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朝鲜族头饰特点
朝鲜族素有“白衣民族”之称,喜好素色衣装,这种崇尚朴素雅洁的审美风格也反映在女子的头饰装束上。
小女孩额前留整齐的“刘海”,梳齐耳短发。头颈处的头发斜剃掉,显得天真可爱而又干净利落;少女多留发梳辫。头发喜分中缝,向后结成长辫。辫式有单辫与双辫之分;婚后妇女多绾发髻于脑后,并以各式发簪为饰。朝鲜族成年女性都有包头的习惯。其中年轻少妇多用各色纱巾包头。将纱巾由耳旁向颈后系住,留出飘逸的小三角垂于脑后,近似于现代护士帽;中老年妇女则喜用洁白的长毛巾扎头。将毛巾包住耳际,在头发外挽结。头饰发展至今,现代女性喜用烫发来美发,这已屡见不鲜。
剪纸作品以朝鲜族少女头饰为蓝本。流畅、概括的线条表现出少女柔美的秀发与长辫。头上的蝴蝶结与胸前的飘带结上下呼应,点缀出少女青春的律动与活力。头顶上精美的水罐,既展现出朝鲜族女子生活的风俗习惯,又引人遐思:想象着姑娘们头顶水罐、衣裙翻飞,在泉边款款而行的婀娜倩影,是如此的美妙。
你好,可以追问我,望采纳。
⑵ 中国56个民族的服饰特点
蒙古族:蒙古族服饰具有浓厚的草原风格。因为蒙古族长期生活在塞北草原,蒙古族人不论男女都爱穿长袍。牧区冬装多为光板皮衣,也有绸缎、棉布衣面者。夏装多布类。长袍身端肥大,袖长,多红、黄、深蓝色。男女长袍下摆均不开衩。
高山族:高山族服饰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差异,但有地区差异。台湾南部的男子穿对襟长袖上衣,外套坎肩式短褂,系宽腰带,垂其两端的作为前裙。衣袖、领、腰及下摆都镶上彩色花边,用黑布缠头。经常戴藤盔或木盔。女子服饰分为短衣长裙、长衣下裳和裸露式三种款式。
土族:土族男子现在冬天穿斜襟光板皮袄和羊毛褐衫,其它季节穿小领、斜襟长袍或白色高领短褂,外套黑色或紫色的大襟坎肩,下穿长裤,系腰带、围肚。头戴白毡帽,脚穿绣花布鞋。男服习惯绣花,镶黑、红边饰。妇女服饰五彩斑斓。
回族:回族服饰的主要标志在头部。男子们都喜爱戴用白色制作的圆帽。圆帽分两种,一种是平顶的,一种是六棱形的。讲究的人,还在圆帽上刺上精美的图案。回族妇女常戴盖头。盖头也有讲究,老年妇女戴白色的,显得洁白大方;中年妇女戴黑色的,显得庄重高雅;妇女戴黑色的,显得庄重高雅。
(2)朝鲜族童装图扩展阅读:
朝鲜族: 朝鲜族服装的特点是斜襟,无纽扣,以长布带打结。朝鲜族的传统服装,男女迥然不同。男子的裤裆肥大,易于盘腿而坐,裤脚系上丝带,并喜欢在上衣加穿带纽扣的有色坎肩,但不镶边,讲究合体,颜色多为灰、棕、黑色。出访时再加穿长袍(式样与上衣相同,只是长及盖)。朝鲜族长袍能体现男性持重的风度和雄健的体魄。长袍,礼貌是朝鲜族男性外出的服饰。现在,传统的长袍已无人问津,但男性袄裤仍是老年人"花甲"庆典必穿的礼服。
男女所穿的上衣,在斜襟上都镶着白布边。这种白布边可以经常拆洗,使衣服保持干净。传统的朝鲜族女装,其特点是袄短裙长。袄的衣领同襟连成一条斜线,衣襟右掩,没有纽扣。朝鲜族传统女性服装,以黄袄粉裙为典型。袄长及至现在上衣三个纽扣之上,裙长及膝盖或脚面不一。
