改穿绢绮。近代西藏的高级官吏,头发绾成一髻,戴金翅白纱帽,这是唐代进士的服饰。此外,还采纳文成公主建议,令国人禁止赭面(用油涂面),文成公主进藏还带来了种植蚕桑和纺织技术,植桑织丝兮大大的促进了吐蕃服饰技艺的发展,青海海西州都兰出土的大批吐蕃服饰文物,真实、生动地反映了吐蕃服饰的工艺水平。服装的织物纹样多为联珠动物纹,装饰品的金质首饰、佩饰的精美使人叹为观止。今天藏族妇女饰品的镶嵌形制,可以从这些文物中找到原型。斯坦因的《古代中亚文化遗迹》一书也曾提到:在吐蕃发现的遗物中,有很多具有花纹的丝织物,花纹中有些是印的,有些是织的,花纹图象的变化很多,这一点很可以表示吐蕃商业的地位,……大概是中国与西亚之间的贸易重点。频繁的交往促进了吐蕃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服饰文化的发展。
吐蕃是一个军事帝国,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征服融合了青藏高原及其边缘地区的许多其他民族,这是造成今天各地区藏族之间文化差异的重要原因。在服饰的表现上也是如此。吐蕃时代这种差异主要表现为东女、附国、党项等部落服饰的不同,东女部落住在康延川(今昌都),处于母系氏族社会发展阶段,其女王穿青毛绫(氆氇)裙,上披青袍,袖长到地,冬穿用文锦装饰的羔裘。发作鬟髻状,两耳垂珰(耳环)。足穿革素(皮靴)。一般男子披发,妇女辨发,男女都用彩色涂面。王死居丧三年,不易服,不梳洗。附国是以今四川甘孜为中心,包括今四川阿坝一带的嘉绒藏人的藏羌融合体。他们头戴圆形皮帽,或带幕离佳(即面罩一类饰物,为妇女所带)。身披毛曷毛(氆氇一类)、皮裘,穿牛皮鞋。颈系铁索,手贯铁钏。王与酋长以金为首饰,胸前挂着三寸长的金花。党项则是纯游牧部落,服毡袭褐,披毡以为上饰,早在北周时巳能制造精美的犀甲、铁铠。四川西北部还有属党项部落联盟的邓至、武兴国和宕昌等,服饰习俗为头藏乌皂突骑帽,身穿长袍,下着小口裤、足穿皮靴,与今四川牧区藏族服饰相似。此外青海地区有吐谷浑,贵妇人披锦袍,戴金花冠。如女发型为辨发披于后,后饰珠贝,以繁多为高贵,这一服饰与今青海藏族妇女大致相同。这些地区服饰特征是今天各地不同藏族服饰的母型。 吐蕃王朝崩溃后,从九世纪中期到第十一世纪的二百余年间,西藏社会一直处于分裂割据的混乱状况。这一时期战乱不堪,服饰艺术的发展也难免厄运,停滞不前,而与战争有关的武士服饰却济时发展。在西藏阿里古格王国的遗址中,发掘有大量古代武士的盔甲和武器。其铠甲多为钢片甲,是用细皮条串结钢片而成,串结方法颇为复杂,武器中的盾牌,系用藤条编织为圆形,直径八十厘米,正面镶有铜质加固件,铜件上雕刻有细密的纹饰,故亦可谓是铜饰件,背面有四个铜环,环间可用皮条相连,作握柄之用,无论这些服饰和兵器,是西藏本地生产,还是外来流入,都说明其时西藏的武士服饰已具鲜明的本土特征与个性。
这一时期的服饰发展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佛教僧侣服饰的兴起。公元八世纪,西藏出现了第一批僧人,服饰由赞普府库供给,后由百姓、政府共同供养。佛教服饰亦形成等级区别,并有节日与平时的不同装束,自成体系。不少上层僧侣生活奢侈,衣着华丽,下坐重裀,上张伞盖,身衣锦缎……。早期西藏僧侣服饰受印度影响甚大。据传说贝霞帽最早则是由印度国王赠给宁玛法王莲花生而流传下来,成为西藏僧帽中的一种,但后来西藏僧服衍变发展较快,极具地方色彩。朗达玛灭佛后二百余年,佛教重新兴起,并且形成众多的派别,各派不仅在佛经教义的诠释上不同,而且在服饰穿着上也不相同。古老的宁玛派僧侣着红色袈裟,故又被称为红教。而噶举派则以戴红帽或黑帽以示各支派的区别。这种以服饰表征身份、信仰的现象正是西藏服饰文化的重要功能之一,也是西藏服饰史上颇具特色之处。
