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思路:要保持文章脉络清晰,要注意保持文章主要脉络的清晰和完整,特别是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要素要齐全,让人读了有个大概的了解。
有一天,小白兔生日了,妈妈送给它一件礼物——大草帽。
大草帽的颜色是黄的,帽沿很长。小白兔无论是去采蘑菇,还是和小伙伴们玩耍,都要戴着它,就这样,小白兔和它的大草帽就成了好朋友。
有一天,小白兔到了森林里,它一会儿把大草帽当球踢踢去,一会儿把大草帽当飞碟。小白兔玩得不亦乐乎,却不知道危险正在悄悄地逼近。
忽然,小白兔感觉背后凉嗖嗖的,它回头一看,“啊!”小白兔惊叫一声,原后面站着一只大灰狼!小白兔转身就跑,大灰狼在后面紧紧地追着。小白兔跑呀跑呀,跑上了小山坡:“呀!没路可走了!”小白兔抓耳挠腮,忽然,一个办法从脑海里蹦了出。小白兔摘下大草帽,紧紧地抓住草帽的带子,纵身一跳,帽子带着它缓缓地飘落在草地上,只剩下大灰狼在山坡上吹胡子瞪眼睛。
小白兔终于逃离了大灰狼的魔爪,小白兔心想:“这可是大草帽功劳!”小白兔亲了亲它的大草帽说:“谢谢你,我的大草帽!”
⑵ 拾金不昧的小猫(故事)中班 语言 教案
前言:本次社会教案告诉我们,捡到的东西不在乎多少,只要能做到拾金不昧,就是最宝贵的,因为这是诚实的表现。让我们一起用实际行动把这首歌世世代代地传唱下去吧!
目标:引导幼儿体验丢失东西和捡到东西后的着急心情, 找到东西和把东西还给别人时的不同情绪情感。
准备:动物头饰情景
认知:
1、知道拾金不昧是诚实的表现。
2、知道一些拾金不昧的格言或故事。
情感:
1、愿意做到拾金不昧,并以此为荣。
2、拾到钱物时,替失主着急。
行为:拾到钱物及时交还失主,找不到失主要交公。
过程:
(一)开始部分:
师:今天,老师要来变个魔术,你们想看吗?
(二)基本部分:
情景表演,让幼儿了解小猫丢了东西着急、 难过的心情和小兔把东西还给它以后高兴的心情。:
1、提问,小猫丢了什么?心里怎么样?(着急、难过)2、谁捡到了帽子? (小兔)3、小兔捡到了帽子是怎么做的? (他说了什么?)集体练习: 请问,这是你丢的帽子吗? 小结: 把帽子还给了小猫,小猫可高兴了,小兔着见小猫这么高兴,他心理也很高兴,我们小朋友要向小兔学习,拾到东西要还给别人。
2、讨论,帮助幼儿体验丢了东西、 拾到东西还给别人等情况下的不同情感。(1)小朋友有没有无过东西? 丢过什么? 心里怎样?(2)你丢了东西,别人拾了还给你,你心里怎样?(3)你有没有拾到过别人的东西? 你是怎么做的? 心里怎么样?
3、情景表演,激发幼儿帮助小动物的动机, 使他们体验到帮助了别人会很快乐。 师: 看看又发生了什么事,小动物们为什么难过? (看见他们难过,小朋友你们心里怎么样? (1)提问: 小动物们这么难过? 它们丢了东西心里怎样? 看见他们难过你的心里怎样? 那怎么办呢? 我们一起帮助他们(请问, 刚才你们在哪里玩的?) 我们到走廊里、楼梯口、午睡室去看一看, 如果发现地上有东西就怎么办? (2)幼儿帮助小动物们找东西,(拾起来,拾起来以后怎么做呢? 问问捡到东西后怎么说? 请问这是你丢的东西吗?(3)幼儿找东西(4)师: 刚才我们帮助小动物找到了东西,还给了他们, 他们一定很高兴,他们肯定会来谢谢我们的,我们小朋友把东西还给了失主做了好事,心里怎样? (做一做高兴的样子,笑一笑)(5)提问: 刚才你捡到了什么东西? 是怎样还给丢东西的人的, 说了什么话?
4、幼儿讨论1)拾到了东西为什么要还给别人? (a)人家会难过,会着急。(b)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拿。(2) (表扬自己)
讨论: 找不到失主的东西该怎么办呢?
