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弓刀石马步剑分别都指的是什么
弓、刀、石和马、步、箭
弓,指的测试能拉几石弓(dan),这个是测试你拉弓的力量,能力,底气。刀,就不用说,看你用刀如何,刀术如何,用刀的力量如何。箭,就是你站定位置,锻炼你射箭的精准度。
“石”
石硕子,即专为考试而备的石块,长方型,两边各有可以用手指头抠住的地方,但并不深,也分为三号,头号三百斤,二号二百五十斤,三号二百斤。
“步”
就是不骑马,即步射的技勇。
金朝的武举制度比较严密,录取也相对公正。武举每隔三年举行一次,共分为府试、省试、殿试三级,其武殿试的时间规定为省试的三个月后进行,即三月二十日进行,皇帝亲自到场面试。每级考试以射为主,分为上中下三等。
上等:能挽一石力(合今71.6公斤)弓,以重七钱(合今26.1克)竹箭,射一百五十步(合今230.4米)外之立靶,十箭之内,府试要求中一箭;省试要求中两箭;殿试要求中三箭。又远射二百二十步(合今337.9米)外的垛子(墙上向外或向上突出的部分),三箭之内应有一箭到达。以上为步射。再试马射,即在一百五十步内,每隔五十步(合今76.8米)设两只高五寸(合今0.15米)长八寸(合今0.24米)的卧鹿,应试者在骑马疾驰时,要能以七斗力(合今50.1公斤)弓,引凿头铁箭(箭镞长六、七寸,形如凿),府试允许在马上射击目标——卧鹿四次;省试允许在马上射三次;殿试允许在马上射两次;要求能射中两箭。
中等:能挽八斗力(合今57.3公斤)弓,以重七钱竹箭,射一百五十步外之立靶。又远射二百一十步(合今322.6米)外的垛子。试马射时,在一百五十步内,每隔五十步设两只高五寸长八寸的臣鹿,应试者骑马疾驰时能以六十斗力(合今42.9公斤)弓引凿头铁箭射中目标。
下等:能挽七斗力弓,以重七钱竹箭,射一百五十步外之立靶。又远射二百零五步(今314.9米)外的垛子。试马射时,在一百五十步内,每隔五十步设两只高五寸长八寸的卧鹿,应试者骑马疾驰时能以五斗力(合今35.8公斤)弓引凿头铁箭射中目标。
金朝的武举,上承唐朝、北宋,下启清朝,广大练武之人敞开了晋升之门,推崇骑射的做法也有力地促进了尚武之风的发展。清代,骑射是武科考试的主要内容,是清政府选拔人才,委以武职的重要途径。
清代武科考试分为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四科。童试内容分三场:头场为马射,驰马发三矢,全不中者不再往下试。二场是步射,连发五矢,全不中的与仅中一矢者不续试。再试者先试硬弓,次试刀石,是为外场。三场原试策论,复改默试武经,是为内场。
武乡试、会试考试课例相同。顺治二年(1645年)规定武乡试分试内外三场,头场试马射,纵马三次,发九矢,中二者为合式,其间改中四矢为合式。二场试步射,发九矢,中三者为合式,其间改中一矢为合式。再开弓舞刀掇石以试技勇,步射布侯,马射毡毯。三场试策二问,论一篇。康熙七年(1668年)改马射中矢三者为合式。十三年(1674年)复准头场考试马射,竖的各距三十五步,纵马三次,发九矢,中三者为合式,不合式者不准试二场。二场试步射,竖大侯,高七尺,宽五尺,以八十步为则,发九矢,中二者为合式。弓以八力、十力、十二力为准,弓必开满。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改定马步射各发六矢,二马箭增射地□一矢,共计马箭中三矢为合式。步箭五十步远靶改为三十步,靶高五尺,宽二尺五寸,步箭发六矢中二箭为合式,缺一不准考弓刀石。马弓以三力(十斤为一力)为率,步弓以五力为率。未考弓刀石之前,再试马射地毯一箭,以各有一箭,关于去取时之评量,中否重于初试之马箭。步箭初中是合式之额,即不再射,后改令六箭全射,就中数多寡选双单好。弓有八力、十力、十二力,逾十二力为头号弓。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议定:力量较优者可加二三力,不得过十五力,以此为准 。
顺治二年(1645年)定会试之后为殿试。殿试是武科考试的最高级别,殷试于十月内举行,策文与骑射技勇分场。十五日试中式武举于殿内,十七八日于西苑门外中南海紫光阁大幌次,御试马步箭弓刀石。嘉庆十九年(1814年)改十八日在紫光阁亲阅马步射,十九日在景运门外箭亭(顺治初年建,名射殿)亲阅弓刀石并引见,后以为例。御试前先令皇子骑射以为多士程式。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改于十月初一日默写武经,初二日试马步射箭,初三日试弓刀石。殿试中式者为武进士。武进士在太和殿参加殿试,第一甲三名,赐武进士及第,二甲赐武进士出身,三甲赐同武进士出身。状元、榜眼、探花三名,均与文传护同。举榜送榜由兵部,榜张挂于西长安门外,是日赐武状元盔甲。次日在兵部赐武宴,赏状元盔甲、腰刀、撒袋、鞋带、桦罐等项。武进士定甲后,分别以武职录用。顺治三年(1646年),一甲一名授参将,二名授游击,三名授都司,二甲均授守备,三甲均授署守备。十二年(1655年)定一甲一名至一百名选授营官武职,其余选授卫官武职。康熙十一年(1672年)又改前半选营职,后半选卫职。二十九年(1690年)于新武进士选掇侍卫若干人,余补参将、游击、守备等官。雍正五年(1727年)定一甲一名授一等侍卫;二甲选十名授三等侍卫;三甲选十六名授蓝翎侍卫;其余武进士以营卫守备分别在兵部注册选用。乾隆元年(1736年)简派大臣将注册之武进士再行考试拣选,分为三等,一、二等用营守备,三等用卫守备,并准分发省份试用 。
清代武科考试,主要侧重于弓矢。嘉庆十八年(1813年)谕旨:“武场以骑射为重,再试以开弓掇石,可以验其力之强弱。至舞刀一项,不足以分优劣,本属无谓,嗣后武会试与各省武乡试及武童试,俱著将舞刀一项停止”。 弓矢娴熟者为国家录用,委以武职,相沿二百多年。直到清末,随着西方新式武器的传入,战争形势的变化,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才下诏武科改试枪炮,停止默写武经,二十七年(1901年)停罢武科考试 。
一、武童试
童试分3场,试前写姓名履历,考取后对笔迹。头场考马射,驰马发3矢,全不中者不续试。2场考步射,连发5矢,仅中1矢者不续试。再试者先试硬弓,次试刀石;是为外场。3场试默经,是为内场。武经原规定为「孙子」、「员子」、「司马法」、「尉缭子」、「李靖问对」、「黄石三略」、「姜太公六韬」等7经,后来祗默孙子或吴子。
秀才有定额,各省分大、中、小学,府取20名,大县15名,中县12名,小县7、8名。咸同间有以捐输而广学额者。
二、武乡试