元代,西藏隶属于中央王朝,因而在文化的各个方面都与元王朝发生了密切的交往,服饰上所受的影响也较前朝为大。元王朝在西藏分封安抚使、招讨使、万户等各级官吏,不同品级穿着不同花饰的藏袍,戴不同的顶冠,以至民主改革前噶厦政府的四品官的一种官服名称还保留着元朝的叫法寸扎花尔白玛(藏语意为莲花纹样的蒙古袍)。官品的主要标志也表现为蒙古式的江达(即圆冠)上的顶饰的差异。官吏贵族的管家、随从、佣人的帽子也有一定的形式,大管家在举行仪礼时要戴索夏(即平顶围穗蒙古帽)等等。还有一种贵族平时戴用的夏木包多的饼形帽,管家或根布(乡官)等也常戴,这个时期萨迦上层官吏、贵族的服饰或仿效蒙古贵族,或直接为元王朝赠赐,穿用十分普遍。西藏北部牧区与蒙古族交往较多,至今尚保有一定蒙古服饰习俗。
元朝藏族服饰另一特点是宗教信仰对服饰的影响增大。随着佛教的中兴,严格的僧侣等级趋形成,使得宗教文化以多种形式与手段渗透于服装、鞋帽,而且以特定的图纹或符号来表达一种特定的意思。这种现象还影响到民间装束,如出现仿袈裟色泽的藏袍和印有宗教符号及佛教法宝的装饰品等等。 明朝,中央与西藏地方的联系进一步加强。明王朝设乌斯藏行都指挥使司和朵甘行都指挥使司,管辖今西藏、甘肃、青海和四川西部的藏区,并常赏赐给藏区上层贵族以大量的锦帛、裀褥。而从藏区进贡的物品中看,氆氇、毛缨、足力麻、铁力麻等纺织物品占了贡物的大部分。说明当时藏区的纺织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而纺织业正是服饰发展的基础。为明代藏族服饰业发展提供的另一个优良条件是中原与西藏官方民间的大量的茶马贸易,为西藏输入了大量的布帛、缎绸和纺织成品,这些贸易是以前任何时代都难以企及的。
此外,明代西藏的藏戏艺术有了很大的发展,与藏戏艺术密不可分的服饰艺术也自然迅速兴起。藏戏服饰除了历史上贵族们的日常服饰外,还发展出了另一类高度夸张的服饰以及大量的面具。并且这些服饰和面具都是严格按照戏剧角色的地位身份配置,并为其性格特征服务的。这类服饰艳丽、夸张,重在表现力与强烈的装饰效果,成功地将西藏服饰经过艺术处理后搬上了戏剧舞台,为西藏服饰文化增添了新的血液。同时又大大促进了西藏戏剧、舞蹈、美术等艺术的发展。 藏族男性服饰分勒规(劳动服饰)、赘规(礼服)、扎规(武士服)三种。
勒规
随着一年四季气候的变化,勒规也随之变化,春夏季上身普遍穿棉布或白茧绸镶锦缎齐腰短衬衫,左襟大,右襟小,再穿棉、毛料缝制的圆领宽袖长袍,藏语叫楚巴,一般用加差朶拉(七彩大花带子,用红、绿、青、紫等七色条纹装饰毛料长带,长约2米,宽约20厘米)将楚巴围系在腰间,两袖交叉经前腹围系在腰后,长跑下垂的部分边沿齐于膝盖,腰部形成一个囊带,用来装随身携带的物品。裤子腰围、开挡和裤脚都很宽广,脚穿短统藏鞋,头戴毡礼帽。秋冬季衣裤均为牛羊皮革制品,或用人造裁绒逢制的,楚巴亦为毛料或羊皮,头戴有护耳的皮帽,脚穿长统皮鞋或皮底绒帮的自制藏鞋。
赘规