(三)结束:
总结,今天我们小朋友帮助了小动物找东西,还给了他们,心里非常高兴,以后我们捡到了东西都要想办法还给别人,我们要保管好自己的东西。活动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有幼儿捡到东西后引导他自己找失主或帮助他一起找失主,并给予鼓励表扬。
⑶ 怎样织小兔子帽子
漂亮的小白兔帽子
文字说明来了;
没有图解,只有步骤,全步骤是这样的:
1:帽子后脑勺部分——
起7针。织下针。反面就织上针。以中间的那一针(也就是第4针)为中轴,每次织下针的时候,在它的两边左右各加一针。
这样织,大概织个4~5寸长,后脑勺的高度;(给一岁两岁孩子就是这个长度)
2:织兔子耳朵——
以中轴为界,左右分别织,数好了针数,各织三角做耳朵,三角怎么织呢,无非就是从底部慢慢的双头减针,最后减成了1针,三角形,还是等边三角形,呵呵。
这一针,再左右分别加针,加到刚才数好的那个针数,也就是织一个倒三角形。为什么要再织这三角呢,是因为要缝合成双层,让耳朵厚些,立体的,神奇的竖着。
3:我们要织帽子前半部分了——
把后脑勺底下那7针留着,挑一圈针。然后织“渔网针”。织3寸.不用减针加针。就这么织吧。
4:帽沿——
改织一针上一针下的罗纹针。织1.5寸长。
在左右两头,各留30针,留着,不织。其余部分继续再织上下的罗纹针,再织1.5寸。
把罗纹针部分缝合,也就是合成双层。这就是帽沿哦。
5:围巾部分(也就是蝴蝶围巾)——
刚才留下的那30针,这次,左右的织法是有不同的。
随便哪边,那30针,开始织吧,正反面都是织下针,织2寸,然后开始左右减针,反面的时候减。正面不减。最后减成了4针。收掉。成了蝴蝶结一个角
另外一边,把那30针,13579....、2468....平均分到2根棒针上。每根棒针得到了15针。分别织上下螺纹针。织个2寸吧,然后再把两根棒针上的,轮流穿到一根棒针上,又是是30针了。(这样就行成了一个环,织好的那个角可以穿过。)继续织,不过改成正面反面的下针,织1寸,然后左右减针,最后剩4针,收掉。就是蝴蝶结另一个角。
几乎就要完成了。哈哈哈
6:收尾,装饰部分——
把耳朵部分、帽沿部分用钩针,锁枣针。
7:缝上大红色的钮扣当兔子眼睛。
⑷ 编小兔子戴帽子故事
一天,小兔子和乌龟比赛谁先到小兔子家,小兔子在比赛的过程中谁着了,所以比乌龟后回家,于是看到乌龟和兔子老婆在偷情。~~~这就是小兔子戴帽子的故事
⑸ 幼儿园小班语言聪明的小兔故事教案怎么写
一、说教材 《聪明的小白兔》是一个充满童趣的教学内容。故事选择了幼儿喜爱的小白兔作为主角,以西瓜的各种用途作为线索,向幼儿展示了小白兔的机智,能够很好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吸引幼儿积极动脑,大胆表达,有利于幼儿思维能力及口语能力的发展。 二、说学情 小班幼儿年龄较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语言表达能力不强,词汇量少,只能用简单的短句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因此,活动中,教师应积极为幼儿创设想说、敢说、喜欢说的机会,吸引幼儿大胆讲述,积极表达。 三、说活动目标 1、能结合图片大胆想象并表述故事情节,感受小白兔的机智。 2、喜欢倾听故事《聪明的小白兔》,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外出时保护自己的方法。 四、说活动准备 课件《聪明的小白兔》; 五、说教法 我采用直观教学法,提问谈话法,进行教学。通过直观教学法视听结合欣赏,让幼儿更好的理解故事内容,通过谈话法帮助幼儿大胆表达,发展幼儿的口语能力。 六、说学法 根据"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教学原则,我通过 "视听结合,分段理解","积极思考,大胆表达"的学法,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达到教学目的。 七、说活动过程 一、师幼谈话,导入活动。 〈1〉教师:小朋友吃过西瓜了吗?(幼答:吃过。)那西瓜除了吃还可以干什么?(幼答如:做西瓜帽、西瓜灯。) 