年轻妇女袄的面料色彩缤纷,亦有专一谐调、淡雅为基本格调的筒裙和缠裙。缠裙把裙子的右侧下摆稍稍提起,掖在左侧后背腰带上,十分巧妙地勾勒出女性优美的线条。朝鲜族老年妇女喜着素白衣裙,并习惯用白绒布包头。到冬天,加穿以毛皮为里、绸缎为面的坎肩。
中老年妇女多穿缠裙,不穿筒裙。穿缠裙时,必须在里面加穿素白色的衬裙。筒裙是缝合的筒式裙子,但与其他民族的筒裙不一样,它的腰间有许多细褶,达到合腰身为止,上端还连上一个白布小背心,前胸开口扣纽扣,穿时从头部往下套。这种裙长过膝盖,利于劳动、步行。
朝鲜族老年妇女旧时衣着以白、灰最常见,袄裙外多配以带兔毛等毛边的坎肩,坎肩两襟由一玛瑙椭圆形坠子连接。现在,老年人也和年轻人一样喜着五彩缤纷、质地精良的短袄长裙,却很少有人系白头巾。
朝鲜族的童装,不论男女,以颜色绚丽为特色。童装的款式同大人的基本相同。童装的衣料多选用粉、绿、黄、蓝等色彩的锦缎。幼儿上衣的袖筒多用"七色缎"(七种颜色相配的绸缎)做料,穿在身上好象身披彩虹一般,因此这种衣服被称作是"彩虹袄"。朝鲜族一向认为彩虹是光明和美丽象征,用"七色缎"给幼儿做衣服,意在让幼儿们更加美丽和幸福。
⑶ 朝鲜族服有甚么特点
总体:
白色是朝鲜族最喜欢的服装颜色,象征着纯洁、善良、高尚、神圣,故朝鲜族自古有"白衣民族"之称,自称"白衣同胞"。随着纺织工业的发展,如今妇女们穿用的衣料颜色更是绚丽多彩、不拘一格,但短衣长裙这一传统民族风格久久不变,因为它符合朝鲜族妇女的审美心理,充分反映了她们温顺、善良和勤劳淳朴的美德。朝鲜民族服装的结构自成一格,上衣自肩至袖头的笔直线条同领子、下摆、袖肚的曲线,构成曲线与直线的组合,没有多余的装饰,体现了"白衣民族"的古老袍服的特点。
1. 朝鲜族传统女装
朝鲜族民族服装根据穿着者的年龄和场合,选用各种质地、颜色的面料制作。女子婚前穿鲜红的裙子和黄色的上衣,衣袖上有色彩缤纷的条纹 ;婚后则穿红裙子和绿上衣。年龄较大的妇女,可在很多颜色鲜明、花样不同的面料中选择。
朝鲜族妇女的短衣长裙,是朝鲜族服饰中最具传统的服装,这也是朝鲜族妇女服装的一大特色。短衣在朝鲜语中叫"则高利",是朝鲜族最喜欢的上衣,以直线构成肩、袖、袖头,以曲线构成领条领子,下摆与袖笼呈弧形,斜领、无扣、用布带打结,在袖口、衣襟、腋下镶有色彩鲜艳的绸缎边,只遮盖到胸部,颜色以黄、白、粉红等浅颜色为主,女性穿起来潇洒、美丽、大方;长裙,朝鲜语也叫做"契玛",是朝鲜族女子的主要服饰,腰间有长皱褶,宽松飘逸。这种衣服大多用丝绸缝制而成,色彩鲜艳,分为缠裙、筒裙、长裙、短裙、围裙。年轻女子和少女多爱穿背心式的带褶筒裙,裙长过膝盖的短裙,便于劳动。中老年妇女多穿缠裙、长裙,冬天在上衣外加穿棉(皮)坎肩。缠裙为一幅未经缝合的裙料,由裙腰、裙摆、裙带组成。上窄下宽,裙长及脚面,裙摆较宽,裙上端有许多细褶,穿时缠腰一圈后系结在右腰一侧,穿这种裙子时,里面必须加穿素白色的衬裙。
2. 朝鲜族传统男装