武乡试3年1科,子、午、卯、酉为正科,有庆典加恩科。
考试3场,头场试马箭,树丛内用芦苇席外包红布、圆径如筒形,高1.5公尺,在马道旁设3处,各距40公尺,纵马3次发9矢,中2者为合格。2场考步箭,树高2公尺、宽1公尺,箭道50公尺,发9矢,中3者为合格。乾隆间改订马步箭各发6矢,增马射地毬1次,毬圆径半公尺,用皮或毡制成,置马道旁边高30公分平面、1公尺见方之土墩上,中者毬落墩下,射中而毬未落墩下者,以不中论。马箭弓以3力(6公斤为1力)为准;步箭以5力为准。次试弓刀石3项,弓有8力、10力、12力、15力。刀有48、60、72公斤。石有120、150、180公斤。皆以三号、二号、头号分之。弓必3次开满、刀必在胸前背后舞花,掇石必至上胸,3项皆三号为不合式,必有一二项系头二号者,方准入第3场。
武举亦有磨勘覆试,嘉庆六年定各省试题名录内,俱将马步箭中数、弓、刀、石斤数,分注於武生姓名下,交兵部覆对,随后发现捏饰浮开,本生斥革,考官议处。武举年届60,不准会试。
清代的武举制度
分四级考试
清代武举依文榜程序,考试大致分四个等级进行。(1)童试:在县、府进行,考中者为武秀才。(2)乡试:在省城进行,考中者为武举人。(3)会试,在京城进行,考中者为武进士。(4)殿试:会试后已取得武进士资格者,再通过殿试(也称廷试)分出等次,共分三等,称为“三甲”。一甲是前三名,头名是武状元;二名是武榜眼,三名是武探花。前三名世称为“鼎甲”,获“赐武堤及第”资格。二甲十多名,获“赐武进士出身”资格。二甲以下的都属三甲,获“赐同
唐代开始有武举,但并没有状元
宋代开始,武举被纳入整个科举体系之中,确定了三组考试的程序和外场考武艺、内场考策论兵书的考试办法
明清设武科乡、会试,先策略,后弓马,策不中者不准试弓马
至于说第一个,应该是北宋仁宗赵祯天圣八年(1030)开设武科的那一位张建民 ,最后一位比较确定是光绪二十四年戊戌科的张三甲
网上找到的资料,说的是明清武举考试
一、二场试了弓马技勇,称为“外场”;三场试策论武经,称“内场”。一场试马上箭法,驰马三趟,发箭九枝,三箭中靶为合格,达不到三箭者不准参加二场。乾隆年间,一场又增加了马射“地球”,俗称“拾帽子”,专为考察伏射能力。
二场考步射、技勇。步射九发三中为合格。所谓“技勇”,实际上主要测膂力。一共三项。头项拉硬弓,弓分十二力、十力、八力三号,另备有十二力以上的出号弓。应试者弓号自选,限拉三次,每次以拉满为准。二项舞大刀,刀分一百二十斤、一百斤、八十斤三号,试刀者应先成左右闯刀过顶、前后胸舞花等动作。刀号自选,一次完成为准。第三项是拿石礩子,即专为考试而备的石块,长方型,两边各有可以用手指头抠住的地方,但并不深。也分为三号,头号三百斤,二号二百五十斤,三号二百斤。考场还备有三百斤以上的出号石礩。应试者石号自选,要求将石礩提至胸腹之间,再借助腹力将石礩底部左右各翻露一次,叫做“献印”,一次完成为合格。凡应试者,弓、刀、石三项必有两项为头号和二号成绩,三号成绩超过两项者为不合格,取消三场考试资格。
三场是考文,当时叫“程文”,也称“内场”,相当于文化课考试。到嘉庆年间,考虑到武人多不能文,所考策、论多不合格,而不少外场成绩突出者又往往败于内场,于是干脆废除策、论,改为按要求默写《武经七书》中一段,通常只一百字左右。 我国古代科举萌芽于南北朝,但在当时,武选举颇受压抑。北魏孝明帝神龟二年(519)二月,因为考绩时“铨别选格,排抑武人”,导致羽林军千余人在洛阳发生暴乱。以后,经隋、唐初,到武后执掌权柄时,开始在长寿元年(692)大兴科举。武则天曾亲自出题考试,开了科举考试中所谓“殿试”的先例,此外,她还倡导人们学习武艺,长安二年(702)首次允许学习武艺的人参加由兵部主持的科举考试,名曰“武举”。唐代的科举考试科目繁多,但明经与进士两科最受社会重视。唐武则天始置武举后,地方州、县,每岁一如明经、进士之法,公开考试选拔,送武举子赴兵部应试。考试科目包括长垛、马射、步射、平射、翘关等项。还有负重,即负米重五斛,行二十步考为中第。至于“身材言语”之选,则取躯干雄伟、应对详明、有统兵才干及可为将者。若文职官吏求为武选,则取身高六尺以上、年在四十以下、强勇可以统人者。另外,考试中还有掌握特殊兵器等附加项目,如筒箭、机弩等。只要合格,不论出身门第、官位、家境如何,由兵部官员凭考试成绩,综合高低差异,分别抡才挑选,授予不同武职。唐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诏试武贡士。华州的郭子仪以“武举异等”中第,补右卫长史,累迁朔方节度使。在唐肃宗时,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遂成再造之功”,赐封汾阳王。只是唐代登科录中未记载武状元之事,也没有发现武科登科录。武举考试虽始于武则天,而终唐之世,也未见还有武进士科武状元之名。虽然有若干制科武选记录,进士科却尚未发现史料。但是,唐武则天终究举办了我国武举考试制度的第一次科考,此举不仅仅“混淆世族盘据”,也打破了腐朽的门阀荫袭世官的一统天下,开拓了“广收俊杰瑰伟英异之士”的新局面。唐朝的武科考每年举办一次,开科时间、间隔固定,确定了武科的“常科”特点,即“进士科”的特性。据说在洛城殿上,武则天还曾亲自阅试天下中式贡士。杜佑撰写的《通典》卷十五中记载武则天于载初元年(689)二月“策问贡人于洛城殿,数日方了”。另外,为避免考官利用特权,杜绝贿赂作弊,她还在科举史上首先下令在考卷上用纸糊上应考举子的姓名等个人资料。虽然此两项尚未形成规定和制度,但是应该说“殿试”和试卷的“弥封”及其在科考中运用,武则天也开了先河。
五代十国虽设文进士科,却并未开武进士科。时至宋朝,武科举制度趋于完备。宋朝初年,鉴于唐末五代武人专横割据之祸,宋太祖提出“宰相须用读书人”的尚文抑武主张。宋太祖赵匡胤是经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登上皇位的。后又杯酒释兵权,将兵权牢牢抓在手中,他太知道把握军权的重要了。在他采用将武将养起来的办法后,怎么可能再招来一批呢。他宁肯充实加强皇家卫队,招募彪悍士兵来做自己的保镖。到宋太宗时,娱乐升平日久,武备愈来愈废弛,“业无可采,上马则陨”。以后又尚浮言、轻武备,武科久久不被人们所关注。天圣八年(1030),宋仁宗设武科取士,“亲试武举十二人,先阅其骑射而后试之”。庆历三年(1043)五月,又下诏设置武学于武成王庙(姜太公庙),此为我国建立武学之始。后来以朝臣吴育等奏疏反对,仅过三个月即废弃。庆历年间,皇帝下诏武科应试举人“先试以孙(子)吴(子)大义,以策对为去留,以弓马为高下”。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六月,下诏复建武学于武成王庙,选文武官中知“兵”者在武学内作为教授。