赘规为节庆盛装和礼仪服饰,选料昂贵,做工精致,是藏族服饰的精品。男性赘规上衣内外衫。内衫,藏语称囊规或对搪,多选用丝绸和萤绸布料,颜色普遍为白色、紫色、浅黄色,对襟高领,襟边和领口均用金边或银边镶嵌,也有选各种颜色纹花的绸缎作布料的,内衫均为齐腕长袖;外衫,藏语称交规或崩冬,选印有圆寿、妙莲及其他花卉图案的锦缎为料,样式与内衫相同,只是无袖。楚巴领子、袖口、下摆或以水獭皮,或以豹皮,或以虎皮作装饰镶边,镶边宽度尺许,最窄也有五寸,有的还要在镶边上用白皮毛拼成“ (藏语称庸仲仁姆,象征坚固不摧、永恒常在)的图案,沿镶边内用窄于镶边的传统花色锦缎压边,再用金银扁线镶饰,有的镶三层边,最底层为水獭皮、水獭皮上面是貂皮,最上面是虎皮,几乎楚巴的整个下摆都是被镶边覆盖。裤子君为白萤绸缝制,脚穿皮底绒帮的藏式长统鞋子。男性的首饰主要有嘎乌,斜插腰刀,楚巴后摆做好漂亮的波状尾褶,佩挂嵌龙银刀,足蹬藏靴时,一幅康巴男儿的英俊形象和剽悍气质便会令人为之倾倒。
扎规
头戴狐皮帽,身穿貂皮镶边的氆氇或毛呢楚巴,腰插长刀,身佩挂护身符和长短枪,倍显武士英姿勃发的阳刚之美。 藏族的服饰还主要表现在妇女服饰在节庆、生活中的重大事件、仪礼时的服饰变化上。节日服饰都较平时着装富丽、盛重。这一点众所周知,而成人仪礼和结婚前后妇女的服饰有较大差别却是藏族服饰制度的一大特色。青海农区藏族姑娘到十五、十七岁时,要把童年型的辫套改为成年型辫套。并要选择吉日进行,称戴天头(即姑娘成人礼),要请僧侣先举行宗教仪式,再由成年妇女为姑娘更新装,拜佛、祖先和父母,这时女眷们唱《跪拜天·祖歌》。海西藏族姑娘在十五岁要佩挂马尔顿(发套)它用布或绸缎制成,上面饰以许多银盾、珊瑚。果洛藏族新婚女子要穿大袖大褂和华丽的背心,大褂袖口镶有一圈彩虹式贴边。同样,天祝藏族未婚女子的发套比已婚妇女发套短得多,而阿坝州藏族女子十六岁后才开始蓄发结辫。甘肃卓尼未婚少女把三根辫梳编起来,已婚妇女则中间编,两边不编,但从腰以下又都编串起来。
有些成年服饰还保留有古风,如阿坝州松藩农区藏族妇女成婚后,头上要盘镶有琥珀的小管粗布袋,这类头饰据说是西藏阿里地区古代妇女才有的头饰,在今天整个藏区已少见。

7. 为什么藏族僧侣头上戴的大高帽汉族僧侣没有有何区别

之所以藏族僧侣头上戴的大高帽汉族僧侣没有是因为文化不同,有宗教方面的区别。

为了符合中国传统的儒家服饰体系,适应中国当地的自然和民俗条件,有利于佛教在中国的顺利传播和发展,佛教服饰在与中国世俗服饰文化相融合的过程中,在佛陀制定的原始服饰和服饰体系的基础上,进行了许多创新性的发漏锋展和演变缺颤。以上就是对为什么藏族僧侣头上戴的大高帽汉族僧侣没有,有何区别这个问题的解答。

与僧服裤子怎么穿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开高级女装店专题 浏览:14
电影般的10春夏男装秀场 浏览:569
中老年男装短款九分裤 浏览:517
棉袄女装外套纯色 浏览:564
中长款藏青色羽绒服配什么裤子 浏览:409
夏天哪些材质的裤子穿着不热 浏览:980
杰里贝比童装谁买过 浏览:640
林弯弯夏天裤子品牌及商品 浏览:668
粉色衬衫绿色裤子好看吗 浏览:666
男装设计师黛惑冬季 浏览:288
制服美腿模特美腿模特儿 浏览:471
女加绒修身衬衫新款 浏览:833
杭州哪有男装批发市场 浏览:559
女装批发行 浏览:840
件保暖内衣批发基地在哪里 浏览:410
浅灰色马丁靴搭配什么裤子 浏览:968
线马甲女韩版搭配什么衣服 浏览:211
什么牌子裤子大码 浏览:645
ur女装展示中心 浏览:298
漫画卫衣批发 浏览: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