朝鲜族男子一般穿素色短上衣,外加坎肩,下穿裤腿宽大的裤子。外出时,多穿以布带打结的长袍。男子短衣朝鲜语也叫"则高利";成年男子的上衣衣长较短,斜襟、宽袖、左衽、无纽扣,前襟两侧各钉有一飘带,穿衣时系结在右襟上方。他们还喜欢黑色外套或其它颜色的带纽扣的"背褂"即“坎肩”,"坎肩"朝鲜语叫"古克", 一般套在"则高利"上衣的外面,多用绸缎作面,毛皮或布料做里,有三个口袋,五个扣,穿上显得特别精神。
朝鲜男子爱穿"灯笼裤",这种裤子裤长腰宽,而且白色居多。"巴基"是指传统的朝鲜族服饰"裤子",其裤裆、裤腿肥大。由于朝鲜族传统房屋都有火炕供暖系统,人们常常是坐卧在地面的垫子或席子上,穿这种裤子便于在炕上盘腿而坐,随便轻松,裤腿系有丝带,外出时可以防寒保暖。
3. 朝鲜族传统儿童装
朝鲜族儿童服装主要是七彩衣,是用七色绸缎给儿童做的衣服,好像彩虹在身。朝鲜族认为彩虹是光明和美丽的象征,或出于审美心理,或出于避邪的目的,意在让儿童美丽幸福,使孩子们显得更加聪慧、活泼可爱。还有的认为是过去朝鲜妇女善于保存各种颜色的布块,用来给孩子做衣服等等。
4.朝鲜官服
过去朝鲜族的官服,随官职、身份而异,但基本式样大体上是冕服,用黑色绸缎做团领,受中国冕服十二章纹饰的影响,肩部亦有带色之龙,袖口画有火、华虫、宗彝等图案。裳用红绸缎缝制,裳前有藻、粉米的纹饰图案。
⑷ 朝鲜族服饰有什么特点
朝鲜族一向喜欢穿素白衣服,故有 白衣民族之称。对白色的偏爱,典型地反映了朝鲜族酷爱洁净的特点。最初迁入境的垦民多以线麻自织的麻布为衣料,质地粗糙,夏季凉爽,但冬不保暖。以后随着织布工艺技巧的不断改进,麻布越织越好,不仅纹细且少有斑点,颜色亦经漂洗由黄变白。在相当长的时期,麻布、土布一直是朝鲜族传统服装的主要面料。
朝鲜族服装的特点是斜襟,无纽扣,以长布带打结。朝鲜族的传统服装,男女迥然不同。男子的裤裆肥大,易于盘腿而坐,裤脚系上丝带,并喜欢在上衣加穿带纽扣的有色坎肩,但不镶边,讲究合体,颜色多为灰、棕、黑色。出访时再加穿长袍(式样与上衣相同,只是长及膝盖)。
朝鲜族长袍能体现男性持重的风度和雄健的体魄。长袍,礼貌是朝鲜族男性外出的服饰。现在,传统的长袍已无人问津,但男性袄裤仍是老年人花甲庆典必穿的礼服。
男女所穿的上衣,在斜襟上都镶着白布边。这种白布边可以经常拆洗,使衣服保持干净。传统的朝鲜族女装,其特点是袄短裙长。袄的衣领同襟连成一条斜线,衣襟右掩,没有纽扣。朝鲜族传统女性服装,以黄袄粉裙为典型。袄长及至现在上衣三个纽扣之上,裙长及膝盖或脚面不一。袄袖呈圆弧形肥大,左右衣襟以两根长长的结带在右胸前打一个蝴蝶结
,长长的飘带给人以飘逸的美感。袄的领口、袖口多以不同颜色的布条镶边。年轻妇女和少女在袄(则羔利)袖口和衣襟上镶有色彩鲜艳的绸缎边。
年轻妇女袄的面料色彩缤纷,亦有专一谐调、淡雅为基本格调的筒裙和缠裙。缠裙把裙子的右侧下摆稍稍提起,掖在左侧后背腰带上,十分巧妙地勾勒出女性优美的线条。朝鲜族老年妇女喜着素白衣裙,并习惯用白绒布包头。到冬天,加穿以毛皮为里、绸缎为面的坎肩。
中老年妇女多穿缠裙,不穿筒裙。穿缠裙时,必须在里面加穿素白色的衬裙。筒裙是缝合的筒式裙子,但与其他民族的筒裙不一样,它的腰间有许多细褶,达到合腰身为止,上端还连上一个白布小背心,前胸开口扣纽扣,穿时从头部往下套。这种裙长过膝盖,利于劳动、步行。
