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七夕节有什么活动
今日人间七月七,天上牛郎会织女。
今天是农历的七月初七,一年一度的七夕节正式到来。在中国的民间传说中,七夕节是天上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所以现在又将七月七日称作中国版的情人节。当然在民间还有七巧日、乞巧节和女儿节等叫法,是传统的民间节日。
七夕节是怎么来的?
大多数人都听说过牛郎织女的故事,认为七夕节是从牛郎织女7月7日鹊桥相会的神话故事中衍生出来的,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在古时候,七夕节是从自然天象崇拜过程中衍生出来的,在传统意义上叫做七姐诞。在7月7日这天晚上举行祭拜七姐的活动,所以被称作七夕。因为在古人的星宿崇拜文化中,天上的星星与地理区域相对应,这个对应关系在天文上叫分星,在地理上叫分野。
在《汉书·地理志》中记载:“粤(越)地,牵牛、婺女之分野也”。也就是说,牛郎织女星座在地理上对应的分野之地位于粤(越)地。而在《诗经·大东》记载:“跤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服章,睨彼牵牛,不认服箱。”说明当时已经有关于在七月七日祭祀牵牛星和织女星的传统了,但此时还没有引申到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桥段。
到了西汉时期,七夕节开始普及,到了宋朝达到顶峰。古代七夕节是女孩的专属节日,所以又叫做女儿节。至于现代人将其当做中国版的情人节,完全是最近十几年的事。因为在我国传统节日中,本身并没有情人节的概念,它是西方舶来品。
但是洋节凶猛,连带着中国版“洋节”也赶上了一波热潮。现在,大部分人已经将七夕节当做情人节再过,过节的人群也趋向于年轻化。传统的七月七节日文化,已经无人问津了,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作为一个中国人,止茶君认为,洋节虽好,但我国传统节日同样不能遗忘。对于哪些老祖宗流传下来的传统节日习俗,更不能忘记。
七夕节的传统习俗有哪些?
七夕节作为我国第一批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节日,几千年的渊源流传,使其具有极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众多的传统习俗,包括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礼拜七姐、陈列花果、喜蛛应巧和乞求姻缘等十数项,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接下来,止茶君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其中主要的几个习俗。
1.穿针乞巧
所谓穿针乞巧,是七夕节最古老的一种民俗娱乐活动,带有一定比赛意味。女孩子通过比赛穿针,结彩线穿七孔针,谁穿的又快又好,那她乞到的巧就最多,就算赢了。输了的人要准备礼物送给赢的人(先完者为得巧,迟完者谓之输巧,各出资以赠得巧者焉。出自元陶宗仪《元氏掖庭录》)。
这种民俗活动在汉朝时已经非常盛行,达到了“人具习之”的地步。到了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宗谋的《荆楚岁时记》中,有关于七夕穿针乞巧的详细记载:“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外,或以金银愉石为针。”
而在南北朝末期顾野王所编的《舆地志》中,齐武帝甚至专门盖了一栋楼,给宫里的女人登楼穿针,谓之曰“齐武帝起层城观,七月七日,宫人多登之穿针。世谓之穿针楼。”
2.喜蛛应巧
喜蛛应巧相对于穿针乞巧,出现的时间要晚一些,根据现有历史文献记载,大致出自于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宗谋的《荆楚岁时记》中,有关于喜蛛应巧的记载:“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这里的喜子就是蜘蛛,过去蜘蛛的民间别称就是喜蛛,叫做喜从天降。
