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起好针后,开始织帽子的边,我们织一针上针,一针下针。织到需要的长度。
Ⅱ 帽子的各种织法 帽子怎么织
将前后肩部缝合后,挑领子,尽量多挑些(120针左右,按花样计算一下),挑针方法和门襟挑法一样,先挑衣里面,织4行;再从衣服正面挑针,织4行;然后并针织(前针上的一针和后针上的一针并)。开始织花样,织到帽子够长短后帽顶缝合。
帽子织好后,挑织左右门襟。这件衣服是扣子的。如果织按拉链的,门襟并织后织3-4行就可以了。这样装的拉链很好看。
Ⅲ 棒针的毛线帽子怎么起针,那种四根针围一起的,,,,,,,,,女生,20岁,大概起多少针合适
因所用的针和线粗细不同、不同的针法织出的长宽度也不同,
所以教你自算起针法:(可用于所有棒针织物起针)
用你织帽的线和针及针法先织10针10行,数出10针10行各有几厘米
(其中数10针有几厘米时要拉开一点数,因为帽子太松了会遮住眼睛,织衣服时就不用拉开)
1。起针数:用 60厘米 ÷ 10针数出的厘米数 X 10针 = 帽子要起的针数
(因为一般帽子只要拉到60厘米左右都能戴得进)。
2。帽高数:用喜欢的帽高数 ÷ 10行数出的厘米数 X 10行 = 帽子所要织的行数
3。帽子起针:用一针上/一针下或二针上 / 二针下 的织法起针。有弹性一般织 3-6厘米高作帽边
Ⅳ 织帽子如何起针
由帽子的下面边缘往帽顶织,需要四跟针,其中用三根先起头,起头就像织围巾的一样起,只是分三段,然后开始织由最第三支针的最后一针线开始,第二针是转到第一枝针的第一个线圈织~然后后面的就顺着一直往上织,一可以了.
Ⅳ 帽子怎么起针有松紧
可以在帽子里面加个松紧带。
帽子是戴在头部的服饰,多数可以覆盖头的整个顶部。主要用于保护头部,部分帽子会有突出的边缘,可以遮盖阳光。帽子亦可作打扮之用,也可以用来保护发型、遮盖秃头。
可不同种类,例如贝雷帽、鸭舌帽等等。戴帽子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文化,这在西洋文化之中尤其重要,因为戴帽子在过去是社会身份的象征。
戴帽益处
头被称之为“诸阳之汇”。医学研究发现,静止状态不戴帽子的人,在环境气温为15℃时,从头部散失的热量占人体总热量的30%,4℃时散总热量的60%。
如果头部受寒,就会造成脑血管收缩,轻则会感到头昏、头痛,或者引起头皮营养循环障碍和毛囊代谢功能紊乱,从而导致头发的营养失衡或大量的头发非自然脱落。由此可见,在寒冷的冬天,头部和人体的其它部位一样,也需要保暖防寒。
冬天风沙大、尘土多、特别是在当今污染越来越严重的时代,当头发被吹得杂乱无形的同时,沾在头顶发丝里的微生物和灰尘就象砂纸上的砂砾,一边在你的头皮上肆虐,一边在你日常梳头和行动时,增加梳子和头发及发丝之间的摩擦力。
那些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可能会导致你的头皮滋生细菌,甚而引起毛囊感染,直接影响头发的生存环境和生长质量。这时候,戴一顶舒适时尚的帽子,就是给头发穿了一件既美观又具有保护功能的外衣,有效的阻挡了灰尘和微生物的侵袭。
Ⅵ 毛线帽子的顶部怎么织
1、起针72,8针为一组,6针正,2针反,织大约1寸多。
Ⅶ 毛线帽子的顶部是怎么收针
毛线帽子的顶部收针方法如下:
准备材料:棒子、毛线
1、准备好棒子和毛线,来做一个编织示范,把帽子编织到帽子的3分之2处,可以开始帽顶的收针了。
Ⅷ 毛线帽子编织方法
1、用4.5mm针双股羊驼线起144-153-162 (180-198)针,一行反一行正织8 圈. 接着重复织7反针,2正针。 2、当织到3-4-4 (5-5) cm时,把第1,2反针并针减到6针 = 128-136-144 (160-176) 针/圈. 同样再重复隔行减针共 4 次 = 64-68...-72 (80-88)针 (= 圈上剩反针2, 正针2). 织物现在大约7-8-8 (9-9) cm. 继续织到11-12-13 (14-15) cm,在前后中心点分别作一记号,以后的尺寸都从记号开始量起。从记号开始 继续织1-2-2 (3-4) cm ,前中心留10-10-12 (12-14)针 (= 开出脸)。3、开始片织, 隔行每边减 1针共 2-2-2 (3-4)次. 同时在后中心记号两侧隔行各加 1针共4-4-4 (5-5)次.加减完后共58-62-64 (72-76)针 . 当织到11-12-13 (14-15) cm时,隔行每边加 1针 4-4-4 (5-5) 次.然后向前中心点加 6-6-8 (8-12) 针 (注:即脸上方)= 72-76-80 (90-98) 针. 接着圈织 . 当织到19-21-22 (24-26) cm时完成。缝合顶部。4、脸边:包括留的针数挑大约 68 to 88 针 (能被 4除开)用双股羊驼线,4.5mm针圈织. 反针一圈,正针一圈,接着两正两反织。当边织到 4-4-5 (5-6) cm 时,折叠缝合。5、在帽顶两端做两个直径大约4 cm 绒球。