朝鲜族老年妇女旧时衣着以白、灰最常见,袄裙外多配以带兔毛等毛边的坎肩,坎肩两襟由一玛瑙椭圆形坠子连接。现在,老年人也和年轻人一样喜着五彩缤纷、质地精良的短袄长裙,却很少有人系白头巾。
朝鲜族的童装,不论男女,以颜色绚丽为特色。童装的款式同大人的基本相同。童装的衣料多选用粉、绿、黄、蓝等色彩的锦缎。幼儿上衣的袖筒多用七色缎(七种颜色相配的绸缎)做料,穿在身上好象身披彩虹一般,因此这种衣服被称作是彩虹袄。朝鲜族一向认为彩虹是光明和美丽象征,用七色缎给幼儿做衣服,意在让幼儿们更加美丽和幸福。(年轻的朝鲜族妇女在喜庆的节日和娱乐场合也喜欢穿这种衣服。)
朝鲜族的鞋,有个演变的过程。早期多穿木屐、革屐,后来出现草鞋、麻鞋。男子多穿平面白胶鞋,妇女多穿白色或天蓝色船形胶鞋,现在则普遍穿布鞋和皮鞋。
⑸ 朝鲜族的服饰、民俗的特点
一、朝鲜族的服饰:
1、朝鲜族传统服饰素净、淡雅,色彩以白色为主,象征纯洁、善良、高尚、神圣,因而朝鲜族素有“白衣民族”之称。
2、民间服饰,朝鲜族传统服饰最大的特点是斜襟,无纽扣,以长布带打结。男女服饰迥然不同,男人穿裤,女人穿裙。
男装衣短,裤长肥大,加穿坎肩,也有外着道袍或朝鲜长袍者。道袍是过去士大夫、儒生的常服,后成为男子出门时的礼服。妇女为短衣长裙,衣的长度刚能遮住乳房,衣有长长的白布带在右肩下方打蝴蝶结,长裙多有长皱褶,长及脚跟。裙有缠裙、筒裙、长裙、短裙、围裙之分。
3、传统官服,朝鲜族官服是指过去历代王公贵族的服装,依官位、官职、身分而异,但基本式样大体一致。冕服为其代表,用黑色绸缎做团领,肩部有带色之龙,袖口画有火、华虫、宗彝等图案。裳用红绸缎缝制,裳前有藻、粉米、黼黻的图案。
二、朝鲜族的民俗的特点:
1、婚姻,习惯上,朝鲜族婚礼按“婚仪”、“纳采”、“纳币”和“迎亲”等程序进行。婚仪是父母通过媒人商议好子女婚事,纳采为订婚仪式,纳币是新郎家送彩礼以示对女方家许婚的谢意。迎亲则为结婚典礼,这是整个婚礼中最为重要且最隆重的仪式 。
2、丧葬,朝鲜族十分重视葬礼,有本民族特有的丧葬习俗。在过去,朝鲜族多实行土葬。当老人亡故后,亲人三天内不准洗脸、理发,也不准吃干饭,而且必须穿孝。
亲友来吊唁,首先在遗体前三叩首,再同死者亲属相互二叩首。举行埋葬一定要在单日。入殓时要给死者穿新衣,原来的衣服则烧掉。三天后埋葬。
朝鲜族节日与汉族基本相同。此外有三个家庭节日,即婴儿诞生一周年、“回甲节”(六十大寿)、“回婚节”(结婚六十周年纪念日)。
朝鲜族一向崇尚礼仪,注重节令。每逢年节和喜庆的日子,饮食更加讲究,所有的菜肴和糕饼,都要用辣椒丝、鸡蛋片、紫菜丝、绿葱丝或松仁米、胡桃仁等加以点缀。
除了传统节日外,小儿周岁、结婚、老人六十大寿,都要大摆筵席,宴请宾客。届时要先在餐桌上摆一只煮熟的大公鸡,公鸡的嘴里还要叼一只红辣椒。
筵席的传统菜点不仅花样繁多,造型也要优美华丽,好多食品都要做成鸟兽形。所有礼仪筵席,以祝贺老人六十大寿的“花甲”席最为讲究和隆重。
⑹ 朝鲜族服饰胸前的带子的系法求个图,怎么系的,朝鲜族友人求帮忙。
朝鲜服饰胸前带子的系法步骤如下:
1、交叉打一个活结,成X型
⑺ 朝鲜族的服饰习俗
朝鲜族习俗—服饰
朝鲜族人民不仅能歌善舞,喜爱音乐,而且注重衣着打扮,讲究仪表。