在历史上,历朝历代对于验巧的方式方法并不相同,各有各的特色。在喜蛛应巧习俗刚出现的时候,大多是看有没有蛛网。而到了隋唐时期,则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主要看蛛网的稀密程度,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记载:“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侯”。
两宋时期是我国传统文化发展鼎盛阶段,七夕节的传统习俗也得到了极大发展。此时的喜蛛应巧习俗以看蛛网的圆正为准,根据宋朝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的记载,“以小蜘蛛安合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
但是,南宋灭亡以后,中国传统文化出现了很长时间的低谷和断崖,到明清时代,喜蛛应巧习俗又重新恢复到唐朝时期的标准,以蛛网的稀密程度为准。
3.祭拜七姐
在福建闽南、浙江温岭、台湾和广州等地区,有七月七拜七姐的传统习俗。当然,各地的叫法略有差异,广东叫做“拜七姐”,闽台地区和浙江温岭一带叫“拜七娘妈”。古时候年轻女子在七月七这天,向“七姐”或“七娘妈”乞巧,乞求她传授心灵手巧的手艺。
另外,在闽台地区,民间通过祭拜“七娘妈”来保佑孩子身体健康,茁壮成长。每到七月初七,人们三五成群到七娘妈庙供奉花果、脂粉、牲礼等,希望得到七娘妈的庇护。
在浙江温岭一带,有为16岁以下儿童于七夕节之日向七娘妈祈福的传统民间活动。至于为什么会在浙江温岭出现与闽台相近的习俗,这是因为温岭石塘一带居民,很多都是三百多年前从闽南迁徙而来的先民后代。所以,闽南七夕拜“七娘妈”的传统习俗也一并传播过来。
4.晒书晒衣
农历七月七日,正值盛夏,天气温度高,雨水少,最适合将书籍衣物拿出来晾晒,可以避免蛀虫和发霉。所以,在古代,七夕节还有晒衣晒书的传统习俗。
相传七月七日是龙王的“晒鳞日”,天门洞开,阳光强烈,民间沾龙王爷的光,将家中棉服衣物和藏书悉数拿出来暴晒。东汉崔实《四民月令》记载:“七月七日,曝经书及衣裳,不蠹。”说的就是七夕晒书晒衣的事情。
到了宋朝时期,文化昌盛,读书人最喜欢晒书。宋蔡绦《铁围山丛谈》卷一记载:“秘书省岁曝书则有会,号曰曝书会,侍从皆集,以爵为位叙。”这说明,宋朝官方秘书省专门组织曝书会,时间一般定在七月初三、初五和初七三天。可以想见,当时的规模一定蔚为壮观。
当然,除了上述传统习俗以外,七夕节还有结扎巧姑、玩磨喝乐、姑娘洗发、结红头绳、净水视影、听悄悄话、七夕观星、染指甲、拜床母、拜魁星、拜牛郎、迎仙拜神、七巧贡案、为牛庆生、储七夕水、游七姐水、种生求子、乞求姻缘、兰夜斗巧、香桥会和接露水等十数种民俗活动。
所以说,中国传统节日七夕节可不单单只有情人节这一个习俗,虽然很多传统习俗已经慢慢退出历史舞台,但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我们还是应该有所了解。毕竟,让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是我们所有人共同的责任和义务。
您所在的地区有哪些过七夕节的传统风俗习惯,欢迎在下面留言,分享给大家。最后,这篇文章定于2019年8月7日(农历七月初七)早上7时7分发布,祝大家七夕节日快乐,有情人终成眷属!
② 服装店要搞个七夕情人节的特价活动,要怎么写呢
七夕,中国人的情人节,是中国传统最具浪漫色彩的节日,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推崇。相传在每年的这一天夜晚人间的喜鹊就会飞上天去,在银河为牛郎织女搭鹊桥相会。对于服装店的老板们来说,抓住这天做好活动对于这一整年来说可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既能很好的清理夏款的库存也可以为推出的秋款新品做宣传。
节日是促进消费的神奇力量,尤其是在七夕,不论是情侣、夫妻、家人甚至朋友,大家都在准备礼物和等待礼物的浪漫氛围中,很容易被诱导促发消费的欲望。虽然七夕会如期而至,但是生意可不会自己找上门来,老板们一定要精心的策划,这样才能牢牢地抓住女人们的口袋。
购物抽奖活动:
首先推出的这款活动方案可以称得上老掉牙的方式,但是想要做好还是有很多细节的地方需要打磨,毕竟现在顾客对于用户体验的要求是越来越高了。听到这个活动的名称,大家就可以想象得出来整个活动的形式。节日抽奖活动是可以提高人们的热情的,对于概率事件每个人都是好奇心宝宝。
对于这么一场活动并不需要华丽的开场,商家只需要在某宝上买一个简单设计能够突出七夕活动主题的易拉宝提前几天放置在店铺门口即可(易拉宝价格在30元左右),接下去要准备一些活动的奖品,可以设置成电饭煲、食用油、夏季饮品等日用品,当然还有必不可少的玫瑰花(建议设置成必中选项),在七夕当天的玫瑰花价格普遍偏高,老板可以提前几日买好,平均一朵玫瑰花6元左右。至于购买满多少可以参与活动以及活动具体奖品和中奖概率的设置,还是需要老板综合考虑后决定,服子君只是给出参考。抽奖的方式可以采取轮盘或者抓阄的方式,这样整场活动下来花销大概在500元左右,可是做得好的话,获得的收益肯定是超出你的想象,你的能量超乎你想象。
情侣购买价格减半:
活动这几天内,在你的门店打出“情侣购买价格减半”的口号,我相信对于半价的诱惑,不少人还是会心动的。当然老板不是傻子,并可能将所有的商品半折,肯定是要趁着做活动将夏季积压的库存进行清理,对于顾客我们要说这些都是今年的夏季新品。
老板们肯定是知道虽然说把衣服打半折了,那也是基于原价的基础上,不赚也是不亏的,好的导购可以顺带向顾客推销一些秋季新款,这样综合下来既做到了清理夏季库存的目的也能很好的为店铺新上的秋款做宣传。这个活动方案并不像第一个介绍的活动需要准备很多的礼物,商家只要买一个易拉宝和一些玫瑰花来刺激活动宣传即可。至于活动的效果有很大一部分是和导购的能力是息息相关的。
买一送一,真情回馈:
买一送一,这种实实在在的优惠是最容易打动顾客的,和活动方案二的区别在于数量上取得了压倒式的优势,当然这只是一句玩笑话,其实这个活动和方案二的可以很好的进行结合,减半和赠送都能很容易到达刺激消费者购买的欲望。
这里申明一点,绝对不要做坑爹的商家,打着买一送一的旗号,人家买的是一件衣服,你却送了一包餐巾纸,确实是买一送一了,你觉得这样合适吗?我们应该这么做,顾客买一件短袖,导购为顾客进行搭配一条合身的短裤;或者说顾客买一件秋款外套,送顾客一件舒适的内搭,这样才合适嘛,具体的方式还需要老板自己做决定,这样才能更好的解决店铺的问题。
以上就是服子君为各位大佬精心准备的七夕节三大活动方案,可能并不适合所有服装实体店,真正开展活动时可以相互进行结合,现在朋友圈那么火,也要很好的利用好微信这个营销工具,希望老板们能在七夕节赚到昏过去,下期再见。
③ 七夕创意活动点子有哪些
七夕创意活动点子有:
1、愉快约会依依不舍分开的时候,让她把手伸出来摊平,轻轻的托住她的手,在她手心上深深的一吻,然后合上她的手掌,并告诉她,我先把吻存在这里,只有特别想我的时候才可以用哦。
2、在冬天的某天,你先洗澡,在满是水汽的镜子上写下“我爱你”,这样轮到她洗澡时便能看见。这一办法在冬日的汽车里也同样适用。
3、在德克士看到的某对情侣,她叼起一条薯条,然后他含着薯条的另一边,两个一起吃,吃着吃着就嘴碰嘴了,那样一定也非常浪漫。
4、去照大头贴,分别照出三个口型,“我”“爱”“你”的照片,然后用漂亮信封装好,里面放一张纸条。写上:你能看出我想对你说什么吗?
5、在家放着优美的萨克斯,朦胧的灯光下,她脱了鞋子,踩在他的脚上跳舞
6、躺在他的腿上看电视,撒娇式的叫他给你拿吃的。
7、每次单独出游都带给对方礼物,哪怕是一片树叶、一块石头。
8、傍晚的时候,在湖里荡着小舟,她偎依在他怀里说悄悄话。
④ 七夕节可以搞些什么活动
昆都
求采纳
⑤ 求七夕节活动方案!
1、把男女朋友过七夕时的浪漫情景拍下来 上传 评比哪对是最浪漫和最有意义的
2、搞一个剧本接龙。自己确定一个与七夕有关的剧本名,写一个可以让人有很多想象发挥空间又很引人胜的开头,然后让论坛会员们在里面接龙,一个人写上一段话,最后完成一个剧
3、让大家各抒己见.都说说自己以前是怎么过情人节的.或者今年打算怎么过.以后又准备怎么过.嘿嘿!浪漫的事情大家都会喜欢的...
4、选择你喜欢的歌曲或图片,用自己的文字讲述它们背后浪漫感人的爱情故事
5、董永心爱的“七妹”不小走失了,为此发动大家寻找“七妹”,大家将通过7个神秘线索,获得最后的“通关秘诀”,帮助董勇找到心爱的“七妹”……
6、为心恋已久的人送上最真挚的祝福,祈求美好的愿望,大胆的说出您心中的爱恋,也可以为您的亲人,朋友,为您自己送上真诚友好的祝福!