生员经考试按等第推恩,有两省待制,或本省钤辖以上三人保举,堪任将领者,兼领诸卫将军。生员以百人为额。宋朝武举已经根本上改变了唐朝以前凭武艺选拔人才的作法,仅保留了骑、步射两项,而且科考用弓不超过当时军队所用的弓力,大大降低了臂力的要求。此外,宋武举还添置了谋略的考核、“武经七书”(包括《孙子》、《吴子》、《司马法》、《尉缭子》、《黄石公三略》、《姜太公六韬》、《唐李问对》)经义理论的掌握、对兵书理论的灵活运用和解决当朝现实问题等为考试内容的对策。要是不能对《武经七书》烂熟于胸,通过经书大义和策问这两关就难上难了。因此,识文章、应策对成了入武闱的高门坎。由于“以策对为去留,以弓马为高下”,武艺高强而策对不入流的壮士被拒之门外。对于这类人,北宋时武进士科中特设了武艺“绝伦”科,在武举中设置绝伦科,是宋代武举的另一个特点。“绝伦”科举子的考试内容也有“策对”,只是在录取时放低了文章的标准,武艺考试要加试步射和弩踏,且使弓力也大大高于其他参试者。等到了南宋时,又将此科变为文武双全的优选科,终究断绝了仅凭武功入武闱的机会。由此可见,宋朝重文轻武,已经到了武举却要凭文章方能入选,才做得成武官的地步。这种情况延续到了明朝。
北宋时将武举名列前茅者分为三甲,一甲一名武状元的名称已无疑,一甲二名和三名尚统称为榜眼,意指榜上双眼。直至南宋时才将一甲二名称为榜眼,而一甲三名则另称为探花。此后,状元、榜眼、探花的叫法再未改变。历明、清各朝沿袭下来。至此,武科举一甲一名“武状元”等名目已成定式。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又开武科解试,“武举解试始于神宗,三岁一试”。宋淳化年间还确定了考试弥封制。武科举、武状元从唐朝始设,至此,基本上完成了系统性、完备化建制的过程。
自北宋仁宗赵祯天圣八年(1030)开设武科,到南宋度宗赵咸淳十年(1274)最后一科武举,共计开武举78科,产生78名武状元。宋代武举在唐代武举的基础上逐步走向完备。首先,宋代武举开始了殿试,整个武举考试分三级进行,即解试、省试和殿试。殿试的出现显示出宋代统治者对武举的重视程度,其考试周期多为三年一次,亦有四年一次,也有第一次武举殿试与第二次武举殿试仅隔一年。从时间上看,宋代武举子是六月底在兵部报名后,八月考试。解试内容有二项,即考武艺和试文章。武艺以考弓马为主,先“步射”,后“马射”,由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具体承办,弓马合格,参加文章考试。文章考试先考策问,后考《武经七书》。省试在第二年的一月或二月,内容与解试基本相同。殿试在三月至五月,由皇帝亲试,先由皇帝考查骑射后,再考策论,而武状元则是根据考生的成绩与皇帝的好恶而产生出来。
其次,在考试内容上,宋代武举一改唐代武举只重武艺的做法,变为既考武艺,又考策论,从整体上表现出一种尚文抑武的倾向,其目的是为了求得能征善战的儒将,其结果是宋代的武进士与武状元的整体文化素质较高,他们中的不少人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有的在朝政上做出了成绩,如朱熠、蔡必胜等;有的还成为军事理论家,如华岳、江伯虎等,有的成为独当一面的战将,如程鸣凤、许思纯、张建侯、厉仲方、周虎等人。
再者,宋朝统治者首先建立了为武举而设的学校——武学,采用的教材是《武经七书》,使武举人才的培养有了较为坚实的基础。武学,作为纳军事人才的培养于教育系统之中的军事学校,是宋代对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的一个贡献,也是宋代武举制度臻于完备的一个例证。�宋代武举制度也较注重相关法规的建设。南宋孝宗皇帝于淳熙六年(1180)颁布了武进士从军后在定级、授职等待遇的第一个法规——《补官差注格法》,此法大幅度地提高了武进士的授官阶别、待遇,对鼓励武进士从军起到了一些积极的作用。
金朝武科举将武进士考试成绩分为上、中、下三等。金朝武举并不重视对兵书的考核,而只重骑射。所谓有关孙、吴兵法考试,十道题只要通过三道,就能评为下等。
除五代十国外,元代是另外一个没设武科举的朝代。据《续文献通考》记载:“元代不设武举,专事承袭”。元朝的统治者仅用蒙古人、色目人作为荫袭的武备官员,汉人则被视为可能造反的隐患,是极不可靠的潜伏势力。甚至于规定,汉人数家只允许有一把菜刀,铁制的器具似乎都存在着杀机。既不准汉人(包括未上阵的士兵)私藏兵器,也不准许他们学习武艺。汉人聚集在一起,因有谋反的嫌疑,也在禁止之列。自然不会有什么武科可言,也谈不上有武状元。
明朝以文抑武,选举“陵夷”。《皇朝文献通考》中记载:“宋元以来,亦沿词赋策论之旧。至故明末,造取士则专尚文学而武备日弛,论官则争尚浮言而实政渐堕,人才盙窳,选举陵夷。”明太祖朱元璋揭竿而起,以刀剑夺取天下而称帝。他手下一大批武将也没有经过武学、考科举,全是无师自通,视武举无足轻重。虽然在洪武二十年(1387)“从礼部请,立武学,用武举,其武臣子弟令于各直省应试。”但是并未施行。至明英宗天顺八年(1464)“昭天下文武官,举通晓兵法谋略出众者”在“帅府试策略,教场试弓马。”明孝宗弘治六年(1493)“定武举六岁一行,先策略,后弓马,策不中者不许骑射。”至弘治十七年(1504)“改定武举三年一试,张榜赐宴。”只是主考官全由翰林院文人担任。最后一个明朝皇帝思宗于崇祯四年(1631)亲自阅视武殿试,他越来越感到以文章取武状元,授任武官,实在是“本末倒置,无过于此。”即使到明末,重在武艺臂力还是策问韬略之争,依然未休。明思宗下谕:考试武人就是要以技勇为主,如果有方略,即使是文字粗陋一点,也要录取。崇祯十四年(1641),皇帝已经深深领悟,得有奇谋异勇的武将来护卫朝纲,诏下,而无应试者。两年后明王朝灭亡了。人称明朝武科举仅用“陵夷”二字。