朝鲜族人民非常爱整洁,历史上喜欢穿素色衣裳,因此有“白衣民族”之称。他们服装最鲜明的特点是斜襟,无纽扣,以长布带打结。
朝鲜族服装根据年龄、性别而稍有不同。朝鲜族男子的裤子,裤腿和裤裆相当肥大,最适合盘腿而坐,裤脚系上丝带,同时喜欢在上衣上加穿带纽扣的有色坎肩,出门访友时还要再加穿一件长袍。上衣的斜襟上镊着白布边,这样装饰,既很美观,又可以经常拆下洗净。衣服的颜色大体一致,衣服和裤子多为白色,但也有的是灰色、玉色等。
朝鲜族妇女的服装有裙子和袄。裙子大体分为两种:缠裙和筒裙。年老的妇女喜欢穿白色的衣裙,同时喜欢用白绒布包头。到了冬季,天气寒冷的时候,她们还要穿上一种非常保暖的坎肩。这种坎肩用毛皮做里,用多彩的绸缎做面,精心缝制而成。中年妇女多穿缠裙。这种裙子是用宽大的裙幅裹身,腰间用宽大的腰带扎紧。裙子的下摆有许多细小的褶皱,长及脚跟,是分叉的裙子。穿的时候把下身裹一遍后,把裙子的下摆一端,提上莱掖在腰带里。筒裙是缝合的筒式裙子,腰间有许多细褶,上端还连上一个白布做的小背心前胸开口处用纽扣扣紧,穿时从头部往身上套,很是方便。筒裙中用作礼服或外出服的,裙子的下摆就很长,显得华贵大方。平时穿的筒裙很短,最长也只过膝盖。这样主要是便于劳动和操持家务。女袄和男袄的款式基本相同,但女袄的线条柔和,同时又具有曲线美,领子略呈圆形,衣襟和下摆呈弧形。袄料的颜色和花纹华美漂亮,在袖口、领子及下摆上都镶上不同颜色的宽边,既考究,又美观。袄多贴身,而且袖子又肥又长,穿起来显得特别丰满。朝鲜族妇女最喜欢穿绿袄红裙。
朝鲜族童装的式样基本上与大人的衣服相同,但考虑到孩子的皮肤细嫩,一般给孩子做衣服时都要选用质地柔软的面料。值得一提的是,幼儿上衣的袖筒多用“七色缎”(七种颜色相配的绸缎)料做成,穿上以后好像彩虹一样。朝鲜族人民认为彩虹是光明和美丽的象征,用“七色缎”给孩子做衣裳,意味着孩子们更加美丽和幸福。
朝鲜族男子的帽子,过去主要是黑笠。黑笠在头顶的部分是圆筒形,帽檐很宽,可以遮挡阳光。女人也有戴黑笠的,多半画有美丽的花鸟,但常用的还是头巾。
朝鲜族的装饰品,大体可分为头饰和腰佩。头饰主要有发带、钗、簪等。女人用的头饰要比男人用的多,而且非常华丽。腰佩有腰带、荷包、妆刀、玩物等,其中不少都是很精致的工艺品。
⑻ 朝鲜民族服装究竟叫什么名字
朝鲜族服饰就叫朝鲜服,韩国人称为“韩服”。 朝鲜族长期生活在我国风光秀丽、物产丰富的东北地区,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朝鲜人主要聚居区,其它主要集中在吉林和黑龙江、辽宁省,还有散居于内蒙古自治区和内地一些城市的,他们大约有190万人。朝鲜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朝鲜族多数从事农业生产,尤其擅长种植水稻,延边地区就是我国东北的主要水稻产区。中国的朝鲜族是部分人从明末清初陆续从朝鲜半岛移居东北逐渐形成的一个少数民族,其文化与朝鲜半岛的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因此,朝鲜族服装比较独特,呈出现素净、淡雅、轻盈的特点。