⑥ 推荐几个好的童装加盟或者代理店
搜索:七彩宝贝童装批发网
你可以去看看
都是模特实物拍摄哦
⑦ 七夕节的活动有哪些
七夕节的线下活动,少不了以恋爱之名借势营销, 购物商场肯定不会错过这个佳节。从网上整理了一些去年各大购物商场的七夕活动主题,相信2020年的七夕这些商场线下活动依旧如火如荼。
七夕活动期间,线下活动大都以表白为活动主题,商品打折促销等活动形式。通过纪念节日的方式,赋予“浪漫经济”营销IP。更多七夕线下活动资讯,可通过“活动行平台”查看,活动行聚集了3000万+的城市精英,50多种活动类型,包含创业、互联网、科技、投融资路演、行业峰会、设计、分享会、沙龙、亲子、户外、TEDx、公益、音乐演出、时尚、公开课等,是城市人提升职场技能、开拓视野、拓展人脉、聚会交友及丰富业余生活的首选平台。详情戳:网页链接
⑧ 百货商场关于七夕的活动策划案,跪求大神指点迷津!
相亲活动啊,或者情侣用品展之类
⑨ 七夕节的民俗活动
七夕节的民俗活动有:穿针乞巧、喜蛛应巧、投针验巧、种生求子、供奉“磨喝乐”、拜织女、拜魁星 、晒书、晒衣、贺牛生日、吃巧果等等。
七夕节来源于牛郎织女的故事。据传说,西王母把牛郎织女用天河隔开的时候,牛郎无法度过天河见到织女,这时候,老牛就让牛郎把它自己的皮剥下来,乘着牛皮渡河见织女。所以人们会在七夕的时候给老牛过生日,以此纪念它勇于牺牲奉献的精神。
七夕拜织女,一般都是女性参加,几个人约好时间,一起举办,大多都是在夜晚,月光的照射下,桌子上摆上祭品。女性一起聚会,说些家常,在聚会快结束的时候,遥望织女星,默念自己的心事,以此希望心想事成。而大多愿望就是找到好的夫家,或者是希望婚后的生活幸福美满。
此外,在七月初七这一天,每个家庭的妇女都会打一盆水放到阳光下暴晒,当水被晒热的时候,再用稻草烧一堆灰,最后家里的妇女会用过滤后灰水洗头,传闻用这水洗头,不但头发干净柔顺,而且头脑也会变得更加聪明。
还有就是相传织女除了管理妇女纺织外,还掌管瓜果的生长,所以在七月初七这天晚上,家家户户会把瓜子花生摆放在院里祭祀牛郎织女。
除了用瓜子花生祭祀牛郎织女的习俗外,相传在七月初七晚上,家里的妇女还会一边看着织女星的同时一边在做织麻、搓线、做针线活、扎布鞋底等手工,她们相信只有这样做手工活,十个手指头才会变得更加灵巧。
最后,在七月初七这天,村里那些威望高、手艺好的妇女最受欢迎,也是最忙的人,因为农村的小女孩一般都会选择在这一天穿耳朵好方便以后戴耳环呢。据说这天穿耳朵不会疼痛,小女孩也会变得能干一些。
⑩ 七夕可以搞什么活动
1.穿针乞巧
所谓穿针乞巧,是七夕节最古老的一种民俗娱乐活动,带有一定比赛意味。女孩子通过比赛穿针,结彩线穿七孔针,谁穿的又快又好,那她乞到的巧就最多,就算赢了。输了的人要准备礼物送给赢的人(先完者为得巧,迟完者谓之输巧,各出资以赠得巧者焉。出自元陶宗仪《元氏掖庭录》)。
2.喜蛛应巧
喜蛛应巧相对于穿针乞巧,出现的时间要晚一些,根据现有历史文献记载,大致出自于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宗谋的《荆楚岁时记》中,有关于喜蛛应巧的记载:“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这里的喜子就是蜘蛛,过去蜘蛛的民间别称就是喜蛛,叫做喜从天降。
3.祭拜七姐
在福建闽南、浙江温岭、台湾和广州等地区,有七月七拜七姐的传统习俗。当然,各地的叫法略有差异,广东叫做“拜七姐”,闽台地区和浙江温岭一带叫“拜七娘妈”。古时候年轻女子在七月七这天,向“七姐”或“七娘妈”乞巧,乞求她传授心灵手巧的手艺。