清朝是武科举鼎盛时期,也是衰亡时期。清沿明制而采取文武并重的办法。满清是在马背上得天下的,崇尚武功是根深蒂固的。此外,从入关建立大清国,内外战事不断,武官战将的补充、内外战争的需要使朝廷不能不重视武备;而笼络汉族人中“武可拜将”的杰出人才也是维护一统的需要。顺治三年(1646)朝廷同时开始文科和武科考试,武科与文科一样,分为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四级。一般三年举行一次,有新皇帝即位或皇帝、太后大寿庆典,另加恩科考试。考中者,有武生、武举、武进士之名。武童试分三场:头场马射,二场步射,合格者再试硬弓、舞刀、掇石,头二场称为外场。三场原试策论,后改默写《孙子》、《吴子》、《黄石公三略》、《姜太公六韬》等武经七书,称为内场。经县试、府试合格,方能参加由学政主持的院试。武科乡、会试三年一次,顺治元年(1644),“定武举会试于辰、戊、丑、未年。各直省武乡试于子、午、卯、酉年”。武乡、会试都分内、外场。外场考官,顺天乡试和会试,钦简大学士、都统四人担任。内场考官,顺天乡试以翰林院二官员为正副主考,进士举人出身的京员为同考官。会试则以“内三院(翰林院等)二员为主考官,科臣二员、部臣二员同考官,御史二员为监试官”。各省乡试,以总督为监临,巡抚为主考,科甲出身的同知、知县四人为同考官,本省总兵一人同考外场。顺治二年(1645)规定:头场试马射,二场试步箭,再开弓、舞刀、掇石以试技勇。三场试策二篇、论一篇。顺治十七年(1669)曾停试技勇,康熙十三年(1674)又恢复。乾隆二十五年(1760),改为马、步箭各发六矢,增马射地?一矢。马箭以纵马二回发六矢,中三矢考为合式,缺一者不准试箭。步箭射三十步外布侯,发六矢中二矢为合式,缺一者不准试弓刀石。“弓必三次开满,刀必前后胸舞花,掇石必去地一尺。”三项必有一、二项合式,方准入三场。三场为内场,清初试策二篇、论一篇,康熙四十八年(1709)规定,以《论语》、《孟子》、《孙(子)吴(子)司马法》出题,改试论二篇。嘉庆十二年(1807)、以应武试者多不能文,又改为默写《武经》一段,百余字,即日完成,不能书写或涂写错乱者为违式。武乡试中额,康熙二十六年(1687)定为文乡试中额之半。雍正、乾隆时,以陕、甘健勇多于他省,两次增额20名。武会试中额,少则100名,多则300名。康熙三十三年(1694),内场分南北卷,康熙五十二年(1713),改为分省取中。
武殿试亦三年一次。顺治二年(1645)定会试之后,在当年十月份内举行殿试。以内阁、翰林、詹事各部院堂官四人为读卷官,兵部满、汉堂官为提调官,御史为监试官。初制策题标目进呈,由皇帝钦定三条。试策后试马步箭弓刀石,历时二日。武殿试虽先试策论,后试技勇,录取名次先后,却以技勇为准。道光十三年(1832年),宣宗即有此诏:“武科之设。以外场为主。其弓力强弱,尤足定其优劣。至马、步射本有一日之长短,第能合式,即可命中。”“默写《武经》又其余事,断不能凭此为去取。”历科一甲武进士,均从能开十二力强弓的中式武举中挑取。试毕,由兵部将记名武举缮写名单进呈,再由皇帝亲定甲第,交读卷官填榜。然后在太和殿传胪,一甲三名赐武进士及第,二甲若干名赐武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武进士出身。一甲前三名,分别称为武状元、武榜眼、武探花。不得人时,一甲亦可不满三名。例如:道光十八年(1838)戊戌科、二十七年(1847)丁未科、三十年(185O)庚戌科,三次武科一甲分别只取一、二名。嘉庆二十四年(1819)己卯恩科,仅取一甲一名,其余不补。以示抡才大典宁缺勿滥。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朝廷以武科“所习原弓、刀、石及马、步射,皆与兵事无涉,施之今日,亦无所用,”下诏“永远停止。”武科举历唐、宋、金、明、清等数朝,至此,寿终正寝。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武状元----王来聘,明崇祯四年(1631年)武科会试,王来聘获第一,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武状元,授副总兵。崇祯五年(1632年),孔有德(明登州参将,后降清)据登州反明,官军久攻不下。次年二月,用火药攻城,城塌,官军杀入又被叛军击退。王来聘手持大刀身先士卒,再次登城拼杀,不幸受伤阵亡。清乾隆年间修《胜朝殉节录》赐谥"忠愍"。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武状元张三甲,是中国科举史上最后一位武状元。
B. 二战时期,日本士兵帽子上的两片布是干什么用的呢
二战的时候,这身高不足一米六的矮地瓜小日本,就是一个脑袋开疮,脚底流脓的混蛋,但这东西模仿能力,真不是盖的。不然也不会端着比自己个头都高的三八大盖,迈着个罗圈腿,举着个破膏药旗就将整个亚洲祸祸的不成样子。
而题主说的矮地瓜那俩块破布,咱大华夏子民更愿意叫他屁帘。那么老梁先来说一下,这东西为啥到了咱大华夏叫屁帘呢?至于题主的问题咱往后靠靠。
为什么叫屁帘实践应用中,小鬼子发现,这东西不仅可以防晒,还可以防蚊虫,如果这吸血鬼小蚊子落在后脖子上,因为走路身体摇晃,这屁帘就会自动的摆动起来,蚊子这东西就不会叮咬后脖子。
所以这装备很适合雨林作战的战斗部队。
当然这个装备在北方严寒中作战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寒冷的冬天小鬼子一不小心搞一急行军,这香汗呱呱的往下落,这屁帘就可以吸收,防止冻伤,而且脑瓜顶上扣上钢盔,还能防止金属钢盔和头皮粘在一起。
所以,你不要小瞧了这屁帘,当年小鬼子可是用最好的布料制作的,当然到了二战后期,由于资源紧缺,这屁帘才开始使用下脚料还有那毛巾来代替。
C. 亮剑骑兵连长用军帽擦战刀上的血是什么意思
就是电视剧的一种表达方式,体现连长的决绝和至死不渝的那份军人气概。擦亮宝刀更好杀敌。
D. 蒙古骑兵在战斗时,为什么都要带着一顶帽子
这顶帽子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也是蒙古骑兵的制式装备。
久而久之,一顶皮帽子就成了蒙古骑兵的制式装备,成为他们的象征。
E. 古代士兵帽子上的尖刺除了保命,还有什么用处
古代士兵帽子上的尖刺可以用来保命,比如当头部遇到危险的时候,尖刺可以起到缓冲作用,保护头部,另外,他还可以用来分辨敌我,还可以用作炊具做饭,可以用来辨别士气,特别是可以用来套在长枪上做武器。
另外,可以通过这个尖刺的状态来判断士兵的士气。如果士气低沉,士兵们就会低着头,甚至从很远的地方就能看到。还有人说头上的尖刺可以用来分辨敌我,因为在战场上大家穿的都是盔甲,戴着头盔,很难分辨出是敌是友,那么头上的尖刺就可以用来当作标志。在战场上,环境还是非常危险的,避免在混乱当中错伤了自己的人。所以说士兵头上的尖刺并不是像大家说的当避雷针,主要还是考虑在作战时候所起的作用。
F. 二战时期的日本士兵帽子上面有两片布,这是干什么用的
每个国家都有特殊的元素,例如战争期,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军装。本文即将告诉的是,日本士兵与其他国家不同。日本军事帽子与其他国家的军事帽子不同,帽子上有两块布,你是否显然有这两块布的作用?