其实朝鲜族的服饰发展有着一定的历史渊源,在初期,朝鲜族人民多居于偏僻的山村,服饰的原料主要以自种自织的麻布和土布为主。二十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渗透和近代文化的输入,机织布和丝绢、绸缎等面料开始传入,服饰的颜色也随之多样化了。 白色是朝鲜族的服装最喜欢的颜色,象征着纯洁、善良、高尚、神圣的意义,故朝鲜族自古有“白衣民族”之称,自称“白衣同胞”。朝鲜民族服饰可分为官服、民服等,这些服装的结构自成一格,上衣自肩至袖头的笔直线条同领子、下摆、袖肚的曲线,构成曲线与直线的组合,没有多余的装饰,体现了“白衣民族”的古老袍服的特点。 官服为过去历代王公贵族的服装,依官位、官职、身分而异,但基本式样大体一致。冕服为其代表,用黑色绸缎做团领,肩部有带色之龙,袖口画有火、华虫、宗彝等图案。裳用红绸缎缝制,裳前有藻、粉米、黼黻的图案。“藻取其洁,粉米取其养入,黼取其断,黻取背恶向善”。还有男痕迹女装之别。 民服就分的很细了。 朝鲜男子爱穿灯笼裤,而且白色居多,“巴基”和“古克”就是其中的两种,(“巴基”和“古克”是指传统的朝鲜族服饰“裤子”和“坎肩”)。“巴基” 裤裆裤腿肥大,穿着陆随便轻松,适合其盘腿席坐的习惯,裤腿有系丝带,以防风寒;再就是“古克”,古克一般套在“则高利“上衣的外面,多用绸缎作面,毛皮或布料作里,有三个口袋,五个扣,穿上显得特别精神。后成男子的上衣衣短,斜襟、宽袖、左衽、无纽扣,前襟两侧各钉有一飘带,穿衣时系结在右襟上方。他们还喜欢外套黑色或其它颜色的带纽扣的“背褂”(坎肩)。也有外着道袍或朝鲜长袍者。道袍是过去士大夫、儒生的常服,后成为男子出门时的礼服。长袍当大衣穿,有单、夹、棉之分。冬天上穿短大衣或棉、毛大衣,下穿灯笼裤。这种裤子裤长腰宽,裤裆和裤管肥大,便于在炕上盘腿而坐。穿时将裤腰前部折起后系上腰带,裤管下口用布带系绑。 女装一般都是白色,分“则高利”和长裙,它们都是朝鲜族服饰中最具传统的服装。“则高利”是朝鲜族最喜欢的上衣,无纽扣,用布带打结,女性的在袖口、衣襟、腋下镶有色彩鲜艳的绸缎边,穿起来潇洒、美丽、大方;长裙是朝鲜族女子的主要服饰,多有长皱褶,可分为缠裙、筒裙、长裙、短裙、围裙。年轻女子和少女多爱穿背心式的带 褶筒裙、 裙长过膝盖的短裙,便于劳动。随着纺织工业的发展,如今妇女 们穿用的衣料颜色更是绚丽多彩、不拘一格,只有短衣长裙这一传统民族风格久久不变,因为它符合朝鲜族妇女的审美心理,充分反映了她们温顺、善良和勤劳淳朴的美德。 中老年妇女多穿缠裙、长裙,冬天在上衣外加穿棉(皮)坎肩。缠裙为一幅未经缝合的裙料,由裙腰、裙摆、裙带组成。上窄下宽,裙长及脚面,裙摆较宽,裙上端有许多细褶,裙带酚冥在裙腰两侧,穿时用缠腰一圈后系结在右腰一侧。因为这种裙子很长,穿着时为了不使裙摆拖地,一般都把裙的一端从右边提上来掖在系带里。穿这种裙子时,里面必须加穿素白色的衬裙。 朝鲜族儿童多穿七彩上衣,色彩斑斓,好像彩虹在身,使孩子们显得更加聪慧可爱。朝鲜族一向认为彩虹是光明和美丽的象征,因此,喜用七色绸缎给儿童做衣服,意在让儿童美丽幸福。