〈2〉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几张图片,图片里的小白兔用西瓜解决了很多困难,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它是怎样用西瓜解决困难的。 二、教师逐幅出示课件,启发幼儿大胆想象并表述故事情节。 〈1〉出示课件 (一),提问: --你们看到图片上有什么?(幼答:有大太阳、小白兔、西瓜地等。) --小白兔在干什么呢?(幼答如:小白兔热得满头大汗,它在吃西瓜。) --请小朋友猜一猜小白兔为什么要吃西瓜?(幼答:口渴) 教师小结:原来小白兔口渴了,所以,小白兔吃西瓜解渴。 〈2〉出示课件 (二),提问: --吃完了西瓜,小白兔是怎么做的呢?(幼答:用西瓜皮当帽子。) --小白兔戴上西瓜帽后有什么感觉?(幼答:戴上西瓜帽可以凉快些。) 教师总结:这真是一只聪明的小白兔,戴上西瓜帽真的凉快多了。她继续往前走,咦,小白兔为什么停下了脚步呢?(幼答:有一条小河)原来小白兔看到了一条小河,它要过河。
⑹ 幼儿园中班游戏教案。
幼儿园中班体育游戏教案6篇
1《会动的小球》
准备:小木桶 水 小球目标:锻炼幼儿上肢平衡的能力。
玩法:提着装有水的木桶到达终点,把水倒在装有小球的水桶,哪组小球先浮上来哪组获胜。
规则:必须是小球靠水的浮力自己浮上来,不能用手去拿。
2《小兔摘果子》
目标:锻炼幼儿蹦跳以及双脚跳的能力。
准备:KT板大树 果子玩法:小兔跳到果子树下,摘下果子,再跳过终点把果子放在篮子里。
规则:必须是模仿小兔跳,走跑着都不算胜者。
3幼儿园中班体育游戏教案:《小动物回家》目标:培养幼儿钻爬的技巧,以及锻炼他们的体能。
准备:垫子钻圈摆有小椅子的"S"形动物面具玩法:幼儿在终点,爬过垫子,然后钻过圈,再绕过"S"型到到终点,先到者为胜。
规则:必须爬过垫子,钻过圈,绕过"S"形,遵守这些规则,先到者为胜。
4《揪尾巴》
目标: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想办法让自己的尾巴不被揪去)准备:皱纹纸当尾巴游戏玩法:把皱纹纸剪得小尾巴塞在裤子后面,教师喊开始,幼儿四散去揪其他小朋友的尾巴,(同时也要保护好自己的尾巴不被别人揪掉)教师吹哨子喊停,游戏结束,看看谁揪的尾巴最多,游戏可以反复进行。
5
《拾果果》
目标:训练孩子手指的灵活性,促进大脑的发展准备:人手一只小篮子形状不同的玩具若干游戏玩法:教师说开始;幼儿用手一个一个往空篮子里拾果果,拾得越多越好,直到拾完为止。
6《巧运毽子》
目标:锻炼幼儿平衡力和手脚协调配合的能力。
准备: 毽子羊角球独木桥玩法:幼儿在起点骑着羊角球到放毽子的地方,把毽子放在头顶,两臂平举,走过独木桥,先到者为胜。
规则:不能用手扶毽子,要两臂平举走过独木桥。游戏一:毛毛虫爬目标:练习屈膝朝前爬的技能。
准备:泡沫垫若干游戏玩法及规则:将泡沫垫子拼摆成"弓"字形,幼儿一个跟一个从垫子的一头爬向垫子的另外一头,直到爬完为止。
⑺ 小兔子的帽子怎么做手工
第一步:起针四针,从中间两边加针,加到两边各30针,中间两针不算
第二步:分开织两个小耳朵,减针是每织完一行最后减一针,减到最后一针再返回来加针,同样每织完一行加一针
第三步:加到29针的时候开始织小兔子的耳窝,先织四针平针,然后织五个重叠针,再织一针平针,再织五个重叠针,再织四针平针然后在最后加一针,完成小兔耳朵,这里是20针,然后再织另一个耳朵
第四步:两只耳朵织好后挑一圈针出来,(织的时候不是转圈织是来回织)
挑完一圈针后开始织网针也叫蜂窝针,
蜂窝针的织法:由于是来回织,所以第一行织下针,第二行隔一针下针,一个花形,花形是先挑起一个浮针
绕线织下针,然后带出 一针,像是两针一样
第三行也是织下针,第四行也是织花形,两行完成一个花形
第五步:织到大约10厘米的时候开始织上下针
⑻ 幼儿园小白兔上学校安全教案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正确欣赏儿歌,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
2、鼓励幼儿通过观察画面,讲出人物的身份、事件的场合及人物的行为。
二、活动准备:
1、幼儿教材、教学大书、影碟机、碟片。