然后,这个“屁股”也是日本士兵的礼物的宣传,两块布是“八宏”和“四海”代表。而这也是日本军队推动“大同亚洲战争”证明“世界”的理由。出乎意料的是,这个看似普通的两件布料实际上有这么多的谚语,还知道这两块布是日本士兵的心理舒适,而且没有大效果。这也不幸的是,其他国家没有影响。
G. 为什么有些士兵或特警在战斗时会戴着不防弹又挡视野的帽子而不戴头盔
答:普通士兵在野外近大规模近距离火力交锋的时候还是要带钢盔的,其作用主要防止榴弹和火炮弹片还有崩飞的时候重伤头部,至于你说的游戏和影视剧里边的特种兵和特警,我们分开来说
特种兵:特种兵一般不刚正面,摸哨暗杀什么的,头盔就不便了,反应慢,视野不开阔,球形隐蔽性能差,重量高不利于长时间奔袭和快速脱离。带帽子是为了野外长时间作战不能洗头,会有寄生虫和灰尘,而且帽子的保护色能形成更好的隐蔽效果。
特警:特警主要是巷战多数穿常服和便衣,不会有炮火和RPG,不过防爆部队执行危险任务的时候,头盔防爆盾防弹衣一样都没少,特警还有带头套的,首先是防止被人认出报复,其次是头套防火。
再说说为啥特警非要带个帽子,第一是统一着装,世界各国的部队头发颜色都不一样,不是像中国人一样都是黑色头发,还有万一领导有个秃头啥的,也不好意思啊,
H. 二战时日本兵帽子上的布条是干嘛的
学名叫“军帽垂布”。近代日本佩戴帽垂一说是受法国影响,日本陆军军装受法国风格影响。日本帽垂可以拆卸,平时不带。在野战的时候和战斗帽(日本正式名称是略帽)配套使用。
实际作用是在战斗中保护颈部。
对一个身穿军服、头戴钢盔的士兵,皮肤露在外边的部位,除了手和脸之外,还有的一个部位就是颈部。这就造成了一种现象,除了和其他部位同等概率的中弹几率,颈部还容易受到其他形式的伤害,也就是被弹片、或者炸飞起的碎石等划伤。原因简单分析下很简单,作战时士兵主要的姿势是弯着腰或者趴着等,大部分的作战姿势姿中颈部要向前探出,又无法被钢盔和军装覆盖住,于是颈部裸露的皮肤,就很容易被弹片、碎石等划伤。而人的颈部又比较关键,最关键的是左右两侧有着血管大动脉,一旦被弹片崩到颈动脉上,那么人肯定就完蛋了。
虽然只是一层布,但因为是强度较高的帆布,而且是软垂下来的,挡不住打到脖子上的子弹,但是对弹片、或者炸飞起的碎石,还是有着相当有效的防护作用的。另外在近身战中,这种军帽垂布也有防护作用。比如被刺刀侧面刺刀了脖子上,有这层软垂着的布阻挡,有一定概率能让刺刀刺不入脖颈里。再入如果被大刀砍到脖子上,如果刀不是很快的话,则看不透这层军帽垂布,能够阻挡住对脖子的致命伤害。
此外在一些精锐部队,除了这种军帽垂布,还有这一种蒙面巾,能够从眼睛下蒙住下半张脸,可以防止爆炸、燃烧的有毒气体,以及被炸弹炸起的沙尘等,同时对脸也有一定防护作用。
另外大家如果仔细,可能留意过二战时有的美国兵,配发有一种很短的围脖。如在电影《集结号》里,八连战士从美式装备的国军身上抢下来的军装,就有这种短围脖。这种围脖不光是防寒的,另外一种作用,就是想这种日本兵的军帽垂布一样,保护颈部尽量不被弹片碰伤。
更形象了解鬼子军帽垂布的作用,大家可联想下小说《亮剑》里的一个情节。李云龙新婚之夜去查岗,结果突遭遭到日本突击队袭击,战斗中李云龙躲到了磨盘后,被子弹打到磨盘上崩起的石头茬,在脖子上划出了伤口淌出了鲜血。如果当时李云龙也有这种军帽垂布,或者美国兵那种短围脖,那么就能避免受这种伤了。
I. “海贼王人物的全部资料(很急啊!!!)”
特征] 戴草帽,左眼下方有一道疤痕。
[特长] 恶魔果实能力者。吃了橡皮果实,身体可以任意伸长。
[目标] 成为海贼王,得到上个海贼王葛鲁多·罗渣的密宝——One Piece。
[身高] 172cm
[年龄] 17岁
[生日] 5月5日
[身世]
在某个海岛小渔村长大。和暂驻在渔村的大海盗红发撒古斯感情很好,于是一心想成为海盗。眼下的疤痕就是为了显示自己够狠自己用刀划的(果然够狠,汗)。可是路飞7岁时糊里糊涂的吃了海盗们抢来的恶魔果实——橡皮果实(ゴムゴムの実),从此再也学不会游泳。这样还能成为海盗吗?路飞的答案是——只要不掉到海里就可以了(听上去好像很有道理,可是……我真的给这个单细胞的家伙打败了)。
有一次,为了捍卫海盗的名誉路飞和山贼顶上了,差点丧命,还好海盗们及时赶到。但是路飞被扔到了海里,撒古斯为了救他被凶猛的海兽咬掉了左臂。(这一段真的好感人 ~~~)
红发撒古斯离开渔村再次出海前,把自己的草帽戴在了路飞头上。“将来你一定要还给我,当你成为出色海盗的时候!”
十年后,路飞真的出海了。他的目标是——海贼王!而那顶草帽,也成了路飞最珍爱的宝物。
[相关人物] 伙伴——卓洛、奈美、山治、乌索普;前辈——红发撒古斯;哥哥——艾斯
撒古斯 [シャンクス]
让小路飞向往海盗生活的就是这个男人吧?总是能和伙伴们开怀大笑;面对向自己挑衅的山贼一笑置之,但绝不容许别人欺侮朋友;为了救路飞失去左臂也面不改色,还能用凌厉的眼神吓退海兽。他就像大海一般自由和宽广,难怪路飞心向往之。
撒古斯相信路飞能成为了不起的海贼,草帽就是他们的约定。多年后,当看到悬赏单上路飞的笑脸,撒古斯他们举杯相庆——在伟大航线上等着你哦,路飞!
===========================================================
赤拳的艾斯——波得卡斯·D·艾斯 [エース]
(出场:157话)火焰果实能力者。白胡子海盗团第二队队长。
路飞的哥哥。比他大三岁。以前跟路飞比试从来没有输过哦(那时他是普通人而路飞已经吃了恶魔果实了)
还是奈美说的最搞笑:没可能的吧?那么有常识的人,没可能是路飞的哥哥……
===========================================================
[职业] 海盗小偷,导航员
[特征] 漂亮MM。左臂有纹身。打斗时使用黑色长棍(不太用的啦)
[特长] 机敏及金钱至上->天才小偷;制图及辨识天气->天才导航员;另外,喝酒也很擅长哦~~~
[目标] Money~~~作海盗小偷的奈美,目标是积攒一亿贝里。路飞他们帮她解决掉后顾之忧后,作为导航员的奈美,目标是——画出自己全部亲自到过的世界地图!