关于七彩衣的起源,说法很多。有的认为是出于审美心理;有的认为是出于避邪的目的;还有的认为是过去朝鲜妇女善于保存各种颜色的布块,用来给孩子做衣服等等。 船形鞋是朝鲜族独有的鞋。鞋样像小船,鞋尖向上微翘,用人造革或橡胶制成,柔软舒适。男鞋一般是黑色,女鞋多为白色、天蓝色、绿色。此外朝鲜族服饰中还有一种七彩上衣,用七彩缎做成,象征幸福和光明,一般是在集会和喜庆活动时穿戴。朝鲜族早期穿木屐、革屐,后来出现草鞋、麻鞋、胶鞋,现在普遍穿胶鞋或皮鞋。
⑼ 朝鲜族的服饰有什么特点
朝鲜族传统服饰最大的特点是斜襟,无纽扣,以长布带打结。男女服饰迥然不同,男人穿裤,女人穿裙。
男装衣短,裤长肥大,加穿坎肩,也有外着道袍或朝鲜长袍者。长袍当大衣穿,有单、夹、棉之分,特点是裤裆和裤腿都较宽,裤脚系布带,便于盘腿席坐。
妇女为短衣长裙,衣有长长的白布带在右肩下方打蝴蝶结,长裙多有长皱褶,长及脚跟。裙有缠裙、筒裙、长裙、短裙、围裙之分。衣服大多用丝绸缝制,色彩十分鲜艳。
(9)朝鲜族童装图扩展阅读:
朝鲜族儿童服装主要是七彩衣,是用七色绸缎给儿童做的衣服,好像彩虹在身。朝鲜族认为彩虹是光明和美丽的象征,或出于审美心理,或出于避邪的目的,意在让儿童美丽幸福,使孩子们显得更加聪慧、活泼可爱。
解放前朝鲜族的官服,随官职、身份而异,但基本式样大体上是冕服,用黑色绸缎做团领,受中国冕服十二章纹饰的影响,肩部亦有带色之龙,袖口画有火、华虫、宗彝等图案。裳用红绸缎缝制,裳前有藻、粉米的纹饰图案。
⑽ 知道哪些民族的服饰特点
汉服的主要特点是交领、右衽、束腰,用绳带系结,也兼用带钩等,给人洒脱飘逸的印象。这些特点都明显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服饰。汉服有礼服和常服之分。从形制上看,主要有“上衣下裳”制(裳在古代指下裙)、“深衣”制(把上衣下裳缝连起来)、“襦裙”制(襦,即短衣)等类型。其中,上衣下裳的冕服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礼服;袍服(深衣)为百官及士人常服,襦裙则为妇女喜爱的穿着。普通劳动人民一般上身着短衣,下穿长裤。配饰头饰是汉族服饰的重要部分之一。古代汉族男女成年之后都把头发绾成发髻盘在头上,以笄固定。男子常常戴冠、巾、帽等,形制多样。女子发髻也可梳成各种式样,并在发髻上佩带珠花、步摇等各种饰物。鬓发两侧饰博鬓,也有戴帷帽、盖头的。汉族人装饰还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喜饰玉佩玉。
朝鲜族:
朝鲜族服装的特点是斜襟,无纽扣,以长布带打结。朝鲜族的传统服装,男女迥然不同。男子的裤裆肥大,易于盘腿而坐,裤脚系上丝带,并喜欢在上衣加穿带纽扣的有色坎肩,但不镶边,讲究合体,颜色多为灰、棕、黑色。出访时再加穿长袍(式样与上衣相同,只是长及盖)。朝鲜族长袍能体现男性持重的风度和雄健的体魄。长袍,礼貌是朝鲜族男性外出的服饰。现在,传统的长袍已无人问津,但男性袄裤仍是老年人"花甲"庆典必穿的礼服。