2、字卡:“裙”、“戴”、“逛”、“瞧”、“迟到”。
3、字条:“小白兔”。
三、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猜谜语。
(1)出示谜面:头戴红帽子,身穿白袍子,说话伸脖子,走路摆架子。幼儿自由回答,教师出示字条,揭示谜底“小白兔”
(2)说说大白鹅的样子,学大白鹅走路。
2、出示教学用书,看图讲述。
(1)师:“乖乖熊说书中也有一只可爱的大白鹅,我们一起来看看它长的又是什么样的呢?”幼儿观察后说大白鹅的样子。
(2)教师引导幼儿进行深一步的观察,提示:“这只大白鹅在什么地方呢?它正在做什么?它遇上谁了?它们说了什么话?”幼儿仔细观察,并根据教师的提示进行讲述。
3、播放碟片,欣赏儿歌,教师提出欣赏要求。
4、幼儿根据儿歌内容回答问题。
(1)问:“儿歌的目是什么?”幼儿回答,教师相机出示儿歌题目。
(2)问:“大白鹅是什么样的?”幼儿回答,教师在大书上划指出“大白鹅,真漂亮。身穿白纱裙,头戴小红帽”。
(3)问:“大白鹅是怎样上学校的?”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在大书划出“东逛逛,西瞧瞧,,一摇一摆上学校”。
(4)问:“青蛙看见了,说了什么?大白鹅是怎么回答青蛙的?”幼儿看着大书回答,教师在大书上划指出“青蛙大喊‘别迟到’,白鹅摇头说‘还早’”。
(5)问“结果怎样了呢?”幼儿回答,教师在大书上划指出“等它到了校门口,下课铃声把它笑”。
5、和乖乖熊一起来识字。
(1)师:“乖乖熊说了,大白鹅上学迟到了,没有学到老师教给小朋友们的生字,怎么办呢?它希望小朋友们能带着大白鹅一起再来学一学这些生字,你们愿意吗?”
(2)播放碟片,依次认读生字,找出在藏在课本中的字宝宝,并练习组词。
(3)师:“大白鹅说它已经学会这些字宝宝了,它想读给小朋友们听,请小朋友们来当一回小老师,听听它读得对不对,如果大白鹅读错了就帮它改过来。”
(4)大白鹅认字,小朋友们当小老师改错。
(5)交换角色,小朋友们读,大白鹅当小老师改错。
⑼ 小兔帽子怎么做
材料:织针、线、剪刀
步骤:1起针四针,从中间两边加针,加到两边各30针,中间两针不算
2分开织两个小耳朵,减针是每织完一行最后减一针,减到最后一针再返回来加针,同样每织完一行加一针
3加到29针的时候开始织小兔子的耳窝,先织四针平针,然后织五个重叠针,再织一针平针,再织五个重叠针,再织四针平针然后在最后加一针,完成小兔耳朵,这里是20针,然后再织另一个耳朵
4两只耳朵织好后挑一圈针出来,(织的时候不是转圈织是来回织)
挑完一圈针后开始织网针也叫蜂窝针,
5由于是来回织,所以第一行织下针,第二行隔一针下针,一个花形,花形是先挑起一个浮针绕线织下针,然后带出 一针,像是两针一样,第三行也是织下针,第四行也是织花形,两行完成一个花形
6织到大约10厘米的时候开始织上下针
⑽ 小兔乖乖音乐幼儿教案,急用啊!!!
幼儿园音乐教案:小兔乖乖 教师:屈老师 一、活动目标: 1、喜欢唱歌。 2、愿意和同伴分角色来表现歌曲。 二、活动准备: 1、小兔子、大灰狼、兔妈妈的头饰。 2、小兔乖乖的磁带。 三、活动重难点: 1、重点:是引导幼儿理解歌词、唱准旋律、激发幼儿喜欢参加表演。 2、难点:是幼儿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要分角色来扮演大灰狼、小兔子、兔妈妈。 四、活动过程: (一)、学习歌曲内容 1、老师先演唱一遍。 2、让幼儿听清歌曲内容,跟着老师学习动作(敲门、扮演兔子)。 (二)、学习歌曲 1、让幼儿一起跟着老师唱。 2、老师配上动作,小朋友一起做。 (三)、让幼儿扮演角色 1、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一边唱,一边扮演自己的角色。 2、分配扮演角色,然后一起做动作。 3、请几个小朋友扮演小兔子,兔妈妈还有大灰狼,下面的小朋友演唱歌曲,上面的小朋友做动作。 效果反馈: 在扮演角色时,小朋友都非常踊跃,都很认真地在扮演自己的角色。但是在神情、语气上都没有表现出来。我应该先演示一遍,让幼儿知道。(更多教案尽在:屈老师教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