[身高] 168cm
[年龄] 18岁
[生日] 7月3日
[三围] B86W57H86
[身世] 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襁褓中的她和年幼的姐姐被女海兵贝玛尔小姐收养。贝玛尔将她们带到家乡椰子树村,三人过着贫寒而快乐的生活。但是鱼人海盗团阿朗等人侵占了椰子树村,贝玛尔小姐在奈美面前被杀。“要活下去,总会有快乐的事发生。”奈美选择了艰辛的生存之路。有制作海图天赋的她被阿朗海盗团吸收为干部。她和阿朗约定,只要她凑齐一亿贝里,就可以从阿朗手中买到椰子树村和自己的自由。得不到村民的谅解,又要在仇人手下工作,以一个弱小的孩子要凑齐一亿贝里几乎是天方夜谭。但奈美在八年后做到了。
可是事情并没有奈美想象的那么简单。老奸巨猾的阿朗买通海军,在奈美即将集满一亿贝里的时候以贼脏之名予以没收。奈美辛苦为之奋斗了八年的成果付诸流水。面对忍无可忍、要誓死反抗阿朗的村民,奈美还是勉强挤出微笑说:“在等一下吧!我会再努力的,我会把钱再储回来!”因为,从贝玛尔小姐死去的那天起,奈美就向自己发誓不再让任何人牺牲了。即使自己要背负沉重的命运。
好在有路飞这些好伙伴。阿朗的恶梦终于过去了。奈美,为自己的梦想去冒险吧!
[相关人物] 伙伴——路飞、卓洛、山治、乌索普;姐姐——路斯高;养母——贝玛尔小姐;仇敌——阿朗;
==========================================================
路斯高 [ノジコ]
奈美的姐姐。在椰子树村种植柑桔。乐观开朗,善解人意的女孩。她一直支持着奈美。
==========================================================
贝玛尔 [ベルメール]
女海军。当年在战场上,深受重伤的她在濒死的边缘,看到了年幼的孤女路斯高和尚在襁褓中的奈美,她又重新燃起了生存的意志。她收养了这两个女孩。而奈美就象她当年一样象个不良少女。^^;;
面对穷凶极恶的海盗阿朗,即使是为了自己的生命而撒谎,贝玛尔也无法说出“她们不是我的孩子”。于是她被杀了。
奈美和路斯高坚强的活了下来。看到他们这样努力的活着,贝玛尔小姐一定会很欣慰的吧
==========================================================
[职业] 吹牛大王(这……是职业吗?)
[特征] 长鼻子(被撞到时会变成曲尺状,汗)。格子头巾。
[特长] 吹牛;逃跑;弹弓(火焰星、臭鸡蛋、辣椒水……不一而足)
[目标] 成为真正的海上勇士!
[身高] 174cm
[年龄] 17岁
[生日] 4月1日(果然很适合他的生日呢)
[身世]
在平静的海岛村庄,每天早上总有一个少年高喊着“海盗来了”冲进村子,人们骂骂咧咧的拿着扫帚出来追赶这个大话王。忙碌平凡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这位大话王呢,就是乌索普啦。
乌索普很小的时候当海盗的父亲就出海了,母亲去世的时候也没有回来。但他一直相信父亲是海上的好男儿。梦想着自己有一天也能成为海盗。
有一天,听到真的海盗要来攻击村庄,乌索普急忙报信,可是竟没有一个人相信他。说谎真的是不太好,不过这并不是另一个“狼来了”的童话故事。乌索普选择由自己来保卫村庄,让这一次的报信仍和以前一样是一个“谎话”而已。一个人来面对整整一船穷凶极恶的海盗可不是闹着玩的,而我们的乌索普只是一个普通的甚至特别胆小的少年而已,但在重要关头他还是很有勇气的呢。
当然,有路飞他们的帮忙,村子的平静安详终于没有破坏。而乌索普也跟着路飞他们踏上了追寻梦想之旅。
[相关人物] 伙伴——路飞、卓洛、奈美、山治;朋友——卡雅,乌索普海盗团;父亲——撒古斯海盗团的ヤソップ
===========================================================
体弱多病的富家千金。父母死后,一个人住在大宅子里,只有管家古拉哈诺和老仆米利照顾。乌索普的到来给她的生活增加了很多乐趣,她很喜欢乌索普的大话。
可是,当乌索普宣称管家古拉哈诺士是大海盗库洛船长的时候,卡雅没有相信他。毕竟古拉哈诺使一直照顾自己的人。但真相揭晓时,卡雅还是勇敢的面对了。这个柔弱的女孩,也有坚强的一面呢。
最后,卡雅送了路飞他们一条船哦,是米利大叔设计的呢,就是“米利前进号”啦~~
===========================================================
[职业] 厨师(曾担任海上餐厅的副料理长)
[特征] 西装;叼着烟;螺旋形的眉毛(准确的说是右眉毛,因为左面的我们看不见-_-;;)
[特长] 就是厨师会做的嘛。还有就是鬼脚七的工夫了,超帅超厉害的哦~~~心~~~
[目标] 寻找传说中的蓝海——All Blues,那里齐集了四大海洋的鱼类,是厨师的天堂。
[身高] 177cm
[年龄] 19岁
[生日] 3月2日
[身世]
山治出身北海[227话]。
十年前,山治在一艘大客轮的厨房打杂,梦想着有朝一日找到传说中的蓝海。
大海盗赤足卓夫的海盗团来了,小小的山治毫不买账,跟海盗对抗,被卓夫不客气的踢了两脚。可是在接下来的大暴风雨中,卓夫毅然跳下海中救起了堕海的山治,两人流落到一个寸草不生的海礁上,卓夫把仅有的食物给了山治。(这里动画和漫画有个很大不同。漫画中卓夫把食物给了山治后,把自己的左脚当作自己的食物;可能觉得这样太过血腥,动画中改成卓夫因为救山治时脚被锚绳缠住,于是砍断了左脚)
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中,忍受着饥饿等候不知何时回经过的船只,这样捱过了几十天,终于饿到极限,山治一直以为卓夫霸占了更多食物,准备杀他夺取食物的时候,忽然发现卓夫的左脚已断,显然比自己更为憔悴。原来卓夫当时声称是食物的大袋子里装的只不过是财宝而已。山治,哭了。
获救后,因为感恩,山治决心守护卓夫的海上餐厅;因为经历过极度饥饿,山治从不拒绝给饥饿的人一份食物。
在打败觊觎海上餐厅的库里克海盗团后,山治参加了路飞一行。寻找蓝海吧,那是自己、也是卓夫的梦想呢~~~
[相关人物] 伙伴——路飞、卓洛、奈美、乌索普;前辈——赤足卓夫
=============================================================
赤足卓夫 [赫足のゼフ]
赫赫有名的大海盗。是作为厨师成为海盗船长的男人。也是曾经进入伟大航线一年仍然全身而退的传奇人物。
得到这个外号的原因是卓夫超凡的腿功,踢到他的对手血溅五尺,而自己的脚也被鲜血染成红色。
和山指被困海礁时,眼见的获救的机会渺茫,卓夫叹道:“如果海上有个餐厅该多好。”失去了一条腿,失去了同伴的卓夫已经不能再作海盗了。他决心如果这次能够活下来,下半辈子就要开这样一座海上餐厅。后来,他的心愿实现了。
外表粗鲁的卓夫其实很温柔很可爱。他把胡子梳成麻花辫,以前海盗船的船头是一直戴厨师帽的鸭头(很可爱哦~~~)。对山治,他是救命恩人、师父(厨艺和腿功)、甚至父亲。
=============================================================
东尼·东尼·乔巴 [チョッパー]
[特征] 驯鹿。蓝鼻子的驯鹿。会说人话、可以直立的驯鹿。平常的样子象个可爱的小熊,想躲起来的时候总是把头藏起来,身子还是露在外面,好可爱~~~
[特长] 医术。动物系恶魔果实能力者。吃了人人果实,是可以七段变身的驯鹿哦~~~
[身世]
(出场:卷16)一出生就因为与众不同的蓝鼻子而被驯鹿群排斥的乔巴真是个苦孩子呢。自从它误食了人人果实拥有了人类的能力之后,他彻底被驯鹿群赶了出来,可是当他试图以人的身份生活时,又被当作雪男赶出了村庄。重伤的它对人类对世界失去了信心,这时,他被庸医——Dr.西尔尔克救下并收养。那已经是六年前的事了。乔巴这个名字也是Dr.西尔尔克给它取的哦。有了同伴,生活重又变得快乐起来。
但是Dr.西尔尔克去世了。后来乔巴跟着Dr.古蕾娃学习医术,他从没有忘记过Dr.西尔尔克的信念——要拯救这个国家。后来在路飞他们的帮助下,暴虐的国王被打败了,人民重获自由。乔巴也跟随路飞他们一起出海了,要象Dr.西尔尔克一样去广大的世界看一看。
=============================================================
罗洛亚·卓洛 —— Zoro [ロロノア·ゾロ]
[职业] 三刀流的剑客,令海盗闻风丧胆的海盗猎人。
[特征] 绿色头发,缠腰布,佩三把刀,打斗时会戴黑色头巾(就是平常扎在左臂那条),左耳戴三只耳环。
[佩剑] 和道一文字(白色剑鞘,古伊娜的遗物);雪走;三代鬼彻(此两者为卷11中兵器店老板所赠)
[特长] 三刀流剑法;睡觉;流血而不死(每次都受很重的伤呢,心痛呀~~~)
[目标] 成为世界第一的大剑豪!天堂上也能听到我的大名!