男女所穿的上衣,在斜襟上都镶着白布边。这种白布边可以经常拆洗,使衣服保持干净。传统的朝鲜族女装,其特点是袄短裙长。袄的衣领同襟连成一条斜线,衣襟右掩,没有纽扣。朝鲜族传统女性服装,以黄袄粉裙为典型。袄长及至现在上衣三个纽扣之上,裙长及膝盖或脚面不一。袄袖呈圆弧形肥大,左右衣襟以两根长长的结带在右胸前打一个蝴蝶结,长长的飘带给人以飘逸的美感。袄的领口、袖口多以不同颜色的布条镶边。年轻妇女和少女在袄(则羔利)袖口和衣襟上镶有色彩鲜艳的绸缎边。
年轻妇女袄的面料色彩缤纷,亦有专一谐调、淡雅为基本格调的筒裙和缠裙。缠裙把裙子的右侧下摆稍稍提起,掖在左侧后背腰带上,十分巧妙地勾勒出女性优美的线条。朝鲜族老年妇女喜着素白衣裙,并习惯用白绒布包头。到冬天,加穿以毛皮为里、绸缎为面的坎肩。
中老年妇女多穿缠裙,不穿筒裙。穿缠裙时,必须在里面加穿素白色的衬裙。筒裙是缝合的筒式裙子,但与其他民族的筒裙不一样,它的腰间有许多细褶,达到合腰身为止,上端还连上一个白布小背心,前胸开口扣纽扣,穿时从头部往下套。这种裙长过膝盖,利于劳动、步行。
朝鲜族老年妇女旧时衣着以白、灰最常见,袄裙外多配以带兔毛等毛边的坎肩,坎肩两襟由一玛瑙椭圆形坠子连接。现在,老年人也和年轻人一样喜着五彩缤纷、质地精良的短袄长裙,却很少有人系白头巾。
朝鲜族的童装,不论男女,以颜色绚丽为特色。童装的款式同大人的基本相同。童装的衣料多选用粉、绿、黄、蓝等色彩的锦缎。幼儿上衣的袖筒多用"七色缎"(七种颜色相配的绸缎)做料,穿在身上好象身披彩虹一般,因此这种衣服被称作是"彩虹袄"。朝鲜族一向认为彩虹是光明和美丽象征,用"七色缎"给幼儿做衣服,意在让幼儿们更加美丽和幸福。(年轻的朝鲜族妇女在喜庆的节日和娱乐场合也喜欢穿这种衣服。)
朝鲜族的鞋,有个演变的过程。早期多穿木屐、革屐,后来出现草鞋、麻鞋。男子多穿平面白胶鞋,妇女多穿白色或天蓝色船形胶鞋,现在则普遍穿布鞋和皮鞋。
蒙古族:
蒙古族服饰具有浓厚的草原风格。因为蒙古族长期生活在塞北草原,蒙古族人不论男女都爱穿长袍。牧区冬装多为光板皮衣,也有绸缎、棉布衣面者。夏装多布类。长袍身端肥大,袖长,多红、黄、深蓝色。男女长袍下摆均不开衩。红、绿绸缎做腰带。男子腰带多挂刀子、火镰、鼻烟盒等饰物。喜穿软筒牛皮靴,长到膝盖。农民多穿布衣,有开衩长袍、棉衣等,冬季多毡靴乌拉,高筒靴少见,保留扎腰习俗。男子多戴蓝、黑褐色帽,也有的用绸子缠头。女子多用红、蓝色头帕缠头,冬季和男子一样戴圆锥形帽。未婚女子把头发从前方中间分开,扎上两个发根,发根上面带两个大圆珠,发稍下垂,并用玛瑙、珊瑚、碧玉等装饰。还有比较有特色的是蒙古族摔跤服。蒙古族摔跤服是蒙古族服饰工艺。摔跤比赛服装包括坎肩、长裤、套裤、彩绸腰带。坎肩袒露胸部。长裤宽大。套裤上图案丰富,一般为云朵纹、植物纹、寿纹等。图案粗犷有力,色彩对比强烈。内裤肥大,用10米大布特制而成。利于散热,避免汗湿贴于体表;也适应摔跤角力运动特点,使对手不易使用缠腿动作。套裤用坚韧结实的布或绒布缝制。膝盖处用各色布块拼接组合缝制图案,纹样大方庄重,表示吉祥如意。服装各部分配搭恰当,浑然一体,具有勇武的民族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