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童装大全 > 弱冠帽子

弱冠帽子

发布时间:2022-05-21 11:28:16

⑴ 古代什么被称为“弱冠”

弱冠:指男子20岁,
也称加冠。
古代男子,年至二十,便要在宗庙中行加冠的礼数。冠礼由父亲主持,并由指定的贵宾为行冠礼的青年加冠三次,分别代表拥有治人、为国效力、参加祭祀的权力。加冠后,由贵宾向冠者宣读祝辞,并赐上一个与俊士德行相当的美“字”,使他成为受人尊敬的贵族。
古时候,不论男女都要蓄留长发的,等他们长到一定的年龄,要为他们举行一次“成人礼”的仪式。男行冠礼,就是把头发盘成发髻,谓之“结发”,然后再戴上帽子,在《说文》里:冠,弁冕之总名也。谓之成人。在《礼记·曲礼上》记有:男子二十冠而字。意思是,举行冠礼,并赐以字。冠岁,意思就是男子二十岁了,说明他刚刚到了成人年龄,二十岁也称“弱冠之年”。
弱冠:古人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指刚成年。指二十岁。弱冠:古代男子20岁叫作“弱”,这时就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地帽子。“弱冠”即年满20岁地男子。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地年纪。

⑵ 及笄、弱冠都是什么意思古人的成人礼都有哪些讲究

在当代社会,每当青少年年满十八岁之时,很多地方都会为他们举办成人礼。成人礼并非当今社会的新鲜产物,在中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属于中国礼仪文化的一部分,延续了一千多年,才逐渐演变成我们今天所见的成人礼。

其次是女子的成人礼——笄礼。古代时候及笄礼包括以下步骤:迎宾 、就位 、开礼 、笄者就位 、宾盥、初加 、一拜 、二加 。笄礼作为女孩子的成人礼,即当女孩子年满十五岁的时候,就要受笄,在行笄礼之时改变幼年的发式,将头发绾成一个髻,然后用一块黑布将发髻包住,随即以簪插定发髻。 同时也表示女孩子到了出嫁的年龄,比如“年已及笄”。

⑶ 为什么二十岁被叫做“弱冠”之年

古时汉族男子20岁称弱冠。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帽子,指代成年。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不能用于女子。

仪式仪轨

举行冠礼仪式是非常讲究和慎重的。据《仪礼.士冠礼》上所载,贵族男子到了二十岁,由父亲或兄长在宗庙里主持冠礼。行加冠礼首先要挑选吉日,选定加冠的来宾,并准备祭祀天地、祖先的供品,然后由父兄引领进太庙,祭告天地、祖先。

冠礼进行时,由来宾依次加冠三次,即依次戴上三顶帽子,首先加用黑麻布材质做的缁布冠,表示从此有参政的资格,能担负起社会责任;接着再加用白鹿皮做的皮弁,就是军帽,表示从此要服兵役以保卫社稷疆土;最后加上红中带黑的素冠,是古代通行的礼帽,表示从此可以参加祭祀大典。

三次加冠完成后,主人必须设酒宴招待宾赞等人(赞是宾的助手),叫“礼宾”。“礼宾”后,受冠者入内拜见母亲,然后由宾取“字”,代表今后自己在社会上有其尊严。古人认为成年后,只有长辈才可称其“名”,一般人或平辈只可称其“字”,因此要取“字”便于别人称呼。

接着再依次拜见兄弟,拜见赞者,并入室拜见姑姊。之后,受冠者脱下最后一次加冠时所戴的帽子和衣服,穿上玄色的礼帽礼服,带着礼品,去拜见国君、卿大夫(在乡有官位者)和乡先生(退休乡居的官员)。

冠礼的仪式,从周朝开始持续到清朝,直到清末民初,由于西风东渐,冠礼也就逐渐没落而消失了。

历史

冠礼从原始社会的成丁礼(又名“入社礼”)演变而来。《仪礼》17篇的第1篇就是《士冠礼》,足见冠礼的重要程度。《朱子童蒙须知》中提到过孩童的礼教由冠礼、服饰开始,年满二十岁后方可以裘帛为衣。

冠礼是华夏礼仪制度之首,又称成人礼,是对汉人进行礼教的开始。周朝士大夫年及二十行冠礼,王公年及十五而冠,周文王十二岁而冠,鲁襄公十二岁而冠。

日本

日本古代也曾经有仿效中国的冠礼仪式,后来演变成有当地特色的元服仪式,而现代也改为20岁在大学里举行的大型和服成年礼。

依日本礼制,男子十五成年,行元服之礼。将美豆良发型解开,束成发髻,戴上幞头,并除去童子服,用成人之服饰。公卿子弟一般在此时会荫袭位阶,故同时穿上束带。

武士家庭元服时由乌帽子亲将乌帽子交给元服者,两人之间就建立了义父子关系,元服者会一直受到乌帽子亲的庇护,一般乌帽子亲都是选家中最有权势的人。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弱冠

⑷ 弱冠"指的是男子多少

“弱冠”古时汉族男子20岁称弱冠。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帽子,指代成年。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不能用于女子。