[身高] 178cm
[年龄] 19岁
[生日] 11月11日
[身世]
卓洛小时候学剑,道场师傅的女儿古伊娜是他的目标(我是指剑术上的目标哦)。两人约定:我们中一定要有一人成为天下第一剑客!
可是古伊娜却死了,因为一次小事故。两人的约定只能由卓洛去实现。带着古伊娜的剑,卓洛踏上了成为天下第一剑客之路。“总有一天,要让天堂也听到我的大名!”
一路上为了赚钱,他开始做海盗猎人的工作,成为东海赫赫有名的人物。一次惹到了海军大佐摩根,并由此结交了初出道的路飞。更激动人心的冒险开始了~~~
[相关人物] 伙伴——路飞、奈美、山治、乌索普;前辈——鹰眼;女性——古伊娜、山鹬;
罗洛亚·卓洛-相关人物
==鹰眼 朱洛基尔·米霍克 [鹰の目のミホーク]
(出场:卷6、TV#24)王下七武海之一。天下第一剑客。佩剑——黑剑(就是他背在背上象十字架似的东东)
他就象是独孤求败似的高人。一人一剑就将东海霸王力克的50艘海盗船击沉。面对向自己挑战的卓洛,米霍克先是觉得他不自量力,用一柄玩具似的小剑就把卓洛打败了。但他为卓洛的意志和决心所动,觉得是可造之才,就用剑士的礼仪以世上第一的黑剑重伤了卓洛,“往后的岁月里,我都会坐在‘世界第一’的宝座上等着你。尝试超越我吧,罗洛亚!”
而卓洛也向鹰眼、向路飞,更向自己宣誓:“在打败这家伙,成为世界第一剑客之前,我不会再输的!”
=============================================================
古伊娜 [くいな]
(出场:卷1回忆中)卓洛小时候学剑的道场师傅的女儿。比卓洛大着几岁,剑术可是一等一的哦,和卓洛比试上千次从未输过。可是父亲,也就是道场师傅却说:女剑士因为体力的限制,永远也成不了世界第一。古伊娜因此很不甘。于是卓洛和她约定:两人中一定要有一人成为天下第一剑客!
小时候,古伊娜是卓洛一心超越的目标;她死后,两人的约定继续激励着卓洛不断磨练自己。如果不曾有那个事故,现在的卓洛大概可以打败古伊娜了吧?但是假设是不存在的。古伊娜成了卓洛心中永远可望而不可及的人物。只有成为世界第一,才能接近她。
========================================================================================================================
[url=http://bbs.btbbt.com/misc.php?action=viewkarma&tid=154571&pid=1930831][/url]
和道一文字:
雪走:
三代鬼彻:
罗洛亚·卓洛 —— Zoro [ロロノア·ゾロ]
[职业] 三刀流的剑客,令海盗闻风丧胆的海盗猎人。
[特征] 绿色头发,缠腰布,佩三把刀,打斗时会戴黑色头巾(就是平常扎在左臂那条),左耳戴三只耳环。
[佩剑] 和道一文字(白色剑鞘,古伊娜的遗物);雪走;三代鬼彻(此两者为卷11中兵器店老板所赠)
[特长] 三刀流剑法;睡觉;流血而不死(每次都受很重的伤呢,心痛呀~~~)
[目标] 成为世界第一的大剑豪!天堂上也能听到我的大名!
[身高] 178cm
[年龄] 19岁
[生日] 11月11日
[身世]
卓洛小时候学剑,道场师傅的女儿古伊娜是他的目标(我是指剑术上的目标哦)。两人约定:我们中一定要有一人成为天下第一剑客!
可是古伊娜却死了,因为一次小事故。两人的约定只能由卓洛去实现。带着古伊娜的剑,卓洛踏上了成为天下第一剑客之路。“总有一天,要让天堂也听到我的大名!”
一路上为了赚钱,他开始做海盗猎人的工作,成为东海赫赫有名的人物。一次惹到了海军大佐摩根,并由此结交了初出道的路飞。更激动人心的冒险开始了~~~
[相关人物] 伙伴——路飞、奈美、山治、乌索普;前辈——鹰眼;女性——古伊娜、山鹬;
罗洛亚·卓洛-相关人物
=============================================================
鹰眼 朱洛基尔·米霍克 [鹰の目のミホーク]
(出场:卷6、TV#24)王下七武海之一。天下第一剑客。佩剑——黑剑(就是他背在背上象十字架似的东东)
他就象是独孤求败似的高人。一人一剑就将东海霸王力克的50艘海盗船击沉。面对向自己挑战的卓洛,米霍克先是觉得他不自量力,用一柄玩具似的小剑就把卓洛打败了。但他为卓洛的意志和决心所动,觉得是可造之才,就用剑士的礼仪以世上第一的黑剑重伤了卓洛,“往后的岁月里,我都会坐在‘世界第一’的宝座上等着你。尝试超越我吧,罗洛亚!”
而卓洛也向鹰眼、向路飞,更向自己宣誓:“在打败这家伙,成为世界第一剑客之前,我不会再输的!”
=============================================================
古伊娜 [くいな]
(出场:卷1回忆中)卓洛小时候学剑的道场师傅的女儿。比卓洛大着几岁,剑术可是一等一的哦,和卓洛比试上千次从未输过。可是父亲,也就是道场师傅却说:女剑士因为体力的限制,永远也成不了世界第一。古伊娜因此很不甘。于是卓洛和她约定:两人中一定要有一人成为天下第一剑客!