Ⅸ 如何织帽子的步骤图解
方法/步骤
第一行、起40针,织一行下针。
第二行、翻过来,织一行上针。从有线尾那头开始织,第一针挑下不织,加一针,再织13针后连续两次两针并一针,然后织完剩下的,这时针上还剩39针。
第三行、织一行下针。
第四行、织一行下针。和第二行一样也是第一针挑,加一针,织13针后连续两次两针并一针,这时针上还剩38针。
第五行、织一行上针。
第六行、织一行下针。和第二行一样也是第一针挑,加一针,织13针后连续两次两针并一针,这时针上还剩37针。
已经织了3行上、3行下了,按这个规律织就会出现一道道楞。
第七行、织一行下针。
第八行、织一行上针。和第二行一样也是第一针挑,加一针,织13针后连续两次两针并一针,这时针上还剩36针。
第九行、织一行下针。
第十行、织一行下针。和第二行一样也是第一针挑,加一针,织13针后连续两次两针并一针,这时针上还剩35针。
第十一行、织一行上针。
第十二行、织一行下针。和第二行一样也是第一针挑,加一针,织13针后连续两次两针并一针,这时针上还剩34针。
已经琢磨到规律了吧,就是“下上下”,呵呵,简单吧。
一直按照这样的规律织到针上还剩25针,这时已经织了31行,这就完成了第一个大片。下面要挑针,在红线标的地方下针挑起15针。刚才让大家把针圈留好,现在用上了。
挑好以后,开始织第二片,织法还和刚才一样,都是在有线尾的那边加针,再织13针后连续两次两针并一针,织到针上还剩25针时再挑第三片。明白人可以自己织了,不明白的继续跟我往下。 内容来自编织人生
第二片织完了,和第一片一样,在同一方向继续挑15针。
第三片织完后用相同方法再挑起15针,已经能看出立体感了,还差一片就成功了。
看一下平面图,三片是这样排列的。两条白线的连接点就是前面说的每次挑针的最后一针那个针圈,是帽顶的中心点。
第四个片别闷着头织了,看一下说明哦,不然织错了。 挑完15针后先织一行上针。和前面一样,加针、两次两针并一针,继续往下织,织到剩最后一针时和起头那行开始两针并一针。
Ⅹ 怎么织帽子图解
1第一行、起40针,织一行下针。
2第二行、翻过来,织一行上针。从有线尾那头开始织,第一针挑下不织,加一针,再织13针后连续两次两针并一针,然后织完剩下的,这时针上还剩39针。
3第三行、织一行下针。
第四行、织一行下针。和第二行一样也是第一针挑,加一针,织13针后连续两次两针并一针,这时针上还剩38针。
注意:这时是在上针的基础上织下针,第一针用上针挑,再把线带下去开始织下针,这样能保证边上的针圈不乱,这些针圈下面都会用到。
第五行、织一行上针。
第六行、织一行下针。和第二行一样也是第一针挑,加一针,织13针后连续两次两针并一针,这时针上还剩37针
4已经织了3行上、3行下了,按这个规律织就会出现一道道楞。
老手应该已经明白了,其实就是三行上针、三行下针,每隔一行加一针、收两针。 新手如果不明白可以继续看下面的说明。
第七行、织一行下针。
第八行、织一行上针。和第二行一样也是第一针挑,加一针,织13针后连续两次两针并一针,这时针上还剩36针。
第九行、织一行下针。
第十行、织一行下针。和第二行一样也是第一针挑,加一针,织13针后连续两次两针并一针,这时针上还剩35针。
第十一行、织一行上针。
第十二行、织一行下针。和第二行一样也是第一针挑,加一针,织13针后连续两次两针并一针,这时针上还剩34针。
已经琢磨到规律了吧,就是“下上下”,呵呵,简单吧。
一直按照这样的规律织到针上还剩25针,这时已经织了31行,这就完成了第一个大片。下面要挑针,在红线标的地方下针挑起15针,刚才让大家把针圈留好,现在用上了。
5挑好以后,开始织第二片,织法还和刚才一样,都是在有线尾的那边加针,再织13针后连续两次两针并一针,织到针上还剩25针时再挑第三片。
明白人可以自己织了,不明白的继续跟我往下。
第二片织完了,和第一片一样,在同一方向继续挑15针。
注意:每次挑针的最后一针最好都挑在同一个针圈里,否则帽顶容易留洞。(见下图)
6第三片织完后用相同方法再挑起15针,已经能看出立体感了,还差一片就成功了。
7看一下平面图,三片是这样排列的,两条白线的连接点就是前面说的每次挑针的最后一针那个针圈,是帽顶的中心点。
8第四个片别闷着头织了,看一下说明哦,不然织错了。
9挑完15针后先织一行上针,和前面一样,加针、两次两针并一针,继续往下织,织到剩最后一针时和起头那行开始两针并一针(见图)。
10其他织法不变,每隔一行都要进行一次上面的步骤,这样边织就边把帽身完工了,不需要后期的缝合,缝合的不伏帖。
当针上还剩25针时,和图上红线标的地方两针并一针,到此帽身编织全部结束。
11螺旋的毛线帽子,已经完成了,是不是还挺好看的,你也可以试着自己学学哦!
详细内容请看
http://jingyan..com/article/91f5db1bfa3fc51c7f05e3b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