⑸ 古代成人礼三次加戴的帽子分别叫什么

初加:发笄和罗帕、素色的襦裙,似中衣。衣缘没有文饰,腰带用普通的细布带。

再加:发簪、曲裾深衣。

三加:钗冠。正式的大袖长裙礼服,上衣下裳制。佩绶等饰物。

衣服的摆放:按顺序分别叠好、衣领朝东,由北向南依次置于席上,席置于场地东侧;要加的发饰,由有司捧在盘里,立于场地西册,面朝南,从东到西排开,依次是:发笄、发簪、钗笄。

(5)弱冠帽子扩展阅读:

古代的成年礼本意是为了禁止与未成年的异性通婚。冠礼是成年礼的一种高级和代表性形式,也可以说是对成年人婚姻资格的一种道德审查。

冠礼从氏族社会盛行的成丁礼演变而来,一直延续至明代。具体的仪式是由受礼者在宗庙中将头发盘起来,戴上礼帽。由于要穿戴的服饰很多;

包括冠中、帽子、幞头、衣衫、革带、鞋靴等,于是分为3道重要程序,分3次将不同材料制成、代表不同含义的帽子一一戴上。“三加”之后,还要由父亲或其他长辈、宾客在本名之外另起一个“字”,只有“冠而字”的男子,才具备日后择偶成婚的资格。

⑹ 弱冠中的冠指什么

弱冠中的冠是指“冠礼”的意思。
古代的时候汉族男子20岁称弱冠。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
古时候,不论男女都要蓄留长发的,等他们长到一定的年龄,要为他们举行一次“成人礼”的仪式。男行冠礼,就是把头发盘成发髻,谓之“结发”,然后再戴上帽子,在《说文》里:冠,弁冕之总名也。谓之成人。在《礼记·曲礼上》记有:男子二十冠而字。意思是,举行冠礼,并赐以字。

⑺ “弱冠”是多少岁,男子加冠是多少岁,“弱冠”和“加冠”有什么区别

弱冠:男子满20岁;加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成年。

区别:“弱冠”是称号,“加冠”一种礼仪。

⑻ “弱冠”指的是男子多少岁

古时汉族男子20岁称弱冠。

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帽子,指代成年。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不能用于女子。

古时候,不论男女都要蓄留长发的,等他们长到一定的年龄,要为他们举行一次“成人礼”的仪式。男行冠礼,就是把头发盘成发髻,谓之“结发”,然后再戴上帽子。

相关仪式:

举行冠礼仪式是非常讲究和慎重的。据《仪礼.士冠礼》上所载,贵族男子到了二十岁,由父亲或兄长在宗庙里主持冠礼。行加冠礼首先要挑选吉日,选定加冠的来宾,并准备祭祀天地、祖先的供品,然后由父兄引领进太庙,祭告天地、祖先。

冠礼进行时,由来宾依次加冠三次,即依次戴上三顶帽子,首先加用黑麻布材质做的缁布冠,表示从此有参政的资格,能担负起社会责任;接着再加用白鹿皮做的皮弁,就是军帽,表示从此要服兵役以保卫社稷疆土;最后加上红中带黑的素冠,是古代通行的礼帽,表示从此可以参加祭祀大典。

三次加冠完成后,主人必须设酒宴招待宾赞等人(赞是宾的助手),叫“礼宾”。“礼宾”后,受冠者入内拜见母亲,然后由宾取“字”,代表今后自己在社会上有其尊严。古人认为成年后,只有长辈才可称其“名”,一般人或平辈只可称其“字”,因此要取“字”便于别人称呼。

接着再依次拜见兄弟,拜见赞者,并入室拜见姑姊。之后,受冠者脱下最后一次加冠时所戴的帽子和衣服,穿上玄色的礼帽礼服,带着礼品,去拜见国君、卿大夫(在乡有官位者)和乡先生(退休乡居的官员)。

冠礼的仪式,从周朝开始持续到清朝,直到清末民初,由于西风东渐,冠礼也就逐渐没落而消失了。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弱冠

⑼ 弱冠具体指的是古代男子的年龄,弱冠是指男子多少岁

弱冠具体指的是古代男子的年龄,弱冠是指男子多少岁?弱冠是指男子二十岁。

在古代,男人的20岁被称为不同于女儿的20岁。男的20岁叫弱冠,女子二十岁叫桃李年华。20岁的男人除了叫弱冠,还可以叫冠岁,意思是男人20岁。同时还有弱冠年的名字,表示一个男人已经到了成年的年龄。

与弱冠帽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穿校服似何穿什么鞋 浏览:622
香槟色羽绒服配什么颜色裙子 浏览:508
终结者二校服哪里领取 浏览:138
五分袖格子衬衫价格图片精选 浏览:691
吴江卖校服在哪里 浏览:421
童裙子长裙 浏览:836
哪个牌子防紫外线帽子最好 浏览:526
手工帽子的做法海绵纸 浏览:170
中老年女装外套白色 浏览:48
合肥首创奥特莱斯童装品牌 浏览:350
武术教练教你轻松制服对方 浏览:85
中老年女装两件套棉布怎样 浏览:639
广州市荔湾区跃越童装商行 浏览:690
男棕色棉衣怎么搭配 浏览:92
乌克兰美女秀旗袍 浏览:439
时装裙子公司 浏览:47
阔腿长袖衬衫 浏览:564
适合搭配校服的aj 浏览:949
也许会送你一顶好看的绿色帽子 浏览:417
天猫女装怎样提高转化率 浏览: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