小时候,古伊娜是卓洛一心超越的目标;她死后,两人的约定继续激励着卓洛不断磨练自己。如果不曾有那个事故,现在的卓洛大概可以打败古伊娜了吧?但是假设是不存在的。古伊娜成了卓洛心中永远可望而不可及的人物。只有成为世界第一,才能接近她。
=============================================================
山鹬
(出场:卷11)海军总部曹长。海军大佐史莫卡的手下。长的和古伊娜肖似,戴着眼睛,看上去很文弱的样子,剑法还是很不错的哦(当然还不是卓洛的对手)。佩剑是名剑——时雨。
志向是:将世上所有落在恶人手中的名刀收集回来。首当其冲的就是以名刀博取花红、甚至后来成为海盗的卓洛啦。而卓洛也对这个长的和古伊娜肖似、连言语都有共通的女子看着不爽。不过不过,这互相看不顺眼的两个人,分明就是一对典型的欢喜冤家嘛。
[b]其他海贼团の人物篇[/b]
海贼王-黑胡子海贼团
海盗旗——
船长——“黑胡子” 马沙尔·D·狄切[黒ひげマーミャル·D·テイーチ],[223话]。曾是白胡子海贼团成员,在火拳艾斯手下。后来杀了同伴叛出,自己成立了一个“黑胡子海贼团”。我看算不上什么厉害角色,也许因为长得太难看了吧 可是,在MockTown与鲁夫的相遇颇有些英雄相惜的味道,他站在鲁夫的一边,大声说出了“人的梦想,是不会完结的!”而且,他的名字中间也有一个D耶,而且又主动请缨填补鳄鱼的缺想成为王下七武海,手下好像也有几手。嗯,难道有些真本事?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成员——
拉菲特。声名狼藉的西海保安官,因过度使用暴力而被驱逐出境。
舵手:“冠军” 芝沙斯·巴沙斯
狙击手:“音越” 云·奥加
船医:“死神” 多古·Q
=====================================================================
海贼王-库洛海盗团
海盗旗——双眼闪光、有着猫耳朵的骷髅
船长——诡计多端的库洛船长[キャプテン クロ]。在乌索普的家乡小镇,库洛花了两年时间以管家古拉哈诺士的身份博取富家小姐卡雅的信任,企图夺其财产,过惬意的退隐生活。库洛使用套在指头上的长刃作武器,所以养成了一个诡异的推眼镜的习惯动作。他的另一绝技类似宗次郎的“缩地”。虽然很厉害又很聪明,但是库洛实在不是个好船长,他只是把部下当作自己的棋子,背弃了海盗的精神,而且还玩弄了一心信赖他的人们,实在是很可恶。
成员——
代船长:“一、二的强戈”,戴心形眼镜的催眠师,很有意思的家伙,每次会被自己的催眠术催眠。后来尾田还在卷首小幅连载中讲述了他的后续故事。他在舞蹈大赛上夺冠,并和亚军、海军总部上尉、铁拳霍波迪结成了友谊。最后的最后,他成了海军总部大佐缇娜的部下。
猫族兄弟
======================================================================
海贼王-小丑海盗团
海盗旗——红鼻子的骷髅
船长——小丑巴基Buggy(分裂果实能力者)。悬赏15,000,000。是香克斯的旧相识。爱好金钱、相当自负、神经质,对任何人提到自己的红鼻子很过敏。
成员——
杂技卡帕奇
驯兽师摩尔和他的爱狮
=======================================================================
海贼王-红发海盗团
海盗旗——骷髅的左眼有三道长长的疤痕,就跟香克斯一样。骷髅之后是两柄交叉的剑。
船长——红发香克斯
成员——
狙击手:雅索普「ヤソップ」。乌索普的父亲。
本·贝克曼「ベン·ベックマン」。长得很酷的家伙,斜叼着烟,左面一绺头发垂着,使用长枪
拉基·路「ラッキー·ルウ」。圆圆胖胖、喜欢穿条纹衣服、总是啃着鸡腿。下手却绝不容情。
新人:洛克斯达。为香克斯到白胡子那里传信的新人
[b]海贼王[/b][b]--[/b][b]海军の人物篇[/b]
为了“正义”收拾海盗。海军、特别是位于伟大航线的海军总部还是有很多好手的。 出现过的人物有(按军阶排列):
海军总部元帅 海军总大将 大佛战国「仏のセンゴク」——[234话]胡子扎成马尾辨、身边跟着可爱的山羊、面无表情的家伙。听听这名字!大佛应该是外号,战国应该是名字。总之很强就是了!
海军总部中将 大参谋 鹤「つる」——[234话]象个干瘪老太婆,不过象大美女王语嫣一样博闻强识,应该是个老谋深算的老狐狸。
海军总部大佐 “白猎” 史莫卡(Smoke)——(又译:斯摩格上校)烟雾果实能力者。总是叼着雪茄,看上去很粗鲁,但是对手下山鹬还是很关心很细心的。而且他在雪花石膏王国之乱平息后,严词拒绝了总部送给他的嘉奖(海军不见得表彰身为通缉犯的路飞一伙吧?虽然是他们打败了鳄鱼)。可见他确实是一个忠于自己的正义的人。但是他似乎过于拘泥于海盗=坏人的想法:“海盗永远是海盗”
海军总部大佐 “黑槛” 堤娜——监牢果实能力者。穿过身体的任何东西都被锁链锁住。她与史莫卡大佐是同届同学(军校?),漂亮的美女。她的魅力使得前海盗强戈和海军上尉铁拳霍波迪都投到她的麾下。除了恶魔果实的能力以及超凡魅力之外,缇娜的舰队也是训练有素的海上战士,打起海战来可不含糊。雪花石膏事件完结后,路飞他们的米利前进号差点逃不出她的包围圈。
海军总部曹长 山鹬——(又译:达斯琪上士)。(出场:卷11)海军总部曹长。海军大佐史莫卡的手下。长的和古伊娜肖似,戴着眼睛,看上去很文弱的样子,剑法还是很不错的哦(当然还不是卓洛的对手)。佩剑是名剑——时雨。
志向是:将世上所有落在恶人手中的名刀收集回来。首当其冲的就是以名刀博取花红、甚至后来成为海盗的卓洛啦。而卓洛也对这个长的和古伊娜肖似、连言语都有共通的女子看着不爽。不过不过,这互相看不顺眼的两个人,分明就是一对典型的欢喜冤家嘛。
海军总部上尉 “铁拳” 霍波迪——在海上餐厅一段就出场的次要角色。被山治整了一通。不过尾田没有忘记他。在强戈历险的卷首小幅连载中他再度登场,倒成了一个有情有义的汉子。
海军东海某分部大佐 “斧手” 摩根「モーガン」——卷一中出现的自大跋扈的家伙。路飞和卓洛把他搞定。
海军东海16分部大佐 老鼠——与阿朗同流合污的军中败类。
海军总部 士兵 高比「コビー」——卷一中出场的高比是被亚比达压迫的打杂,虽然很懦弱,他也有自己的梦想——成为海军。遇见路飞使他下定决心要实现这个梦想。后来在卷首小幅连载中,他和希路麦普发奋努力,成为了海军本部的士兵。
海军总部 士兵 希路麦普「ヘルメッポ」——摩根的儿子希路麦普本来是个游手好闲、狐假虎威的懦弱小子,后来在卷首小幅连载中,他和高比发奋努力,成为了海军本部的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